房地产金融利率上升影响论文

2022-04-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房地产金融利率上升影响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繁荣等多重因素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而波及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全球经济下滑。从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开始,解释了其发展演化的“蝴蝶效应”,阐述了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房地产金融利率上升影响论文 篇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中国建设银行在去年年底首次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将面临诸多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收益,促进证券化在我国的顺利开展,本文对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MBS 风险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概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属于一种金融创新工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由该机构(SPV)将其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经过整合重组和信用增级、评级,以形成的现金流作为偿付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抵押贷款证券的过程。各国经验证明了,MBS是银行处置流动性差的抵押资产,增加资本的流动性,分散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飞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扩大,要求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行MBS的呼声越来越高。2005年底,建设银行发行了我国首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正式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由此,我国在开展MBS业务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已有的研究都集中讨论我国MBS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对于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意义,并没有深入到技术层次。现在随着我国已开展MBS业务,有必要对MBS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对其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1、提前偿付风险

提前偿付风险是指借款人可以随时支付全部或部分抵押贷款的余额,而导致现金流量的不稳定和再投资现象。借款人提前偿付主要是对债券持有人造成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中,抵押支持证券的价格会像其他债券一样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更大,因为高利率将降低早偿率,增加对低于市场利率的息票利率的投资数量,从而使投资者遭遇扩张风险;二是在利率下降的环境中,抵押支持证券的潜在价格上涨幅度会因为早偿的可能性而被降低,所以投资者将面临紧缩风险.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因某种原因未按时支付或者停止支付贷款合同约定的现金流,由此产生不利于投资者的风险。借款人延迟支付本息或停止履行合同条款,导致发行机构无法按时支付投资者的本息,直接影响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实现,降低证券的信用等级,增加投资风险产生。而当证券的违约风险高时,按照收益与风险对应原则,发行机构必须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违约风险溢价,就增大融资成本,进而影响MBS的实施和推进。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变化使发放抵押贷款的机构或者证券持有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利率变化导致抵押支持证券市值发生变化,影响投资者获利的大小;二是利率变化影响借款者提前还款速度,导致抵押支持证券本金流发生变化,给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影响。抵押支持证券的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即利率上升(下降)时,证券的价格下降(上升)。如果投资者将证券持有至到期日,证券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如果投资者在证券到期日前出售证券,那么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损失,这就产生利率风险。对于发行人来说,利率变化会影响偿债基金的成本和利率敏感资产的收益。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息票利率越高或到期期限越长,其价格对利率变化越敏感。

MBS的风险是相互关联的,某一事件的产生会导致数种风险同时或相继发生,最终的使证券投资收益下降。基于以上的分析,在我国开展MBS业务中,如何有效地防范风险,保护证券投资者收益,促进证券化业务发展,值得深思和探索的。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防范

1、提前偿付风险的防范

提前偿付风险始终存在于MBS运作过程中,它只受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的理性,我们不能把握提前偿付风险的变化规律,只能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防范机制对其加以防范和控制。

(1)提前偿付锁住和支付罚金。买权保护的最简单方法是锁住和支付罚金。锁住是在贷款发起后一段时间内不允许提前偿付出现。支付罚金是指借款人选择提前还款时,必须为这一行为额外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以补偿贷款人或投资者因提前偿付而遭受损失。锁住一般限于一笔贷款刚开始的几年时间,支付罚金在数额上等于提前偿付额的一个百分比,且随时间下降。因此在MBS交易结构中,往往同时使用锁住与支付罚金。

(2)收益率维持(yield maintenance)。收益率维持定义为:借款人提前还款时,必须付给贷款人一笔额外的收益率维持费用,能够使贷款人对提前偿付变得漠不关心。所以收益率维持费用应当等于计划偿付额的未来值与提前偿付数量的差,贷款人通过对提前偿付款项和收益率维持费进行再投资,重新产生计划中来自借款人的未来现金流。这里收益率的维持费用(YM)可以用利率差异模型来计算: 式中,It表示计划利息偿付额,it表示按YM收益率计算的利息偿付额(YM收益率一般选择与贷款具有相同到期日的国库券的收益率),rt表示国债即期收益率,求和指数t代表提前偿付日期以后的月数。此模型假定一旦收到提前偿付款,贷款人能重新发行具有分期偿还计划的债券,防范风险的发生。

(3)提前偿付模型建立。根据资产池的具体特征建立提前偿付模型,对未来现金流进行预测,是防范提前偿付风险的有效途径。已有的研究提前偿付模型有12年提前偿付模型,常数提前偿付模型,公共证券协会模型等,主要集中在对提前偿付率的预测。下面介绍的高盛提前偿付模型是把影响提前偿付的因素归纳为:再融资、削减(部分偿还)、重新安置和承继。通过对各因素加以动态分析,使形成的模型能够真实展示MBS方案的提前偿付全过程。所以模型为:

提前偿付总额=再融资引起提前偿付额+削减引起提前偿付额+重新安置引起提前偿付额+承继引起提前偿付额

该模型主要在于充分考虑抵押贷款特点和环境变量等影响提前偿付决策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和借款人行为以动态的方式融合在模型中,抓住了提前偿付行为的本质特征,做到准确的预测。

2、信用风险的防范

信用风险是难以避免,可通过证券产品的信用增级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两个方面来共同防范。两种防范措施所控制的阶段不同,前者是属于事后控制,后者是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1)证券产品的信用增级。信用增级是为投资者提供信用保护,减少违约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升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级别;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对证券化交易提供一定的约束。信用增级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前者是通过证券化结构的内部调整,将现金流重新分配,使债券达到所需的信用级别,主要有设立优先附属结构,利差账户担保,超额抵押保护,准备金和现金担保等。后者是由发行人以外的金融机构提供全部或部分信用担保,以提高债券的信用级别,主要有政府信用担保和商业保险担保两种形式,而由政府或准政府机构担保的证券在市场占有较大比重。

(2)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首先,在全国建立起信用等级制度,实行统一消费者信用标准。各商业银行建立基于贷款层面的数据库,要求包括借款者的信用记录,工作收入,家庭成员状况,财产情况,以往每笔贷款偿付情况,国民经济状况等等,加强互联网建设使数据库资源共享。这样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可以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通过债务占收入比,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来分析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做到严格审核。其次,建立信用评估模型。影响借款人偿还能力因素有很多,根据各因素在产生信用风险中的重要性,赋予其一定的权重,放入信用评估模型中,分析借款人产生违约的概率。各商业银行可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评估模型中取得的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估模型,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审慎放贷,从而减少信用风险的产生。

3、利率风险的防范

(1)推进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主要是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利率的变化与调整主要受制于央行的金融管制和货币政策,不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利率市场化,非市场化利率很难通过建立模型来度量和预测。这样各大商业银行无法根据有效的抵押贷款历史记录来预测未来抵押贷款提前偿付的比例及速度;利率调整的不确定性又影响了证券价格变化,造成了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借鉴美国的经验,建议我国在发展MBS时应当逐步调整当前利率水平,建议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适当期限的国债收益率挂钩,同时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

(2)建立模型度量利率风险。针对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银行有必要在利率波动前,对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测算和度量。借鉴西方银行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建立持续期模型来度量。持续期是度量金融工具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一指标将利率变化与银行资产负债价值变化联系起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利率风险的影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①计算支持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负债的加权平均持续期。各银行开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资金来源及其结构是不相同的。在进行风险度量时,需要根据银行特定的负债结构计算支持该银行住房贷款业务的负债的加权平均持续期。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上式中,D为某金融工具的持续期,r为该金融工具的风险折现利率;CFt是该金融工具在t期的现金流,N为该金融工具到期的期限.D为负债的加权平均持续期,DLi为某项负债的持续期,WLi为某项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

②计算住房抵押贷款的持续期DA,所用方法同上。

③计算利率变化时银行资产负债变化导致的股东权益的变化。

根据上式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比较银行现有资本的规模及可承受能力,从而确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的大小。

(3)MBS产品的创新。我国金融机构在推行MBS时,还应不断创新,设计出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通过扩展投资渠道来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例如,可以借鉴美国证券产品的设计经验,设计发行仅本金(PO)证券和仅利息(IO)证券。PO证券持有者拥有获取本金支付的权利,其所取得的资金仅来源于抵押贷款组合中以本金形式偿还的现金流;IO证券持有者拥有获取利息支付的权力,其所取得的资金仅来源于抵押贷款组合中以利息形式支付的现金流。由于PO证券和IO证券对利率变化敏感且收益变化相反,可以成为投资者套期保值,抵御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一般的,投资者可在市场利率看涨时选择IO证券,利用其收益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进行套期交易,改善资产组合的结构;在市场利率预期走低时选择PO证券,以减少未来市场利率下降给自己投资组合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宾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 姜建清: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 孙奉军:资产证券化效率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殷红、张卫东:房地产金融[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5] 安东尼·G·科因等: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潘 鹏 刘朝马

房地产金融利率上升影响论文 篇2:

论美国次贷危机“蝴蝶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繁荣等多重因素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而波及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全球经济下滑。从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开始,解释了其发展演化的“蝴蝶效应”,阐述了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券;资产证券化;金融监管

文献标识码:A

1 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蝴蝶效应”

(1)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种金融衍生品创新,即将一些流动性较差的非证券化资产集中起来进行打包,形成债券向市场出售来收回流动性,对这些债券的还本付息则以这些非证券化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并实现风险的分散。根据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类型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划分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

(2)次级贷款、次级债券、CDO、CDS的形成链条。

美国有超过70%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房利美、房地美等打包商向商业银行购买抵押贷款,以贷款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Subprime Mort-gage—backed Bonds),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将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了债券的购买者,包括以优质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优质MBS,也包括以次贷为基础,发行的次级MBS,即次债。

投资银行购买信用级别较低的高风险债券,并把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MBS与其他类证券,如国债、新兴市场的公司债等信用增级产品,打包构成多元化的资产池,发行债务抵押凭证(Collateralized Dlebt Obligations,CDO),进行再次证券化。投行将CDO按可能出现的违约概率划分几个层次,违约风险由低到高分别是高级CDO、中级CDO、股权CDO。投行购买MBS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首先偿付高级CDO,如有剩余再偿付中级CDO,最后偿付股权CDO。

高级CDO获得了信用评级机构AAA级的评级,MBS经过CDO的包装,低信用评级的问题得到解决。风险偏好程度较低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是高级CDO的主要购买者,中级和股权CDO的主要购买者是风险偏好较高的对冲基金,投行手中也会保留一些。

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投行创造了信用违约掉期(CDS),向愿意承担违约风险成本的投资者分期支付违约保险金。投资者不需要出任何资金,也不需要与保险资产有任何关系,就能得到投行支付的保险金,因此CDS深受对冲基金的青睐。

综上所述,由信用较低的贷款申请人申请的次贷业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的次级贷款、打包商和投行经过深层加工形成的次级债券,并将它们销售给投资者的资金链条就形成了。在宏观经济看好,利率低,房价不断上扬时,借款人可以按时还贷,次债具有稳定的收人流,保障了证券投资的收益,链条可以有效运转,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能受益。次级抵押借款人一拥有住房,且房价上升带来再融资的机会;放贷机构得到利息收入、服务收益等;投行通过发行CDO,得到大量利润;CDO的投资者获得比其他相同风险评级的固定收益类证券持有人更高的收益。

(3)利率上调、房价下跌,房贷违约率上升造成的冲击。

然而,当最原始的次级抵押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链条就会断掉。2004年以来,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上述资金链条出现风险:利率不断升高,次贷还款人的还款压力上升;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使其无法以房价的上涨套现还款,住房抵押的再融资也出现了困难,违约率不断上升。

违约率上升首先对提供次级债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它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抵押贷款证券化,必须承受违约成本;接着对购买信用评级较低的MBS、CDO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带来冲击,违约率上升导致中级或股权MBS、CD0的持有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缩水,对冲基金面临投资人赎回、商业银行提前回收贷款的压力,以及中介机构追加保证金的要求,被迫抛售优质资产。甚至破产解散;接着冲击购买信用评级较高的MBS、CDO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当低级别的MBS、CDO发生违约时,评级机构也会调低优先级产品的信用级别,尤其对商业银行,不仅所持优先级产品市场价值缩水,对冲基金用于申请贷款而作为抵押品的中级和股权MBS、CDO也发生更大程度的缩水,银行不良贷款比重上升。

次贷原本是间接融资市场的交易,主要风险在商业银行,证券化把风险转移到了直接融资市场,但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化产生了CDO,对冲基金的杠杆操作又将风险送回了间接融资市场。

综上所述,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向信用评级低的借款人发放了住房抵押贷款;投资银行无视次贷蕴含的巨大风险将其资产化为高信用级别的次级债券;美联储连续加息大大加重了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款负担,使房贷违约率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房价持续下跌。次贷市场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导致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悲观预期,使次债市场流动性枯竭,冲击整个资金链。同时,房价也会因次级市场的波动而继续下降,多重因素的叠加引发蝴蝶效应,形成恶性循环,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又很高,加剧了危机的蔓延。

2 次贷危机对美国造成的影响及美国的救市措施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许多金融机构面临破产,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波及了实体经济。

美国是一个消费型国家,其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是由消费需求来拉动的,且消费资金很大部分要靠以房地产资产为基础的收入,因此次贷危机又会导致财富的负效应,引起经济增长步伐的放缓,进而大幅度减少美国的进口,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了防止次贷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

(1)希望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而化解危机。

通过了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用于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这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的金融救援方案;2007年8月起至今多次注资,极大缓解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2008年10月13日向花旗银行、JP摩根等九大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

(2)救助金融机构。

2008年9月16日向AIG美国国际集团提供了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并将持有其80%的股份;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主促成了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的收购以拯救它;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接管房利美、房地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2007年7月,提出3000亿美元楼

市救援立法议案,9月提出一揽子措施,收购“两房”高级优先股,房贷抵押证券,向房利美和房地美备注资1000亿美元,并提供特别信贷额度。

(3)连续降息,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

2007年9月18日至今,通过多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到1%,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融资成本,有力地阻止了次贷危机的蔓延。

(4)巨额减税。

2008年2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168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以拉动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的发展。

3 次贷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及启示

(1)次贷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及我国政府的救市措施。

中国不是次贷危机的中心,但是沪深股市遭受了比美国股市更深的跌幅,由最高点6124点一度跌至1700多点,跌幅近70%。相比而言,道琼斯指数跌幅为30%左右。

中国目前是美国资产的最大持有者,其中美国国债占我国外汇储备的30%,由于美国债券的贬值,购买美国债券的机构投资者受到很大损失;由于美国政府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可能会抬高物价;我国QDII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下滑将对我国的出口带来较大的冲击,而我国GDP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出口,由此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如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降低印花税税率,改为单边征收;汇金公司对工建中三家银行股票进行增持;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上市公司的股票;计划增值税改革,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等。

(2)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金融机构对住房贷款潜在的风险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应从次贷危机中得到启示。

①认识和防范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贷款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的信用风险会使银行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由此造成一定的市场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认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取适当措施规避风险。

②银行应对申请人的资信条件和信用记录进行严格审查。

在我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一直被视为优质资产,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只注重贷款抵押物的房产价值,往往忽视申请人的申请条件,对其信用状况未作详细审核,一旦房价出现逆转,就会出现类似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情况。

③加快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步伐。

资产证券化虽在次贷危机的发展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资产证券化有效剥离了商业银行的部分风险,将其转嫁给了次债的购买者。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而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比重,如果住房贷款出现一定程度的违约,可能触发银行体系内的风险,导致金融体系的震荡,因此我国应加快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以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

④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其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尤其是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在我国新兴的市场经济体中,应更注重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尤其要建立一个适应金融创新的监管体系,并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不断改进监管形式。要解决股权分置改革的遗留问题,规范和稳定股票市场的发展。

4 总结

衍生金融产品的原始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分散或转移风险,但由于存在套利机会,使一些投资者忽视风险,过度利用它的杠杆作用,盲目追求高收益,使泡沫越聚越多,最终破灭。

次贷危机是参与主体共同造成的危机,从银行、房贷机构到担保公司,从投行、评级机构到对冲基金,每一个市场主体和中介都有责任,这是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问题。这次危机表面起源于利率上升环境下房价下跌引起的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次级债券价格下跌进而给机构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在金融监管没有跟进的情况下金融深化相对过度,房地产泡沫、银行泡沫、金融衍生工具泡沫聚到了一起。

美国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造成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引发全球经济的下滑,同时也将在更深的层次上对人们的消费模式、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者:马珊珊

房地产金融利率上升影响论文 篇3:

美国次贷危机中道德风险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道德风险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起了很大作用。分析了次贷参与各方的道德风险。指出应通过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来对道德风险进行管理。

关键词:次贷危机;参与各方;道德风险

1美国次贷危机历程

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s,简称“次贷”)是美国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的购房者提供的一种抵押贷款。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从2005年至2006年6月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升到5.25%。连续17次加息导致了80%的次级房贷贷款者的每月按揭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猛增了30%-50%,付不起按揭并被处以罚款的贷款者大量涌现。贷款违约的不断增多使全美多家次级贷款市场放款机构深陷坏账危机。2007年3月13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次级房贷市场出现危机。消息传来,美国股市全面下挫。2007年4月2日,美国最大次级抵押贷款企业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这一危机扩大并波及到债务担保证券市场,2007年6月,美国知名的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陷于困境。次月,贝尔斯登宣布两只陷于困境的对冲基金已向法院提交文件申请破产保护。7月至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投资者的担忧,引发了股市和信贷市场的剧烈波动。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各国央行被迫入市干预。对美国次贷问题的担忧日益加剧,已远远超越了美国银行业和小型专业贷款机构的范畴。

2次贷危机中的道德风险

2.1次贷申请人的道德风险

2000年至2003年美国推行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贷款的增加,过剩的流动性促使物价上升。2003年美国通货膨胀压力显现,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两年间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浮息贷款利率上调,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贷款申请人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而次贷申请者大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信用记录也良莠不齐,当他们发现无力还贷的时候,拖欠和违约也就不可避免。即使一部分购房者有能力继续维持还款付息,利率的上升也会削弱其提前偿付的意愿。因此道德风险随着利率的上升逐渐暴露。

2.2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的道德风险

2001年以来的房地产牛市使美国投资房产的热情空前高涨,当大多数美国民众形成对房地产市场长期看多的预期之后,房价震荡上升的格局就很难在短期内被打破。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扩大了购房者对房贷的需求,对房贷的需求人群从原来信用较好的高收入阶层扩展到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中低收入阶层。这就促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向中低收入阶层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因贷款占用的资本得到释放,回收的资金可以继续扩大贷款,从而加大了房地产投资者的杠杆的乘数,增加收益的同时也使风险成倍的增长;随着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它们有能力进行业务的创新,这也使得信用等级较低的中低收入阶层有可能成为次级按揭贷款的贷款对象。因此,一方面由于对贷款客户的争夺,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将贷款进行证券化来转移风险,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没有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无视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鼓励其对现有的抵押贷款进行过度再融资,甚至教唆贷款申请人通过一些技巧和手段在经济条件未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信用分数,从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还有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为了扩大业务,未根据有关规定向贷款申请人真实、详尽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这都使得次贷工具的风险不断升高。

2.3投资银行的道德风险

在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流程中,发起人将已发行的贷款“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形成与该资产组合的“破产隔离”,投资银行根据该发起人剥离资产的情况对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与资产组合的特征相匹配的次贷担保债务凭证(CDO)产品。在此过程中,由于CDO产品的设计是以资产组合的特征为基础,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规避风险。但是过热的资本市场使对高收益债券的需求急剧增加,投资银行为了扩大业务,他们会根据不同的信贷标准制定不同的债券条款和利率。此时CDO产品的设计更多地是依据投资者的需求而非资产组合的特征,这就从根本上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2.4机构投资者的道德风险

投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将面临四种主要风险,即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机构投资者运用复杂的模型和定价工具来评估上述风险,经过计算将次贷定义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而大量增持。但复杂的定价模型也不可能涵盖市场上所有的信息,一旦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那么由该模型推导出的理论价值便没有任何的意义。次贷危机是房价改变上涨的趋势引发的引用风险,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样的风险估计不足。此外,机构投资者并不完全公开内部核算收益率的模型以及相应得防范风险的方式与能力,因此市场对自身所承担的次贷风险并不了解。

2.5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

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一环,被证券化的资产组中可能包含众多的单项资产,投资者无法直接了解到投资标的的基本信息,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者了解证券风险和收益的重要途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信用评级机构生存的基础,即不被市场的情绪所左右,但是在次贷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却没能将市场引向健康的轨道,反而加剧了市场的崩溃。由于评级机构大部分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也就是说评级机构一方面收取咨询手续费,另一方面又对这些产品进行评级,这就出现了委托人和被评估人相同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评级机构难以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此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信用评级公正性和客观性降低的一个原因。尽管评级机构十分了解自身设计的评级模型以及如何提高信用评级,但他们在网站上或评级报告中只是简要介绍评级的方法,并不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与核心的评级方法。这就导致了评级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使得投资者、监管机构与被投资方和评级机构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两端。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难以阻止评级机构通过设计出高评级的证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的信用评级无法保证其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6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

监管部门有责任对市场各类参与者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正确处理房地产金融创新和有效管理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早期预警做得不够。

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个工具,其结果好坏取决于金融资产质量和整体金融监管环境。由于前些年美国资本市场形势较好,金融机构的竞争比较激烈,使得金融资金流向一些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融资或者还款能力比较弱的主体,金融资源获得的难度低于正常标准,这就降低了金融资产的质量。若监管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此次危机的危害还不至于如此之大。但美联储受制于不干涉企业经营活动的惯例,未能及时与相关监管部门合作对已经露出危险苗头的次贷业务进行干预,及时抑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过度放贷和投资银行过度投机的行为,终于酿成危机。监管部门的失职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3次贷危机中的道德风险管理启示

3.1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次贷危机中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和获取信息的高成本,因此解决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首先应完善贷款规范,严格审核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与信用状况,降低日后的违约风险。其次,应促使从事住房抵押贷款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和贷后的服务。最后,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信用评级机构主要通过证券评级和企业资信评估来传递信息、控制风险以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成本。投资者的信任是投资行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有来自于专业市场机构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即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对项目评价认可,将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另外,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专业性的机构,其收集、传递信息的功能较之其他机构更为迅速准确,能够辅助投资者进行信息分析与决策,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失误,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3.2强化资本市场监管,防范中介机构道德风险

资本市场监管能够剔除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制约影响市场公平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资本市场监管的重点在于防范中介机构道德风险。这场次贷危机说明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特定的条件下,难免会产生一些参与者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影响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及时更新市场规则,积极对市场加以引导,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应严格规范现有中介机构的行为,以建立起一批高质量,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的社会中介机构,使中介组织成为一种能真正具有制约力的、公正的社会公众力量,为投资主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1]Hayne E.Leland and David H.Pyle.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7,(2).

[2]巴曙松.次贷危机暴露美经济结构性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

[3]付同青,汪娜丽.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与防范[J].证券市场,2005,(3).

[4]韩京芳.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柠檬市场问题及缓释机制[J].经济管理,2008,(5).

[6]李纬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道德风险与激励和监督机制[J].国有资产管理,2003,(5).

作者:鲁海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品牌战略的豪华汽车营销论文下一篇:合唱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