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河南省西华县范文

河南省西华县西华营一中课改汇报材料[推荐]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西华营一中新课改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

西华县西华营一中,现有16个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60多名专职教师。自2011年我县启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校以高度地热情迅速投入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汇报。

一、健全组织,完善课改方案

1、学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成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正职和各年级组长,对课改工作实行统筹领导。领导小组遵循“统一认识,思想不乱;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的方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课改的组织推进工作。及时听取课改实施工作汇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改组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学校成立了教研组和级段备课组,由一名善管理、懂科研的领导具体负责,以各科省、市级骨干教师为龙头,从上到下形成教科研网络,引领课改,具体实施。

3、为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在修订完善原有的一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制订了《西华营一中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新

课改教学方法注意事项》、《西华营一中关于赛课、评课的通知》、《西华营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方案。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师资建设入手,建立起一套可操作的管理系统。发挥组织的管理功能,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二、注重师资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学校利用每周一集会和每周日业务学习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知识集中培训和多媒体制作培训。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到课改先进地区进行学习交流。学校曾多次派教师赴郑州、洛阳、漯河、新乡等地参加研讨活动或观摩名师精品课活动。通过多层次的交流学习活动,使全校教师树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观;明白了“教学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全体学生发展”的道理;由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向信息化智能化高效课堂方向发展,从传统单一的“填鸭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过去的“接受式”学习向今天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转变。

三、改革课堂结构模式,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动脉,课程改革要以课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搞好课改实验,必须抓住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基本步骤如下:(1)揭示教学目标(2)自学前的指导(3)自学(4)后教(5)当堂训练。当然,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

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

四、做好四清内容,让每位学生任务明确

作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配套工程:"四清"。其实质就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直到人人合格。

堂堂清:作业一般为课本上的练习;一般都是当堂完成,也有不少时候当堂无法完成,就由学科代表收集,及时交科任教师批改。

日日清:是为了落实"今日事今日做"的思想,方式是:一般用来做作业、练习册,更正当堂作业,当日检测题中存在的问题,或作特殊的辅导等。

周周清:周周清实行的是周五布置作业,周日验收检查制度 月月清:每月由教导处负责命题、统一安排监考,集体阅卷,组织评估。评估的指标分三项: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教导处还要对各班级、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同级同学科差距大的则由备课组长组织教师深入该班听课,逐步进行解剖,分析原因。

“四清”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对课本的基本要求达到了百分之百的过关。

五、强力推进赛课、评课。

开学之初,学校组织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教师们积极探讨,学习永威模式,结合我校实际,编写统一的教案。借鉴永威经验,学校设立赛课教室,积极开展赛课评课活动。有力的推动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学期之初,学校制定《关于我校开展“赛课”活动的通知》,要求作课教师精心准备,课前提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进入赛课教室,并维持好教室纪律。作课教师不得擅自调整授课时间,更不允许无故弃权,如遇特殊情况,提前一天报教导处高主任。参与听,评课教师的规定如下:同头课教师或教研组教师(语、数为同级同科教师,其他科目为同教研组教师)听课前将自己的课事先调好,必须参加,欢迎其他教师积极参加。每天听完课后就开始组织评课。各位参加听课的教师不仅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优点,同时也中肯、坦诚、客观地提出了一些值得大家共同探讨和商榷的问题,更为可贵的是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面对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极富参考价值的设计思路;同样使用教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设计与使用方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效的评课活动对所有参加听评课活动的教师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每个人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对方的闪光点,照出对方的斑点,同时也借助别人的镜子照出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导处在赛课结束后即时总结,通报,并将相关结果记入教师量

化。每位教师每周必须完成一节听课任务。赛课结束后,经评定,赛课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效果不明显的教师,必须进入下一轮赛课。课改三个学期以来,成效喜人,一批课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能熟练运用永威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到现在, 我校共评出课程改革优秀教师二十三人,听课评课先进教师三十八人,分别受到嘉奖。同时推出学校领导及教师之间的推门听课活动,以使得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之风和领导的监督检查日常化。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交流、让教师在尊重中交流,在交流中吸纳,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发展。这样不仅能最快速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而且能发现课堂教学中潜在的真实问题,能共同享受新课改的经验和成果。

六、 回顾总结 寻求突破

永威课堂教学模式使用以来,发生了以下变化:

1 、教师精心备课,由备教材和大纲,转变为主备学生,备学生特点,备学生未来。

2、教师授课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由一开始教师在课堂上的单一表演,转变为学生能力展示的舞台。

3 、学生面貌:由一开始的睡觉,开小差,溜号,转变为精神饱满,口号激昂,评价响亮,自信凸显,课堂上人人愿做事,人人能做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 师生面貌:由一开始的老师唱独角戏,变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

5、解放了老师:只做必要环节,必要活动,只讲必要话。

6、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一系列成绩。例如,2012年我校的中招成绩,正取生达到189人。2013年县九年级一模,我校有81人进入全县前千名,县九年级二模,我校有83人进入全县前千名

7、学校声誉明显提高,更获家长信任,吸引了周边学校到我校探讨学习,也吸引了周边乡镇学生到我校就读。

新课改任重而道远,实施其间也有困惑: 1课堂教学手段有限,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2班级学生数较多,无法充分照顾所有学生。 3学校条件有限,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4缺乏专家引领和跟踪指导。

通过近两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念得到了更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我校新课改的推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深知,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将借这次市新课程改革学校验收的东风,进一步更新理念,坚定信心,增强意识,克服困难,努力把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做实、做优,把新课程改

革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西华县西华营一中课改汇报材料

2013.5.8

第二篇:湖南省江华县两岔河乡贫困调查报告

蒋团冀

一辆猎豹越野车,从海拔300米开到海拔1000米的山顶,只有一条狭窄的盘山泥泞小路蜿蜒而上。天下着雨,我们同时要担心打滑,山体滑坡,或者会车。所幸这十几公里只有一次会车,一辆七零八落的卡车迎面开过来,灯,挡风玻璃,车门全都没有了,杂乱的电线和零部件勉强悬吊着,摇摇晃晃。后来得知那辆卡车昨天刚刚翻下一个几近九十度的坡,还好司机发现异样提早跳车逃生了。这边的山是密林,还有梯田,那边的山却被砍得光秃秃,两座山中间是一条深涧。云层近在眼前,借风疾走,能看到一只老鹰在天上盘旋。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地方竟然还住着几十户人家。这是一个自然村,因为没有通电,没有通公路,这里有很多从来没有结过婚的光棍,还有很多老婆跑掉的光棍。这里是苗竹村,隶属于湖南省江华县两岔河乡。

到了苗竹村山顶的活动室,村民们和两岔河乡的干部正在开会,商量通电的事宜。十八公里,每一户大概要出几千块钱,乡里,县里再补贴六十多万,才能把电线拉上来。路是没办法修的了,所以不议。活动室内有一个书架——知识下乡——上面有红楼梦,西游记,也有金庸,古龙,还有电焊工知识,心灵鸡汤类读物,都很新。在这当儿,乡里的干部让我们访问一下家在村活动室旁的贫困户赵文家,说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赵老汉的家是水砖房,瓦片屋顶,室内一盏电灯,三年没有亮过,以前亮的时候也是自己用柴油发电机点亮的,家里自然是没有任何电器,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高压锅。他倒了几杯水,坐好,记者拿摄像机对着他的头开始问问题。他79岁了,老伴已死,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大儿子的老婆跟别人跑掉,大概是因为条件太艰苦。小儿子找不到老婆,去另一个乡碰运气,看看有没有谁家要上门女婿。孙子二十出头,没有结婚,在广东打工,老人家也不清楚孙子在做什

么工作。儿子孙子都不养他,他靠低保生活,三个人的低保加起来每个月100多元,一年2000左右,没有其他的收入了。每天吃的,不外乎自己种的小菜或者到山上扯的笋子,野菜,一个月买几次肉吃,或者过年时候自己熏的腊肉。不过他每天都要喝酒,能喝一斤多。记者问他对于脱贫致富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他说,造林。

问完这家,乡干部又找到另外一个“代表性”较强的村民——曾广才,他个头不高,头发打理得光亮,明显地梳过,穿着西裤和衬衫,手机装在皮带上的皮套里。他46岁了,从来没有结过婚,当然,他笑的样子已经不像个童男子。曾广才带着我们往上走了大概一里路,才到了他的家,他家的房子比赵文家的稍大,材料和格局都类似。门口搭了一个棚子,遮盖着一个水缸,一根水管固定在水缸上,有很清爽的水不断流出,这是从山上引来的泉水。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老母亲正在一口大锅里炒茶叶,见有客人来,很客气的倒茶,自家产的茶叶,味重,渣多。我们接过茶杯,连声说谢谢,陆续把茶杯放在桌上,没有喝。他有一辆摩托车,他说他去年在外面做工的工钱一万多还没有要回来,记者说你的收入也还可以,怎么就讨不到老婆,是不想讨吧?他笑道,没人愿意跟我。他年轻的时候有点支气管炎,传开了,大家都觉得他有病,不敢嫁,后来把这屁大的病治好后,发现年纪大了,也难找到合适的了。我们都叹息,劝他找个年纪大点的,现在生一个还来得及。他不置可否地笑。

上午的访问工作结束,中饭在山腰的村长家里吃,刚打到的野味,山老鼠炖蛇。我们讨论,苗竹村的那个赵老汉,他怎么打发晚上的漫长时光呢?没有电,自然就没电视看,孤零零的一座土房,串门也不容易,只有早早地吃了晚饭,然后就睡觉,那每天得睡超过12个小时,老人家睡眠质量差,其中有几个小时大概只能干瞪着眼睛等公鸡叫。毫不夸张的说,他如果死了,可能都不会有人知道,冬天还好,几个月尸体不会臭;如果是夏天,那会等到尸体腐臭的时候才会有人发觉。

吃完饭直接上路,赶往另一个自然村——蕉叶村,据说那一片“更具代表性”。下到海拔四五百米,又上到海拔1000米,爬上另一个山头,这边的路稍稍宽一点,但是路面多乱石,也很难走。到了一处,停着一辆面包车,估计是另一拨参与扶贫调查的乡干部停在那的,笔者不禁佩服面包车司机的水平,越野车走起来尚且困难,这面包车竟然能开到这个地方。一行人下车,走了不到一里路,到了蕉叶村的一户农家,几个乡干部已经在等候,一个脏兮兮的小孩坐在门槛上,眼睛睁得圆圆的,一副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表情。大家寒暄几句后,记者开始拍摄,拍了几个破烂的房屋的镜头后,他把摄像头对着小孩,然后问他问题。名字,赵林华。年纪,5岁。他基本上没有开口,都由他的一个年轻的舅舅代答。他的父亲是招郎招过来的,也就是上门女婿,但即便是这种情况,这男人也成了光棍——女人不堪忍受男人的游手好闲和喝酒赌钱,带着赵林华的姐姐跑掉了,到广东另外找了个男人。赵林华的姑婆过来带他,给他做饭,帮他洗衣。记者问,想妈妈吗?他不回答,低着头,摄像机还有周围的大人们都让他难为情。大人们怂恿他回答“想”,他被逼急了,闷头大声地喊了一声“想”。读书没有?没有。想读书吗?又是不回答,大人们又开始怂恿,他自然是又闷头喊了一声“想”。记者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小朋友被问懵了。记者又问,长大后想干什么呢?他说,读书。记者问,读完书想做什么呢?有人说了一句“当科学家”,众人笑。大人们在谈论着这样的小孩在镜头前应该会产生很多感动。有一个乡干部确实有所感触,他掏出两百块钱,塞到小孩的手里。有几个乡干部说,刚才给钱的镜头没有拍到,你把钱拿回来,重新给一次,他急忙摇手说别别,没拍到算了。我们往上走,去到下一个农户家。女老太在黑黑的堂屋里面接待我们,发现人太多,着急地寻找着长条凳。男老汉得了风湿性关节炎,腿脚不灵便,卧床躺着,听说有干部来探望,他披着一件破旧的绿军装出来了。一位乡干部去掀家里的高压锅,里面是粘稠的粥,边上是一碗酸竹笋。乡干部问一天吃些什么,他回答说早晨吃粥,中午吃粥,晚上吃饭。记者在旁边拍摄那个黑黑的木碗柜,问,

你这个碗柜,有些年头了吧?他答道,噢,这个碗柜,可能是国民党时期的了,我那个时候花了„„花了12块钱买下来的,可能比我年纪还要大。问他有儿女否,他说有两个儿子。儿子寄钱回家吗?他答道,哼,寄钱回家,不问我们要钱算好的了。此情此景,再加上之前的乡干部的带头,又一个乡干部掏出了两百块钱,递给老汉,他没有客气的拒绝,只是接过来,摆在饭桌上,然后说,你们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乡干部说给你改善一下生活,买点肉吃。

下一家,李贵新,75岁,老党员,老伴还在。他们接养了一儿一女,儿子已经分家,女儿嫁出去了。两个老人家编制簸箕为生,一天可以编一担,一担12元。好在身强力壮,去年(他74岁时)他还出去给人家打过工,捡香草(中药材)十几天,每天有15元的收入。卖簸箕要到集市上去,车费要9元,往返18元,一天的工作量还抵不了车费。李老汉叹道,实在没法的时候,就只有砍竹子,砍树子。他们住的房子,已经住了九代人,将近两百年了,下雨天最是难捱,其他几个农户家可能也有漏雨的情况,但是这座房子可能最为严重。一个乡干部又掏出了200元„„而这一家的隔壁,是红砖房,两层楼,有水泥平台,家里有电视,冰箱和沙发,差别如此明显,显得很是突兀,这是怎么回事?有乡干部说,他们家有个女儿,在外面给人家当二奶,存了些钱,因此家里能添置这么多物件。乡干部还说,如果在一个很穷的农村看到有一户人家搞得特别的好,去问一下,他有没有养女儿„„虽说不尽然如此,但是这番话也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一天的调查结束了,参与这次活动的人员大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贫穷,这样底层的农民,大家都感慨,实在是太穷了,实在是太穷了。然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才能有“可持续的”扶贫效果呢?有人说“移民”,因为实在想不通怎么会有人跑到这样恶劣的地方来生活居住,如果住得离乡镇的中心近一点,生活会不会容易一点呢?马上有人否定这是不可能的,住在山里,他们也许还可

以扯点竹笋,挖点野菜,种点小菜维生,而搬出去后,可能连野菜也没得挖了,生活会更加无以为继。这样的高地,不通公路,发展什么项目也是不太可能。生态旅游?生态倒算是不错,但是自然景观还不够吸引眼球,再说了,不通公路。其实十几年前不是这样的,那时两岔河算是“搞得还可以”的地方,因为有树可砍。那个年头,村民卖了树子,也很注重精神享受,买录音机,买很多盒音乐磁带,买很多电池,左边箩筐装录音机和电池,右边箩筐装磁带,请一个挑夫挑着,一路上放着歌,慢悠悠地摇回家,可能要走上半天,不觉辛苦。那样的日子是有人羡慕的。而今时不同往日,树被砍得差不多了,很多块林地被划作公益林不得砍伐,即使不是公益林,也不能随便砍。他们赖以生存,乃至致富的唯一筹码消失了,而植树育林,当年没有考虑,现在考虑也为时已晚。

我们这一天没有谈论的是“贫困的原因”,除了地理条件的不便以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回顾一下这几户贫困户,一个更明显的特征是——衰老,我想这个才是最主要的原因。46岁的曾广才其实不算贫困,他一年能有一两万的收入——为什么——因为他还年轻。79岁的赵文家,75岁的李贵新为什么贫困,因为他们老了,不能工作了。衰老导致的贫困是能够解决的吗?很难,除了每年发贫困补助,直到老人死掉,可能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说“你对扶贫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这样的问题似乎偏离了问题的核心,扶贫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养老的问题。

他们是不想离开的,撇开对这块熟悉的土地的感情不谈,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已安于贫困。碰上不常出现的扶贫干部们,他们介绍一下生活的现状,并没有什么情感倾诉,我们看来很惨,他们不以为然。他们收下几百块钱,平静的生活依旧一成不变。他们的存在,感动了一些人,通过电视专题片,可能会感动多一些人,但是感动完了呢,其他人的生活依旧继续,他们的生活,依旧是一成不变。(完)

第三篇:西华县西华营一中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西华营一中学校基本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西华营镇一中1979年建校,占地53.6亩,建筑面积6212平方米,目前共有学生1289人,其中男生676人,女生613人,八年级715人,九年级574人。学校开设16个教学班,拥有专职教师56人,其中本科学历39人,占全体教师人数的69. 8%,其余教师均为大专学历,50岁以上6人,40岁以上13人,35岁以上50人。学校建有一座教学楼(1997年建造),一座办公楼(1987年建造,条件差,集老师办公、住宿、厨房为一体),一座简易大棚餐厅,一个微机室(普九时电脑已淘汰),一个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60平米左右图书室,一个网络直播室,1990建造的男女生寝室43间,每间住宿20多名学生,操场有2个硬化篮球场,250米跑道(地势低,一下雨积水很深)。

二、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西华营镇一中在县教体局、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抓住强化学校管理这一关键,以德育为首,突出教师队伍建设,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稳妥的推进素质教育,经全体教职工奋力拼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学校被周口市教育局评为“课改先进学校”、 “初中教育示范性学校”“教研先进学校”,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四化建设先进单位”、 “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晨光杯运动会先进单位”。八年级成绩稳步提高,2014年九年级中招取得辉煌成绩,被西华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工作上,常规管理有待进一步精细化,教研专题研究不够;

2、集体备课因办公场所有限不能做到规范化、常态化;

3、教师缺编严重,办学条件有限,校舍少,班额较大(有的班达到90多人);

4、学生住宿条件较差,90%以上学生为留守儿童,难管理,班主任压力大等等。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坚持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继续抓好全体教职工的师德修养及思想政治工作。

2、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坚持按制度办事。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绩效管理,严格考核过程,保证各项工作优质高效。

3、我们要深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学生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 加大安全工作力度。

5、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和食堂的管理,切实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篇:西华县田口二中首届家长会开幕

2013年1月25日下午2时,西华县田口乡第二中学校园里欢声笑语、锦旗飘扬迎来了首届家长会的胜利开幕。

此次活动是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是学校展示一个学期来取得的成绩与成长的一个舞台;是家校共建、齐谋教育新发展的突出体现。活动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展示成绩与发展。学校精心制作了领导重视与校园规划、新课改成就展示、开学典礼与期中表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等七个精彩版面,供家长评阅。二是学校主会场组织。学校从硬件设施上给以最大的支持和投入,接待家长、车辆放置、参观路径等细节一一规划安排。三是班级分会场组织。这也是本次家长会的特色,本次学校本着人文、和谐、具体到位的目标,放手让各班班主任去实施操作,给学生及家长以亲密接触,还以家的感觉。四是领导巡视检查。班子成员根据分工检查各级各班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拍照留下精彩瞬间。

本次家长会胜利完成,取得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工作,学生学习劲头高扬,老师收获成功的喜悦,有力的促进学校向良性发展迈进。

蔡光宇张科袁军舰

第五篇:西华县林业局工作总结暨2009年工

作思路

西华县林业局2008年工作总结暨2009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省政府对我县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检查验收关键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以实现林业生态县为目标,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务实苦干。通过全县上下共同艰辛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目前,已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林业生态县

验收。在全省工程造林实绩核查中我县排全省第10位。

一、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局党组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的部署,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加快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认真精心组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全局干部职工的参学率达到了100%。通过认真查找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作风纪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剖析了思想根源,落实了整改措施,认真进行了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观念有了新的飞跃,形象有了新提高,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廉洁自律、勤政廉政的自觉性进一步提

高,思想信念进一步坚定。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局干部职工树立了勇创一流的业绩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恪尽职守,钻研业务,勤奋工作,提高了整体素质。在向“5·12”文川大地震捐款中,我局共捐款万多元,在县直机关中是较高的。在缴纳特殊党费活动中,全县缴纳千元以上的30多人,我局就占了4人。

二、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目标,整体推进全县的造林绿化工作

2008年,按照省市“创建林业生态县”的总体部署,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强化领导,及早动手,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整体促进了农田林网建设,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建设,城镇绿化和林木种苗等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高标准高质量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据调查,全县完成植树万株,占市政府下达我县任务322万株的%,其中农田林网新植和补植林带2359条,植树万株,

高速公路绿化完成植树万株,环城防护林建设完成植树万株,骨干沟河完成植树26万株,省道绿化植树5万株,成片造林完成万亩(含经济林万亩),植树万株,完成零星植树万株,完成林业育苗万亩,占市政府下达我县任务万亩的360%。全县新植树木的平均成活率达到%,其中环城防护林成活率%,高速公路绿化成活率81%,农田林网成活率%,成片造林及四旁零星植树成活率达98%。

总结今年的植树造林暨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领导重视程度之高,投资之大,植树数量之多,成活率保存率之好,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实现了我县林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植树造林暨争创林业生态县指挥部,具体负责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工作任务落实,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分包到乡镇,县委、县政

府每周两次听取分包乡镇的四大班子领导汇报所分包乡镇的植树造林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后三名进行通报批评。县委、县政府先后印发了《西华县2008年林业生态县建设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把3月份定为植树造林决战月,4月份定为成活率验收月,7月份定为保存率验收月。县政府决定拿出100万元,对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分类予以重奖,对达不到林业生态县创建标准的乡镇,除给予经济处罚外,严格责任追究。县委书记、县长经常深入乡镇,对工作难度大的现场办公,直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督查力度大。在3月份植树造林决战月,县委书记赵新安,县长曹丙寅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各乡镇党委书记,每10天逐乡镇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后三名公开检讨。由一连续三次督查,强力推动了植树造林工作,县委、县政府督导组认真落实“一天一汇报,一天一排名,两天一简报,两天一电视通报”的督查工作制度,巡回督查,连续督查,

指导和推进工作。三是技术指导有力。林业局技术人员全部分包到乡镇,克服交通工具差等诸多困难,深入植树造林第一线,深入到造林现场,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逐路、逐沟、逐渠、逐地块地核查,严把质量关和进度关,一棵一棵地数,实事求是地掌握进度,反馈情况对达不到规划栽植质量标准的,坚决不予核查统计。四是政策扶持力度大。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林网建设,沟河绿化、省道和县道两侧绿化,按标准栽

12全文查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核能系团总支范文下一篇:核酸提取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