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2-09-12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教学谈几点看法。

1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 人才培养应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的培养再到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开发, 转变以书本知识掌握多少来评价人才质量的观念。数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 改进教学的旧模式,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求知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形成创新思维, 给学生走向社会后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显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师。因此, 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优化知识结构, 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唯此教师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将新的教育观念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2 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课堂中, 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情感和需要, 从而获得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特点和教学内容, 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设计出富于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提供适当的指导, 巧妙地讲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从实际出发, 巧妙地设疑, 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中去,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现, 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观察力

注重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任何思维, 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 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的。”实践与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新思维的形成。“实践与观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实践与观察习惯, 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还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手脑结合, 创造机会, 搭建平台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实践与观察机会。

例如再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堂上, 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 然后, 再让他们拼一拼, 摆一摆, 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通过拼摆, 学生发现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 此时学生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都争着向老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所得三角形面积是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有的同学还想到不用剪, 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关系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长时间不短的加强此方面的训练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

4 不断开展研究性学习, 挖掘学生智慧潜能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不仅是指导者, 还是学生潜在智力的挖掘者。因此, 教师应首先成为学习过程的研究者, 应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对于同一个研究性背景材料, 由于每一个学生所考察的侧重点、简化问题的过程、运用的数学知识不尽相同, 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和处理方法。教师要善于从中去发现学生瞬间的点滴顿悟或灵感, 给他们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研究性背景素材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 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要选取有利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和基本技能提高的背景材料。因为没有知识基础的“创造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有所发现, 就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 从学习科学更新知识入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知识基础越丰厚牢固, 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独创的见解就越深刻。

(2) 选取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和欲望的背景材料。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是学生深入调查、艰辛探索拼搏创新的动力。在强烈的兴趣与探究欲望的驱动下, 学生通过展现自我认知风格、表现自身价值的多样性学习活动, 逐渐学会思考、交流、理解与应用, 经历困惑与挫折, 品尝失败与成功的滋味。这一过程就是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全面发展的过程。

(3) 要选取有利于数学知识体系内部及其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模型构建的背景材料。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材料必须潜在的包含数学学科和各学科的丰富知识以及其间的广泛联系, 同时还应有利于数学建模, 并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留下足够的空间, 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5 在教学改革中要实现三个转变

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素质的教育, 而数学素质的教育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 注重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素质就是注意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因此, 要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唯此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敢于实现三个转变, “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逐步的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 开拓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

摘要:在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更新观念,创设情境,实践与观察,研究性学习,三个转变

参考文献

[1] 谢云荪, 成孝予, 钟守铭.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数学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J].工科数学, 1997, 13 (6) :132~136.

[2] 安正玉, 邓正隆.本科教学应突出创造能力的培养[J].高等科教管理, 1997 (2) :43~46.

[3] 李心灿.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些实践与思考[J].工科数学, 1999, 15 (6) :35~4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下一篇:基于PSM短波发射机高前调谐故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