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谐校园

2022-08-05

第一篇:心理健康和谐校园

关注心理健康 构建和谐校园

摘 要: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通过幽雅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努力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和环境的同时,必须抓好校风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条件。培养学生对待各种事物的正确态度是学校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的施教没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恰当的方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教育更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能力合作。

关键词:净化、校风、师德、自信、和谐

近年来,校园安全成为我国继煤矿安全、交通安全之后第三大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也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认真分析、深刻反思诸多校园不安定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绝大多数是人为主观方面的原因,而究其根源,我认为心理问题不可忽视。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曾感叹:人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精美的住房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公路越来越宽,人心越来越窄。素质教育在深入,学生素质却在退缩。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答案是:人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心理不和谐了。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患者多达1600万人,患有抑郁症及自杀的比率逐年上升;在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多达3000万人。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开展了10多年了,它的宗旨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但综观我国教育的现状,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全体中小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而人才的标准在社会上被许多人异化为考试的分数和学历的证书。因此,应试教育的指挥捧仍在无形中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的教育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不够全面健康的“人才”。一个人才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健康的人,而全面健康包括生理、心理、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指个体在与社

会环境相互作用时,能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和谐,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学区曾在镇初中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观摩活动,树立学校和教师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探索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校有效开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成为了近段时间学校教育的一个中心任务。现我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的关系,结合我校的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优美校园,净化心灵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主导作用。做好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通过幽雅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学会发现美、鉴赏美,学会关心人、尊重人、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以及爱校、爱家、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品德。

自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开展以来,我校首先从改变校容校貌、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入手,我们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 “我能做倒”宣誓仪式、“共建洁美学校”小报、“家园大扫除”、“我做一次环卫工人”、学《条例》见行动、红领巾野炊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活动的开展,基本实现了硬化、净化、美化、绿化和亮化和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如今的石小“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设了良好的心境和情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优良校风,健康心理

学校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学校在努力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和环境的同时,必须抓好校风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条件。与物理环境相比,心理环境更重要。

校风对学生产生定向作用,影响学生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优良的校风是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力量,对于多数人价值观、道德观和成才观的形成产生着潜稳默化的影响。而多数人对社会、集体和他人一致的积极态度,对个体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迫使其改变态度或顺从,努力同化于群体态度。我们让全校教师都熟悉学生文明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学生一日常规”和“学生文明礼仪”,让每位教师明确训练目标;细化了行为规范训练的目标,确定了更有操作性的每周训练重点,全校上下步调一致,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全面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放学排队、做操、集会、教室、课间文明活动、文明礼仪等方面工作。开展午间读书、写字活动。阅读的书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同时教师做好了书籍的推荐和指导选择工作,让学生喜欢阅读,并进而喜欢学习;重点指导学生作业整洁正确,培养学生静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展作业展评活动;通过文明班的评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常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学习习惯。通过以上活动,收到了“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教师顺心、领导舒心”的良好效应。

三、良好师德,利于品质

培养学生对待各种事物的正确态度是学校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学生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处处堪为楷模的成年人,而且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掌握奖惩的权力,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更为有力。学生通过模仿、认同、服从等心理机制,直接向教师学习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学生不仅向教师学习学科态度,而且向教

师学习对劳动、对他人、对集体以致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从教师个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个人对教师集体的态度中,学生会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对待班集体、学校。在团结一致、关系和谐、心情舒畅的教师集体影响下的学生集体,必然是健康的、团结友爱的、充满合作精神的。为此,我们把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作为我们工作目标之一。学理论,谈工作,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利用老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师德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市第二届读书征文活动和建设幸福征文大赛,其中有两份作品选送市参评。组织全校老师利用周一例会和教研活动,收看《魏书生教育思想研讨会》录像,并且开展各教研组的学习心得交流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四、恰当方法,树立自信

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如何施教?答案是: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恰当的方法。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学生文化基础差是客观现实,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是办学方向,因此要实现学生成人成才的目标,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于普通中小学。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成才信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采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及时纠正不健康心理和不文明行为,培养队干部良好的心理质素和文明素养。12月,镇中心校大队部开展了“少先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活动。全体大队委及各监督岗成员参加了培训。会上辅导员表扬了小干部们在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小干部们工作中的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对各种陋习案例进行了剖析,对讲文明新风作了宣扬,鼓励小干部们要全体发动起来,讲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在培训中,还对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队干部中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整治心理更好地服务学校等

问题进行了讲解。培训会后,每位参会小干部还撰写了《心理问题自查报告》。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在“心理健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处于一种缺乏理性的阶段,带有很大的任意性和盲目性。这就需要父母、长辈、教师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我校利用2012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家长及社会对孩子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培养自立、自主的精神;学会正确打扮自己;注意饮食中的营养问题;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用脑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孩子拥有“健康生活方式”,让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以“我的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办一份小报。

五、和谐环境,利于发展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教育更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能力合作。要保持学校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设学校内外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谐的外部环境更为重要。近几年,我校各班在学生在不放假的前提下召开了形式不一的家长会。我们向班主任发放了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作的相关报告,班主任们分别认真的对半期考试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和班级管理工作向家长作了详尽的交待。达到了家校携手的良好目的。家长们纷纷表示感谢。为此我校被全国关工委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示范基地。各中队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台账”并轮流到留守学生之家开展活动。如每个中队的“我留守,我快乐”生日会。川大附小与我校共同开展了“1+N爱心一线牵”活动,川大附小为我校留守学生之家捐书1689册,我校六名留守儿童到川大附小与手拉手小伙伴共同生活一天,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学校设立了免费的“亲情电话”,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封信活动。一纸鸿雁,沟通了亲子之情,让留守儿童对父母不再陌生。我校20名留守学生曾参加了 “关爱留守学生,共享科技进步――迎‘六一’四川省留守学生参观科技

馆活动”。学生代表市留守儿童与全国其他49名留守儿童一起到北京与父母团聚。通过培训校园小记者,我校六名同学光荣的成为了全国队刊—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社四川工作站学生记者、《学生记者报》通讯员,为宣传我校搭建了平台;

和谐社会由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校园等构成。构建和谐社会,人和自然、人和人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唯有内心真正和谐,才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推进校园的和谐。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二篇:和谐校园建设中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构建

[摘 要]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心理和谐的构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找出大学生心理失和的因素并加以分析解决,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心理和谐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在校大学生处在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并趋于稳定,但是心理成熟仍落后于生理成熟。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而且又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心理和谐即心理健康, 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体现。大学生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内容, 也是过程, 更是追求的目的和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一种价值判断, 更是一种心理感受。从心理和谐的角度看大学和谐可体现为:和谐校园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谐校园的内涵是人心和善、相处和睦、上下和顺、内外和平;和谐校园的基础是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存; 和谐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校园和美。

二、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

微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互动理论总结说“:社会既不存在于个人之外,仿佛其本身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自存的实体,也不是一种名义的存在,仿佛除了个人的心理现实外不再有任何超越独立个人的客观现实。社会就在人们的具一定的形式的交往中互动产生着、维持着、延续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由社会、学校和学生有机互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当三者互动不协调时,就会导致心理失和,产生一系列问题,以下我们将列举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社会因素

经济飞速发展条件下的就业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都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危机,社会竞争的加剧,加之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二)学校因素

1.多元文化碰撞下学生主导价值观缺失。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较稳定的民族心理、社会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和民风习俗。大学无疑应当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然而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及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激烈碰撞,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将沦为“失根的兰花”。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正在快速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文化根基和应有的的文化主导性,而新的文化模式与主导思想尚未得以建立,这势必造成一些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位,无法正确评价自身与他人。中华文化注重人格的修养、伦理秩序、利他精神与热爱和谐的传统人文精神随处可见受到无情地遗弃和冷落。“丧失独立文化坐标而内心苍白的技术精英,热衷于出国镀金,只看到西方文明的种种皮毛,回来一一抄袭、接轨,并以为自豪,这是造成社会庸俗、劣质、僵化、腐败、没生机、无内涵、无后劲、缺创造的根源。”

2.多元文化碰撞中的观念冲突。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交流活跃、多元观念碰撞与文化冲突交融的转型时代,文化生活中的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同时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有吸纳有排斥,在校园内产生较大的冲突和碰撞。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化,尽管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却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高校的网络文化兴起于本世纪初,是网络在社会生活中飞快发展的表现与结果。青少年是最早接触网络并创造网络文化的社会群体之一。短短几年,浏览互联网己成为诸多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当人的各种意志、思想、观念通过网络的形式得以传播时,本来作为一种中性技术手段的网络技术就成为了一种网络文化,其中夹杂着人性中善与恶的两面性,汇集着不计其数的复杂内容。

网络作为传媒工具,一方面为大学师生收集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网络给大学师生带来思想上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在这种环境下,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性,致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趋向紊乱,道德判断力下降;网络导致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和人际关系的淡化,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等等。

(三)学生的自我呈现

大学生自身因素方面, 存在着诸如意志薄弱、孤僻内向、依赖性强等不良的心理因素, 这不可避免地造成较多挫折而形成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脱离现实的完美主义, 使部分大学生对理想自我设计过于完美, 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美国心理学家兼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阐述,个体对自我表现都有预想的期待,我们可以含蓄地将个体“看成表演者,一个易受骚扰的印象制造这,潜心于太人性的表演工作;他被看成角色……表演既是图谋显示出他的精神、力量以及其他诸种优良特性。”同样,大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表现也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当现实表现状态与结果和期望不相符时,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三、解决心理失和的对策

(一)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拓宽就业市场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就业压力过大, 个人生存与发展前景不乐观。就业问题解决好了, 心理压力就会减小, 这就要求全社会应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 以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总财富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建设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且这种机遇为全民所公平共享的社会。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舆论导向,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评估和定位, 努力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期待做好准备工作, 尽量减轻大学生面临就业和择业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 缓冲大学生跻身社会就业的心理压力, 扩大就业范围, 增强大学生创业信心。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活动,做好辅助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对大学生心理的主导作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导,融合多元文化,与时俱进。同时,正视信仰危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目前大学先进文化占领网络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特别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的建设上有待加强。加强现有的网站在传播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规范管理资源等。

2.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引导。现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变复杂,他们的心理随这一系列现实状况改变,产生相应的心理需求,高校要针对这些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引导。以心理咨询中心(室) 为平台, 以心理教育课堂、心理教育教材、心理教育专业网站、心理教育拓展活动等为载体,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大学生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主导。积极开展大学生德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人生就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就能科学的分析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冷静、妥善地对待客观事物,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高校要遵循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

(三)大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历练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加强社会责任感

1.自我认知是人格整合的核心,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欣赏和悦纳自我、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才能科学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2.大学生将面临人生的许多难题,甚至是挫折。历练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面对困难,首先,应保持平常的心态,积极应对。其次,正确分析困难,冷静对待。

3.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加强社会责任感。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消除杂念,净化心理,而且能使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心理处于积极的运作状态,从而提高心理承受度。

参考文献:

[1]吴艳华,李明宝.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8.

[2]朱江.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适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4.

[3]丁小宇,孟伟. 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2008,(8):46.

[4][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42.

[5]粱金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M] . 山东: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63.(编辑/刘佳)

第三篇:“和谐校园,阳光心灵” 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

主办方: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会 策划时间:2016年5月23日 “和谐校园,阳光心灵”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

一、 活动目的

为优化我院学生的心理品质,帮助同学们陶治情操、感受幸福、体验快乐;提高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认识自我、,学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商学院研究生会举办“幸福生活从我心做起”心理健康活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和谐校园、阳光心灵”的主题,心理影片赏析、班级心理沙龙两项活动。

二、活动内容:

(一)心理影片赏析“心随影动”。电影以艺术的方式浓缩了人生的点点滴滴,让人震憾与感动。根据研一学生的投片选择,决定本次活动放映《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这部影片传递着阳光和健康,剧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讲述了关于事业与成功、教育与成才的故事,大家在欣赏着优美音乐的同时,还能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收获许多感慨和共鸣。

(二)班级心理沙龙动员。此项活动内容是影片赏析的延伸,研究生会成员事先准备材料,帮助同学们对电影进行解读,从电影中提炼爱与希望的力量。现场随机询问同学观赏电影的感受,能从电影中收获到什么道理,并鼓励大家对心得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为媒介,来实现交流心得分享感受的目的。同时欢迎看完电影的同学发表观后感,在现场发下精美纸片,记录下同学们的感言,也可事后发表观后感文章。

三、活动对象 商学院20

14、2015级全体研究生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六 、前期准备 具体事务安排:

1、商学院研

一、研二研究生成员的名单,确定参加活动的成员名单,并且通知到人。

2、安排照相与摄像设备,准备可用的投影设备。

3、提前准备心愿卡书写纸张和彩笔。

4、相关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明确职责。

七、后期工作

1、相关人员做好新闻稿的书写活动

2、对活动的相关影音资料进行整理,做好总结整理工作。

第四篇:树立健康第一办学理念 促进校园健康和谐发展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建省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总结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79年。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学学生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县内领先、市内品牌、省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为目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大语文教育”、“珠心算”、“健美操”三大特色。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充满现代气息,蕴含丰富人文底蕴的学校,下设城南分校、实验幼儿园和龙泰御景湾幼儿园。小学部有49个教学班,3233名学生,153名教职员工,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68名。学术报告厅、雏鹰活动中心、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等现代化场所一应俱全。所有教师配有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一流的办学条件,优秀的教师队伍,让这里成为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摇篮。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荣获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阅读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书香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盐城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示范校等100多项殊荣,以强大的办学实力和出色的办学成就,走在本地区同类学校的先锋行列。

近期,我们在创建省健康促进学校的过程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 孩子的健康是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国家昌盛的标志。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我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学校争取一切有利条件,按照健康促进学校的标准逐步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与学生健康环境设施,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整体办学工作中,深入到了老师、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取得了社区各部门及家长的广泛参与,让所有的孩子从小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育健康心灵,提升健康技能,收获健康人生。

一、落实政策,确立目标

1.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工作去抓。学校领导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口号。首先成立了“健康促进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为了搞好创建工作,学校召开 “创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会议和学习健康促进学校基本知识讲座,及时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传达了有关精神,使师生员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时,把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纳入其中,积极实施“健康第一”的战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2.制定全面详实的健康制度。 学校制定了《健康促进学校章程》,并在宣传橱窗展示。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健康促进规章制度:包括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学校控烟制度、卫生室工作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制度等。同时,还制定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保护学生安全的系列应急机制等相关制度,完善了配套措施。学校从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全面详实的健康制度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服务,树立意识

1.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校能因时因地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渠道,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具有预防疾病保护自己的能力。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倡议书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在本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健康相关内容,促使学校全体教师职工都承担起对学生健康的责任。

2.构建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学校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评选“校师德标兵”,还开展学生评选“优秀班主任”活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老师,在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教师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教师体验自己工作的成就,强化了师德与师风。

几年来,我校没有任何校园打架斗殴和欺侮事件的发生。学校还加大了对特殊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提供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

(1)学校设立了卫生保健室,给学生提供了健康保障。①卫生保健室逐步完善了内部的配套设施,配备1名兼职保健老师,给学生平时意外挫伤或身体不适等提供及时有效的的服务。保健老师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六病”(营养不良、龋齿、沙眼、肠蠕虫、肥胖、近视)的防治工作,努力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几年来,我校学生健康指标都达到相应的标准。②建立和完善了师生健康档案,及时汇总学生的体检结果并对学生体检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学校还针对师生中主要健康问题安排知识讲座活动③健全了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每天早上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保健老师负责全校的异常情况统计排查及上报。④面对各种疫病,先后制定了疫情应急预案,明确了一系列防控措施,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蔓延和交叉感染,真正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 营造校社互动的健康氛围。

近年来,我们学校与警、社、家、校手拉手,共建健康网络。我们学校专门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给学生和家长上法制教育课,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以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到社区义务劳动等。学校也会定期邀请社区人员参与我校开展的以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邀请社区医院来我校进行卫生知识讲座;邀请消防中队来我校进行消防演练,邀请交警中队来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营造了校社互动的健康氛围。

四、特色活动,提升内涵

特色活动的开展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展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赋予健康促进更丰富的内涵。

1.沐浴体育阳光。

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齐上足体育课程外,还组建了多个社团。如田径、象棋、围棋、数棋、国际象棋等,特别是把健美操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并实施健美操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艺术活动,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为阳光体育增添了无限魅力。学校领导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办学宗旨,建立激励制度,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继续抓好“阳光体育活动”,并组织人员经常性地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

2.倡导绿色环保。

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一直列为办校特色的主要目标之一,深入有效地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学校还将环保教育引进课堂,纳入经常性教育内容。如“绿色环保”黑板报和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各类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环保的热情,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环保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为获得终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的二实小校园,整洁优美,绿草如茵,形成了一种较为浓厚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真可谓“喜有绿荫伴书香”。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了绿色理念,倡导了绿色行为,领悟了绿色之美。学校已顺利通过了常州市绿色学校的验收。

3.放飞科学梦想。

科技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它丰富了多彩多姿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环保意识,培养了动脑思考和动手创造的能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叩问科学殿堂的机会,孩子们自己寻找钥匙,勇敢地开启那新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大门。他们完成了一次次课堂外的学习、观察、实践和创造,把一件件闪耀着创造火花的智慧结晶献给了科技节。科技节活动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意识、创新能力,更培养了孩子们的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健康心理品质。

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健康第一”理念的步伐,多途径、多渠道渗透健康促进理念,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争取顺利通过省健康促进(铜牌)学校的评比验收工作,使我校的健康促进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车中学创建于 1958 年,校园占地面积 105 亩。现有 42 个教学班, 174 名教职工,在校学生 3100 余人,其中住校生 2700 多人。多年来,学校“以全新思维看待开拓者,用前沿理念培育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以培养思想品德好、学习效果好、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好的“四好”学生和造就有远大理想、有健全人格、有道德标准、有适应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五有”新人为育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考成绩已连续 21 年居于全县农村中学之首,成为灌云县农村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市县文明单位、连云港市优秀教师群体、市绿色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集体、中考综合评估先进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管理规范示范校、市百佳校园、市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县十佳名校、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县信访稳定先进单位、县先进党支部、县青年文明号、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 ,赢得了很高的社会赞誉。

在五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下车中学始终关注师生健康,特别是 2007 年 9 月开展创建市级“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以来,在市县卫生局、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把促进师生的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树立了“健康第一”、健康教育从孩子抓起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标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浓厚健康文化氛围

(一)正确理解健康内涵。

健康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已不再是简单的肌体不生病,它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良好的、 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 健康教育 ,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 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幸福、创造快乐的能力。

(二)深入理解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著名的医学家吴阶平也说过:“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以人为本”是我校的管理理念,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终成才、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与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按照国家的需要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初中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教育,健康教育就是要让大家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这是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让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搞好“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做起。学校在新学年开学初对全体教职工及新生全面体检,师生一进校门就感受到“健康第一”的氛围。学校医务室对体检结果逐一分析比较,教会每一位教职工学会算“健康账”,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社会习俗,增强师生的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卫生纪念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卫生保健意识深入人心。我校利用4 月 7 日世界卫生日、 5 月 8 日世界红十字日、 5 月 31 日世界无烟日、 6 月 16 日全国爱眼日、 6 月 26 日国际禁毒日、 12 月 1 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位切入口,通过张贴宣传画、制作主题展板、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和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多种途径方式进行各种季节传染病知识、禁毒、禁烟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向学生宣传健康教育常识,帮助师生了解常见病的防治,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领导班子的各项决策都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进行,从运动面积的确定、活动场所的设置、健身运动器材的配备、餐厅食谱的确定、饮水卫生到学生在校时间、作息时间的规定、课外活动的安排、健康知识技能的培训、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等,都能做到以师生的健康为本,把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让校园充满着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在广大师生的心中。

通过长期不间断地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丰富了师生对疾病防控的知识,增强了师生健康意识,提高了师生的保健技能水平,改变了其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始终坚持以提高全校师生健康水平为宗旨,坚持以学校卫生室为中心,加强学校三处一室(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的协调配合,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系统和监测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我校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切实发挥其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调动学生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学期,在政教处的组织下,校红十字会的招新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卫生室就定期对全校卫生委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简易外科包扎止血、红十字青少年救护队员常规工作训练等等。近些年学校红十字会在学校健康教育促进中起到骨干作用。青海玉树地震、特大泥石流灾难发生后,我校师生员工情系灾区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踊跃捐款、捐物,献出爱心,支援灾区。

二、制定学校健康政策,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

1. 建立工作网络,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校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年级主任、校医、家长代表和社区骨干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层层落实,步步督察。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合作。 学校明确创建思路,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绿为核,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建设绿色校园、健康校园的理念,坚持以建设“绿化文明、和谐校园”为目标,通过健康校园建设,达到“传播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掌握保健方法、选择健康生活、追求健康人生、建设健康校园”的目标。

2. 划拨健康专款,提供财力保障。学校按照师生员工的数量比例,拨出“健康促进学校”专款,专门用于师生伙食补贴、健康教师专业培训、健康器材添置、学校与安全健康有关的隐患消除;师生健康体检等等。所拨款项,由工会统管,教代会审议,认真落实“健康促进学校章程”中的内容。

3. 建章立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同时制定专门的创建工作计划,做到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利用行政会、班会、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指标》、《健康促进学校章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力求师生员工对“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耳熟能详;制定并完善了《灌云县下车中学控烟、禁烟奖惩制度》、《灌云县下车中学传染病预防制度及应急预案》、《灌云县下车中学健康教育制度》、《灌云县下车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办法》、《灌云县下车中学安全隐患呈报与整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大检查制度落实的力度,将检查结果纳入处室工作考核、教师工作考核、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学干的评比之中。

三、 落实措施,把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一)改善学校物质环境

1. 确保硬件设施完全达标。教室人均面积、升降桌椅、采光照明、厕所蹲位、宿舍卫生安全等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一着不让地抓好校园净化、美化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人,奖惩到人,以硬性的制度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净化、美化。 2. 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保洁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治、自律,学生会、团支部组织了环境卫生、安全监督员,自觉担负起检查卫生、检查纪律、维护校内安全的责任, 进一步动员全校学生不吃口香糖,不乱丢果皮、字纸,尽量不使用塑料袋,人人保持清洁卫生,人人做好个人卫生,人人参与清洁卫生。

3. 办好食堂,保证师生饮食安全。按照食堂等级标准,一方面改善食堂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水平和健康卫生意识。严把食品采购入口关,实行统一采购,关注食品安全标志,有登记、有检查,经常邀请食品安全检查单位和专家来校检查,不断提升食堂管理的水平,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

4. 重视安全管理,关注安全细节。学校领导每天都把学生安全工作放在心上,他们一天要在校园里巡查许多遍,查找安全漏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放过。即使是厕所里一盏灯不亮了,都会在当天换掉。放学时,三个楼层的学生都会错开,在三楼上最后一节课的教师必须“拖堂”2-3 分钟,确保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学校后勤领导每周都要对学生床铺进行安全检查,看看护栏是否牢固,上铺床板下面是否有铁钉凸出,以免伤害到下铺的学生;周末学生回家后对公用房屋进行消毒;天气寒冷时要求学生不要用水拖地,以免地面结冰留下安全隐患;冬天下雨下雪时用草帘铺在餐厅前的地面上,防止前来就餐的学生滑到„„可以说,凡是能想到的地方都想到了。到目前为止,我校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二)重视健康课程开发

学校教师无论从事管理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要重视健康课程开发,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因地制宜地参与创建工作。

1.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按每双周 1 课时的标准,将健康教育排入课表,编写《灌云县下车中学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与技能,学期末进行考查,考查成绩统一汇兑到教务处。

2. 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专职健康教师主要精力在上课,而兼职健康教师包括校医则侧重于开设专题讲座。各年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方面的主题,综合实践和社区活动必须有一定比例涉猎卫生、环保、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或调查内容。

3. 加强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务处规定每一位科任教师不管担任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上必须有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且在教案上有所体现,特别是生物教师、地理教师及人文类的学科的教案如果没有健康教育方面的有机渗透,一律不得评为优秀教案。

4. 集中教师的聪明才智,拓宽健康教育的渠道。心理健康教师开通心灵驿站;班主任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健康教育橱窗报廊等进行宣传。

(三)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1. 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现象。学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把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一项教师职业“高压线”,让学生参与监督、举报;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面向校内外公布校长电子信箱,随时接受家长的来信来访,对家长及学生反映的教师违规违纪现象,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几年来,下车中学没有出现一起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

2. 绝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困难而影响学习和健康。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住校生补助的相关政策外,学校对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学生,还给予生活费贴;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了分层验收、结对帮扶、重点安排辅导教师等方法。对特困学生,学校行政干部实行结对帮扶,每一个行政干部帮助解决帮扶对象的生活费,同时呼吁社会各界提供资助。

(四)不断加强健康服务 ,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 1. 落实学生体检和教师体检制度。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教职工每年体检一次,每学年为学生体检一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常见病的发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纠正。健全了师生健康档案。

2. 建立校医预警报告制度。制定了常见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的对学生常见病进行观测。在一天的时间里,如果有 2 位以上学生到医务室诊治同样的疾病,校医必须在当天向学校领导汇报,随时采用应对措施;在每年师生体检完毕以后,校医必须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向学校领导班子和“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汇报。 3. 重视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治。在常见病多发季节,校医务室及时向学生家长发放信件和宣传资料,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在六病防治的工作中,我校认真贯彻上级预防政策,成立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每天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消毒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预防意识。

4. 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壮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拨出专款用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目前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不仅为学生服务,有时还接受家长关于心理方面的咨询,增强了家长、学校在健康教育方面的有机联系;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小组,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5.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1. 培养师生实用、有效的健康技能。如教给师生如何测量体温表、血压表,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自救、逃生等。

2. 加大宣传力度。团委、医务室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学校电视台等传媒,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的观念和健康知识,宣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意义及学校的创建章程。

3. 开设专题讲座。校医定期为学生开设健康技能专题讲座,现场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用眼卫生和急救方法等。 4. 加强体育锻炼。学校重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的使用,按常规上好每两周一节健康教育课,坚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上好体育课,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要有课外活动课,所有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及空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健康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另外坚持学生在校每天做一次眼保健操和广播操。

5. 规范师生各种安全行为。定期开设有关交通安全的讲座;进行“火灾等突发性灾难时模拟逃生演练”;播放“传染病”的宣传碟片等等。

6. 巩固控烟、禁烟成果。校领导多次在教职工会议上反复强调控烟制度,并按制度规定的数额及时兑现控烟奖惩措施,要求全体教职工以“控烟”为己任,齐心协力使学校真正成为“无烟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我帮家长改陋习”、争创“无烟家庭”的活动;召开禁烟主题班会,各班级编写禁烟、禁毒墙报,作控烟调查;以“校园安全”、“青少年远离毒品”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与社区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关系

学校与所在社区密切配合,以“家长学校”为纽带,实现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以创建为契机,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给学生、教师、家长开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还不定期的安排学生到社区去参加劳动和进行卫生宣传,受到家长的欢迎;学校还设有校长信箱,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开学初和期中考试后都要召开家长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家访一人次,向家长传递有关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信息,在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行为提供必要的家庭帮助。

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下车中学将不断地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建设有利于学生和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创设和谐、信任、合作的工作氛围,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树立健康第一办学理念 促进校园健康和谐发展 我校根据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围绕省健康促进学校的相关规定,认真组织学习“健康促进学校”实施方案,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健康促进工作的深远意义。一年多来,我们在市、县主管部门领导下,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知难而上,不懈努力,并将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融入学校素质教育之中,把“健康促进校”的创建工作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勇于开拓,务实进取,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网络

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有序而全面地推进,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副校长刘剑划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主任、卫生保健教师、班主任为组员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职责分明、分工明确,校长王海林全面负责创建“健康促进校”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工作计划、明确人员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常规检查办法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从而保证了此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二、全员参与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为了使健康促进的理念根植于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组织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学校健康促进的相关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

1.专门培训与交流学习相结合

学校一方面安排分管领导和保健教师参加市县教育和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另一方面还经常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2.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学校一方面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专题讲座、教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师生进行集中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求师生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资源进行自学。 3.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 学校除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外,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

三、制订健康政策,完善保障体系

为了使学校的健康促进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健康促进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合理安排课表

学校从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切实制订制度

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了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控烟制度、卫生室工作制度、文明班评比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定期上报制度、食品卫生定期检查制度等。 3.健全应急机制

为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预案,包括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及其它事件工作预案、处理消防及校舍发生险情时工作预案等。

四、注重“三风”建设,培育和谐环境。 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把物化环境的熏陶、日常行为的规范、校园活动的引领有机地整合起来,努力创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

1.不断优化校园的物化环境,切实发挥其隐性教育的功能。

我校在注重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方面,做到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学校“三风”上墙,文化长廊的设计,各室门前的字画匾牌等,积极营造了人文校园,努力把校园装点成绿化、净化、美化的学习活动天地,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标语牌、提示语,指导学生举止文明,爱护环境;橱窗、画廊、黑板报,既能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情操的书香校园,充分展示教师、学生、班级的良好精神风貌。

2.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为目标,注重制度建设,推行自主教育,加强检查评比,并把检查结果与文明班级的评比挂钩,切实规范教师、学生的健康行为,努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学校关爱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为困难学生建立了档案卡,并按不同的困难情况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帮困活动。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对红”活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养成乐学、善学、勤学的良好习惯;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开展“你进步我光荣”活动,关注与鼓励特殊困难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他们尽快改掉陋习;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通过免费赠送校服和学习用品,开展 “爱心捐助”等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阴影。

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定期举办心理教育专题讲座,与心里专家对话。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早日走出心理误区,从而健康愉快地成长。

学校切实开展控烟活动,制订控烟制度。

五、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共育氛围

学校突破了狭小的校本主义,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进行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1.学校与社区

学校与居委会结成共建单位,签定了共建协议,定期开展共建活动,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另外,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和为社区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组织学生到北厍敬老院等地方进行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为社区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活动场地等。 2.学校与家庭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不定期组织“家校活动日”、发放告家长书、寒暑假教师进行家庭普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校和学生的相关信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家校一体,主动、积极地为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3.社区与学校。

学校积极争地方居委会、派出所、文化部门、工商部门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维护学校周围的良好环境不受污染。

六、加强规范管理 建立良好关系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校情,制定了关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制定了防治打架斗殴与欺侮行为的决定。对教师师德问题作了学生问卷调查。积极推行小学生参与管理制度,加强自主教育,学校制订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细则》,组织少先队大队委轮流值勤,值勤的内容有:路队纪律、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活动安全、“两操”情况等。进行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内化。加强检查评比 学校对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

七、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健康问题广泛存在。因此,要求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知晓符合年龄特点的健康知识,掌握相应的健康技能,对其将来一生的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规定,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积极落实 “五个有”即有课程、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师、有评价,努力提高每周健康教育的效益。 2.拓宽教育教学渠道

学校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专项活动、开设专题健康讲座、观看健康宣传片、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进行健康知识测试等活动,加大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3.重视卫生检查评比

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班级的环境卫生、学生的个人卫生、广播操、眼保健操等进行检查评比,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目前,我校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85%以上。

八、开展健康服务,提高总体水平

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基础上,我校与同济医院、县防疫站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有目的、有重点地为师生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务,保障并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1.对师生实施健康检查

学校为每个教工、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全体教工的常规体检二年一次;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一年四次的视力检查、一年一次的体重检测,体检结束,卫生保健老师还对师生总体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及时的统计,并作相应的分析。对体检中发现异常问题及时通知教师或家长,并督促其及时治疗。 2.切实开展常见病的防治 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习惯培养为重”的原则,每年制订常见病的防治计划和措施,每确立重点监测的项目,家校联手,切实有效地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近3年,学生“六病”的发病率和因病缺课率等均符合标准。 3.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

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重点抓了晨检、特殊从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隔离消毒、患者隔离治疗等工作,还健全了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至今为止,学校未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的事故。 4.对学生实施计划免疫

学校积极推行常规计划免疫接种人人过关、计划免疫一律凭证入学的政策,目前我校学生常规计划免疫接种率、计划免疫凭证入学率均达100%。

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领导、专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些逊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以健康促进学校为导向,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相信,我们在学校整体工作中一如既往地贯穿健康第一的思想,二实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健康,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第五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发展

[内容摘要]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在建设校园文化时, 最重要的是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对影响学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具体操作,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立足学校基础和社会发展现实,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促进它们和谐、协调、顺畅地进行密切配合,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

[关键词] 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故我们必须下力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农村小学的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创建育人条件。

学校建地面积较小,如何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投入少量的资金,而又能够彰显校园文化,创设育人环境,是我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

1、外部环境,此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从校门口进来一眼就能看到对面西围墙的“百年大计、科教兴国”,东面的白墙红字:“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及党的教育方针;南面围墙的钢砖文化长廊;北面教学楼上的学风:“博闻、善思、乐学、求是”;教风:“严谨、博学、爱生、敬业”等文化布局。

2、主题文化长廊,根据学校布局开设出四大主题。

a、爱国、爱党以彰显办学理念的“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外设置橱窗板报宣传政策方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素质。

b、文化墙:开设文化墙既有利于校园环境建设又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利用学校走廊的名人名言与挂像到走廊楼梯间的学生书画作品欣赏,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更融于学校环境治理,一举而三得。

c、运动:活动使其告知学生,既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更要注意安全。 d、景点:“爱护花草树木”,“小草也是有生命的,请足下留情”等警示语。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

美丽优雅、清洁舒适、宽敞明亮的校园能使人心境愉悦;高大美观、新颖别致的教学楼能使人充满自豪;各种体育、文娱设施能让人身心活跃,积极向上。这样的环境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学生耳濡目染,会自觉去珍爱它,并乐于在这大好时光中努力进取,茁壮成长。这是形象的魅力,是美的引力。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二、加强快乐课堂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课堂是学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阵地。我们在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大力倡导个性张扬的快乐课堂文化。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楼内的电脑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及室内配套的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从而张扬了学生个性,构建了快乐课堂,丰富了课堂文化。

电脑课,每星期每班学生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轮流学习电脑基本操作技能。使原来弹泥球的小手,如今也能较熟练地操作鼠标、键盘,他们学会了在电脑上画图,为电脑设置一个个性鲜明的桌面,学会了打字、列表,学会了娱乐,从而感受到了电子计算机的魅力。

科学课,老师总是带领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际操作,让同学们在亲自操作中发现科学的奥秘,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知科学世界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美术课,同学们在专用美术教室里学习,美术教室里展示着学生优秀的作品,学生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构图、着色、素描、水彩画、水粉画„„

音乐课,同学们在音乐教室里和着优美、动听的钢琴声,学唱每首歌曲,在音乐的熏陶中提升审美情趣。

„„ 正是因为我校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发、整合教育资源,才创建出了快乐的课堂文化,优化了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摇篮和张扬个性的舞台。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1、“校园舆论”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符合学生兴趣浓厚的特点,这样才能创造性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如:开展合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朗诵德育诗词以及体育活动等。这样把“烂漫的童年”还给学生,把“永恒的童真”还给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不但不会荒废学业,而且大大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使学生与不健康的环境隔绝—这种“隔绝”不是源与命令,而是学生的自觉抉择,有利于促成其个性品质发展和良好道德的形成。从古往今来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教育使他们完善自我,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我们还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等宣传阵地,每月表扬一名先进教师和突出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积极构建学校育人环境,增强环境的文化因素和育人的感染力。

2、“和谐人际”文化建设。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3、“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建立健全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教师考核考评细则》、《教师值日制度》、《教学月工作检查细则》、《班级管理细则》、《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等等。用这些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生活的开展与落实。制度的制定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落实。在全国兴起的‘日清’精细化管理的今天,我们学校也不甘示弱正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推行‘日清管理’。目前我们主要从两块抓起:一块就是少先队组织的协管员对卫生、两操、行为规范、红领巾的佩戴等工作进行日清管理,一天两查,两公示,即早上、中午各查一次,在公示栏公示、利用课间操再公示一次。然后记录在案,一周一总结一月一兑现,从而达到校园里时时处处无一片纸屑,无一人疯打现象,形成学生之间的人文和谐。第二块是利用教导处对教师的备、教、辅、改、考、研、评七个常规工作进行日清、周清和月清,即对出勤、上课进行清,对教师的备、教、辅、改、考、研、评进行周审和月清。采取周审签、月总结考核打分。这样一来每位教师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检查量化打分形成了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之间的人文和谐。在校园里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了和谐之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校园里和谐的人文文化也就形成了。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需要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需要一个逐步积淀的过程,今后,我们将在市教育局、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竭尽全力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强交流,扬长避短,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软实力—苏增海《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4期

2、让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生素质发展—曾利强 《科教新报》2011年4月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题目:《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发展》 单位:南安市溪南南侨小学 姓名:王振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健康工作方案下一篇:学李林森事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