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与语言文学修辞

2023-01-27

1 模因论的认知

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变化的规律, 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才使科技突飞猛进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由苹果坠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源自仿生学的原理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随着人类对基因的认知和解密, 它的规律也被用来指导很多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模因论 (Memetics) 就是由道金斯 (Clinton Richard Dawkins) 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经典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道金斯是一位生物学家, 是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 也是一位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 他认为除了基因之外, 还存在另外一种复制因子, 他将该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自私的基因》第11章:“模因:新的复制因子” (Meme:the new replicators) 首次出现了模因的概念和理论。它的提出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它为人类研究语言文化的进化发展提供了另一崭新的途径。该理论运用基因的遗传而繁衍的规律解码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因为与基因的遗传繁衍相仿, Meme模因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 也是文化遗传单位[1]。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文化是它通过模仿而传播。在现实世界中, 模因的表现型可以是语词, 音乐, 图像, 服饰格调, 甚至手势或脸部表情等等[1]。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范例比比皆是。为了便于叙述, 我们用“门”这个概念来说明道金斯的“模因”理论。

2 模因现象

众所周知,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披露了震撼朝野的“水门事件”以来, Watergate一词已远远超越了其“源语言文化”的范畴, 它正是借助于社会文化传播的“模因化”之力, 即全球化, 信息化, 网络化, 传媒化等重要因素, 迅速渗透到其它语言文化语境中, 成为当今颇具“全球化”色彩与“国际化”传播特征的“文化词语”。由此也证明了成功模因的三大特点之一长寿性, 即模因在模因库内存在留越久, 也就是在纸上或人们头脑中流传的时间越长, 模因存在的时间越长, 被复制的可能性就越大。

“水门事件” (Watergate) 最早的“门”就是水门, 是指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门”在当时并没有专指的意思, 从翻译的角度来说, 当属意译而不是音译。而后人们将“水门事件”引申, 演变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 通通冠之以“××门”, 用来代指极具爆炸性的丑闻或政治绯闻。笔者随机浏览网络就能找出许许多多以“××门”事件结尾的词语, 如国外发生的“克林顿白水门事件” (Whitewatergate) ;“伊朗门事件” (Irangate) ;“F1间谍门事件”;丰田“召回门”事件。

国内的“明星代言门”事件;侯耀华“遗产门”事件;“复旦占座门事件”;“少林寺上市门”事件;上海“团团门”事件;“兽兽门”事件, “泼墨门”事件;章子怡“捐款门”事件;“宴请门”事件;南京值班医生“偷菜门”事件等等。

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身陷莱温斯基的性丑闻, 就被叫做“拉链门” (Zippergate) , 媒体便将这最具代表性和想象力的道具“裤裆拉链”作为这一性丑闻的代名词, 而后出现了艳照门 (Photo Scandal) ;莫尼卡门 (monikagate) ;“安琦门事件”Affair Of The Zip;“湖南秋千门事件”。

所谓“门事件”已经演变定格成指代现在社会上发生的, 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 比较能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的事件, 特别是丑闻, 这类事件的当事人通常都是希望事件不被外人知道, 结果却被曝光出来。同时“门”又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 现在已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上, 而是代指任何新发生的一些丑闻或新闻 (不一定是丑闻) , 这些新闻只要是一些极具新闻效应, 能引起广泛公众关注和兴趣的事件, 都被用上“……门”的叫法。“电话门”是意大利甲球队尤文图斯队打假球事件, 由于球队的电话被录音成为证据曝光, 被大肆报道, 故称“电话门”事件。甚至今天我们可以从www.kanmenba.cn (看门吧) 和Mennei001.com (门内网) 这些专门谈论“门事件”的网页去查找如“时政, 科技, 社会, 财经, 娱乐, 教育, 体育”等各种类别的“门事件”

3 语言文学修辞的模因

而透过“门事件”的“模因现象”再结合语言文学修辞的手段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语言文学的修辞就是语言发展到高级层次的“模因手段”, 笔者试图从语言文学修辞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上述的“门事件”, 认为所谓的修辞手法只是用来copy语言的“模具”, 而这种模因现象是在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实践后, 早已被冠以某种特定的文学修辞手法称谓而固定下来供大家使用的“模式”, 故也可称为“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 例如:

(1) Nonce Word仿拟 (A word conined for a particular occasion and not accepted into general usage.In mordewn times, a nonce word is one invented by an author for a particular usage or meaning) [2].从“gate”的衍生来看, 最初“Watergate”并不是为某种特殊需要临时创造的, 然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派生词却是为某种特殊用途或特殊意义而临时创造的新词, 而且它们不再是由某一作家创造, 而是由大众传媒创造, 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仿拟的效果使得语言特别诙谐, 幽默, 甚至有喜剧搞笑和恶作剧的成分。

(2) Allusion (引喻) 是一种与汉语引用中的暗引相近似的修辞方法, 引用典故, 谚语, 成语格言或俗语[2]都属此类。如果我们现在把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当作一种典故看待, 使用“gate”来说事就是运用了英语“Allusion”。在大家都熟悉其出处来源的前提下, 引用了其大意, 关键词, 并将新的语义恰到好处地融合进去构成新的词汇, 使得这些词汇的语义更加生动形象, 使得语言更含蓄深刻, 富于联想, 富于表现力。

(3) Empathy (移情) , 原本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 [2]是由德国作家赫尔曼·洛慈提出的einfuhlung (感情注入) 一词翻译过来的。如果说由“gate”派生出许多新词这种语言现象是我们强调的“感情注入”的心理现象, 那么它注入的不是一种“审美”情感, 而是一种“鄙夷”和“唾弃”的情感, 是要把这些丑闻“物以类聚”。

(4) Litotes (含蓄渲染) 又称为the figure of understatement, 是故意轻描淡写, 缩小事态, 欲擒故纵, 从而收到加强印象的效果[2]。如zippergate“拉链门”就是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性丑闻说得委婉些, 以达到欲扬故抑, 欲彰显故含蓄的渲染效果。由此产生的Fornigate, Monicagate, Taigate, Interngate, Levinskygate等等都彰显出“含蓄渲染”修辞手法的强烈表现力。

(5) Zeugma (轭式搭配法) , 与汉语修辞中的拈连相似[2], 即为了达到表达效果, 把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 故意将只适用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在乙事物上。而在一般情况下, 乙事物是不能使用该词语的, 这种修辞法又称顺连和关联。Watergate一词是确有其物, 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民主党总部的水门大厦, 而由此衍生出的Kreangate (南韩朴正熙集团试图收买美国国会议员, 以便对国会施加影响的做法被称为“韩国门”;Muldergate (南非新闻总署主任马尔德Mulder非法挪用公款资助不明活动导致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几位部长辞职) ;如此等等都是使用了Zeugma, 故意将“门”拈来搭配其他词语, 使得这些词语更加简练, 生动形象, 饶有风趣。

(6) Syllepsis (同异) , 此种修辞手法是将一个词 (动词, 形容词, 介词等) 用来与两个和多个在上下文中邻近的词搭配, 而该词的词义也随其搭配的词语而异[2]。“gate”在大量的“模因”后, 已作为独立后缀出现, 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新词,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将Syllepsis的修辞手法延伸扩展了, 不再是“与两个和多个在上下文中邻近的词搭配”, 而是将语义上已经定格为“丑闻”的gate延伸到另外多个语境中, 并利用其语义上“丑闻”的关联与多个词搭配构成新词, 同时借助Watergate在网络信息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产生的轰动效应, 使该词缀搭配构成的新词产生同样的吸引人眼球的舆论效果。

4 古典诗的意境模因

任何字, 词, 句, 段落乃至篇章和意境, 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 都可以成为模因。诗是最精炼的语言, 是文学的高级形式。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唐代诗人李白, 不仅被后世的中国人尊为诗仙, 而且迄今为止, 广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坛名人所推崇。这些事实已广为认知。在此, 仅举一首李白的七绝“夜思”为例, 浅析一下李诗对后世一些名诗的“模因”作用: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千百年来, 此诗连启蒙识字的儿童都能朗朗背来。唯其如此, 更见“模因”之深度。此诗写了三层意思:静夜;冷月;乡愁。于是, 这几乎成了写月色的定格。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写出溶溶的月色;来自冷丽月宫之拂袖夜风;热烈思念乃弟 (苏辙) 的亲情。写得飘逸。

另有一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岗。”

更是写了断肠之凄月。写得愁苦。

另一宋代诗人周邦彦的“蝶念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 ……”写出寒月;清丽的情场;爱人离别之伤痛。写得缠绵。

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斩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写出残月;孤寂;万种幽幽亡国之愁。写得凄苦。

至于宋代另一大诗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更是文学传诵的名句。

这些后世的诗人虽然景况不同, 心态各异, 然而都写得十分出色。我相信诗仙李白的诗的因子已深深植入他们的骨髓, 才能写出如此能传诵千古的精美诗篇。无论是苏轼, 周邦彦还是李煜, 柳永,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是“模因”, (也不可能知道“模因”) 然而却都是绝妙的“模因”。因而“模因”不是单纯的模仿, 更不是抄袭。任何矫情的模仿乃至抄袭, 只能是苍白甚而拙劣。

如此等等, 都可以看出“模因”的影响之深远。

5 模因有助英语教学

总之模因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的产物, 过去童蒙入塾, 往往是先背诵《三字经》, 《百家姓》, 之后便是《千家诗》, 《唐诗》乃至《诗经》。清代诗人孙洙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其道理无不说明模因对于知识文化传承之重要。知识是通过模仿获得的, 知识就是模因, 模因也内嵌于知识之中[1]。学习语言的模因有助于我们的外语教学。学习外语尤当背记单词, 词组, 经典的短语和句子。由此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评价曾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 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大力推广背诵教学模式, 应当提倡传统与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我们相信随着模因论的产生, 它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其结果必将会给语言教学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为人类研究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产生更多的观念, 理念和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模因论的认知和学习, 探讨其在社会语言, 文学修辞和古典诗词中的应用和发展。语言文学的修辞是语言发展到高级层次的“模因手段”;任何字, 词, 句, 段落乃至篇章和意境, 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 都可以成为模因, 模因对于知识文化传承非常重要。学习模因有助于英语教学, 研究模因让我们重新评价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学模式和方法, 认识学外语尤当背记单词, 词组, 经典的短语和句子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学,模因论,文学修辞,意境模因,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 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兴趣教育中的哲学下一篇:浅议经济不发达地区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