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2022-05-0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企业投资价值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中药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一直以来都倍受国人推崇,虽然近年来中药行业面临着西药入侵、毒胶囊、中药材供不应求以次充好等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政府对其的扶持力度与日俱增,天然作物治疗病症作用明显以及中药行业自身不断创新,结合传统优势与科学技术推出更多优良产品等优势也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其投资价值不断上升,行情被持续看好。

企业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篇1:

企业投资价值研究

一、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的价值

在企业并购、产权交易、投融资等经济行为中,需要对交易对象——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以此作为谈判的依据或交易的参考。不管是主并企业自身进行评估还是请中介机构评估,主并企业都要了解目标企业的价值是如何评估出来的,从而对下一步与目标企业方进行博弈定价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并购企业是一种投资,投资必然存在风险,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可通过资金成本(或折现率)来反映。对现值的追求可以将这一未来收益折现,这就是收益资本化。这种经济哲学是市场经济的理性表达,从而也就使企业这一资源配置市场化。同时,各种利率、证券收益率、税收等政策、经济周期、产业环境、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这些内外因素将成为所折现企业净现金流量的参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价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四种方法比较

企业价值评估除了收益折现法外还有净资产法、市价法和期权法。EVA(经济增加值)法一般用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在我国,也有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但效果不佳。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评估方法总是正确的或是普遍有效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极大影响价值评估结果的有效期和准确性,新行业的出现使价值评估变得越来越难,企业价值评估应是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平衡过程。显然,不同的方法评估结果不同;同一种方法,不同的人的评价结果也不同。实践中,可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方法的权重,可把适合的几种方法算出的价值进行加权平均。

表1是对四种价值评估方法所做的比较。

1.净资产法

包括历史成本法、账面调整法、重置成本法、清算价格法。

2.市价法

关键是找出5个以上的可比企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使用稳定增长模型、二阶段模型和三阶段模型等,后两个公式较繁琐。

a)P/E(市盈率)值法目前我国企业间接融资成本一般在7-8%,健康目标企业(非上市公司)的P/E应<10倍。

b)PBV(价格帐面价值比率)值法

拉宾的q值法就是该法的一种变形,只不过分母为企业的重置成本:q=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重置价值,而q>1,是企业具有投资价值的基本依据。

c)PS(价格销售收入比率)值法

该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网络企业及服务业的企业较为实用。如经验表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比萨饼店价值为其年流水额的2倍,洗衣公司的价值为其现金流量的3倍,媒体制作公司的价值为其收入的2-2.5倍,中小保险公司的价值通常为1年的佣金等。

3.收益现值法

对亏损的或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尚未盈利的目标企业而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未来的机会,故把它们的价值看成是一个投资机会的价值是企业评估的一个新思路。实践中,可以把它们的股权看成是买方期权,估价模型有布莱克一舒尔斯(BIack Scho,es)模型和二项树模型等。

(三)价值评估案例

下面为本人在中关村科技投资公司供职时所做的一个价值评估实例。

某从事电子政务业务高科技公司2000年5月成立,现注册资本为1102万元,净资产为1300多万元,该公司是注册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120令人。国内电子政务业务的市场容量很大,约为1 500亿,公司有可能占领市场20亿元以上。公司进入该市场相对较早,具有诸多典型的成功案例。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独特的交互式功能。竞争方面:公司在国外大公司和国营公司之间可以从容应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未来三年的销售收入(不考虑融资)为1.2亿元,净利润为1980万元人民币。现该公司计划通过评

估其本身价值之后,再采取增资扩股的形式融入资金。

对于此案例,先是用AHP法计算出净资产法、市价法、收益现值法三种方法所得出评估结果的权重,确定的权重依次为10%、60:6和30%。净资产法的公司价值为2000万元;按市场法P/B的10倍计算,公司价值为1500万元;按收益现值法估计(折现率为25:6):

公司价值=399/1.25+703/1.252+878/1.253+878/1.253/0.25=3018(万元)。

因此,公司加权评估价值=2000 × 10%+1500×60%+3018×30%=2054万元,取20007元为公司的价值。

二、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投资价值

在对企业的充分调查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才能挖掘出独特的投资价值供并购决策使用。并购价值分析的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揭示目标企业的公正市场价值。所谓公正市场价值是某项财物在有意向的买者和有意向的卖者之间交易的价格,这一交易价格的前提是买者自己想要购买,而不是在任何压力之下进行购买;卖者自己想要出售,也不存在任何压力强迫他出售:而且,交易双方都对财物有关事实有较为充分的认识。

因此提供公正市场价值服务的机构必须对所投资企业进行全面的充分的总体分析。在总体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投融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分析表2为某咨询公司提供投资价值服务时对项目的筛选标准。

影响目标企业价值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行业成长周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新产品进入等。内部因素:管理层;公司战略和商业模式;业内经营历史;产品、技术和客户;财务状况;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如品牌知名度、专利和特许经营证等。目标企业并购价值分析一般包括:企业介绍,行业和竞争情况,产品、技术、销售和客户,财务状况,并购价值揭示,并购风险等几个部分,其中,并购价值揭示,并购风险尤其要认真研究。

(二)并购价值分析案例

下面的案例为2002年本人所做的北京铭龙创新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摘要。

1.增资扩股计划

目前铭龙公司净资产2000万元,拟增加净资产2000万元,增资后净资产=2000+2000=4000万元。增资后股权比例:铭龙≥51%,投资入股方≤49%,以保证将来IPO时,增资后的公司的业绩可以连续计算。

2.铭龙专业三维CNC机器项目收益情况

产品在2002~2005年的产量分别为500台、1600台和2100台,产品的边际利润率=20.6%,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为32.4%,项目投产后,生产能力只要达到32.4%,即可保本,表明该项目抗风险能力强,易于达到规模效益。投资回收期2.46年,内部收益率IRR=68.8:6,净资产收益率在增资后可达51%,NPV(i=30%)二3们6万元>0,NPV(i=12%)>>0,说明项目可行。从以上主要财务评价指标来看,该项目有极强的获利能力,在投资当年即可以向投资方返回利润。

本次融资时间为2002年内,融资额2000万元;融资对象为看好本行业的企业;占有增资扩股后新公司股权比例为49%。本次融资资金使用计划:主要是厂房租金、生产设备、各种车辆、流动资金、不可预见费等,不可预见费用包括项目前期的编制评估费、设计费、商检费、保险费等。目前铭龙公司账面净资产2000万元(其中,厂房、设备、两栋房产等共计1200万元,专利技术、刻绘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为8007元),通过对外私募融资增加2030万元后,公司的净资产=2000+2000=4000万元。按净资产法,考虑到该公司资产质量不错、盈利能力较强、2001年净利润达200多万元人民币的情况,投资方认可该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的价值,这里,净资产的倍数为1,即没有溢价。增资后铭龙公司的实际股权比例是:原铭龙公司占49%,投资入股方投入现金2000万元人民币占49%,另2%为其他公司持有,这与原铭龙公司的融资计划基本一致。

3.铭龙专业三维CNC雕刻机项目收益情况

CNC雕刻机可加工材料种类有:木质材料、有机板、PVC板、工程硬塑料、牛角、大理石、水晶、铜、铝、钢及合成金属等;应用的行业有:木器家具加工、广告业、标牌业、模具业、工业加工、礼品业、装饰业、建筑沙盘模型等。目前CNC雕刻机市场规模估计为100亿元人民币,今后数年还将保持每年20:6的增长速度。

铭龙公司增资扩股后,预计2003~2005年的产品产量分别为500台、1600台和2100台,销售收入分别为2366、4029和5957万元。边际利润率为27.9%,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为22.47%,项目扩产后,生产能力只要达到22.7%,即可保本,表明该项目抗风险能力强,易于达到规模效益。投资回收期2.79年,远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8年。内部收益率旧日(InternaI ReturnRate)=40.5%,远大于基准回收期12%。正常年的投资收益率=1542/4000=38.6%。NPV(i=30%)=1466万元>0,说明扩产项目可行,这里,i为贴现率(行业一般的基准贴现率为12%,而NPV(i=12%)=5478万元>>0),考虑到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i取30%。从以上主要财务评价指标来看,该项目有极强的获利能力,在投资当年即可以向投资方返回利润。

有关数据见表3,一部分流动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计算如下:

3)投资者的回报

当然,投资铭龙公司要控制其经营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其他风险,这些风险的控制都要有相应的对策。投资方可派人加入增资扩股后公司的董事会、出任财务总监,参与经营和管理。除了该项目外,铭龙公司的“文泰”系列雕刻软件在市场上销售良好,投资者按在增资后公司中的股权比例分享该收益。 增资后融资方保证三年内投资者每年获得不少于10%的现金回报,即2000万元的投资每年可获得不少于200万元的现金回报,投资者可以有效避免一定投资风险。若增资后公司进行上市前溢价融资和IPO,则投资者可获得投资增值和公司上市后的巨大回报。

4)风险与对策

经营风险与对策、技术风险与对策、管理风险与对策、市场风险与对策、政策风险与对策、其他风险与对策。

结论: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拟增资的公司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知识经济的大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增资扩股后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产业与科研的互动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在国内或国外上市的目标。从以上对公司和项目的分析看,公司从事的项目和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盈利能力强,风险小,对投资者的回报高,所以铭龙公司极具投资价值。

铭龙公司的投资价值被3家投资方同时看中,最后成功地融入了河北某大型国企集团2000万元的企业发展资金。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秦喜杰

企业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篇2:

中药企业投资价值研究

【摘要】中药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一直以来都倍受国人推崇,虽然近年来中药行业面临着西药入侵、毒胶囊、中药材供不应求以次充好等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政府对其的扶持力度与日俱增,天然作物治疗病症作用明显以及中药行业自身不断创新,结合传统优势与科学技术推出更多优良产品等优势也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其投资价值不断上升,行情被持续看好。本文主要针对中药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对其行业评估进行大致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关键词】中药 上市公司 股价 产业 投资价值

一、引言

中药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有极强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人口老龄化和市民医疗卫生意识的增长都带动了传统中药的回归。卫生部令第93号文件于2013年3月15日出台,明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已经于2012年9月21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3年5月1日开始施行。该目录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药饮片、中成药三个部分。

目前我国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对中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预测,其中:田佳、孙瑶(2010)认为随着国家对中药市场的整顿以及对其制度进行规范化,人们对中药的需求将呈不断上涨趋势,其投资回报被看好。李进伟(2010)通过对中药材及饮片、保健品、提取物和中成药这五大出口中药产品的研究,得出中国中药产业正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孙辉(2012)认为中医药立法迫在眉睫,保护中药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形成自己的中医药知识产权,这样才能更好且有效地推动中药行业的发展。

二、背景与问题

(一) 背景

1. 前文已提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的出台,大大有利于中药企业的发展。因此,像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药生产企业云南白药、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天士力和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恒瑞制药等都极具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2. 创新和坚守并存。如:云南白药注重发展大健康业务,使其同比增长46%,白药牙膏再次投放量增加45%,养元清增长60%,同时及时调整公司管理构架、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效率,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经营态势。但同时也要提倡一丝不苟的配方操作,对于传统优良秘方进行大规模研发,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3. 技术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各省、各地区引导企业开展中药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像是已广泛用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以及大孔吸附树脂、膜分、罐组式连续逆流循环等技术。

4. 融资渠道广泛。由于政府对中药行业的引导政策,大大提高了投资者对于重要产业的利润预期,增强了产业吸引力。

(二) 问题

1. 毒胶囊事件

2012年5月,毒胶囊事件曝光后,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挫伤了市民对于医药的信任度,使得2012年中期,医药行业股价波动幅度较大,行情持续不被看好。

2. 医药造假事件

据中国中药协会数据显示,虽然我国中成药、饮片产值同比都有大幅增加,但是由于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的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劣质中药大行其道,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干扰了中药行业正常价格体系。

三、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 )政府出台政策

我国政府近几年对于中药行业关注度与日俱增,注重引导其向一个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而正是由于目前中药材领域出现了一些供不应求、以次充优的现象,因此对于药品细则的规章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二)进出口情况分析

经济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是对天然药物的需求程度也与日俱增,近年来,由于在治疗慢性病和有效预防流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中药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三)行业状况介绍

现在医药行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于上证指数,其发展前景可观,同时,数据统计,医药行业近3个月累计涨跌幅为24.85%,近3个月最大涨幅为38.7%,同样体现出其较强的增长势头,表明投资者对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持乐观态度。

数据统计显示个股排行榜前5的医药行业其每股收益都达到了1.5左右。其中,片仔癀更是达到2元左右,在这5家企业中,前三家均为中药主打企业,后两家涉及部分中药领域,分析得出,中药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

(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中药制造工业总产值增速保持不断加快的态势,由于中药行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加之人们对于中药的市场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中药额需求大幅上升

(五)市场集中度分析

但由于中药产业较西药产业相比,生产工艺不高,以及中药产业的进入壁垒低且处于高成长阶段,故而市场集中度较低,不仅没有很好地实现中药企业的规模经营,其市场竞争程度也不很激烈,活力不足。

(六)产品差异化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中药按制剂工艺大致可以划分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其中,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为复方丹参滴丸、养心清脑颗粒,其适应症为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或原发性所致的头昏、头痛。目前生产厂家仅为天士力,其在1993年申请专利保护20年,2014年之前不会有新的生产者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片仔癀,两度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并被列入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其以独特的消炎、解毒、镇保肝等显著疗效及保护健康的功能而神兽国内外患者的赞誉等。

四、中药行业上游企业指标分析

由于目前并没有2012年年报披露,故作者采用2011年数据进行中药龙头上市企业的各项指标分析,虽然与2012年稍有差异,但整体数据体现出的发展趋势仍能很好有效的说明中药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这10家企业分别为:片仔癀、天士力、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马应龙、太极集团、红日药业、以岭药业以及江中药业。

1.经营绩效

具体来看,在调查的十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表明其该行业整体经营绩效优良,发展潜力可观。其中云南白药更是以113亿的营业收入和12.1亿元的净利润稳居企业龙头的位置。从2011年开始,云南白药就开始进行其“新白药、大健康”战略,并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模式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净利润增长高于营业收入增幅是因为净利率较高,这是由于销售费用的降低,做到了合理有效的控制成本。随着渠道深化下沉,费用率也逐年递减。同时,各企业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广其主打产品以及不断创新。如:片仔癀继续大力推广片仔癀药片;天士力以复方丹参滴丸为其主打产品,加之其独特的中药粉针产品益气复脉粉针上市销售,不断突进公司生物产品产业化。虽然像是江中药业等企业个别出现负值的,但都是主要体现在增长速度上的有所放缓,即应考虑到其市场饱和度使得企业不能总以较高的增速去发展,同时也应考虑自身问题,江中药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增速比例为负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太子参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公司控制主打产品江中健胃销售片的销量有关。

2.盈利能力

样本中这十家企业销售毛利率均为20%以上,平均销售净利率为14.68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549%,总体而言,还是受到了国内经济放缓、原料药出口低迷的背景下,整体中药行业利润增速同比有所下滑,但其独立性有相对较好,故受经济形势影响不大。

具体来看,大部分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虽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但总体仍保持高位。从表中不难分析得出,中药企业大都有较强的获利能力,行业平均毛利率由43.448%上升至43.655%,反映了其在产品销售上初始获利能力不断提高,这与各企业不断推出创新品种,注重自己品牌管理等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平均销售净利率的提高,表明企业在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其获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采用的经营管理方式比较合理,给市场以积极的信号。

3.偿债能力

行业平均流动比率和平均速动比率逐年上升,显示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增。然而,过高的流动比率并不意味着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因为这体现着企业现金和存货金额不断升高。其中,以岭药业其流动比率从1.67%升至8.51%,速动比率由1.28%升至7.64%,反映公司现金运转出现较大问题,没能够很好且有效的利用好已有现金。以岭药业主导产品多数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通心络胶囊目前是市场上中药主导品牌之一,年销售额10个亿,由于公司胶囊制剂占比93%,因此,毒胶囊事件对于公司的影响较大。样本中大部分中药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或基本保持不变,体显出其控制风险的能力很强,但这也说明企业不善于用债务的杠杆作用为企业增加价值。

4.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分析又称为经营效率分析,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产管理的能力。通过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调查的10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的应收账款率下降,说明其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不理想,企业应采取更好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加快其回收速度。在这之中,做得较为突出的是红日药业,据数据统计,至2011年4月,红日药业的应收账款额仍有1.04亿元的高额余额,而其之后应收账款周转率由36.08%升至76.51%,表明其及时调整了策略。从总资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中同样看出中药行业整体还是要关注自身营运能力,提高周转率,加强资金的运营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各种资产的周转速度。

5.现金流量

从现金流量分析,可以看出中药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部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速为正,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差异化极其明显,表明不同中药企业采取的策略不同,受不同事件影响较大,但由于国家政策偏向于中药领域的发展,其现金流量整体状况还是非常可观的。

六、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中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错,国家政策对其扶植,各路资金相继涌入,加之其本身极强的民族特色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具投资价值,投资者应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在其龙头企业以及几十个等待即将上市的中药企业,关注其基本面,做到合理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杨春云. 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亚太传统医药,2010,6(05): 125-126.

[2]胡汝强,余爽. 绿色中药产业初见成效-发展任重道远[J]. 西部金融,2011(01).

[3]田佳,孙瑶. 我国中药产业投资价值分析[J].经济论丛 ,2010(03).

作者简介:苏雨薇(1992-),女,河北石家庄人,汉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

(编辑:陈岑)

作者:苏雨薇

企业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篇3:

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与企业投资价值

摘 要:针对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2013~2017年间沪深两市A股327家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都有显著的负影响;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间具有中介作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其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更加明显。该研究结论从实践角度丰富了管理者自利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同时在我国企业投资价值提升和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企业投资价值;股权性质

Management Self-interest, R&D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Enterprise Investment Valu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WANG Chao-fa1, WANG Shu-bin2, YANG De-lin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126,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061, China; 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Key words:management self-interest; R&D innovation efficiency; enterprise investment value; ownership property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行研发(R&D)投资的上市企业越来越多。然而并不是所有上市企业都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对R&D的不合理投资反而会浪费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效率,甚至影响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价值的错误判断[1]。另外,现代投资心理学表明,企业管理者(以下简称管理者)的决策行为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背景、任职经历、任职年限、企业股权性质以及管理者的自私自利程度等)[2],且管理者的个人特质不但影响着经营决策,还影响着企业投资价值。在此背景下,对于不能有效監督管理者投资行为的企业股东来说,若管理者为了追求自己利益而过度增加研发投入,那么企业的创新投资不能达到较好效果[3]。因此,探索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目前有关管理者行为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治理、投资战略、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特征等方面[4],忽略了管理者自利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现代行为经济理论和经济史实已经证明,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5]。

在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方面,Kartick等[6]指出R&D创新效率对企业市场估值的积极影响主要存在于竞争力较弱的行业,而对于竞争激烈的行业,R&D创新效率的反向作用比较显著。Pegah和Peter[7]的研究表明小企业存在规模和技术效率低下问题,同时企业从规模角度存在投资价值差异,该差异程度受到投资价值的影响。Md等[8]研究发现R&D创新效率通过提升环境绩效而对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以上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没有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来分析,并忽略了R&D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实际上R&D创新效率由于受到不同驱动因素的作用,其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同。鉴于此,Hsien等[9]实证考察了机构所有权、家庭参与和控制类型对R&D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指出R&D创新效率在内部企业治理和企业投资价值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而企业规模和管理者任职经历起着调节作用。以上研究忽略了决策者的主观态度导致的投入力度间的差异,实际上由于R&D投资中的未来机会价值高度不确定,所有参与R&D投资的管理者对未来机会价值的主观态度不可能全部相同。

在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的影响方面,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管理者的个人因素被纳入到实证分析中。以严若森等[10]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当期望绩效较高时管理者自利行为较为明显,此时管理者会努力扩大投资力度并对未来机会价值持乐观态度,这样R&D创新效率得到了提高。但该类研究仅仅局限在企业外部信息影响方面,对于实际数据支撑方面显得缺乏说服力。因而,有学者从企业财务数据角度研究了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的影响,如徐欣和唐清泉[11]基于企业专利产出量分析了创新效率,得出虽然专利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研发创新效率的体现,但由于专利质量和管理者的自私自利行为的不同使得研发创新效率有明显差别。王燕妮和刘艳妮[12],陈守明等[13],林润辉等[14]指出管理者出于个人利益的维护,对财务资本进行重新分配而导致财务资源无法有效配置。

综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1)关于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驱动力来源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2)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的关系研究比较单薄。原因主要在于: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与管理者自私自利(简称管理者自利)、企业股权性质以及R&D投入力度等因素有关,而每个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管理者的自私自利行为会影响R&D创新效率,进而使企业投资价值变得难以确定。鉴于此,本文用实际数据研究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

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基于企业组织行为理论,研究了管理者自利和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增加了企业投资价值影响的新因素。(2)结合管理者自利产生的根源,探索了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中介作用,拓宽了企业投资价值提升和组织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结论。(3)在研究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影响的基础上,兼谈了不同股权性质的情境效应,从定量角度给出了管理者自利和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具体作用机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管理者自利的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股东将生产经营活动交给有管理经验的代理人去管理,代理人通过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劳务而获得相应的报酬。然而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加之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于是形成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管理者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进而产生了自利行为(以下简称管理者自利)。所谓的管理者自利是指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切有损于股东利益的行为。实际中的管理者自利包括多个方面,如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在职消费,为占有更多的企业资源而进行人事方面的“帝国构建”,以及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进行过度投资和贪污腐败等。根据我国上市企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对融资、债务期限结构以及资本结构选择等产生的影响)和R&D投资特征(高风险性、投资持续性以及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等),本文将企业R&D投资过程中的管理者自利界定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以自身利益诉求为第一考量而采取的牺牲股东利益和投资冒险的利己行为。

2.2 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

从管理者自利产生的根源可知,管理者比股东有更大的投资决策权,逐渐形成了管理者自利。成长理论指出,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最终会以规模扩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包括依靠内部资源和外部并购两个方面进行扩张[15]。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企业主要遵循的思路是“先做大后做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此时企业发展目标和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一致(这是因为经济大趋势发展掩盖了管理者自利产生的动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快速推进,企业投资更加多元化且委托代理现象在企业间变得更加普遍,因此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对资本扩张产生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問题。当前研究表明管理者所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力和其自身利益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纽带关系[16]。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和实际决策权的分离使得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固定资产、R&D投资和资产并购等方面的资本扩张冲动,进而引起过度投资[17]。另外,管理者的任职期限和企业规模的增加可以扩大管理者控制的资源量,可进一步实现管理者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此种追求投资规模而非投资效益的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者自身想要控股、强化和扩大自身控制地位和控制权价值。韩岚岚和马元驹[18]以管理者自利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内部控制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机理,指出管理者自利在内部控制和费用粘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黄辉[19]认为不同的管理者自利程度会导致资本结构调整效率的不同。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现代管理者的薪酬待遇普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管理者可能为了继续保持这种高薪酬待遇或更多的额外薪酬,故意做出一点投资决策的成绩给股东看,而不注重企业投资价值和R&D创新效率。因此,管理者越自利,R&D创新效率越低,企业投资价值越小。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 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 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3 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关系中的作用

由于R&D投资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其投资成本很难收回且市场和技术都具有高度风险,这些风险不但降低了企业的R&D投资动力,而且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准确评估造成了负面影响。然而,若考虑管理者自利,本文认为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和企业投资价值关系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这是因为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投资价值,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借助R&D投资,企业可以增加其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快速提升创新速度。虽然管理者自利能促进企业R&D投资力度,但由于忽略了R&D创新效率和投资的高风险性,使得企业投资价值包含了较多的不确定性,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大,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管理者与股东在薪酬方面的博弈能力越强,进而以牺牲企业和股东利益而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越强[20]。(2)自利型管理者总是坚信企业投资越多其自身得到的利益越多,这会引起战略投资决策的激进。然而,Wan等[21]研究了企业政治关联性和管理者认知偏见对R&D投资强度的影响机制,指出管理者对自身利益的过度关注会降低R&D创新效率,尤其对国有企业来说显得更加明显[21]。(3)自利型管理者更加倾向于占有企业的最大决策权,这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田丽[22]针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指出有自利行为的管理者不但对企业的战略投资决策和资源分配有显著影响,同时在R&D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方面具有更强烈的冒险倾向,这使得管理者会借助其职位权力进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企业投资价值。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 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关系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4 不同股权性质下的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和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不同股权性质企业拥有的资源和R&D投入力度不同,其管理者自利对投资的策略选择的影响也有差异[23]。本文推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的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其根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从所有权和管理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属于国家所有,管理权由政府下属部门专门进行管理,管理者属于政府管理企业的代理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属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外部资源,能为创新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支持,同时具有自利行为的管理者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资源进行R&D投资。(2)所有权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制度政策和外部风险不确定性下具有较高的风险规避能力,从而管理者的创新投资决策显得更加激进[24]。(3)当前我国的企业创新正处于关键时期,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企业科技进步支持政策,刺激企业进行积极创新。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得到更多的私人利益会积极主动迎合国家政策以彰显自己的优秀决策者形象并谋求职位晋升,更加倾向选择过度的R&D投入,以树立自己“具有远见”的良好形象。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4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更加明显。

H5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加明显。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鉴于本文的分析对象为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在选取数据时主要基于企业创新和信息披露程度两个方面。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这是因为:(1)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本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因而从行业角度看样本具有代表性。(2)从企业所处的行业门类、行业次类以及行业大类等三个方面看,同一行业的企业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行业间的差异都具有高度稳定性。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所搜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CSMAR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网发布的信息。在数据整理方面,首先从以上数据库中选取2013~2017年间的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411家企业年度报告。其次,对以上年度报告进行再次筛选,剔除掉ST、金融类、保险类以及PT等非正常交易类企业。再次,删除企业股东权益小于等于零的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为327家(国有企业数量为102家,民营企业数量为225家)。

3.2 变量定义和度量

(1) 自变量:管理者自利。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股东将企业委托给管理者进行经营,而管理者由于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常常会做出与股东目标不一致的投资决策。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会在最优决策和自身利益决策之间进行平衡(如果管理者满足于自己的薪酬,那么就没有必要在薪酬方面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使自己的应得薪酬之外的薪酬(称为超额薪酬)实现最大化。基于此,本文采用超额薪酬来衡量管理者的自利程度(超额薪酬越大,管理者越自利,反之亦然)。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现采用管理者的实际薪酬(记为ACTP)减去应得薪酬来表示超额薪酬(记管理者自利为MANZ)。在实际薪酬方面,取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前四名管理人员的总薪酬自然对数;在应得薪酬方面,采用如下模型进行估计

DESP=α0+α1ARAT+α2ARAK+α3MANA+α4SHAR+α5NUMD+α6GROW+ε(1)

其中DESP为管理者的应得薪酬,ARAT和ARAK分别为当期和后一期的企业总资产收益率,MANA为企业总经理和董事长是否由同一人担任(由同一人担任取1,反之取0),SHAR为管理层成员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NUMD为董事会成员数,GROW为企业的成长性,即营业收入增长率。

(2)因变量:企业投资价值。为了从不同角度评价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本文取企业的市盈率(PERA)和市净率,即托宾Q值(记为TobinQ)作为企业投资价值的代理变量,其中PERA=每股市价/每股收益,TobinQ=(企业年末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市值+长期负债合计+短期负债合计)/年末总资产值。

(3)中介变量:R&D创新效率。为了分析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产生影响的本质原因,并借鉴Desyllas

和Hughes[25], Hirshleifer等[26]对R&D创新效率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企业的R&D创新效率(记为INVE)作为中介变量。具体计算方法为INVE=(当年研发投入)/(当年研发直接产出),即以专利授权变化额(当年减去前一年) /费用化研发支出绝对值的自然对数。

(4)控制变量:结合研究对象和前人的研究方法,现设置企业规模(SCLE)、资产负债率(DABR)、企业年龄(FIRM)、管理者受教育程度(SCHO)、管理者海外经历(OVES)以及管理者任职年限(DFFT)等6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这里,将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企业规模的代理变量;资产负债率取年末账面负债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企业年龄取当前年份减去上市年份;管理者受教育程度采用分类变量测度,各维度的赋值分别为专科以下学位=0、专科学位=1、学士学位=2、硕士学位=3、博士学位=4;管理者海外经历取虚拟变量,管理者有海外经历取1,无海外经历取0;管理者任职年限取管理者擔任该企业最高管理人员的年限。另外,再引入企业所处的行业(INDU)和年度(YEAY)两个虚拟变量进行控制。

3.3 模型的构建

为了检验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及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本文在温忠麟等[27]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回归模型,用以检验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

PERA(TobinQ)

=φ0+φ1MANZ+φ2SCLE+φ3DABR+φ4FIRM+φ5SCHO+

φ6OVES+φ7DFFT+γiINDU+ηiYEAY+ε模型(1)

在检验管理者自利对中介变量R&D创新效率的影响方面,提出以下回归模型

INVE=φ0+φ1MANZ+φ2SCLE+

φ3DABR+φ4FIRM+φ5SCHO+φ6OVES+

φ7DFFT+γiINDU+ηiYEAY+ε模型(2)

在检验中介变量R&D创新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间的影响方面,提出以下回归模型

PERA(TobinQ)=φ0+φ1INVE+φ2SCLE+φ3DABR+

φ4FIRM+φ5SCHO+φ6OVES+

φ7DFFT+γiINDU+ηiYEAY+ε模型(3)

在檢验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间的中介作用方面,提出以下回归模型

PERA(TobinQ)=φ0+φ1MANZ+φ2INVE+φ3SCLE+

φ4DABR+φ5FIRM+φ6SCHO+φ7OVES+

φ8EFFT+γiINDU+ηiYEAY+ε模型(4)

其中φ0,φ2,…,φ8分别表示模型的系数,ε表示随机扰动项。为了检验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下面首先利用以上模型(1)~模型(4)对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与企业投资价值进行总样本回归,再分别以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样本数据为基础进行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的分组回归检验。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对所采集的连续性变量进行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企业投资价值的代理变量——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最小值分别为1.322和0.676,最大值分别为14.110和9.774,说明样本企业投资价值间存在较大差距;R&D投资效率的均值达到了0.137,最小值为0,最大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516和0.102,说明不同企业间的R&D投资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另外,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表明,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与总资产收益率ARAT的相关系数为0.490,说明两个变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总资产收益率随着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变化而变化,该现象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管理者的实际薪酬ACTP与其他变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与管理者任职年限DFFT、企业规模SCLE、企业投资价值TobinQ、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以及资产负债率DABR等呈显著的正向相关。这说明企业规模越大,

管理者任职年限越长,企业所给的实际薪酬越多,企业投资价值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越强且劳动成果越明显(资产负债率越大,实际薪酬越小);管理者应得薪酬与管理层成员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SHAR、董事会成员数NUMD呈显著负向相关,这说明如果董事会成员数量下降,那么管理者应得薪酬越多。另外,由所有变量相关系数值都小于0.6可知,本文所设置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4.2 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与企业市盈率(和企业市净率)的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管理者自利(自变量)对R&D创新效率(中介变量)和企业投资价值(因变量)的具体影响,本文构建了模型(1)~模型(4)对其进行分析。

从表1中市盈率栏可知,在模型(1)中,管理者自利(MANZ)对企业市盈率(PERA)的回归系数显著为-2.715,这说明管理者自利对企业市盈率存在负向显著性影响,因此假设H2部分得证;从模型(2)可知,管理者自利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R&D创新效率(INVE)会减少0.584个百分点且两个变量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该结论说明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假设H1得证;从模型(3)可知,R&D创新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市盈率增加5.933个百分点且两个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正向相关,这进一步说明了R&D创新效率对企业市盈率的增加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模型(4)可见,管理者自利和R&D创新效率系数都显著为负,管理者自利对企业市盈率的系数由不加入R&D创新效率的-2.715变为-1.013(加入中介变量后),这表明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市盈率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3部分得证。

从表1中的市净率栏可知,在模型(1)中,管理者自利(MANZ)对企业市净率(TobinQ)的回归系数显著为-1.211,这说明管理者自利对企业市净率存在负向显著性影响,因此假设H2的另一部分得证;模型(2)和模型(3)的结果与市盈率栏的结果类似;从模型(4)可见,管理者自利对企业市净率的系数由不加入R&D创新效率的-1.211变为-0.563(加入中介变量后),这表明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市净率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假设H3的另一部分得证。

4.3 不同股权性质下的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影响的分组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不同股权性质下的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结果,本文根据股权性质差异将样本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并采用回归模型(1)、模型(2)和模型(4)(剔除模型(3)的原因在于该模型不包含自变量管理者自利)对两类企业进行分组检验,表2(企业市盈率)和表3(企业市净率)分别给出了不同股权性质下的管理者自利对企业投资价值影响的分组回归结果。

由表2可知,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自利(MANZ)对企业市盈率(PERA)的影响更加明显(见模型(1)和模型(4)),因此假设H4部分得证;模型(2)表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管理者自利对企业R&D创新效率(INVE)的影响更加明显(国有企业中的管理者自利系数达到了-0.153,而非国有企业管理者自利系数为-0.006),因此假设H5得证。

由表3可知,从模型(1)和模型(4)的回归结果不难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自利(MANZ)对企业市净率(TobinQ)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假设H4的另一部分得证。

4.4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本文的结论稳健性,现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分析:(1)更换自变量管理者自利,借鉴马悦[28]的研究方法,采用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两个指标作为管理者自利的代理变量。(2)更换因变量市盈率和市净率,改用权益净利率(ROE)和经济增加值(EVA)两个指标衡量企业投资价值。重新检验以上回归模型,得到的结论是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两个代理变量与R&D创新效率和企业市场价值显著负相关,且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权益净利率和经济增加值都呈负相关。(3)在以上回归模型中加入独立董事比例,控制独立董事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发现研究结论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另外,本文在模型中还加入了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以控制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前文的研究结论相比变化不明显,表明本文所得结论具有稳健性。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出发,基于2013~2017年间沪深两市A股327家的上市企业数据,将R&D创新效率作为中介变量,以市盈率和市净率作为企业投资价值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管理者自利、R&D创新效率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都有显著的负影响。自利型管理者对自己的个人利益有强烈的追求,倾向于展现自己才能和通过过度R&D投资来获得更多资源,进而降低了企业投资价值。(2)R&D创新效率在管理者自利与企业投资价值关系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管理者自利会降低R&D创新效率,进一步使企业投资价值减少。(3)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管理者自利对R&D创新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更加明显。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自利型管理者为了迎合政府的创新政策以得到晋升机会(或谋取更多的个人利益),会加大对R&D的投入而淡化投资本身的风险和创新效率,降低企业投资价值。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现归纳出了以下启示:(1)虽然政府有必要支持国有企业,但如果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借助国家资源实现个人额外利益追求,那么随着管理者的权力越大,管理者自利会随之增加。这不仅会引起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国家利益受损,甚至会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降低。(2)从内部治理角度看,对管理者的權力进行约束和制衡是提高企业治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企业只有在管理者权力和惩罚措施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对管理者自利行为有所抑制。(3)优化管理者的薪酬设计,增加对企业财务、内部监管和外部审计等方面的信息透明度。管理者虽然持有企业股份,然而该约束不足以促使其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管理者仍过多关注自己的超额薪酬,可能故意淡化R&D投资效率和企业投资价值。因此建议企业应多关注管理者的R&D过度投资和盈余管理行为,压缩管理者对R&D投资的决策空间,有效保障权利股东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利益。

参 考 文 献:

[1]Wang Y Z, Wei Y L, Frank M S. Uncertainty and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17, 47(1): 176-200.

[2]Chien C L, Chih W W, Wan C C, et al.. Managerial ability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opportunit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18,47(5): 65-76.

[3]Ezat D. Effects of perceived selfishness among managers on organizational justice[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46(1): 390-393.

[4]Hong W, Pan L, Huiyu L, et al.. Financing sources, R&D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risk[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6, 91(4): 122-130.

[5]Jing G U, Chen H, Zhang X.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factors on the venture enterprise value and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3, 17(1): 919-929.

[6]Kartick G, Rajabrata B, Ilke O. The effects of R&D and competition on firm valu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17, 51(3): 391-404.

[7]Pegah K, Peter 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D active firms[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18, 61(3): 16-28.

[8]Md S A, Muhammad A, Chu C C, et al.. Does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affect fir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G-6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 2019, 78(5): 401-411.

[9]Hsien C K, Lie H W, Li J Y. The role of education of directors in influencing firm R&D investment[J].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2018, 23(2): 108-120.

[10]严若森,叶云龙,江诗松.企业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家族企业异质性、R&D投入与企业价值[J].管理学报,2016,13(10):1499-1508.

[11]徐欣,唐清泉.R&D活动、创新专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4):20-29.

[12]王燕妮,刘艳妮.R&D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15,33(3):398-406.

[13]陈守明,冉毅,陶兴慧.R&D强度与企业价值——股权性质和两职合一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30(3):441-448.

[14]林润辉,李娅,李康宏,等.政治关联、制度环境与中国新上市企业的市场表现:基于中国境内外上市企业的比较[J].预测,2012,35(2):1-8.

[15]Taewon K, Chulwoo B, Lee J D. Effects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strategies through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ation on firm growth[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9, 144(8): 169-181.

[16]Jun L, Robert J K, Dan M.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regulation: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mobile payments technology ecosystem[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15,14(5): 372-391.

[17]Aidan R V, John R. Indigen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anada: confronting principal-agent and principal-principal problems to reduce resource rent dissipation[J]. Resources Policy, 2016, 49(7): 358-367.

[18]韩岚岚,马元驹.内部控制对内部做好耐性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管理者自利行为的中介效应[J].经济与管理,2017,38(1):131-144.

[19]黄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一定有效率吗?——基于管理者自利视角的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13,35(7):143-153.

[20]Bertrand M, Mullainathan S. Enjoying the quiet lif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nagerial preferenc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1(5): 1043-1075.

[21]Wan D L, Dylan S, Ning L T, et al..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on R&D intensity in China’s large-scale private sector firms[J]. Technovation, 2018, 69(5): 40-53.

[22]田丽.融资能力、管理层自利动机与过度投资行为研究[J].财会通讯,2017,12(2):48-52.

[23]石磊.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中介调节作用机制[J].预测,2016,35(2):23-28.

[24]任海云,聂景春.企业异质性、政府补助与R&D投资[J].科研管理,2018,39(6):37-47.

[25]Desyllas P, Hughes A. Do high technology acquirers become more innovative[J]. Research Policy, 2010, 39(8): 1105-1121.

[26]Hirshleifer D, Hsu P H, Li D. Innovative efficiency and stock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 107(3): 632-654.

[27]溫忠麟,张雷,候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28]马悦.政府补助、公司绩效与管理者自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12(1):47-56.

作者:王超发 王树斌 杨德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下一篇:公路部门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