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样学好数学

2022-07-02

第一篇:宝宝怎样学好数学

10个小妙招帮宝宝学好数学

在真正开始学习数学之前,宝宝们有许多机会接触最简单的数学概念,这不但能为他们将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生活技能呢。

如何帮宝宝顺利地走进数学世界呢?这里,我们总结了10个小方法供你参考。

1. 丰富而生动的语言

平时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这样的词汇,例如空的和满的、大的和小的、轻的和重的、长的和短的、多的和少的等。还有一些像1本书、2堆花生、3扇门等词汇也可以经常使用。

2. 机械地记忆

最初可以让宝宝机械地记忆数字,换句话说,只是先学习数字而不用明白具体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和宝宝唱数字歌、读数字歌谣、玩手指游戏、或者数数你周围的东西,这些都可以帮助宝宝机械地学习数字和记忆数字的顺序。像“你拍一,我拍一”,还有“

1、

2、

3、

4、5,上山打老虎”这类的歌谣,都是非常古老而又有效的学习数字的歌谣。

3. 有目的、有指代性地数数

这种学习可以这样进行:例如,拿出2个苹果教宝宝学习"2",让宝宝理解数字"2"所指代的是2个物体。开始可以先用2个或3个物体让宝宝认识

1、

2、3,而后逐步增加物体的数量,让宝宝学习更多的数字。

4. 理解数字的含义

把3个小碗(或其他物体)一字排开放在宝宝面前,数1时,让他摸摸第一个小碗;数2时,摸摸第二个;数3时,摸摸第三个,停止数数,让宝宝理解"3"代表这一堆小碗的数量是"3"个,从而理解数字的具体含义。

5. 加加减减

在一些简单的故事中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拿着兔妈妈和兔宝宝们在地里吃胡萝卜的小图片问他,我们数数这里有几只兔宝宝,好不好?等宝宝正确地数出之后,用另一张纸遮挡住其中的2只,再问宝宝这时还有几只兔宝宝在吃胡萝卜等。

6. 示范分类

在宝宝面前摆放一些红色和绿色的小碗,让他把红颜色的放在一边,绿颜色的放到另一边。想要让孩子得到这方面的锻炼,你还可以鼓励他为自己熟悉的物品分类:把蜡笔按颜色分,硬币按大小分,衣服按种类和颜色分等。

7. 比较

有没有尝试过让宝宝告诉你,什么是大点的,什么是小点的;什么是轻点的,什么是重点的;什么是软的,什么是硬的。借助这种方法,你可以教他学会比较。例如,2只大小不同的鞋子;3块大、中、小不同的积木。先从2个开始学习,逐渐增加数量,慢慢学习按大小、轻重排列比较。

8. 猜猜看

猜谜是非常受宝宝欢迎的一种游戏方式,可以随时进行。例如,和宝宝一起购物时,在手里放几个硬币,让宝宝猜猜是几个;或者挑好水果在称重前先让他猜猜有多重;也可以把10个小扣子放到小瓶子里,让宝宝猜猜有几个。

9. 分类和排序

找一些各种颜色的塑料小杯子给宝宝玩,先把所有的红杯子排一起,后面排所有的蓝杯子;或者先把1个绿杯子排第一,2个黄杯子排后面,再排1个绿杯子,然后再是2个黄杯子等,诸如此类的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学习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10. 练习测量

测量也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数学概念,例如当你在厨房里做饭时,让身边的宝宝帮你往锅里放一小勺盐;或者洗澡时,让宝宝倒一小盖子的浴液到浴缸里;或者收拾洗干净的衣服时,让宝宝自己拿一个软尺子量一量他裤子和上衣的长短等。

Tips:玩纸牌,轻松认数字

裁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纸片,在纸片上写上数字,教宝宝玩数字纸牌游戏--拿出一张纸牌,让宝宝说出上面的数字;或者你说一个数字,让宝宝把这张数字从纸牌中挑出来。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扑克牌,每张牌上不但有数字,还有代表数字的图案,不管宝宝是不是说对了,照着图案数数看。

第二篇:怎样学好小学数学?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生产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生活用品的分配与交换、工程的设计与制造,产品质量的加工与控制等等,都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的控制来实现的。可见,学习数学是多么的重要呀!为什么有些同学学习数学显得很轻松,而有些同学学习数学就感到很吃力呢?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学好数学有没有什么法宝?下面林老师给大家提几条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学们不妨去试试:

1、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但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是必须先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同学老想做难题,看到别人上数奥班,自己也要去。如果这些同学连课内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在里面学习只能滥竽充数,对学习并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看一些数学名人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知识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因此,上课要专心、积极思考并勇于发言。其次,回家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地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把明天要学的内容做一下预习,这样,学起来会轻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3、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使学习成绩提高,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要指望一夜之间什么都学会了。即使进步慢一点,只要坚持不懈,也一定能在数学的学习道路上获得成功!还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不要怕丢面子。其实无论知识难易,只要学会了,弄懂了,那才是最大的面子!

4、要注重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不要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律,而是要靠分析、理解,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特别要重视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和分析练习的时候,不能思想开小差,管自己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考,遇到不懂题目时要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和同学进行探讨,做好查漏补缺。

5、要有善于观察、阅读的好习惯。只要我们做数学的有心人,细心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多种渠道来学习数学。如:从电视、网络、《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小灵通》等报刊杂志上学习数学,不断扩展知识面。

6、要有自己的观点。现在,大部分同学遇到一些较难或不清楚的问题时,就不加思考,轻易放弃了,有的干脆听从老师、父母、书本的意见。即使是老师、长辈、书籍等权威,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失误的,我们要重视权威的意见,但绝不等于不加思考的认同。

7、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8、要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学习数学有促进的作用。

第三篇:怎样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和家长谈——怎样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一、要了解孩子掌握了哪些题就能达到优秀水平?

如果家长关注孩子学习,首先就应该清楚孩子到底应该掌握了哪些问题,就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家长对这个问题都不是很清楚。不少家长随便给孩子选一些题目练习,这些题程度如何,是否足够全面?家长并不了解,这样辅导显然是盲目的。 也有不少家长把孩子往辅导班一送,孩子课堂上讲了些什么都不了解,孩子也没有笔记,只有老师留的练习题,这些题目什么讲解说明也没有,家长、孩子同样也是盲目的。 要想准确了解孩子应该掌握哪些问题,一定要参照一个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能够让孩子清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

只有当家长有了一个“学好了”的标准,家长抓孩子学习才能够省时,省力,有重点,有目标,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有的放矢,学在点上。

二、要让孩子“多见题型”

绝大多数“聪明”孩子能够在数学考试中做题做得又快又好,并且总能够把附加题做出来,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因为这些孩子熟悉考试中的题目类型。如果您的孩子和他们一样也能熟悉各种题目类型,那么很快就能够和他们一样聪明。

熟悉各种题目类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以往积累题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多做题,但这样没有目的地让孩子去做,学习效率低,进步不明显。

让孩子快速积累题型经验的方法就是要给孩子筛选好各种题型,让孩子练题练得精,学在点上,这样孩子进步就会非常快!

三、要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

孩子见到的问题类型多,做出题目的机会当然比其他孩子大得多。 可也有很多孩子, 见过的题目会做,题目变一变形就不会做了,多数上课外辅导班的孩子都会这样。原因是辅导老师没有把解题的方法从题型当中提取出来。

要想让孩子能够举一反三,就要先告诉孩子“一”是什么?否则举一反三就成了一句空

话。我们的辅导在给孩子归纳题型的同时,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为孩子提取出方法,我们给孩子总结的方法都是能够对付一类题目的巧办法,目的就是让孩子以一当十,会一道通一类,跟着我们学数学,孩子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提高最明显。

四、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自信心很重要,所以每个家长都会注重鼓励孩子,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仅仅靠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自信不是夸出来的,而是要有资本的,这个资本就是孩子的数学“见识”,就是孩子掌握的绝招和巧方法,孩子见识的题型越广泛,掌握的思路和技巧越丰富,孩子的自信心自就会越强。

如果我们去接触那些见过很多题目类型的孩子时,你就会发现这些孩子总是跃跃欲试地等待你给他出题,一点也不怵。孩子的心理状态是:来吧,我什么都见过,都不怕!他正想找机会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呢!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增加自信的资本,要增加孩子的数学“见识”。在我们归纳的题型中,一定会有一些题型是孩子没有见过的,家长不要一看这些题孩子学校没有教,就认为孩子不需要掌握,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只有掌握了原来没有见过的问题,才能帮助孩子增加优势,才能有机会让孩子去体会“我是最棒的!”这样真实的自信心。

五、要重视孩子对方法的记忆

小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很快,学过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就忘得干干净净,这让很多老师和家长感到很头疼。

所以辅导孩子学习要特别重视记忆,中学生有时做一两遍就能记住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但小学生往往需要做五遍、六遍才能记住。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好办法帮助孩子记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电脑软件来“过题”。我们软件里的复习题都是和归纳总结的题型一一对应编制的,每个专题的复习题就只有14个题目,当孩子掌握了我们的纸面辅导后,用软件来巩固记忆这些题型,孩子不用动笔,十分钟就能够过一遍题,记忆效果比传统的复习方法好得多,家长可以亲身体会一下。

六、要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思维

成绩拔尖的孩子都“好学”,这是事实,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那么就没有办法让那些不拔尖的学生也变得爱学,会学吗?

当然有!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够改善孩子的学习心理。

“换位学习法”就是一种改善孩子学习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当老师,让孩子在判卷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没有了被考问的压力,做“老师”的优越感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思维状态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我们训练的第一步让学生判卷,目的还在于:让正确的思路先入为主,占据孩子的大脑。 传统的辅导模式都是让孩子上来就做题,实际这是一种错误的辅导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如果不先引导孩子正确思维,要想在后面通过讲解纠正孩子的错误方法是很困难的,所以在教孩子新思路和方法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孩子上来就做题,用正确的思路引导孩子是必不可少的。

七、要从根本上帮助孩子纠正粗心的毛病

小学生容易犯粗心的毛病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是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随着年龄的长大,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粗心错误,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当然从态度上更不可纵容孩子,用粗心去掩盖知识掌握上的欠缺。

最好的方法是:在提醒孩子细心的同时,告诉孩子哪里最容易出错,这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家长不知道哪里容易错,也没有哪本辅导书告诉孩子哪里容易错,但在我们的辅导资料和软件当中,不仅给孩子总结出来所以的易错点,还编制了软件来训练孩子消除这些知识的死角,这又是我们辅导的一个独到之处,您不认为孩子需要这样的训练吗?

第四篇:怎样学好一年级数学

怎样辅导好您的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

1.要了解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

(1)1到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到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式题。

(2)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1到20各数,十和几组成十几,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钟面的认识(会看整点钟)。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4)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第二学期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00以内的数,认识个位、十位,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4)认识图形。长方体、王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 2.帮助孩子掌握数的概念。

孩子在入学前,可能会数会认20以内的数,但不等于了解这些数的实际意义。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

(1)认识一个数的数值,建立基数的概念。如“5”是一个抽象的数值,要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说明“5”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如“国旗上面有五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又有五个角”,“一只手有5个指头,家里有5口人,5个苹果„„。”还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连续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长5尺的麻绳,时钟敲了五下„„。从而使孩子知道一个抽象的数可能表示的实际数量是很丰富的。

(2)认识一个数的序数,建立序数的概念。就是要认识一个数或一个物体在一个自然数列或一组物体中的位置和次序。如:应知道“7”在“6”和“8”中间;7大于6,但7小于8,训练孩子用多种方式练习计数。首先,按自然数数列逐个出现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利于对数序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利用儿童生活实际中的数字材料让儿童顺数、倒数或嵌数。教孩子知道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做基数。如1个、2个、3求书、4辆车、5个茶杯„„用来表示次序的数叫做序数。如第

一、第

二、第三本、第四辆、第五个座位„„。

(3)认识数位,掌握十进制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的。认识20以内的数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进一的情况,要求孩子认识满了十就要有一个大的新计数单位出现,即,10个“一”就是1个“十”,10个“十”就是1个“百”„„掌握数位的顺序和进率,这是读数和写数的基础。

(4)正确的读数和写数。孩子第一次学习读数和写数,可将数字形象化,并编成儿歌:1象小棒,2象小鸭,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称钩。6象电灯泡。7象镰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导孩子写数要求严格掌握每个数字笔顺和结构,写得正确、匀称、规范、迅速,不能乱画或倒笔,区别易混的6和

9、9和7,着重练习难写的数字8和0。

(5)正确认识“0”的意义。家长如果问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会说。“0”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不全面的。“0”还可以表示温度,摄氏0度时,水就结冰了,能说没有温度吗?“0”还可以表示起点,如:数轴和米尺的起点就用0来表示。0在1的前面。“0”还可以占住数位,少了0或多了0,数就会发生变化。

3.让孩子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加、减运算的基础。

掌握数的组成、建立数群的概念。数的组成就是说一个数由哪几个数组成的,或一个数有几种分法。数的组成知识是计算加、减法的基础,儿童掌握数的组成越多,越牢固,计算的方法就越灵活,越快。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是20以内数的计算基础,20以内数的计算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说指导孩子学好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很重要的。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熟练掌握,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学生对10以内的组成与分解的熟练程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数的组成与分解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4.加强口算训练,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够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口算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对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通过训练要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其口算标高应在1分钟内,一般要求能口答30道题,优秀者能口答40~50道题,希望家长能用口算卡片对照时间训练自己的小孩。

5.帮助孩子提高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能够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初步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根据这个要求,家长们可看教材,要明确应用题的计算是从学生开始认数和计数时就开始了,如数学课本第一册第6面上方的图就是一个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说出条件和问题:其意思是2个小朋友在扫地,又跑来一个小朋友参加扫地。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扫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问题。因此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头发表能力。

6.辅导中、高年级数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如果说简单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那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则是教学的关键。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只有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而解题需要的两个条件,往往是一个已知,一个未知,也就是把解题必须具备的这个条件隐藏起来,在题目里没有出现,而这个条件属于第一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必须由解题者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叫做中间过渡问题。这个中间问题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关键。因而,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就必须指导孩子把脑筋用到想中间问题上去。下面,就上述这个问题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②变换简单应用题的条件,导出两步计算应用题,指导孩子探求中间问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组成起来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上述例题时,再指导学生解答,最后家长引导学生就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看到提中间问题的必要性。

③利用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寻求中间问题。

教学上述问题时,先让学生练习一道简单应用题,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总结出寻求中间问题的方法。

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三步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以培养孩子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辅导中要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以利于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当孩子们较熟练地掌握了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同时,就要配合教材内容,对一些常见的,且具有较为稳定和一些特殊数量关系的典型应用题(如水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行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等)也要着眼于对这些典型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切不能让孩子们死记公式去套题。

(2)对小学生来讲,有两组数量关系是他们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做好这方面的辅导工作。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几种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都是在小学生学习整数内容时出现的。为了巩固和加深对些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当孩子们学习小数和分数内容时,望家长们能配合学校做好巩固工作,以期帮助孩子们能达到扩大理解范围、提高理解水平之目的。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要注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和发展思维能力,加强运算训练,达到熟能生巧。

第五篇:我是怎样学好数学的

叔叔、阿姨.晚上好!

今晚很高兴能够做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首先,我代表高二

(一)班的全体同学欢迎各位的到来。在此,我想与各位分享一下在数学上于我而言比较有益的学习方法,也能给各位家长一个参考。

首先,我认为态度是很重要的,初中时期我对数学挺不喜欢,提到“数学”这两个字,甚至到了头痛的地步。记得高一入学调查中问及“你最感兴趣的学科是什么?”时,我毫不犹豫的写了数学。所以后来上课,我也是打不起精神。但也就是在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之后,发现数学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杨老师在数学中总是会把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用生活中的事例类比。渐渐地,我对数学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之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当然,兴趣是强求不来的,但我们可以改变态度,至少不要那么抵触这门学科。

其次,课前一定要预习。知道明天老师上课的基本内容,预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知识点。同时在预习中将不理解的知识做标记。对于第二天课堂注意力的集中也有很大的帮助。

按下来就是课堂。课堂45分钟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我们班数学课有一个特点就是太安静,与老师的互动性不强。其实每次老师在上面提问时,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敢说,也一定要积极地思考,之后再与老师的答案进行比对。这样做一是可以让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二是能更快地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之后就是课后,课后一定要做题。当然做题并不是盲目的做题,做题一定要做精,弄懂每一题的思路。自从对数学产生兴趣后,我就坚持一天做3-5题,日积月累;每次做完题就立即对答案;其实不少题看完答案后就会恍然大悟。现在辅导书的过程大多是比较详细。看答案不能心急,应边看思考。在此与各位分享一个小技巧,看答案时可发先盖住部分,一次看一点,看完这小部分之后再思考是否有解题的思路。如果有就可以把题再做一次,这样做题就有效果了。答案实在看不懂,就做个记号,第二天去学校问老师或同学。问老师的话好处是效率较高,拓展知识,但是思考问题过于被动,思维不够活跃,问同学虽然可以积极思考,气氛活跃,但对于自觉性、自制性不高的同学,就可能会跑题。我是挺喜欢的与同学讨论问题, 一来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二来也可以与同学交换意见,可以产生更多的见解,也拓展了思维。

我的数学学习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高一虽将大量时间花在数学上,但结果并不是很好,每次一到期中期末考试,因为自己掌握不牢,和心态原因总是失利。记得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明明知识点全掌握了,作业的正确率也挺高的,但考得不甚理想,杨老师就问我:刚才评讲试卷时,你有点不在状态,是不是想放弃了?怀疑自己了?我当时回答:“有那么一点吧。”其实当时的确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路了,是不是我真的学不好数学?但这念头也仅仅在脑海中存留了一会,不久就想通了。我告诉自己:都坚持了那么长时间,再者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数学,就这样随便的放弃,岂不是太亏了?杨老师也安慰我:“千万不能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付出了总会有回报。”就这样我决定继续坚持。到了分班考,我却再次失利,虽然还是进入了实验班,可心里却非常失落。不是说付出就有回报吗?为什么我没看见。心情低落好几天,心想,算了,不然放弃吧。可能是自己真的没这个天分。但真正决定放弃时,却犹豫了,明明我弄懂了很多以前不会的题,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让我有极大兴趣的学科,我不甘心!所以我又决定继续向前。

到了高二文理分科后,因为文科数学较理科容易不少,与高一未分科时的深度相比也浅了一些,所以我感觉高二的数学学习比高一轻松些。我并未刻意去做难题,都是些基础。渐渐地我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坚持下来。成绩也有了进步。 数学学习还有一点就是要认真。平时作业中有很好的题型,在写得时候,拿不准就在边上记号,等到老师评讲时多留心,要学会质疑,举一反三;就好比小农经济精耕佃作,生产工具就会越来越完善。同理,对待问题也要如此,多扣字眼,多角度思考,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

最后就是考场心态,很多人有这个潜力,平时成绩也不错,但考试却总是粗心,到了发下试卷却就悔不已,说是粗心,其实就是题感不够。所谓熟能生巧,你会在出门时被自家门槛绊倒吗?我想这种情况挺少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

当然,这次考试我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放低心态,脚踏实地。正所谓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虚心,严谨也是我需一直秉承的态度。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如果其中有不正确或需要提升的地方,欢迎各位提出,我一定虚心聆听。谢谢大家!

张铬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不动产继承登记表下一篇:标点符号用法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