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视角下经济区域划分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金融视角下经济区域划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

金融视角下经济区域划分论文 篇1:

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区域经济

[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在研究中国的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问题时,发现许多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且国外罕见的特殊的现象,诸如,地方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竞相发展利大税高的企业,自成体系,重复建设与布局的现象日益严重;企业在区域市场竞争和扩张过程中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力干扰,生产要素跨行政区的横向流动受阻,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经济格局呈相对稳定的态势,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十分普遍;省、县域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特色逐步弱化,处于行政区边界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衰竭等。当时,我将这些区域经济现象称之为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如今,“行政区经济”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广泛认同。“行政区经济”导致的区域分割现象仍然存在,且相当严重。事实表明,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区域经济仍然在按“行政区经济”规律运行。研究这种现象和规律是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什么是“行政区经济”?

概括地说,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

行政区经济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从理论上分析,在一国之内,如果没有地方政治上的割据,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运行一般不会出现分割现象,而是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经济区网络的规律组织经济运行。然而,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与体制背景,各级行政区的经济功能十分突出,在地方政府强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十分严重,地方本位与保护主义盛行,从而使区域经济运行带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正是这种行为,使行政区划界线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区域经济横向联系产生刚性约束,跨区域流动严重受阻,一体化难以实现。我们将这种按行政区运行的区域经济状态称之为“行政区经济”。

作为一种科学概念,“行政区经济”更能正确表述和概括我国转型期区域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规律。“行政区经济”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诸侯经济”有原则的区别。首先,“行政区经济”泛指区域经济运行的一种状态。“行政区经济”具有“诸侯经济”的表现特征,但与“诸侯经济”概念相比,“行政区经济”的内涵更为丰富,它深刻揭示了我国转型期区域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与规律,而“诸侯经济”只用来描述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片面追求局部发展而产生的地区封锁、市场割据、重复建设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带有贬义的形象比喻,仅此而已。第二,“行政区经济”是我国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类型,它与“经济区经济”相对应,“诸侯经济”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而非区域经济类型。从“行政区经济”视角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助于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特色行政区划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第三,“行政区经济”具有“贬”“褒”双重属性,而“诸侯经济”只是一种贬义词。从正面效应来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放权,各地政府都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性空前高涨。正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这种空前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在行政区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一段时期后,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自然滋生地方本位主义,谁都要讲GDP,于是就出现了我们今天在各个层面到处可以看到的市场分割、地方封锁、重复建设等诸多“行政区经济”现象。第四,“行政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称。它特指在一定的体制背景下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区域经济现象,它将伴随中国整个转型阶段长期存在。

(二)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区域经济的特点

中国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行政区经济,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1)行政区经济的行政性。“行政区经济”的行政性是指行政区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这是行政区经济区别于经济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由于行政区是一个与一定等级政府相对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综合体,具有完整而成熟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正是依靠这一行政管理系统,确保了行政区政治、社会、文化功能的有效运转,同时使行政区的经济功能得以有效实现。行政区经济是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行政区划的本质是政治和行政权力空间的配置。在中央放权、行政主导、经济是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一体制背景和特征下,地方政府占有的行政区划要素资源(主要是行政等级和地域空间)越多,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就越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越处于有利的地位。

(2)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封闭性是行政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有着本质差异的重要表现。首先表现在各级行政区基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在地方政府干预下,在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盲目建设、上项目,重复布局,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难以跨行政区流动,地方本位与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这种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延续了20多年,充分表现了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特征。正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使各级行政区的经济结构出现大量雷同,行政区经济呈现稳态结构特征,加剧了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渐趋吻合的进程,制约了企业、城市和区域在竞争、合作中的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相邻同级政区之间,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表现尤为突出。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与经济区经济的开放性背道而驰,从整体上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3)行政区经济的两面性。所谓行政区经济的两面性是指行政区经济运行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许多学者在引用“行政区经济”的概念时,只看到了它的消极影响,即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盲目竞争,搞小而全、大而全,地方保护等消极的一面,实际上是将“行政区经济”混同于“诸侯经济”。前面已经指出,“诸侯经济”只是“行政区经济”运行中消极影响的表现。我们在运用行政区经济概念和理论分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问题时,应当全面、客观地认识“行政区经济”现象。在看到“行政区经济”消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事实上行政区经济运行并不完全是坏事,在“行政区经济”运行初期和中期,正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利益的动机,激活了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提高了区域自然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大大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地区之间的竞争的强化并不是件坏事,而是好事。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行政区经济的两面性特征。

(4)行政区经济的过渡性。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行政区经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过渡性特征。它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类型,是中国特定体制环境下出现的一种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地方经济是一种凌驾于自然经济联系之上的上下级层次之间的行政—经济联系,行政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很不发育,即使是中央放权与收权,也只是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之间的转移而已,政府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并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自主地位虽然逐步增强,但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也在扩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但地方政府仍然介入、甚至替代企业在市场的竞争,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同时承担着行政区经济运行主体的职能。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地方经济相比,行政区经济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与建立在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经济区经济相比,行政区经济又是一种滞后的区域经济类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行政区经济将逐步瓦解,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关系又将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行政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过渡形式。

(三)行政区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金融、投资、外贸、税收、人才劳动力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不断冲击行政区经济制度的基础,促进了生产要素在行政区之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阻隔作用;另一方面,在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地方政府积极推行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积极培育、规范、监管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而使我国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有所削弱。但总体来看,行政区经济现象依然存在,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十分突出。如最近上了中央黑名单的钢铁、水泥等行业以及开发区、房地产等,重复建设、盲目上马、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等现象仍十分严重,它扰乱了市场秩序,加剧了无序竞争,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它表明,我国行政区经济运行的机制仍然在起作用,地方政府处于自身利益而干预区域经济的情况仍很突出,从行政区经济过渡到经济区经济依然要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

但我们应当坚信,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步减少、并最终完全脱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上交通、通讯条件的大大改善等,我国以纵向运行为主、过渡性质的行政区经济最终将走向以横向运行为主,区域之间有序竞争,开放的、一体化的、完全市场性质的经济区经济。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条件:(1)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改革、发展思路与举措为“行政区经济”的淡化提供了方向性与制度性保障。(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贸组织规定的规则(如市场开放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等)不仅各国中央政府必须遵守,而且各级地方政府也必须承诺,这就为“行政区经济”的淡化增添了强大的外部推力。(3)“行政区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政府与企业经济关系的变化、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主体独立走向市场、市场体系的建设、规范与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地方政府和干部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的建设等等),是促使“行政区经济”逐步淡化的内部动力机制。在以上制度性保障和内外部两股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在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将逐步走向弱化,最终将完全瓦解。那时,中国的经济将完全纳入全球化、市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轨道。

(四)行政区经济运行下的区际关系调控

我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导致行政区之间横向经济联系的阻隔,从表面上看是由行政区划引起的,实质上体现的则是行政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如何解决这种矛盾,调整区际关系,加强行政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我们认为,区际关系的调控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是行政(主要是省级政区)——经济区调控模式。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进行分级、分区调控;二是市场——经济区调控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的约束,依靠市场的力量进行区域调控;三是中心城市——经济区调控模式。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和城市——区域的互动关系,对区域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控。当前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省级政区和中心城市调控模式是区际关系调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而市场——经济区调控模式应成为我国区际关系调控的主要方向。

针对影响区际经济关系发育的主要因素,我国区际关系整合的主要思路是:(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区际经济关系,强化“区域经济”,淡化“行政区经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各地区情、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新格局。(2)在科学划分经济区的基础上,尽快编制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统筹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具有协调功能和相应职权的跨区域协调、仲裁机构,解决区际经济关系协调中的体制与机制问题。(3)从根本上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改革和优化政府;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体系,配套进行相关的改革,完善协调区际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4)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合理地调整行政区划,优化权力空间配置,改革、完善政区体制,当前的重点是减少层级和改革城市政区制度。(5)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以社会稳定、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

(本文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作者:刘君德

金融视角下经济区域划分论文 篇2:

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划分为五大经济区域,运用2003-2013年的数据从金融资源区域分布和金融资源区域结构角度分析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运用Theil指数对划分的五大经济区域进行金融相关比率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显著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其中区域间差异明显大于区域内差异,且金融资源配置密集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金融资源配置稀缺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这种差异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了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相关的金融政策应该更多地向落后地区倾斜,并鼓励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建设。

关键词: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异;Theil指数;金融相关比率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金融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能否良好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增长。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主要依靠金融资源总量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加深,单凭总量的增加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受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的行政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金融资源在区域分布和金融结构上也体现出非均衡特征。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之一的湖南省,2007年12月,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金融融合机制逐渐完善,金融服务同城化不断推进,区域金融资源实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大大增强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活力。从2013年湖南省金融运行情况来看,湘东北经济区(长沙、株州、湘潭)贷款同比增长1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410.05亿元,占全省新增额的55.5%。我们把湖南省其他邻近地区合并为四个区域进行分析,其中湘北经济区(岳阳、常德、益阳)贷款同比增长2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336.75亿元,占全省新增额的13.3%;大湘南经济区(衡阳、永州、郴州)贷款增速为2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417.911亿元,占全省新增额的16.5%;大湘西经济区(怀化、湘西州、张家界)贷款增速达1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75.92亿元,占全省新增额的6.9%湘中经济区(娄底、邵阳)贷款增速达1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98.96亿元,占全省新增额7.8%。在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区域之间金融发展的不均衡性也在扩大,2003年以来,湘东北经济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率由2.93下降到2.52,而湘北经济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率由1.63下降到1.08,两者比率都有所下降,但是两者的差异由2003年的1.3扩大到了2013年1.44,2013年长沙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是同期的湘西州的16倍左右,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则达到了30多倍,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可以看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已成为湖南省金融发展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测度分析来客观反应湖南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期望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寻找原因。

一、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从空间经济的角度研究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金雪军和田霖(2004)运用金融地理学的理论,考察了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首次使用模糊曲线法、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组织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张凤超(2007)探讨了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并指出区域金融系统是以金融产业为核心物质内容的复合系统。李林和丁艺等(2011)通过计算中国金融业的Moran’Ⅰ指数确定中国金融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证实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王认真和陈祖华等(2012)认为金融资源与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牛润盛(2013)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某一地区的金融发展通过空间误差项对邻近或可辐射的区域产生正的溢出效应,可促进邻近或辐射区域的金融发展,并且存在空间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戈冬梅和柏玲等(2013)借助空间模型得出我国大陆31个省金融支持区域创新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自相关性,以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所表示的金融支持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

还有一些学者对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做了测度。Juan(2007)分析了1993-2001年欧洲各国金融发展不均衡和竞争的水平,并采用Theil指标将不均衡度分解到各个国家,认为欧洲在利率收敛上所取得的成果会分解到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同时金融发展不均衡正是不同金融系统之间竞争的原因所在。李敬和冉光和等(2008)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标、对数离差均值衡量了1978-2004年中国金融发展省际差异、东中西部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得出我国金融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且差异在不断扩展。卢颖和白钦先(2009)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进行了度量。王婷(2011)使用全国数据测度了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差异,同时运用省际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进行省际差异分析,发现中国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李红梅(2012)应用DEA方法对我国部分省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认为区域货币乘数对于一些省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影响,尤其对于西部省份的影响较大。孟兆娟(2013)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熵权法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且这种差距在进一步扩大。陈小林(2013)以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作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测算了甘肃省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认为甘肃省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差异。

通过对现有的文献研究可知,从金融资源配置的视角可以深入研究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原因,如果能够缩小研究的区域范围,可以更好地控制自然地域条件和社会政治文化差异对其影响,另外,Theil指数相比其他指标能更好的反映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异。因此,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各地级市及划分的五大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Theil指数来测度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

二、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

1.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总量是分析区域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基础性指标,是判断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程度的重要依据。衡量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总量差异的指标主要有居民储蓄总量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居民储蓄总量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也是反映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湖南省居民储蓄总量从1996年末的1074.3亿增长到2013年末的14784.5亿,反映了总量规模和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省内各地区间发展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见表1)。就居民储蓄量、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三项指标来看,2013年湘东北经济区分别为5420.11亿元、13389.96亿元、11568.72亿元;湘北经济区分别为2703.70亿元、3967.25亿元、1988.34亿元;大湘南经济区分别为3385.57亿元、4794.39亿元、2146.88亿元;大湘西经济区分别为1534.54亿元、2158.27亿元、1168.48亿元;湘中经济区分别为1740.58亿元、2530.93亿元、1274.84亿元。

居民储蓄量反映金融机构吸纳资金的能力,五大经济区十四个地级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013年湘东北经济区居民储蓄量明显高出大湘西经济区,而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湘东北经济区是大湘西经济区的6倍多,是排在其后的大湘南经济区的2.8倍;在各地级市之间也差距悬殊,2013年长沙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3389.96亿元,而湘西州只有259.20亿元,相差近16倍,相对较好的衡阳市2013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也只有2104.53亿元,仅是长沙市的1/5。在资金的运用方面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最多的湘东北经济区比最少的大湘西经济区多出10400.24亿元,比仅次于湘东北经济区的大湘南经济区多出9421.84亿元,可见其差距很大;在各地级市之间也是差距悬殊,2013年长沙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9633.02亿元,而湘西州只有259.20亿元,相差9373.82亿元,相对较好的湘潭市也只有997.40亿元,仅仅是长沙市的1/10左右。不管是经济区之间还是各地级市之间,其差距依然显著。

可见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湘东北经济区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占有很大的规模优势,使得该地区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大,支持的力度也更大。而在相对落后的经济区如大湘西在资金来源上严重不足,差距明显,金融发展并不能满足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资源配置差距的严重缺乏制约了该地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投放能力,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不均衡

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因素影响着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分析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已有的研究,这里主要从存贷比指标讨论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差异。

一个地区的存贷比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该地区信贷资金的自给程度,可以直观的表明金融市场的资本造血能力。存贷比是一个相对指标,这里将运用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除以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值来反应该各地区存贷比的情况。存贷比的变动趋势反映各地区资金流动偏向,是一个地区存款总量转化为在该地区投放的贷款总量的比例。表2反映了湖南省各地区近十年的存贷比情况。

由表2可知,湘东北经济区的存贷比由2003年的0.92下降到2013年的0.86,在2011年存贷比为1.01,总体趋势还是下降的,仅下降了0.06,即6个百分点,其中长沙的存贷比一直处于高位,下降的幅度较小,而株洲、湘潭存贷比相对较低,而下降幅度也大些。湘北经济区下降幅度很大,由2003年的0.85下降到0.5,共下降35个百分点,岳阳、常德、益阳下降的幅度都很大。大湘南经济区下降的幅度适中,下降了16个百分点,其中衡阳的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该地级市在大湘南经济区中经济相对发达。大湘西经济区的存贷比由2003年的0.8下降到了0.54,下降了26个百分点,但是其中的湘西州下降幅度很大,下降了57个百分点,其突出的问题在于该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该地区的资金积累少,存款余额相对较少。湘中经济区相对其他经济区下降的幅度不大,从2003年到2013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由以上各个地区分析可得,湘北经济区以及大湘西经济区的存贷比下降幅度大,下降的幅度远远超过其他经济区,其中湘东北经济区下降幅度最少,基本保持稳定,我们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存款贷款余额可以得出存贷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湘北经济区和大湘西经济区主要原因在于资金存款余额很少,资金的积累很少,贷款的使用率不足。

三、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测度

1.测度方法的选择

本文用测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和原理来测量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异。测量不平等的指标较多,常用的主要有基尼系数(Gini)、泰尔指数(Theil)、变异系数(CV)、阿特金森指数(Atkinson),本文选用泰尔指数来衡量湖南省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Theil指数是1967年由泰尔在研究国家收入差异时提出的,Theil指数与其他指标相比,它能更好地描述差异,并可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Theil指数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在本文中,公式(2)中第一项表示指标的每一组内部差异,即区域内差异,表示湖南省组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第二项表示各组之间的指标差异,即区域间差异,表示湖南省各大经济区之问的区域差异。这种分解方式可以使我们对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不均衡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2.区域划分和数据选择

研究区域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就必须要划分好区域,本文依据获批的《湖南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中城市化战略格局:一核五轴四组团以及各地级市在经济金融发展的相似水平情况将湖南省分为以下五个经济区.湘东北(长沙、株洲、湘潭);大湘南(衡阳、永州、郴州);大湘西(怀化、湘西州、张家界);湘北(常德、岳阳、益阳);湘中(娄底、邵阳)。

本文所指金融资源指狭义上的定义,著名经济学家Goldsmith(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已成为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由于湖南省可以收集的数据和具体衡量金融资源种类上比较单一,金融机构存贷款占金融资源的绝大部分,因此,我们选用2003-2013年湖南省各地级市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作为测度对象,通过Theil指数测算其差异,以反映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如没有特殊说明,均来源于各年的《湖南省统计年鉴》及湖南省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金融相关比率的比较分析

根据Goldsmith的定义,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FIR)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通常被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用以衡量一个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国内研究局限于数据的可得性,大多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来代替金融资产总量,由此得到金融相关率的计算公式:

FIR=金融机构存贷款总和/GDP×100% (3)

如果考虑银行间的存款转移,那么用式(3)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可能是不恰当的,因为可能会有大量的存款并没有真正形成信贷或者投资。以Goldsmith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投资。但对于中国不同区域来说,某个区域的银行储蓄通常会被总行分配到其他区域,因此直接用存贷款额度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并不符合中国实际,运用这样的衡量指标得到的结果会产生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幻觉”。鉴于此,本文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来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表3是根据该公式得出的2003-2013年间湖南省各地区的金融相关比率。

由表3可以看出,湘东北经济区金融相关比率最高,主要是因为该经济区的长沙市比率比较高,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掌握着大量的金融资源等因素促使了长沙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大湘西经济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但是其金融相关比率却很高,这是因为该经济区的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多,高出了该地区的GDP增长速度,这些地区虽然属于贫困落后地区,但国家政策积极倡导扶贫开发,为该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使了贷款额的激增,但是大量的贷款投入并没有有效的发展好经济,其GDP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投入资金增长的速度。湘中经济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是由于邵阳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但是从2003年到2013年其金融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湘北经济区金融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主要在于该区的岳阳市金融发展水平不断下降所致,到2013年岳阳市金融发展相关比率只有0.28,在整个2013年所有区域中处于最低水平。大湘南经济区金融发展水平则相对比较平均,发展的程度在省内属于中等水平。

4.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分析

为了更好的在动态上比较金融发展水平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以反映形成差距的原因、特点及未来变化的趋势,本文采用2003-2013年湖南省五大经济区的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并利用Theil值分解指标进行测度,测度的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03-2013年湖南省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区域间的差异远远大于区域内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一直在波动中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0.0504增加到了2013年的0.0848,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较为平缓,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其总体差异I(0)从2003年的0.0249增长到2013年的0.1047。

另一方面,我们将金融相关比率区域差异细分为五大经济区,发现区域内部的差异也有较大的分化现象。差异大小排序依次是湘东北、湘北、大湘南、湘中、大湘西,湘东北经济区是五大经济区发展最好的区域,但是该区域内长沙市作为中心区域城市其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强,在整个经济区占了绝大部分金融资源,使得长沙市的金融相关比率远远高于同经济区的株洲市和湘潭市,这也导致了湘东北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大,到2007年其差距达到了最大值0.0237,而后在湖南省提出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到2013年其内部差距已经缓慢下降到了0.0173,这说明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能有效的缩小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湘北经济区的内部差异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但是差异并不大,最高的时候也只有0.0020,其它几个经济区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四、结论及政策意义

本文以湖南省各地级市以及划分的五大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各区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为研究内容,以比较分析和Theil指数为研究方法,研究了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非均衡性。结果发现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在总体上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同时发现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区域内差异基本处于水平变化,而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在扩大,这主要是在于经济区之间的金融发展不均衡导致的。

从金融机构存贷总量、居民储蓄总量和存贷比等指标,可以看出湘东北经济区处于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更多政策导向使得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配置都集中在该经济区,其总体金融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各个经济区。湘北经济区由于地处洞庭湖经济带又依靠于长江流域的便捷交通,随着国家提出的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大量的政策优势,为该地区吸引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与发展最好的湘东北经济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差距,如何更好的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政策和创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来吸引金融资源,缩小发展差距值得我们思考。大湘南经济区依赖于其临近广东省的优势,吸纳了大量的外来金融资源和企业投资,并且该经济区在工业上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在人才上有大量的劳动力,这些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优势。湘中经济区基本处于稳步前进的状态,而大湘西经济区地处武陵山片区,地理区位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虽然获得了国家的重点扶持,每年都为该地区提供大量的金融扶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优化,但是与湘东北及其它几个经济区的差距仍然是很大的。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呈现湘东北、湘北、大湘南、湘中和大湘西依次递减的态势,且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综合金融与经济的相关理论及以上分析,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源配置稀缺的区域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金融资源密集的区域经济发展也相对发达。这也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吻合。因而,发挥好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是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较突出。为了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相关的金融政策应该更多的向相对落后地区倾斜,并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相对落后地区金融的发展,制定有利于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资源配置政策,包括金融造血功能的强化、建立地区银行、以及给予相对落后地区金融发展创新先行先试等政策,以扶持相对落后地区金融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持续、均衡的发展。

责任编辑:詹花秀

作者:彭耿 李少鹏 刘芳

金融视角下经济区域划分论文 篇3: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区域化的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

内容提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是中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和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离不开货币的流通与结算,在此形势下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良好机遇。本文从区域货币合作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学效益及其可行性、必然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币区域化的现实困境和突破困境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人民币区域化现实困境实现路径

古丝绸之路曾经是欧亚之间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①随后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域大合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此外,国内相关省市一方面在争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起点、建设区域,以获得国家的政策、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则在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努力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难看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是中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和战略构想,其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不可估量。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开展,有关贸易结算货币的确定、金融一体化的推进等问题逐渐提上日程,而中国作为经济带中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如何把握机遇将人民币推向区域性货币,以维持区域金融稳定和实现经济带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已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那么,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学效益如何?其可行性和必然性是什么?突破人民币区域化现实困境的具体实现路径该如何确定?这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1.货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

货币突破国界限制在境外流通主要有区域化和国际化两种路径,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有货币区域化、货

币国际化或将二者结合起来考察,国内对此问题的多数研究已结合中国实际深入到对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探讨之中。如李超对中国贸易基础支持人民币区域化的研究,李超:《中国的贸易基础支持人民币区域化吗?》,《金融研究》2010年第7期。姚晓东、孙钰对人民币跨境流通与区域化问题的研究姚晓东、孙钰:《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影响与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以及朱孟楠、叶芳对人民币区域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朱孟楠、叶芳:《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等,这些研究都是对人民币区域化发展进程的有益探索。有的学者则从资本开放视角研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李向阳、丁剑平:《人民币国际化:基于资本项目开放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此外,韩骏与朱淑珍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研究也是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出发。韩骏、朱淑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人文杂志》2014年第4期。亦有研究将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结合起来,如徐明棋从日圆国际化的经验分析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进程,徐明棋:《从日圆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看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化》,《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朱孟楠、张乔从金融危机视角对于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进行了探讨。朱孟楠、张乔:《金融危机视角下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显然,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是两种不同的货币扩张路径,二者的内涵也不尽相同。货币区域化是某一区域内出现新的货币和形成这种新货币区域的过程,也是这种货币被某一特定区域逐步接受和认可、走向国际货币的一个必要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民币区域化与边境贸易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开拓正规金融渠道——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现状研究》,《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界定,Cohen认为货币国际化是货币职能由国内延伸至国外,被私人部门和官方部门所使用的一种过程;Cohen, Benjamin J, The Future of Sterling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London: Macmillan, 1971.Mundell则认为当货币跨越政治联盟的界限或者被其他货币效仿时可称之为这种货币的国际化。Mundell R.A.,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ondon: Macmillan, 2003.货币国际化其实质是一国货币跨越国界从国内货币变成国际货币,并发挥计价、结算、储备和市场干预工具功能的进程。从货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内涵界定不难看出,货币区域化与国际化是货币突破本国流通地域的一种扩张,然而,二者的区别在于区域化只是货币突破国界限制所进行的货币职能的小范围扩张,这种扩张往往受到地域、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货币国际化则一般都会突破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约束,从而获得更广袤范围上的流通和货币职能的全面发挥,美元、英镑的国际化就体现了这些世界货币不仅仅是在狭小区域内的流通,它们在美洲、欧洲之外的其他地域也有广泛的市场,并且这些国际化的货币所执行的货币功能也已突破了简单的交易媒介功能,发挥了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作用。毋庸置疑,货币的国际化是推进货币发展的高级阶段,然而货币国际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层层推进同时把握世界金融发展步伐并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保障,这其中区域化是首要步骤。纵观世界货币进程,不难发现,区域化应该先于国际化而行,推进人民币的发展进程应首先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直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跳过区域化在实践中可能会效果欠佳甚至以失败告终。此外,本文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货币合作是一个地域内的货币推动过程,所以本文对于人民币以区域化研究为主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域范围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2.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互相促进、协同发展,金融全球化和区域化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同时又增加了各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各国在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利益时不得不面对这种不稳定带来的损失,各国政府也在寻求和采取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以尽量避免和减少由此带来的金融动荡,然而效果却并不佳。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极大推进,尤其是欧元的出现为各国解决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提供了一种进行区域货币合作的新思路。

区域货币合作的实践推动了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发展,而这些理论研究同时又给予了区域货币合作实践以指导。最早提出区域货币合作问题的起因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特里芬”难题的出现,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世界范围内不能完全由一种优势货币主导,应该寻求区域内的主导货币,这种思想经过逐步发展成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关于此理论的讨论都是围绕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确定展开。标准之一是由蒙代尔提出的,他认为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性可以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能够作为一种平衡机制调节经济干扰出现时需要的人为调节,而区域内外之间的平衡机制则依靠弹性汇率机制;[美]蒙代尔:《汇率与最优货币区》,向松祥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标准之二是经济开放度,随着国家开放度的提高,浮动汇率机制的作用将不断减弱,而相似开放度的几个国家之间就可以组成最优货币区;McKinnon R.L.,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3,no.3, 1963,pp.457~477.标准之三是由Kenen提出的产品多样化,产品出口多样性的提高可以使一国遭受外部经济冲击的力度降低,多样化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就可以组成最优货币区;Kenen P. B.,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An Eclectic View, in Funerary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标准之四是Ingrain提出的金融高度一体化,但是这种标准由于偏重于资本账户忽视了经常账户而显得片面。James C Ingrain, Comment: The Currency Area Problem, in Monetary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edited by Robert A.Mundell and Alexander, Swoboda,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no Press, 1969.以上四种标准在判断货币最优区时成为了主流标准,还有一些其他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通货膨胀相似性主张将具有相近通货膨胀率的国家或地区纳入一种最优货币区范围之内;还有从政治或者财政因素考虑最优货币区的。这些最优货币区标准各有侧重,都为一些国家或区域以经济、政治或财政上的共同点为基础建立最优货币区提供了理论基准。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着眼长远,实现经济带国家间紧密合作和经济协同发展必须谋求一种长期的制度安排,这其中推进区域货币合作是主要的方向之一。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重要区借鉴胡鞍钢等学者的划分方法,本文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主要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具体包括中国、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蒙古和其他欧共体国家(白俄罗斯、亚美尼亚、乌克兰、摩尔多瓦)。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与经济带其他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日益增强,人民币在此区域内也逐渐受到欢迎,应该藉此加速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增强人民币的区域乃至国际影响力。

1.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学效益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区域货币合作的效益分析由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构成,正是基于这两方面考量才能形成货币区域化是否可行的正确判断。经济带实行区域货币合作面临多种成本,而且随着区域货币合作的不断深化所面临的成本也会不同,总的来讲区域货币合作的成本主要存在于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的高级阶段,所以本文的成本分析主要考虑的是区域货币合作的高级阶段,此时经济带中不同国家之间已经形成高级的货币联盟,国家间货币政策的实施采取协同方式且要考虑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一般使用区域内某个国家的货币或者发行联盟货币,此时区域内各个国家面临的成本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各种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受到限制或作用减弱。独立的货币体系下,由于不存在货币合作机制,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以保证本国经济平稳发展,例如某国为了实现增加出口或减少对外债务,可以对本国货币进行贬值,而一旦形成货币联盟,由于存在一系列框架性协议,各个国家将失去独立使用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不能进行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这一选择在“不可能三角”原理中也得到解释,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在货币联盟下保证了汇率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成员国必将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李富有:《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实践与亚洲的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二,铸币税大量损失。每个发行货币的央行都会享有一定的铸币税收入,而在货币联盟下由于放弃货币的发行权必将损失可以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铸币税。铸币税是由储备货币与GDP的比值决定的,储备货币越多而GDP越少的国家就会损失越多的铸币税。周元元:《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区域化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采取某国货币作为联盟货币时,该国必将因此受益而其他国家将会遭受一定的铸币税损失,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是可以商定一系列的制度将铸币税进行合理的再次分配。

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固然存在诸多成本,然而着眼长远其收益是远大于成本的。首先,货币合作制度能够降低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下,任何国家独自应对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都显得力不从心,中国和其余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那些本就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国际间复杂的资本流动和经济形势的千变万化,区域货币一体化显然是最优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联合起来将具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防范金融危机,必能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稳定各国经济使其平稳发展。其次,货币联盟有利于汇率市场的稳定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在区域货币合作的高级阶段,区域内单一的货币形式减少了区域内的货币兑换和不同货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区域内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大幅降低。同时,由于稳定的汇率市场的出现,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加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也会逐步完善。最后,货币合作制度可促进企业间竞争,加速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统一的货币市场的出现方便了企业的融资和投资,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使企业能在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竞争。同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在这种良性循环当中,区域经济会处于稳态的持续发展之中。

2.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区域货币合作是一种现实需要

(1)经济带国家对金融稳定要求不断提高。金融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带来金融工具创新的加速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复杂化,金融危机的产生往往与资本过多、过快涌入和快速撤离相联系。从历史经验看,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容易忽略金融风险而酿至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一方面与资本的快速流动相关,另一方面也是东南亚国家疏于金融风险防控的后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处于发达的东亚经济圈和欧盟经济圈之间,发展潜力巨大,对外投资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尤其应该吸取东南亚国家经验教训,确保金融稳定,加强区域内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及货币合作。

(2)经济带国家之间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加。2012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64%,而中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改革》2014年第3期。随着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日益紧密和贸易依存度的增加,对区域内支付结算货币提出要求,多种货币之间的支付结算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交易成本,而且降低了贸易效率。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无不是有自己的区域内主导货币,经济带内主要结算货币的确定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分重要。

(3)区域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中亚国家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带动了货币合作的发展,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还仅停留在与个别国家签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初级阶段,人民币也只能在经常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高超、张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一体化研究》,《对外经贸》2014年第4期。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必然要求更高层次的货币合作安排,要逐步推动其区域化进程,使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一样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区域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基础。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低速发展轨道,反而从高速发展转为稳步增长阶段,经济的平稳增长是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基础。纵观美元、欧元这些国际化货币,它们在世界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位无不与本国的经济实力紧密相连,中国经济30年来的表现及当今的经济实力具备了这种成为区域货币的条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深入,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将日益紧密,这将极大地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第二,区域内人民币优势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处于两端的东亚经济圈和西欧经济圈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核心区域中亚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马莉莉、王瑞、张亚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人文杂志》2014年第5期。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然不具备成为区域内主导货币的条件。而人民币近些年来保持了币值的基本稳定性,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承受了各种考验,为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区域内众多国家之中,一方面人民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保障,另一方面人民币币值具有长期稳定性,具备了成为区域内主导货币的基础。第三,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一种货币充当区域核心货币。长期以来,经济带中所有国家都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美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处于霸主地位,而要使区域内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区域货币,否则在竞争中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不会改变。所以,从丝绸之路经济带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区域发展实际考量,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将是区域内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区域化的现实困境

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带中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一大目标。 经济带国家众多,各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加之外部因素干扰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推行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着重重阻力,这也是人民币突破现实阻力,成为世界货币的现实困境。当然,任何货币在走向世界货币舞台的过程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会面临各种阻力,而克服阻力、突破困境也是人民币逐步扩大影响力成为区域货币的必经过程。

1.区域内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人民币成为经济带区域性货币的首要障碍

区域内货币一体化的首要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同性,欧元作为区域货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欧盟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紧密相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众多,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仅从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和主要区各国GDP及增长率情况看,GDP总量最大的中国在当年达到92403万亿美元,仅次于以168万亿排在世界第一的美国,而经济总量最小的吉尔吉斯斯坦只有00072万亿美元;蒙古以117%的GDP增长率居榜首,而伊朗的增长率为-58%,是经济带所有国家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国家。同时,受制于经济体制差异以及战争、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从长期看只有中国、印度等少数国家的GDP增长比较稳定,大多数国家GDP增长波动性很大。由于篇幅关系,文章未给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历年GDP增长率,但此结论也是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差异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量相对较小,难以优势互补,而贸易量小又会减少对区域性货币的需求,这是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阻碍条件。

2.人民币区域化对美元构成一定的威胁,美国阻挠也是一大障碍

任何现有体制的受益者都不可能自动退出利益体系或减少既得利益,美国从美元霸主地位中获益良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世界经济局势,人民币区域化是国际化的必要步骤,这将会对美国构成一定的威胁,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采取各种手段加以阻挠。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斯塔尔在2007年提出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构想,国务卿希拉里于2011年重提构建“新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力主在美国主导下形成“中亚-阿富汗-南亚”交通运输和经济网络并竭力推广其构想。那么,在丝绸之路区域货币合作过程中要推广人民币而弱化美元地位,必将遭受美国的阻挠。然而,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一大趋势,欧盟在美国的阻挠下也产生了欧元且运行良好;只要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益,人民币区域化终将成为经济带中众多国家的选择。

表1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主要区国家GDP及GDP增长率

3.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运作

人民币区域化要求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实现自由兑换。一方面,我们的利率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目前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还存在管制,这对人民币区域化是一大阻力,亦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方向;另一方面,我们的汇率制度实行的是钉住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全浮动汇率制度还没有实现,这是汇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最后,中国只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而资本项目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这是对金融市场改革提出的又一要求。任何一种货币的区域化或者国际化都离不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虽然短期会对国内造成一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会减弱,但长期来看大有裨益。姚晓东:《人民币区域化合作之最佳模式探讨》,《现代财经》2010年第1期。

4.与中亚等国家贸易规模偏小,人民币区域化基础有待夯实

货币区域化初级阶段离不开以贸易为基础的本币结算,这是推行本币的区域影响力的重要阶段。在人民币区域化初级阶段,与经济带中其他国家形成稳定且逐渐增长的贸易关系至关重要,中国在2009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2012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体,对外贸易额达到387万亿美元,而当年与中亚五国贸易额仅为460亿美元,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2%。虽然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呈上升趋势,但是贸易总量还是偏小。中塔之间的贸易额在中国与中亚五国之中一直保持在首位,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其他年份的贸易额一直处于迅速上升之中,但在2012年也才仅为257亿美元。不难发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贸易规模偏小,人民币区域化还缺乏坚固的贸易基础。数据来源:2009~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这与中亚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工业体系不健全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应促进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国家在其优势项目如自然资源开采与利用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逐步增加双方之间的贸易量,在此基础上于贸易之中推行人民币的计价货币和交易媒介功能,促进人民币在区域内的结算功能,将人民币结算逐步纳入到银行体系之中,形成实质性的区域货币。

图1中国与中亚五国2008~2012年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2009~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区域化的实现路径

针对人民币成为经济带区域货币的现实阻力,应从多方面寻找解决之道,具体应该从国际交流、国内改革、加强人民币的区域地位、扩大人民币的结算业务、构建经济带国家的协调合作机制五方面出发,逐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

1.加强经济带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逐步提高人民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需要强大的基础支持,这些基础离不开区域内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交流。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从汉代就开始有了各种交流,而近代以来交流逐渐减少,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联系又逐步紧密起来,但是要推动人民币在此区域内的核心地位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能源资源、经济贸易、地区稳定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以此为契机加强合作既可以缓解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又可以加速中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和中亚国家已在经济贸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果,应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和形式,寻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加速国内金融改革,推动国内资本要素流动市场化

任何一种货币区域化或国际化的基础都是这种货币的完全市场化,货币在市场化条件下才可能突破流通界限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对于人民币来说,首先面对的问题是中国的金融业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首要步骤就是推进国内金融改革。一般来说,金融改革涉及到三方面: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开始,目前已经放开对存款利率下限的管制,但利率市场还存在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应为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汇率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而是采取一种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特殊的汇率制度安排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使货币的投放和增长呈现较快趋势,长期来看应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向放开汇率转变。国际兑换中,目前实行的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而对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存在一定的限制,长远来看放开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是必然的,但必须逐步进行,否则有诱发金融危机的危险。应该看到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经逐步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与世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这也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步骤。

3.逐步扩大人民币影响力,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地位

作为一种货币制度安排,区域内的核心货币起着锚定货币的作用。周边的其他国家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应时,国际储备货币将会流入或者流出核心国,这样核心国家将通过相反的货币操作来减少或者增加国内货币的供应,熨平区域内货币的波动。通过反向公开市场操作,核心国不仅稳定了本国货币市场而且也降低了区域内货币的供求波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众多,我们可以采取先中亚国家后其他地区的分步策略逐渐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一是要加强与区域内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规模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总体规模还是偏小,这是以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二是加强人民币的区域地位离不开人民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而人民币资本项目是受到严格管制的,所以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亦是一大方向。总之,要实现人民币区域货币的核心地位,就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流通,这其中不仅要通过实体经济的“走出去”战略,而且还要对货币制度做出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4.推动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人民币的货币功能

在国际贸易中,结算货币的选择一般考虑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两方面因素,而主要存在本币、对方货币和第三国货币三种选择,且一旦选定结算货币就会形成货币惰性。从目前世界范围看,已经成为结算货币的主要有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及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巨大规模,从2008年国家开始推广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以来,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规模迅速,态势良好。人民币本币业务的扩展应该按照由近及远,由毗邻国家到区域其他国家的原则逐步展开,这是扩大人民币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步骤。可以先与丝绸之路中毗邻国家的边境贸易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推广人民币本币业务结算,再逐步推广到其他毗邻国家的贸易中大范围使用 ,最终将人民币本币结算纳入到银行体系之中。人民币成为区域结算货币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逻辑起点,然后再作为金融交易货币、国际储备货币,最终走向区域货币的地位。

5.构建经济带国家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从制度上确认人民币的区域性地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合作不仅在于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政府更要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从高层推动合作机制的建立和持续的沟通协调。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目前,区域内已经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在推动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应以此为基础形成更加深化和密切的协调机制,要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应从三方面入手建立协调机制。首先,建立汇率协调机制。应该逐渐将钉住美元的汇率体系向钉住一篮子的汇率体系转变,并在一篮子货币中逐步提高人民币的比例,扩大人民币的影响,最后形成区域内的钉住人民币汇率制度,减少区域内贸易的汇兑成本和降低汇率风险。何慧刚:《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模式和路径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其次,建立区域内开发银行,协调区域资本流通机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在中往往受制于资本短缺,所以建立区域内的开发银行为各个国家投融资提供资金,协调区域内的资本流通意义重大。目前,金砖国家已经建立由各个国家平等共同出资的金砖国家银行,这是值得借鉴的模式。最后,形成框架性的政策协调机制。在汇率协调和资本流动协调机制的基础之上要逐步建立国家间的政策协调机制,以经济带中国家间协同发展为原则,寻求利益的切合点,逐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目标,可以使人民币先在较小范围内履行货币计价和交易媒介的功能,再逐步扩大其结算贸易的范围,最后形成实质性的区域性货币。

总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意义重大,应从内而外分步骤推进。首先,要推动经济带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和进行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为人民币区域化打好基础;其次,通过贸易结算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最后,各国之间在政策形成方面应加强沟通、协调,从制度上逐步确立人民币的区域地位。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

作者:倪明明 王满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外审计模式与历史演进论文下一篇:传统行政管理与政府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