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作用,因此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较为薄弱,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也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篇1:

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是整个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既要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本身的建设,又要注重加强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建设,使两者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加强整体性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通常所称的“文化”,一般多指精神层面的文化。而政治文化,则是精神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类别和方面。它是社会的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等在人们精神领域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等构成。

政治文化既渗透和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存在于政党生活的内部。由于这种政治文化是在政党组织内部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所以称之为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建设中深层次、基础性的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既存在和表现在每一个个体,即共产党员身上,更表现和反映在党的整体上。党员和领导干部个体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对党的整体文化的认识、认同和态度,表现为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内心深处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取向、政治信念等,表现为影响、指导和制约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行为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和政治规范。党内整体的政治文化,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路线纲领、制度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习惯等中,最重要的文本载体是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文件,动态载体是全党各级组织的活动,集中和权威的表现是党中央的领导、活动和工作。

整体性的政治文化,代表着党的整体的政治面貌,同时又指导、规范和决定着党员个体的政治文化。整体又有全局性的整体和局部性的整体。某些地方发生“塌方式”腐败、政治生态混乱,不能代表党的整体出了问题,只能表明这些局部性整体的政治文化出了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十八大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当然党内政治文化并不仅仅是指党员和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绝不仅仅是对党员和领导干部个人提出的要求,绝不仅仅是解决党员和领导干部个人的问题。由于整体性的党内政治文化集中反映着党的面貌、决定着党的生命,所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该首先理解为对党的整体提出的要求。如果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和停留在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教育上,那就不准确、不全面了。

所以,在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过程中,既要注意个体的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更要注意作为整体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果只注意个体政治文化建设,而忽略整体政治文化建设,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整体性的政治文化没有建设好,甚至出了问题,党所受到的影响和危害更大,个体的党内政治文化也必然会出现整体性滑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政治文化

与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

党内政治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党内政治文化在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在国家政权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中都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在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统帅和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和状态,基本上决定着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性质和状态。党内政治文化是否先进,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先进。

党内政治文化与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和促进。党内政治文化,会通过各种方式传输到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影响和改变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同时,党内政治文化也并非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处在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土壤和环境中,时时受到整个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天然地打上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党所倡导的气节观,就来自于中华民族关于气节的传统和观念。现实生活中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文化,无论正面还是负面,也不可避免地与他们的家庭、家族、朋友发生着双向互动的影响。

党内政治文化与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都集中在权力问题上。所谓政治,其本意就是围绕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关系、活动、制度的总和。在我们国家,往往引申为党和国家在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方面的大政方针,引申为整个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任何政治文化,其核心都是关于政权的思想观念,党内政治文化同样如此。无关国家政权,就不是政治,也不是政治文化。涉及如何执掌和运用国家政权的,就是政治和政治文化。如何认识和对待国家政权,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国家权力,是所有政治文化的核心。党外政治文化如此,党内政治文化也是如此。

从社会现实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来看,党内政治文化与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起着重要作用。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大部分是党内干部,但也不乏党外干部,很多被“拍”的“苍蝇”也并非党员。为什么要实现巡视巡察全覆盖,就是要管住所有掌握公权力的人员。社会上的那些“厚黑学”“关系学”“圈子文化”,并非党内产生,而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从社会上传输和影响到党内的。在大量的家庭、家族中,以及朋友、同学、战友、校友、老乡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党内干部。其中的各种政治观念、权力观念熙熙攘攘、错综复杂,很难界定这是党内政治文化、那是非党内政治文化。但这些政治文化,无论是积极健康的,还是消极腐败的,都会对掌握公权力的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我们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内,而是要进一步延伸到党外,党内党外一起抓,党内党外互相促进,以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带动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进步,以建设积极健康的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为党内政治文化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三、建设先进和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个矢量概念,即它是有方向的。既有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有落后的政治文化;既有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也有消极腐朽的政治文化。先进的和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對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发展进步起着积极的滋养和推动作用;反之,落后的和消极腐朽的政治文化,则是国家、政党和社会的腐蚀剂,会随时随地对国家、政党和社会发生阻碍和销蚀作用。

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先进的政治力量和领导核心,除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之外,还必须加强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并以此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注意辨别政治文化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腐朽的;哪些要坚持、弘扬,哪些要清理、改造;我们应该吸收、培育哪些先进文化,抵制、清除哪些落后文化;在大力弘扬先进、健康政治文化的同时,坚决抵制、反对、清除形形色色的不良政治文化。比如,封建主义的“官场文化”在社会上仍有市场;有些人对于各种“厚黑学”,不是嗤之以鼻,而是喜爱有加,奉为指南。对这类政治文化,必须持续不断地加以清除。

政治文化来自于哪里、体现在哪里、反映在哪里,政治文化建设就应该在哪里进行。宪法和法律是政治文化的集中反映,要始终保持宪法和法律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保持政治文化的先进性,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指导宪法的执行和修订,指导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及时将宪法法律和法治体系中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先进的政治文化。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文化指导下制定和运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意味着也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我们要大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使两者在双向互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相对集中表现在一系列政治观念、政治思想、政治心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政治文化的内容,有的直接,有的间接。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行不悖,而且在很多方面是融合的、互相促进的。加强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就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民主观、自由观、平等观、法治观。同时,也要树立和践行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与政治文化相关的内容和要求。比如,文明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包括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就是政治文化中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内容。

权力观是一种最集中、最关键的政治文化。作为党和国家来说,要科学地认识、界定和说明:我们的国家权力、政治权力来自于哪里?是谁赋予的?以什么样的形式赋予?应该为谁所用?受谁监督?怎样检验这种权力使用是否正确和科学?怎样确保权力得到正确和合理使用?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即国家机器中执掌权力的公务人员,则必须清楚地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用来干什么的?这种权力的限度在哪里?责任是什么?用得好会怎样?用得不好会怎样?党和国家行使权力的状况,与党和国家确立的权力观密切相关。在各级公务人员中揭露出来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则与他们头脑中的权力观密切相关。所以,无论党和国家,还是各级公务人员,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作者系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景昌

作者:李忠杰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篇2:

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摘要]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作用,因此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较为薄弱,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也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才能切实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参与型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政治社会化

一、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弗巴于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随后成为政治学的重要概念而被广泛使用。

阿尔蒙德和弗巴根据社会公众对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权威以及自己在体系的决策、执行中的作用等层面上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取向为标准,把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政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1)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在政治民主化水平较高的政治体系中相伴生的就是这种政治文化;(2)臣属型政治文化,也称为臣民文化,是指政治体系的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角色、结构、权威、规范以及自己在体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于政治体系输出方面的取向以及社会成员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却非常低,集权型政治体系中弥漫的都是这种臣属性政治文化;(3)狭隘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中权威、制度、规范等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处于十分模糊状态,人们没有影响政治决策及其实施的能力,如一些国家边远地区的村落中存在的政治文化就是狭隘型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和弗巴认为,狭隘型政治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政治文化,是与传统的专制政治体系相伴生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也是一种较落后的政治文化,它往往是集权政治体系的政治心理基础;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则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既催生和促进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又有力地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

参与型政治文化有自己特定的规定性:

(1)强调“理性的国家认同”。所谓理性的国家认同是指社会公众都自觉把国家团结和统一当作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都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着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和效忠感。简言之,就是社会公众广泛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法律高于一切、国家的统一高于一切”的自觉意识。

(2)强调“政权合法性来源于民主授权”。“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认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民主选举是最佳的授予方式,只有经过人民选举产生的政权才是合法的。这种政治理念是对传统“君权神授”观念、血缘世袭观念的彻底否定和批判,也是对“魅力权威”的合理扬弃。

(3)强调“理性的政治参与”。所谓理性的政治参与是指基于维护和实现公民利益为目的的、积极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理性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理性的政治参与就没有政治民主。理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越大,则政治民主化程度就越高。人们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是受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支配的,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越深入人心,则人们的理性政治参与程度越高,进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就越快。

(4)强调“开放、合作与宽容”的政治心态。这种政治心态是指政治活动过程中,在一个政治集团内部,或者一个政治集团对其他政治集团存在着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热情的而不是冷漠的、支持的而不是逃避的、宽容的而不是苛求的政治互信。这种政治互信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安全运行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缺少开放、合作和宽容的政治心态,可能造成政治个体或政治集团之间的相互猜忌、相互指责和相互误解,有可能演化成为激烈的政治矛盾或冲突,进而带来政治不稳定。

(5)强调“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并重”的价值取向。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是政治体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两个环节,输入主要是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要求和支持,而输出则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提取、产品分配、行为管制等。政治学家们研究发现,在传统政治形态中,人们关注政治输出远胜于政治输入,而在现代民主政治形态中,人们不仅关心政治输出,更关心政治输入。认为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必须提高人们对政治输入的关注程度,确立起强烈的政治输入价值取向。

(6)强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是现代政治生活中被普遍尊重的价值准则,是人类先进的政治认识成果。社会公众只有正确认识、牢固树立、有效践行这些价值准则,才能促进政治文明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956年阿尔蒙德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时,就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之中。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从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界定可以看出,政治文化是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公共政策的主观取向,是一套新的政治规则、政治制度、政治程序、政治行为等形成和维持的社会心理根据,存在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规则、制度、行为等。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社会中一旦存在先进的政治文化,即参与型政治文化,它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民主政治不可能五条件地生长起来,它必然有一个启蒙和启动的过程,参与型政治文化正是这个启蒙者和启动者。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中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普遍发育和广泛传播,才可能催生出现代民主政治的规则、制度、程序和行为等。譬如,正因为有了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先进政治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才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以民主为主旨,包含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等思想、制度和行为的形成及其不断发展而呈现出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可见,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成长不仅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建设现代

政治文明必须以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为起点。

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支撑和保障作用,是巩固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工具。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们对民主政治的目标、制度、规则和程序等所保持的坚定信念、高度认同和积极支持。社会中的人们一旦对民主政治保持这样的态度和情感,则民主政治体制的权威性就是不可动摇的。“当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演化为一种政治文化时,那么这种政治制度就获得了普遍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在法律规定上和国家机器的保障中具有合法性,而且在公民的心理中也具有合法性,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了这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任何个人意志和集团的意愿都必须与它相一致才能被纳入到这个政治体系中来。”可见,正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才能使民主政治得以巩固。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整个社会充斥的主要是臣属型政治文化,即使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由于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支撑和保障,这个体制不过是一个花架子而已,实际政治过程仍然按照集权或者威权政治的规则运行。“当政治文化没有变化,而强行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时,其结果只能导致人们对新制度的认知能力低下,从而使其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样必须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的参与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直接促进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和进步。从结构上来说,政治文明系统由四个层面构成,即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技术文明。由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是直接受政治文化决定和支配的,所以建设具有先进性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能够直接地促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积累和进步。另外,前面论及过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更具有先导性、支撑性、保障性功能,所以,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还促进了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和进步。总之,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不仅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三、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化措施,进行了广泛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在政治实践层面,也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努力。但由于我国社会背负的历史包袱较重,加上市场经济远未发展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育刚处于起步阶段,致使社会公众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保守和落后的政治文化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中国人的内心,就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变化很少。”

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状况进行过实证研究,我们汲取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来研究分析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对社团的态度。社团是公民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而公民社会是参与型政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对“团体太多,会影响安定与和谐”这一说法,37.9%的人表示同意,45.4%的人表示不同意,5.8%的人说不清;“各种团体向政府提出要求,会伤害所有人的利益”这一说法,36.1%的人表示同意,43.5%的人不同意,8.1%的人说不清。可见,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对社团的存在和发展持否定态度,这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缓慢,而臣属型政治文化仍然广泛影响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因。

在政治信任方面。据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对“不要随便议论政治问题,以免被人抓小辫子”这个问题,有18.4%的人同意,67.4%的人不同意,4.4%的人说不清。官员中都有近两成的人存在着政治不信任心理,在公众中的政治不信任心理会更严重。

在政治游戏规则的取向方面。据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67.3%的人认为“民主体制总是要比其他政府体制要好”,14.7%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专制政府比民主体制要好”,4.2%的人认为“民主体制与专制体制都一样”,还有8.9%的回答是“说不清”。据徐增阳对城市农民工的调查:“如果您在工作或生活中发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通常会向谁求助?”选择最多的为“朋友、熟人”、“同(老)乡”和“家人、亲戚”,比例分别为57.2%、47.9%和40.4%,而选择求助法律的仅占10.4%。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政治游戏规则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政治输入输出取向方面。据张明澍的调查,当被问及“你是否想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回答“如果可能就争取”的,占调查对象的22.4%,“如果群众选我当也无妨”的占33.6%,“不想当”的人占35%。这说明“中国公众心理指向的侧重点都是‘输出’,而不是输入,说明中国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从本质上看中国公民尚未走出臣民的框框。”

在政治参与方面。据郭振林的调查,64%的农民从来没有参加过人大代表的选举;只有30.1%的农民想参加村委会主任或委员的选举,剩下的不感兴趣。可见当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仍处在较低水平上。

在政治效能感方面。据冯伯麟的调查,在“对于政治的决策我一点影响力也没有”这项调查上,“很同意”、“较同意”和“不知道”三项态度的总和占总人数的58.8%。这说明当代中国公众政治效能感偏弱。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社会中同时并存着臣属型政治文化和公民政治文化,但对公众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等,影响最深远的是臣属型政治文化,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已经萌芽,并且随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在渐渐地发育和成长。中国公众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更多地是受臣属型政治文化的支配,表现为:习惯于借助传统的习俗和方式来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而不习惯通过现有的政治法律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意识,尊长贵官,重言轻法,政治盲从突出,容易偏执;宗法观念严重,人身依附突出,缺少政治信任和政治宽容,容易结成各种非正式的政治团体;缺乏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对政治有疏远和逃避倾向,容易产生过激的政治行为等。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即使各项民主政治制度都建立起来了,由于缺少足够的政治文化资源的支撑,制度的运行都会流于形式,从而出现畸形化发展态势。

目前,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较缓慢,这与臣民文化盛行,参与型政治文化匮乏有直接的相关性。参与型政治文化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所以,加快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驱散和消解传统落后、封闭、僵化的臣民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须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既然参与型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寻求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

文化的方法和路径。尽管参与型政治文化可以在臣属型政治文化的夹缝中慢慢生长起来,但是,我国迫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型发展战略,这两项发展战略都不允许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是缓慢的。这是因为,政治文明建设可以为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力地说明:如果没有政治文明的有效进步,那么,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也将受到制约。政治文明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促进政治观念和政治活动方式的改变。市场经济是参与型政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根基,也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生成的最原始的动力。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它在促进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以其广泛和深刻的渗透力,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孕育着社会公众的民主、平等、权利、法治等意识和观念。马克思说得好,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统一的市场将分散封闭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而且促成人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反映着商品生产关系的概念”的形成。

培育公民社会,以公民社会的成长带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公民社会是指不受国家公共权威于预和支配,却有权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过问国家事务的,具有自治性、自律性和自主性,公私兼顾的公共领域。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就是说公共领域是不受公共权力于预,而由私人组织起来讨论政治问题的领域。可见公共领域是具有强大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领域。社会自组织是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社会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社会根基,公民社会的成长,必将带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目前中国公民社会还处于萌芽期,由于政府对公共领域控制较严,使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极其缓慢,公民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还没有得到开发。所以,政府应该放松对公共领域的管制,把工作的重心从限制和控制公共领域,转移到对公共领域的积极培育,科学引导和依法管理上来。

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公众直接、普遍地参与政治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机制。通过直接参与可以使公众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和了解政治的运作过程,获取有关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信息,增强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特别是通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可以提高公众的政治技能,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确立民主政治的竞赛规则、价值取向,强化对国家和政权的认同感。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等都是重要的政治参与形式,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尽快推进乡镇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选举,以拓展公众直接参与政治实践的渠道和方式。不仅把基层直接民主实践变成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而且也成为提高公众民主素质、民主能力、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有效途径。另外,要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开辟更为广阔的参政议政的渠道,使社会公众的政治技能、政治知识和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整个政治参与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强化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学校是最正式、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机构,每个政治体系都很重视学校在培养人们政治情感和形成基本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都力图通过学校来传播有关的政治知识和倡导的政治观念和情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应该针对当前我国公众政治文化的现状,切实改进学校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一是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强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忠诚感;二是加强对我国政治体系基本知识的灌输和传播,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培养对政治体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体系的理性认识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法制观、人权观等。通过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传播,使学生逐步形成民主政治所要求的政治人格。

提高大众传媒的普及水平,充分发挥它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传媒的出现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以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书籍、互联网等为载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政治信息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的出现和不断普及,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不断多样化,使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大众传媒对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引导公民政治倾向,培养公民政治情感的重要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太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广大农村地区大众传媒的发展较为缓慢。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广大农村地区较城市来说大众传媒的普及率还很低,传播的技术水平和手段都很落后,这限制了它在政治社会化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尽快发展和普及农村地区的大众传媒,提高对公众进行参与型政治文化传播的覆盖率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应该注意保持各种传媒所传播政治信息、政治知识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增强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要重视传统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挥这个系统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建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这套系统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曾发挥了出色的功能。只要对这个系统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进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调整,就可以把它建设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和渠道,成为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上阐述了中国政治社会化的几个主要方式和途径。应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具有连续性的过程,社会化的手段也较多,有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也有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学校教育、大众传媒施加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有些是自发形成的,且不可控的,有些则是可以控制和施加影响的。上述都是政治体系可以直接控制、直接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政治体系既然要推进政治民主化,首先就该认识到这些方式和途径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价值,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可控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社会化活动,集中利用社会化的所有可控手段,形成整体合力广泛传播参与型政治文化,渐次地排挤和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生存空间,实现政治文化的转型,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作者:方盛举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篇3: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探析

【摘要】“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政治学研究中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文章以政治学政治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理清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问题,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对策建议,为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其政治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结构 功能 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本文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结构、功能及发展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实践指导。

1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政治文化为指导,两种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外来政治文化为必要补充。

1.1 我国优秀传统型政治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及作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和“根”

儒学倡导“天下定于一尊”的思想,铸就了视国家统一为当然、分裂割据为异端的政治心理和文化观念,这种基于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基础上的爱国主义,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凝聚作用是超越阶级和阶层的,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根基,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中国权威主义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之下,产生了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反过来,儒家思想也为权威统治提供合法性。因而,在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里,权威主义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在此后过程中乃至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抹杀的作用。

1.2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取得了主导地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重新归位于主导地位。首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场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内民主,强调集体领导,重建党内生活秩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再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这些都增加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信任和热情,强化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

1.3 西方外来政治文化袭来,作为一种新鲜的血液不断为我国政治文化提供必要的补充

西方外来政治文化袭来,不可避免地引起中国和外国的政治文化交流。西方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亚政治文化被纳入我国政治文化结构中,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天,人们对西方文化痴迷仍随处可见,例如,过洋节、吃洋餐、喝洋酒、推崇西方的娱乐方式、审美标准及价值观。在一定范围内持这种政治文化观念的人还将长期存在。

2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灵魂。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经形成,它便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2.1 指导世界上最大的政治行为主体——中国人民的政治行为

这是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成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影响和支配着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并以一种执著的政治目标深刻、稳定、持久地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当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带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胚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火中走出来的时候,就承担了对世界上最大的政治行为主体——中国人民的政治行为的指导功能,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的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民主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这才真正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内化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情感取向、政治评价取向,便形成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正是有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形成的正确而强大的心里指导和支持,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和几千万人的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2.2 支持、维护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巩固和发展

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叫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和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中国政治国情结合起来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中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鼓吹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指出中国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能建立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后来他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特别强调,“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1]这些论述既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也阐述了具有中国阶级、阶层及其相互关系的政治国情。这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科学的合法性说明,从而获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最广泛的心理支持。也正是在这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核心内容的指导下,确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3 化解、避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危机

纵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发展史,任何政治文化对于现存的政治制度来说,都有可能是一把“双刃箭”。一方面,某种特定的政治文化有可能成为催生和发展某种特定政治制度的阳光和雨露;另一方面,某种特定的新生政治文化,也有可能成为推翻和摧毁某种政治制度的心理利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之“箭”,是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吸取中外优秀政治文化传统而铸就的,并且是与时俱进的,它对于化解和避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危机,曾经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那些阴霾终就被灿烂的阳光驱散。其中,驱散阴霾的坚强利箭,并不是飞机、大炮和原子弹,而是长期内化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强大功能无坚不摧。

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政治文化的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中,明确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崭新使命。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圆”。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要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3.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奠定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

我们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变化,使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朝着有利于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准备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政治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受经济基础决定。而经济基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构成一切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早在1980年2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2]经济上的落后制约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爱戴。

3.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培育参与型的公民政治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来自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矛盾不断涌现,政治文化趋于多样化,理论界也众说纷纭。这些思潮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些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呈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否则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就会出现社会政治动乱。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求富求强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政治共识。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问题,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全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培育参与型的公民政治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3.3 批判地继承中外政治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要处理好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对其进行合理扬弃。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吸收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坚决摒弃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皇权至上”等封建糟粕,努力创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其次,要处理好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的关系。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政治文化,使之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政治文化的交流势必愈加密切,这种交流是交互的、双向的,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这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改造,注重培育新型的政治文化因子,为现代政治文化的建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4 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可以说是政治的灵魂、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先进的政治文化能推动社会稳定和进步,落后的政治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一定社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先进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和必须完成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 杨光斌.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25.

[3]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1989年第1版,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5页.

[4]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版.

[5] 王邦佐,王沪宁,孙关宏,李惠康《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758-759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作者:王妤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基于网络教学的大学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