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综合教学计划

2023-04-03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上综合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四年级上综合教学计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模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习行为的含义,了解良好的学习行为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融身社会公益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通过调查身边的民俗活动,了解家乡的物产以及悠久历史,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们与电脑的关系,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电脑的意识。

通过对消防知识认识,防火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防火意识,以及在危急情况下对自我及他人采取正确救助措施的能力。

三、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课时安排 每周两课时

第二篇:四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科学家的故事

活动内容:

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过程。 活动目的:

学习科学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造实践的品质。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收集中外科学家的事迹。 活动过程:

一、让学生看懂书本上的五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意思编成故事,再比比谁说得生动。

二、分组说说今天带来的故事,分四人一组进行交流。

三、“中外科学家知多少”知识竞赛。可分成四个大组。先各自在小组上写好科学家的姓名、国籍,大组长汇总到黑板上公布,哪个组写得快、写得多为胜。

四、活动评估。

假如我是„„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并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活动过程:

1、教师点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要与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比如上学要接受老师的教导,生病要向医生求医,等等。同学们在生活中,还与哪些职业打交道?

同学们将来也要从事某种职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假如你是教师、医生、警察„„

2、“说一说”。请同学们分小组说说自己熟悉的职业的社会作用、外部形象、与这项职业有关的特征。比如,社会作用:警察——人民卫士;外部形象:教师——手拿书本站在讲台上,医生——身穿百大褂,警察——身穿制服;与职业有关的特征:教师——讲台、黑板、作业本等,医生——听诊器、卫生箱等,警察——^***、对讲机等;职业要求:教师——知识渊博、善于表达等,医生——善于观察等,警察——身体健壮、机智勇敢等。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写一写。当出现学生对某些职业的认识与理解有误时,教师需及时引导。

4、“猜一猜”。教师要物色组织能力强、头脑 、能言善辩的学生作主持人,让学生对某一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通过语言描述或动作模仿,进行猜测,形式应多样、活泼。

5、活动延伸。

(1)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老鼠

那么猫儿们将被人冷淡,成为“无业游民”。 生产“老鼠药”的工人将被迫下岗。那么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句俗语了。老鼠洞将成为蟑螂的“乐园”。世上的疾病将减少。研究人员就没有了实验品。十二生肖会变成十一生肖了。再也没有唐老鸭和米老鼠的故事了。再也没有鼠皮给人们了。粮食的总产量会大大提高。没见过老鼠的后代们将会像对待恐龙一样关注老鼠。综合上述,老鼠没有了有2个好处,可坏处却有8个!所以,可爱的老鼠们!你们可别灭亡啦! (2)假如没有太阳„„ (3)假如我是校长„„

灵巧的双手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是学生体会工具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发明和创造,从而理解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明和创造工具。

2、通过活动是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观察发现生活中某些工具的缺点,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发明创造工具的故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

1、说一说: (1)什么是工具?

(2)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工具,工具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你知道发明这些工具的故事吗?

2、小组讨论

3、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组织活动: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

5、评价,小结。

三、画一画

1、你经常使用哪些工具,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2、通过画工具,让学生了解生活离不开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工具,并明白科学家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他们的想象力。

3、小组交流交通工具的用途。

4、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四、联系实际

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对比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差别,说说人类为什么要使用工具?

2、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工具的发明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3、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

五、活动延伸

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工具有什么不足之处,想一想改进不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各种各样的围墙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树围墙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围墙的认识。

2、通过户外测试和整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接测试和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围墙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设疑激趣

1、观察两幅背景资料图,说说图中的围墙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设疑:围墙有什么影响?

二、想一想:测试需要哪些工具?

1、出示图片。

2、知道这些围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吗?你还知道别的围墙吗?想得越多越好。

3、动手画“围墙”等工具。

三、测一测

1、师:让我们看一下学校围墙和公园的围墙,有什么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

2、围墙有用吗?

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

三、说一说:

1、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吧!

2、我的收获: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

活动中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

四、活动延伸:

1、做一做:调查自己家或学校附近的围墙变化情况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什么发现吗?

2、试一试:把你在调查中了解到的围墙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围墙的用处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围墙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观看录像:各种各样漂亮的围墙

2、思考:为什么围墙会这么漂亮?

二、读一读

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简介有关古代围墙的一些情况。

三、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古代围墙”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推选“新闻发言人”,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

4、环保知识竞赛。

四、写一写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五、议一议

1、四人小组,大胆设想没有围墙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景象。

2、汇报结果

3、小结:围墙消失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哪些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

4、环保小论坛:自由发表见解。

六、想一想

1、人类的哪些行为回使围墙受到破坏?

2、我能为保护围墙做些什么呢?

3、我的收获: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有(

)点收获。让我把每一点收获用一棵树表示,画在下面的荒山上吧。

七、活动延伸

1、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办一期保护围墙的绿色小报吧!

2、评一评:你们的小报制作好了吗?快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垃圾的处理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相、口香糖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

垃圾的产生

【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 【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 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 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 出示有关法规: 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 垃圾计量制

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

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垃圾的新生

【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

【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本人发明的,**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 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 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 出示有关法规: 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

垃圾计量制

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

第三篇: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决定一个人继承权力的依据是

A、军功的大小B、财产的多少C、血缘的亲疏D、学术的水平

2、西周时期支撑着王朝统治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

④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在西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别,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人也不一样,这体现了当时的

A、 分封制B、礼乐制C、均田制D、宗法制

4、正式确定齐桓公霸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 尊王攘夷B、商鞅变法C、葵丘会盟D、任用管仲

5、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宋国⑤楚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6、下列历史现象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 诸侯国纷争B、社会大变革C、百家争鸣D、世袭取代禅让

7、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A、 奴隶制阶级的改革B、资产阶级的改革C、地主阶级的改革D、古典文化的复兴

8、下列主张中,体现孔子的思想观点的是

①“克己复礼”②“非攻”③“法治”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中国第一个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帝国是 A、 战国B、夏朝C、商朝D、秦朝

10、秦始皇想统治“万世”,谁料想仅传了 A、 一世B、二世C、三世D、四世

11、秦朝的时候,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产生的方式是 A、 民主选举B、贵族世袭C、禅让制D、皇帝任免

12、西汉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当时的学生要接受最高层次的儒学教育,必须去

A、 长安B、洛阳C、咸阳D、北京

13、汉武帝时带兵打败匈奴的是

A、 窦固B、窦宪C、蒙恬D、卫青、霍去病

14、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原因有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②巩固西汉的政权③为了吞并匈奴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

A、 西汉汉武帝时期B、西汉文帝时期C、东汉明帝时期D、东汉元帝时期

16、东汉末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的主要目的是

A、 振兴汉室B、效忠朝廷C、笼络民心D、“挟天子以令诸侯”

17、唐太宗时期著名的直臣是

A、 管仲B、魏征C、晁错D、房玄岭

18、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 长安B、洛阳C、余杭D、江都

19、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 A、 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20、某纺织工业大学门前耸立着一座妇女的雕像,这个人可能是 A、 李清照B、武则天C、武丁D、黄道婆

21、1271年建立元朝的是

A、 成吉思汉B、忽必烈C、铁木真D、赵构

22、对比宋朝与唐朝的城市布局,最大的特点是

A、 城市规模扩大B、商业特别繁荣C、城市界限打破D、结构不再完整

二、非选择题

1、有诗唱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问

①这首诗是什么?

②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试比较“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的异同点?

5、阅读下列材料:

“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术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使他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纪纲才能统一,法律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能知道应该遵从什么。”

①这段话是谁向谁提出的?

②这段话提出了什么建议?目的是什么?

③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6、阅读两段对隋大运河开凿的诗:

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皮日休

① 总结两位诗人开凿大运河的不同评价。

②你赞同哪一观点?为什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BCA

6—10 DCCDB 11—15 DADCD 16—22 DBBADBC

二、非选择题

1、①《诗经》

②分封制,巩固国家统治。

2、原因:一是周王室的衰落,富有学识的人士流落社会底层并传播知识,形成了文士阶层,为诸子百家的形成和争鸣提供了人才;二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产生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客观环境。

影响: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份,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3、措施:①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②大修弛道,统一车轨;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焚书坑儒;⑤南修灵渠,北修长城

作用:巩固了秦朝的统治,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但是,皇权过于集中,产生了腐败,焚书坑儒,摧残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4、相同点:①最远都可到达欧洲;②都是我国古代与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③都为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不同点:①所经过的路线不同。“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西亚、再到欧洲的大秦。“陶瓷之路”则是从东南沿海出发,经东海、南海、过印度洋到阿拉伯,再转运到欧洲。②出口欧洲的货物不同。经“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货物主要是丝绸。经“陶瓷之路”运往欧洲的货物主要是陶瓷器。③开辟的时间不同。“丝绸之路”的开辟早于“陶瓷之路”的开辟。

5、①董仲舒向汉武帝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③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6、①胡曾认为隋亡的原因在于滥用民力,开凿运河;皮日休认为隋炀帝如果不造龙舟,游江南,挥霍无度,他的功绩可以与大禹媲美。

②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上综合实践全册教案

垃圾的新生

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 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 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出示有关法规: 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 垃圾计量制

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

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二、垃圾的处理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相、口香糖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三、垃圾的新生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

千姿百态的桥

一、教学目标:花妙笔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知道桥的款式和作用。 2.会自己简单设计一座桥。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知道桥的款式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网上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的资料、吸铁石 学生方面:家乡桥的图画或照片、网上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 活动

一、形形色色的桥

(一)芝麻开门

我国桥梁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战胜大自然设置的交通障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劳动,在江河上架设了无数座千姿百态的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那千姿百态的桥。

(二)出示赵州桥、苏州园林的廊桥、卢沟桥、泸定桥。 1.教师讲相关的图片并出示名称或学生猜

过渡: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四张图片,它们都是很有名的,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桥?

2.学生根据所给的桥介绍这四种桥 A、赵州桥:(学生答) 教师根据回答补充相关资料:(坐落在石家庄东南;建于隋代605——611年,长644米,宽9米,赵州桥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安济桥。)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座桥,看看它的形状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向这样的桥就叫做拱桥。 B、苏州园林的廊桥:(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补充相关资料:(这种桥建造在风景区,是让游客走在上面观赏两边的风景的。它一般建造在江南水乡小镇。)那这座桥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种桥上有廊的桥就叫做廊桥。 C、卢沟桥:(学生说)

教师根据回答补充相关资料:(建于1189年,迄今已有八百年历史,这座桥上有很多狮子,现统计有485只,这儿曾发生过著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大家看看这座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它一共有11个拱,一个接一个,这就是连拱石桥。 D、泸定桥:(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补充相关资料:(建于清康熙公元1705年,桥长101.67米,宽3米,1935年5月29号红军长征在此取得重大胜利)同学们请看一下这桥是用什么材料造成的啊?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像这种由铁索造成的桥就叫作铁索桥。它一般建造在水流湍急,两岸又是悬崖峭壁,比较险峻的地方。 活动

二、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家乡的桥的照片或图片。

(1)过渡:刚才老师带大家去看了一些有名的桥,可这些桥都是别处的,其实在我们宜兴也有很多桥是或是出名或是有特色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份最好的,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小组评选推荐 (3)学生简介 (4)展示作品

4.课件出示网上下载的桥(南京长江大桥、江阴大桥、南浦大桥) (1)过渡;大家展示的桥可真漂亮,不过老师搜集的几座桥也不错。 (2)教师介绍桥的名称建造时间及位置

A、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12月29日竣工,是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座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公路长4589米,铁路长6772米。课前老师叫大家去网上查寻的,像这种有那么多桥墩架着的桥叫什么桥呢?

学生回答。(连续桥梁) 解释什么叫连续桥梁。

B、江阴大桥:1997年竣工,全桥长3000米。像这种款式的叫什么桥呢?

学生回答。(悬索桥) 解释什么叫悬索桥。

C、南浦大桥:1997年12月通车全桥长8346米,主桥跨度423米,宽30.35米。这种造型的桥叫什么桥? 学生回答。(斜拉桥) 解释什么叫斜拉桥。 活动

三、桥与我们

认识几种不同的桥,说出它们的类型和作用

(1)过渡:刚才老师带大家认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桥,现在就来考考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了?

(2)出示图片分别为连拱石桥、悬索桥、廊桥、铁索桥 (3)学生讨论后回答 6.设计一座未来的桥

(1)过渡:茅以升爷爷设计的桥举世闻名。让我们也来当一名“小桥梁设计师”,发挥我们的智慧,设计一座未来的桥。

(2)学生设计(分别设计江、河、湖、海、横穿公路上的桥和立交桥)

(3)实物投影学生设计的桥,由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7.总结: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了各种各样的桥,相信大家对桥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桥不仅仅是架在水面上的,它还可以架在陆地上。可是要想设计一座真正可以通行的桥并不是这么容易的,必须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好好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吧! 8.布置作业

回顾以往,展望未来,桥的发展史反映了人类的进步史,课后请大家继续上网搜查,在掌握了桥的结构的基础上,再去了解了解桥的发展史。

中国民族服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够辨别南、北方民族服饰。 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那一个民族。 4.了解民族饰品。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片使学生能分清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 2.能简单分清南、北民族服饰的不同。 3.根据服饰判断是那一个民族。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部分民族的服饰)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活动

一、绚丽的民族服饰 课时分解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够辨别南、北方民族服饰。 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那一个民族。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够辨别南、北方民族服饰。 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那一个民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观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大家想一想,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紫薇的服饰及《泼水节》 中傣族人民的服装各是什么样的呢?

傣族服饰中男子的服饰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则绚丽多彩。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这样的服饰把她们装扮得妖美玲珑,婀娜多姿。她们仿佛一只只美丽的孔雀,优雅娴静。 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 师:她们的服装多美呀!同学们:再看看其他民族的服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板书: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二、默读课文

(让同学们自己看书,总结出他们的特点。)

通过读课文和观察满族,傣族服饰,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不同,他们的服饰上也有很大差别呢? 下面咱们再看一看北方和南方几个民族的服饰。

先看北方:

藏族 蒙古族 朝鲜族 维吾尔族 再看南方:

苗族 壮族 彝族 白族 分析:

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分点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猪畜牧为生;南方温热多雨,山地益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科。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总结:我们应学会根据不同服饰分辨不同民族,尤其会分辨南北不同地域民族。 课后作业:

1.从服饰中我们还能了解哪些知识? 2.将书上65页服饰涂上颜色。 3.搜集服饰小故事。 活动

二、服饰与民族 课时分解目标: 1.巩固各民族服饰特点。 2.观赏民族饰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讲述服饰小故事。 教学过程: 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收集的服饰小故事吧。 (分组活动,各组派代表发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各民族绚丽的服饰,下面我们再看看我们各民族的饰品吧!板书:民族饰品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共同感受各民族的文化吧

民族饰品种类繁多,形式各样,集中反映了各民族特色。展示了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个和睦的大家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造和谐社会,一起奋斗吧!

四、作业 收集民族饰品。

第五篇: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实验、研究、调查及制作等都能较好的配合。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本学期的短线活动内容是心灵驿站、亲近自然、健康快车、社会频道、制作天地。长线活动是普通话.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使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总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等“五自”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探究活动等一些基本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学习理论,明确目标

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丛书《综合行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和《新课程标准解读》。继续保持每周的学习讨论活动,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学习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

2、创设情境,产生课题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问题的情境,播下问题的“种子”,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发现和思考,制订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对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

3.开发资源,实践体会

一是开发学校资源,如开放图书室、阅览室;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二是开发社区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村居进行采访、调查,聘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积极反馈,实施评价

这学期我们要继续作好材料袋的收集整理,尤其是在“评价”这一块,使综合实践活动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评价从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老师评价或社会评价、家长评价。这种评价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的“参照”,让学生和教师根据这种反思性评价“标准”自主描述,来达到评价的目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年级音乐小酒窝教案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