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2022-09-13

当前, 大数据引领的新科技时代已然来临, 大数据成为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献查阅显示从2014年开始, 高校思政工作者也逐渐重视开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截至目前, 知网数据库检索到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有700多条, 大数据运用已深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结合大数据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样也凸显出新的大数据特点。在大数据化模式导向下, 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进行量化, 现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已从仅仅规范其社会行为, 转变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引导灌输, 将教育过程中管理与服务作用突出。

例如:与传统通过班会、访谈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相比, 现如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输都在使用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 由此产生的大量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海量信息, 同时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上网时长、消费记录、作息时间等数据特征是学生日常思想变化、学习效率、消费习惯等个人行为的集中反映。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引导者要着手思考怎样最大价值的利用好这数据, 做到有效筛选后整理分析其特征, 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与及时干预处理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适应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 是深度开展理论探究和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如何培养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程要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报告同样也强调, 高校思政工作平台建设务必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 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特点、汲取知识途径和行为表现特质等与大数据时代固有特性相匹配。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更加全面。在互联网载体介入前, 传统上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行为方式等的研究分析, 主要限制于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学生反馈等手段, 缺少了民主讨论、互动交流、长期跟踪, 同时研究对象样本少, 难免存在信息把握不准确、不全面。互联网平台的搭建, 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在学生毫无察觉的情境下, 获取大量真实有效数据, 进而科学有效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精准复杂。大数据获取到关于大学生思想状态和行为习惯的信息更加容易全面。例如, 学生长期上课刷卡考勤的数据, 学生每晚最后一次进入寝室的刷卡记录, 这些长期的跟踪数据可以反应一个学生上课出勤、作息规律等,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特殊情况, 无效、混乱的数据进入信息采集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对数据的甄别与筛选能力, 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去处理这些“无效的、混乱的”信息, 提高对客观事实分析的真实性[1]。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呈现数据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研究对象的“数据性”, 很多客观存在的行为、思想状态都可以由数据化进行具体量化。简言之, 即用数据说话, 更加客观有说服力。思政教师对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甄选统计后, 就可对有潜在学习态度不佳、过度消费、沉溺网络、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预警, 第一时间目标性的开展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等干预工作, 把一些隐性的极端事件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1)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思政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深度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信赖的无障碍交流体系。因此, 大数据时代更需要加强思政教育新阵营、新平台的搭建, 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推进思政教育工作, 及时完成陈旧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思政教育者需充分借力于大数据时代下催生的媒介, 借助各种大数据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 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实用性广、效率高的科学的教育引导, 使思政教育工作可顺应时代进步的节奏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

(2) 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数据分析能力亟待加强。由于大数据的快捷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 大学生的各项活动都能被实时跟踪, 教育者能否根据这些复杂数据做出正确分析和针对性教导, 这是大数据能否在思政教育领域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大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技术的整合、处理, 如何有针对性的筛别所需数据并将其与思政教育高效联系统一, 数据质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这一系列技术难题都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难关。

(3) 大数据时代下衍生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需要重视。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数据信息库在安全方面也存在严峻挑战, 一旦出现学生信息泄露并被不法分子有效利用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 如学生身份证、电话号码、行踪记录、上网内容等信息泄露。此外, 个别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和素质问题, 在处理学生信息时, 对学生的敏感个人信息产生主观偏见, 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还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心理和错误引导。这些现象让大数据陷入了安全伦理困境, 也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挑战[2]。

三、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路径探索

在树立大数据观念的前提下,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数据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采集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真实动态和价值取向的信息, 并对这些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其规律。以生为本, 利用大数据平台贴近师生思想实际, 建立师生互信关系, 从而利用数据网络平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的行为和言论进行干预、引导和教育[3]。

(1) 强化大数据意识, 健全数据平台搭建。强化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大数据意识, 利用大数据高速传播、大面积辐射面的自身优点, 不断在实践中优化思政教育模式, 把一些不良的势头消灭在萌芽阶段。例如:通过微博、QQ、上网时长、进出宿舍记录、一卡通消费情况等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 加强针对性的辅导, 进而帮助学生走出学业、经济、心理、情感等不同类型困境, 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此外,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 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一方面, 从入校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组织的活动, 鼓励学生走出网络走出寝室, 激发学生的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 利用多种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 将学风建设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通过榜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科创能力培养等活动,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2) 思政教育者的大数据洞察力需进一步加强。积极培养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行为状态动态数据的高度敏感性, 善于观察挖掘到不同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现其规律。进而从学生的行为诉求、问题导向和工作需要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思政教育的目标准确性和教育效率。此外, 也要善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对各部门、各院系的学业资源、思政资源、生活资源统一整合进而搭建大数据校内平台, 最大限度获取大学生各方数据资源, 然后从多方面多层次对所得数据分析, 以期“对症下药”。

(3) 加强思政教育管理中的信息保密化机制, 杜绝信息安全事件发生。信息保密性是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准则。在新时代的大数据环境中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不单单是思政工作部门的任务, 需要建立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 共同防范信息安全, 明确数据使用者的权限和范围, 健全学生隐私保护措施。

四、结论

面对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 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提高自身知识储备, 转变职业态度认知, 创新教育管理手段, 提升分析大数据技能从而能切实的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要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前瞻性的预测和及时干预, 同时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立德树人作为主线与核心, 将人文关怀的内涵深化到线上、线下, 为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多元化健康成长成才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 与时俱进的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此文旨在讨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 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探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和新发展变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瑞三, 王洪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18 (1) :76-80.

[2] 张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高等教育, 2016 (04) .

[3] 王欢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新探索[J].高等教育在线, 2018, 04 (121) :135-13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可视化大学生活”:大学生人力资源认证管理系统的设想与构建下一篇:提高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水平的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