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话题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以文化为话题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是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是社区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根,社会的和谐凝聚于文化的和谐。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

第一篇:以文化为话题论文

以文化为基础,展开教育活动

摘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国家,一向非常的重视人民教育。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更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精神源泉。在校园教学课堂中,传统文化与高中的语文教学有着相连的关系。本篇文章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

关键词:教育活动;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渗透

前言:在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的文化良好养成期。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开展有益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也应该不断深入传统文化教育,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并继以传承。本篇文章就由作者带大家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

一、传统文化教育对高中生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在教学当中都过于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素养培养。且素质的发展和素养的培养需要的是传统文化的支撑。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也是需要语文教学的传播。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要选择。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积极接受并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因为这对人民的综合素质发展,文化修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国每一位合格公民应努力的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工作者,更应该将这一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将两者进行相结合,以此,培养出新时代下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策略

(一)利用教材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当下高中语文教材也相当丰富,风格种类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这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课本中有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数不胜数的千古名句。而教师在语文课本教学同时,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以及吸收背后的文化底蕴。了解课本中不同人物事迹,不同故事背后存在的意义,将这些知识进一步解读探析。从而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文化水平,也学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课本中这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短文时,学生除了理解课本中最基本的内容以外,教师还可以拓展课外内容,深入探究。比如,在学生了解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篇文章的作者进一步了解。了解这位诗人除了写出这篇短文,还有哪些文章?这个人的人物特点精神品质是什么?而且通过这篇文章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思想品质?并从文中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质。这篇短文对我们所传输的中华思想是:“号召人们爱自己的伟大,恨自己的卑贱,才能够探索真理。对这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文章中一样的事情发生在身邊。除此之外,通过这样深入了解课本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向学生传输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材,渗透文化知识

针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教师要在对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无形中对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此外,教师自己也要明确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地渗透。另外,对高中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它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当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知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传授的时候,作者在叙写文章的时候,在文章中所提及到的内容以及创建的背景,都是根据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支撑的,从而才能够形成我们所看见的文章。

例如,在学习毛泽东先生的《沁园春.雪》的时候,这首诗词是通过对北方的雪景进行描写的,以此赞美了我国祖国壮丽的河山。《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两篇课文的题材都是一样的,这首诗词也是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赞美那些含有豪迈气概的革命英雄。教师在通过对词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将革命英雄的博大气概、乐观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到我国祖国河山的壮丽之美。

结论: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将这种优秀的传统精神流传下去。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深入挖掘含有传统文化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培养出一批批的德才兼备之人。

参考文献

[1] 邹健.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8, 000(006):23.

[2] 朱志刚.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学周刊:下旬, 2016(10):2.

[3] 吴娟. 探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9):2.

作者:胡建珍

第二篇:以文化为抓手 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是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是社区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根,社会的和谐凝聚于文化的和谐。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通过文化活动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联系起来,形成了具有共同爱好的社会群体,居民之间也因社区文化而建立了平等、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增强社区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联盟社区高度重视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完善基础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基层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一、联盟社区基本情况

联盟社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水上公园西侧,是1993年按照国家标准社区建设而成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优秀小区”。小区占地面积375亩,内有75栋居民楼,4200户,总人口1.2万。小区有幼儿园、学校、少儿活动中心、卫生院、派出所、法院、银行、邮局、商业网点、便民市场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联盟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08人,曾荣获“党建示范区”、“高标准文明社区”、全国“无邪教社区”称号。社区居委会把创建精品社区活动作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建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小区的品味和档次。

二、联盟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1.领导高度重视,社区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联盟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为社区配备了跑步机、太空漫步机、综合一体机等,建立了30多平米的健身室以及健身路径一套、室外活动场等。另外,社区还拥有30多平米的图书室和100多种图书。日益完善的文化设施,极大地便利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各个层次群众文体活动的需求,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

2.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在居委会的组织引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联盟社区充分发挥各种文艺队的作用,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了一系列诸如“红歌台”传唱革命歌曲、警民文艺联欢、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同时开展社区主题活动,举办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消防知识进社区和社区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并聘请专兼职文体老师,对社区开展文体活动进行辅导、策划和组织。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内容的丰富多彩,极大地鼓舞了居民的创作热情。通过举办各类广场文艺演出,使居民纷纷从家中走到广场参加演出,他们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生活氛围,涌现出一批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先进典型,培育壮大了社区特色文化,满足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3.社区文体队伍多种多样

联盟社区组织了一些自编自演的文艺队伍,组建了由10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建立了太极球队、太极拳队、琴棋书画爱好者活动组、摄影爱好者组、科普宣传组等,充分利用社区广场和水上公园绿化空地,开展室外中老年健身、书法、棋牌等活动。这些文体队伍的组建,使得社区文艺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大大增强,社区文化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联盟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文化活动的开展缺少可持续性

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活动经费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由于财力有限,很难将大众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纳入财政预算,而居委会连自身办公经费和工资发放都存在困难,更没有资金发展社区文化。联盟社区居委会每月办公经费为1000元,仅暖气费一项就达七千多元,还有水、电、电话费等最基本的办公需求。社区开展活动,仅靠有特长的热心人,或通过个人关系请人辅导,居民凑钱给义务聘请的老师出路费。活动经费的紧张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由于缺乏后续资金,不能及时更新、添置设备,致使文化活动和培训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2.社会参与度不够

社区文化活动要有声有色地开展,离不开社区干部和群众的积极参与。社区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依靠的对象、参与者和服务的对象多是老年群体,还有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人认为社区文化只是为了消遣娱乐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松散的社会组织;也有人认为参与社区文化工作会增加额外负担,影响工作;还有部分同志虽然有心参与,但由于文化活动缺乏针对性,活动方式缺乏吸引力,因而参与的热情不高;部分居民虽然生活在社区,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淡薄。所有这些造成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文化活动的功能没有真正体现。

3.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主要表现为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相当突出。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相当缺乏;另一方面,社区内的学校等单位的文化活动场馆经常处于闲置状态。一些单位以安全、设施维修经费开支大为由,拒绝资源共享,造成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加强联盟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和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有系统、科学的原则和工作思路作指导,才能积极推进,全面发展。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社区成员之间的文明交往方式,对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居民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居民关心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把服务群众作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做到议程上有位置,内容上有安排,考核上有指标,措施上有保证,形成全社会支持社区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和载体,是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经常、就近、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因此,要以住房占地或社区面积、居民人口为基数,按比例增设文体活动场地和文体活动用房,配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活动厅等室内外活动场所。另外,要创新思路,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与教委协调利用辖区内学校的场地,利用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对居民开放。还可以利用本社区的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水上公园的场地,这样既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又避免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

3.多措并举,加大对社区文化的投入力度

社区文化虽属公益性事业,但石家庄市还没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投资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经费短缺问题:第一,财政给予适当投资,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每年从文化事业专项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保障社区文化设施的基建投资和维修经费。第二,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注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文化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要争取一些企业家的参与和支持,使文化事业与企业发展产生互动。总之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4.增强活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活力,必须以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第一,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有志于社区文化事业、年纪较轻的人员及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加盟文化站,充实到社区文化服务行列当中。第二,社区应当创造各种机会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使之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带动人,更好地承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从而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第三,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注重整合社区的文艺人才,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公益事业的艺术家和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社区文化指导员,使社区科普、教育、文娱、卫生、体育等文化各领域的建设更具有实效和活力。

5.创新思路,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路

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采用全面布局、灵活设阵、全方位运作的方法,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可根据本社区的人员构成、文化层次等,创建本社区文化活动的品牌,形成一些在全市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文化。挖掘并结合社区自身发展的实际,成立如“十字绣”“书法社”等民间团体,既能缓解困难人群的就业压力,又能增强社区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还开辟了致富之路。在适当时间,还可以开展这些活动:让一些出类拔萃的学子和其他成功人士回来谈自己的成长道路,让社区中的知名医生来谈一谈日常生活保健,让律师讲讲法律常识等。同时,加强不同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让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使社区文化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上应注意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在形式上提倡贴近百姓生活,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在对象上应鼓励上班族的参与,可通过网络、数字化传媒、短信、电子板报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报发布小区动态及新闻,让忙碌的上班族及时了解社区的情况,不至于因各种原因错过社区的文化活动。注意把群众热爱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通过典型引导的激励措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总之,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以提高和升华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为目标,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同,让所有居民共享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全面构建全民娱乐、终身文化的文化体系。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准绳,努力构建服务型社区文化体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文化的满意度,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让社区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作者:王艳品 娄海波

第三篇: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商品创新方法研究

摘要:探讨文化在旅游商品设计中的意义及方法研究。文章从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三方面阐述了文化在旅游商品应用中的思路,分析总结了如何提炼城市文化符号,结合案例对城市文化符号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手法进行分析。通过优秀实例总结出旅游商品的创新研究方法,以及旅游商品价值提升的相关对策。该系列方法可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商品 文化符号 创新方法 价值提升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做到设计与文化的巧妙融合,是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的基础和保障。旅游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所在的城市和文化,每个地方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内涵都是独一无二的,旅游商品应体现出这种独特性[1]。因此,旅游商品除了拥有基本的纪念意义外,还应起到传承当地地域文化的作用[2]。

国家机构改革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促进了“诗与远方”的进一步融合,推动景区由“欣赏美丽风景”向“体验美好生活”转变,我国旅游文化商品设计在社会各界设计人士的努力下渐露佳绩,文化创意产品也逐渐扩大市场竞争力。“自带流量”的文创IP能够带来好的在地体验,不仅能变现文化收益,还能增强品牌美誉度。文创IP的建立更多的是基于人文关怀的,有针对性营销策划的结果,衍生产品结合审美和设计技巧设计而来,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易卖性。文创,既是一种创作,又是一种服务,而对此的探索,优秀的设计者们正在不断前行。

一、旅游商品的特征

每一处旅游地都具有自己的地域特征和语言符号,如“泉城”济南。当地的旅游商品必然带有其地域特征,能反映当地的旅游特色以及地域文化氛围。因此地域性特征是旅游商品的本质特征,也是其灵魂所在。

旅游商品还应具有艺术性和故事感,既要引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又要能勾起消费者对于旅游的回忆;同時除了要考虑产品的便携性,还应考虑游客购买后使用是否方便,即要满足商品的功能需求。

旅游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且在旅游地被赋予了商品的旅游相关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价值;旅游商品是具有当地特色、纪念价值的商品,具有形式多样性和用途多样性,包括当地特产、手工制品、工艺美术品等。

二、文化在旅游商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文化符号的必要性:旅游商品的文化性一般大于功能性,它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满足旅游者对当地地域文化的体验需求。这种体验需求包括当地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把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符号运用到设计当中,可以传达出明确的地域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再次回味到旅行过程的体验中。

文化符号是对一个地域文化内涵的凝聚和精炼,将地域文化符号应用在旅游商品中[2],对相关IP进行资源图库开发并进行产品衍生,让消费者无形的记忆转化为有形的物体,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种以小见大、感受回味地域传统文化的效果。文化符号的加入会减少和进一步避免市面上存在的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并且在全球化时代,在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和交流的过程中,对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宣传价值[3]。

(二)文化符号的应用思路:首先,运用文化符号对旅游商品进行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寻找、建立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原型和精神原型[3]。以山东各城市原型元素为例进行调研与总结,如表1。

将各种原型元素进行加工整合及再设计,构建出拥有每座城市独特文化的旅游商品。让地域文化不再是作为古董而存在,而是通过设计对IP进行衍生,甚至于创造供文化衍生的IP。而这里的IP不只是吉祥物,还可以是物产、人物、文化或者特定的节庆活动等,这些IP将带给该地区稳定的流量、大量且忠实的支持者以及可持续的变现能力。近两年山东省整合全省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旨在将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十大品牌建设成为继“好客山东”之后,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集群。而这些品牌的建设恰恰就是地域IP的建立,为接下来讲好故事做了良好的铺垫。

其次,就设计过程来看,诺曼提出大脑活动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台湾学者林荣泰提出文化空间有外在层次、中间层次以及内在层次三个层次,那么我们从加入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设计角度出发,可以将文化特征元素按照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使设计方法和思路更加明确。三个层次对应不同的设计属性,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实现途径。本能层包括色彩、造型、纹饰等;行为层包括功能、使用方式、结合关系与仪式习俗等;反思层包括文化内涵、文化象征和故事传说等。[4]

1.本能层设计:设计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富有地域色彩的语意来进行设计,可以在当地自然景观或者地标性建筑中提取,从视觉方面入手,直接有效地传达出富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必要特征。或利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天然材质,将传统手工艺、材质和现代的工艺材质相结合,进行有延续性的创新设计。图1中的木板画,是较早期的旅游商品典型案例之一。商品采用天然桃木材质,正面是泰山景观和一颗迎客松,背面画着泰山的主要标注和景点的分布,方便游客携带观赏,该商品也可以在爬山的过程中当地图来使用,具有旅游商品特有的地域特色性和便携性。图2中的萱草系列文创设计,以孟母教子为文化背景,设计者巧妙地提取了代表“母亲花”的萱草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采用设计感强烈的线描方式呈现,突出表现了邹城孟母文化特色。

2.行为层设计:地域文化符号可以从民族艺术、人文历史、风俗仪式中提取,将传统文化抽象化变为可视化的符号来进行设计构思,创作出能够回归自然、富有民族文化内涵及拥有实用功能的旅游商品。[1]图3为国博衍生创意产品——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的黄铜点漆书签设计,运用传统金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和经典名著中聊斋图说图册、大观园的图案,与书签功能有机结合,使得创意产品既实用有趣又意义斐然。图4为山东民俗杯垫设计,提炼了山东传统泥塑、布玩、年画和剪纸非遗文化传统元素,将其以平面形式系统地表现出来,形成山东民俗杯垫套装,既美观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更体现了当地的风土文化。

3.反思层设计:民族优秀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凭借口头、文字或图画记录传载至今,创新应用这些文化信息需要设计师将其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优秀历史文化通过纪念品的形式珍藏在身边,以此为现代生活注入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品味。图5是国博在众多馆藏葫芦文物中提取葫芦及福禄寿喜为元素的设计应用,葫芦谐音“福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吉祥符号,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将宫廷美学变得触手可及。图6所示“钟情”钟表设计,文化信息来源于郑板桥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竹叶与竹枝的指针每当转到标有中文字码的“青”字左边时,充当“情”字的竖心旁,就组成一个个完整的“情”字,蕴含一枝一叶总关情之意,郑板桥曾在潍县为官七载,爱民之情世人皆知,“钟情”的设计借古喻今,使文化内涵的表现形象且生动。

最后,通过对文化符号和素材的挖掘与整合,以及对不同设计层次的实现途径的思考过后,还需要考虑载体的承接与展现。经调研,常见的文创载体通常为本子、文化衫、杯墊、纸胶带、香皂、钥匙扣、明信片、徽章、卡套、抱枕、文件夹、手机壳等。台北故宫的文创产品近年来火爆博物馆界,受到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台北故宫发布的博物馆商店销售简报中将近几年各类商品销量、提袋率等进行了比较,归纳总结了热销产品和滞销产品的分类。其中手帕、镜子、扇子、贴纸、纸胶带、马克杯、相框、无功能性摆饰品等被列为不建议开发的商品项。因此尽管好的文化IP被设计开发出来,并由平面视觉效果所表现出来,受大众喜爱的文创载体仍是设计师需要进一步调研与考虑的。

(三)文化符号的应用手法

1.直接提取法:地域文化符号直接提取,是将文化符号重新设定在一个新的视觉环境中,而不是将现有的素材直接简单地照搬赋于新的载体。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通常用于表现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相关设计当中。设计采用直接提取法,将济南地标性建筑符号元素提取出来,配合其他具有特色的元素雕刻在看盘上,是较为常见的商务礼品,如图7。图8剪纸红包设计,提取临朐特色剪纸中的元素,对色彩和风格进行变换,将素材赋予新的视觉环境,是提取法的典型应用方式。

2.抽象变形法:在旅游创意商品设计中,往往直接采用和文化有关的图形或者符号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所以设计师往往要在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元素进行延伸、归纳和总结。图9的济南“香道”系列产品设计,取黑陶为材料,产品的外轮廓借由济南奥体“东荷”的建筑形态演化而来。底座形态为宽厚的荷叶,象征包容与承担;顶部形态取自“历下亭”的顶端。顶盖的三组孔群,共有九孔,与“齐烟九点”的名胜呼应。设计师将特色景点抽象化并加入自己的设计思考,使得产品更具有灵性[5]。

3.简化法:简化法则是选择合适的地域文化符号,提取其中主要的视觉特征元素并将这些特征元素重新构造,[3]简化原则设计出的作品整体上看来更加简洁概括,适合体积小的创意产品设计。图10的青岛印象回形针设计,将青岛标志性建筑物的轮廓简化设计,构成一系列可爱的回形针产品。简化法设计的产品更加简练时尚、富有现代设计的美感。

4.意象转换法:意象转换法则就是把头脑中对地域文化形成的直觉性印象通过实物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然后运用容易使人接受的符号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和表达。而图11的上山虎茶杯的设计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山虎代表高升的寓意进行设计,茶杯设计成抽象的块状山,一只老虎正在上山,表现了一个动态的向上与思考。这类设计方法容易产生“故事”,设计师就是讲故事的人,产品也因故事变得生动而有趣。

5.卡通化法:用卡通形式来表现传统的文化,增强文化的亲和力和趣味性,使得传统文化更加亲民化且充满生动性。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此类设计法则设计出的作品表现出喜爱与好感。图12的卡通版诗礼夫子设计在视觉上十分招人喜爱,将书中久远刻板的孔夫子形象变得鲜活可爱,古人气质融合Q版形态,使得诗礼夫子形象收获了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把历史人物、吉祥物等设计成可爱的卡通形象,此类设计方法设计的形象易于延伸,做成手办、表情包、动画等十分具有感染力与传播力。

6.解构与重构法:将地域文化符号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人们脑中熟悉的思维定势,唤起人们对产品新的感受。把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空间进行分裂,在整体看来孤立的装饰或产品又关联成一个整体系统,或通过改变传统形状设计出一种交互的方式来增加趣味性。图13为景点建筑和便签相结合设计而成的便签砖,既有观赏性又有互动性,便签纸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精致的纸雕作品。图14为纸雕灯作品,将传统的临朐特色剪纸立体化,通过多层叠加处理形成景深效果,配合灯光氛围,营造出富有层次的美感。这类设计产品通过使用情况而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可以用在产品文化的内涵设计上,有一种使用产品过程的快感,人们往往喜欢这种互动式的使用方式,如果加以合理运用,还会起到教育与传播的作用。

三、旅游商品的价值提升

国家及地区文化和旅游相关机构一直将旅游商品开发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且在旅游景区积极推动开发相应的旅游文创产品。尽管如此,旅游商品的开发依然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设计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设计人才培养不聚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价值提升对策。

(一)依托当地文化、环境确定本地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将文化作为旅游商品设计的灵魂,商品的价值将高于其本身物理价值。[6]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说,拥有品牌意义的地域文化商品更具有传播性,这要求产品拥有文化故事以及持续不断的内容运营,吸引消费者并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故宫拥有强大的知名度和文化底蕴,设计师将他们挖掘出来辅之以现代思维,因此购买者消费的将不只是这个商品,更是这个商品背后的文化。

(二)塑造文化IP,强化团队运营。文创产品需要运营,设计、生产、文化是根本,运营团队和媒体传播是辅佐。为了更好地提升旅游商品价值,应该在加强文化产品影响力和号召力层面入手。[7]强化文化IP除了对资源素材进行提取和整理,还要通过授权合作资源扩大文化的感染力和受众范围,例如产品授权、空间授权、活动授权、展览授权等。销量和口碑是产品好坏与否最直观的体现,组织策划营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需要整合宣传推广媒体矩阵、实体虚拟展柜展台、国内外参展等资源。

(三)积极遴选人才,促进设计融合。好的设计离不开优秀的设计团队和良好的设计师素质,搭建健全具有开放包容氛围的创意者网络也有助于创意的迸发与汇集。优秀的设计企业、设计组织、独立设计师以及设计专业学生应以不同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切磋技艺,同时,不同领域和环境所带来的感悟对于设计的融合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四)把握优秀创意,提高品控意识。旅游商品除了优秀的创意质量,落地成品质量也是影响消费者买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产品生产质量,运用现代科技术工艺或加工手段去改造传统的工艺流程,是提高旅游商品市场价值、促进旅游商品发展的关键[8],如3D打印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数码快速成像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交互设计技术应用等。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文化可以用更多的感受方式来满足消费者对历史文化的需要。

(五)价值提升借鉴,文创运营探索。博物馆文创频出爆款,对于文物的保护与展示除了文物数字化,更多的是需要对历史文化进行传播、展示、诠释以及公众教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需要在专业深度和大众娱乐两个维度进行摸索和尝试,游戏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延长线下文物展览的寿命和周期。旅游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大可借鉴博物馆文创思路,并且给予精细化运营,不断迭代和转化。

结语

每个城市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和地域文化。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代表着地域的独特印记,更是地域的灵魂与核心。设计师们要运用相应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做到将抽象的文化具体化,通过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商品使特色文化与消费者的生活产生美好的联系。好的设计需要理论和方法的指導,文化创意产业亦是如此。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转化对提升商品品位、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文化运用于旅游商品的设计当中有助于宣传旅游地,更有助于传承地域的特色文化,促进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和再生。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旧动能转换下山东旅游商品价值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0355)。

参考文献

[1]王立森.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张彩霞.地域特色玩偶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姜保国.地域文化符号在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伍琴,吕健,潘伟杰,刘丹.基于案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7,24(02):121-133.

[5]郭泉江.地域文化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6]韦华玲,陈启祥.关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分析[J].设计,2016(19):70-71.

[7]张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J].设计,2018(19):54-56.

[8]秦晓楠.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05):136-138.

作者:毛斌 王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士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中学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