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2022-08-29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实施方案 七年级数学组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七年级数学组

活动背景:

习主席提出三新: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

【内容摘要】:中学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分层教学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似乎成为解决学生个别差异、实现最优发展的灵丹妙药。数学分层教学,它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已在全国多所中学实施。它是以发展学生智能、潜能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进行研究,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同层次

引言:

作为教师要想在45分钟的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就应承认并接受学生学习上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每一类甚至每一名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辅导和训练。这样一来,教师不再是从自身和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排其忧,解其难,学生肯定会树立信心,取得进步,喜欢上数学课。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在学生基础知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从而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他们越学越想学,久而久之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步骤

1、摸底调查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们在接手新上来的七年级新生的时候,对学生不了解,要想很好的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当靠六年级学生的毕业成绩分层是不行的,毕竟成绩只代表单个方面的评价,我们应该做到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不仅仅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个人兴趣等等因素,找准学生学习成绩相对滞后的真正原因。怎样进行摸底调查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家访,及时进行家访,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这是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主要渠道,也是取得家长支持的重要方式,家访中我们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和所处的家庭环境,为准确分层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测试,教师自己出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测试不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解题思路的掌握技巧,有的学习成绩滞后的原因,不是因为知识点没有掌握,而是学习习惯的不准确导致考试中的马虎大意。通过摸底调查以后,综合种种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作出一个全面、公正、客观的复习和判断,既对他的优点进行肯定,又对他的缺点进行改正。

2、学生分层

我们按照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各班的学生分为加油A级、前进B级、奋斗C级三个学习级别,其中C级为成绩优秀组,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好而稳定;B级为中等成绩组,智力因素较优,有一定的潜力,但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学习兴趣较淡薄,学习成绩不稳定。A级为最基础的小组,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学习较为吃力,成绩不理想。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级别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同时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级别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级,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层

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大纲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另一种是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发挥他们潜力的提高性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有理数加法这一节的时候,把教学目标分为两层: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提高性教学目标:

1、会用有理数加法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

要求A级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做相应练习,C级学生达到“提高性教学目标”,B级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3、备课分层

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把好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总体构思和设计上要辊具匠心,要备好各层次学生对知识接收情况,要给第a级学生提供一些课堂上解答问题的机会,注重备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 4

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架好学习的桥梁。

4、授课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讲解新课时,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设计。(1)创设好情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老师引导、启发、讲解,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例如有理数加法教学中,我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先通过提问带领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知识,(1)什么是数轴?(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通过复习提问,可以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教师接着还需要研究的问题,引出本节课题。教师以课本里的净胜球数引出有理数的加法,在以一个物体左右运动的问题指导学指导学生画出数轴,并列出式子,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参与数学研究的过程,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研究的乐趣。然后教师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既有深浅差别,又有联系,并能形成递进台阶的分层问题,让学生思考。

A层学生回答的问题: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哪几条? B层学生回答的问题:能正确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C层学生回答的问题:能正确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先由A层学生回答低层问题,其他学生补充;再由B层学生回答中层问题,其他学生补充;最后由C层学生回答高层问题,然后由教师补充或纠正。

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2)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既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也是老师检验当堂课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呈阶梯型。教师在讲解课堂练习中,先对a级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而且在辅导上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毕竟学生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更多、彼此关系更亲密。我们要让优秀的学生辅导稍次一点的学生,稍次一点的 5

学生又辅导更差一点的学生,让学生进行一帮一责任辅导。我想这样做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很好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提高解题能力。

5、布置作业分层

课外作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数学课外作业的具体形式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的实际,忽视活学活用有关,数学课作业设计要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和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作业,使绝大多数学生都乐意去做,避免这一层的学生在难题面前的受挫和无奈,这样就减少抄作业的现象。对于优等生我们要布置一些较深的、思维要求较高的、难度较大的题。才能避免优等生对大量基础题的趣味索然,才能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和提高解题能力。只有作业分层,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只有这样做,对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巩固,还有提高,都能给以满足。

结语: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合理的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体现了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也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和尊重。

第二篇:如何实施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对基础各异的学生的难题.那么,如何实施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二、教学内容的分层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同学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那些知识及其掌握程度,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层学生略有提高,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必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

三、教学活动的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四、作业的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如在“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2,0),B(0,3),求△AOB斜边上的高.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五、考核和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方法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学困生层的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优生层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起点较高;中间层试卷界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有一份试卷.在统一制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学生分层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优生层学生选做.命题时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改变了以往面向少数,忽视多数,忽视全面发展的现象.教师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能重视各类学生的发展,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提高,有效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促使学生的整体优化.当然,分层教学还有其不成熟的一面,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第三篇: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内容摘要: 【摘 要】为了改观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本文对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分层教学中预设策略、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通过教学课例,阐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地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摘要】为了改观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本文对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分层教学中预设策略、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通过教学课例,阐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地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小学开设英语低年级化,许多学校涌现出不少英语讲得很流利的学生。但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兴趣和方法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差异、得到师生评价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班级学生已经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学生的发展史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1]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中等生,满足优等生,发展后进生,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才能得以改观。本文拟就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作一探讨。 分层教学的预设策略

对学生进行预设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学生进行预设分层,不仅局限于对学生智力和原有知识水平的考察上,还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心理特质等非智力因素及潜在水平进行分层[2]。经过长期观察,大致可将学生分为以下三层: a层:学习不自觉,基础差,有的是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b层: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基础一般,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

c层: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

然后再把这三种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教师不公布分层结果,仅做到心中有数。 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

对学生进行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区别施教,最终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3] 分层异步,各有所获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法,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由易到难,层层发展。其次是训练异步,编制合理的训练程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a层学生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的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这是为b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的c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 合作互助,各展所能

在课堂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设c层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a和b层的学生各一到两名。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注重自主、合作性任务的设置,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互助学习,合作探讨等形式,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这时,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成了课堂中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3bunit3peopleilikereadandactastorylittlelucy的教学中,我要求按小组表演所学故事,各展所能。很快通过互助合作角色迅速定好了。 自主选择,各择所需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创立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层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每层学生提供适合其语言水平与学习能力的任务,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方式和作业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事儿做”,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第四篇:分层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摘 要: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本文在论述了分层教学涵义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提出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法实施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物理;涵义;理论依据;实施策;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76-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下面就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谈自己实践体会。

一、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等等。”对于农村中学,文本是他们语文学习最主要资源。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农村中学的重要途径。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习提供研究方案,按活动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研究专题:(1)预习:通览内容,提出问题,作好阅读笔记:与马有关的俗语、我国古代的车马、我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名马、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等。(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教师的活动建议,设计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3)办一份综合性学习小报(除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利用图书室、工具书、网络等可用资源收集有关资料,资源共享)。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写作、口语交际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所以,“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只有充分用好这个例子,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语文学科不再是其他学科工具性学科,而是能复合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则可通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结合,开发其综合性学习资源:通过地理学科了解黄河起源、流经哪些省区、有多长,为什么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说等;通过历史学科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大禹治水,以及昔日的缺口与断流给中华民族带的灾害与苦难;通过政治学科了解人们呼吁保护黄河的声音及当代人民对黄河的治理;还可通过与音乐学科的结合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只是掌握课本知识,还需要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高语文能力。在让学生获取资料的同时,不仅要学会获取资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我们地处灵岩山脚下,有石柱林遗址、有金牛山风光、瓜埠水利枢纽工程、花卉和蔬菜基地等自然风光;而且我县是革命老区有许多英雄人物。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例如,在开展《探索家乡名山“灵岩山”奥秘》《六合十大特产和十大美景》《家乡的雨花石》等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我们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探究家乡变化中的人们思想道德和观念的变化、对家乡的建设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这样,可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因地制宜,积极寻求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途径。

在课题研究中,我根据课题研究特点学习抓细节,以小促大,广泛在自己班级开展 “六个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实现积极有效的学习。即:每天一次演讲,每周一次小练笔,每两周一份班报,每期一本作文集锦,每年一本阅读摘记。

每天语文课上给出一次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一般2到3个学生,学生可就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涉及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只要言之有据,表达清晰即可。其目的一是让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让学生有心灵诉说的地方和机会。

小练笔是以作文接力形式进行,四人或六人一组,第一个写后,第二个首先要对第一篇作文进行改评,即首先对错别字词和语句进行查改,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在此基础上写自己的作文,依次类推,把学生写作、欣赏融为一体,教师主要进行浏览和课堂讲评。

每两周一份班报,以《灵秀》为题,学生更是愉快参与,自己供稿写作,通过图片,参与编辑、绘画、书写等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水平更是提高甚快。初一是手绘,初二和初三要求电子出好,然后我在学校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里,培养他们合作精神。

每期一本作文集锦,是要求学生把一学期的优美作文进行眷写或打印,装订命名后进行保存,定期开展交流和展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功感倍增。

每年一本阅读摘记,是鼓励督促学生广泛阅读,厚实积累。

每天一张字,在初一年级练毛笔字,初二初三有钢笔字和毛笔字,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个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贯穿学生学习的全程中,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广种博收。其“语文”素养目标、“综合性”特点体现、“学习”实践体验均得到了落实和生成。

五、整合信息技术资源,走进网络。

让学生学习语文平台更广阔。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共享、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前卫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并乐此不疲!例如:在《说不尽的桥》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上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归类:桥之旅、桥与对联 、桥与诗歌、桥的传说。然后把它们分别作成演示文稿,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参与度大大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开发与建设,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第五篇: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额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承认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3、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提出理论基础

1.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率先实施“小班化教学”, 作为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一大举措,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加以保障。随后,北美、西欧等国家也相继采用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在我国,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随后,北京、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此项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2.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推进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小班化教育能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与我们目前所实践的新课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将进一步诠释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使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得生动主动地发展成了可能。

3.小班化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最佳出路。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镇务工,自然造成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的现象。农村小学学龄数相继减少,人口数较少的村完小呈现出生源不足趋势。尽管各乡镇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对部分村完小进行撤拼。但是,一些村完小距乡镇中心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撤拼的 1

条件尚不成熟。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小班化教学已是农村广大学校的最佳出路。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为了了解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有以下特点 :

1、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2、倡导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3、现研究领域中对学生分层, 备课分层, 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有一定高度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用以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

预计在 “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四、课题的界说:

1、“小班化”指班级学生学额相对较少,但小班化教学不仅指班级学生人数相对减少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有效课堂”指有能通过教师营造的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是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唤起他们参与激情和表现欲望的课堂。

3、“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的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分层策略及教学互动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选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六、可行性分析

1、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的研究是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全新尝试,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2、随着入学高峰的回落,学生生源明显减少。各班学生人数已自然接近小班规模,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前提。

3、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发展,科研气氛浓厚,拥有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七、研究的主要目标 、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 、对象: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视角,坚持以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以“有效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促进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有效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经过参与及实践改变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

2、研究内容:

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采取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归因研究(调查报告)。

②、分层教学策略: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分层,精心设计环节;作业分层,巩固学生兴趣; 辅导分层,培养创新能力。

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后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研究。

3、研究活动方式:

本课题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阶段研究总结,积累阶段性研究资料,撰写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4、研究方法:

(1)访谈法。通过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本人和家庭、亲属等情况的谈话了解,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2)对比法。对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运用适当测试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

(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学生、对照班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态度、心理等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掌握其情感、态度、心理等思想动态。

(4)观察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以运用观察法为主,记录其发展的轨迹。

5、研究对象:农村中心校、教学点生数不足25人的班级。

八、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课题探索和立项期(2011年9月——2011年10月)。营造氛围,课题设计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组织实验实施,注意研究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完善课题研究,提高实验质量,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进行课题中期总结,举办小班化教育成果展示。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2)。对课题研究及实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二年来的在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探索的成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巩固推广“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理念,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和后勤处的中层干部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制度(集中、个人学习)。

3、建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制度。

4、专题研讨活动,并建立课题研究记录卡。

5.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第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分层教学,区别对待。

6.突显几项工作: (1)为学生建立个体发展档案; (2)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7、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撰写论文。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

8、积极邀请有关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9、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主研人员进行奖励。

九、组织领导:

1、课题领导小组:组 长:梁正生

成 员:罗玉玺曹红

2、课题研究小组:组 长:梁正生

成 员:罗玉玺曹红

成员:刘益廖联军、王敏、邵正强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验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3.优秀教学设计(说课材料)汇编;

4.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备注:小班化分层教学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我校将不断探索,吸取别人的长处,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学校教学特色。本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

2011年9月25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房产中介周工作总结下一篇:妇产科医生科室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