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总复习教学反思

2023-03-03

第一篇:六年级总复习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而事实上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一直让老师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我在概念课的复习教学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

如果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和统计课等,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色。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即是一种多半为被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我执教的《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学生“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同学们讲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到这些知识点如果这样处理的话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这一环节的处理旨在激发学生“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识,梳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要求之后学习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习要求具体,认知冲突相对集中,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了,每一位学生有了具体的任务,避免了小组学习只搞形式学生无事可干的尴尬局面。本课从构思到实施已是几易其稿了,我的矛盾在于学生将知识图表化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把这一过程放在课堂上的话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放在课前去完成的话,学生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还是缺乏知识的系统化。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还是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去完成,因为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我该给学生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实上,每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也各有特色,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复习重在强化转化思想,计算复习课重在计算的策略与实际运用,统计复习课重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概念复习课则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将相关概念系统化,学生能对之整体把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我觉得这“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永安小学

谭丽蓉

进入总复习了,我首先是按照教科书的结构安排,即数与数的运算,代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量与计量,几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这六个部分复习了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一些主要概念,公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即使在很简单的计算题上也会出错,我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平时练习少了,课改后数学教材上的计算题比较少,包括练习册上的计算题都没有几道。二是学生们还是粗心了,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针对此现象,我会在后面的复习时间里多一些练习,每天额外布置两道计算题,当天检查。

另外,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了,可是在遇到稍稍加深的题目时,就束手无策了。比如说学生明明知道“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的规律,但是在遇到像“今年上半年有多少天?”这样的题目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对于此,我应该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保底。毕竟我们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有一定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再加强一些联系实际以及稍稍难的题目。

在策略上,我将班上64个学生,每4人一组,分成16组,好中差搭配。每组一位小组长,在遇到问题时,小组内讨论,我感觉他们相互讨论会有一些思维的碰撞,同时他们自己交流起来感觉容易接受一些。如果小组内不能解决,那么就交给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

我打算分三轮总复习,目前已经在第二轮复习了,专项训练,讲解习题。最后一轮是将学生们容易出错,考试又容易出现的题型再讲一遍。

其实,我心里还是没有底的,毕竟是刚出来教书,又是毕业班,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我知道,经验不是苦思冥想几天,或者是几晚上不睡觉就能积累的,需要在工作中积累,在积累中思考。我会反思自己,争取每一次都有进步!

第三篇:26、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复习一周了,从班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感觉继续复习与不复习学生的能力基本已经定型了,成绩差的又懒的学生管紧点,多辅导,稍微勤快点的也要继续抓一下,成绩好的学生也分两部分,一部分比较有耐心,能够很好的对待每张试卷和习题,这一部分人就能考高分,还有一部分就是自己感觉挺好,却缺少认真仔细耐心的态度,偶尔几次的高分就比较骄傲,这样的学生要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总复习基本以做试卷为主,试卷分练习和测试两类,练习的基本是中午作业,通过下次上课来讲解校对,测试基本是每两天有一次,而且进行批改,对合格和优秀的学生进行统计,并对一些学生的进步或退步进行表扬或批评,这是每次考试后要对学生的成绩的评价,目的是让那些差生有所提高。这阶段的应用题教学和讲解很多都是关注优生为主,下阶段就从关注中等生了。从最近的几次试卷中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题和填空题中扣分比较多,填空题扣分主要是有很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计算题错,主要是其计算能力和方法问题,对于中等生来说计算能力方法应该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已不用多说,而计算时还会出现错误。分析一下有这几点,简便计算掌握的不好,虽然每次简便计算出现的题目不多,但还是有6分左右,在下一阶段再次巩固复习;分数通分是一些学生的难题,由于没有对求公分母等知识掌握好,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写出通分计算过程,计算缺少耐心,只算一次就没有复查多进行关注;很多学生都懒得去检查计算题了,基本就关心在应用题上。

下一阶段主要复习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上,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增加学生复查和验算的意识;再次安排简便计算,进行专题练习,对题型重点加强。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4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并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对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2、感悟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5(

)= 5000(

)、8(

)=8(

)、6(

)=600(

)、9(

)=9(

)

提问:老师带来了4个奇怪的式子,你能想办法让这两个式子成立吗?(学生填空)

小结:单位名称的作用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常见的量。

二、梳理知识:

1、回顾单位。

(出示信息)信息中出现了哪些计量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这么多计量单位,是你们自己在组内想办法整理,还是老师带着你们梳理?

(1)、小组整理。

(2)、学生汇报。(随机显示)

长度: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面积: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体积: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容积): 升 毫升

质量(重量): 吨 千克 克

时间: 世纪 年 月 日 时 分秒

提问:哪些计量单位间又存在着联系?(1)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追问:你能以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教师随机出示三者的示意图)

2.复习进率。

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作业纸,边想边填。填完后同坐互相看一看填的对不对?

汇报:(1)(出示进率表)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自己写的是否相同?

(2)你觉得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哪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呢?

三、游戏感悟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1、教师示范:这是数1,它后面藏着一个名称,请根据我的手势动作,或者语言提示,猜猜后面是什么单位?

师:这么长(手势)。生猜:厘米。

师:老师身高165。生猜:厘米

师:教师地面大54。生猜:平方米

2、生生互动:谁愿意来做小老师?

一学生描述,其他学生猜。

小结:在游戏中,我们同学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

四、综合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运动员体重70

(2)课桌椅高80

(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4

(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

(5)一瓶墨水的容积有60

(6)军军跑60米的成绩是11

举例说明你是怎样想的?(找参照、单位换选、排除法)

2.化一化:

4.25千米=( )米

1.7吨=( )千克

1.5公顷=( )平方米

3.5日=( )日(

)时

3.0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90秒=(

)分

9.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4元8分=( )元

你是怎样换算的?(高化低,乘进率;低聚高,除以进率)

3、(1) “小马虎”的日记。

今天是2007年2月29日.早上6点,我被闹钟急促的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我穿好衣服,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 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又吃了100 千克面包。吃过早餐,我拿出一些零花钱急忙走出家门,因为今天要为妈妈买生日礼物呢!

你有什么发现?能帮忙改改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哪些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六、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千米、

米、分米、

厘米、

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

毫升

时间单位:世纪、

年、

月、

日、

时、 分、秒

质量单位:吨、

千克、

人民币:

元、

角、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收集整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首先提出“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平年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我在习题的设计上尽量从易到难,形式多样。

总之,我尽量让枯燥的复习教学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做完名数改写后,忘记让学生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了。

没有总结方法。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估算》教学设计

《估算》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估算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和策略,养成估算的习惯。

3.培养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整理和复习估算的方法,能具体情境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和策略。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说起“估算”这个老朋友,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又要复习估算的哪些知识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材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估计是非常普遍的。有学者将估计的形式分为了三种:数量估计(大约有多少,有人称之为估数)、测量估计(即我们所说的估测)和计算估计(即我们所说的估算)。本节课我们复习的是估算。

板书课题:估算

(二)回顾与交流

1.想一想,说一说。

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请总结一下。 学生举例说明。

师:到底要怎样估算呢?估算的方法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

2.应用练习(检测预习情况)

学校组织六年级同学看电影。 (1)估一估应该去哪个影院看电影。

并与同伴交流估算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1.(1)买一套《百科全书》和一套《中国古典名著》,大约需要多少元?

(2)买一部电子词典和一套《外国名著》,1000元够吗? 学生回答,说出估算过程。

2.她能在30分钟内打完这篇稿子吗? 学生自主解答。 第3题 【设计意图】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对估算的理解和估算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树立估算意识。答案不唯一,只要预算结果在350—500之间都是正确的。

第4题 【设计意图】

利用估算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巩固估算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时,学生有可能习惯计算出精确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估算价值。

第5题 【设计意图】

通过把淘气和笑笑估算的结果与精确结果相比较,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同时进一步体会数之间的关系。淘气将被除数估大,除数估小,所以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笑笑奖被除数估小,除数估大,所以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

数学万花筒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由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估算结果,那么估算结果是否有一个标准,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在数学中,估算出结果的数量级是重要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估算,学会了用适当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到了估算的作用,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请同学们课后写几篇生活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数学日记,再次感受估算在某些情况下的优越性。

(五)作业:

预习下一课,我们学过哪些整数运算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六)板书: 估算

40×6=240(人) 估小——去尾 50×6=300(人) 估大——进一 40×2+50×4=280(人)四舍五入法 45×6=270(人) 中间数法

五、反思:

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哪里有估算,让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了估算的方法,这也是我让学生预习的内容,这样就解决了教学的重点。但是在本节课上还存在以下缺点:

1、课件设计冗长。很多内容都是没用的信息。

2、在设计课件时与书上的习题有个别的不同。导致书上的习题没有及时的解决。

3、在学生回答1000元够不够时,学生给了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300+800=1100元,这种方法不太合理,我没有给予正确的评价。 缺点还有很多,我会认真的反思、认真备课,向前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老年人买什么保险合适下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