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研究论文

2022-05-0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信息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高校信息化是一个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和校级差异。硬件投入、制度建设和校级差异都对信息化应用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按照作用大小排列,依次为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标准规范、管理体制、校级差异。

高校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1:

地方高校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互动研究

[摘要]在国家大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下,区域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与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文章通过对许昌学院和许昌市信息化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地方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信息化发展相互促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了许昌学院信息化与许昌市信息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陈建军(1973- ),男,河南鄢陵人,许昌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河南许昌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许昌学院信息化与许昌市现代化互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7056)

21世纪,以微电子、计算机、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并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全球的普及,使人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更为自由和快捷地交流信息,信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则成为衡量高校与地方信息化发展的“温度计”,标示着高校与地方的发展水平。

一、地方高校信息化与地方城市信息化互动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着地方院校的发展,反过来,地方院校的发展也在促进着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可以说,地方高等院校的集聚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并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先进的科技、文化、教育等诸要素向其聚集,聚集越多、质量越高,城市的作用与功能就越大,而地方高等院校则可以为地区及城市培养一流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同时,地方高等院校聚集了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通过科研、交流、合作等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地区及城市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和作用,进而扩大城市的影响,推动地区及城市快速发展。

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各个层面,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一)政府方面

在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确立的今天,地方政府对高校没有直接的行政管理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问,而是要运用立法、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提高统筹管理能力,加快建立包括决策、执行、反馈在内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将高教改革和发展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

(二)社会方面

1.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一方面要求高校利用自身优势服务社会;另一方面社会也要为高校的发展创设条件。当前,最为主要的是从体制改革和政策完善上形成教育、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的局面,包括:体制上,要打破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的条块分割状况,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扫清障碍;政策上,要完善金融资金的支持政策、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等体系,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开方便之门;环境上,要完善市场体系,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的建设,为高校发展营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境。

2.社区教育资源要与高校共享。不仅高校教育资源要向所在社区开放,社区的教育资源也要与高校共享。例如,高校的一些实践课程、函授课程可以利用社会的教育机构和设施授课;高校可以聘请企业科研人员、工程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社区的图书馆、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可以与高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建立信息网等。

(三)高校自身的努力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如前所述,地方高校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与当地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而这又要求高校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这是因为,当前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以高新技术为首要支柱的,高校只有以创新知识与培养人才为核心,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与最新的科学技术,才能发挥好服务社会的职能。

2.找准定位,办出特色。从宏观上讲,在办学目标上,要注重务实性,办学目标的定位在时间上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学校的类型和层次上,要坚持从学校自身的条件出发,定性要实际;要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条件出发,瞄准社会需要,定位在某个层次,努力办出特色。从微观上讲,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解决问题式展开;在研究上以开发型应用型研究为主等。

3.深入开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益。高校要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在定编、定岗、定职、定责的基础上,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工作岗位全员聘用制,精简机构,压缩非教学人员,进一步改革分配和奖励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要加大后勤改革力度,推进后勤社会化、产业化,建立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有效监督的新型学校后勤服务体系。高校要严格实行内部经济核算,降低教学成本,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

二、许昌市信息化的现状与建设内容

(一)许昌市信息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对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重视,信息化水平提高迅速;东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基础好,结构完善,信息化水平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中部省市无论是对外的信息接收与沟通,还是自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几年的增长程度都不大,而且信息化的基础亟

须加强。有着悠久历史的河南省许昌市,恰好位于河南的中部,而河南又位于中国的中部,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弱,因此,提高许昌市的信息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许昌市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邓寿鹏对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是:在国家的统一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国务院在深圳召开的“全国信息工作会议”对国家信息化的内容作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归纳:(1)要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的重点;(2)加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3)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4)促进科技、教育的信息化,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加快信息人才的培养;(5)加快发展面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服务业;(6)抓紧制定信息化的政策与法规等;(7)“三金”工程建设。根据“国家信息工作会议”的内容要点,可以把许昌信息化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2)信息技术得到高度的开发和普及;(3)信息产业上的高度发展;(4)信息服务体系高度完善和健全;(5)信息教育尤其是信息高级人才的培养及信息应用的普及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6)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科学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技术得到充分的重视。

三、许昌学院在许昌市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一)资源共享

许昌学院是一所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许昌学院图书馆是豫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馆藏丰富,书目涵盖各个学科门类。广大师生和市民可以利用网络登录许昌学院图书馆,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在大家的共同支持下,许昌学院图书馆将变成许昌市资源中心与数字化学习基地。

(二)培养地方急需的人才

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地方人才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新机制。优化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立完善学科专业的灵活调节机制、高等学校的自我适应机制、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政策保障和评估的监督机制,努力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需—产—销”的良性循环。

许昌学院历来都承担着为当地培养人才的重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昌学院责无旁贷,积极推动许昌的信息技术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不失时机地设置了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这部分人员通过几年的学习,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毕业后大部分分布在许昌的各条战线上,从事着信息技术的开发、推广与服务工作,为许昌的信息化建设培育后备力量。

(三)信息技术的开发

地方高校科研定位和导向决定其科研进展,进而直接影响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也直接影响自身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源。因此,一方面,地方院校为地方科研机构投入科研支持包括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等,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地方科研机构的科研需要和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地方院校还可以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力量联姻,共同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高新技术问题,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不断发展。

(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种不规范的情况相继出现,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信息化环境,作为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到信息制度与法规的建设当中来。

(五)短期培训基地

面对信息化相对较弱的许昌市,其从业者信息技术能力相对比较欠缺,为了更好地提高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学校作为资源的中心、智力服务的基地,与地方结合,根据行业特点,为各行业提供短期的培训。

(六)技术咨询与服务

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在资源配置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有天然的优势,在为校内师生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有责任向校外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咨询与服务。

(七)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许昌学院开发与购买了大量网络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将涵盖很多学科门类,不仅满足在校学生开展自由的学习,同时也将满足许昌市部分从业者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宝瑞,邱小捷,王桂娟.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从动与互动[J].教育与职业,2009(2).

[2]张虹波.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3]唐佐寿.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6).

[4]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

[5]丁新.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2).

[6]刘柏云,李遐.论图书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2006(6).

[7]王卫文,韩改样.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3).

[8]乐军.区域高校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合作发展策略[J].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06(8).

作者:陈建军

高校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2:

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高校信息化是一个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和校级差异。硬件投入、制度建设和校级差异都对信息化应用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按照作用大小排列,依次为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标准规范、管理体制、校级差异。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影响因素;地区差异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高校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各地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整合一切可用资源,摸索适合区域现状的信息化发展之路,取得了长足进展。评估高校信息化的现状,研究高校信息化的影響因素,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已有相关研究主要从定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二、文献综述

(一)定性研究

王秋梅等(2002)[1]认为西部高校信息化存在硬件设施不足、教育人员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等5个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对策。黄建军等(2003)[2]针对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为西部高校如何在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建设和共享网上教学资源提出了相关对策。贾玲(2008)[3]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不足、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策略。李思寰(2009)[4]通过高校信息化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资源浪费、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她认为综合评价研究的滞后阻碍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

姜辉等(2004)[5]根据高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与若干个三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李涛等(2005)[6]建立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应用情况等6个一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张成洪等(2008)[7]构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

(三)综合评价方法

张成洪等(2005)[8]应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意见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杨同伟(2006)[9]提出一种结合AHP和灰关联分析的高校信息化综合评价模型。李涛等(2005)[6]和刘裕乾(2008)[10]分别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估高校信息化水平。李思寰(2009)[11]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西部高校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收到了多位学者的关注,从定性角度挖掘问题,进而献计献策。然而,鲜见相关的定量研究,特别缺乏对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实际上,关于我国高校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受限于缺乏统计数据,研究者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所以,很多研究只能从理论角度探讨权重设定和评价模型,也很难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高校信息化的因素。所幸,“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于2008年通过教育部向全国336所高校进行信息化水平调查,首次获得了比较全面的高校信息化数据。本文利用该数据分析了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和校级差异,并用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因素。

三、数据说明和预处理

(一)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于2008年11月18日进行的高校信息化调研成果。调查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情况(简称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应用系统)、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简称管理机制)、标准规范建设及应用情况(简称标准规范)。

因本研究只涉及一级指标,故略去二、三级指标的介绍,详情见张成洪等(2008)。经过整理汇总,得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甘肃、湖北、湖南、吉林、内蒙古、陕西、云南10个省、直辖市,共329个高校的样本,其中本科高校152所,专科高校177所。

(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分为三个步骤:①处理矛盾值;②处理缺失值;③归一化变换。如果回答没有按照问题的要求规范答题,那么根据答案的意义规范作答。对于不合逻辑或者自相矛盾的答案,一律以缺失值处理。对于缺失值,本文采用最常用的“均值估计法”予以处理,根据高校所在的省份和级别,利用其它同类样本的均值填补缺失值。因为原始指标的波动水平各不相同,所以运用归一化变换将数值转换到0~100之间。关于数据定权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灰关联评价法、熵权系数法等等。究竟选用何种方法最佳,往往因问题和样本而异,没有一般的解决方案。在没有进行比较研究之前,本文采用最简单的定权方法,即同级指标等权处理,尽量降低定权方法的选择对分析结论的影响。

四、实证研究

(一)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

如图1所示,东部地区高校信息化水平最高,分别在“标准规范”、“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三方面力拔头筹,仅在“管理体制”和“资源建设”两方面略低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高校信息化的优势既表现在包括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的信息化“硬件”上,也体现在标准规范的“软件”上,尤其是“标准规范”的平均得分62.2分,比西部地区高出17.3分。在体现综合实力的“应用系统”上,东部地区也以32.4分名列首位。

中部地区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表现不俗,在基础设施标、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三方面紧追东部地区。在资源建设和管理体制两方面,中部地区甚至以23.8分和36.3分的微弱优势力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上已不比东部地区高校差,只是在软实力和综合实力上稍逊一筹。

总体而言,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接近,西部地区除了在管理体制略高于东北地区,其它四个方面的平均得分都略低于东北地区。事实上,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管理体制方面的表现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很小。这充分说明西部和东北地区都非常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信息化水平落后主要是因为硬件投入不足等因素。

如表1所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高校信息化程度最高,囊括了前三名。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高校的优势尤为明显,在最体现综合实力的“应用系统”上包揽冠亚军。有趣的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总体排名第一的北京仅得29.8分,比云南和甘肃稍高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观题比例较高,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但也说明,各地高校都很重视信息化建设,导致“管理体制”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小。另外,广州的高校信息化总体第三,但不如北京和上海那样全面,既有强项也有比较明显的弱项。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以39.7分名列榜首,但在“应用系统”方面,得分低于湖南和湖北,仅比吉林高1分,相对于中部地区高校的优势并不显著。

湖北和湖南虽屈居第4名和第5名,但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乏亮点。在硬件投入方面,中部两省的高校紧追发达地区的高校,湖北甚至在“资源建设”方面获得24.8的最高分。在信息化的制度建设方面,中部地区高校也不落下风,湖南在“管理体制”上获取37.8的最高分。在“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方面,湖南和湖北的高校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与广东无显著差异。

属于东北地区的吉林省,高校信息化的平均得分获得第7名。吉林省与西部地区中高校信息化建设较好的省,如内蒙古、陕西,处于伯仲之间。这三个省与中部地区的主要差异不是硬件投入和管理体制,而是“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西部地区中的云南和甘肃,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弱后的省。两省的高校不仅“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而且在“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的软件投入也不足,最终导致“应用系统”的综合实力很弱。

(二)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

高校信息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地区上,还体现在同一地区的高校级别上。本科高校通常比专科高校更有名气,拥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和财政支持。本文运用T检验判断某地区本科高校与专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特定的高校信息化指标,检验校级差异的T统计量如下:

其中,和分别表示本科高校信息化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和分别表示专科高校信息化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5个一级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2。

从地区维度看,湖北省高校的校级差异最显著,本科高校分别在“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3项指标上显著优于专科高校。内蒙古和云南的校级差异都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2项指标上。陕西和甘肃的高校都有1项指标存在校级差异。上海、广东、湖南、吉林三地的高校信息化无明显的校级差异。

从指标维度看,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方面无明显的校级差异,但在标准规范都有一个地区存在校级差异显著。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異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两方面。其中,“资源建设”指标有3个地区校级差异显著,而“应用系统”竟然有5个地区校级差异显著。特别地,西部四省的本科高校都比专科高校在“应用系统”方面占优。

(三)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回归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本质是高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科研和行政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硬件设备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信息化的基础和起点。高校肩负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责任,不仅内部生产大量的信息,而且还要从外界接受和引入最新的信息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的电子图书馆,配备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

高校信息化既需要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硬投入”,也需要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的“软投入”。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管理的制度化,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很积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处理和共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科学地分类和描述信息,才能促进高校各部门协同工作、信息共享。

如前所述,“应用系统”体现高校信息化的综合实力,是最能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在5个一级指标中,“应用系统”是衡量高校信息化产出的指标,其他4个指标是衡量高校信息化投入的指标。任何投入的效果都需要经过应用的检验,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是评价高校信息化绩效的重要方面。本文用回归模型研究高校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率,因变量是“应用系统”得分,自变量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得分,再引入一个哑变量反映校级差异(1表示本科,0表示专科),估计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62.1%,所有变量的系数都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也与预期一致,说明5个自变量都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回归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解释变量对高校信息化应产出的影响程度。按系数大小排列,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解释变量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然后是依次是标准规范、是否本科和管理体制。

硬件投入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基础设施”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73分;“资源建设”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56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真金白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信息化硬件投入。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全国名列前茅,高校信息化硬件投入水平也最高;湖南、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硬件投入水平位居中;陕西,甘肃,云南等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弱后,硬件投入比较薄弱。

“标准规范”是影响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第二重要的因素。“标准规范”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119分。完善的标准规范建设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高效使用信息资源和硬件设备。当高校信息化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初级阶段时,可能意识不到标准规范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面对日益膨胀的信息资源,就会发现科学、规范地分类和描述信息是多么重要。“标准规范”的得分反映了高校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信息化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如前所述,高校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校级差异。回归分析也表明:如果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本科高校的“应用系统”比专科学校显著高出0.058分。实际上,校级差异对信息化产出的影响程度也比回归分析结果更大。数据显示,所有地区本科高校的“应用系统”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专科高校。其中,悬殊最大的是上海,平均高出15.4分;差距最小的是广东,差值为1.6分。众所周知,本科高校比专科高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列入“211”和“985”的本科高校,资源优势最终体现在硬件投入上。校级差异大部分通过硬件投入间接影响应用水平,因而直接作用的估计系数较小。

“管理体制”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解释作用最低,“管理体制”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057分。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从制度、资金、组织三个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但是,专科高校的“管理体制”得分并不比本科高校差,说明大多数专科学校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但因受制于财力、物力的硬约束,导致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弱后。

五、主要结论

根据我国部分省市的高校信息化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高校信息化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东部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高校其次;东北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略优于西部地区,但都处于相对弱后的地位。具体到省、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高校信息化优势明显;湖南和湖北的高校信息化表现不俗,只是在“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两方面稍微逊色;内蒙古、吉林、陕西、云南和甘肃5省的高校信息化水平接近,除了“管理体制”指标,其他方面都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都有不小的差距。

(二)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呈现区域特色

本科高校比专科高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列入“211”和“985”的高校。资源优势决定了本科高校在硬件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影响信息化应用的水平。高校信息化的校级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两方面。T检验显示,湖北省高校的校级差异最显著,内蒙古和云南的校级差异都体现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2项指标上,陕西和甘肃的高校都有1项指标存在校级差异。

但实证研究也揭示,在一些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不存在明显的校级差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一方面,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政府很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对本科和专科高校的支持几乎一视同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区高校相对集中,本、专科高校的交流相对方便和频繁,有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校际传播。所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专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软”和“硬”两方面紧追本科高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校级差异。

(三)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是应用。哪些因素影响高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影响的程度如何?回归分析回答了这个问题,“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对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推动作用最强,其次是“标准规范”和“管理体制”。其中,“基础设施”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73分;“资源建设”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256分;“标准规范”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119分;“管理体制”每增加1分,“应用系统”就增加0.057分。

六、对策建议

西部地区高校由于缺乏地缘和资金优势,在高校信息化的硬件投入上严重不足,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校有不小的差距。回归分析的结果为西部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西部地区高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逐步推进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教学科研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具备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后,工作重心再过渡到校园信息门户、校园一卡通、校园虚拟社区等建设项目上。遵循“由软及硬”和“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一体的全面信息化。

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的硬件与发达地区高校相差无几,但在信息化的“软投入”和综合应用水平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就“数据标准”建设而言,中部地区高校在“信息化运维服务管理标准方面”和“信息化技术标准”两方面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数据标准”和“代码标准”上。中部地区高校未来应该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相互融合促进的思路,加强信息资源的标准规范建设,深化应用系统建设,大力追赶发达地区高校。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高校代表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最高水平。但从调查数据看,他们在“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在“资源建设”方面,发达地区高校的教学和政务资源建设比较出色,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和科研资源建设还有待提高。除少数高校以外,多数高校没有建成有特色的数字博物馆。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发达地区高校做得最好的是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基础应用和教学信息化基本达到门类齐全,但视频会议、虚拟社区等高端应用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参考文献

[1]王秋梅,罗莉如.西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130-132.

[2]黄建军,王兰尊.西部高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3):20-23.

[3]贾玲.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8(7):63-64.

[4]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19-121.

[5]姜辉等.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13-116.

[6]李涛,罗新星.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綜合评价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01-108.

[7]张成洪等.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2008-11)[OL].http:\\www.ecampus.fudan.edu.cn.

[8]张成洪等.应用AHP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J].教育信息化,2005(7):39-41.

[9]杨同伟.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3):46-48.

[10]刘裕乾.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8(4):229-230.

[11]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09(6):88-91.

项目基金: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2005年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中国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并得到该课题资助。

作者:廖远甦

高校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3:

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摘要】高校信息化评价是当前高校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总结了以往高校信息化评价的若干思路,提出诊断性评价的思路;在深入分析影响高校信息化评价的非技术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思路的评价指标框架,并以实地调研得到的全国十多所高校的信息化数据为依据,确定了最终的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指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诊断性评价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进展很快,但普遍存在着资金大量投入而成效不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探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效果的影响因素,系统地研究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的评价思路和评价方法,制定可行与合理的评价方案,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一 相关信息化测评研究成果

1 宏观层次的信息化测评研究

宏观层次的信息化测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研究方面。首先是60年代美国的波拉特提出了GDP比重法和就业结构分析法[1][2],它通过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测度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其次是日本学者小松崎清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它选取最能代表国家或地区信息化水平的4组指标来测度其信息化水平;最后是2001年7月中国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提出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3]。这些宏观层次的测评研究为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提供了重要手段,但是只能用作宏观层面的信息化测量,不能直接运用于高校的信息化评价。

2 微观层次的信息化评价研究

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信息化评价不同,各类组织,如企业、政府和高校等,信息化评价更强调信息技术的“投入/产出”的信息化效率分析,与其特殊的行业性质紧密相关。在企业信息化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02年10月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正式推出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3],在政府信息化评价方面的成果主要是Accentrue和Gartner咨询公司的评价方案等[4]。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的政府信息化评价方案。

3 已有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思路总结:

目前为止,在高校信息化评价方面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路。

(1) 第一种思路——高校信息化调查,有针对性地调查高等教育整体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该方法无法深入微观层面对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情况给予具体指导。国际上开展的高校信息化调查主要包括CCP [5]、ACCS [6]、EDUCAUSE CDS和CIS [7],国内高校信息化调查研究主要是2002年4月到6月和2004年10月至11月期间,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8][9]。

(2) 第二种思路——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对高校信息化的整体状况得出分数。但是,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具有主观随意性,是这类评价思路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仍未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此外,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某些评价指标难以定量研究,量化的可操作性差,生硬地给出分数只能降低结果的准确性,有失评价的科学性。因此,目前此类方案尚无得到广泛认同的成功运作案例。

这类思路的典型研究成果有,北京师范大的安宝生等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10]、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数字化校园建设委员会提出的数字校园评估体系[11]、张豪锋与孔凡士提出的高校信息化平价指标体系[12]、张成洪提出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13]。

本文试图探索第三种高校信息化评价思路——诊断性评价。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出发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给予诊断性的评价,凸显特定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改进的方向。该方法要做的是诊断出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弱项,让高校在以后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针对性地予以强化。

二 诊断性评价的方法

1 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的组成部分

(1) 高校信息化的内涵

根据已有的高校信息化研究成果,得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之上的高校信息化应用建设的五个主要方面: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数字化科研(e-Research)、数字化管理(e-Management)、数字化公共服务(e-Service)和数字化社区生活(e-Life),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出发构建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指标体系[14]。

(2) 影响高校信息化的非技术因素

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并且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参考EDUCAUSE CDS的分类,考虑了如下四类非技术因素:信息化组织机构和规划因素、信息化人力资源因素、信息化经费投入因素、信息化管理规范制度因素。

(3) 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的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组成部分如下:

2 初始的指标体系框架

本文按照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的组成部分来构建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项,得出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最基本的骨架。参考已有的高校信息化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笔者对高校信息化实践的初步调研结果,本文初步确定了二级指标项。

在构建高校信息化诊断性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项的过程中,紧扣诊断性评价的主题,对于各个二级指标项的划分尽可能和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对应起来,使得我们诊断性评价的结论在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时更具针对性。

在三级指标项的确定时,本文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 指标项的准确性: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对应的二级指标项的具体内涵

 指标项的可操作性:能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得到具体准确的数据?

初始的指标体系框架如下表所示:

这里,首先给出初始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和二级指标项,因其相对稳定,在实践过程中改动较小,而所有的三级指标项的可操作性都需要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进行论证。最终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要根据实证的结论来确定。

3 调研过程

本文根据初始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制定了高校信息化现状的评价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高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在校学生总数、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的数量和学校级别,第二部分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十个方面来考察学校信息化的整体状况。

在2007年6月至8月期间,按照高校信息化现状评价问卷,调研了15家高校的信息化数据,其中“985”高校1所,“211”高校8所。这15份问卷是深入信息化建设一线得出的关于高校信息化的比较详细的信息。

4 调研后的改进结果

通过在调研过程中对各个高校的实际访谈和分析结果,本文修正最初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以下用两个例子来说明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对最初的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过程中存在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针对二级指标的准确性进行的修正。例如:虽然师生信息素养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是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对于师生信息素养的测量难度很大,而对教师信息化培训的措施和效果的测量则相对容易,因此,本文缩小此二级指标项为信息化培训,使其更加准确。当然,此项也并不能替代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测量。

第二种情况是针对三级指标项的可操作性进行的修正。例如:根据调研结果,原来的校园网建设水平下的校园网覆盖率这个三级指标更正为校园内的信息点数。校园网覆盖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测量难度很大,而校园内的信息点数在校园信息化的主管部门都有统计,更进一步地,可以考察高校的建设信息点数和投入实际运用的信息点数。

根据实际调研结果修正得出了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数字化学习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现列出其指标的详细内容并对其诊断性涵义分别予以解释。

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交流和共享,对教学信息化的考察主要从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支持来进行,前者提供资源的共享平台,后者则提供了辅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交流的手段。

(1) 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根据学校以及网络教学的重点,将传统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教学设计,为高校的教学信息化提供支持。

目前,高校教学资源的建设依靠多人多部门合作完成,内容复杂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减轻管理员的负担,同时提供人性化的使用界面,调动师生利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对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考察主要从其中的资源总量、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其来源来进行,并且从其注册用户和近一年内的访问量来考察其运用情况。

同时,对于完整的大容量的视音频记录片段,包括示范课堂记录、学术报告记录等,高校应该建立视音频点播系统,使得各类素质教育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从其中的资源总量、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并且从其注册用户和近一年内的访问量来考察其运用情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要求高校在进行国家级精品课程申请时必须有申报网站,同时,各省或直辖市也都有精品课程的申报要求。对此问题主要从校级、省或直辖市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数量以及是否有精品课程的申报网站及其最近一年的访问量来进行考察。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目前实验示范中心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各高校展示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力度的重要窗口。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从高校校级、省或直辖市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数量以及是否有统一的网络支持平台及其最近一年的访问量来进行。

学科/课程学习网站对于研究型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起到支撑作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在高校中已经逐渐兴起,但是缺乏统计。对此问题从专题学习网站的数量进行考察。

(2) 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支持

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支持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全过程的支持和改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情况和网络辅助教学情况两个方面。

多媒体教学情况的考察主要从多媒体教室利用率这一问题进行。对网络辅助教学问题的考察主要从是否有学校或院系(不包括网络学院)统一建设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教师总数和学生总数、平台上的课程门数、有百次以上访问的课程数目来考察。

三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的思路,就是要按照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构建出指标体系,然后对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诊断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正如在对二级指标项师生信息素养进行修正时提到的,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时,为增强实际的可操作性可能对于某些理论上的概念进行了缩小以使其更准确,这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测量结果不够全面。尽管如此,如果我们关于高校信息化诊断性评价的研究工作能够对于学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这种努力和尝试就是值得的。本文的结论还需通过更多的实践应用加以进一步细化和调整。

参考文献

[1]Fritz Machlup.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Princeton,1962.107.

[2]Mach U. Porat and M. Rubin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M].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7.

[3]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DB/OL].

[4]尹岩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及对策.科技与管理[J], 科技与管理,2006,(4):109-111

[5]CCP(Campus Computing Survey) [DB/OL].

[6]赵国栋.关于中国、美国和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ACCS研究项目介绍[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7]国际教育技术协会EDUCAUSE[DB/OL].

[8]汪琼,赵国栋.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信息化,2003,(7).

[9]赵国栋.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10]安宝生,衷克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4).

[11]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DB/OL].

[12]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评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3]张成洪.高校信息化的规划与评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4]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字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作者:梁 培 韩锡斌 胡 华 吴庚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开发计算机软件论文下一篇:医生与商业受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