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2022-08-25

第一篇: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财政学 复习重点

1. 财政的含义: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解释,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中国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平衡)性。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①垄断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③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

政府干预手段:①立法和行政手段②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③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②寻租行为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④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 财政的职能: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① 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 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 ③ 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 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 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

⑵收入分配职能:

① 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② 规范工资制度。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 ③ 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④ 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⑶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①根据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

②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③通过财政投融资、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的安排,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协调和高级化。

④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的纯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⑤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1①提供纯公共物品和某些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应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②垄断型国有企业应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③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应采取公司制改造模式

④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①3E原则: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②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③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④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于1994年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

公共选择理论贡献: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同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政府有效工作的规则和制约体系。

财政监督的主体:各级财政部门

财政监督的方式:①日常监督检查②专项监督检查③个人检查 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①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②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③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④促进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⑤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⑥着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是一种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行政管理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是为了满足社会在生活从那的公共需要。

行政管理支出: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外交

按费用要素分:人员经费(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

公用经费(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和业务费)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⑴经济上的原因:人口密集化将产生外部拥挤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行政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⑵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膨胀⑶行政成本意识薄弱,经费使用效率低 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

⑴“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投资额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

⑵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①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 ②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

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付。

补贴的特征:

①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也包括政府干预私人机构的行为

②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的生产销售企业,除了出口补贴外,还有对国内各产业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部门的财政补贴

③补贴的方式可以通过行政、立法方式,既可以使货币资金的直接给付,也可以通过免税和优惠贷款等间接渠道,既可以使用现金、也可以是货物

④补贴的效果是利益的得失

⑤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⑥补贴具有专项性

财政补贴的分类: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①改变需求结构②改变供给结构③将外部效应内在化④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

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效应:

⑴积极效应:①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②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④消除“排挤效应”⑤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⑵消极效应(存在的问题):①补贴过多过滥,财政负担严重②长期的补贴是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人为加剧不公平竞争③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④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建立新型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补贴的支出效益:

①从制度创新入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财政补贴制度

②改革补贴的方式,重新规范补贴的重点和范围

③改革财政补贴的配套措施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因素:⑴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⑵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⑶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我国财政收入变化的影响:1994年以前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回升并从1998年表现为加速回升。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对剩余产品所进行的强制和无偿的分配。

税收概念所包含的内涵: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②征税主体——国家③客体——国民收入的一部分④依据——法律(政治权力)⑤目的——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的“三性”①税收的强制性②税收的无偿性③税收的固定性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收归宿:税收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我国的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①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②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③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 ④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⑤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 ⑥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税收的收入效应: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从而使得纳税人的收入下降,降低商品的购买量和销售水平

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购买商品时的影响,政府对不同产品实行征税或者不征税、重征或者轻税的区别对待,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纳税人减少在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①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②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③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①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②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③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 最适课税论的主要内容:

1. 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

(1)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2. 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1)逆弹性命题

(2)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3. 最适所得课税理论

(1)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2)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取消农业税历史意义:2006年3月14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庄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

①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②体现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原则。

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差别。

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①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②积极增加财政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③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④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债:是中央政府凭借信用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产生的政治基础——国家的产生 国债产生的经济基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国债的基本特征:①债务信誉度高②债券种类多,发行方式灵活③债务关系规范④偿债资金来源稳定可靠

国债的发行方式:①直接发行方式②连续发行方式③承购包销方式④公募招标方式

国债的发行价格:①平价发行②溢价发行③折价发行

国债的利率:根据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和社会资源余缺情况而定

国债的还本方式:①分期逐步偿还法②抽签轮次偿还法③到期一次偿还法④市场购销偿还法⑤以新替旧偿还法

国债还本资金的来源:①设立偿债基金②通过预算列支③举借新债 国债的付息方式:①到期一次支付法②按期分次支付法

国债的政策功能:①弥补财政赤字②筹集建设资金③调节经济 国债负担率: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应债主体收入水平的比重 国债依存度: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简述李嘉图定理:债务和税收等价。即所谓发行国债等于未来的税收,那么,以增发国债为手段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不会影响总需求。因为政府发行国债,居民家庭就会减少消费,把由于发债而不增税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备支付未来与国债等价的税收,这样政府由发债而增加的支出与消费者减少的消费正好相等,总需求不变。扩张性财政是无效的。

评价:⑴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假设就是理性预期,这与现实不相符⑵李嘉图定理假设人们总是留给后代一定规模的遗产,与现实不符 ⑶政府债务没有违约风险,债务的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市最低的 ⑷李嘉图等价定理隐含着个人具有完全的预见能力和充分信息 ⑸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所有的税都是一次性总量税,与现实不符

国家预算: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国家预算原则:⑴公开性原则⑵可靠性(谨慎性)原则⑶完整性原则⑷性原则

财政政策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

财政政策目标: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适度增长;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财政政策工具:①税收②国债③公共支出④政府投资

财政政策的类型:

⑴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

①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②紧缩性财政政策③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联邦主义: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经济财政学中简述分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①增发国债②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③调整税收政策④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 :①加大基本建设支出,推动经济增长②加快基础实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③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④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⑤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就业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补偿政策:是一种相机抉择,政府有意识地 从当时经济状况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政策。

第二篇: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精心整理

1简述财政投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

(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速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简述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

3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回收和债务收入

4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二,现行税收制度

5简述课税对象和税源的关系

课税对象和税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中的国民收入。由于课税对象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能带来收入的其他客体,或是仅供消费的财产,因此,课税对象与税源未必相同。 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1)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

(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3)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7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即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就征税对象全额依率计征。

(2)所谓免征额,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部分一律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依率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照顾措施,但两者优惠政策的重心不同。其中,前者体现税收的重心照顾政策,后者体现税收的普遍优惠政策。

8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在分配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也是主动行为

9简述各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1)固定税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主要适宜于流转额的课税,缺点是在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上不如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优缺点:优点是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利于征管,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

(3)累进税率优缺点:有较强的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但计算较复杂,透明度不如固定税率

10简述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

11简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2)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的课税难以转嫁

(4)垄断性商品税负易转嫁,竞争性商品税负难转嫁

(5)从价税税负易转嫁,从量税不易转嫁

12简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1)研究税负转嫁问题,有利于税收负担的合理安排

(2)研究税负转嫁问题,有利于制定正确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

(3)研究税负转嫁问题,有利于揭示税收分配关系的真相,找到税负的归宿,把纳税义务人与实际负担人真正区别开来

13简述增值税的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不准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

(2)收入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只准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

(3)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准许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

14简述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

三个基本指标:

一 国债负担率,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二 国债收入比 以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收入水平的比重来表示,或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的比例来表示

三 债务依存度,即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称为中央依存度,或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称为全国债务依存度。

15简述李嘉图的国债等价定理

李嘉图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李嘉图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国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认为政府是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债务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于居民的消费和资本的形成(国民储蓄),没有任何影响。

16简述当前我国中央和地方债务依存度的状况

目前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偏高,全国财政支出的国债依存度偏低这个矛盾现象,反映了我国财政结构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不仅反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偏低,而且反映国家债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集中在了中央财政一级。

17简述单式预算的优缺点

单式预算是指将全部的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预算总表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的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性质的一种预算形式。

优点:1综合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从整体上反映了政府财政收支情况 2便于立法机关审议和批准,便于公众了解

缺点:没有将全部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汇集平衡,不便于经济分析和选择的宏观调控 18简述单是预算和复试预算的区别

单:是指一个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

复: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19简述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的区别

增: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零: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20简述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思路

(1)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只能范围,为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创造前提条件

(2)以事权划分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

(3)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体系,规范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4)在规范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收入划分的同时,积极实施省一下各级政府的分税制。

(5)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要继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21简述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

(1)完善预算体系,为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标准提供依据

(2)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合理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

(3)规范转移支付方式,逐步扩大按“标准收支法”计算的转移支付的范围

(4)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的收入比重,加大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22简述我国1994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想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想结合的原则

23简述1994年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24简述我国分税制的成效

(1)“两个比重”逐步提高。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逐步提高

(2)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3)地方财力进一步壮大

(4)中央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25简述我国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

(1)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财力差距还是有所扩大

(2)省级及省以下纵向,横向财力差异较明显

(3)省级下财政体制调整不够及时和到位,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25简述分级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下各级预算财政的划分

(1)国防费和外交支出划归中央支出

(2)行政管理费分别由各级本身负担

(3)央预算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为主

(4)地方预算以文教,卫生保健和市政建设为主

26试述分税制的内涵

(1)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划分方法主要按税种划分,也可以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配或实行共享制

(4)对预算收入水平的差异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调节

计算题:

1钢坯

销项税额=(242+20+0.56)/1.17*17%=38.1497万元

进项税额=【80+4+(2.4-0.5)+600*0.015】*17%+3.2*7%=16.34万元

2饮料

销项税额=102000+(8+35)*200*17%=103462元

进项税额=25500元

应纳增值税=77962元

3某演员

工资薪金应交所得税:3000<3500不交税

未考虑捐赠的劳务报酬应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

捐赠限额=64000*30%=19200>10000

考虑捐赠的劳务报酬应税所得额=64000-1000=54000

劳务报酬应交所得税:54000*40%-7000=14600

4王某

(1)18000/12*0.03*12=540

(2)25000不需要交税

5某商店

10300/1.03*0.03=300元

6中国公民王某

(1)12000*80%20%70%=1344元

(2)20000*20%=4000

7某企业

(3000-2800-15)*0.25=46.25万元

8某增值税

(1)100*13%+2*7%=13.14万元

(2)800*17%+2.34/1.17*17%=136.24万元

(3)136.24-13.14=123.1万元

9某工业企业

(5600+800+40+100-4000-660-300-760-200-250-40)=330万元

330*0.25=82.5万元

10大学周教授

(4500-3500)*3%=30

(90000-40000)*30%-2000=13000

共计13030元

11大学周教授

4500*(1-20%)*14%=476

财产转让:免税

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476元

12某演员

20*(1-20%)*40%-0.7=5.7万元

13中国公民张某

(1)(5000+3000)*(1-20%)*20%*70%+(1000+1000+1500-800)*20%*70%=1274元

(2)1274+24000=25274元

14某公司居民企业

(200-20)*0.25=45万元

15 08债务负担率

债务负担率=53300/314045.3*100%=16.97%

债务依存度=8558.21/62427.33=13.7%

债务依存度=8558.21/49052.72=17.45%

16A地区

(1)A地区标准收入=10000*25%*1.3=3250万元

(2)A地区标准支出=1000000*0.5*1.2=6000000万元

(3)A地区应得转移支付拨款=该地区的标准支出-该地区的标准收入=6000000-3250=5996750万元

(4)A地区实际可得的转移支付拨款=50/60*5996750=4997292万元

17A地区

(1)R1994=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50+75%*200-100=100万元

(2)R1995=R1994(1+0.3*1%)=100*1.003=100.3万元

(3)R1996=R1995(1+0.3*1%)=R1994(1+0.3*1%)*(1+0.3*1%)=R1994*1.003^2万元

(4)R2011=R1994*1.003^17=100*1.003^17万元

案例分析:

1土地转让

要点:

(1)主要措施:土地出让要全额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并规定了明确地用途。

(2)意义:规定地方土地收益管理,遏制地方用地冲动。

2住房保障

(1)具有一定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混合物品

(2)解决一部分地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

(3)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政府干预出现失灵

第三篇:《财政学》期末总复习

刘 方 军

一、名词解释

1.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

2.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

3.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4.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5.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也就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一般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6.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专项补助制度,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

7.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8.社会消费性支出指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性积累和保证各级政权履行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的支出。

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0.财政管理是在认识财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以及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定、约束和引导财政工作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活动。

二、简答题

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部分。

(1)财政收入中来自价值C部分,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折旧基金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折旧基金已全部交给企业管理使用。

(2)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向个人的征税;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居民购买的国库券;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税收转稼收入;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3)我国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M,影响M增减变化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要增加M。

2.为什么没有法律保障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答:(1)没有法律保障,权大于法,无论实行哪种类型的财政体制不能顺利执行,都会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2)不依法办事,国家的税收制度不能保证执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会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法行为中面目全非,偏离税法或转移支付设计的目标;

(3)政府的财政行为必须受法律约束,各级、各部门领导都必须遵守法律规范,才能贯彻财政政策,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3.财政支出按归属部门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国家执行职能,一方面需要财力保证,另一方面需要设立相应机构,依靠各级政府、各产业部门、行政、事业部门和单位行使职能。财政机关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把相当数额的资金和经费及其他费用拨付给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它们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经费和费用,就是实现国家各级政权、各部门职能的有力保证。

(2)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明确职能部门的支出范围及其应负的管理支出的责任。既有利于加强财政管理,也有利于对职能部门资金和经费、费用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以期更有效地提高资金、经费和费用的使用效益。 4.简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答:(1)以执行政府一定时期的产业政策为主要投资方向,以追求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宏观效益为宗旨。主要投资于与国家职能直接相关的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着眼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财政投资主要投向于社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性建设投资。

(3)财政投向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因而具有引导民间和企业投向的特点。 5.政府财政部门管理预算的职权。

答: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6.财政分配的共性是什么。 答:(1)国家权力分配的共性;(2)财政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国家职能服务的共性;(3)财政矛盾涉及范围及属性的共性;(4)财政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性;(5)国家行使财政权力制约因素的共性。

7.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个人所得税适用范围。包括中国公民、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2)扩大和调整征税项目。增加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增加了“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应税项目。

(3)统一规定应税项目的费用减除水平。

(4)调整税率水平。

(5)调整减免税项目。

8.虚假财政收入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各是什么?

答:产生虚假财政收入的原因有:

(1)生产和收购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形成积压滞销;

(2)中间产品征税产生虚假收入;

(3)挪用银行贷款顶代税收和利润上缴,产生虚假财政收入;

(4)非法经营,弄虚作假所得上交,造成虚假财政收入;

(5)按原值计提折旧,少提或不提折旧产生虚假财政收入。

防止产生虚假财政收入的主要措施是:

(1)搞活微观经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调控作用,引导企业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合乎质量要求的各类各种商品,减少积压滞销,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顺利循环周转中增加真实的财政收入;

(2)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坚决制止各企业、部门、单位挪用信贷资金上交税利;

(3)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提存制度;

(4)搞好协作生产,防止产品变质。

9.对于可动用的财政结余,动用或不动用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经济后果?

答:动用财政结余就是增加支出,向社会投放货币购买力,用这部分货币购买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办社会事业,或者增加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与此同时,工商企业增加销售,减少商品库存。这种情况表明,动用财政结余不但无害,而且有利,它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效益。如果不动用财政结余,就意味着一部分商品物资该用未用,未能充分发挥这部分物资的效能。

10.简要回答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的选择。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可以选择预算年度收支平衡的均衡财政模式,也可以选择预算年度交替实行赤字和盈余的非均衡财政模式。

(1)选择预算年度收支平衡的均衡财政模式,把预算年度收支平衡(不包括债务收入)绝对化,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情况下,既不易实现,也难以符合经济均衡运行的客观要求,并会削弱财政宏观经济调控的适应能力。

(2)选择交替实行均衡财政和非均衡财政模式。根据经济运行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有的年份实行不包括债务收入在内的均衡财政模式,经常收支平衡后的剩余财力投入经济建设,保持预算年度收支平衡;有的年份,不要求预算年度内收支平衡,实行非均衡财政模式,其涵义是:允许预算年度出现赤字或结余,以调控经济运行,关键是采用适宜的方法弥补赤字。

三、论述题

1.试论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和国民生活总值的比重,对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影响这一比重的因素有:

(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多,该国的财政收入不仅总额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是个最具综合性、基础性的因素。

(二)政府职能范围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政府职能的范围越大,需要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就越大,无论绝对或相对额都是如此。

(三)经济体制和分配政策与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具有关键性作用,它决定着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结果:(1)调整价格,特别是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2)调整国家与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3)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但我国分配政策的调整缺乏连续性,存在着过急过度的弊病,使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过多,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价格的制约作用。要了解和掌握财政收入的实际规模及其增长情况,必须把财政收入增减和物价上涨率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引发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如果是由财政赤字引起,财政会从价格再分配中获得好处;如果是由信用膨胀引起,通常财政收入实际下降。(2)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以累进税为主体,财政收入实际增加;以比例税为主体,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定额税为主,实际收入下降。 2.试述财政管理的特性。

答:财政管理的特性是由财政职能及国家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决定的。财政管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宏观全局性。着眼于宏观经济总体管理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是财政管理的特性之一。维护和促进全局利益的实现,防止局部利益冲击全面利益也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特性。(2)管理的综合性。财政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是不同于其他部门管理的重要特性之一。财政直接管理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管理国家预算。各级财政部门不仅直接管理预算,而且也与其他部门、企业、单位共同管理与业务有关的预算、财务问题。(3)效益的双重性。与其他管理所不同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财政管理追求双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管理形式的多样性。财政分配及其管理方式,主要采取无偿方式,但同时也采取有偿方式。

3.试论国债还本的资金来源。

答:国债到期之后,就要依发行时的规定,按期如数还本。不论采取何种偿还方式,国债的还本总会形成财政的一个负担。同时,国债还本能否如约进行,对到期债券及其他一切债券的行市都会产生影响,对债券持有者和政府都是利害攸关的,这就要求国债的偿还必须有较为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来源。一般而言,还本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1)设立偿债基金。就是由政府预算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偿还国债,即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交一笔专项款设立基金,由特定机关管理专充偿付国债之用,不用作其他用途。在国债未还清之前,每年的预算拨款不能减少,以期逐年减少债务;这种方式虽然较为受投资者所欢迎,而且设有偿债基金的国债发行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实践中,偿债资金常被挪用而形同虚设,而且,政府因设置基金被迫定期拨款,使预算安排丧失一定的灵活性。而当预算平衡出现严重困难时,又势必忽略按年度拨付基金;或者,为拨付偿债基金,势必要发行新的债券,如此,可能反而会加重政府负担,且会引起不必要的管理混乱。因此,这种方式虽在西方国家中试行,但大多都失败了。(2)依赖财政盈余。就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结束时,以当年财政收支的结余作为偿还国债的资金。如盈余多,则偿债数额亦多;如盈余少,则偿债数额亦少;如无盈余,则无款可用于偿债。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靠财政结余作为偿债来源的办法实属理论上的假定。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今各国国债的规模大都呈现日益增加之势,每年都有大量的到期债务需偿还;另一方面,各国财政收支的平衡也愈来愈困难,收支不能相抵的年份愈来愈多,赤字数额越来越大,即使偶有盈余,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年偿还国债的需要。况且,为了能长期不断地发行债券,也必须按期及时偿还国债以维持政府信誉、根本不可能视财政结余的多寡来决定偿还国债的数额。(3)通过预算列支。就是将每年的国债偿还数额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项目而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的财政收入(主要指税收)保证国债的偿还,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偿还国债一种较为稳妥的办法,实际却并非如此。如果政府有能力每年拨出专项款用作国债偿还支出,可能就没有必要发行国债,或者不必要每年发行那么多国债。否则,即使在预算中列支,也常常被作为软性支出,在正常的财政收入紧张时被挤掉而使偿债支出形同虚设。而为了保证国债到期偿还,政府又必须寻找正常财政收入之外的财源,即再发行国债以筹措偿债资金,进而形成“预算列支、举债筹资”的局面,徒增管理上的麻烦。(4)举借新债。这是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为到期债务筹措偿还资金。这种方式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虽然单项债务有偿还期,但就总体债务而言,可以通过新债务还旧债的办法,无限长时间延续偿还期;在实践上具有必然性,随着债务规模日益扩大,正常的财政收入已无法满足到期国债还本的需要,偿债资金的来源不得不依靠举借新债,因此,举借新债已成为各国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以举借新债的方式来筹集偿还国债的资金,实际上是把国债作为一种稳定的、长期的收入形式来看待的,这样做,既有利于政府筹集收入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政府利用国债这一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4.论述经济体制转换时期需求过旺及通货膨胀的成因。

答:(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规模过大,货币超量发行。投资膨胀,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失控,货币超量发行,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与投资膨胀相联系,投资主体模糊,投资风险责任缺位,也是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

(2)农业歉收,农副产品供应短缺,引发供需失衡,导致通货膨胀。农业丰歉,不仅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而且对供需平衡和通货膨胀产生不同的影响。农业丰收,农副产品供应增加,与财力需求保持平衡,则抑制通货膨胀;农业歉收,农副产品短缺,吸纳财力的供应能量降低,引发供需失衡,通货膨胀。

(3)企业成本上升,推动通货膨胀。基础工业品、服务价格和其他成本要素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通货膨胀因素。

(4)外汇增加。外汇增加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加剧通货膨胀。

5.论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答:我国1994年起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是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一)实行分税制的优点:

(1)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

(2)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3)分税制改变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办法,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换。

(4)通过建立统

一、规范的中央对地方收入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支援,缩小地区间差距。

(二)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中央财政承担国防、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与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2)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应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问题:

(1)目前分税制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如进一步协调税种划分,消除行政隶属的痕迹等。

(2)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事权划分。随着经济体制转换和政治体制改革,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必须做相应调整。

(3)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行分税制,并不要求地方政府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财政收入,仅仅是使地方财政预算拥有一定量的稳定收入,其差额由中央预算补助,从而实现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调控。

(4)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扩大地方税收规模,扩大地方对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和执法权;确立地方的主体税种。 6.试论国债的功能。

答:国债是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既是一种财政收入,又遵循信用原则,必须有借有还。国债也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它以政府的信誉为担保,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国债的功能主要包括: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财政赤字一般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差额。国债的诸多功能中之所以最主要的是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在诸多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如发行国债、增税、改革税制、增发货币和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法。这是因为,与其他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如增加税收、增发货币等相比较而言,发行国债的方式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

①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使分散的购买力在一定期限内集中到国家手中,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改变,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与此相反,政府如果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往往可能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使社会购买力的需求超过社会供给,导致通货膨胀。

②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原则,将企业和个人闲置不用的资金,也就是从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部分,暂时集中起来,让渡给国家使用,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增加税收,一般要受客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制约,如果强行提高税率,就会影响经济发展,使财源枯竭。而且改变税制又要受立法限制,也不易为纳税人所接受。

总之,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上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弥补赤字的一种较为合理的途径。然而,过分依赖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也是不行的,因为这可能导致:国债规模过大,还本付息的压力会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造成恶性循环;以及国家集中的资金过多,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等不良后果。

(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形成财政收入之后,它的支出方向并不是无法分辨的。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建设资金的职能除了从计算口径上加以区分之外,在现实经济中也可以从以下角度加以区分:

①社会制度和财政类型不同。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具有明显的生产性,经济建设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很大,因此我国的国债发行具有明显的筹集建设资金的作用。而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公共性财政,经济建设支出较少,其国债发行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较为明显。②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不同。有些国家在国债发行时就明确规定了国债收入的目的和用途,如日本就将公债明确分为赤字公债和建设公债。我国的国债一般不明确规定目的和用途,但从1987年开始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和重点企业建设债券就具有明确的筹集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作用。③国债收入的性质不同。如果把国债当作一种临时性、应急性的收入,用来弥补经常性收入的不足,国债就是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如果把国债当作一种稳定的、长期的收入,就可以用国债来安排经常性收入以外的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事实上,国债作为稳定的、长期的收入是可行的,原因有三条:社会闲散资金的持续稳定存在提供了国债资金来源;遵循自愿认购和有借有还等信用原则的国债发行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世界各国资金量和充裕程度的不同使发行外债也成为可能。

(3)调节经济。

国债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动会影响国家所支配财力的规模,国债收入的投向又会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等等。国债的经济调节功能是与国债本身共存的。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债已经成为财政政策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我们在发挥国债积极功能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持国债的适度规模。因为国债毕竟只是财政收入一个补充性的来源,过分依赖国债反而会引致不良的后果。

第四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2008级国际贸易与金融系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P16 或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P17

2、完全竞争的市场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P18

3、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所有的生产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P21 或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每一个市场都有众多的买者和买者)P20

4、公平的标准是(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P48

5、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集中体现)P56

6、财政收入总量制约着(财政支出总量)P101

7、净现值标准是(实践中最常用的决策标准)P112

8、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但是(调节收入的效果不够理想)P205

二、判断题

1、政府的收入造成纳税人的损失(√)P106 ★

2、为了追求社会的最大效益,局部损失是不允许的(×)P107

3、财政支出的效益只能用一种方式评价(×)P108

4、财政支出目标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P109

5、成本不同于支出(√)P109

6、效益包括实际产出效益和金融效益()

7、现实生活中市场失灵现象大量存在(√)P110

8、社会贴现率只能以市场利率为参照标准(√)P111

9、投资利率比消费利率大得多(√)P111

10、成本效益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政府决策者做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P111

11、收益-成本标准通常能给出正确答案() ★

12、累进税率调节收入的功能较强(√)P205

三、概念题

1、公共产品(P21):

指那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免费搭车(P72):

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或是指不为提供现有数量的公共产品的成本提供任何费用而享受其利益的经济人理性行为

3、禀赋(P48):

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资源占有状况。

4、外部效应(P21):

指某些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但这些人却未承担该影响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或未获得该影响给他人带来的利益的经济现象。

5、正的外部效应(P52):

指某种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即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从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比如治理污染)。

6、负的外部效应(P52):

指某种活动给他人增加了成本,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收益的代价(环境污染),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7、充分条件(P55):

是政府经济活动在取代私人活动后,与单纯私人经济活动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8、财政职能越位(P54):

指应当、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如政府代替市场参与竞争性行业的投资。

9、财政职能缺位(P54):

是指应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办或者没有办好,如公共设施、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投入不足等等。

10、瓦格纳法则(P94):

“瓦格纳法则”即政府活动扩张论,是指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11、财政支出结构(P100):

指各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关系。

12、效益(P107):

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13、内源性效益(P108):

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

14、成本效益分析的六个基本步骤(P108):

①确定政府项目要实现的目标;②列举成本和效益;③测算成本和效益;④测算贴现成本和效益;⑤选择决策标准;⑥选定项目。 ★

15、直接成本(P109):

是指政府项目使用的直接投入物的成本,比如该项目所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外汇等的成本。

16、间接成本(P109):

是指政府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所导致的外部成本,通常表现为给人们带来不便、不舒服、不愉快或境况变差,很难以定量方式直接估价。 ★

17、直接效益(P109):

是指政府项目所导致的产出增加或生产率提高并由该项目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享有的效益。

18、间接效益(P109):

是指政府项目产品的非使用者所获得的外溢或外部效益。 ★

19、实际产出效益(P109):

是指能导致社会福利发生变化的总物质生产可能性的变化。 ★20、金融效益(P109):

是指对社会没有产生实际福利效益的分配变化。 ★

21、社会贴现率(P110):

是指整个社会愿意用将来消费换取现在消费的利率。

22、税源(P204):

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23、计税依据(P204):

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解决征税的计算问题。

24、平均税率(P204):

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

25、速算扣除数(P205):

是指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的差额。

26、直接税(P207):

是指税款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

27、间接税(P207):

是指税收负担能够或较易转嫁给他人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

四、简述

1、凯恩斯的经济思想:P41 (或参见论述题第一题)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于需求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政府只当“守夜人”的教条必须抛弃。财政支出直接就可形成社会有效需求,从理论上完全可以弥补私人部门的需求的不足部分,使经济达到均衡(充分就业)。

2、货币主义的财政政策:P41 货币学派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弗里德曼为主要代表人物。他强调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即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生产者的自由竞争,极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重点强调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政府应该从对市场的干预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的让市场发挥作用;控制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具有现实意义;主张从压缩财政支出入手,控制通货膨胀;反对用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主张以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代替凯恩斯主义的财政、金融政策。

3、帕累托最优:P48 指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当经济处于要改善社会中任何一人的状况时,必然会损害其他人的状况,或者说不存在当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时,其他人的状况不会受到损害其他人的情况,这时我们就称之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达到了最优化的效率。

4、市场机制失灵:P51 市场机制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运动机制,但这种机制并不万能,其自身有固有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和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两重涵义:其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二是对那些以社会目标为主的活动市场无能为力。

5、垄断:P20 垄断是指资本家为赚取高额利润,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控制着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在垄断市场中,买者或卖者是数量、产品差别、产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生产成本递减等因素都会增强单个厂商或少数厂商影响市场的能力。垄断的存在意味着厂商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可以认为地控制厂品的产量或厂品的价格。这样必然发生资源不合理的流动,使资源配置偏离最有效率的状态。

6、购买性支出:P92,P117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在市场上直接购买所需商品,劳务和公共工程方面所形成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对社会资源直接配置和消耗的份额,是社会总购买力的组成部分。

从具体内容看,它包括政府用于国防,治安,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公共保健,环境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和用于经济调控的公共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购买性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偿性,等价性,资产性和消耗性。

7、转移性支出:P92,P145 指不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而是政府按分配政策,单方面地、无偿地直接拨付给单位和个人,由其自行使用、形成社会购买力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的基本形式是各项政府补助,如社会保障支出、政府的价格补贴支出等,政府的公债利息支出也属于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即购买力的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通过资金接受者的行为来实现。因此,这种分类对研究财政收支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等。

8、购买性支出作用:P92,P118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财政活动对政策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购买性支出的经济效益有:

(1)直接接入资源配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2)直接引起市场供需对比状态的变化,影响生产和就业规模; (3)对生产和就业的刺激,扩展作用,会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9、转移性支出作用:P92 转移性支出则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即购买力的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通过资金接受者的行为来实现。因此,

这种分类对研究政策收支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0、可控制支出:P93 指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强的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11、不可控制支出:P93 指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必须进行的支出,即刚性很强的支出,主要包括失业救济、养老金食品补贴、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项支出。

12、影子价格:P110(金融班已删除此题)

影子价格的确定方法多种多样,取决于要估价的商品或服务的类型。

在完好的市场中,一种商品的影子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因为此时的市场价格既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又等于生产者的边际机会成本。由于不存在外部性,消费者和企业的私人效益和成本等于整个经济的效益和成本。而且,如果市场运行完好,也就不存在缺失市场,从而也就没有不适合市场销售的物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失灵现象大量存在,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不等于它们各自的影子价格。当市场被扭曲或市场缺失时,就需要找到影子价格。

因此,政府的成本——效益分析需要通过影子价格而非市场价格确定一个项目是否应当付诸实施。

13、征税对象:P203 又称课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征税的标的物,它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也是税制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税种的征税对象不同,而每种税必须首先确定其征税对象,因为它决定着税种的名称、课税范围,决定着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区别。在现在各国,一般把课税对象区分为商品,所得,财产三大类。在我国的分类则包括商品,所得,财产,资源和行为五种。

14、纳税人:P204 是征税的主体,是宪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每一税都要规定其纳税人,通过规定纳税义务人落实税收义务和法律责任。国家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可以使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15、负税人:P204 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收负担不能实现转嫁时。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在税收负担实现转嫁时。也可以这样理解: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纳税主体,而负税人则是经济上的纳税主体。

16、税率:P204 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体现了征税的深度。在征税对象确定以后,税率高低决定了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因此,税率就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

税率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7、实际税率:P204 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它反映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负担。

实际纳税过程中,由于计税依据、减免税、税率制度、征收管理上的漏洞等原因,纳税人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存在着差异。税法中只规定名义税率,但在研究税收制度时,应注意分析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差别。

18、边际税率:P204 是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纳税人所纳税额的变动额与课税对象额之间的比率。即最后一个单位课税对象所使用的税率。

19、比例税率:P205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这种税率不因征税对象的多少而变化,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但调节收入的效果不够理想。在具体运用上,比率税率又可以分为单一比率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

20、纳税环节:P206 是税法规定的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果一个税只确定在一个环节缴纳,叫一次课征制,如我国的消费税。如果一种税确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缴税,叫多次课征税,如我国的增值税。

21、累进税率:P205 是把课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征税对象越大,税率越高;征税对象越小,税率越低。一般适用于所有额的课税。

相对于比例税率而言,累进税率调节收入的功能较强,但计算较复杂。在具体运用上,累进税率的形式主要有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22、全额累进税率:P205 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其对应等级的税率一次计征,即安全部征税对象适应的最高一级税率同一征税。其名义税率一般与实际税率是一致的。

全额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方面要比比例税率合理,但在级距地临界点附近,税收负担极为不合理。

五、论述:

一、凯恩斯学派的财政观点和政策主张:P41 1)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引起的。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必须刺激有效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扩大财政开支,大量发行公债,推行财政赤字政策。

汉森则把财政赤字政策和经济周期联系起来,认为在萧条时期,政府应推行赤字预算的政策,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在繁荣时期,应推行预算盈余的政策,以减少有效需求。

这种旨在调节有效需求以熨平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2)把税收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凯恩斯认为国家应通过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或其他地方法,指导和刺激消费需求。后凯恩斯主义者还把税收和投资联系起来,根据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实行增税或减税,以谋求缓和经济衰退。

汉森主张利用快速折旧鼓励企业投资。美国的C.R.麦克唐纳认为,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对调节供求关系有着自动稳定的作用。

3)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认为通过举债,可以扩大政府购买支出,兴办和扩大公共投资,弥补私人消费之不足,达到增加就业、繁荣经济的目的。(见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税收思想)

二、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P42 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派 代表人物:A.B拉弗,P.C罗伯茨等人

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地适应供给的变化,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把滞胀的原因归咎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供给学派发对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供给学派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特别鼓吹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他们还宣称,减税后政府税收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多。拉弗首次把税率与税收的关系制成模型,画在直角坐标图上,即著名的拉弗曲线。

供给学派虽然同意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同货币学派大相径庭。供给学派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在安排货币收入时,人们就乐意保存货币,不去囤积物资,选择生产性投资,不做投机性投资。同时,货币价值稳定,又是保证财政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如何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坚持必须恢复金本位制。

三、论偏好的不合理:P53 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可能某种产品给个人带来的利益较大,但消费者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给予它较低的评价,即只有在低廉的价格下才愿购买;或者相反,某种物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不大,甚至有害无利,但消费者却给与较高的评价,愿意以高价购买。

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优值品(如教育,有人不愿为子女上学付出代价,导致学龄儿童弃学经商等);将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劣值品(如吸烟、购买毒品)。这两种情况也都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

四、论收入分配的不公:P

22、P53 分配不公是指市场的要素禀赋分配会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剧的问题。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效率,这就决定了收入的初始分配首先是按要素禀赋分配。由于每个人的禀赋或挣钱的本事不同,参与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性别、遗产继承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因而也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市场机制下的收入分配标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多的人得到的收入就多,反之,则少。私有财产制度和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社会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产生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况。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在一定的限度内属于经济问题,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成为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产生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的市场机制自然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对分配不公的财政介入:由于不公平分配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因而解决不公平分配问题就必须依靠政府,而政府只能采取财政手段给予解决。政府可以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来大幅度削减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和财产;同时又通过大量的转移支出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目标。

五、论净现值标准:

为了确定一个项目的收益是否大于其成本,需要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即按净现值标准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用实际社会贴现率可算出贴现一个项目发生在每一年的收益和成本,从而得到该项目收益和成本的现值。一个项目的净现值就是收益现值减去成本现值。如果一个项目的净现值是正值,该项目就是可取的;如果不存在具有更高净现值的其他项目,该项目就应当实施。净现值是决定实施还是放弃一个项目的良好标准,因为它衡量的是该项目创造的对社会财富的净增加。P112

六、我国的五大类税收分类:

1.按征税对象为标准,我国把税收分为五大类:①对流转税的征税。如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②对所得税的征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③对资源的征税。如资源税。④对财产的征税。如房产税、车船税。⑤对特定行为的征税。如印花税、筵席税。

2.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税款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能够或较易转嫁给他人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

3.按计税依据分类,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如增值税,营业税;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按规定的固定税额计征的税,如资源税。

4.按税收收入的所有权分类,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

税。中央税是指收入划归中央的税种,如消费税;地方税是指收入划归地方的税种,如资源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一定比例分成,如增值税。

5.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是指以含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税,如消费税;价外税是指以不含谁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税,如增值税。P206

七、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其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各等级征税对象的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既当征税对象提高一级时,仅就超过的部分按提高后的税率计算税额。超额累进税率能够比较真实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但计算相对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叫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指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的差额。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我国在税率的应用中,还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如现行的土地增值税就采用了四级超额累进税率。P205

(注:标有“★”的都是课上老师说要考的)

考试时间: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早上10:30——12:30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桂园三栋

409室全体成员

2010年6月10日

第五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简答题

1.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从总体上说,增长势头良好。

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由于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同时,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在收支安排上,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政府一直为财力分散和财力短缺所困扰,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加大。

(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由于预算内财政资金拮据,难以满足各部门正常的公共需要. (3)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由于长期实行财政包干制,财政收入增量向地方倾斜,中央可支配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分税制改革后由于达到中央集中财力的预期目标尚待时日,中央财政在预算内资金的调控上也显得软弱无力. (4)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同时,居民储蓄急剧增长,银行贷款呈急剧增长的趋势。

(5)分税制改革以来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首先,还是来自于以税收为主的预算内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和国债的增长带来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支出增长支持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为财政收入增长和国债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

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1)从历史上看,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始终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而在财政赤字笼罩世界的现代社会,谋求财政收入增长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

(2)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是一个根本性因素,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特别对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来说是如此。

(3)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经济和财政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考察,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该国财政收入总额大,占GDP的比重也高。 (4)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

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技术进步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3. 试述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 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相关,或者说,税收中性就是针对税收超额负担而提出的。 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另一方面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

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

所谓税收中性(neutrality),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增值税也不是一种纯中性税收,其理由如下: (1)增值税本身也不是完全中性的。

(2)增值税的中性化是以单一税率为前提的。

(3)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税基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目的是防止投资膨胀,这也体现了对投资的调节作用。 (4)全面推行增值税实行普遍征收的。

4. 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主观上讲,纳税人都存在税负转嫁的愿望。但能否进行税负转嫁,还要看是否具备进行税负转嫁的条件。

(1)课税对象的性质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2)商品的供求弹性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所谓商品的需求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相对于商品价格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价格的上升或下降的一定比率,引起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比率。

商品被课税后,商品的价格将因此而升高。

相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时,税收负担就不易成功转嫁。

所谓商品的供给弹性是指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相对于商品价格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价格的上升或下降的一定比率引起供给量减少或增加的比率。

相反,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时,税收负担就容易成功转嫁。 (3)课税范围的大小

(4)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关系 企业经营都以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为活动目标。

5.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1)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课税造成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纳税人降低了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税收的替代效应是当税收影响商品(或经济活动)的相对价格时,导致纳税人以一种商品或经济行为替代另一种商品或经济行为而产生的效应。

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6.简述“拉弗曲线”及其原理 (1)拉弗曲线原理介绍: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得到说明,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拉弗曲线说明了税率与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拉弗曲线说明了税率与税收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具有至少四方面的经济含义: ①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必然要求高税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②普遍实行高税率往往导致对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的依赖。 ③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可以适用两种税率。

④既然税率和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优税率。 (2)拉弗曲线评价 ①拉弗曲线的合理性

拉弗曲线是在供给学派较为客观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滞胀现象后,继承古典经济学的某些合理成分,强调供给决定需求,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提出来的减税的基本理论依据,使之理论和政策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拉弗曲线的局限性

所有经济理论都同时具有的“时效性”与“相对性”,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拉弗曲线相关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研究其对具有极为特殊国情的中国经济的适用性问题上更应加以注意

7. 如何理解税收制度 对税收制度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认识: (1)税收制度是税收本质的体现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通过设计税类、设置税种、规定税率、划定计税范围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国家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分配关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税收的本质以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

(2)税收制度是税收职能实现的保障

税收职能是税收的内在固有的职责和功能,要使税收职能成为现实,就必须依赖具体的税收制度。

(3)税收制度是征纳双方的依据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关于税收的法规和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和纳税的行为准则和法律依据。

8. 简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商品课税又称流转税,也称货物和劳务税,是指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特征:

(1)课征普遍

(2)以商品或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非常灵活

(3)实行比例税率,计征简便

(4)商品税的税负容易转嫁 (5)税收负担具有累退性和隐蔽性 功能:

①可以稳定、便利地取得财政收入,是收入功能较强的一个税类。商品课税可以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增长,不受纳税人经营状况的影响,从而收入稳定。 ②由于流转税一般可以转嫁并最终以消费领域为税负归宿,所以可以起到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的作用。

9. 简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

(2)税负不易转嫁,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税源广泛,税收有弹性 (5)计税方法复杂,征管难度大 功能:

①收入功能。②公平功能。③稳定经济的功能。

10.国债的功能有哪些 国债的功能主要有: (1)弥补财政赤字;

(2)对财政预算进行季节性资金余缺的调剂;

(3)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4)筹集建设资金。

11.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有哪些 表示国债绝对指标:

1、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2、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

1、是国债负担率。

2、是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的比重。

3、是偿债率和债务依存度。

4、12. 简述我国政府预算一般要经过的程序 ⑴国务院下达编制下一年度政府预算草案指示,财政部负责具体事项; ⑵中央各部门根据部署组织和领导所属部门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 ⑶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部署编制本区域预算草案;

⑷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政府各部门预算草案,并协助本级政府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按照规定期限报上一级政府;

⑸财政部审核中央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中央预算草案,汇总地方预算草案,汇编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13. 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

14. 简要分析财政平衡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问题。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排挤性影响。

(4)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在已经存在赤字的情况下,一般是靠发新债还旧债,而每年连续发行规模和偿债规模给财政带来了压力,财政为了保持和加大净收入,就必须扩大发行额,未偿还债务便随之逐年增加,自然利息支出也不断加大。

15..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确立的基准是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但是财政政策目标并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经济政策目标,因此财政政策目标一般可以归纳为:

(1)经济增长 (2)充分就业。 (3)物价稳定。 (4)收入的合理分配。 (5)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论述题

1.论述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实行分类征收。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4)个人所得税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5)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办法。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改进:

(1)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制,区分不同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类课征制无法从整体上衡量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不利于体现税收公平原则,还可能扭曲纳税人的行为,侵蚀税基,增加税收成本,从而不利于体现税收效率原则。因此,需要对现行的分类课征制加以改进。

(2)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忽略了个人的家庭结构和支出结构这两个决定纳税人纳税能力的重要因素。税制改进的方向应当是在制定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时,尽可能地考虑个人的家庭赡养人口等特殊情况,以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3)关于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2.试论述如何把握财政平衡问题 (1)财政平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对于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3)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都是一级独立的财政主体的情况下,应该将财政平衡分为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来加以考察。

(4)要区分真实平衡和虚假平衡。

3.简要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运用。

(1)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3~1997年)。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为此,本轮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定位为抑制通货膨胀。

(2)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1998~2004年的宏观调控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来治理通货紧缩。在前期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配合的新的宏观调控手段。

采用了以下积极财政政策工具: 第一,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 第三,增加社会保障和科教等重点领域支出;

第四,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 (3)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年至今)

本次财政政策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压缩国债规模,控制财政赤字; 第二,增收节支,调整结构;

第三,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案例分析题

一. 第一问: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3)在财政收支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相抵部分所形成的购买力已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资金收支差额之中,在计算总需求时,不应再考虑这项因素。

第二问:

(1)“四万亿”的政府投资将造成对社会总需求增加;

(2)“四万亿”政府投资的具体使用项目将会对总需求的拉动产生不同的效果; (3)政府投资的方向应尽量避免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二. 第一问: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主要运用了减税、增级政府支出和政府投资这些政府工具。因此,回答的时候主要从税收、政府支出和政府投资的作用机制来回答。

税收主要通过控制社会资金的流动,对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降低税率,会对私人部门的经济起扩张的作用,使得经济主体的税后实际收入增加,因而能刺激消费和投资。在总需求不足时,往往采取减税来抑制经济衰退。

1 900多亿美元将用于支持失业救济、医疗补助、食品券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项目。这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这是在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增加转移性支出来维持或者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增加。

3 100多亿美元将用于建设项目,包括机场、桥梁、运河、水坝、管道、铁路、公共交通系统等,这是属于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支出对社会总供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公共投资支出,可以刺激投资需求、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复苏。

第二问:这个问题主要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来回答。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的作用较货币政策更为明显和迅速,因此,各国在经济不景气时往往会首先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美国在大萧条以及2009年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都体现了这个原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区别可以参考教材本章内容中第三节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作用机制、政策时滞和侧重点三个方面的差别来回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下一篇:初中体育课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