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有感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井冈山之行有感范文

井冈山之行有感

2017年9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井冈山“革命教育、爱心助学、共建创新”的革命教育活动。

进入井冈山后,停留在课本中的井冈山第一次进入了眼帘,盘山公路蜿蜒盘旋,仰视山尖,翠竹挺拔,云雾缭绕,自然美景一览无余;俯视山下,高山幽壑,飞瀑深涧,自然美景尽收眼底。随后我们陆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战役旧址、挑粮小道、大井故居、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人文景观。看着眼前的美景,听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深深为革命前辈们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而折服,也深刻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印象深刻的是观看了大型史诗实景演出《印象井冈山》,我看到了井冈山革命先烈们在炮火中英勇战斗,前赴后继的斗争画面;看到了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借着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奋笔疾书,忧国忧民的身影;看到了朱德老总在挑粮小道上坚持独立挑粮、爱兵如子的背影;看见了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敌人进攻的场面,那一声声枪鸣,一阵阵炮响在耳边是如此的清晰……正是革命先烈这种无私无畏的付出,才形成了独特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的精髓美,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吸引着无数中国人来到井冈山用历史的眼光瞻仰它、欣赏它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由上汽集团资助搭建的希望小学——江背小学,进行爱心助学活动。校领导的热情欢迎,孩童的天真烂漫无不令我想到儿时的光阴,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双眼,让我想到曾今的我也是如此的刻苦努力。在这里,我感受到上汽20多年坚持不懈的精神,无论什么事情,哪怕再小的小事,只要坚持不要的做下去,总会散发出令人惊叹的光辉。 三天的行程历历在目,作为公司的一员已然回到工作岗位坚守着自己的职责。我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履行好岗位职责,坚持原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为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为祖国的繁荣与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井冈山之行

7月30日,我陪同爷爷经23个小时的展转到达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朱、毛会师的地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山,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的宝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清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是: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最高海拔2120米,主要景点有:茨坪、黄洋界、龙潭、五指峰。我们看到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中国第一山。这倒不是说井冈山是世界第一高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其意不再山高。而是在中国乃至世界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我们赶到茨坪,茨坪是井冈山的中心,这方圆不到10公里的地方,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亲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心脏。那里至今保留着数十处革命旧址,每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足迹。首先参观大井的毛泽东、朱德、陈毅故居,工农政府旧址,小井的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所医院,黄洋界哨口战斗遗址,井冈山博物馆等。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缅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

井冈山山高林密,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上往下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大的城堡必经的关隘。我们参观了龙潭,龙潭共有十几峰,由于海拔太高,我们团队的老人也多,所以只登上了第一峰就坐缆车下山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缆车,从山上往下看,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井冈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一个融革命传统教育与风景旅游览胜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区已经形成。我领教了云海,但我没有能力来描绘;只能说:啊,井冈山真美!

我们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其中,烈士陵园使我感触最深。一踏进烈士陵园的大门,就有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聆听了导游的讲解,领会到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的井冈山精神。

这就是我的井冈山之行。 初一:孟庆辰

第三篇:我的井冈山之行

这次有幸去井冈山学习,首先要感谢厂党委和车间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也是我心中敬仰的革命圣地。到达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开班仪式,井冈山党校副校长给大家介绍了井冈山及党校的相关情况,并向学员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进行宣誓、敬礼、脱帽、肃立、齐唱国歌等环节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了此次体验式学习的序幕。

接下来的几日,我们身着红军服,头戴军帽,走过黄洋界哨口、朱毛挑粮小道、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圣地,一幅幅革命历史画面出现在眼前,红米饭、南瓜汤、毛主席的读书石、朱德的扁担、红军战士们打造农具、武器的生活景象,活灵活现的刻在我的记忆里。通过这些真实的革命景物和传奇的故事,我的心灵真的被震撼、被感动,感慨万千,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心情激动但又悲喜交加,对革命先烈除了敬畏还是敬畏,对我们党曲折的成长历程,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在几天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最深的记忆和印象是“小井红军医院”,它是由原来的茅坪、大井两个医务所扩建而成的。最初取名为“红光医院”,是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医院全采用木质结构,建筑面积为9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32间病房。医院院长曹镕,党代表肖光球,党总支书记曾志,医务室主任段致忠。红光医院在1929年元月第三次反“会剿”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

听老师讲,当时小井红军医院有130多名重伤员住在红军医院里,不幸全部被捕。他们把红军伤员押到附近的一个稻田里,严刑拷打,妄图获悉红军的情况。红军伤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始终守口如瓶。最后敌人疯狂地用机枪扫射,血流成河全部伤员壮烈牺牲。英雄们倒下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井冈山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这130多名英雄究竟叫什么名字,史料上没有任何记载。解放后,根据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回忆,才得知吴鸿禄、李玉发、朱娥龙和邓颖发等20多名伤病员的名字,大部分则为无名英雄。听后我眼含热泪对革命英雄不怕死的精神而敬佩。

在给英雄献花时,我轻轻地放慢脚步,想多一会停留在在这片红土地上,想多一会同地下的英烈交流,感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中国的解放,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轻轻地拭去了眼角的泪滴,踏着革命先辈英勇牺牲的足迹。我想,我们到井冈山来学习,不仅仅是瞻仰革命先烈,更要发扬井冈山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立足岗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工作细节中,带头落实、执行公司和工厂党委、厂部的决定、决议,尤其是在两厂整合后,我们要更加务实工作,为建设、发展更加美好的车辆工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矿井 井冈山 山景怀念人亦恋

井冈山回来已经许久,这份总结本该早就写好,不能说没有时间,再忙的工作,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何况每天班车回来的那一刻,也是自己可以放松的起点。也许与工作性质有关,下班后只想着休息,很少上网,很少打电话。可爱的团队,似乎渐渐走远,逝去的岁月,远离的笑声,感觉真的很遗憾。好怀念,难以忘却我们曾一起缅怀先烈,曾一起登高望远,曾一起举杯狂欢。

还清晰的记得那五天多相处的日子里,在衢州的矿井下,在火车的卧铺间,在井冈山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烈士纪念碑前,我们一起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与心声。井冈山之行令我感慨万千,这是我第一次上井冈山,心目中它一直是那么原始、那么艰苦,似乎离现代化很远很远。当客车到达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井冈山太美了,加上现代化设施的配衬,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那么祥和。随后的日子里,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仙境一般,只有面对那些抗战遗址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这里是革命的发源地,是现在中国的摇篮。一路走来,最难忘的要数黄洋界,不仅因为它地处湘赣边界,道路险要,更因为那一部3D版的黄洋界保卫战,完美的呈现了当时红军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的场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当过分的依赖先进武器的时候也许就忘却了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同是中国人,我军与敌军力量悬殊,但结局的胜败,也许正是取决于我党那种最纯的“土”气息,树枝、竹干、铁桶、鞭炮,这些在枪支大炮面前逊色极其的东西,却成了红军手中的有生力量。“土”,也许就是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留下的最深刻也最浅显的品质。正因为如此,井冈山的老百姓才能如此的贴近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的革命也正是在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大力配合下走向成功的。似乎从这部电影里读懂了很多,加上衢州矿井下我们的“寻根”一行,突然感觉自己似乎应该多过一段那样的井下生活。

很荣幸参加了此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感觉受益匪浅,感谢公司给我的这次机会,使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里无法学到的东西,更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没有彼此的关心照顾,也就没有这次完美的旅程。

二〇一二年九月九日

第五篇:红色旅游之庐山—井冈山之行

工程公司 张彦

庐山之行

庐山,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之一,自然美景与文化相交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深受人们喜爱。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庐山,成为了政治、文化、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她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些文化名人都曾隐居此山并作诗歌颂她。

旅行车围绕庐山盘旋,走着毛主席曾经上庐山的路线,绕过400道弯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景点含鄱口。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在含鄱口可以清晰的看到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在庐山,我最喜欢的就是美庐别墅了。“美庐”二字,承载了多少风雨历史;“美庐”二字,显现出某些人的阿谀奉承和毛主席的宽阔胸怀。 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住,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从此,宋美龄成为了这栋别墅唯一的主人。它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座落的位置,形如安乐椅。蒋介石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视为风水宝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正符合中国风水学说所推崇的格局。蒋介石夫妇很喜欢这里的恬静、秀美,而宋美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于是将这幢别墅命名为“美庐”。从此,神秘的面纱便形影不离,将这幢别墅整整笼罩了半个世纪。在庭园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铁镌刻着“美庐”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题”,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亲笔题写。可以说,这块摩崖石刻,既是这幢别墅庭园的“点睛”之笔,也是蒋介石夫妇对“美庐”的钟爱的历史印迹。

1

南昌之行

在南昌,我们游览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及滕王阁。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滕王阁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与岳阳楼、黄鹤楼并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一代文学家韩愈撰文赞道:“江西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又与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次数之多在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因此较其他“抱守残缺”的亭台楼阁不同,滕王阁独树一帜的体现了代代中国人对美的不懈追求和不断推敲的精神。

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荣历史。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军官住房公积金范文下一篇:建功立业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