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发展价值观论文

2022-04-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科学与技术发展价值观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是由高等教育质量观决定的。因此,质量观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从高等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职能观、发展观等多角度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期对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科学与技术发展价值观论文 篇1:

关于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改分析的几点思考

摘 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计算机逐步走入日常生活,并被人们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在生产工作方面,还是生活娱乐方面,计算机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不断为人们提供便利,发挥自身价值。而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我国教育针对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课改,有利于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改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提升我国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课改分析

新课改具体要求下,小学教育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对学生长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计算机课是我国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的正确使用应该从小学生开始,树立好正确的计算机价值观,为将来高中、大学甚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正确运用网络,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目标改革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不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因此,小学教师应该从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实现新课改,使小学生对计算机有全面了解与认识,计算机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主要按照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文化基础教育。由于小学生对计算机认识不够,通常认为计算机只是游戏、娱乐,不知道计算机深层次的应用,这时,需要计算机教师为学生全面讲解计算机文化及发展历程,使小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

其次,技术基础教育。小学计算机课程应用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以及应用计算机中的部分技术,如计算机中所带的画图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再通过图画制成动画,向学生讲解这就是大家喜爱的最早动画片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多次练习,从中找到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乐趣。

最后,应用基础教育。掌握计算机基础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熟练简单操作计算机,因此,只有将网络技术应用好,才是对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最好诠释。例如:对腾讯微博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并应用网络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结交更多朋友,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遵循精简原则对课程进行设置

目前,国内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极不完善,普遍存在问题,如课程设置并不能全面包含小学计算机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利用小学有限的计算机课时,一堂课下来,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技能均不能让学生有明显收获,内容单一,趋于形式化,课程设置不能周全考虑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进而不利于提高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重要性的认知度等。使小学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影响小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阻碍学生计算机素质提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改革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关联起来

计算机科目实践性很强,教师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的课时与内容分配,合理安排讲与练,做到精讲,多留时间让学生实际练习,也就是所谓的精讲多练。这就要求教师讲时充分利用时间对教学内容精髓给予讲解,点出基本知识点,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复述”与传授表面知识,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四、完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计算机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我们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提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所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技术飞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小学计算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不属于小学教育主修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通过定期对小学计算机教师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学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并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为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腾达.关于小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5).

作者:陈晨

科学与技术发展价值观论文 篇2: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视角解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是由高等教育质量观决定的。因此,质量观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从高等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职能观、发展观等多角度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期对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观;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不同时期应针对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确立相应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马丁·特罗在总结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规律时指出:“随着数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数量的大规模增长所引发的如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如何转变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突显出来。质量观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影响政府和社会决策的关键要素。影响质量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对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探讨。

一、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受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所谓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主体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高等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价值观问题在前,它解决为什么要办大学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在后,它解决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的问题。为什么要办大学决定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所以,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决定了质量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是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由于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这两种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主体对这两种基本功能的价值判断会因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的不同而有所偏重,高等教育价值观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统一问题,即应当把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或片面的唯个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平衡发展。高等教育价值观反映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具体表现为:

1 内适质量观。内适质量主要体现为使某一知识、学科与时段的学习对后续学习所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这种质量观是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反映。内适性质量观强调高等学校首先是作为学术机构而存在的,高等教育是学术界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2 外适质量观。外适质量指的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这种质量观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体现。外适性质量观强调高等教育追随市场需求的重要性,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是满足外部社会需求的程度或者说外部目标达成度,简而言之,就是“适销对路”。“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不管是教育服务还是教育产品,如果能够准确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这样的高校就是高质量的。”

3 人文质量观。教育的人文质量指的是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完善与主体自我实现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生长与学生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提升。这种质量观是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这种质量观强调大学生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特性、整体性、自我指导性,重视学生心智发展和个性的陶冶。

二、人才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人才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不同的教育人才观产生不同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就是人们对人才的认识和看法。高等教育人才观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规格和质量的总的看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观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内容。在农业经济的后期,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培养学术型和学科型高级人才,评判人才质量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拥有知识的多寡和学问的深浅。到了工业经济中后期,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日显重要,能力成为人才观的重要内容。及至后工业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能力成为合格人才必备素质,人的综合素质高低由此成为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从人才的知识质量观到能力质量观再到全面素质质量观,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也丰富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人才观反映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体表现为:

1,知识质量观。知识质量观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及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衡量教育质量。知识质量观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知识就是力量”和“学而优则仕”是其生动的体现。

2 能力质量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用人部门不断反映大学生能力低,而西方教育理论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中流行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说法,教育界反思只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的不当,也大力提倡加强能力的培养。在发展过程中,能力质量观又有任务本位能力观、整体主义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的区别。整合能力观是对前两种能力观的折衷,认为能力是个体的一般素质及其在职业任务中的操作表现二者之间的整合,并把能力理解为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的差异。

3 全面素质质量观。素质是个体稳定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综合水平的体现,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知识、能力也包括在其中。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与载体;能力则是对于驾驭知识、使知识恰当地发挥其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的掌握;而素质乃是由知识、能力等要素升华内化而成的,体现了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一种深层属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体现了质量观由知识质量观、能力质量观向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

三、职能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职能观就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所能发挥作用的认识。高等教育职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审视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从中世纪大学到洪堡模式,再到威斯康星思想,人类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诉求和期待,高等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发生了一系列的职能嬗变。高等学校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主要职能,以满足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质量观可以从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的角度来审视。

1 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在高等教育目的范围内的学生发展量。教育目的规定了学生发展的范围或方面,如德、智、体、美、劳等,此为发展的广度;学生发展量指学生在教育

目的规定的广度内发展的深度。高等学校以教育目的为基础,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制定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专门化或特殊化,学生须在培养目标的特定范围内尽可能发展,使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广度与深度的统一。我们要确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2 科学研究质量。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办学三原则:独立、自由与合作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科学与技术相统一,首次将科学研究确立为大学重要的任务。德国的大学纷纷开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迅速提升了大学的水平,自此科学研究便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二职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科学研究质量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目前社会定期按科研成果对高校排名,或按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机构收录引用的数据来排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高校的质量和总体实力。

3 社会服务质量。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最为著名,提出“大学要忠实地为社会需要服务”,从而创立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从广义上来说,培养人才、科学研究都是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可以说社会服务是高校的本质功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提供培训咨询、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提供培训和咨询的质量、成果转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兴办企业的利润等就是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体现了高等学校的社会价值,这都能反映出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四、发展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社会相当长时期的主题。正是由于不断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正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我们才必须确立以发展为核心的、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发展包括“数量的扩张、结构的转换、质量提高、速度加快、效益增高、条件改善、成效扩大、平等和稳定程度提高等”。在此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观包括: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和特色性的质量观。

1 发展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质量观的核心。发展是硬道理,高等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发展来谈质量,不能借质量问题而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是用与时俱进的态度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连续扩招后出现经费不足、质量下降和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只要我们拓宽发展思路,改变发展观念,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动态发展的,不是固定静止的发展观。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质量观需要不断完善和充实。质量标准中有个优先性原则,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在兼顾质与量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往往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高等教育发展。四是发展的质量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只有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保证,高等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2 多样化的质量观。《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基于社会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需要有多样化的质量观。单一的、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思维定势。比如一讲到质量,就以多少院士、多少博士点、多少科研经费为标准。用研究型大学的质量标准衡量教学型大学,用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衡量其他层次、类型的学校。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成功实践证明: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考虑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总是用统一的规定去评价和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必会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混乱,高等教育特色的消解,出现高等教育的趋同、单一甚至平庸现象。

3 适应性的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高校也是有目标市场的,不管是教育服务,还是学生产品,如果能够准确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这样的高校都是高质量的。”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认为“大学是一直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出切合社会需要的“合用”人才。只有当高等教育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社区和国际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成为群众性的教育。

4 整体性质量观。整体质量观是指包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观和高等教育所有的功能、职责的整体质量观。所谓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观,就是以“全面素质”为特征的“一般的基本质量”,这是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人才的共性质量。在一定历史时期,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是相对稳定的。当今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但高等教育的职责范围和活动空间已得到极大扩展,成为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由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文化、直接为社会服务等所构成的职责和活动体系。从高等教育所有功能和活动的角度考察教育质量,是一种更为宏观的整体性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基本功能和活动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系统的组织结构、法定任务或特定学科的条件及标准,所以质量问题一定会涉及高等教育的所有职能和活动。

5 特色性的质量观。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学校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之中,计划经济时代与高度集中体制下形成的“千校一面”的状况,随着市场体制的充分发育必将被打破,我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一种特色纷呈的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办出自身的个性,让不同类别的学校办出自身的特色,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面对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期待,高等学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是在竞争中扩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高等学校必须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因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竞争力。但特色不是整体优势,而是局部优势。特色是“你无我有,你弱我强,你强我优”的生动体现,是国家和社会需要高校培养生动活泼的人才的真实写照;特色是由若干特点呼应、扩展而形成的,若它上升到具有不可替代性,则更加可贵。每所高校应该从不同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办学效益,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以此奠定自己在高校百花园中的地位。

五、结论

质量观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统领质量问题的先导,是影响政府和社会决策的关键要素;不同时期应针对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确立相应的质量观。用不同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质量观,我们可以看出:在价值观视野下,价值观决定高等教育质量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具体表现为:内适质量观、外适质量观和人文质量观。在人才观视野下,人们认识高等教育质量观实现了从人才的知识质量观到能力质量观再到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也丰富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在高等教育职能观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观可以从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的角度来审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高等教育质量观。由于利益群体多元化、社会结构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等的影响,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出现多元化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和特色性的质量观,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张燕]

作者:柏昌利

科学与技术发展价值观论文 篇3:

工程教育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重构,在此过程中,应找准专业定位,建设课程体系,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强化综合性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自主横向学习,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关键词:工程教育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教育上的交流更为频繁,为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在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并且在2017年底,有833各专业接受认证,其中,就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华盛顿协议》中,专业认证的标准为成果导线教育,认证的目的是为了让各国各专业的工程人才,能够跨学科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团队协助配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推动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教育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面临着改革的需要,而首要的事情,就是重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

一、工程教育的规范要求

在工程教专业认证背景下,接受认证的专业,比如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均面临着课程体系重建、教学模式革新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全面分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按照权威性的工程教育规范要求,去展开变革。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分为两个模块,其一为通用标准,标准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学生、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二为专业补充标准,标准提出和补充了专业在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遵循IEET(中华工程教育学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实施学生学习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明确专业教育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全球适应性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代工程发展需求的人才。

按照IE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目标为学生具备“即时顶岗职业能力”,这意味着,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必须达到以下程度:

第一,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理解、记忆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理论,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具备英语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毕业后,能够胜任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计算机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维护管理、计算机专业培训等岗位。

第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人文知识、社会常识及自然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形势,掌握社会发展动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的发展情况,明确这门学科对于社会的影响。

第三,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外,还应该具备团队协作意识,诚信守则,具备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

同时,按照IE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需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一是,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数学、科学、工程知识。

二是,可自主設计实验,并动手操作,采集实验数据,具备数据分析、解释的能力。

三是,能够掌握基本的在计算机工程实务中所需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维护管理、教育培训等,掌握相关的技巧,能够使用或学习使用现代工具。

四是,可胜任计算机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工作人员高效沟通,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及领域整合能力。

五是,关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前沿研究成果,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成果的能力,具备应对复杂、综合性工程的实力。

六是,关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变化,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前沿信息,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了解其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

七是,具备工程伦理,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尊重接纳多元化观点。

二、工程教育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找准专业定位,重构课程体系

在重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准当前时代背景下该专业的定位,明确其特色,很明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就是“互联网+”产业服务。根据这一认知,学校在开展了长期大规模的企业调研、学生调查工作后,经过科学论证,构建了由职业素养类、专业教育类、产业应用类和能力拓展类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职业素养类中,包含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意义。专业教育类分为专业基础类、软件开放方向及职能信息处理方向三个类别,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相关的知识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胜任力。

2.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强化综合性实践教学

学校在展开产业应用类、能力拓展类等选修课程的教育时,应该采取实训、项目的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沟通、合作及领导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确定多个项目,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作为项目开发团队,团队内部自主选拔项目经理,负责工作的分配及队员们的协调工作。项目开发期间,教师仅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们部署规划项目体系结构,提供指导,学生需通过团队沟通,完成需求分、软件设计、编码和软件测试等工作,其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术都得到了考验,团队合作能力及跨领域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指导学生自主横向学习,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发生变革,教师应注重学生知识、信念、学习能力及价值观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知道,这门学科其实是一门软工具,只有服务于其他学科,才能够发挥其核心价值,所以,在专业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扩大其应用及影响范围。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其实就包括各种专业相关的竞赛、技术培训、创新创业项目以及资格考试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而且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方面,与其他学校优秀人才的差距,正视不足,加以改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考验学生的综合实力,比如说,在期末考评中,采取书面报告、口头报告、实作成品、口试等多种考核形式,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核心能力。

三、结语

在以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不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而是侧重于理论教学,而且,各个高校的课程设计都是通用的,与应试教育匹配度较高,而与市场需求、学校客观条件适应度较低,整体而言,课程面广,但是深度不足,这样课程体系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战素养上,都无法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培养标准。在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全面展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基于市场需求,重新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养,为地方乃至国家发展,培养适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长松,王茜,王志辉,褚志宏.基于“新工科”的中医药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9).

[2]张玉清,周长兵,夏军宝,管建和,郑新奇.适应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工科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17).

[3]桑亚群,牟琦,李占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

[4]马晓丹,刘畅,高云丽,曹洪军,朱景福,高军.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7).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强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技巧论文下一篇: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