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育及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21

小编精心整理了《农村初中教育及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是针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改革措施。但是如何具体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采用何种方式更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并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案可供借鉴。

农村初中教育及班级管理论文 篇1:

四川省南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调查研究①

[摘           要]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满足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川南学校为例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建议,最终起到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需求问题的目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    键   词]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

我国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出:2016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国应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满足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满足农村地区师资需求对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川南某市3县8所农村小学进行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15份,回收率为93.47%,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为96.27%;校领导问卷60份,回收问卷56份,回收率为93.33%,有效問卷56份,有效率100%。以此数据了解师资需求的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师资需求的内涵

师资一词出自《老子》:“善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才,需求是指有需要而产生的要求。依据上述关于师资和需求的概念,可以将师资需求内涵界定为社会基于一定的环境,对可担任教师的人才提出关于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二、师资需求的特征

(一)多面性

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每位教师作为独立个体,又存在多种需求,大致分为时间需求和空间需求。在时间上,教师从入职初到成为资深教师时间很长,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在空间上,不同的学校和不同年级,教师都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例如,对教学质量水平需求、教学内容需求及方式需求。

(二)多层次性

从地区看,多层次可分为整个地区对师资的需求和一个学校对师资的需求;地区师资需求是地区为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培养优于其他区域的先进教师人才目标而产生;学校师资需求通常因校而异,有数量不饱和,质量不达标,教师流动大。从教育等级出发,有幼教师资需求、小学师资需求、初中师资需求、高中师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师资需求。每层需求内容不同,如小学需要全科教师,而中学、高中需要专科优秀教师,大学偏重科研学术型教师。从教师等级出发又有二级教师职称需求、一级教师职称需求和高级教师职称需求。

(三)多结构性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学校师范类院校蓬勃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已出现多结构性。从性别结构可分为对男教师的需求和对女教师的需求;从专业素质结构来看,有业务方面需求、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需求、科学文化素质需求、身体素质需求以及教育理论素质需求五个方面;从教师来源结构出发,有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需求、专科生需求、本科生需求、硕士和博士需求。

三、师资需求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

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农村专任教师总人数为182.93万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为2891.73万人,农村师生比为1:15.8。依据2014年制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农村小学师生比应为1:19。从数据来看,全国农村教师总人数充足,但从现实情况出发,农村教师人数依旧不饱和。仅此次调查的学校中就有71.43%的校领导认为英语教师最紧缺,64.29%的人认为音乐教师紧缺;美术、科学需求同为57.14%。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当教师数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质量问题必然出现。一方面,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例如,有82.14%的校领导认为本校教师理论学习欠缺,62.5%的人认为现有教师科学文化水平急需提高,此外还出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严重不足,教育科研水平不够的现状。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够,问卷中有42.86%和80.36%的校领导认为本校教师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般,抗压能力差。

(二)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有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不合理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轻教师人数少,现任教师“老龄化”。从调查问卷来看,50岁以上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26.57%,20岁至30岁教师占33.33%;教师年龄段两极分化明显,50岁以上教师面临退休,教师岗位将出现巨大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女教师比重高,男教师人数少。据问卷显示,女教师占比72.95%,远大于男教师。从学历结构出发,调查学校中,高中、大专学历有103人,占比近半,教师低学历比重偏大,学历结构不合理。

(四)农村教师流失情况严重

1999年国务院提出“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交流任教”。但近20年来,现状与国家倡议背道而驰,全国师资呈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流动,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的趋势。

在实际访谈中,年轻教师认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校领导也表明,村镇小学大部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在本校任职两三年后就会往城市小学转调。原本教师数量欠缺,教师结构不合理,加之优秀教师流失,学校教学水平雪上加霜。

四、师资需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课程改革和政府部门工作滞后影响师资需求数量

随着教育理念的逐步改变,学校和受教育者并不满足传统课程带来的知识内容,转而向全面发展,兴趣发展方向看齐。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小学科学课程开设年级从三年级提前到一年级,并在具体实施方案上要求中高年级保持不变。农村地区原有教师不够和新课程的提前都使教师数量需求突增。在走访的学校中,缺少专业教师成为主要问题。县内学校教师数量不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根据国家规定确定每年招考教师人数,然后组织招考为各学校补充老师。但当前,学校上报人数后政府部门并不能及时组织招考,导致学校招不到教师,加之原有师资数量不足,产生师资需求。

(二)高校培养脱节影响师资需求质量

近年来,我国由于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少、工作量大,学生结构复杂等问题,导致全科教师需求应运而生。在2014年出台的教师培养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培养可以承担多种学科的优秀小学老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少,比重也仍在语文、数学,音、体、美、科学流于形式。在此之外的师范教育更是依旧以分科专项培养为主导,没有综合培养。高校教育成果与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不匹配,产生了例如体育老师主修篮球而不会教乒乓球的窘境。在农村教师队伍人数不足,教师队伍内部互相补充的情况下,高校教育培养出的专科教师不具备教授其他课程的能力,师资质量差,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低。高校师范生心理素质培养不足,教师抗压能力弱,身体素质差,也是导致师资质量低的重要原因。

(三)外部社会大环境影响师资需求结构

外部社会环境可大致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三类。从经济环境影响出发,农村教师工资低成为主要原因。教师收入低既影响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男教师的意愿,导致性别结构不合理,也影响农村教师公招人数,加剧农村教师老龄化,还会影响高学历人才的选择,引发学历结构失衡,教学质量低。从政治环境出发,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优先为城市人群服务,农村地区虽有改善,但依旧存在巨大差异。农村生活环境差,农村小学吸引力不够,教师需求不能满足,导致学历结构失衡。从文化环境思考,一方面,父辈传统观念的移植,影响孩子大学专业的选择和就业方向的选择,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不需要高学历”“高学历教农村屈才”等观念也普遍存在,致使农村小学招不到男教师和高学历应届毕业生。

(四)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培训的缺失导致教师流失

师资需求不能被满足是教师本身的选择问题,是基于对前途的期望、实际工资、家庭情况、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等多方面考虑。在川南农村几所小学的调查中显示,66.67%的农村小学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到10个小时(见表1),在实际交谈中得知,已超出的时间还未包括班级管理和班级档案制作,也有教师直言,在学校外对班级同学的工作时间还未算在内。

工作时间的超长负荷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重大,使教师压力与日俱增;在统计中,共有80.01%的教师感到压力巨大(见表2)。对于压力的来源,学生教育问题依旧最为超前(87.92%);并与学生教育相关的选项(工作负担过重和教师责任期望过高)選择比重也偏高,分别为63.86%和61.45%(见表3)。

当压力与期望收益不成正比关系,教师会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从差学校流动到好学校。而学校后期的培训缺失,是现有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有60.39%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对教育发展重要,并有自己明确需要的培训内容。但在现实中,学校后期培训组织次数不够,培训内容老旧,培训形式单一。教师继续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使学历低的老教师没有机会接收新理念,年轻教师没有新发展;农村教师培训教育的失衡,最终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动性大。

五、改善师资需求状况的建议

(一)政府应改变教育资源倾斜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2016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9557.89元,比上年增长8.14%。其中,农村为9246.00元,比上年增长7.80%;但较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总体占比来看,比重依旧偏低,在四川省南部地区以宜宾市为例来看,2016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本年比上年增长为-2.91%,但财政经常性收入本年比上年增长5.27%,宜宾市教育经费支出在2016年更比上一年增长 -5.51%。

在调查中,教师认为政府当前最迫切工作是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变教育资源倾斜的观念,继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会更有利于吸引优秀教师进入农村稳定任职。例如,在校教学时间越长,工资补贴越高,在评职称和评先进时给农村地区固定名额,并适当增加,以此满足老师基础物质需要,安心授课。与此同时,国家应大力有效的推进工作,严格监控工作成效,保证师资配置有效率、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

(二)基础教育学校应重视教师需求,增设激励制度

在学校内,学校应该对优秀教师进行合理奖励,并进行名师培养,这有利于实现教师满足自身价值,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同时应鼓励学历未达标的教师以多种形式进修,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既要激发新教师上好课的自觉性,也要提高老教师的主动性,给新教师分享教育经验和教学技巧,同时也可设置以老带新的激励制度,例如,依据老教师带出新优秀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按比例进行奖励,最终完成新老过渡。减少老教师退休引起的教育断层,也更有利于缓解新教师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形成关心融洽的氛围,稳定教师团队。

(三)基础教育学校应加大后期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养

当前大环境下,教师交流培训已经成为趋势,要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应继续加大培训交流,并重视外出人员的公平,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应在县、乡镇和村中整合教育资源,以县为媒介,牵合辐射四周村,成立教师集中培训发展平台,将县与城市教育资源相联系,通过专家教师下县城或网络直播培训等方法,实现一级城市到三级农村跨层级的教育培训、解答和建议。

(四)农村教师应注重自我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一方面应大力推进城区优秀教师将教学经验、讲课视频通过网络平台或光盘分享给师资需求不够或师资质量不高的地区学校,让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更应该主动提高网络课资源查找和下载的能力,利用网上的优秀名师视频和在职老师的分析解答,提高教学水平,弥补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在教育教学中不应过分关注金钱,安心教学。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满足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又是实现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改善教师资源配置不是单方面可以促成的,而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不为其而尽心,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需求矛盾才会逐年快速缓解乃至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弘.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变化与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伍复康.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结构变化特征与启示[J].科教文汇旬刊,2006(8):3-5.

[3]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N].中国教师报,2017-12-27.

作者:魏煜铱 刘伟

农村初中教育及班级管理论文 篇2:

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式的探索

摘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是针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改革措施。但是如何具体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采用何种方式更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并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案可供借鉴。本文以河北师范大学多年来在培养农村教育硕士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内容,力图分析总结其在培养方式上的成功经验,由于专业的差异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也各不相同。本文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举例是为了在共性方面提炼总结教学理念和思想,论述体现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式上的新尝试和新探索。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 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

国家自2004年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以来至今已走过整整8个年头,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师资源匮乏与整体素质偏低问题,对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中央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各项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的城镇化的战略决策,把城镇化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系中,而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愈加重要,教育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教育事业对教师师资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教育硕士虽于1996年开始设置,但是教育部实际在2004年才正式启动。之后,“农村教育硕士”才作为一个专用名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农村教育硕士也由此被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运用到我国硕士研究生领域的发展、实践当中。此时,该计划主要面向国家级贫困县,招收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制年限为5年,主要针对高中阶段的师资教育。2006年改称为“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并对原政策作出调整,服务范围从“国家级贫困县”扩大到“省级贫困县”,服务对象由农村高中改为以中学为主。2009年,该政策再次作出调整,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2012年,继续采取“硕师培养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学制年限缩短为四年,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硕师大学生在三年工作期间的工资发放纳入到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与当地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对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优惠政策与力度上的鼓励和支持。除此之外,招收对象、方式、学习方式与之前相比并无变化。可见“硕师计划”从开始到现在,其政策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村教育形势。

一、农村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类型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院校,研究生学历教育始于1978年,2006年确立为河北省唯一一所具有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高校,2012年已经达到了12个专业。为适应新农村建设战略中对农村教育师资培养的新要求,各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上不尽相同,河北师范大学也力求推陈出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首先以提高“农硕”职业技能为原则,其次以培养适应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注重特定岗位专业性实践,紧跟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各类硕师培养课程。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教育基本理论类

主要开设课程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农硕”对教师必修专业技能的掌握,对基础教育原理的等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真正走向教师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学主要设有“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洞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就显得尤为关键,心理类课程的设立,为农硕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他们在心理学方面的感知能力。

(二)技能类

主要包括语言和教学管理等课程。英语作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应当作为一种交流沟通工具能够掌握自如,被列入到“农硕”教师语言类必修课程范围中;教学管理类的课程针对性非常强,从教学实际出发,开设有“教学设计”“如何开展趣味性学生活动”“如何打造健康班级”“班主任技能”“如何做好班主任”等课程。

(三)政治类

授课方式上除了采取以往“大课”的形式讲授系统政治理论外,还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或放映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影片等其他教学手段,以达到既调动学生兴趣,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政治思想觉悟。

(四)专业类

专业课程是农村教育硕士获取专业基础知识、紧贴专业前沿领域的重要课程。河北师范大学基于学制特点,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方式设置专业课程。考虑到毕业生的服务对象面向农村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为此,河北师范大学特别开设有“奥尔夫音乐教育”“微格教学录像”“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破冰”等课程,反响很好。其中,“微格教学录像”“破冰”等课程颇具特色。“微格教学录像”主要是通过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利用在特定的微格教室里自拟授课主题,自己设计教学方案、思路,亲自上讲台来进行“初始课”的录制。这样创新型的课程设置不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而且能在这个自我检验的平台上,在上岗前提早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指导与授课教师们在认真观看学生初始课的基础上对每名学生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后续的脱产集中学习中学生还将采用定期进行微格教学的方式反馈在农村学校任教时的教学效果。

“破冰”课程则更多采用活动的形式让每一位“农硕”学生参与其中,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增进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开展不同种类的活动,明确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团结协作才能共获成功。“破冰”课程的开设为其之后去农村中学任教,处理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好方法。

二、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式与特色

通过近些年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河北师大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组织、教学模式与手段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培养方式,为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质量,进而为推动农村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概括起来,在进行农村教育硕士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为基本出发点

应该说,中央在整个的制度设计中,对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的工作时间这一问题上已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对农村教育事业来说,则更需要长期扎根于农村的师资力量。河北师范大学除了严格落实教育部下发的各项制度、规定以外,在招生对象的选拔上,更加注重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看是否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意愿。对已录取的农村教育硕士,帮助他们树立面向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价值取向。对报考的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到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在于培养新农民。农村教育事业既崇高又伟大,应把此看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面。随着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能够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就更难。基于这种严酷的形势,河北师范大学积极做好帮助报考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规划,了解就业现状等工作,帮助他们准确定位,鼓励他们在农村地区从事教育事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以培养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为道德基础

单就物质条件这一层面来说,农村地区要比城市差不少,条件较为艰苦,这就要求农村教育硕士生必须具备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河北师范大学着重加强农村教育硕士学生的个性品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考虑到农村教育硕士都是应届毕业生,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相对较少,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专门为每届报考农硕方向的学生设置辅导员,方便与学生做好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心理动态,鼓励学生深入农村任教,搞农村社会调研,让他们“接地气”,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顽强拼搏的意志,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在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教育学生要勇于吃苦、乐于奉献,把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宗旨牢记于心。学生要与当地师生建立友谊、调整好心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共同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

(三)以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教育重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一条主线。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总体说来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方面。当然客观原因是偏远农村学校信息较为闭塞,消息滞后,难以及时接触、吸收前沿和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显得较为单一,对学校建设和班级管理的理念也过于落后。针对这些情况,要侧重于向学生介绍国内和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学习借鉴优秀的理论成果,同时也要开拓思路,勇于将先进的理念与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求学生开拓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不可生搬硬套。比如现在的农村中学大部分是寄宿式教育,怎样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管理寄宿式学校的学生,怎样科学合理地计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都需要将多种经验和管理模式介绍给大家。农村教育硕士的带头示范作用,对提高农村学校整体教育素质、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四)以培养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全面人才为教育目标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与其他类型硕士研究生相比,其特点在于学制长、“半工半读”、脱产学习时间短、课程安排集中度高。单就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这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学制特点其实有利有弊,如若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扬长避短,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其弊来说就是脱产学习时间较短,课程学习相对集中,但由于其整体规划的学制较长,能够让他们边学习边实践,及时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应抓住其在培养方式上独具的特点来对其课程进行设置,有目的性、有策略地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授课方案,将脱产学习阶段作为农硕导师集中理论讲授时间,勤学多思,将课题研究放在其工作期间,即学即练,再加上导师在学生作期间的密切联系、多沟通、勤指导,那么农村教育教育硕士生既可以学到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做好课题研究,还可以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避免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成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河北师范大学在实施农村教育硕士计划过程中,于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果的经验,对促进该项计划的整体实施和推进做出了努力尝试。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也经常有计划有组织地以不同形式,征求毕业生和对口支教贫困地区教育部门、学校和学生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发现问题并适时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各院系及指导教师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教学实践上都有各自的探索和独到的见解,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教学课程和课题研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09]5号).

[2]肖子良,陈蓓蓓.关于构建具有特色农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探讨.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

[3]张健主编.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河北师范大学第九批教改项目。

作者简历:

马磊,女,1963年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从事钢琴教学与音乐学研究。

金辉,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教育。

(责编 张敬亚)

作者:马磊 金辉

农村初中教育及班级管理论文 篇3:

农村初中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策略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在流行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实践中,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十分重要,对于农村初中而言,加強对学生的文化渗透、推进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能够促使其从小树立科学防控的观念,奠定科学防疫的心理基础,进而解决农村地区防控意识薄弱,防控难度大等问题。从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基本内容出发,根据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生成策略,以期为农村中学的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生;科学防控;文化创生

在农村防控工作中,学校教育应发挥自身优势,在配合科学防控策略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防控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防控策略转化为学生的潜意识自觉行为,形成科学适合的农村流行性疾病防控行为规范,并将科学的防控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所秉持的生活文化,融入潜意识里,发展成为自身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

一、农村初中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与流行性疾病不断斗争的历史。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人类在克服饥饿、延长寿命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与流行性疾病的斗争中却很少占据上风。翻开历史可以看到黑死病削减了欧洲30%~50%的人口,天花导致3亿人死亡,西班牙流感致死破5000万,霍乱至今每年仍然夺走几百万生命……如果这些历史过于久远,难以引起我们的共鸣,那么SARS、H1N1,则可以真真切切地使我们感觉到在流行性疾病面前的弱小与无助。

在流行性疾病肆虐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采取应急措施,如面对疾病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各地区启动应急机制,经过迅速响应、病原鉴定、信息公开、隔离追踪、积极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情况得到全面控制。然而短期应急措施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要想更加有力地控制流行性疾病肆虐则需要我们从长远发展出发,推动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让科学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习惯。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农村地区往往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威胁,而缺乏科学防控意识,尚未形成系统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农村中学应从科学防疫的角度推动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这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与实践行为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讲: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培养青少年塑造健康科学的防疫观念,纠正农村地区落后、粗暴的防疫思想;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能够对农村学生的潜意识层面形成引导,促使其将科学的自我防控、指导亲戚朋友进行科学防控、配合国家防控措施作为一种自觉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基础;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能够为农村学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机制,激励其行动起来,用自身实践参与防控工作,并丰富和发展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能够从未来防疫出发,为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以及国家应对下一次突发事件提供优秀的人才。

二、农村初中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中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文化创生不同于课程教学,其中涉及文化渗透与创新发展等内容,同时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环境以及弱化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工作在开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从心理层面来看,农村学生厌学心理严重,尤其是一些留守学生,长期缺乏亲子教育,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对于教师的教育指导无动于衷,缺乏兴趣;依赖心理明显,一些农村家庭中溺爱、娇纵等情况十分突出,只有顺从没有约束,导致学生对于他人过度依赖,不愿意探索与尝试;自卑心理明显,一些学生在面临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等问题时产生极大的挫败感,甚至在自我否定中逐渐消沉。基于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在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中更多的是片面接受教师的讲解与指导,缺乏自主意识与实践动力,难以将文化内化为自身行为,因此,无法体现主观能动的价值。从家庭教育来看,农村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许多学生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贫寒的经济情况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塑造,心理素质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此外,在当前消费观念盛行的社会环境中,一些农村家长甚至出现了自己节衣缩食满足孩子高消费等行为,如此扭曲的价值理念对学生的价值塑造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而学校文化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有效支持,也会影响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以及农村农民家庭经济相对贫寒的实际情况,学校应针对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工作制定相应的实践策略。

1.深入课题研究,完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工作体系。目前,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研究资料较少,许多地区将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纳入安全教育课程中来,缺乏对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以及文化创生工作的全面分析,这也是目前限制农村学生防控观念塑造、防控行为培养的重要原因。针对此,各地区农村中学应针对新形势,推进课题研究,例如组织教师申报防控专项课题,上级部门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教师应利用课题研究小组,深入对农村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剖析农村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发展现状,结合农村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制定相应的教育实践策略,针对社区、家庭等提出工作建议,从而为农村初中学生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工作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

2.做好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是人类在与流行性疾病的艰苦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实践经验等。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自古就有,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文化内容也不断完善,例如人们认识到流行性疾病是在人类定居、驯化动物、形成城市等文明进程中产生的,可以说是文明的“并发症”。因此,要想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就必要时刻警惕,并找出控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科学是控制流行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无论是在治疗中采取的科学手段,还是在防控中提出的科学理念,都能够帮助人们尽快找到病原体并切断传播途径。在农村初中学生的文化教育中,学校、教师应结合新形势、新状况,为学生设计文化教育方案,帮助学生理顺国内外先进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理念,结合农村防控工作现实,解读防控文化内涵。

3.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防控观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落脚点。基于此,学生在“温室”中形成的思想价值理念遭到巨大的冲击,因此,通过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不仅是做好科学防控的当务之急,也是培育学生思想价值理念,促使学生将科学防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然选择。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农村初中应根据科学防控要求,调整完善德育体系,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设计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对防控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促使学生将科学防控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深入认识做好防控工作对于个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参与科学防控工作的社会责任感。

4.注重行为养成,将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融入学生行为习惯。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科学防控要求内化为学生秉持的生活文化,转变为学生潜意识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配合防控的能力。文化的内化需要行为的养成,在农村初中教学培养中,学校应重视学生科学防控行为规范,制定比较细致的规定。例如勤洗手,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避开他人,经常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等,利用教育指导细节增强学生的防控意识,塑造学生的防控行为。此外,学校还应推动校园文化建設,将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纳入校园文化体系中来,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教育,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认同,促使学生在文化环境的熏陶中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真正达到外化于行的效果。

5.强调活动育人,利用实践活动推动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活动育人是指学校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将学生聚集起来,而学生文化就是在各种活动中动态生成的。基于此,农村初中应将主题活动作为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载体,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防控的文化内涵。农村中学应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特色化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创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

6.规范班级场域,促进学生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班级是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场域。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初中学生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指导中,学校、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级文化的构建,将防控工作纳入班级管理中来,学校应调整班级人数,协调班级座位安排,确保学生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利用班级墙壁文化,设计宣传科学防疫的手抄报,随时更新社会防疫情况,促使学生理解科学在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通过演讲、朗诵、辩论等活动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理解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能力,激发学生防疫文化创生的动力。

7.注重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在文化创生中的作用。家庭传染是造成传染性疾病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农村初中在推进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创生的工作中,应将家庭纳入学生教育指导中来,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科学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还应将防控理念推广到家庭中来,以改善农村家庭防控不力的情况。例如建立健全家校联动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新机制,做好教育宣传,根据家庭防控结果调整优化学校教育指导工作;学校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编写一些适用于农村家庭情况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教育小册子,通过让学生进入家庭环境中,引导学生在家校合作中提升科学防控素养。

总之,面临严峻的形势,我们不仅要制定短期的应对策略,还应从长远发展着眼,推进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宣传与渗透。在农村中学学生教育培养中,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乡土文化的更新和创造。目前在严峻的防控形势下,农村中学针对学生的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工作也积极开展,但是,由于思想意识、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初中生在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的创生中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学校应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结合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兼顾农村家庭的现实经济情况,推进文化的创生,促使学生深刻认识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激发学生参与文化创生的自觉性,让流行性疾病防控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农村的科学防控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金磊.安全防疫建设需要历史观与文化“软”思考[J].建筑,2020(5):24-25.

[2]艾伦,张鹏.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中的防疫规定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4):10-13.

编辑 李建军

作者:李世武 李玉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学习情境教学法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对虚拟货币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