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讲述

2022-10-28

第一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讲述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知识目标①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②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能力目标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本课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本课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年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三大产地,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三大产地的年画却日渐衰微、濒临消亡。而进入21世纪,杨柳青、桃花坞已接近“名存实亡”形不成批量生产,但杨家埠年画却奇迹般地从衰亡中活了下来。现在一年生产年画XX多万张,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什么力量让杨家埠年画起死回生呢?答案就是杨家埠人不但继承了年画这一宝贵传统文化资源,而且通过和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相结合,使年画融入了当地旅游业中,并投巨资改变了整体环境,使杨家埠年画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漂洋过海闯入了国际市场。[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提示: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在文化发展中,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发展文化,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立足于

,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

,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根本途径华、去其糟粕取其精新、革故鼎新推陈出传统文化时代精神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

,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

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

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

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

的过程,由此可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博采众长发展本民族文化取长补短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文化多样性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

的胸怀,

的气魄、

的态度。4.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世界优秀文化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科学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

、民族文化与

的关系。2.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和“

”;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和“

”。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立足现实和时代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推陈出新,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挖掘其丰富的内容,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服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具有超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品质,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朽的生命力,博大精深、耐人寻味。例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仁政”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有益于社会秩序和谐与结构稳定的“仁信礼让”等道德规范;“参天地、赞化育”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思想等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是会受益匪浅的,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作为儒家学说经典的《论语》《礼记》等传入西方,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他著名的“单子论”产生过直接的影响。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3.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对传统文化超越创新,就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创造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新文明。在这里,超越创新和批判继承是相辅相成的,批判继承是超越创新的基础。没有批判继承,所谓超越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反过来,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的必然要求,没有超越创新,所谓批判继承就毫无意义。所以必须既坚决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倾向的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又高度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传统保守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对我们来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点上,坚持把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辩证统一起来,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又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赋予它以崭新的时代意义,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努力开拓、创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同时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例1]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根据对题目中三句话的理解,可得出①③④是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②说法错误,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值得弘扬,而应是优秀文化,要有鉴别地吸收。故选c。[答案] c[例2] 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解析] 通过材料中“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在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而成的建筑精品,因此体现了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故c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B说法肯定了文化创新的意义,与题意有关文化创新的途径不符。D说法错误,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答案] c[例3] 某校高二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相关链接 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时容易将要点局限在第四课“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上,平时要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将思维拓展开去。[答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例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XX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 首先,注意模块限定《文化生活》,其次,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措施既要结合材料,更要注重把握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此题在于平时的知识的积累和总结。[答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1.相声源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天桥一带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来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B.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答案] c2.XX年5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中西医结合。这些原则

A.要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摒弃个性,和平相处B.坚持了各国文化一律相同的原则c.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答案] c3.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③是在文化借鉴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④是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过程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B4.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但要注意

A.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答案] B5.有人认为,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持这种观点的人犯了________错误

A.“守旧主义”

B.“封闭主义”c.“民族虚无主义”

D.“历史虚无主义”[答案] c6.近代以来,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人们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他们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只有彻底摆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第三种态度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如何认识上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应该采取哪种态度?[答案] 第一种态度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本民族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第二种态度属于“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第三种态度正确处理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我们应该采取第三种态度,因为只有这种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能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别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中有许多裨益于社会的精华:1.追求理想、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精神源泉。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绵延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推崇仁爱、奉行宽容的豁达姿态——重视和睦,倡导宽容,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主要精华之一。这种精神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3.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个历史的范畴,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之一,体现出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它把家庭—家乡—国家直接贯通,宣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昌盛不衰,华夏文明延续广大的重要内因。4.提倡孝义之道,强调人伦价值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是规范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包括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及家庭和个人的个人伦理。在人类社会中,最小的个体单位是人,而由人组成的最小单位则是家庭,因此,个人伦理和家庭伦理可以说是构成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是整个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石。5.尚德重道、修己养身的社会意识——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之一。中国传统伦理的糟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当然也不例外,它在当时具备着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感情信念的功能,但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一些糟粕,对此应予以摒弃和剔除。1.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盲目义气观中国古代人伦道德观念中的“五伦”,提出“朋友有信”的说法,意思是指朋友之间相处要彼此信任,相互间要信守诺言,互不欺骗,实际上这应该是朋友之间所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可是有些人往往把义气放在信义之上,认为只要朋友有难,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为朋友“两肋插刀”,哪怕朋友是因打架斗殴、杀人越货、持刀抢劫而触犯法律,身陷囹圄,自己也要不顾一切盲目相救。这种错误观念危害极大,使不少血气方刚之士走上犯罪的道路。2.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观念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人伦道德是最为基本的伦理观念。孟子最早提出了“五伦”之说,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亲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汉代的董仲舒从“五伦”中抽出了最为重要的三伦,详细论证了“三纲”思想,同时总结前人的思想成果,又提出了五个重要的封建道德规范,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三纲五常”,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这些道德规范被历代王朝当作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三纲五常”是封建糟粕的典型代表,它所宣扬的“三纲”实际上就是严格规范的封建等级关系,上下等级之间只能绝对地服从,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这种纲常观念实际上不是对人伦道德观的弘扬,而是对其的摧残和破坏,是一种畸形的伦理道德观念,应该彻底废除。3.宣扬“情大于法”的泛道德论思想中国社会是一个传统的伦理社会,所谓的“以德治天下”以及“礼仪之邦”等等,说的都是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含义。在中国最为基本的人伦道德关系中,如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及朋友关系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而忠、孝、节、义、信等,则是处理这些关系的相应标准。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出现了这样的特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讲关系、讲人性、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突出尊卑、贵贱及其贫富之别等等。这种特点导致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以“人治”社会,整个社会呈现出泛道德论的倾向,即“情大于法”。把伦理道德作为衡量和制约人们社会生活的唯一标准,淡化了法律的应有作用,这与文明社会发展的步伐是背道而驰的。[思考] 传统文化伦理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弘扬传统伦理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高二备课组

一、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实践。

2、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难点:

1、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

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部美国制作的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的影片《功夫熊猫》,大家有没有看过? 生:看过或没有看过

师:哪位看过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影片? 生:略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具有创造性的影片给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带来了什么样的启迪。同学们首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功夫熊猫》的片断。 (视频资料)

师:大家对这部影片很感兴趣,那对《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感不感兴趣呢? (多媒体显示《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 师:《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呢?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板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回忆一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我们知道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师:刚才我们看的影片中蕴涵了大量的中国元素,现在我们来比比眼力,《功夫熊猫》中蕴涵了哪些中国元素?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这些中国元素给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呢?

二、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板书)

1、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板书)

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途径呢? 师:《功夫熊猫》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但这部影片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吗?你是如何看待的? 师:其实大家所说的就是如何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同学们看课本回答

师:好!这就是说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呢? 师:《功夫熊猫》播出不久,就在网上有关于“抵制”与“不抵制”《功夫熊猫》的讨论,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多媒体显示抵制理由) 生:讨论回答 略

师:其实刚才我们的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同学们看书回答一下。 师:(总结学生发言)这就是说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应该“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2、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板书) 师:同学们能不能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呢? 师:好!这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三种途径。(总结一下)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了一些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多媒体显示)

三、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板书)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三)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统

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了解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了解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课后探究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第三篇:自己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西南大学 兰候翠

同学们知道老师来自哪所大学吗? 知道,西南大学 同学们怎么知道的呀? ------ 那同学们一定不知道,我的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同学们可以交头接耳,可以不用举手就发言,回答问题的声音越大越好!请同学们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智慧和才华。下面请同学们随老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猜猜看,先请大家听好我的游戏规则,我来说,你来猜,同学们在我的描述过程中可以随时抢答,听明白了吗?准备好了吗?下面请听题:

它是一部动画电影,

2008年它在中国市场获得了1,9亿元的不俗票房。

它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一举夺得了美猴奖外国动画长片金奖

现代情趣的武侠故事,时尚华丽的中国元素,匠心独运的众多细节是它引人入胜的法宝。这部由美国梦工场制作的励志类电影,人称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影片中运用了众多的中国元素,比如功夫,比如熊猫

恭喜你,答对了,就是功夫熊猫,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不影片?

那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播视频功夫熊猫)

(旁白)他讲述的是一个梦想成为功夫高手的熊猫,因机缘巧合被误认为是救世英雄神龙大侠,经过一番笑料百出的挫折和努力后,终于战胜大魔头残豹的故事。

同学们,你的笑声,你的惊叹声,就是导演成功的战鼓声。同学们,你们想过吗?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学生回答,营造课堂气氛

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这部创造性的影片在文化创新方面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制作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

(多媒体显示制作秘籍)

功夫熊猫的制作周期长达5年;他的美术总监研究中国艺术长达8年;饰演熊猫的演员本身就是一名功夫迷

这对我们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从他的制作秘籍我们了解到他的成功离不开长期实践的积累

上节课我们学了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同学们还能回忆的起来吗? (学生回答)

对,没错,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也再一次的证明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看影片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老师的心中也有着久久挥之不去的温暖的共鸣。因为影片中蕴涵了大量的中国元素,现在我们来比比眼力,功夫熊猫 中蕴涵了哪些中国元素呢?

对,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老师这里也截取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中国典型的古建筑、包子,面条、针灸医疗方法、毛笔、汉字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影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部充满中国DNA 的美国式励志电影在中国观众的心中不仅引起了温暖的共鸣,更有眼红心热的嫉妒。美国人竟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的如此出神入化,为他们获得巨额利润。那么,我们呢?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嫉妒吗?

对,我们更应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被好莱坞轻易挪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善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投资,编导出自己的电影?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的时候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回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对,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传统文化的糟粕,这就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可是,仅仅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文化创新吗? (学生回答)

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还应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注入新鲜血液,否则我们就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即: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所以说文化创新不仅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更是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实质上就是指文化创新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功夫熊猫播出不久,就有网友发出了坚决抵制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的呼吁,他们的理由是:(多媒体显示理由)。08年,汶川地震爆发后,美国女演员莎朗斯通称那是中国的报应,而恰恰此时美国的《功夫熊猫》来中国捞金,不合适。而且,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可是赚的钱却是美国的!所以,要坚决抵制。同学们你认为呢?该不该抵制?

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否该采取民族主义的激烈态度,将好莱坞的影响力拒之门外呢? (学生回答) 为什么不该呢?

我们知道,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比如,尽管网上调查显示,有50%的投票者不喜欢以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的美式文化,但,迪斯尼依旧落户上海,这显示出我们国家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海纳百川,

但是,不抵制外来文化是不是就表示我们应该全盘接收外来文化呢? (学生回答)

对,外来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东西我们该坚决抵制。

那么我们在文化创新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

对,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积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所谓吸纳百家之长兼极八方精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任何创新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出来的。《功夫熊猫》对美国来说是借鉴外来文化取得成功的典范。老师这里也有一则借鉴外来文化不成功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媒体对他的评价:

播放多媒体

为什么同样是借鉴外来文化,功夫熊猫备受青睐,大嘴巴嘟嘟却被网友踢爆了呢? (学生回答: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原则)所以他再一次的警示我们,文化创新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如果一味的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我们的中华文化,比如说我们只过西方节日,不过中国的节日。那就是民族虚无主义。

如果完全拒绝外来文化,闭关自守,对西方文化全盘否定,封闭狭隘,那就是封闭主

义,

如果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增添时代元素,那就是守旧主义。 如果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完全抛弃传统文化,那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从而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今天所学的知识可以用232来总结,即处理好两对关系,运用好三条途径,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肥沃土壤,那么外来优秀文化则是文化创新的新鲜养分,投身社会实践就是我们挥啥的辛勤汗水,这样,我们就能培育文化创新的绚丽之花,收获文化创新的累累硕果!谢谢大家!

第四篇:《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

白塔中学 张雪玲

本课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国杂技版《天鹅湖》视频导入,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引出“文化创新”的课题。选材典型,环节精巧,教法灵活,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不过,要上好这堂课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要求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其次,要求师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要有真正的实践活动,收集好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再次,上课的地点要比较先进,要有带多媒体设备的网络教室。因为,有些文化的具体内容,光靠老师说是达不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学生无法真正的得到体验和感悟,也就达不到新课改的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明确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时通过教材探究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并能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本人认为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做到一案到底,没有引用太多的材料,应用动画片《熊出没》相关资料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能做到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同时,在课堂安排上,个别地方的问题设置上不够明确,交代不够清楚,这样可能给学生理解教材增加了难度。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努力,明确问题,真正做到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争取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5.2文化创新的途径

绛县中学政治教研组 张志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具体方式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温故而知新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答: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为什么要文化创新?(必要性、重要性)

答: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必要性)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重要性) ④文化创新可以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重要性)

自主探究

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那些?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5.克服几种错误的观点

6.我们怎样做,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文化创新的方向) 情景材料一:

《小爸爸》《辣妈正传》等反映“80后”进入“育儿期”后生活状态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上映后,多数“80后”表示:电视剧之所以热播,是因为反应的都是身边的鲜活事例。剧中表现出的戏剧冲突,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剥开时尚华丽、艺人云集等热播剧的吸睛要素之外,剧中的情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地不断在每个“80后”身上重复上演。

思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探究一: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情景材料二:

相声是“笑的艺术”。准确地说,它是一种以第三人称口头叙说的方式,借助“说学逗唱”等手段,通过喜剧性的审美创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形式。

可是,一些相声的创演者所以“拿肉麻当有趣”,以低俗的耍贫嘴方式表演相声:或者媚俗讨好、硬性“胳肢”,甚至将老前辈早己抛弃的“臭哏”(说脏话)、“打哏”(扇子打头或推搡摸脸)、“伦理哏”(拿伦理关系找“包袱”)及“生理哏”(拿残疾人等的生理缺陷找“包袱”)当作“正统”重新搬上舞台 。这不利于相声这门艺术的发展。

面对这种困境,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同伴跟从老前辈学习了大量传统相声段子,继承了许多传统民俗文化的其他技能。同事,他做了大量的创新。一是将大量现实生活的新内容融入了相声。他的相声语言中包含了许多流行语言,比如“喜羊羊” “熟女” “元芳,你怎么看?” “切糕”和“4S店”等 ;二是他创造了独到的郭氏相声特色。较之于其前他辈,郭德纲将更为密集的包袱、更为迅捷的反应能力、更为快速的节奏、更为丰富夸张的语言、更大的绕圈子及极尽其能的铺排推衍运用到其相声中去,因此对观众形成了更大的刺激力和逗笑力。

探究二:郭德纲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 一是将大量现实生活的新内容融入了相声。二是他创造了独到的郭氏相声特色。

二、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具体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探究三: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造发展新文化,二者之间是否矛盾 ?

(2)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引起了广泛关注。

探究四:湖南卫视对韩国模式的成功借鉴,对我们在文化创新上有何启示?

归纳总结:《爸爸去哪儿》虽然版权是韩国的,但是我们中国将其引进来,经过本土化转换之后,也满足了我们国人的文化需求,成为综艺界的佼佼者。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 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交流)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借鉴)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融合) 《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中国好声音》……这些强势占领电视荧幕的节目都离不开“引进版权”这一关键词。对此,很多人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来主义”,会让中国电视人形成一种“惰性”。引进版权的节目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模仿得像”罢了,我们自己的原创节目在哪里?

探究五:说说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3)不同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做法: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5 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探究六: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海纳百川”是否矛盾?

不矛盾。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指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这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共处。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需要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的前提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提醒】注意文化创新两个基本途径的指向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指向传统文化;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这是指向外来文化。

近几年来,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了我国绝大部分的都市时尚人群。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新的词语,“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在广大年轻人中也出现了一种观点:中国不如韩国,我们要全面学习韩国的文化。

一些老年人看到青少年行为的不尽人意,便惊骇“狼来了”,悲

6 叹“世风日下”,感慨“人将不人”或“国将不国”,强烈呼吁要抵制韩国的文化,全面继承我们传统文化. 你怎样看待上述观点?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韩国文化呢?

3、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外来文化:是指从异域传入的文化

正确态度:辩证分析、取精去糟、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创新

(2)克服几种错误的观点

①守旧主义:一味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 例: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 ②封闭主义:一味推崇民族文化,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例: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③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 例: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④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当代文化,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例: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3)我们怎样做,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文化创新的方向

7 ①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立足实践) ②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人民的需求) ③发扬优秀传统,汲取长处,汲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创新,铸造新辉煌。

怎样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交流、借鉴和融合)?(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① 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分。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纵览古今,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了解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了解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8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A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体现了文化创新发展需要博采众长,因此A符合题意要求;B、C、D本身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合。

2.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 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9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选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A项符合这一要求。B项错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项表述正确,但没有体现三者的关系;D项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3.既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是C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立足于社会实践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解析】要能正确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

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文化创新的的方向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从材料看,发展中医必须要依托传统文化因而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故选B项,A、C、D项与题意无关。

10 5.漫步在集美学村,一栋栋“穿西装,戴斗笠”式的教学和生活楼房,让人流连忘返——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韵味无穷。欣赏着这些优美的建筑,让人感悟到

A.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借鉴B.传统建筑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C.优秀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解析】集美学村建筑的传统闽南风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西洋风格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A正确。B说法错误,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D两项不符合题意。

6.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1 7.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解析】本题设问指向明确,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全面,应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分别进行分析,同时不要忘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教学反思:抓紧课堂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导、思、议、展、评、连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化局局长述职报告下一篇: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