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2022-04-2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考前学生心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当今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还是心理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都是相当必要的。本文立足于生生互助背景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构建心理咨询小组,创设良好学生互助模式;注重心理委员教育,发挥优秀学生带动作用;注重教室环境创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氛围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中考前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篇1: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对策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中学数学教学课程和内容也变得丰富化,无形中给中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对这些困扰,教师有责任去帮助中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帮助其调整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不良心理;学习兴趣;人才培养

对于那些刚刚踏入中学校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迎接他们的将是未知的挑战。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数学课程的难度进一步提升。面对那些不喜欢或者讨厌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又将是什么心理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中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摸索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心理,针对各种不同心理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初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不良心理

(1)自卑忧虑心理。在学习中,基础差的同学与成绩好的同学相比,心理有一定的落差。久而久之产生自卑感、忧郁感等,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2)害怕困难、易受挫折的不良心理和状态。自信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前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信心和不断奋进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相反,如果你在学习中学数学的过程中一遇到困难挫折就退缩的话,这些问题将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3)讨厌学习和叛逆的心理。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看到中学数学书就头疼,上课无精打采,对待作业马马虎虎、无所谓的态度等,这些总结起来就是厌学。由于厌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习成绩偏差。有的教师对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同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同学越来越喜欢,反之对那些成绩差的同学有时可能比较疏远。因此,诱发中学生们的反感心理。

(4)急于求成心理。学习过程好似建造高楼大厦过程,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踏踏实实地一块砖一块砖堆积而成。尤其是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千万不可有急于求成心理。一些同学在平时学习中随随便便,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希望得到好成绩。因而,只在临考前突击一下,开一下“夜车”来应付,不知道在学习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而那种投机取巧的心理,猜题、压题的做法只会让成功的希望破灭在每次考试之后。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5)不良习性,爱懒惰。人都是惰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不愿意去动脑筋,看到一些自己不会的题目不去深入理解、发掘,就放弃说自己不会。对教师及同学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缺乏自主研究学习的心理和动手动脑能力,喜欢照搬照抄。不能运用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甚至逃课,学习意志消沉,思维懒惰。

(6)思维定式。由于教师的惯性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不会将问题与现实实际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思维定式。

二、纠正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若干对策

古语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教师们根据各中学生的不同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中学生慢慢克服心理障碍,努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有效性。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热爱学生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中学生,引导中学生,使他们也热爱教师,从而热爱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因而,无论你是普通的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我们都应当经常深入到中学生中去,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学习基础比较差的中学生更应关心。要让中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你倾诉,以便找准中学生内心的疑惑,及时排忧解难。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成功的一半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有了兴趣,我们就拥有了成功的动力以及学习的心理积极状态。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们要注重中学生的兴趣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史上一些可以激起中学生兴趣的历史故事和伟大数学家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学数学的好奇心。结合中学数学教程,在讲一些实际问题时,如讲勾股定理时,给同学们讲我国古代三角形定理的应用,跟中学生们聊聊国王与大臣走围棋的故事等等,以此来激发中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学习中学数学的动力等。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将教材里的美挖掘出来。必要的时候从教材里提炼一些美的元素,使中学数学课程更有吸引力。教师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创新,不要总是生搬硬套。

(3)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兴趣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间久了,我们可能都会有厌倦的心理和反感的行为。事物都是相对矛盾的,面对中学数学枯燥的一面,我们不能只是凭借中学生们的热情来教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们要根据中学生的某些不良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引导中学生们正确学习。根据中学生们学习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引导中学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

结论:初中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探索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便于对中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把握中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使中学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从而提高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心德.中小学学习困难中学生焦虑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9(2).

[2]徐涛.学习不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3]骆伯巍,陈家麟.学习困难中学生的心理成因及矫正[J].教育评

论,2011(2).

作者:吴宝建

中考前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篇2:

生生互助背景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当今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还是心理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都是相当必要的。本文立足于生生互助背景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构建心理咨询小组,创设良好学生互助模式;注重心理委员教育,发挥优秀学生带动作用;注重教室环境创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氛围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义务教育相当重要的组成内容,其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也让心理教育变得越发重要。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学习者”中心地位的突出越发受到重视,而在心理教育方面,单单凭借教师的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学生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心理咨询小组,创设良好学生互助模式

在如今的教学中,学习者中心地位深入人心,同知识的学习一样,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中,充分突出学生中心地位也一样重要。其中,心理咨询小组即是学生自行维护心理状态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倡导拥有不同心理问题之间学生的互助,而在这一过程中,同伴的鼓励和肯定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更好地领会心理学知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作用。故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合适的方法构建心理咨询小组,构建良好的学生互助模式。

(一)合理构建学生小组,尽量做到同组异质

尽管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同样的成长问题,但受兴趣、家庭、学习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心理狀态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解决的方案也有所不同。心理互助小组要求学生能通过彼此的交流排遣内心的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同一小组之间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趋同,那么学生很难获得想要的答案,心理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将学生智能分为不同的方面,而在心理互助小组的构建中,教师也需要尽量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以此让学生在与彼此的交流中收获更多。如在具体的小组划分中,教师可以按照性别、性格、成绩等数个要素对学生进行区分。在小组划分中,教师要尽量将性格相同、成绩层次一致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互助小组能最大限度地解决组内学生的问题。如较为内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与人沟通交流,开朗的学生就可以提供一定的意见并给予鼓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感到了较大的挫败感,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教授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经验给予正确的意见和一定的激励。而这对整组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维持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定期开展讨论活动,合作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互助小组是维持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相当重要的一种方法,但很多学生都没有与其他学生交流心理问题的习惯,这很多时候也让心理互助小组的构建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有效发挥心理互助小组的作用,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交流的习惯。而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组织的,定期开展的交流和讨论活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基于具体效果的考量,教师需选择大多数学生都关注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中解决。例如,在考试前,教师可以开展以“考前焦虑”为主题的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具体讲解考前焦虑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的方法。在讲解了心理学知识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考试前,你有过焦虑的现象吗?又是如何调节自身情绪的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心理互助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小组选出自己认为较好的解决方案。当然,在考试后,教师同样可以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讨论活动。这样,通过定期开展的相应主题的心理活动,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了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这对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助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注重心理委员教育,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

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而在心理教育中,教师同样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心理委员是心理教师最主要的助手,对常态化的心理教育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初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培养中,如何做好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也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做好委员选拔工作,有效发挥委员作用

心理委员是心理学教师主要的助手之一,主要以平等的关系服务本班级的学生。其不仅需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共情能力,能得到班级内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可以说,能否选择合适的心理委员对心理委员作用的发挥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以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以合适的方法选择心理委员,有效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如在具体的心理委员选拔中,教师要本着自愿的原则,让有意竞选心理委员的学生自发报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竞选学生本身的品质进行一定程度的测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竞选学生上讲台进行演讲,以学生的支持率对学生赋予一定分值。综合两种评价方法,教师就可以选出较为合适的心理委员,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有效地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

(二)注重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心理委员的能力

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委员单单具有责任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比其他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心理知识的个性化学习也与教师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集体的心理学教育之外对心理委员进行额外的培训,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心理委员能力。例如,基于学生兴趣激发和节约时间两个方面的考量,在与心理委员一对一的培训外,教师还可以向心理委员推荐有关心理学的微课。这些课程既可以是由教师录制的置于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内的微课,也可以是线上教学平台上的课程。如关于心理咨询方面,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大学生慕课网上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会谈技巧》这一门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咨询,并学习一定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以使自己能帮助教师处理简单的心理咨询问题。而这样,通过合适的方法,教师有效做好了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了心理委员的能力。

(三)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促进知识迁移应用

在如今,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实用性。在心理委员的培养中,培养学生将知识迁移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也相当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往往是不够的。“实践是验证知识最有效的途径”,而在心理委员的培养方面,引导心理委员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相关的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更好地发挥心理委员的带动作用有着相当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心理委员开展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心理委员将所学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实践中,切实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养。例如,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心理委员承担助手的工作。一方面,在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心理委员学习和观摩,并承担一定程度的记录工作。而在心理互助活动开展时,教师也需让心理委员主持这一活动,并让心理委员负责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以引导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充分敞开心扉,积极倾诉自己的烦恼。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有效培养心理委员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心理委员的带动作用,这对以生生互助的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注重教室环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环境学认为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这在教育学中同样适用。教室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之一,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塑造也有着相当积极的影响。这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心理学知识,对学生更好地通过互助解决心理问题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故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室内环境。

(一)重视墙面环境创设,塑造良好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是教室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室内环境创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墙面环境是“硬件环境”的重要部分。而相比其他的硬件环境,其不仅范围较大,也相对更加灵活,能有效引入“学生”这一主体。故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创设墙面环境,以在让学生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创建学生互助解决问题的氛围。例如,在教室墙面的固定区域,教师可以设定心理教育专栏。在这一专栏中,教师可以展示各种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基于学生中心地位的突出,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负责墙面环境的创设。而基于新鲜感的获得和学生知识吸收效率的考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隔两周变换新的内容。当然,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选择与近期心理教育课相关的内容。如在近期,教师讲解了排遣不良情绪的方法。在专栏具体内容的选择中,学生也要尽量选择与排遣不良情绪相关的内容。这样,通过墙面环境的创设,教师有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培养自身健康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注重团队文化创设,塑造良好软件环境

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单单拥有展现心理学知识的设施与场所是不够的,良好的班级氛围创建也异常重要。尽管相比可见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不易于感知,但其仍然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在心理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班级和团队文化的创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使其能更加顺利地理解心理学知识,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为自己的小组想出一个合适的名字,以一个合适的口号为指导理念。这些内容中包含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许。如学生的组名为“奋进”,在遇到心理上的问题时,其就能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迎难而上,而教师再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也会事半功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通过团队文化的创设,教師有效塑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塑造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注重标兵选择,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在学生良好心理状态和品质的培养中,情感教育远比道理教育要有效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榜样教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环境的创设中,不仅墙面和相应的班级活动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主要接触的人,教师和班级内其他学生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注重标兵的选择,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具有良好品德和心理状态的学生身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更好地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满足当今教学对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更高的要求。例如,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两方面的考量,教师可以进行“助人为乐标兵”的评选活动。在这一“标兵”的评选中,学生既需要拥有与人友善的品质,也需要有乐观的心理状态以及合格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具体的标兵评选中,立足民主管理的理念,教师同样可以以学生的投票为最终的选择标准。而在标兵选出后,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其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墙面环境的创设,将其事迹展现在教室墙面的具体区域。而通过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方面标兵的评选,教师有效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有效为学生创建了培养良好心理状态的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同知识的教学同等重要。而同学科教学中学习者中心地位的突出一样,在心理教育中落实生生互助的教育理念也相当重要。这一方面需要教师构建心理咨询小组,并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进行互助;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学习环境。当然,教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教学策略,使用最合适的心理教育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学习者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满足当今教学对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

(邱瑞玲)

作者:刘甜甜

中考前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篇3:

浅谈美术考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中学美术考前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而美术教师则是接触这一群体的最前沿力量,日益高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和安全事故提醒我们:要维护校园安全,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细致而有效的辅导才能促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美术考前学生;心理矛盾;心理特点;沟通技巧

美术考前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身处这一阶段的美术考前学生接近成人,内心也向成人靠拢,类似成人的愿望在他们的心里大量涌现;同时他们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经验都很缺乏。而现实生活无法在短期内给这种心理需求提供参照。因而他们时常表现出自我意识中的多种矛盾。

一、美术考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美术考前学生日趋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无法摆脱的依赖性并存

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对家长和老师的话言听计从,也不愿意让家长和老师的安排过多地束缚自己,或者评价自己、保护自己。他们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发展使之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探索真正的自我和未知的世界并开始怀疑或反逆以往的规律生活,他们希望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一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经济上仍然要依赖父母;学习中仍然要依靠老师。经济与知识经验上还很匮乏,不能完全地摆脱依赖,使他们时常处于愤怒与无奈之中。

(二)美术考前学生过于美好的理想与平凡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所有的孩子少年时期可能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想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或军人等等。关于自己的人生也有着过于理想化的设想,然而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逐步显露出来。无奈的现实、平庸的自我价值与过于完美的理想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使他们失望、苦闷。

(三)美术考前学生学习生活中对自我定位不准确、心态失衡

进入少年转向青年时期,学生开始像旁观者一样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这种自我评价有时过分依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有可能和周围相似的同学或朋友进行比较;或者完全是自我内心的主观分析与评价。这些评价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偏差,片面性和主观性较强,不能作为评价个体的结论。而这些错误的结论导致的结果不是自卑就是自负,或时而得意洋洋,自卑与自负交替出现,无法正常地与人交往。

以上三个问题是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环境原因也非常多。如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健康的音像、书刊、网络的刺激影响,错误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等。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不良倾向、不好的苗头、不良的习惯。随之细心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用多种沟通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其纠正错误,从而改正缺点,使他们的心理发育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14年的美术高考教学工作实践中,我逐渐发现这样的规律:非健康的心理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即在面对生活中的痛苦、烦恼、忧伤、委屈、困难、压力、失败时,不是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去克服、去战胜;而是轻易地放弃努力、承认失败、走上极端,埋怨环境或他人,甚至伤害他人、放弃人生。而面对这样的少数群体,一线教师是对其进行教育的最佳人选。

二、美术考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在美术高考前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学校是一个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教师接触的对象较为广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非正常心理状况应该引起足够警觉,将一切不良后果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二)对学生要耐心地进行说服,谆谆教导

美术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和善的语言开导更易让学生接受听取,从而愿意和老师谈心。教师入情入理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利于学生纠正不足、意识并改正错误,从而有效地克服不健全的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帮助解决。谈话时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要善用、慎用批评。在理解、信任、尊重、关心的土壤里让他开出健康的花朵。

(三)美术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要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亲切感与信任感,配合好教师的教学,高尚的师德形象尤为重要。言语粗俗不堪,行为轻浮或粗鲁,这些不恰当的言行举止的后果就是学生的鄙视或效仿。徐特立老先生曾说过:“教师是有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可见身教是多么的重要。教师一味的空口说教是没有说服力的,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一笔财富!

美术考前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心理与阳光的心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社会与学校应该努力完善心理教育师资配备。全体教师应以灵活的方式和科学的方法、投入与负责的态度去进行这项教育活动。探索美术考前学生的复杂心理特点,将各种矛盾消除于萌芽状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找出引发错误的原因,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着对学生“爱”的原则帮助他們。

编辑 郭小琴

作者:胡道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