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合作学习是随着新课标的制定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学习阶段而言,在语文课上体现得较为显著,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最终将语文学习变成快乐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它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与交往理念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异质就近组合形式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5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同质组合形式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進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

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常爱写错别字的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结语: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同时,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

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作者:陈艳平

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合作学习是随着新课标的制定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学习阶段而言,在语文课上体现得较为显著,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最终将语文学习变成快乐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它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学;重要意义

当前,对传统的“讲授―接受”的语文教学模式冲击最大的当可谓合作学习,它是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而出现的新型課堂教学模式,尤其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尤为突出,它的实施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学习失败的恐惧,激发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情感体验。它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合作学习定义

简单而言,合作学习是指依据学生不同的性别或自身能力,在遵循平等、合理的原则下,按一定比例,将男女学生合理搭配,混合编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最大限度地组合在同一起跑线上,小组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共同学习,力争掌握每节课内容,真正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的帮助型的学习模式。它具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团体制,即每名组员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同时,还要为小组中每名组员的学习负责;二是担责制,即每名组员对承担的学习任务分别负有个体责任;三是交流制,即每名组员均可以自由平等地相互解释所掌握的知识点,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完成好作业;四是信任制,即每名组员之间都可以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沟通;五是评价值,即实施对各小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查找不足,研究对策,以力求更好地发挥小组的作用,提高其有效性。

二、合作学习策略应用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时,多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过于注重形式,部分教师为了突出探究的氛围,刻意在教学中设置合作学习环节,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难以展现小组合作的意义。目前部分学校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评价方式相对多元,愈加追求时尚化,设置示范课、观摩课和模仿试讲课等,有些评课教师注重教学形式的新颖,对教学效果加以忽视,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教师缺乏积极的引导。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放任自流;有些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策略,学生参与的兴致较高,但是教师没有落实自身的责任,忽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学生难以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影响合作学习效率及质量。三是合作学习有效性不高。由于学生参与程度不同,如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不愿参与,而学习基础好的学习积极参与,导致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不佳,难以发挥出其应用的功效。目前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是分组讨论,而在分组过程中以存在扎堆现象,成绩优秀的学生多为一组进行讨论,难以带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科学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四是课堂提问的针对性不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课堂提问,教师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深度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

(一)运用策略

1.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管理者来有效管理组内成员。同时教师需要对各个小组的任务加以明确,详细记录各小组的发言,从而准确掌握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保持各个小组水平的平衡性,便于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

2.鼓励学生交流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是采用“教师主讲、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师生和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而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打破这种单一的模式,创设良好和谐的互动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如讲解《背影》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适当设置如下问题:文章中几次提出背影?每个背影的含义是什么?谈谈文章中最令人感动的情节?谈谈生活中父母所做的感动自己的事情。

(二)运用效果

深度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其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首先,实现课堂的创新互动。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的效果低下。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出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过程的演进以及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其次,提高课堂情意。通常初中语文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加以培养与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体现语文课堂的情意功能。

四、合作的总结提升

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方面,又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来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点评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保护的作用。

当然,教无定法,教改之漫漫长路在我们脚下,只要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来完善教学,相信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有效的教改新路来。

参考文献

[1]罗彩灵.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105+126.

[2]赵志红.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0:229-230.

作者:赖海蓉

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践行

独木不成林,团结就是力量。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地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提高对语文知识理解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据此教师要采取直接有效的手段解决当前合作学习的漏洞,协调学生之间不同的性格特征,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未来发展的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合作前的指导

合作学习要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中发挥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就要以科学恰当的指导为基础,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构成,指导学生分工负责不同的任务,促进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开展。

教师应当在教学开展初期阶段就和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相互了解和良好的感情为基础,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舒适和谐、实力均衡、兴趣相投的环境,保证合作分组学习顺利进行,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分工之前教师可以多问学生 “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形式”、“喜欢和谁一起学习”等更具针对性的问题。一般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知识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进行分组,或者由学生依据喜好自行分组。例如在讲解课文《威尼斯商人》时老师可以课文中夏洛克等6个人物为基础进行人数上的分组搭配。

二、合作过程中的指导 1.教学中带入内容引导合作

依据不同的原则因素进行分组后,教师应选择恰当的内容或情景进行导入,激发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协同作战的兴趣,由学习组长进行相关工作的明确划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安排,教师也要从旁进行科学的指导,提出正确的建议。

例如在讲解 《阿长与〈山海经〉》的过程中可以指导组长一方面依据“阿长”和“我”的角色进行分配朗读,另一方面要求其他人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信息和课文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展示演说。合作小组组长要统筹全局并由语文老师全程监督管理,让适合演说乐于表现的同学走上讲台,鼓励幕后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智慧,提出自己的意见。每个成员都真正参与到合作探究之中,发挥课堂主体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当然在分组分工过程中教师告知学生职务和工作都应当轮流进行,每个人都有发挥和表现的机会。

2.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教師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承担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也就是说要对合作小组中较难融入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加以特别的关注,对他们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于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也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既要保证合作小组之间的相对独立性,防止成员间过度依赖或者互动不充足、冷场等情况的出现;又要及时捕捉,敏锐发觉存在于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采取措施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以此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学会理解尊重、善待赏识他人,致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利益。

仍旧以《阿长与〈山海经〉》的讲解为例,教师一方面要安排各个小组的任务,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据整篇课文进行全班整体的分工,尤其是对于课文6-12、13-18、19-29三个文章的重点部分更是要做好分配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在小组合作之间没有直接参与朗读表演的同学也要有明确具体的工作分配,一定要让每位同学都有事可做,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要安排不同的小组进行展示,将自己努力的结果面向班级全体成员展现出来;鼓励各学习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智力上的火花碰撞。

三、合作后的指导

评价鼓励小组合作。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而言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造成不可磨灭的后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各个学习小组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并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更高质量,更具针对性,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的和谐融洽,对学生学习语文发挥真正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加强对学生表达和倾听能力素质的培养。交流是合作的开始,倾听是交流的前提,在良好的倾听和交流之间能够更直接地获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发挥合作功能,打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同共战课堂。既要建立师生间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也要通过指导令合作小组内的“小霸王”逐步学会谦让,“透明人”逐步学会主动参加,每个人都逐步养成相互帮助的习惯,以此实现全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在当代的发展中,面对时代的多样挑战,学会合作,团结成一个整体,发挥综合效能是立足的最佳方式。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因此语文老师要从自身课堂教学入手采取措施帮助学生适应合作的形式,这是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中的必然举措。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21300)

作者:马金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论文下一篇:人文素质教育高职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