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本质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本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内容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太多,真假难辨。面对奔涌到面前的海量信息,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该如何选择、甄别和解读?又该如何发布和转载新闻信息?培养初中学生学会屏蔽繁冗信息,辨识信息真伪,提升新闻素养,让他们对新闻信息有“怀疑认知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自觉的新闻消费与新闻评价”。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问题。

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本质论文 篇1:

试论党报新闻亲和力

[摘 要]党报,承担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使命,党报如何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发挥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党报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地方党报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党报;新闻;亲和力

一、党报新闻亲和力

党报新闻亲和力指的是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亲和力,都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在读者中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鼓舞作用。其中,内容选取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选材层面;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业务层面。

(一)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构成

党报新闻亲和力涵盖新闻的选材层面与新闻的业务层面。因为在党报环境下考量,较之新闻亲和力更具有针对性。

1.选材层面

放在党报环境下考量,从新闻理论角度而言,在坚持党报党性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党报新闻素材的选取更应具备新闻价值五要素:(l)时新性。选取新近发生的国内、国际的还未被大众所知道的事件,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以把握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事件发生的时间离党报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2)重要性。报道国内重大的时政要闻、政治决策、重大经济信息、重要科技发明、重大灾难与疾病、天气的显著变化等等,党报所报道的重要信息越多,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3)接近性。党报上报道的新闻离当地群众越近越接“地气”,报道的新闻越能引起当地群众共鸣,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4)显著性。党报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报道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等为国人所瞩目的事件,这类事件关注度越高,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5)趣味性。选取读者喜闻乐见的富有人情味又体现高尚情操的题材,党报一定要保持格调高雅,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这类生动活泼的新闻素材越多,党报新闻亲和力越强。

2.业务层面

党报因党委机关报的地位使然,在业务操作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性。

(1)报道写作。时政要闻、政策文件等硬新闻尽力做好政策解读,让读者看的懂,愿意看;会议新闻尽力跳出八股报道模板,抓取会议中的亮点,结合各地生产生活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等做好背景穿插与术语解说,避免出现任何引起读者望文生义或晦涩难懂的字、词、句;且党报上要减少官话、套话、训话。

(2)语言文风。党报要尽量改变枯燥乏味、呆板沉闷的党八股的语言文风;要少出现不出现机关用语、專业术语、理论词汇;也要避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语言干瘪;党报的新闻语言要追求鲜活、生动、通俗、明白、准确与恰当,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深入群众,在群众中发掘极具亲和力的群众语言。

(二)党报新闻亲和力与“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在他看来亲和力是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紧密相关,互为因果的。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观念,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以人为本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联系到新闻工作,胡锦涛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新闻传媒要大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这种所用、所系、所谋必须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其目的在于“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又在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由此本人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人为本的概念,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出发点,又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落脚点。同一切资产阶级新闻传媒不同,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为人民所喜欢,为人民所需要,为人民所欢迎为最高追求,一切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为谋取小团体利益或传媒集团个人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言论都是不允许的。同一切非法经营,商业利益当头的,名义上或形式上也是党领导的新闻传媒也不同。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产业,新闻传媒固然要谋取一定的利润,尽其所能为国家提供税收和上交利润,为传媒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员工的福利薪水等积累资源,但其第一动力是为人民提供适用的文化信息产品,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增添精神和物质财富,而不能也不允许背离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片面追求物质财富。

二、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表现

党报新闻亲和力指的是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亲和力,都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在读者中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鼓舞作用。其中,内容选取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选材层面;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是党报新闻亲和力的新闻业务层面。那么我们要展现党报中新闻亲和力的缺失,也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结合对当前业界从业人员的访谈,发现我国党报新闻在内容选取、报道写作、语言文风和编排设计上存在以下新闻亲和力缺失现象:第一、从报道写作角度看——“报道模板程式化”,指党报上的新闻报道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给读者的感觉老套、陈旧、呆板,可读性差,更谈不上新闻亲和力。第二、从语言文风角度看—“党报语言八股化”,指的是党报上的新闻报道较常使用机关化的措辞、专业性的术语,理论性的词藻,给读者的感觉就像“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八股文。第三、从内容选取和编排设计角度看—“党报面孔严肃化”,指的是党报上的新闻报道以硬新闻为主,且党报的版面编排也多以要闻、政治、经济版块为主,、较少文化、社会版块的新闻,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板着面孔在说教,仿佛党报只是办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看的。

三、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的初步探索

改进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可以从体制、理念、内容、业务、新闻从业人员五个方面入手。

(一)体制改革

在坚定不移的坚持党报党性原则的前提下,让党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让政法新闻、会议新闻的写作更加灵活,让舆论监督的力度更为强大,让党报的宣传之味日益淡化。

我国党报要更具有新闻亲和力,要更为读者所接受、所喜欢,应从下述两方面着手:第一,使党报新闻摆脱旧有的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其二,党委宣传部门转变观念,在强化党委对报纸的政治影响和政治领导的同时,赋予报社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另外,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例如设立党报新闻亲和力奖。此奖项的设立可参照我国新闻界的长江韬奋奖,每年或者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报道的内容到形式方面皆纳入选评范畴,并且引入读者选评因素。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引导、鞭策新闻从业人员不断为强化新闻报道亲和力而努力。

(二)理念革新

所谓理念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因此理念上的革新能够使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得到革新。本文此处所指理念一为新闻的文风,二为报道的视角;所要革新的是党八股的新闻文风及以传者为中心的报道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等诸多原因,党报向来使用传者的视角去报道新闻,即“我报道我的,你看你的”,不管不顾不听读者的意见,时政新闻公文化,会议新闻模式化,要闻新闻也是枯燥冗长的政策堆叠,领导讲话一二三四,经济新闻与科技新闻也是看不懂的专业术语,这样的报道无疑让读者不喜欢,自然也是没有亲和力的。我们要革新,就是革新这种传者为中心的报道视角,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视角,即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第一报道宗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这不是简单的把毛泽东的话重述一遍,而是真正的转变观念,真正的以人为本,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深入到群众中来,与群众打成一片。这其实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深刻体现。

(三)构筑传受互动平台一

大众传播学里有专门的受众研究,研究受众的传播行為、受众的类型和受众的特征,这是为了使大众传媒注重受众的反馈,以便更好的达成传播效果。办报也是一样,也要注重读者的反馈,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修正与改进。在增强党报新闻亲和力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构筑传受互动平台,让党报新闻工作者更能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这一点是最切实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构筑传受互动平台的具体操作灵活多变,凡能增强办报人与读报人互动的举措皆是可行的,例如经常举办读者会,倾听读者的心声;经常做问卷调查,看读者觉得党报中哪一版新闻亲和力较强,哪一版新闻亲和力稍弱,等等。

(四)业务改进

主要是指改进新闻写作手法及报纸版面编排。在写作手法上,以改进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硬新闻为主。会议新闻要改变过去那种陈旧呆板的报道模板,不要写成会议总结,要跳出会议写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要注重对专业术语的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专业名词进行解释;要研习新闻标题的写作及导语的写作。在版面编排上,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版面元素,充分发挥美编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报纸版面,摆脱报纸同质化倾向;要努力做好标题,以标题带栏目,以栏目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配发图片,配备新闻链接、编者按、短评等形式,使用多种版面元素让党报的版面充满亲和力。为达上述目标,党报的记者和编辑可同行学习,相互切磋,并大量研习已有优秀新闻作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

当前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的原因,即党报记者、编辑与报社领导的个人主观原因,说到底这其实是新闻职业素养不够,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也有种种可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的路径。新闻业界可借鉴每隔几年举行的党员先进性再教育活动这个做法,在新闻从业人员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鼓励新闻工作者进学堂,进图书馆,进资料室,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政治理论水平走在时代的前端,专业知识水平走在学术的前沿,使新闻理想与新闻追求永不磨灭,并且越发熠熠发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方延明在沈峥嵘同志的人物通讯研讨会上说,好一记者名记者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二要有执著的新闻理想,三要有着迷的新闻敏感,四要有快捷的写作速度,五要有开阔的政治胸襟,六要有虔诚的仁爱之心。新闻工作者可把具备这六点素养视为前进的方面。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无法一触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理论界与业界共同的不懈努力,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汲取养分,提出更有用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而本文在此呈现的,也仅是党报新闻亲和力改革探索中的沧海一粟。

〔责任编辑:谭 蕊〕

作者:陈猛

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本质论文 篇2:

全媒体时代语文教学的新闻素养渗透

内容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太多,真假难辨。面对奔涌到面前的海量信息,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该如何选择、甄别和解读?又该如何发布和转载新闻信息?培养初中学生学会屏蔽繁冗信息,辨识信息真伪,提升新闻素养,让他们对新闻信息有“怀疑认知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自觉的新闻消费与新闻评价”。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语文教学 新闻素养

当今时代,一些网络媒体为了抢速度,博眼球、赚流量,对报道内容未实地调查和核实,刊发前也没严格审核和把关,或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的“假新闻”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初中语文新闻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授新闻六要素、倒金字塔结构、新闻体裁等知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初中学生的新闻素养亟需培养,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新闻教学,在新闻单元教学中渗透和落实新闻素养教育。

一.新闻素养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陈力丹教授提出了“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①他认为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面对朋友圈、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我们怎么筛选和鉴别真正有用的信息?这种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审查和鉴别的能力就是新闻素养的核心。陈力丹教授在《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将新闻素养定义为“是自己如何面对涌到眼前的新闻信息,包括自己如何发布新闻。”新闻素养重在强调个体对新闻“信息”的甄别、把控能力,它不仅包含对新闻信息的筛选、辨识、解读能力,还包括如何发布新闻信息。换句话说,新闻素养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时,我们要有“怀疑认知的能力”,要有“自觉的新闻消费与新闻评价”②。

二.在新闻单元教学中落实和渗透新闻素养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不再是语文课程的边缘文体了,新闻这种独特的实用文体已经引起教材编写者的重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将新闻篇目纳入“活动.探究”单元独立编排,并分别对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提出了相应的任务要求。新闻单元导语要求,除了掌握新闻六要素和新闻结构体裁外,还要“了解新闻作品采编过程”“用‘专业’的视角去阅读新闻”“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比较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想想它们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有什么不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与时俱进的编写理念,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新要求,对教师来说,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新闻理论素养,不了解新闻及新闻媒介,就不能很好地落实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不能很好地完成新闻单元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

(一)转变观念,提升教师新闻理论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新闻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课程改革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新闻单元的编排调整,并未引起初中语文教师对新闻教学的足够重视,一线教师基于自身新闻理论素养欠缺或考试指挥棒等因素影响,未能按编写者的意图来落实新闻教学。同时,新闻教学和其他文体教学相比,仍处于一种被淡化、弱化的状态。初中新闻教学如何开展,是对教师观念和专业素养的考验,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观念”是由知识支撑的,转变“观念”,就要在知识储备上下功夫。在学习资源丰富的今天,对绝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语文教师来说,只要用心学习,不难找到新闻理论、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完全可以做到“一桶水”的新闻教学知识储备。

(二)了解新闻及媒介,树立正确的新闻态度

要“区分新闻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首先应该了解新闻及新闻媒介,明白新闻产生过程及影响新闻产生的相关因素。新闻先驱戈公振曾提出:“若使现在每一个国民,都能知道报纸从什么需要而来,报纸有何种力量,报纸受何种影响。那么,他才可以对报纸有理解和正确的态度……所以我敢说,新闻学是无条件一切国民的必修课。”③要对新闻有正确的理解和正确的态度,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首先弄清楚新闻因什么需要而来,新闻有何种力量,新闻受何种影响。了解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整个新闻产生过程,明白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过程中,记者和编辑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媒体的報道立场做出选择和取舍,新闻里面有意识形态等相关因素。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对新闻和新闻媒介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主观倾向和客观评价,以便决定我们如何选择和解读涌现到面前的新闻。

要“区分新闻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还要弄明白事实和新闻事实的关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和事实不能划等号,事实是客观的,一旦有人的介入,就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主观色彩。媒体上刊发的新闻,都是记者采访调查后按自己的认知理解和价值取向展现出来的新闻事实。即便记者的专业素养再高,也会受到个体认知及现场采访情况等条件限制。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由于记者的认知、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给读者的新闻也是不同的。比如,对香港回归的报道,国内的媒体和西方国家的媒体截然不同;再如,对新冠肺炎病毒来源的报道,中国和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报道也大相径庭。仔细揣摩一篇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字里行间隐含记者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倾向。所以,让学生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有助于更自觉地把握新闻媒体和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也会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学会批判性地阅读和理性地思考。

(三)吃透教材,用新闻的方式教新闻

王荣生教授的“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④的教育理念得到语文教育界一致认同。新闻教学教什么应当依据新闻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倪文尖博士也提出“把新闻当新闻教”。⑤把新闻当新闻教,换句话说就是新闻教学要重视新闻体式。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新闻体式,用新闻的方式去读新闻、写新闻,并逐渐形成自觉的新闻图式⑥及自觉的新闻消费和新闻评价。

1.重视新闻体式教学。

新闻跟其他文体一样,有其固有的格式和独特的体式。新闻体式指新闻的体制、格式,主要包含体裁样式、语体风格、结构形态、表达方式等。新闻不同于文学作品,新闻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用最简明的话说出最新最重要和受众欲知却未知的事情。新闻教学要跟其他文体教学有所区别,通过新闻教学,让学生学习新闻客观、简明的表达方式,掌握新闻的阅读规范、语体风格和结构样式。

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新闻单元导语可以看出,初中新闻教学,新闻阅读是重点。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新闻自然有新闻的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新闻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引导其阅读新闻,解码新闻信息,获取新闻信息,形成自己对新闻的独特认知与理解,并最终成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和合格的“受众”。⑦王荣生教授认为,新闻阅读教学,识别新闻体式特征与结构方式是基础,让学生依托新闻的体式特征而形成自己的阅读图式。学会在新闻的结构体式中去把握消息和通讯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去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⑧

对于新闻体式教学,可以学习王荣生教授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设计,他用“播报”和“删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新闻体式的理解。感知新闻体式他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你是播音员,将以怎样的语调播报这个振奋人生的消息?这则新闻导语交待了那几点信息?如果对导语部分进行概括,压缩成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该怎么概括?让学生把握新闻阅读规范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你是新闻媒体编辑,请按新闻的三个特征,分析这篇文章是否值得刊发?由于篇幅原因,需要对这些新闻稿删减,你会从开头还是结尾删减。

对于新闻体式教学,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把同属于新闻文体的消息、通讯作比较,让学生对比消息和通讯在文章结构、叙事顺序、语体风格方面的区别。尝试把消息改写成通讯,把通讯删减成消息,在改写和删减的过程中去体把握新闻体式;也可以把新闻和其他文体类文章作比较,比较新闻的标题、开头、逻辑和一般文章的标题、开头、逻辑有哪些区别;比较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媒体在报道方式上有哪些不同,各有哪些优势等。

通过“播报”、“删减”和“对比”学习,学生对新闻体式、结构会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并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新闻阅读图式,提升学生的新闻素养。

2.打破范文束缚,激发学生学习新闻兴趣。

教材的选文不是过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是用教材教。初中新闻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新闻单元几篇“过时”的例文讲授和灌输,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需要语文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教材选文重视经典,忽略了时代性,对于教材的选编的两篇1949年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太过久远,学生无法感知新闻“新”在哪里。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吃透教材后,可以跳出教材,打破范文束缚,选取一些当前主流媒体的新近刊发的离现实生活距离较近、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作为例文。这样教新闻,能拉近学生与例文的距离,解决教材选文“过时”的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读性。

新闻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找一份当地的报纸,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报纸版面编排,图文的搭配,观察报纸的头版头条和其他新闻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比较消息、通讯、评论和副刊等各种不同体裁的新闻各占的比例及内容结构和语言风格;阅读和感知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国际要闻、体育娱乐新闻、深度报道等不同版面的新闻视角和不同写法;利用教室多媒体,打开新闻网站,浏览新闻网页,比较网络新闻和纸质媒体在版面设置、报道方式、语言风格和报道时效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恰恰都是新闻单元任务里明确要求初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3.加强新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编写者把新闻篇目编排到“活动.探究”单元,充分体现出新闻教学的实践性。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尤其是新闻教学,更不能天马行空、闭门造车。新闻教学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进行采访报道,比如开学典礼,运动会等,指导学生进行采访和写作校园新闻,通过校报和校园广播刊发和播报;还可以指导学生采访学校品学兼优或其他方面有特长学生,让他们分享学习和生活经验;亦可利用第二课堂,连接校园内外,将报社或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编辑请进课堂,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讲授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技巧;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当地消防队、气象局、博物馆等单位,让孩子们实地调查和采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

4.让学生养成读新闻、评新闻的习惯。

新闻素养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新闻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新闻,养成新闻阅读习惯。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带领学生阅读;课后家庭作业也可以适当增加新闻阅读内容,比如看电视新闻、浏览网络新闻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新闻阅读途径。

初中生批判思維还不成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点拨。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评述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新闻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这些新闻信息是否真实?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新闻背后隐藏的事实是什么?我对这些问题持什么态度?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提升学生新闻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新闻态度,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04):61-63.

[2]戈公振.《新闻学》[M].商务印书馆,1940.

[3]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

[4]倪文尖.新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6(10):9-11+21.

[5]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注 释

①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04):61-63.

②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04):61-63

③戈公振.《新闻学》[M].商务印书馆,1940.

④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

⑤倪文尖.新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6(10):9-11+21.

⑥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⑦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⑧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程芳 代晓冬

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本质论文 篇3:

绿叶工作室: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编者按:2007年,北京市教委筹划实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工作室”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作为主持人组建了由昌平、延庆、密云三个郊县十余名幼儿园教师组成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室——绿叶工作室。四年来,在“教师是自己的主人”“工作室是学习共同体”“回归教育本质”“教育者应有社会责任感”等理念引领下,大家在绿叶工作室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共同学习,互相分享,逐渐感悟、成长,并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帮助身边的人。他们的经验值得广大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借鉴。为此,我们采编了以下一组稿子,以飨读者。

“绿叶工作室”,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名师培养工作室”。它的独特在于成员都是辛勤耕耘在农村幼教大地上的一线工作者;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工作室主持人张燕教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思考和对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特别关注。工作室成员最初的参与目的是急切地想要成长为“名师”,后来在主持人张燕教授独特的教师成长观的引导下,他们逐渐学会丢掉包袱、敞开心灵,放下“求成”的焦虑,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而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成长静悄悄地、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一、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绿叶理念”

1.教师是主人

其一,教师是自己的主人。即教师须对自己负责。而自主、自助正是对自己负责的方式。绿叶工作室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弱化权威,成为自己的主人”。参与的教师不是被引领、被培训,而是在民主、平等的交流研讨中发现自我、解放自我、成就自我。这就要求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推翻对“被培训者”被动状态的成见,甚至推翻“被培训”的说法,不再被动地“等待专家教我”,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从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开始,重新认识到自身的能量,并从中获取信心和勇气,真正“对自己负起责来”。

可以想象,转变观念的过程是艰辛和漫长的。所幸,当所有人坚持下来,并逐渐体味到解放自我、主动思考的妙处时,他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哪怕平时工作再忙、再累,只要碰上工作室有活动,我们都不想放弃。不是惦记着谁能给我们知识,而是身在其中与同伴分享交流的感觉太美妙。”从“要我来”到“我要来”,其间的转变正是教师们实现自主成长的过程。“把实践和思考结合起来,每一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是教育家”,这句话在绿叶工作室由口号变成了现实。

其二,教师是工作室发展的主人。工作室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怎样的形式开展活动、开展什么内容的活动……这些问题没有既成答案,要由工作室成员群策群力,共同解答。张燕教授有意识地“示弱”,在确定议题、主持议程、带动发言等方面“把球抛还给教师”,从而将决策的权利一一转化为教师们思考的机会。而教师们也由最初质疑自己“我怎么能行”到后来变得自信从容起来。自2009年以后,从“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到“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再到“用支教行动践行薪火相传”,几乎每一个议题都是由教师们确定的。

2.工作室是学习共同体

毕竟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每个人的眼界和视角各不相同,言行必然会受到自身经验和环境的束缚,所以必须要借助于他人的力量,在分享、交流和碰撞中思考,从而有所收获。只有在一个有着浓郁学习氛围的学习共同体中,个体才会有走向更高层次的可能。绿叶工作室恰恰提供了这种可能。大家围绕着共同关注的主题探讨、分享,为彼此开辟更为宽阔的成长路径。在这里,每个人凝聚智慧,朝同一个目标奋斗;在这里,每个人自由发表观点,通过集体思考和分析,发现个体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在这里,资讯信息交汇融合,个体能借助于团队的力量,进行更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在这里,每个人投入工作的激情,并在相互启发中改变观念,实现自我超越。

从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在历经了近一年的困惑和探索之后,大家开始探讨工作室的愿景和定位,从此慢慢走上建设学习共同体的轨道。在四年的共同学习、研讨、实践中,“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薪火相传;探寻本原,自我超越”的愿景在每位成员深深浅浅的脚印中由口号变成了现实,教师们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蜕变。

四年来,工作室的活动正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氛围中推进和完成的,同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共同体的能量也越来越大。从目标愿景的确立、室标室歌的创作,到对方法论的学习研讨,再到对教育实践中所见所思所感的交流碰撞、对行动研究方案和实践的讨论完善,乃至最后的修订书稿……处处彰显着平等、团结、互促、突破的精神力量。可以说,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们践行愿景的过程也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过程。

3.回归教育的本质

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容易不自觉地陷入迷乱,在忙碌中渐渐迷失方向。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停下来,想想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真。

扎根泥土。绿叶工作室成员都来自农村幼儿园,因此,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是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但“扎根泥土”并不仅仅是工作室成员的来源使然,还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体现。教育的本原,正是立足于生命、出发于生活。扎根泥土,意味着回归自然、尊崇生命;意味着抛却表面的花哨,重新审视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意味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意味着停下盲目追随的脚步,重新审视本地本园的教育目标和途径。正是因为扎根泥土,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们才觉得找到了教育的“根”、自我的“根”,才由衷地说出“最简单的才最深刻”“教育不能没有温度没有感情”这样的切身感言,才能够在对“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进行一番深入思考和探讨后,达成这样的共识:“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是最好的?我们常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是适合的教育呢?因地制宜、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那么,对于乡村幼儿园而言,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呢?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还孩子以纵情山水田园的自由,培养孩子顺应自然节律的秩序,让教育与自然对话、与生命对话;同时,彰显家庭化、舒适温馨的氛围,满足并适时引导家长的需求,让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对话。”

慢教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样的,心急求不来真成长。对孩子的教育如此,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更是如此。绿叶工作室虽然因“名师成长工作室”项目而成立,但从一开始就并不抱有“培养名师”的功利性,而只是提供一个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也从“纠结于成长,自我设限”,到渐渐“卸下急于成长的压力,敞开心胸,全身心地投入每一次活动,分享集体智慧所带来的愉悦”,最后“从容地获得成长”。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参与其中的每位教师获得了意外的收获,那便是比专业成长更有价值的心灵成熟。不急于求成,顺应人的自然成长规律,提倡慢教育,是绿叶工作室的又一理念。正如室员们自评所言:“咱们追求的不是短时间的效益,而是长期的心灵成长。”不急不徐,达到心灵上的从容,由此培养出的孩子也能得到心灵的滋养,以实现师幼的共同可持续发展。这是慢教育之所以最适宜于教师成长的原因所在。

4.在行动和激情中实现价值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行动是教育的灵魂。再伟大的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可能于人于事发生作用。我们关注孩子、反思教学、观察社会,心有所感,却唯有转化为行动,才有助于改进教学实践。行动研究,其核心含义也在于“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研究”“为改进教学实践而研究”“以行动为途径进行研究”。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与积极的行动形影不离的便是激情。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们逐渐明白“激情是一种职业能力”“宁可没有经验,不可没有激情”。激情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是无论面对何种窘境都会想办法把工作做好的心境。绿叶工作室为所有成员提供了有利于“产生激情、付诸行动”的团队支持。

5.教育者应有社会责任感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者要比其他人具备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明确自己的公民身份,时刻提醒自己对社会发展、文明文化建设肩负的监督、参与责任,并时刻准备尽已之力为社会向着积极方向发展而行动。教育与生活水乳相融,学校与社会密不可分,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的公共知识分子,因此,绝不可将眼界拘囿于狭小的幼儿园围墙之中,而应抬头看到更多的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参与公共事务,发出自己的声音。绿叶工作室一直提倡“跳出教育看教育”,这也是绿叶工作室倡导教师们走出幼儿园、思考社会问题的初衷。三年之间,教师们从只关心本班教学,到放眼社会,再到为了改善社会现实问题而积极行动。而在积极行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二、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绿叶模式”

经过四年的摸索,绿叶工作室总结出一套帮助幼儿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升自我价值的有效模式,我们称之为“绿叶模式”。教师的自我解放毫无疑问居于首位。有了这种突破惰性思维的内在驱动力,教师们就会主动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会在交流和讨论中互相启迪,在学习共同体中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发表观点、贡献智慧,最终获得共同提升。可以说,解放自我、互相启迪、成立学习共同体是“绿叶模式”的要素。它带给幼儿园教师的,除了专业成长,更有自由向上的精神,以及在共同体中分享互促的学习激情和习惯——这是弥足珍贵的人格修养,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甚至比专业发展本身更具价值。

在激发“成长动力源”、建设“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工作室围绕着“绿叶”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处处留心皆学问

绿叶工作室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元,没有灌输式的培训和讲座。在开往徽州的火车上,我们从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肖申克的救赎》讨论到中国教育体制;在西递宏村如画的风景中,我们分享读书的感悟、讨论幼儿园行动课程和华德福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各地农村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我们审视和思考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绿地上,我们传阅当期的《绿叶工作室简报》,回味上次活动的启示……这些活动让每位成员感受到放松和愉悦,然后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心,实现真正的成长。

(1)读书和看影视作品

绿叶工作室始终将读书视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读什么书是关键,最初由张燕教授推荐,后来,教师们读到好书后就主动相互推荐。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在反思中成长》《爬上豆蔓看自己》等直接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书,也有《请让我慢慢长大》《张雪门先生论幼稚园行为课程》等介绍经典教育理念的书;既有《行动研究》《质的研究》等阐述方法论的书,也有《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反映行动研究成果的书;既有《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黄河边的中国》等带动思考社会问题的书,也有《被压迫者教育学》《教学勇气》等启发自己审视内心的书。

看影视作品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扩大视野。四年来,成员们共同观看了十来部优秀的记录片和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影片,如《幼儿园》《小人国》《看上去很美》《草房子》《乡村女教师》《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等,每部影视作品都引发了教师们的共鸣和思考。

(2)旅行观摩

读书和看影视作品给教师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启发,旅行观摩则为教师们提供了另一扇看教育的窗。观摩同是农村园的兄弟园所,借鉴经验,反思不足;参观巴学园,感受另一种教育的温度;驻扎城郊,亲历农村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感受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和问题;前往徽州,在宁静的山水中沉淀烦躁的心情;远赴洛阳,了解与北京不同的办园思路……列车上、回廊里、草地中到处留有工作室成员们热烈讨论的身影。

(3)关注社会

教师们将眼界放开,从班务和园务转到更大的社会层面,“跳出幼教看幼教”,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思考并发表看法。大家从对“山寨春晚”的笑谈中,逐渐看到“山寨现象”背后的民众话语权问题;从对“国十条”的讨论中,上升到站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思考幼儿教育的本原;从“非正规园频遭打压”的新闻中,经历了对国家政策与自己密切关联这一事实的深刻反思,并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4)分享研讨

分享研讨是绿叶工作室最常见的工作方式。例如,读到好书后的快乐分享,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求助解惑,看到社会不公时的愤然议论等,当然最多的还是对专业问题的探讨和求解。什么是案例?教师为什么要写案例?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有何关系?什么是现场感?该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每个成员畅所欲言,激烈碰撞,在研讨中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2.事事深入求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无法一蹴而就,为此,绿叶工作室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支持,帮助教师们在逐层提升的过程中从容成长。

(1)记录、提炼

活动实录。除了成员的个人笔记之外,绿叶工作室每次活动必有实录,力求有言必录,完整地再现讨论现场,保存活动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在第一时间让大家分享。实录的好处在于:其一,最大程度地帮助因故缺席的教师找到亲临现场的感觉,不让一个人掉队,体现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其二,人们对同一句话、同一个场景的理解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实录就是不加任何点评分析,完全记录原话,这样便于教师们日后重温,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简报提炼。除了实录,每次活动之后,绿叶工作室会出一期《绿叶工作室简报》,将本次活动的亮点提炼出来。这样,一方面,帮助教师们迅速把握本次活动的精髓,便于后续深入思考;另一方面,简报由工作室成员轮流负责编辑,在编辑简报的过程中,教师们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实录,提炼核心内容,并以最简明的文字呈现,准确反映大家共同学习和提升的历程。这一过程使教师们的总结归纳能力不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反思、钻研

工作室活动每月只有一次,所以大家特别珍惜。哪怕只是讨论一个案例,观摩一次活动,大家都会不断回味、继续思考,琢磨他人提出的观点,吸收伙伴的建议,改进自己的行为。正是在不断的反思和钻研中,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3)在行动中成长

行动,永远是研究的途径和目的。教师们记录、钻研,最后将思考的结果付诸行动,改进实践。在行动中又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再调整,再付诸行动……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其实,“记录提炼—反思钻研—行动改进”并不是线性深入的,而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可以说,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行动研究,完整的过程应该是“记录提炼—反思钻研—行动改进—再记录提炼—再反思钻研—再行动改进……”,在行动中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作者:向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语听力科学指导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