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色精市场分析报告

2023-06-05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色精市场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中国色精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低速缓慢发展再到近10年爆炸式发展的过程。2014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2012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已成为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从增量来看,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也难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将目光瞄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许多大片均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一、 中国电影市场环境分析

(一) 宏观环境分析

1. 政治环境: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扶持政策,5年来政府在扶持电影创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财税及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院线建设、提升国产电影国际影响力方面实施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电影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2014年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重点、主流文化产业,首当其冲将受益匪浅。

2. 经济环境: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均遭遇重大挫折,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效益大幅下滑。2014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6亿元,GOP增速7.3%,创24年来新低;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6.9%。然而,电影市场却未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逆势上涨,屡创票房新高。据统计,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330.09亿元,同比增长50.3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97.55亿元,同比增长75.24%。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比59.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2015年“十﹒一”黄金周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18.5亿元的总票房,相较于2014年国庆档的10.71亿元,增长率达70%。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投资回报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继续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辐射和带动旅游、动漫、游戏、广告、玩具等周边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还将在很

- 1

的横店影视集团,以及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微电影等下游产业为主的盛大集团。而外资合营企业一般采取注资或联合拍片的形式进军中国影视产业。

3. 供应链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内容提供商)、电影发行商、传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制片商属产业链基础环节,负责电影的融资、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包括制片公司及后期制作公司。电影公司拥有电影的版权,将电影某一期限内的版权出售给发行公司或其他的影视渠道发行商。电影发行商决定电影营业收入的关键一环,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实施及与院线合作。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公司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按照既定比例获得营收分成等模式,将电影在合作院线推广向受众。发行商与制片商一共获得票房总收入的 43%。目前,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制片商与发行商一般都同属于一家公司。电影院线是电影的主要传播渠道,同时还有电视、新媒体如智能手机、网络平台、MP

4、iPad等。电影院线下面一般会有若干个电影院,由院线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排片,一般会获得票房收入的57%。此外,一些如食品、电影衍生物等产品的售卖也是影院收入的来源之一,占比为10%-16%。由于影院营业收入占电影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一些较具实力的电影集团开始自建院线或通过注资、并购等形式拓展影院渠道。同时新媒体也逐渐演变为电影传播的新兴渠道之一,随着用户对手机、iPad 等手持终端的广泛使用,这部分渠道的重要性也将日渐体现。

二、 电影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一) 电影市场供求分析

1. 市场供给情况。国内院线、影院行业的市场供给主要取决于上游电影制片、发行行业的供给情况。近年来,国内影产量逐年增长。2007年至2014年间,我国电影片总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6%,故事影片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电影票房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到电影院看电影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休闲消费的主要方式。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确定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进口分账影片配额不断增加,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影院放映影片的数量和质量。然而,进入影院上映的影片数量仍然有限。国产影片产品虽已初具规模,但真正能够赢得口碑、具备较高商业价值、全面满足市场需要和观众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整体上仍然较为匮乏。以2013年为例,全年国产故事片总量为638部、动画影片29部、纪录影片18部、科教影片121部、特种影片18部,全年生产的各类电影总产量达到824部。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有326部国产片进入影院放映,其中,票房收入亿元以上的国产影片仅有35部,仅占国产片放

- 3

情人节等档期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期也逐渐形成并拉动票房迅猛增长。2012年,为了赶上中国的“六一档”,美国梦工场的《马达加斯加3》先于北美一周公映,当日《神奇海盗团》、《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潜艇总动员2》、《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等9部电影同时公映,单日全国票房超过9300万,盛况空前;而“三八档”、“清明档”、“高考档”、“七夕档”也正在悄然形成,票房也相当喜人。

(五) 电影产品分析。从2014年票房TOP30中,爱情、喜剧和动作三种类型共同撑起了中国国产片的近70%票房,其他如武侠类、惊悚类、魔幻类、等多种类型齐发展。同时还出现了一批具有创作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和作品,如《智取威虎山3D》、《亲爱的》、《匆匆那年》、《后会无期》等受到观众追捧,也涌现出一批青年电影导演。从近年引进片类型看,青春喜剧、犯罪惊悚类电影少有涉足,这也正也是中国电影很好的思考发展方向,是跟好莱坞电影做差异化最有效的方式,如近年火爆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盗墓题材成为电影市场的新宠。由此可见,好莱坞进口大片不是目前中国电影最大的威胁,因为其最具竞争力的影片均已进入中国,即使未来配额放开,进入中国的也是其二流和三流影片,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是提高自身影片创作,特别是在高概念影片上发力。

三、 电影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一) 确定市场细分策略。按观众年龄、身份特征,电影市场可细分为青少年市场、青年白领等;按档期可细分为贺岁档、国庆档、五一档、情人节档等;按电影类型,市场可细分为浪漫爱情片、动作片、文艺片、惊悚片、青春励志片等;还可以按电影元素进一步细分为旅游观光电影、治愈疗伤系电影、盗墓类电影、电视节目衍生类电影等。在确定目标市场时,可考虑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多种细分方法,将各元素结合,做到既明确细分,又尽量覆盖更多受众群体。以徐峥“囧”系列电影为例,在确定市场细分标准时,在受众基本特征方面,选择年龄阶段在20—45岁的中、青年为主,兼顾青少年以期与众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屌丝”产生共鸣,同时争取部分想摆脱困境、减压的白领阶层,系列电影大获成功,尤其是《泰囧》以12.68亿元一度成为不可超越的票房神话,直至2015年被《捉妖记》超越。

(二) 选定目标市场策略。首先准备阶段,应确定目标市场细分标准,确认准备制作哪一类型的电影;该类型电影包含哪些元素;市场上是否已经有该类型电影存在;细分目标市场的受众对该类型电影有多深的了解;细分目标市场对该类型电影有何需求。在目标确认阶段,可依据电影的类型元素,从受众基本特征、受众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来选择细分目标市场受众。以电影《失孤》为例,电影制片商确定制作电影类型为社

- 5

第二篇:中国礼品市场分析

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在人际交流层面,礼品承载了人们深深浅浅的文化表达和情感寓意。礼品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她清清楚楚的宣告了赠礼者与受礼者的关系:是普通朋友、邻居亲戚、商业伙伴、上司下属还是亲密爱人……礼品是人们感情的纽带。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件并不贵重的陶艺茶壶,便可以得体地表达挚友间的情谊和尊重。礼品更是人品的延续。通过礼品我们可以抚慰他人,激励他人,教育他人;可以取得控制,获得补偿,化解恩怨,增进情感;可以显示知识和修养、表达友善和爱心,扩大个人影响,抒发个人抱负。

同时,受赠者可以从礼品中衡量出赠礼者的品味兴趣,甚至包括赠礼者的智慧、才干、情感、气质。在这个意义上,礼品承载着人们的性情品质,俨然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

在个体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礼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国宾礼品、商务礼品、收藏礼品,形式用意都更上一个层面。礼品是国家文化的桥梁,文化失和的弥合剂。好的国宾礼品和商务礼品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拉紧国家之间、企业单位之间的距离,消除误会和隔阂。

以下我将从产品和经营两个角度,来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产品分析

1、送礼意识强,礼品大众化。

走亲访友,礼尚往来,老百姓送礼更多局限于传统节日、亲友生日、同事婚宴等,所送礼品大多为超级商场或批发市场买来的大众货。

年年如此送礼,送的人觉得缺乏新意,也很难尽心意;受礼者有时觉得礼品太俗,但又不好拒绝,弄得双方心里都尴尬。

不管是礼品公司经营的广告促销礼品,还是广告上宣传的健康礼品,抑或散落在各种市场上的其它可以称作礼品的礼品,其共同点离不开“商品化”。

不仅属于大规模生产,而且相互抄袭,同质化十分严重,不能满足人们表达个性祝福的情感需求,选择性很差。

2、礼品知识匮乏,送礼随波逐流。

经由文革,中国传统礼文化在某些方面被淡化,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断层。在伦理、道德、礼仪的教育方面存在诸多弊端,致使传统礼文化传承不足,许多人不知道各种场合如何讲究礼仪,如何送礼。 遇到需要送礼的时候,大家都随大流,广告上今年送礼送什么就送什么。往往过一次生日或春节,相同的礼品收一大堆。

3、礼品市场散乱,称心礼品难寻。

极少有专门的礼品店,各种礼品散落在超级市场、糖烟酒市场、农贸市场、旅游市场、文化用品店、珠宝店、服装店。

专门的礼品包装不多,常常是附带销售,没有成行成市,没有集中经营,没有规模的专业礼品市场。

什么东西可以成为礼品?合适的礼品、个性的礼品、称心如意的礼品很难寻找,不知道到哪里去买。

二、经营分析

与国内与巨大礼品消费市场形成较大反差的是:至今还没有体系化的礼品专营企业。

当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少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国际化品牌背景的企业、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礼品都是一些零散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其产品混乱,成本高,质量差,无几家以国际文化品牌理念来专业化、规模化运作。

2、缺少符合各个阶层消费需求的人性化、高品位的礼品及运作系统。

由于生产的零散、规模小、无专业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款式重复、单调、品种杂乱、无品位,不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3、缺乏专业性经营礼品的店铺。

中国的礼品公司99%没有设立规模经营的礼品店,更不用说开设礼品专卖店。

这些礼品公司开设在写字楼,主要通过电话、资料邮寄、人员推销等方式向单位开展直销。它们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工厂,利用样品拉单,拿到订单后再找工厂加工。

这种低成本的运作方式,局限性很大,其市场触角延伸面狭窄,许多团体客户、家庭和个人客户被忽略。

当前礼品只在某一小商品市场、文化用品店、个别鲜花店销售,商场里附带销售品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性极小,很难卖到称心如意的礼品。

4、缺少“一站式”礼品专营网络,经营模式传统落后。

目前礼品市场受传统营销方式束缚,一般为厂家――总经销商(―级批发)――分销商(二级批发)――代理经销商(三级批发)――零售商――顾客。中间流程过多,经销商分配的利润减少,传统落后的经营模式,经营者不得不时刻面对大量库存问题,没有退出自由的尴尬境地,投资风险过大。

三、行业呼吁

中国礼品市场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的行业真空,对投资者则是一次难得的商机,也为规范运营的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篇:中国咖啡市场分析

咖啡——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经1500多年的发展现时已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西方文化的象征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全球每年要喝掉74亿杯咖啡,相当于每天要喝掉2000万杯,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120杯。咖啡豆的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在主要商品销售榜上仅次于石油,位居第二,而世界咖啡总体消费市场年零售额更是超过500亿美元。现时全球有超过50个国家生产咖啡,咖啡产业的发展为全世界一亿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可以说,咖啡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咖啡的引入正是迎合了中国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的这方面需求。目前,咖啡消费已成为时尚主流,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更是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无论在家、办公室,还是各种社交场合,人们都品尝着咖啡;遍布城市的咖啡厅也成为人们商务、休闲的好去处。咖啡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的代名词,甚至发展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

随着咖啡这一有着悠久历史饮品的广为人知,咖啡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根据统计,全球咖啡年消费量约为800多万吨,而我国的年消费量约为20万吨,并以10%的速度逐年

上升,而人均消费量则以30%的速度递增。华南地区市场的消费量更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疯狂飙升,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100%。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在咖啡消费方面的增长是非常迅速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咖啡消费大国。而根据另一项调查显示,针对中国市场,若以全国总人口计算,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费量还不到一杯,即使是城市,咖啡消费量也仅是每年每人4杯,这与欧美国家人均每天3杯的消费量相比较,目前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几乎微乎其微。我们再看另一组数据比较:

中国内地年人均饮用即饮咖啡0.11次,不仅和日本的107次相差甚远,也大大低于台湾(35次)、泰国(8.7次)和香港(4.9次)的水平。饮料行业预测这一品类将会继续爆炸性增长,未来10年年均增长率将高达35%以上。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多么巨大,难怪国际咖啡组织也将中国视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咖啡市场。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市场将逐步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国和国际间的交流、贸易也将达到一个高峰。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广州亚运等国际性活动相继开展后,更多的国外客商也会将目光注视到中国这个具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咖啡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在越来越频繁的中西文化、贸易交流中,能很好的起到桥梁作用,咖啡相关产业作为先行者进入

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将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咖啡产业更是一个利好消息,这预示着2010年前东南亚如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产品将零关税进入中国,咖啡原料、产品和设备等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咖啡行业受惠首当其冲。

目前从中国咖啡的整体销售市场来看,呈现出城市强于农村,沿海城市强于内陆城市,商务交流发达地区强于商务活动少的地区等几个特点。华南地区市场的发展势头尤其迅猛,咖啡需求量和消费量都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从而带动一系列咖啡产业的飞速发展。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而广州咖啡协会等机构的相继成立,泛珠三角9+2经济圈的建立,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配合一系列咖啡文化的宣传,将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因此,在中国发展咖啡相关产业,广州当成首选。由于国内尚未有一家成规模的咖啡专业市场,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中国咖啡专业批发市场这方面的空白。响应广州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中高档批发市场的号召,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将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助各项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中国咖啡产业的发展。

第四篇:中国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6月上半月)

目录:

1、行业整体综述

2、行业焦点事件

3、区域市场分析

3.1区域热卖品牌

3.2区域市场分析

3.3分类市场分析

4、龙头企业动态

5、新品动态回顾

6、发展趋势预测

一、|行业整体综述

6月,暑气渐渐袭来,气温持续升高,饮料大战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各种饮料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市场竞争导致饮料普遍价格下滑。在诸多饮料中,茶饮料的攻势猛烈,推出了各种口味茶和概念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销量迅速上升,在市场上开始走俏,有望取代去年的饮料霸主—功能饮料,成为今年市场的主角。凉茶在南方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但还有新品涌现的趋势,但若是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厂家还得有较大的前期投入。功能饮料也不甘示弱, 继续“健康”牌,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力争保住自己昔日的地位。果汁饮料一起五彩缤纷的颜色也在饮料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果汁饮料领域内,吹来了一股外国风,来自韩国的葡萄、橙汁等果汁饮料业在中国的超市里销售。在碳酸饮料行业,6月11日,可口可乐公司借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拉开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市场推广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其他饮料扎堆市场的情况下,乳饮料也是新一代健康饮品,乳酸菌奶饮品将引发饮料市场新变革,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乳饮品在饮料领域也存在潜在的空间。

二、行业焦点

百事股权宣判,双方均上诉

上海、南京、武汉百事中方股权之争在持续5年之后,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重审判决,双方均不服,提出上诉。胜诉方陈氏家族觉得判决中的获得的股权少于期望的份额,因此,提出上诉。而在此之前,败诉方国有股东闵联公司已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认为陈氏家族的隐名投资是虚构的故事,上海国资办的批复也越权、违法、虚构事实,百事股权之争再次陷入复杂的泥沼。

饮料市场跳水声不断

随着气温的攀升,饮料市场进入销售旺季,各式各样的饮料纷纷展开了价格大战,使饮料价格下降,果粒橙、鲜橙多等果汁饮料价格下降0.5元左右,功能饮料的价格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目前是饮料行业的黄金销售时间,各商家都会抓住这个市场时机,抢占市场领域。 健力宝何去何从

健力宝在这个饮料的销售旺季中显得有些尴尬,健力宝会不会转嫁给统一集团成了饮料行业的一个焦点,健力宝新东家汇中天恒的新闻发言人曲冰前后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而统一方面对此问题既不否认也不承认,有业内人士称,把健力宝转卖给统一也许是汇中天恒最佳的出路。

三、区域市场分析

3.1 区域热卖品牌分析

区域划分按以下的分法:

华北地区市场分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河南、湖南、湖北)

华东地区市场分析(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广东、福建、海南)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四川、广西、重庆、云南、西藏、贵州)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辽宁、黑龙江、吉林)

(下表中热卖品牌的排序原则:对该地一家或几家大型超市、餐饮、夜场中主要品牌近期销量上升幅度,广告终端促销力度,消费者认可程度进行的综合评分)

华北地区

排序石家庄北京太原

1统一鲜橙多 百事可乐统一鲜橙多

2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3可口可乐果粒橙雪碧 汇源果汁

华中地区

排序长沙郑州武汉

1可口可乐 统一鲜橙多统一鲜橙多

2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3雪碧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华东地区

排序泉州济南南京

1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统一鲜橙多

2王老吉醒目可口可乐

3统一绿茶娃哈哈 康师傅茶饮

华南地区

排序广州

1 康师傅红茶

2美汁源果粒橙

3 可口可乐

西南地区

排序贵阳成都

1 统一鲜橙多 康师傅绿茶

2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3冰点鲜橙多

西北地区

排序兰州西安

1 康师傅绿茶 统一鲜橙多

2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3可口可乐 康师傅绿茶

华北地区

排序沈阳长春

1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2百事可乐娃哈哈

3雪碧康师傅茶饮

以上图表显示,6月,果汁饮料和茶饮料销量上升,尤其是茶饮料上升势头明显。虽然碳酸饮料巨头的领先地位依旧比较明显,但今年的新产品美汁源果粒橙在华南地区销量不菲,统一鲜橙多和康师傅绿茶在整个市场上也多次荣登榜首,冲击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销售市场。从中可以看出,茶饮料的市场领域在逐渐的扩大,新品和口味的多样化使得茶饮料市场越做越大。

在碳酸饮料方面,百事可乐夺冠的次数较上月减少,在部分地区的位置被统一鲜橙多和康师傅绿茶代替,可口可乐在本月加大了推广活动,在华东地区仍然有不错的销售量。

在本月的排行榜上没有看到雀巢的踪迹,看来雀巢事件不仅仅影响到奶粉行业,对其饮料产品也产生了影响。醒目和王老吉是本月新进榜的产品,这两种饮料在分别在华东地区的泉州和济南占据着市场老二的地位。

3.2区域市场分析

区域市场表现特征

广 州 各类饮料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激战拉开帷幕

成 都 茶饮料促销大战全面拉开,口味出新

哈尔滨 饮料进入销售旺季,价格开始普遍下滑

重 庆 碳酸饮料市场两乐再次相争

武 汉混合饮料受欢迎、茶饮料市场份额提升最快

广州:饮料巨头聚焦

6月,广州的饮料市场很不平静,各大饮料巨头纷纷入主,通过各种媒体大作宣传文章,先在消费者的意识领域进行轰炸,再以买赠、有奖销售等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最常用的还是通过价格提高销售额,销售大战在广州市场上有准备的进行着。从统计资料来看,茶馆康师傅的茶饮料在这个炎热的城市比较受欢迎,欲包揽中低档市场;果汁饮料果粒橙凭借自己的口味和大势的宣传,也有较好的销售情况。

成都:茶饮料异军突起

成都是一个茶文化浓厚的城市,所以,有着茶文化的底蕴,茶饮料在这片土地上的推广和销售都相对比较容易。正是因为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成都也是各大茶饮料厂家的主战场。6月,成都的茶饮料领域,进行可大量的促销活动,促销手段主要是价格战和买赠等方式。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预测,6月仅仅是成都茶战的序幕,更激烈的竞争将随气温的攀高而越演越烈。

哈尔滨:饮料价格下降

如何让消费者在口味、包装等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自己的产品,除了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外,价格应该是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因素。6月,在哈尔滨的饮料市场上就上演了一场价格战,导致哈市的饮料价格普遍降低。有些果汁饮料产品从原来的3元左右降到2.5元左右,功能饮料售价也普遍降低了两三成,更有1元的特价活动吸引消费者。

重庆:两乐抢占炎热的山城

重庆这个城市成了这个月的主战场,可乐巨头在重庆网吧火拼,康师傅大力进攻重庆市场,冰点水在重庆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及乐百氏在重庆新辟天地等等,诸多龙头企业在

重庆现身,让重庆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碳酸饮料两大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就拉开了马拉松似的竞争活动,最近,两乐均入主重庆,在这个火城展开了激战。本月,百事佳得乐新品在重庆上市,在碳酸饮料与可口可乐激战的同时,进军非碳酸饮料行业。重庆和四川历来是百事可乐的盈利基地,而此次,可口可乐敢在客场挑战老对手,其野心可见一斑。 武汉:饮料“大杂烩”销量不错

四大火炉城市之一的武汉,市民每年夏天都在为直线上升的气温烦恼着,而饮料行业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6月,在饮料市场上又出新品,果汁饮料和乳汁饮料出现了混合的搭配,比如鱼奶与牛奶混合,番茄、苹果、菠萝等水果混合为果汁饮料,这种混合饮料口感独特、新鲜,颇受青少年的喜爱。另据来自武商量贩公司的销售统计称,茶饮料的市场份额上升最快,在其下属卖场中占到23%,大有赶超碳酸饮料(占比30%)的趋势。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今年茶饮料产品种类向多样化发展,口味大都比较大众化,这是促使其销量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从各个市场表现出的情况来看,茶饮料不愧为今年饮料市场的生力军,在各地表现均不俗。同时,竞争的激烈已经开始对价格产生影响,降价促销的产品越来越多,新品定价也向中低端靠拢。毕竟在众多相似的产品中,价格便成为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3.3 分类市场分析

类型发展状况

茶饮料 气温上升,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乳饮料 发展潜力初现端倪

果汁饮料 进口果汁冲击国内市场

功能饮料 新品上市,值得期待

茶饮料

茶饮料成为今年市场的主角在六月份看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是从其销售量,还是从市场的扩张情况来看,茶饮料都拥有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借着茶文化的理念,推出了众多口味的红茶、绿茶、花茶等等,从口味和概念上吸引和征服更多的消费者,从外部条件来看,气温的不断上升也是茶饮料取得不错战绩的原因之一,茶饮料市场潜力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乳饮料

乳酸菌饮料是饮料市场的生力军,它横跨了乳制品和饮料两个行业。乳酸菌饮料在国外市场一直备受欢迎,而今在国内也受到密切关注,以其营养价值在饮料市场上新辟出一片天地,在雀巢和光明在乳品行业相继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这种健康的乳品饮料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乳饮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果汁饮料

6月的果汁饮料市场,有大量的外国品牌“入侵”,全球十大健康饮料品牌之一的美国美大溪地诺丽果汁在月初就登陆中国,在各大沿海城市正式运营。除了美货,韩国葡萄等果汁饮料也在国内的超市出现,销售情况也不错。虽然有国外著名产品和国内新品的冲击,但是,从6月的热卖排行榜来看,国内品牌统一鲜橙多在果汁饮料的统治地位始终未发生改变。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果汁饮料已经正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功能饮料

本月在功能饮料行业出现了双扩张的现象,一是地域突破,脉动在重庆投产,在数量和范围上力求实现创新;二是新品的研发和上市,OPC系列功能饮料首次出现在市场上,代表产品有苹果醋饮品、低醇葡萄饮品。OPC是儿茶素低聚物的总称,它能有效的增进健康,具有防衰老、保护神经等作用,此饮品也是养生的佳品。

在新品涌现的同时,老品牌在今年进入整合期。去年功能饮料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乐百氏、娃哈哈、农夫山泉、汇源四大国内饮料巨头纷纷推出脉动、激活、尖叫等,市场经过大洗牌目前排序基本完成。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经过国内各大饮料品牌的竞争和国际饮料品牌的参与,功能饮料市场在今年将进入整合期。

四、龙头企业动态

企业名称 本月动态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与迪斯尼拟定“金盖促销”活动

联手网络游戏进行品牌推广

可口可乐博物馆解读品牌文化

推出茶饮新品“茶研工坊”

百事可乐百事股权之争再起,内部战争不知何时能了

百事和盛大正式联手

佳得乐在重庆进军非碳酸饮料

在湖南新增生产基地

湛江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成投产

6月28日,深圳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揭东分公司正式竣工并投产

立顿茶饮料退市,传百事与联合利华不和

健力宝有可能转卖统一集团

康师傅秘密设点重庆,展开商战

茉莉清茶在成都大量上市

冰点水在重庆首开24小时便利店

乐百氏脉动在重庆投产

脉动“动动茶”上市促销

汇源投资2亿在山西曲沃建基地

本月龙头企业中,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健力宝这一元老危机重重,也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神经,茶饮料一直就被预言,将会有很好的表现,果然,在炎热的6月,以康师傅为代表的茶馆开展了一系列火爆的行动,茶饮料新品也层出不穷。冰点水在桶装市场上抢先服务意识,24小时为广大市民服务,营销的差异化将给业界带来什么呢?在功能饮料方面,乐百氏生产的功能饮料脉动在重庆投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可口可乐在5月推出的“饥饿营销”模式饮料行业引起了巨大关注,在本月更是加大了推广力度,首先从企业文化方面着手,在南京可口可乐博物馆展示产品内涵;再次,与大型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合作举行大型的市场推广活动;紧接着又与迪斯尼联手拟定“金盖促销”活动,即喝可口可乐中奖“香港游”包括迪斯尼乐园试业期间的门票,全国有1万个名额。可口可乐公司在茶饮料领域的野心在本月表露无疑,推出包括“清本”和“清妍”两个新品在内的“茶研工坊”系列,并将邀请影帝梁朝伟现身郑州为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该系列产品中的“清本”绿茶做推介。

困扰百事可乐已久的股权纷争问题在本月再生变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重审判决加速了事件的复杂化,百事的内部矛盾不知何时才能了结。而一年前在广州高调宣布联姻的百事可乐与联合利华如今似乎也陷入危机,双方共同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立顿即饮茶饮料撤出中国市场。有知情人士透露,双方于一个月前就已停止了该茶饮料的生产。有业内人士认为该茶饮料的退市是因为“立顿速溶茶氟含量超标”事件,但百事方面坚决表示这是正常的产品调整,并否认和联合利华关系紧张的说法。而几个新生产基地的建成和投产将大大的提高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在营销方面,传闻已久的百事公司与盛大公司的合作终于初露端倪,

百事历年来制作费最庞大的电视广告新片在盛大网站首播。分析认为,此举表明两家公司将联手“对付”各自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和“第九城市”。

现在的健力宝也是一个让人堪忧的企业,44亿的负债让健力宝不知所措,有消息称汇中天恒有可能将建力宝转手卖给统一集团,究竟健力宝将归何处仍然是一个谜团。

康师傅在西南地区的销售一直不错,本月,又在重庆重拳出击,进行大规模的闪电站,抢占先机,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在重庆布下2.6万个销售点,欲当上重庆瓶装水的龙头老大。在自身的强势茶饮料方面,康师傅丝毫没有放松,新品茉莉清茶进行了快速铺货。

在桶装水方面,冰点水创先服务,从本月起,将改造200多家桶装水配送点,首开24小时免费送货上门便利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将给业界带来多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去年6月正是功能饮料发威的时候,今年6月,脉动在重庆动土,乐百氏投资1亿元建成饮料生产线,年设计产量达9.7万吨,从而使脉动饮料实现重庆造,增强了其在重庆及周边市场的竞争能力。在2005这个茶饮料的流行年里,乐百氏也没忘记分一杯羹,脉动“动动茶”的面市给茶饮料市场再添了一把火。

饮料巨头们的规模不断扩大化,汇源集团在本月 21日与曲沃太子湖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投资2亿多元建立北京汇源果汁集团临汾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成为汇源果汁集团在全国发展的第28个基地,由双方共同投资。

五、新品动态

新品名称 所属企业

苹果醋、低醇葡萄饮品河北美利来公司

冰菊花厦门绿泉实业总公司

蔬菜醋饮料哈尔滨道里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高档桶装水——水纪元海口金盘饮料公司

“茶研工坊”系列可口可乐公司

苹果醋、低醇葡萄饮品

苹果醋、低醇葡萄饮品是OPC系列功能音频的代表产品,苹果醋饮品以优质苹果醋为原料,配伍OPC、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经过科学加工精制而成,极具美容养颜、消除疲劳、降低血脂等功能;低醇葡萄饮品以优质浓缩葡萄汁为原料,配伍OPC、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经过科学加工、精制而成,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OPC系列功能饮料能否改变功能饮料的地位,我们拭目以待。

冰菊花

5月份,鹭芳推出一系列冰产品,而在6月,鹭芳又鹭芳不遗余力推出自己的主打产品“冰菊花”。冰菊花是福建品牌鹭芳花草茶中的新产品,以其生产工艺的领先性,标榜不加色素、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剂,是天然饮料的代表。

蔬菜醋饮料

本产品是哈尔滨市一所民营科技企业经过5年研发出来的新品,蔬菜醋饮料提取黄瓜等蔬菜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发酵技术制成蔬菜醋,有解暑之功效,从投放市场的反应来看,第一批蔬菜醋饮料上市后十分抢手,蔬菜醋也在今年的饮料市场分得一杯羹。

高档桶装水——水纪元

海口金盘饮料公司该公司将推出具有独特桶状造型的高档桶装水———水纪元。该产品采用异型桶装,水源取自琼北火山群深层山脉,属稀有重碳酸美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据悉,这是海南省首次推出的高档桶装水,该产品的出现将打破了桶装水市场上千桶一面、优劣混杂的现状。

“茶研工坊”系列

可口可乐公司本月推出包括“清本”和“清妍”两个新品在内的“茶研工坊”系列,并将邀请影帝梁朝伟现身郑州为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该系列产品中的“清本”绿茶做推介。 糖酒快讯分析中心认为,近来的新品开发紧跟流行趋势,本月在茶饮料、醋饮料品类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各大饮料巨头都将茶饮料当成了今年的重头戏,因此新品开发也比较多。在向茶饮料品类的靠拢的同时,产品进一步细分正逐渐体现出来,不同的原料和概念使得目标消费人群越来越明确。

六、发展趋势预测

1、饮料市场新品不断出现,其中以茶饮料和功能饮料居多。

2、7月,饮料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厂家促销手段多样化。

3、茶饮料市场份额继续上升,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受到威胁。

第五篇: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作者:佚名情报来源:金融与保险点击数: 102更新时间:2007-7-5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字体:小 大】

中国保险业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入世以来,保险业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国内财险市场主体有了快速的增长,新公司的成立、分支机构的扩张,带动了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保险公司开展竞争的舞台,是保险公司提升竞争力的外在动力,是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

1国内市场上的商业财产保险公司

财产保险公司是指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业务;财产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入世以来,国内财险市场主体的数量快速增长(表1)。截至2005年底,国内市场上共有财产保险公司35家。其中,美亚上海、广州和深圳 3家分公司统计为1家公司。

从1996年至2000年间,国内一直没有再增设新的内资财险公司。2001年,中保国际在内地成立太平保险公司,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2003年,中国再保险公司在重组改制过程中,设立了中国大地财险公司。1992年至2004年间,外资财险公司的发展速度相对乎稳,平均每年成立一家外资财险分公司。2004年,保监会批准筹建多家财险公司。上海安信、永诚财险、天平保险、安邦保险、阳光财险、渤海财险和都邦财险等多家财险公司已经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正式开业,财险公司又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

在监管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在保险公司的积极努力下,保险公司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内在素质不断增强。随着中华联合完成重组改制,内资财险公司全部转为股份制企业。新成立的内资保险公司均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

2国内财险市场总体竞争格局分析

截至2005年年底,国内市场上已经正式开业的商业性财险公司共有35家,其中外资公司13家。以2001年以来的公开数据为基础,可以分别计算财险市场保费收入等指标历年来的 CRn和H值,分析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化情况。

2.1 2001年至2005年国内财险市场集中度(CRn指数)分析

2005年是国内财险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新兴中小型内资财险公司加快了市场扩张速度,导致了财险市场集中度的下降。 2005年是近几年以来,市场集中度下降最快的一年。2001年至 2005年,国内财险市场保费收入集中度CR3和CR5.从中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国内财险市场保费收入集中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 2003年和2004年这两年,随着新兴主体的增加和分支机构的扩张,市场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对照贝恩分类方法和日本通产省分类方法,国内财险市场仍然属于“寡占I型”或“极高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美国财险市场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2003年净承保保费收入排在前四位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总计为28.6%(01)。通过横向比较来看,也可看出国内财险市场的集中度偏高。

从国内财险市场具体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公司一直没有变化,排名第四至八位的公司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3)。国内财险市场上,保费收入前三名一直为人保财险(2003年以前为“中国人保”)、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 3家公司所占据。第四至八名的市场份额争夺则比较激烈:华泰在2001年排名第四,2005年已经被挤出前八名;中华联合(2002年以前为“新疆兵团”)4年来排名持续上升,2005年已经跻身第四名;天安、永安、华安、大众等4家公司保费收入排名有升有降。

2.2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从国内财险公司的经营现状来看,可以从市场份额和经营区域两个维度来判断某家公司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是企业市场地位的直观体现。2005年国内务财险公司市场份额排名见表4。但是,市场份额的高低不仅与公司的经营历史和业务扩展能力有关,也受到经营区域的约束。

在2004年以前,受产业政策的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地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一些中小型内资财险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为“区域性公司”;外资财险公司大多采取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只能在一个省(市)范围内开展保险业务。根据2004年实施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在满足资本金和偿付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不再受限。这项政策限制取消后,中小型内资财险公司明显加快了市场区域的扩张速度。由于新法规生效时间还比较短,还未对市场格局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在国内市场上经营历史最长的、分支机构数量最多的人保财险公司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和中华联合近几年的分支机构发展速度很快,市场份额相当,但与人保财险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大地财险和安邦财险的机构建设速度也很快,但是,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业务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农业保险公司在发展初期,其经营地域还不会迅速向全国扩张,而且由于业务特点的原因,农险公司不会对财险市场格局产生大的冲击。其他内资公司的经营地域也都还非常有限,外资财险公司目前也只在1至3个地区开展业务,这类公司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3国内财产市场竞争格局展望

2004年以来,国内财险市场准入机制的变化及各类公司的发展战略调整,正推动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条件降低,新兴财险公司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和扩张期。保险业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财险公司经营地域限制已经

完全取消。2004年新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删除了以前将保险公司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规定,将设立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统一规定为2亿元人民币,并提高保险设立公司分支机构的自由度。保险公司以法定最低资本金额即2亿元人民币设立的,在住所地以外的每一省级区域内首次申请设立分公司,应当增加资本金至少人民币2000万元。保险公司资本金总额达到人民币5亿元,在偿付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增设分公司可不再增加资本金。比原规定要求的额度5000万元和15亿元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以资本金和偿付能力作为基本要求,使得市场准入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促进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的发展。在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引导下,中小型保险公司开始加快扩张步伐,大批新公司开始筹建。市场原有的“区域性”保险公司和新成立的公司,都开始构建全国性经营网络。

随着经营区域的扩展,新兴财险公司和中小型财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将得到释放。通过净资产占比与市场份额之间的比较 (表4),可以看出各财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成熟程度。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天安、华安和永安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净资产占比,业务发展比较成熟,资本金得到充分利用;太保财险、大地财险、大众和太平的市场份额与净资产占比大体相当,表明其业务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其他新兴财险公司,特别是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还远低于其净资产占比,表明这些公司还蕴藏着巨大的承保能力,还有较大的业务扩张的空间。

随着新兴公司承保能力的释放,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下降。2004年以来,新成立内资财险公司,给财险业新增了58亿元的资本金,占国内财险业净资产总额的比例已经接近16.43% (以各财险公司2004年末净资产为基础)。如果这些新兴公司达到有效的保费规模,市场格局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资财险分公司纷纷开始申请由“分公司”改建为“子公司”,以降低其增设分支机构的资本要求。中银国际和香港民安的申请已经得到批准: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改建为独资子公司,改建后的公司名称为“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保监国际[2004]800号);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改建为独资子公司,改建后的公司名称为“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保监国际[2004]801号)。 2005年,经保监会批准,韩国三星火灾上海分公司改建为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中

国)有限公司;日本财险大连分公司改建为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外资财险公司改建为“子公司”后,有可能会凭借其资本优势加快市场扩张速度,凭借其技术优势提供创新型产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挤入第三类公司之列。当然,外资财险公司的区域市场选择和业务领域定位及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与发达国家(地区)保险市场相比,国内财险市场的竞争程度还比较有限。但是,入世以来,国内保险市场逐步放开,保险主体迅速增加,市场竞争日渐加剧。竞争性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并且还在不断深化,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下降。在竞争性的市场上,财险公司追求“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

情报录入:wuhongmei责任编辑:wuhongmei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药品市场营销现状下一篇:中共吴江市委员会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