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论文

2022-04-1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问题,必须在社会救助的范畴内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救助体系,从国家政策、社会机制、高校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救助。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论文 篇1:

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伦理救助

摘要:大学生群体历来是社会瞩目的焦点,贫困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特群体,承栽了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描述了高校贫困大学生伦理困扰之现状,分析其产生伦理困扰之原因,提出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救助除要给予物质帮助外,更要在心理、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对其进行伦理关怀与救助,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的伦理关系构建。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伦理救助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贫困大学生伦理困扰之现状

高校贫困大学生除了存在物质的贫乏、心理的障碍之外,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而导致的伦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意识淡薄。

大多数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都能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他们心存感恩,胸怀责任,乐于奉献,把感恩意识转化为学习和进步的动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以贫困为借口。以自我为中心,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完全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资助,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中攀比享乐,活动中消极懒散,自立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淡薄。缺乏感恩意识使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所受资助,很难形成和谐的思想、健全的人格,从而不懂得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这不但降低了贫困大学生的整体人格素养,而且会降低社会各界的助学热情,严重影响助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念。

人的消费需求不仅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而且受到消费伦理观念的重大影响。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有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他们合理利用受资助的资源来顺利完成学业,但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受身边家境富裕的同学和一些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不良的消费伦理观念。他们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和与他人攀比,而不把受资助的钱用于学业。这不但浪费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助学资源而且违背了资助者的意愿,对我国的捐助事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受资助者诚信缺失。

受助者诚信缺失凸显在贫困大学生中越来越严重,其中最突出的方面反映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上。一些贷款的贫困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恶意拖欠、拒还、逃贷现象严重。由于贷款学生的诚信缺失导致银行在较高的还贷违约率面前积极性并不高。除了银行成本核算和规避风险之外,还贷违约率高已成为银行不愿向贫困生贷款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种不守诚信行为不仅损伤了个人信誉,而且严重妨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进行。

(4)非贫困生混水摸鱼。

在国家加大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在高校中也出现了一些“假贫困生”。一些道德素质较差,刻意追求物质享受的大学生与贫困生争着索要扶贫助学资金。这种现象危害极大,一方面他们抢占了原本就紧缺的助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伪”贫困生本身道德素质差,他们受助后往往进行奢侈消费,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对受助“贫困生”整体形象严重破坏,降低社会各方的助学热情。

2 伦理关怀与救助应坚持的原则

教育的根本人文使命就是伦理解放,表现为对伦理精神的执着追求和热忱关怀,同时还表现为对大学校园中那些需要关怀的人在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上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以便使党的阳光通过一系列的普举,普照到大学校园的每个成员的心底,并演化为人们对党的认同和信服,对大学生活的聚合和归属。因此,我们在开展对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时,应坚持助困与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扶持,应当与学校对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过程相互协调,做到助困与育人的密切结合。要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的贫困是暂时的,大学生的价值应体现在知识的富有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奉献智慧、回报社会的崇高理想和感恩之心。

3 伦理关怀与救助的途径思考

(1)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构建和谐校园。

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条件,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因贫困而引发伦理困扰问题的前提。如果不改变他们的贫困状态,伦理救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①加大资金投入。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用于扶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现有投入对于占在校生20%(有的学校更高)的贫困大学生群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此外t可募集社会慈善资金投入资助;通过签订意向性合同,由用人单位资助等。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切实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处境。

②完善奖助贷学金制度。贫困大学生首要的经济來源为奖(助)学金,占总花销的69.1%,然后为家庭供给、勤工俭学、亲友相助等。由此可见,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我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奖学金设立校际差别较大,助学金的数量不足,以及贷款特别是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只有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完善奖助贷学金制度,才能解除贫困大学生的经济之忧。

③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评估机制,确保援助对象评定程序的公正。经济援助不同于其它援助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经济援助有一定名额限制,这就涉及到受助对象的确定问题。学校应该以公正为原则,积极探索一种相对公平的评定程序,以保证正义价值的实现。评定程序应遵守普惠性、公平对待性和公开性,做到这“三性”就能保证程序正义。正是由于贫困生在数量上比较庞大,在分布上又比较广泛,加之评测本身存在的若干问题,才使得我们在调查和判定受体身份的时候也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高校比较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出具贫困证明,但这使得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从一开始就带人了过多的人为因素。本文认为,由于贫困生数量比较大,不能做一一调查,但应该在不同的高校做不同的抽样调查,以此作为出具贫困证明的补充措施。这样,各取其利弊以尽量保证贫困生测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消除贫困行为。

④创新资助方式实行隐形资助。我们在让贫困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的同时,还应该不给他们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压力。许多高校的资助措施虽然帮助了贫困生,但无形中也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贫困大学生大多不愿让周围的同学知道他们生活的困境,有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宁愿饿肚子都不愿接受学校的帮助,所以高校在资助的同时还应将视角投向贫困生伦理救助问题,探索出一套“隐形补助”

的新路子以实现对高校贫困生的自尊和隐私的保护让贫困生有尊严的接受资助。在具体操作方面,现在高校大都实现了校园“一卡通”,一卡在手,畅行校园,日常校内消费均可通过“一卡通”实现。对于达到生活预费线而又满足资助条件的贫困生学校自动将钱打到学生卡里。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开始实行了这样的“隐形补助”。中国科技大学这项“隐形补助”政策已经试行了两年多,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多方好评。因此,高校应在其他各项资助政策中推广这种将物质资助与情感体谅、人格尊重“捆绑”起来的“低调做法”。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①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密的导师,是大学生人生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伦理救助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辅导员要与贫困大学生建立和谐、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这是辅导员与贫困大学生进行交往和沟通的前提。辅导员要主动深入贫困生当中,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进而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逐一加以解决,让贫困生“生活有保障,成绩有进步,个性有发展,沟通有温情,民主有参与”。其次,辅导员要开展经常性的主题班会活动,重视和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成才激励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乐观开朗、自信踏实、敢于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强化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促使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和推动他们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完善。贫困大学生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贫困,也涵盖精神上的贫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因自卑而缺乏自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确立自信,是让他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基础。高校可以搭建多种平台,给贫困大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首先,设法增加勤工助学机会,进一步挖掘勤工助学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重要作用。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艺体育比赛,使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示。同时鼓励和支持贫困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走出去了解社会,投身社会变革,发掘自身潜能。

③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将难以立足和发展。对于非贫困生,要教育他们诚实做人,切不可投机取巧,非贫而扮贫,为了一点经济利益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对于贫困学生。要让他们明白助学贷款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个人的关爱和期望。学生不管是从道德感情出发还是从法律义务出发,都应当在步入社会、经济独立之后履行自己的还款义务。在诚信基础上加强感恩教育,美化贫困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是贫困生健康成才成长的环境保证。首先。高校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打牢贫困生奋发向上的思想道德基础。其次,高校要积极开展高雅健康、求真求善、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贫困生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参加活动中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第三,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伦理观念,特别是让家庭宽裕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减少贫困生的自卑和攀比心理。

作者:王贵林 李景国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论文 篇2:

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若干思考

摘 要: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问题,必须在社会救助的范畴内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救助体系,从国家政策、社会机制、高校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救助。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思考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雏形及推进

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是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物款接济和服务,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基本的制度。[1](P7)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我国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在建国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2]:第一阶段,人民助学金阶段(1949~1978年)。第二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阶段(1978~1984年)。第三阶段,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1984~1994年)。第四阶段,多种资助形式并存阶段(1995年~),以1995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标志,开始逐步形成了我国主要依靠政府出资的“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学宿费减免、困难补助”为一体的资助体系,成效具体表现在:

1.在救助的内容上,呈现多样性且更加具有针对性

除了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外,采取新增国家励志奖学金,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新举措,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样化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不同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得不同的救助。针对贫困大学生不同的救助需求,如解决学宿费问题,以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和学宿费减免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为辅。

2.在救助的数额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方面在覆盖人数和单项金额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在政府投入总额上增长迅速。2009年,中央财政下达70.5亿元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资金预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469.43万人次获得国家奖助学金。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全国普通高校有53.2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占特困新生的95.5%,占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36.1%,占当年入学新生的9.1%。(摘自2010年9月《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

3.在救助的渠道上,呈现政府主导,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政府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合理分担经费,体现了政府在救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政府还统筹高校、企业、社会等不同救助渠道,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

4.在救助的方式上,呈现多元化的倾向

有每年确定时间的奖助学金评定和助学贷款,也有每年不确定时间的节日补助、路费补助等困难补助,还有根据物价变化情况可能发放的伙食补助以及突发事件的临时救助;有一次性全部发放的,还有按月份发放的;有直接发放货币的,也有发放物品的,或兼而有之……不一而足,救助方式呈现多元化。

此外,救助过程与育人过程的有效结合,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和认定标准的探索,高校大学生医疗救助方案的逐步推出等,都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比如江苏省就从2009年9月起,将全省160多万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居民医保,当住院或看门诊大病时,享受不低于当地居民的报销待遇,而原来的准公费医疗继续保留。[3]

二、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完善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尚有不少操作层面的措施需要探索和完善。尤其是把该体系的建设置于社会救助体系的范畴后,比较凸显的问题在于[4](P237):

1.以人为本的现代救助理念

没有认识到社会救助是政府的法定职责,受助是公民的合法权利,社会救助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必要支柱。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公正的调节器。

2.救助程序缺乏规范性

尽管已逐步建立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助学贷款资助对象资格审核等系列办法,注重救助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但在界定贫困大学生、确定救助力度、跟踪救助效果等方面,缺乏规范性的程序设计,个体之间也缺乏差异性,且社会、学校、家庭之间沟通不畅,脱节严重。

3.救助手段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手段还基本局限在资金和物质层面,且多呈单向性,而在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救助极为有限,并缺乏在技能方面的救助和相互之间的互助等手段。而救助的主要内容,除了解决学宿费的教育救助和解决生活费的生活救助外,还应包括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和社会互助等。

4.救助资源短缺

虽然我国政府的救助主体性地位没有改变,用于贫困大学生救助的经费也逐年较快增长,但与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根本解决救助资源短缺的矛盾,还需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参与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建设。

三、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思考

西方国家的社会救助具有覆盖面较广、保障水平较高、资格认定严格等特征,其总的趋势是国家责任的淡化,个人责任的加强,强调公民接受救助的权利与其担负的责任的对等,即“无责任则无权利”。[4](P396)这些都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1.推进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国家政策统筹

(1)政府要在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原则指导下继续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政策。政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财政支撑体系,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投入和救助力度,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各项救助政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在大学生中建立普惠式的社会救助机制。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或生病的大学生都可享受,而与生源、成绩无关。

(3)建立完善的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制度。要进一步拓展救助的内容和方式,如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新政策。

2.构建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社会支持机制

(1)发展慈善捐赠事业,吸引更多资金用于贫困大学生救助。首先要积极培育慈善文化,以营造全社会互济互助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捐赠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资金筹募渠道,完善项目援助制度,切实提高救助水平。

(2)发行以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彩票。近几年,彩票业在国外一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不仅具有巨大的彩票市场潜力,而且能使更多的人积极主动地对教育事业奉献爱心,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也将走进更加宽阔的天地。[5]

(3)增强贫困大学生家庭的收入能力。如果能通过社会的力量帮助贫困大学生家庭增强收入能力,通过自救的方式摆脱贫困,进而就间接能使贫困大学生脱离经济的困境。这样除了在经济上,让贫困大学生及家庭可以切实得到实惠以外,还可以避免受到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

3.强化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高校制度创新

(1)按需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结合个体发展进行救助的整体设计。高校应摸清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并按照事前制订好的标准对其贫困程度进行评定,建立档案。其后,结合每一位受助学生个体发展规划,设计一份完整的救助计划,保证救助工作更加有效,实现救助与健康成长的有机结合。

(2)规范救助申请程序,遵循选择性原则进行救助。高校需要设计一套称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法定工作程序来审核申请者,明确并细化申请——受理——调查——证明——批准的程序。而对申请者选择性救助的原则,则保证了有限的救助资源切实地用到最需要的人的身上,这也是社会救助最为突出的特点。

(3)除了给予资金和物质的救助外,还要注重心理、情感和精神的救助。高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卑、人际交往等心理障碍,使他们对贫困、对自我的认识发生转变,促进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4)鼓励受救助贫困大学生以适当方式进行回报高校。一方面需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在受到救助的同时,也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约束,鼓励受救助贫困大学生以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回报,引导他们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习惯,在服务的过程中培育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乐章.社会救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邓久根.高校特困生教育救助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月刊,2007,(1).

[3]于英杰.大学生患6种大病医保能报销[N].扬子晚报,2009-04-19(A3).

[4]陈成文,胡书芝.社会救助与建设和谐社会[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红革,罗登辉.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的构建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宋清涛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论文 篇3:

关于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摘要:高校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具有新时代特点和心理倾向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开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收稿日期:2010-10-15

作者简介:张思悦(198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农业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王丽莉(1982-),女,山东人,东北农业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日益拉大,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基尼系数已突破国际公认的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而这一社会问题反映到校园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全国各省市区域高校比例逐年攀升居高不下,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成因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我国从1997年开始高校实行招生并轨,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孕育出了“贫困大学生”这一新名词。

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意义可理解为,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突出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杂费或是个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教育部文件指出: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

(二)贫困成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大学生贫困生居多。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统计显示,贫困生有81.74%来自农村,可见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来源。

2.家庭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完善,一部分社会成员由于一定原因处于社会经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久而久之这部分社会成员开始向社会低层流动。因为缺乏竞争实力,长期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大学,昂贵的学杂费会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负担更加沉重。另外,父母的下岗,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再就业,家庭的突变,例如火灾、地震、婚变、车祸、破产以及重要家庭成员患病,亡故等,都是城镇学生变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扩招凸显了贫困大学生问题。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国家供给,改革之后,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降低大学门槛的同时一些学习并不优秀的富家子弟也进入高校,富二代普遍的张扬生活态度也激化了贫困大学生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存在问题

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存拥有许多富裕家庭学生无法比拟的优点,他们自强、自尊、勤俭、吃苦耐劳、性格坚毅、思想积极、态度乐观、富有朝气。他们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多数贫困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同时,贫困的环境也不免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敏感、封闭、偏执、不自信、羞于人际交往等负面性格,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内心过于敏感,自卑与自尊的交织

强烈的自尊往往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是本地区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优秀的竞争者增多和贫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使原本优秀的尖子生变成匍匐在象牙塔底层的弱势群体。而来自城镇贫困大学生自小因贫困收到许多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时刻担心别人轻视自己,逐渐养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心中的失落和内心的不甘使贫困大学生具有比一般大学生更强的自尊心,他们更加渴望自强。然而在校园中,富二代张扬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的匮乏,加之社会和校园难以避免的存在一些歧视贫困的现象,伤害了贫困大学生的敏感的自尊,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在敏感的自尊下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这导致了贫困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易动怒,疑心重,缺乏自信,寡言少语等特点。

(二)悲观消沉,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封闭自我

经济上的贫困必然给贫困生心理上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贫困生在勉强维持生活的同时还肩负着将来偿还债务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容易让贫困大学生产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同时正值青春的大学生又渴望人际的交往,部分贫困生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积极健康的参与人际交往,而有些贫困大学生在种种压力下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缺乏自信,与他人交往时常带有防御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只有封闭自己才能得到安全感,同时,家庭富裕的学生因为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消费价值的趋同,往往形成自己的交际圈,贫困生很难融入。这加剧了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让他们更加内向孤僻。

(三)自立自强意识与依赖心理互相矛盾

贫困大学生求学过程中,多在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资助下走进大学校园的。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展开自救,做家教或找兼职,主动寻求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但社会现实的磨砺,面对贫困的无奈,以及学业的压力,与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冲突使贫困大学生压力倍增,纠结于生活、学业、心理的多重压力之下。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对自立自强的认识不彻底,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缺乏靠劳动求生存的决心。虽然有自立自强的意识,但对于勤工俭学的工作怕脏怕累,出于大学生的骄傲对于不体面的工作挑挑拣拣,敷衍了事,同时在努力自救的同时又对于社会团体、企业、学校的救助心存依赖。

(四)政治态度存在埋怨情绪

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埋怨情绪,把贫困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于国家政策的不公,社会分配的不平,父母的无能。有调查显示,有50%的大学生对国家教育改革,并轨招生不理解,认为教育费用理应由国家承担,其次才是由家庭承担,看待国家改革过于片面。这表现出贫困大学生政治责任感不高,政治态度存在埋怨心理。加之学校忽略感恩教育,致使他们对于各种资助感到理所应当,一旦不能得偿所愿得到资助或资助中断,就会对社会、学校产生抵触甚至仇恨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思考

引导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长、成才、成人,应从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以及构建一个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两方面重点去思考。

(一)加强针对性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政治信仰迷茫,社会主义信念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多元价值的选择,贫困大学生因贫穷信奉金钱,迷信命运,或是忙于勤工俭学,不关心国家时政,政治意识、集体意识淡薄。针对这些现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强化共同富裕理想的信心,正确理解高校教育改革的利弊,促进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自立自强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感恩教育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品格教育是防止物质和精神双困生产生的有效手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外界的经济自助对于贫困大学生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种手段,要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要从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出发,树立“自救”意识,要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贫困大学生应摆正各种经济资助的位置,不能把他看成是理所应当和一种施舍,更不能产生的依赖心理。要把经济上的资助看成是帮助自己完成学业的一种推力,激励自己成才成功的信心,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完成学业,成才后回报社会,感恩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各界社会力量。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要全面周到地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看到素质和能力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力武器。在健全经济救助体制同时也不可忽视心理救助体系。

1.重视素质能力培养

贫困大学生“脱贫”的最根本方法是贫困大学生运用自身技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物质资源,所以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加强。高校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掌握。[2]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会报告会、勤工俭学等形式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丰富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谋求自身的发展。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方法,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以党团活动为平台,辅导员为纽带,采取集中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普通教育与针对性的特殊教育相结合、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上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波动变化及时掌握,进行有效的帮助教。建立一套全面长效的思想教育机制。

3.完善的资金救助体系

资金救助对贫困大学生在教育效果上是治标不治本的,但它是进行教育的物质保障。高昂的学杂费是导致贫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幅度缓解贫困生问题还得求助于高校收费制度的体制改革,进行差别收费。或是效仿国外高校减少优良成绩助学金,增加贫困奖助金的发放,惠及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是这一政策的典例。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也不可忽视。高校应修建多种渠道建立健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助体系,经济扶助作为推手为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就业加以推助。促进贫困大学生克服困难,摆脱贫困,战胜自我信心的树立。

4.转变心理辅导方式

一方面,心理咨询是解决和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多渠道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为平台,及时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双困生”的产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在关心贫困生的同时忽视了他们的心理感受,为了显示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将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张榜公布,让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在电视广播和网络上大肆宣传资助情况,这会让一些贫困生很伤“自尊”,有学生甚至表示宁愿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资助。学校在施以援手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人文主义关怀,端正救助态度,优化救助方法。合理运用心理救助机制让贫困大学生更加健康坚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Z].(教材<93>51号文件)

[2]钟文.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J].企业家天地,2008,(2).

[责任编辑:李 佳]

作者:张思悦,王莉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工程接地系统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