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

2022-09-13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幸福问题。什么是幸福?现代人的幸福面临如此多的困惑, 原因是什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科学的幸福观?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基础

马克思的幸福观的形成受西方幸福观的影响, 为了回应其所处时代的幸福问题, 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幸福观。

(一) 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幸福观

西方国家对幸福的早期研究, 与西方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表达了对西方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渴望。西方幸福观的发展在时间发展方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的幸福观, 中世纪封建社会中的幸福观, 以及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幸福观。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德国古典哲学在欧洲国家达到了反对封建哲学的资产阶级的顶峰, 它吸收了西方哲学的精髓已有2000多年, 是马克幸福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 现实基础:无产阶级境遇

在19世纪四十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次工业革命, 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厂手工业,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此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私人拥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之间的基本矛盾的推动下, 周期性经济危机常常爆发, 失业和贫穷充满了人们的生活。在无产阶级这样的境遇下, 马克思开始寻找人们获取幸福的途径。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一) 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现实幸福的本质

在马克思之前, 哲学家们分别提倡了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的幸福观, 幸福观在革新, 幸福观的主体也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认为, 幸福的主体不应该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或片面的概念, 而应该是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自由的类主体。

首先,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满足。需要的是人的本性, 但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 人们通过生产实践活动继续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 以确保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 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满足的人将继续产生新的需要。需要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本质的动态变化。必须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发展, 即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也就是说, 需要不是人的主观意识, 而是客观存在。要更改物质需要凌驾于其他需要的状态, 就必须更改私有制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其次,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2]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所有社会组织形态都是与人的本质相异化的虚幻的共同体。在虚幻的共同体中, 所有社会关系都受异己力量的统治, 无论是对人的依赖还是对物的依赖。在真正的共同体中, 每个人的利益目标与价值追求都是一致的, 每个个体为实现自身幸福所作出的努力既是对共同体发展的促进, 也是为他人实现幸福所作出的贡献。

(二) 无产阶级是实现幸福的力量

在马克思看来, 实现人的自身的解放是实现幸福的前提。实现人的解放也就是实现社会解放。马克思认为, 为了达到解放社会的目的, 就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物质财富积累和阶级基础。物质基础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将人们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样, 阶级基础也是实现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资本主义的引导下, 劳动与幸福相背离, 人们在劳动中没有感到幸福, 只是感到不幸, 因此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阶级才能真正的带领人们走向幸福。基于以上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们要获得物质财富就要消灭私有制, 消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而在此基础上, 他也看到了真正能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具有普遍阶级性, 无产阶级的解放“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 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 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3]

(三) 劳动是实现幸福的源泉

马克思之前的幸福观无论是满足人的欲望, 或是追求精神上的至善, 都无法真正让所有人获得幸福。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幸福观的概念, 创造性的将劳动作为幸福观的中介。

马克思的幸福观不同与中世纪的别的幸福观, 他认为幸福的中心在于人本身, 而不在于上帝。幸福是依靠人的双手创造的, 需要得到满足是人的本质, 为了实现人的本质, 就需要人们不断进行生产和实践劳动。劳动是人们实现幸福的源泉, 人们在劳动中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 同时在劳动中产生新的需要, 从而促进社会和人的不断进步。

马克思幸福观认为, 人们只能通过劳动获得幸福。首先, 劳动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证, 有意识的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最主要的特征, 劳动是促进人幸福观变迁的最直接的动力。劳动把人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通过劳动, 缩小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其次, 人们通过劳动改变客观世界,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因此人们必须劳动。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一)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幸福问题

1. 凸显个体幸福思想, 忽略整体幸福

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下, 也在国家政策促进下, 人们更加重视自身需要, 为自己为活。不再盲目随大流, 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在个体主体的指导下, 会忽视集体的利益。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当个体与集体发生冲突时, 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不愿意牺牲和奉献, 人们的行动多是向“利”看齐。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无动于衷。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现实新闻中, 无不对此进行讽刺、批判。在人们的冷漠中, 产生了重庆公交的坠江事件;在以个人利益为主的追求下, 出现了高铁霸座现象, 冷漠无情正挑战着人们心底的善良。但是, 个体幸福不能离开集体的幸福, 集体幸福也有助于个体幸福的实现, 两者的分离, 也导致幸福无以为继。

2. 追求物质, 忽视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可以发挥主体价值, 但更多的还是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己主义成为人们人际交往过程中奉行的准则, 只有名利能够促进人们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需求, 欲望充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友情、爱情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 有钱有权那么人就是幸福的。于是在这种金钱至上的幸福观指导下, 贪污腐败、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行为也就屡禁不止了。理想被生活泯灭, 务实成为人们的价值观, 很多人追求过度消费, 超前消费。

物质财富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手段, 同时也是衡量人们幸福与否的标准, 它在人们追求幸福过程中被不断异化。一些人在物质享受中获得自身满足, 认为“干的好, 不如嫁的好”, 即使在努力工作, 也不如找一个乘龙快婿来的快。在此基础上, 衍生出了拜金主义, 他们把金钱看的比生命更重要, 为了钱, 他们可以不要亲人、朋友, 只把获得金钱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运用各种手段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在得到物质财富的同时, 精神世界却一片空白, 无聊、寂寞成为生活主旋律。除了金钱的刺激外, 他们没有任何精神上快乐的来源。

3. 在逃避劳动中获得幸福

当前我国各社会阶层尽管对于劳动持不同态度, 也产生了不同的劳动观, 但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即轻视劳动、否定劳动、逃避劳动。人们未能将劳动和幸福相联系, 取而代之的是物质财富、权力欲望和消费享乐等。这些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支配劳动, 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劳动没有成为产生幸福的动力, 幸福也不是劳动的最终结果, 人们没有在劳动中产生快乐、实现价值, 反而只是把劳动当做人们谋生的手段, 不是出自自愿做的事情, 人们没有看到劳动对自身的价值, 也就没有动力用其来改变世界, 无法将主体和客体联系在一起。甚至随着受教育程度增高, 人们对于劳动的痛苦感受越强烈, 逃避劳动成为普遍行为。

(二) 马克思幸福观对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意义

1. 幸福观主体未能完成从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幸福的主体就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由集体主体向个体主体转化, 由传统向现代转换, 但发展是一个过程。因为主体是多样的, 多样化的主体下形成的幸福观也是多样的。无法形成一个主导的幸观, 也就无法形成明确的幸福概念, 只能成就部分人的快乐, 无法实现所有人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幸福观的主体不是不变的,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民主体地位的初步实现只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人们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消灭私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生产资料按需分配, 生产工具和财产归全体人民;消除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 劳动者能够自由自觉的劳动。劳动不再是人民的谋生手段, 而是人们生活和价值实现的需要。个人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的自主性得到最大体现, 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

2. 幸福观的客体未能实现从对物的占有到“完整的人”

幸福的满足不仅是对物质或精神的极端追求, 而且应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人是社会中的人, 可以说人类的生活如果没有物质, 就无法存活。马克思认为:“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人们对于幸福的感受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没有一定的物质做保障, 人们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意识。只有满足人们物质上的基本需求, 才能进一步寻求精神上的幸福。精神生活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如果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没有精神上的追求, 那么他的幸福就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一个人如果只注重精神追求, 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 那么他的幸福就成了空中楼阁与社会脱离。因此二者同样重要。

3. 劳动是连接幸福主体和客体必不可少的条件

离开劳动谈论幸福是不现实的, 偏离劳动的幸福是空洞的而抽象的。马克思认为, 幸福与生活的享受和需要的满足有关。但马克思所理解的幸福也并不仅限于物质财富的静态拥有。幸福应该表现在一种能动的创造过程, 况且如果没有劳动的前期积累我们也没有后期的享受。

劳动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能为全体人民带来幸福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使人们将劳动与幸福相背离。当劳动者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生存所迫进行劳动的时候, 劳动被异化了。“他甚至不认为劳动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反, 对于他来说, 劳动就是牺牲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活动停止以后, 当他坐在饭桌旁, 站在酒店柜台前, 睡在床上的时候, 生活才算开始。”[2]劳动只有建立在人们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才是幸福的。没有尊严的劳动, 只会使人们远离劳动。另一个后果就是劳动者讨厌劳动, 人们对劳动尊严丧失追求的动力。劳动应该是人们类本质的实现, 现在人们逃避劳动,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 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 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2]这种情况下, 劳动不再是人们实现幸福的方式, 只是追求利益和财富的手段。

摘要:幸福问题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幸福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期, 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幸福, 而对于如何实现幸福也越来越迷茫。追求个体幸福忽视集体幸福、在逃避劳动中寻求幸福等问题也逐渐显现。而当前存在的幸福问题一方面表明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性、曲折性、发展性的过程, 幸福的实现不是一次性的事情, 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我们的不可避免的阶段;另一方面它也表明马克思的幸福观可以指导我们建立科学的幸福观, 这对我们当前中国幸福观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普外科II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下一篇:衣服的空间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