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人群的典型应激障碍及心理危机干预

2022-09-14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随后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又多次发生不同级别的地震。频发的地震不仅给震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也使当地灾民遭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地震是一种特殊的应激源, 受灾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心理危机。对震后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成为救灾和善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运用现代灾害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探讨有关地震后的主要心理应激障碍, 并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

1 地震后的典型心理应激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 因为自身或外界的变化导致个体的心理失去平衡, 而又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恢复常态时, 便会出现心理危机。地震由于其突发性和紧急性的往往会使人们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损害人们的安全感, 进而产生思维不清、情绪紊乱、认知功能失调等心理危机。具体来说, 受灾者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应激障碍。

1.1 情绪反应

突如其来的地震破坏了美好的家园, 种种不幸从天而降, 与此同时打破了人们的平静心理。人们在生理本能需要的驱使下会出现焦虑不安和惊恐反应, 并表现出思维混乱、意识模糊、行为反常等种种异常心理特征。有些受灾者变得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发火、指责、抱怨、愤怒, 甚至行为失控。有些人会感到孤立无助, 悲痛欲绝, 沮丧无望。还有些人由于惊吓过度暂时对创伤和灾难失去了知觉, 甚至失去了行动能力。

1.2 生理反应

面对强烈的地震和连绵不断的余震, 通信中断, 交通不畅, 被迫离开熟悉的家园而转移到陌生的地方, 耳闻目睹遇难者的尸体和幸存者的呼救, 还有等待尚未救出的亲人的焦虑和悲伤, 以及睡眠不足, 生活没有规律, 部分人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头疼、失眠等生理反应, 更严重的会出现如中风、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肠功能紊乱、月经失调、以及癌症等疾病。

1.3 认知思维功能障碍

地震造成人的心理无法正确的认知周围事物, 使人产生了从众心理。有些受灾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思考与理解困难, 照顾不好自己和家人, 弄不清楚时间和地点。有些人会出现茫然失措, 行为笨拙。还有的人会在灾难过去之后仍然反复回想灾难的场景, 甚至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 还可能出现幻觉, “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 经常夜不能寐, 食不知味, 噩梦频频, 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 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

1.4 人际交往异常

在人际关系上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社会亲和力增强。地震给人们造成了恐惧心理、孤独感和失落感, 地震的一瞬间夺取了人们的一切:基本生存条件、亲人朋友、个人财产以及工作学习的条件等, 这种严重的心理创伤和恶劣的外界环境, 强化了受灾者的亲社会行为。但是, 也有少数人会因地震灾害无法信任和接纳别人, 却又感觉自己被别人拒绝, 被抛弃。有的人会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还有的人变得疑神疑鬼, 怀疑周围的人都是坏人, 要抢劫或谋害自己, 因此感到十分害怕、恐俱。还有的人感觉周围变得不清晰、不真实, 如在梦中, 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情况严重的即使灾难时过境迁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甚至不愿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 不愿和人交往, 表现的过于警觉等。

地震发生后, 多数人的急性应激反应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后会逐渐减轻, 一般在30天内明显缓解。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援助, 地震造成各项异常心理进一步发展, 心理应激障碍超过四周, 延续数月、数年, 就会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 甚至是社会的稳定。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同于短时的急性应激障碍, 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精神反应, 是由严重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的长期持续的和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

2 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心理干预又被称为心理重建, 顾名思义就是心理状态重新恢复的过程。针对受灾者在震后的典型心理应激障碍, 可对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

2.1 进行情感宣泄

心理危机干预一般是在受灾者的身体安全之后, 对其实施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首先心理专业人员要对当事者进行专业的筛查和诊断, 针对受灾者受到灾难影响的不同程度, 及时帮助他们说出内心体验, 宣泄消极情绪。一般来说, 干预地越及时, 受灾者的心理康复得越快, 反之, 越晚效果就越差。遭受地震灾难后, 受灾者会有包括身体伤痛、恐惧、无助、后怕、悲伤、后悔、责怪等各种情感体验, 这些负面的情感积聚起来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 因此有进行宣泄的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帮助受灾者把这些情感宣泄出去, 因此, 危机干预者要积极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并且无条件地倾听他们心中积郁的苦闷, 以此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 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在受灾者进行宣泄时, 干预者要对其采取关怀、耐心的态度, 让他们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和对死者进行回忆, 以疏缓内心的巨大压力和悲痛, 并且面对现实。通过这样的宣泄通道, 让受灾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帮助丧失亲朋的人们顺利渡过悲哀期, 进而强化他们战胜地震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2.2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 受灾者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 会增加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几率;相反, 令人满意的社会支持越及时,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性越小。对受灾者来说, 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 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 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 政府有效的救灾措施和全面推动的灾后重建, 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 可极大缓解受灾者的心理压力, 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遭受过强烈地震灾难打击的人们, 时常会受到各种有关地震的传言、谣言及信息的影响, 对某种信息的不确定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素。在这种状况下, 政府的权威信息的发布非常重要, 因此有必要及时发布地震和救助的最新动态与信息, 避免传言带来更多的心理不安, 造成社会恐慌, 这也是对受灾者稳定情绪、战胜灾难信心的有力支持。

2.3 对沮丧者的干预

突然丧失亲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林德曼 (Lindcmann E) 1944年提出的危机理论认为, 失去亲人后出现哀伤的反应是正常的、短暂的, 也是必然的, 要通过短期危机干预治疗技术对人们悲哀反应给以必要的心理干预。他鼓励宣泄, 反对压抑, 认为要允许经历丧失的人度过一段时间的哀悼期和悲伤过程, 这样他们最后才能够接受亲人的死。心理干预这对居丧者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渡过正常的悲哀反应过程, 使他们能正视痛苦, 并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在居丧初期, 心理干预者的工作目标在于和居丧者进行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 不加评价的倾听有利于居丧者的各种想法, 取得居丧者信任, 建立好人际关系。此外, 要给予居丧者一些具体的帮助, 如安排亲友暂时接替丧失者的日常事务, 代其照看孩子, 料理家务等, 保证居丧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并帮助他们分析事情的轻重缓急等, 使他们能正视痛苦, 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干预者要告诉居丧者在痛苦时哭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 而不是软弱, 并允许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要告知居丧者尽管痛苦, 也必须面对和经历沮丧过程回避和试图绕过这一阶段是不现实的, 帮助他们体会自己控制情感的能力, 尽量不在情感发泄方面花太多时间。要告诉沮丧者应激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 帮助沮丧者了解自身的悲哀过程, 帮助沮丧者适应亲人的丧失, 并逐渐投身新的生活。

2.4 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干预者要帮助和鼓励震后人群进行自我情绪调整。自我情绪调整是个体对自己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 一个人如何理解和建构他的经验, 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去感觉和行为。个人的生活经历、学习到的经验及人格差异, 决定了人们对同样的应激源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不同的个体面对同样的地震灾难, 心理行为反应会有所不同, 这直接影响到心理工作者对受灾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方式。因此, 干预者有必要正式、快速地评估受灾者的应激反应, 同时考虑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这可以为分析特定人群和个体的应激反应提供重要的信息。干预者要提醒当事人不要独处自闭, 要多和朋友、亲戚、邻居、同事或心理辅导团体的成员保持联系, 和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干预者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帮助他们挖掘其内外资源, 引导他们不要掩饰内心的担忧和恐惧, 要主动沟通倾诉, 提醒他们要保证充分的睡眠, 注意规律饮食和作?息, 可以做一些类似肌肉放松、深呼吸等规律运动, 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适当释放压抑的情绪。还要激励当事人在自助的同时, 学会陪伴别人, 给别人安慰。受灾者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 逐渐适应生活、学习、家庭以及工作等方面的变化, 能够面对当前出现的各种困难,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 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保持心理健康。特别强调的是, 我们应该注意从小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 积极乐观的心态, 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灾难心理危机的出现。

2.5 必要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来治疗地震后应激障碍表现严重的受灾者的各种心理困扰, 包括情绪、认知与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治疗在于解决受灾者所面对的心理障碍, 减少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 改善他们的非适应社会的行为,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人格的正常成长, 积极面对人生, 很好地适应社会。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可以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理干预的辅助方法, 比如使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 它能够明显缓解抑郁、焦虑症状, 改善睡眠质量, 减少回避症状。

通过心理干预, 虽然表面可能看来受灾者避免了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过激的行为表现, 但事实上灾难对受灾人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因此, 心理干预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给予受灾者具体的指导和关心, 及时处理出现的一些烦躁和反社会的行为。

摘要:2008年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使受灾人群心理遭受了巨大创伤。对震后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减轻灾难对人的危害, 帮助个体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本文根据灾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有:情感宣泄,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对沮丧者的干预, 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必要的心理治疗等。

关键词:应激障碍,危机干预,心理调适,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邱卓英, 黄惠忠, 张君梅, 等.重大灾害引发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与心理康复策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7) :673.

[2] 戴冰, 张惠.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刍议[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3) :95~96.

[3] 赵燕.地震灾害对受灾者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干预策略[J].浙江教育学报, 2008 (3) :15.

[4] 董惠娟, 李小军, 杜满庆, 等.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007 (1) :155~15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内容探析下一篇: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