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枝婴戏图世俗化研究

2022-09-13

过对缠枝婴戏图浮雕背景资料的梳理, 总结其在宋代宗教世俗化倾向中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结合时代背景更详尽的认识缠枝婴戏浮

宋代以来,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生产技术的进步, 使得建筑艺术已突破了唐代以来的格局, 尤其是商业城市的大规模兴起, 宋代建筑比唐代建筑更加秀丽而富于变化, 产生了更为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在装饰、装修等方面更为讲究, 这就使得石雕艺术在建筑中运用得更加广泛, 技艺也更为精湛, 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1 缠枝纹的发展演变

隋唐佛教的发展, 使得中国佛教纹饰形成了如卷草纹般的定型化格局或模式。而中华文化也会以佛教为认识对象, 做文化上的剖析和创造。如果佛教纹样的风格与中国已有的纹样风格相去甚远, 其流传效果肯定不显著, 中国的艺术家掌握了改造佛教装饰纹样的关键:以流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 把外来的题材融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

唐代, 装饰图案开始充满了健康、饱满、富有青春活力的美, 无论从文献记载上看或者从遗存实物资料来看, 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盛开的景象。我们知道:作为一种艺术样式, 它的题材、风格、形象、色彩、构成等都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国优秀艺术成分, 发扬光大, 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装饰艺术。唐代装饰艺术家对自然花草鸟兽的美有着深刻细致的观察.现实生活中各方面的事物都在唐代装饰艺术中得到反映, 取材极为广泛, 而且以花鸟为主要装饰题材。

自唐代开始使用的变化多端的“卷草纹饰”, 是佛教纹饰改造中有代表性的纹样。佛教的植物纹样与饰物, 如莲花、忍冬、菩提以及华盖、法轮、璎珞等, 其物象与中国传统的造型习惯与审美要求并不太适合, “卷草纹”正是这种形势下的新纹样。卷草纹既不是以前中国的造型题材, 又不是印度佛教的具体物象。但它旋绕盘曲似是而非的花叶枝蔓, 却得祥云之神气, 有佛物之情态, 它既有曲线缭绕的空灵, 又有流动的韵律, 且保持婉柔敦厚的静谧。它是中国民族吸纳外来宗教而改造成的佛教装饰纹样。

到了宋代, 由于佛教与世俗化的靠拢, 使表现宗教艺术的缠枝纹中也融入了世俗化元素, 例如原来穿插于卷草纹中的菩萨以反映世俗生活的童子替代, 或童子与菩萨间或掩映在缠枝卷草纹中, 使得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

2 童子图装饰社会性

“婴戏”是古今传统纹饰之一, 是最能揭示道家哲学内涵, 反映民族文化底蕴的题材。道教所倡导的“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天人合一”的状态, 在儿童身上得以充分体现。自隋唐以来, 《婴戏》就成为包括陶瓷在内的工艺美术品衍生不息的古老题材。戏婴在游戏中的各种扮相和不同姿势、动态, 既有真实生活中的“童趣”, 又具深层次道家思想中“和谐”的意蕴。婴戏图案, 在宋代婴戏装饰图案这些纯朴、简练、有趣的画面中, 明显带有极大的趣味性、情感性以及对生活的相关性, 所以, 它才会感人至深, 流传至今。

明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 社会上各种封建思想广为盛行。各种吉祥图案、吉祥语句深入社会生活并反映于工艺美术品之中, 极一时之盛。吉祥图案的作用主要是寓意, 隐示人们的美好愿望。青花婴戏图属于吉祥图案。儿童聪明活泼, 稚趣可爱, 也是人类延续生命的象征, 在封建社会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人们希望生育男孩来“传宗接代”, 继续香火;“人丁兴旺, 多子多福”, 人们更盼望多生孩子, 尤其是多生男孩来提高家庭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一幅幅反映儿童生活形象的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为我们研究宋代婴戏图的发展史和人文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综上所述, 婴戏装饰图案像诗一样地反映这特定的生活方式、习俗和审美趣味。它摆脱了物象的束缚, 逸笔草草, 善于扑捉孩童们最能传神的瞬间动态, 并以简练概括的笔墨再现出来。出现在宋代的婴戏图集中反映了宋代反对浮华, 追求平易而隽永、淡泊而含蓄、言简而意尽的美学情趣。这也正是中国艺术的审美兴趣之所在, 即强调对深厚隽永意境的直观顿悟和对时空整体的把握。它是一种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 通常不拘于细节和成分的构成。由此可见, 婴戏装饰图案的独特表现手法, 为装饰艺术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形成了清新的艺术风格。

3 缠枝婴戏图反映宗教世俗化的原因

缠枝婴戏图作为宗教建筑中的雕刻艺术品, 不仅承载着创造者的思想, 还承载着那个时代宗教世俗化的景象, 通过对浮雕本身的内容与形式的处理和运用, 能够反映出部分当代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社会的态度。用缠枝婴戏图来反映宗教世俗化景象, 除了体现浮雕本身的艺术价值外, 更重要的是宣扬佛法教义, 它以象征和寓意为手段将信徒的宗教感情表现出来, 同时也会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宗教的基本内容。通过这种形象化和持久性的再现, 突破知识程度和语言的障碍, 使佛法教义的宣扬得以延展它的空间, 获得更长时间的影响。

4 结语

艺术作品总要表现时代精神与人民的追求, 宗教艺术也不例外。在宗教建筑中用缠枝戏婴图的浮雕来表现与时代的贴近, 主要是想通过这种百姓容易接受的童子形象, 配合优美的纹饰, 用艺术的形式从感官上得到百姓的喜爱, 迎合黎民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感情, 在这种感情中融入的佛法教义也是最容易被百姓认可、被时代接受的。总的来说, 宗教在经历了世俗化演变后, 为了更好的贴合生活, 拉近与百姓的距离, 通过这种百姓期盼的多子多福的愿望, 达到广泛宣扬佛教教义教规的目的。

由于受时代影响, 雕刻匠师作为宗教艺术的创造者, 其思想、性格、美学情趣和生活背景会与现实世俗社会想结合。因此在刻画童子图时, 必然融入匠师的个人感情, 即使在表现宗教题材, 也会与宗教的要求形成差距。他们在创造宗教艺术作品时并不一定完全以颂神与宣教为目的, 而是融进了时代的精神、个人的情感与美学理想, 甚至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制约了他的创作, 这便使得匠师们在创作缠枝婴戏图的纹样和布局时, 使它具有较浓的现实内容和世俗色彩, 把童子穿插在缠枝纹中的姿态刻画的如此生动传神, 令人过目不忘。也正是这种现实的内容与世俗的色彩, 才使表现宗教内容的缠枝婴戏浮雕可以超越宗教的内容, 突破神性的束缚, 闪现出世俗美的光辉。

摘要:缠枝婴戏图浮雕是宗教在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长久融合, 由原本的外来宗教向汉化佛教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石刻艺术作品。宋代, 佛教世俗化景象进入非常成熟的时期, 不管是宗教理念或教义, 还是宗教艺术的表现, 都渗透着世俗化的元素。本文通雕所蕴含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缠枝婴戏图,石刻,佛教,艺术

参考文献

[1] 王家斌, 王鹤.中国雕塑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2.

[2] 孙江宁.如何欣赏雕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9.

[3] 王志远.中国佛教表现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1.

[4] 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下一篇:我国非政府组织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