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系列训练

2022-07-12

第一篇:高考作文系列训练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综合议论文训练系列

议论文训练系列

(一)

概述

一、了解议论文基本常识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议论文。

常见的议论文有:读后感、随笔、演说、序言、书评等。无论哪一类议论文,都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通过证明或反驳来阐明见解和主张。

写议论文、阅读议论文,应该注意议论文的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我们的看法和主张。议论文的主要看法和主张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有分论点。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离出来的,从属于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中心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据必须充分、确凿,有典型性。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

1 论证、引用论证、归谬论证、正反论证等。

论证的方式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式。驳论是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进行批驳,只要批驳成立就行了。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互相联系的。驳论文章中要有立论,以阐明自己的正确观点。在立论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的观点。

议论文在说理的过程中,也穿插着记叙、说明等成分,但议论中的记叙和说明,是为了交代写作背景、提供议论对象、陈述事实论据,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说理服务。

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还是两者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和道理两种基本形式。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多数议论文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的。

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行文,因而在结构上便形成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即引论、本论和结论。

议论文论述性的特点,决定了它语言的概括性、

2 抽象性以及准确性、严密性、鲜明性。有些议论文在抽象的议论中,语言虽也有具体生动,但主要还是它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了解《2007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有关议论的解说 基础等级 ①有的放矢

议论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阐述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明辨是非,这是议论文的生命。写没有针对性的议论文,就是无的放矢,无病呻吟,无事生非。好的议论文,不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还应大力宣扬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 ②观点正确

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个错误的观点哪怕能够自圆其说,也是无法得到大家认可的。观点正确与否,要看其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和道德标准。 ③内容具体

作为议论文三要素的论点、论据、论证,不是一副互不关联的空洞架子。好的议论文,不仅应该有具体的内容——健康明确的论点,具体真实的论据,准确严密的论证,还要有精心设计的完整严密的结

3 构。

④逻辑严密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讲究思维清晰,前后一致。一段毫无逻辑的话,读了让人不知所云。议论文逻辑的严密体现在论证上。语句严密,无懈可击。行文清晰,让人读了一目了然。 发展等级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就议论文而言,“丰富”主要指论据典型、充分,出其意又恰到好处。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创新议论文切忌板起面孔说话,语言要尽可能生

4 动活泼,庄谐自如。当然,不板起面孔,决非故作胡言乱语,信口雌黄。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议论文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须有深刻而有创意的观点,即:“新颖的见解”。这里的“新颖”,既指言他人所未言,更指观点出自司空见惯的事情、现象或问题,让人读了觉得眼前一亮。但议论文仅有新颖的见解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论据材料、布局结构上有独到之处。议论文的结构过去有一个严密的格式,即所谓“引、析、联、结”四步骤。创新的议论文写作,不会出现在陈旧的格式套子里。

论点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篇,③文章中间,④结尾。

一、议论“有理”的能力要求

1、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力。

这种分析能力的建立需要我们养成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现象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习惯。观察到事物外在的形貌、姿态、声色等,思考它们所蕴含的精神,是为“观形思神”;观察到事情的经过,思考它们蕴含的道理,是为“观事思理”;观察到眼前的景、物、人、事,想到与此相关的他景、他物、他人、他事,是为“观此思彼”;观察到事情的结果,思考其形成的原因,是为“观果思因”;观察到生活中的困难、障碍、疑团、令人不解的现象,思考解决它们的办法,是为“观难思解”。

这种能力以下列九种辩证思维为基石:(1)联系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待。(2)发展的观点。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静止不动的事物。(3)矛盾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在矛盾众多的事物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具体分析中首先抓住问题的关键——主要矛盾。(4)全面的观点。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片面地看问题。(5)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其发展规律和过程的。

6 (6)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7)透过现象看本质。看问题不仅要看到表面现象,更要透过这些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8)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9)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发展的,在挫折中要看到光明。只有善于运用这些辩证法原理来分、认识社会生活现象,才能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而做到观点正确。

2、对作文材料的分析能力。

具备了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力,还要应用于写作实践,会审题立意。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审题立意?可归纳为三个字——抓主旨。只要抓住了材料的主旨,就能准确地确立话题和提炼观点。抓住主旨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材料的不同类别,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分析:如果是议论类材料,要抓其论点;如果是诗歌类材料,要抓其诗眼;如果是漫画类材料,要抓其题目和作者意图;如果是叙事类材料,要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行状来确定。

为了便于阐释,笔者特选择一道自定话题的作文

7 题来谈一谈如何分析材料,怎样审题立意,怎样才能议论“有理”。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

根据材料,自己确定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联系实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叙事类材料,体现材料主旨的句子无疑是关键句,即耶稣教导弟子时所说的:“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这句话

8 点穿了故事的寓意,揭示了小事与大事的关系,可以确立“小事与大事”这样一个话题;材料中与主旨相关的暗含对人物言行褒贬的句子也是关键句,例如“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这一句,说明在故事作者歌德眼里,彼得“假装没听见”的原因是懒得弯腰,由此可以确立第二个话题“懒惰”,提炼出“懒惰会让人付出更多的代价,是走向成功的绊脚石”的观点。

其次,可以根据材料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状来确定。从彼得的角度来看,他“懒得弯腰”,主动放弃了捡马蹄铁卖钱换樱桃这一“机遇”,从而导致“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的结果,由此可确立第三个话题“机遇”,提炼出“机不可失,要善于把握机遇”的观点;从耶稣的角度来看,他高瞻远瞩,不是简单粗暴地强制彼得捡马蹄铁,而是让彼得自己去承受“懒得弯腰”带来的不良后果,用事实深刻地教育了彼得,表现了他高超的教育艺术,由此可以确立第四个话题“教育方法”。

分析材料最容易犯的毛病有两种: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有的同学因彼得“狼狈地弯了18次腰”,而认为彼得缺少气节,大丈夫当不食嗟来

9 之食,从而提炼出“气节”的话题,殊不知材料中这句话是用来说明“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的,“气节”游离于材料主旨之外。二是主观臆断,穿凿附会。例如有的同学看到“彼得懒得弯腰”,便脱离材料,认定他这样做是“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心理作怪,让人莫名其妙。

二、议论文论点的确立:准确、全面、实用、新颖。

写议论文,首先碰到的就是确立论点的问题,这步棋没有走好,很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所以,我们要非常慎重地对待它。

第一,要准确地确立论点,不要发生偏差。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的论点的确立,都要特别注意准确两个字,要正确理解题目包含的意义。例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将话题限制为“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并巧妙地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种形式来说明人们应该如何回答人生答卷。他用选择题说明我们要面对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用填空题说明在人生的填空题上,我们要填充适合自己的知识;用

10 判断题说明对他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给出自己的判断,即使可能会有所损失,也要敢于坚持自我;用问答题目说明我们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最后照应话题并启示读者:“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像中的简单。你会如何做答呢?”根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题意,考生作文中写的各种“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因为“丰富多彩”是个褒义词。但是这篇文章所说的四种题型的“答案”有正误、取舍之分,所以这篇文章尽管构思新颖,但偏了题,得分自然不高了。

第二,要全面地立论,不要遗漏信息。

例如有道作文题是:请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

11 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第三,要针对读者的思想实际情况立论。

例如根据作文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立论,如果针对领导者用人求全责备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如果针对歧视犯错误同学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完人),我们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如果针对有的人获得成功就骄傲自满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了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反之,如果不这样针对某类具体现象发议论,只是用举例、引用、比喻等方法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就属于“无的放矢”。

第四,议论文的立意要尽量做到新颖别致。 文章贵在出新,议论文的写作尤其要求如此。所以,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就要注意讲求新颖。以下方法我们可以参考:

1、逆向思维法

12 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

比如,人们常常讥笑“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我偏提倡“弄斧就要到班门”,只有敢于在高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人们常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作为借口,我偏说“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洁身自好,拒绝诱惑;一株牵牛花,别人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我偏批评它只要见到谁位置高就去攀附。

2、侧面思考法。

就是运用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产生新的见解。

比如,以“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的恶劣作风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更加富有新意:(1)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2)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3)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评现实生活中不学无术却空占位置的

13 无赖作风;(4)赞颂齐湣王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见解互不相同却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

3、深入挖掘法。

即在人们普遍认同的认知习惯或传统观念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就像做x光透视一样,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全新的见解。

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见解新颖,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4、全盘考虑法。

即在思考问题时,不能执于一端,非此即彼,而应统览全局,全盘考虑,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让两人选择,到底选哪个为好呢?——可能马上就有人说,选择鱼竿

14 好,或是选择鱼好,其实这两种见解都失之偏颇:因为选择了鱼,很快就会吃光,如果不能到达目的地,还是会饿死;若选择鱼竿,在到达水边之前,也有可能饿死。可见,这两种选择都不是明智的。那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其实,只要我们通观全局,分析形势,综合考虑,新的见解自然会产生——两个人合作起来,先填饱肚子,再带上鱼竿去赶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学会提炼分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时刻。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更有甚者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促使他们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让他们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首先,要让学生学会

15 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弄清作文的要求。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错误的关键。其次,要使学生懂得根据心中论点提炼分论点,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分析的结果,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相关性(相同、相异、相因、相反、相成等)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以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一)、设疑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高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二)、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

16 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三)、层进法。是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如以《当学生干部的得与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阐明学生干部的职责;②分析当学生干部而产生矛盾的两个方面:a、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b、工作多会影响学习;③阐明克服当学生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四)、对比法。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一事物的不同情况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五)、辩证法。是依据辩证思维的法则,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由点到面,由主到次,由表

17 及里地提炼分论点。如以《学与问》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学而知、学而广,勤学与好问是连在一起的;②不能问者,则学不能进;不能学者,则不能有问。则以上归纳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为了介绍的方便起见,将它们分开来讲述,其实,在实际的运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如“设疑法”与“层进法”就很难明确地分开来,“对比法”与其它各种方法均可交叉使用。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主迎刃而解了。我相信按以上方法训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操练,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品质,分析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理屈词穷”的现象也会有所改观。

四、议论文常见开头方式: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

18 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3)成功的人,无不是相信自己的人。这是一种

19 自信,一种人生的饱满。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原则;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判断;相信自己,我的命运由自己主宰;相信自己,不在纷纷流言中乱了阵脚!比尔·盖茨中途放弃了哈佛,毅然退学,不顾身后有多少人说他“昏了头”,因为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在软件开发上有所成就;武则天,每做一事便不动摇,不因臣子议论而妥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智慧与果敢,更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不在众人议论下放弃自己的立场,不做随风倒伏的“墙头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铺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通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

20 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文,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示在展开

21 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五、练习。

1、课堂讨论。是关于“有理”的。 [例一]:成功?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声名大振……可以趾高气扬,可以挥金如土,可以崇仰者成群……又有谁不向往成功呢?但是,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君子要成功,也须取之有道,这“道”就是诚信。

教师:这是从网上下载的一篇题为《诚信——成功的基石》的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的第一段,文章由人人渴望“成功”引出成功的基石——“诚信”,思路很好,但有没有不妥之处? 学生:有,观点有问题。 教师:为什么这样看?

学生:作者对“成功”的理解和回答是“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声名大振……”,对于“成功”的意

22 义的阐释是“可以趾高气扬,可以挥金如土,可以崇仰者成群……”

教师:分析得非常到位!该文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比较世俗和肤浅,观点不正确。试问,为了“可以挥金如土,可以崇仰者成群”而去追求“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声名大振”式的成功,这种人灵魂深处除了纯粹的个人主义还剩下些什么?他们的心中怎会有他人的位置?又如何能让他做到“诚信”? 经过讨论、思考,同学们将这段文字修改如下: 成功?金榜题名,学海探宝;叱咤政坛,大展宏图;事业成功,威震天下……可以扬眉吐气,可以建功立业,可以幸福美满……又有谁不向往成功呢?但是,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成功的大厦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石之上,这个“基石”就是诚信。 [例二] 一位科学对两只老鼠进行了“精神压力”实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另处一只则维持原样。结果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天天兴奋异常,它大摇大摆地在仿真环境中乱跑,有时竟

23 爬上陡峭的假山。而另外一只老鼠则“胆小如鼠”,走路小心翼翼,遇上风吹草动,便警觉起来,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的结果是那只没有压力的小白鼠在登上13米高的假山时摔死了,而另一只老鼠却鲜活地生存着。 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教师:请判断下列立意是否恰当。

A. 如果有了过重的压力非常可怕,很可能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畏首畏尾一事无成。

B. 压力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

C.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

D.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谈什么是压力,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压力。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一道限制类话题作文题,同2003年全国高考“智子疑邻”的话题作文近似。完成这类作文必须“双扣”,既要扣材料,又要扣话

24 题。写这篇话题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只扣话题,不扣材料,或者只扣一部分材料,不能抓住材料的主旨。A项只扣了材料第一段,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审题错误;B、D两项只扣了话题,把材料抛在一边,未顾及材料的限定,立意不着边际;结合两段材料——没有压力的老鼠摔死了,有压力的老鼠却鲜活的生存着,由此及彼,正确的立意应该是C。

2、针对以下作文话题,写出你的中心论点或主题。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真理与谬误是相邻的,有一句成语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是谬论。”智慧与寂寞是相邻的,世界史上伟大的智者常常是十分孤寂的人。仙境与死亡之地是相邻的,于是有“欲仙欲死”这种说法。爱与憎的感情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极,它们其实是相邻的,由热爱到憎恨常常会发生在一瞬之间。的确,世界上相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周围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以“相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

25 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②、从前,有个人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往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那个人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要求:以“走不回来的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要求符合文体要求。

③、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走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26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到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认识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六、作文: 【话题聚焦】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整形外科的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人举着一些模特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 其实,除了整形外,染发、打耳洞、一身名牌,已经成了当今部分中学生追逐的“时尚”,那么,勇做这样“时尚”的中学生是否应该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种“时尚”呢?请你以“时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800字左右。

27 【文题解析】

思路一:面对蜂拥而来的各种时尚的东西,如光头、留长发、染发、上网、减肥、名人出书及中学生美容等等,你持一个怎样的态度?亮出你的观点。可以发表言论表达针砭,也可以辩证分析。如服饰整容之类,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那么中学生追求此类时尚,是否合适?中学生在同学面前应该展示的又是什么?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挖掘、表现文章主题。

思路二:挖掘时尚的根源。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双眼皮、增鼻骨等整容美容活动在中国亦开始流行。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装扮自己,既是一种自我美丽,也一种对别人的尊重。好的时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需;坏的时尚是盲从,是失去自我的盲动。 材料的主旨很清楚:人在社会,免不了耳濡目染各种时尚的东西。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坚守做人本色,坚守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文章主题选择的意图所在,也是大家确立主题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28

第二篇:高三作文系列训练

话题作文以其形式开放、体裁自由、内涵丰富等特点,颇受命题组专家的青睐,已成为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尤其是“三自(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自主立意)”方针的出台,使考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长处。既可以写传统的议论文,也可以写小说、讲故事、编寓言,阐述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形式自由,内容多样。但考生对于这种“自由”(文体自定)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于是近几年高考中文体特征不明,思路散漫,内容单薄的文章不时可见。

“文体自定”不是不讲求文体,而是要求考生选择适合立意为文,而且自己比较擅长的某一种文体进行写作。虽多了选择的自由,但任何文章都是以特定的文体形式存在的,各种文体都有其相对应的写作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就要遵循其中的“潜规则”。比如,打算写议论文,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统摄全文,说理要透彻,主要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若想写记叙文,则要有“人”或“事”,语言简洁,叙述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方式等。因而“文体自定”不等于“无文体”。我们要杜绝满纸飘摇、玄虚无序,无“人”无“事”,无“论”无“议”的“四不像”文章的出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切实实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就得“像什么”,就得“是什么”。

我们用三次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依次是记叙文篇、议论文篇和散文篇。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文章样式,如戏剧、人物采访、书信、病历等等,缺乏普遍意义,就不再专门训练了。

高三作文训练一:切实强化话题作文的文体意识——记叙文篇 知识例话

以话题记叙文为例,考生从小学就开始写话、写日记、写作文,写到高中,记叙文是最熟悉不过的文体了。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学生的记叙文写得连初中水平都没了。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这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高中记叙文和初中记叙文的区别,什么才是高中记叙文的水准,也未曾为跨上这一档次而真正扎扎实实地努力。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有水准?说来标准也多,在这里,且不说选材典型、组材有方、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就笔者进行作文指导的体会,谈几点拙见。

第一,“以理服人”。说白了,就是文章要“有思想”“有深度”。虽说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但高中记叙文要想真正把一个人写活了,把一件事写生动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平铺直叙,是远远不够的。“文以载道”,任何文体的文章失去了一定思想的依托,所写之人或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思想”就是“立意”,和议论文不同的是,议论文可以直接亮出观点,但记叙文只有用形象说话,只有把立意内化为“人”或“事”,因而,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有了立意,下一步就是选材。虽说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在于选材,但在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的情况下,只强调选材的典型性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当让他们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小的细节,也可以挖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若写作时不会往深处挖一挖,即使有好的素材也会写得俗之又俗的。每每读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小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请看以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1、 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

2、人生又何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凉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然散发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风逝去„„生命便应该像茶一样从容,不为成功沾沾自喜,更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担惊受怕,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

3、 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读到这样的文章,犹如与小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挑战命运,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多初中生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就应该这样,发挥自己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知识积淀相对深厚,感悟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从事件中提升出一些带哲理意味的思想,让它成为记叙文的灵魂而闪耀光彩。

第二,“以情感人”。 这是高中记叙文的要旨。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要根据命题要求写出自己熟知的真人、真事,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只有自己十分熟识的人、事、景、物,只有自己动了真情的感受,才能在下笔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产生感人的力量。若置自己熟识的于不顾,而去冥思苦想那些“新奇”素材,编造“感人”的故事,势必会弄巧成拙,吃力不讨好。当然,并不排斥符合生活真实的某些细节的加工虚构。基于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如此,高中记叙文的事件会更有典型意义,形象会更丰富,内容会更充实,主题也将更有现实意义。

第三,“以新动人”。记叙文的“新”,是在技法上做一些努力。尽量避开大家都有可能涉及的人或事,对一些自己非常欣赏的而又会给人“雷同化”印象的取材点,可从结果上或内容上改头换面,给人“推陈出新”“会拿来”“懂借鉴”的印象。例如,同样是记叙一件事,许多人囿于思维定势,按时间顺序来写,而如果你能来个倒叙,或者先写中间,在写两头,不更好么?又如,褒扬一个人,大家都从正面写某个人的优秀品质,先进事迹,你可否来个曲径通幽,来个欲扬先抑,或明贬实褒,或对比衬托,以自己的不足或错误来反衬对方的高尚?“新”,还可以体现在意境、语言、人称的运用、表现手法的巧用等。

高中记叙文若做到以上三点俱佳,加上适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细腻的心理、生动的细节、传神的表情等描写手法,就算到了“火候”了,这样的文章也一定会成为同龄人中的上乘之作。 话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谈到他在师范毕业时和父亲的一次交谈。他问父亲:“我应该怎么办?是当教师还是成为歌唱家?”父亲这样回答他:“如果你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能跌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帕瓦罗蒂听从父亲的劝告,毅然选择了唱歌,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闻名全球的歌唱家。

确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人生的关键路口,我们应选定一把椅子,否则,精力分散,我们最终只能在一事无成的悔恨中慨叹。请以“选择一把椅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记叙文 ④800字左右 写作提示

话题中的“选择”与2002年高考题的“选择”在立意、拟题、角度方面的范围略有不同:后者是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利人与利己、生与死之间的选择;前者则是个人在生存与精神追求、职业与事业、自贱与自尊等之间的选择。

高三作文训练二:切实强化话题作文的文体意识——议论文篇

知识例话

一、存在问题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议论文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考场最常见的一种文体,也是几种常见文体中写作难度最大的一种,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它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

而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1)文体意识不明确,议论性不强. (2)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用例古板、勉强,甚至不堪用而用之;至于理论的阐述更是无力展开。

(3)在论证的过程中就是论点加上二三个事例,像小孩玩积木一样简单堆砌起来,缺乏必要的议论。这种观点加材料,根本就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

(4)不能很好地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容易产生思维偏向,常前后脱节,顾左右而言他。

考察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平时写作或考场作文中所存在的问题症结何在。

其一,材料奇缺,信息库储存的信息少得可怜。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正面论证总喜欢援引司马迁、陈景润、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事例,一旦要用反例,又津津乐道于方仲永的幼年、牛顿的晚年。究其原因,就是信息库缺乏写作议论文的必需的材料,事实的或理论的。这无形之中陷入了提取信息捉襟见肘的窘境,其结果轻则用例古板,重则知其不堪用而用之,以致材料不能为观点服务。

其二,论证无力,信息的组合缺少分析的链条。遗憾的是学生的议论文往往观点加材料(事实),缺少分析的链条,因而论证显得干瘪无力。

其三,转移论题,不具备对组合加工的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能力。当他们在对组合加工的结果进行评价、取舍的时候,无法淘汰无效思路,而误把它当作正确的设想加以肯定。这样,学生津津乐道于离谱的话题而不自觉,便也不足为怪了。

二、应对措施

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迅速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帮助学生建设信息仓库,以解除“无米之炊”的苦恼。秦牧说,写文章“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建设信息仓库却是一项看似平常实则非凡而艰巨的工程,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腋成裘,才可能真正建成。

(二)教给学生分析说理的方法,弥补“机械组合”的缺陷。学生写议论文只是“论点加例子”,与不懂得如何对例子进行必要的分析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原理渗透法、引用分析法、由果溯因法、逆向设想法、对比评析法、本质评述法。

(三)提高学生评价是非的能力,避免“以谬为正”的失误。提高学生评价是非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独立性(不人云亦云)、思维的批判性(是非分明)、思维的辩证性(一分为二)、思维的客观性(实事求是)等。

三、写作对策

1.掌握议论的结构方式,做到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议论文常见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再发感想。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

2.学会分解分论点。①并列法。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②层进法。

3.要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并切合题意。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学生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李时珍、爱迪生、史铁生、中国女排,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老师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考生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增强说理的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写作议论文,既要摆出事实论据,又要有必要的理论论据,如何正确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实论据而轻理论论据,两者没有有机的结合。反观成功之作,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写议论文还要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将“事”与“理”有机结合起来,决不能“以摆代论”。 话题演练

(一)人才

中国入世后,电视台搞了一次对话节目。外经贸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先生与各路精英的对话。对话中涉及话题很多,其中有三个话题录写如下:

1、包容与人才

2、什么样的人才最被认可?

3、把人才当成千里马,还是当成高能电子? 你对以上三个问题怎么看?请以“人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二)

一天,上帝带一个教士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中的人们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端坐着,虽然他们每人都有把勺子,但由于勺柄太长,他们谁也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去,只能挨饿。上帝又带着教士来到天堂,这里的人们看上去既快乐又满足,虽然他们也是围着一口大锅,每人手里也拿一把长柄勺子。上帝见教士迷惑不解,便对他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里的人都学会喂对方了吗?”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

(一)“骂”与“捧”,从扼杀人才的两种手段谈起,写一篇议论文,说明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

扼杀人才有两种手段:骂杀与捧杀。“骂杀”即是对人才极尽打击之能事,“捧杀”则是不负责任地一味表扬。“骂杀”在当今很少但不是没有,“捧杀”在当今最为流行。如某少年绘画得奖,则“天才”、“第一”、“无双”等赞语一起涌来,一直到少年得意非凡,不思进取为止。对待人才,应肯定其长处,发现其不足,给予其施展长处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爱惜人才。

(二) “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篇话题作文的选材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协同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科技越发达,分支科学越繁多,社会分工就越精细,而个人的智力、知识面是有限的,因此,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合作的领域很多,包括方方面面,合作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其次合作伙伴之间必须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准确地讲,“合作”也是一种“交际”。

论证重点应放在“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上,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证明合作的必要,可以引用名言阐述合作的必要,也可以举例证明,合作带来的各种好处,还可以从反而证明不合作带来的弊端,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要全面,理由要充足,最后还要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合作的途径。

对这篇话题作文可以这样开掘主题:“合作”是“社会人”的标志,因为孤立的“自然人”是不存在的。小到个人,中到家庭、集体,大到国家、社会都离不开合作。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但更需要合作。合作是事业取得保证。合作万事兴。

写议论文,论证角度有“合作是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互助才能由弱变强”、“协作就是力量”、“团队精神”、“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

高三作文训练三:切实强化话题作文的文体意识——散文篇

知识例话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端于先秦诸子百家 ,源远流 长 。它可谈事业,谈人生,谈理想,不囿于成见,幽默犀利 ,激扬清浊 ;也可表情达意 ,记人叙事 ,描摹事物 ,神与物游。可深刻,可诙谐;取材广,语言活。秦牧说:“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像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鲜明的玛瑙„„”散文的这种优势,决定了它是最切合高考评分标准的“ 发展等级”的文体 。

那么散文真的是限制最小,最易操作的文体吗?其实并不尽然。

说到散文的特点,几乎所有写作者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形散神不散。”但往往下笔时,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如何写出一篇名副其实的散文,以下笔者将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提出几点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如何做到“神聚”?

无论选用什么文体,文章都得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不能为了形式的新颖,忘记了写作的根本目的,文体使用出新,构思也很别致,读下来却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却是同学们在打破自己旧有写作定式,力图出新时,常见的毛病。因此散文写作时切忌“无的放矢”,这个“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神”。动笔之前,文章究竟要写什么,表达什么,必须成竹在胸,不能边写边纵思,情感喷涌而出,却是到处流淌,百川不能归海,成了篇不知所云的“意识流”散文。怎样才能组织文章时聚神而作呢?不妨注意几个小点:

围绕文章主旨选材。散文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取材时可选择的素材很多,这就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一是把那些真正与话题要求相关,与你本文创作主旨意图相关的材料从生活中提炼出来。二是散文描写取神略貌,组织素材时就应注意写人不求全面周到,叙事不求完整曲折,写景不求充实细密,而是挑选出最为打动人心,谙合神旨的生活细节。例如叙事在一般的记叙文中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应铺开,但散文似乎不要这么全,就像“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你不必问是哪一天,喝完酒又干什么了一样;又如写景,不以丰富悦人,而以神韵情调取胜,很像中国画的技法,几个竹节,几片竹叶,竹子的风貌毕现眼前。“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见天国”,我们要找出创作时所需要的那粒沙,那朵野花。

学会使用标志性的词句。写作时不妨开宗明义,用一个标志性的语句点明文章的主旨,让读者开篇即明晓你立意所在,也能时刻提醒自己行文时紧扣中心展开。散文创作时线索也很重要。有些散文可以用标明时间递进,路线转移的句子串起整篇文章,还有些散文可以选择一些独特的意象串起文章,比如萧乾的那枚“枣核”,巴金的那点点“灯光”„„ 如何拿捏散文的语言?

巴乌斯托夫斯基《 散文的诗意》中说:“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表达,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匹配。我们在诸多优美的散文中,总看到让人过目不忘的语言。我们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脑中积累的好词好句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散文需要优美的语言并不等同于自己词句库的集中登场亮相,笔者认为这儿的“优美”强调的是与文章整体风格和谐一致,是能最大程度表达作者心声的实在载体。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的抒情散文大段的排比运用,大把的华章丽句,满目的诗文经典,却不能得到一个同样熠熠闪光的分数。这正是因为这些小作者创作时重“形”却忘了“神”,散文语言的运用依然不能脱离文章的主旨,再朴实的语言只要它能够真实而多情,它就是最“优美”的,最有“诗意”的。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的描写:“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是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样的背影,恐怕不只是作者看到流下了眼泪,每一个读者读文至此也会为之动容。这段文字没有成语,没有名句,没有任何修辞,简单的动作描述,却饱含了深情,写出了父亲对儿子一种无声却巨大的爱,语言背后有故事,这样的语言才有张力,这样的语言才可谓“诗意” 。

散文写作的学习绝非寥寥几言就可说尽,以上是笔者发现当前高中生在话题式作文考试中选择散文文体创作时亟待解决的几点问题。

话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家小小的速递公司,叫“风火轮”。公司投递员从城北赶到城东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为了保证非典时期客户的安全,他按公司规定见客户时戴上了口罩;他双手捧起快件递到客户手中,说声“让你久等了,请把快件收好”。小小的风火轮公司能否争取到客户,成败常常在细节中。

生活种种其实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写作提示

细节就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 要写好此文,首先必须有一双慧眼,能捕捉到现实生活或历史长河中那些令人怦然心动抑或给人启迪的细节。其次必须动情,在细节的铺染中融进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 再次必须有悟性,能在对细节的工笔细描中勃发出对生活哲理的深切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在事、情、理的融合中,迸溅出思辨的光华和艺术的美感。

高三作文训练四:作文中的立意

知识例话

学生在写作文时,对于文章的立意,往往一带而过,不作深入思考,或者是思考难于深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文疏意浅,对于文章立意所要求的“正确、鲜明、新颖”的标准而言,“正确”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的,但是,“鲜明”和“新颖”就很难达到了,这使许多学生的作文流于表面、简单和平庸,很难在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此外,由于立意不够深入丰富,文思不畅,文章的整体表达也会受到影响。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感觉到“没话说”,需要“凑字数”,这固然和平时的积累有关,但是文章的思路打不开,言大意小、言多意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实,大多数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初步的立意,比如,看到“滴水穿石”的题目,就会想到“持之以恒”的道理;看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题目,就会想到“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的道理。但是,这样的立意必须得到有效的拓展,文章的内容才能显得丰富而深刻。那么,应该怎样对初步的立意进行拓展呢?

首先,要对文章的立意进行概念的清理。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学生在作文时,要对自己所论述的内容的主要性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在文章中能作出清晰的表达。

其次,文意的拓展可以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分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分析的方向,这是一条纵向的思路。它是对概念的内涵作纵深向的分析,引导文意由表面走向本质。比如:《滴水穿石》这个题目中,我们就不能满足于论述“坚持”的重要性,反复宣讲只要锲而不舍就能成功的道理。这时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题目的内容本质,要抓住“滴水”与“穿石”之间的关系,分析一下“穿石”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要“穿石”水就要“滴”,也就是要有行动,有动作,有活力;第二滴水的方向一定要集中于一点,才会“穿石”,不能东滴一点,西滴一点;第三滴水在时间上要有连续性,不能隔很长时长才滴一下,要连续不断才会有效果。中心论点从这三方面展开来论述,文章也就有了广度和深度了。

第二,是联系的方向,这是一条横向的思路。它是对概念的外延作辐射式的或瓜蔓式的联系,使得文意由特殊向一般扩展。比如:如果以《种瓜得瓜》为题,那么除了要分析“种瓜得瓜”所包含的耕耘和收获的因果关系之外,还要能引申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层层推进、井然有序地展开论述。这样,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丰富、眼界开阔了。

当然,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综合地交错地运用这些方法。 再有,有时适当地进行一些反向思维,也是文章立意的一种方法。

最后,如果题目蕴涵着比喻和象征意义,那么文章立意也要从它的比喻和象征意义中引发。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立意,在分析了材料或选择了话题后,基本上还是可以作类似的拓展。 话题演练

一天,上帝带一个教士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中的人们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端坐着,虽然他们每人都有把勺子,但由于勺柄太长,他们谁也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去,只能挨饿。上帝又带着教士来到天堂,这里的人们看上去既快乐又满足,虽然他们也是围着一口大锅,每人手里也拿一把长柄勺子。上帝见教士迷惑不解,便对他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里的人都学会喂对方了吗?”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

“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篇话题作文的选材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协同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科技越发达,分支科学越繁多,社会分工就越精细,而个人的智力、知识面是有限的,因此,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合作的领域很多,包括方方面面,合作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其次合作伙伴之间必须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准确地讲,“合作”也是一种“交际”。

立意的角度可以是 “合作是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互助才能由弱变强”、“协作就是力量”、“团队精神”、“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

高三作文训练五:话题作文的切入方法

知识例话 一.化大为小

高考作文话题往往比较宽泛,时间、空间距离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思绪难以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法驾驭,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切人,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小方面,表达独到的见解。

1.切割话题。

写作时将话题进行切割,使之变成若干个“小话题”,然后从中筛选,选取自己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一个去写。比如,“语文活动”这个话题,可以把它分成:写一次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讨论会等,或者写一次春游、社会调查、街头错别字检查等;还可以写一次自改作文、作文比赛、自办小报、猜字谜等。缩小后的题目更贴近生活,适合学生自己,容易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与思考。

2.限制话题。

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但实际写作是我们必须对话题加已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前面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同时加,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如: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等。话题缩小了,思路容易集中,避免在材料、立意等方面与别人的文章雷同。

3.设问构思。

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例如,写“理解”这个话题,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是思考?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这种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真切独特的自问自答,可以使作者的思维逐渐深入,进而获得对生活深刻独特的认知。

二、小中见大

有的话题所引材料具体、情境真切,话题也很小,学生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拓展,同样难以下笔。此时,我们应该从时代的高度、哲学的层面,用理性的眼光观照材料,透析材料中蕴涵的思想本质,以扩大视野,显现气度。

话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什么叫做文化?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以“人与文化”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

文化,它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如此一番由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考,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口也就不难了。

第三篇:作文系列训练——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3、能运用细节描写写几段话

教学难点、重点: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教学流程: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

例: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练笔:我来试试

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温馨提醒:

细节描写一定要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一定要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

几种常用的方法 运用演示

1、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

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细节传神” 。

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把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2、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添加“语言描写”

她骂他道:“ !”

添加“动作描写”

她 骂道:“ !”

添加“肖像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 , ,于是 骂道:“ !”

添加“心理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 , ,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 !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 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场景描写”

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 。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 ,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 !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 骂道:“ !”

细节描写要领:

抓住特征绘肖像

锤炼动词绘造型

吻合个性绘语言

烘托渲染绘环境

作文系列训练一——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3、能运用细节描写写几段话

教学难点、重点: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教学流程: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

例: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练笔:我来试试

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温馨提醒:

细节描写一定要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一定要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

几种常用的方法 运用演示

1、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

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细节传神” 。

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把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添加“语言描写”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动作描写”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肖像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心理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场景描写”

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细节描写要领:

抓住特征绘肖像

锤炼动词绘造型 吻合个性绘语言

烘托渲染绘环境

例一: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找“动情处”

抓“触发点”

细致描写

锤炼语言

巧用修饰语

妙用修辞

第四篇:七年级作文系列训练(下)

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

训练目标:

(1)学会观察,写出个性

(2)运用描写,突出个性

训练重点:在写作中如何将人物个性写得生动感人,又合情合理 训练题目:

以“他(她)是位性格___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时数:二课时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可以出示音乐,调节气氛,歌曲自定。(课件中的小女孩手中的“红心”链接《踏浪》) 2)同学们,今天作文课,我们主要学习写作人物个性.看看画面,猜猜他们是谁?结合平时所了解的资料和这些图片,能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人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文字材料,找一找,谈一谈,展示了他们什么个性?怎么看出来的?(课件操作:①点击每幅图片,链接到相关文字②点击相关人名,回到图片)

3)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师:大千世界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社会生活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同样是漂亮的女子,林黛玉爱哭,才气横溢,小燕子爱笑,热情仗义;同样是成功的男人,周杰伦有才华,走在时髦的前端,是新新人类的偶像,比尔盖茨有爱心,敢于倡导科技的创新,是众多企业家的梦想。而每个人的个性又都在他们各自的外表,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中得以形象的流露,这就需要我们能细致地观察和描述。今天我们的训练点就是“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揭示训练点和训练目标)

(二)知识链接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p36的引写《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思考与讨论:

1、怎样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

全面观察人物,就是从看、听、想、感四个方面入手。看,人物的外貌和神情、动作;听人物的语言和说话的语气;想,联想人物的相关资料和别人的评论;感,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评价,还可以感受揣摩人物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观察人物,了解并写出人物个性。(课件操作:看:出示三幅图片,看出他们各有什么个性?怎样看出的?

听:出示画面一,点击,听出什么?(画面内容和人们的激动喜悦) 点击画面二,听出什么?(画面情节和人物的特点)

想和感,都是在看和听的基础的补充,可结合前面的内容简略带过。重要提醒:点击“全面观察”字样,回到到“知识链接 ” 幻灯片

)

2、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写出人物个性? 人物的个性特点有外在的体现,也有内在的体现。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 常用的写人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上学期已经专门进行描写的训练,此次写作训练暂不做详细讲解。只找了简单的例子,在操练中提炼出运用人物描写的注意点。)

(课件:看肖像:①出示鲁迅画像及个性,能否通过你的观察表现出人物“坚毅不屈”的个性,并描述出来?(师出示相关文字,并点拨“肖像描写可以突出人物个性”)

②出示漫画,猜人物?怎么看出的?(抓住葛优外貌中的眼睛和牙齿这些典型特征)继续出示李咏的漫画,找出他的典型特征?(卷发,大嘴,小眼睛)

③点击,提示“肖像描写要选取亮点,突出人物鲜明个性,不必面面俱到。” 思动作:①点击,出示文字《节俭的张老师》,思考:作者怎样人物节俭的个性?(动作) ②点击,提示“动作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 找语言:①回顾本学期第一单元所学课文,找出适当的人物语言完成表格。(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语言描写也可以突出人物个性)

②点击,提示“语言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写,围绕个性写,贴近人物身份、文化背景等,充分表现人物典型性格。”

说心理:①出示话题“两个孩子为了探险,深入山洞,却迷了路,在这困难时刻,猜想他们可能有的心理活动。注意,一个孩子性格比较乐观,叫阳阳;一个比较悲观,叫唯唯。”(生活动,明白心理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②提示:“心理描写不要写得过于含蓄,过于抽象化,而应做到细致真实。”

(三)友情提示

(对以上互动交流做简单的小结)要写出人物个性,必须对人物进行全面观察,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写。不仅要看到人物外在的面貌,还要充分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写好人物个性的根本。另外,还要恰当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实践操练 训练题目:

以“他(她)是位性格___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要求:

1.补全题目, 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 2.运用描写, 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 3.展开想象, 情节设计,巧妙有真实感. 4.字迹端庄, 文面清洁, 不少于 500字.

(五)指点迷津

1.选定对象. 最好选择有特点有个性的人物. 2.发掘个性.研究此人的个性特点,在横线上填上概括这一特点的词语(“内向”、“泼辣”、“刚强”、“软弱

“吝啬”、“豪放”、“自私”、“狂暴”、“粗中有细”、等) 3.设计情节.要能生动再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巧妙,符合生活真实. 4.注意描写.叙述人物活动,应力求再现,充分运用描写,讲究语言生动写的人的个性特征在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六)范文导航

她是位性格独立的人

我有一位堂妹,她叫安妮。也许是在旧金山住得太久,受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安妮同我们中国女孩不一样。

尽管从表面上看,安妮也是黄色的皮肤,大大的眼睛,乌亮润泽的头发,以及那中国人特有的热情。但内骨子里,她与中国女孩风格大相径庭。〔抓住外貌的一致突出内在个性的独特〕

中国孩子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不敢独立生活。而安妮不是这样,这次她从美国回来,就是她独自驱车到机场;独自办理海关手续,验证护照;独自登上飞机来到中国,整个行程没有一个亲人跟随着。〔联想人物的做法突出个性 〕 这令我敬佩不已。我不知道:一个涉世未深,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怎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勇气,独自从容地穿人流,穿越太平洋,来到异地?〔适当的议论和抒情,通过自我的感受,突出人物的个性〕

我带着疑问问她,她莫名其妙地看着我,耸耸肩膀,摊开双手,认真地说:“哦,我的上帝!小孩也是人啊,我们难道不能自由地生活吗?我们难道一直需要依赖父母吗?我认为上飞机出国飞越太平洋,是一件非常美妙非常好玩的事情,它比 ‘彼雅娜’ 钢琴好玩得多了。” 〔运用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突出个性〕天!上飞机这是冒险的事,她竟说是好玩!美国人的思想真是怪怪的。〔通过自己的感受,突出人物个性〕

安妮的中文不是很好,平时我们交流时,她总是一半汉语语式里夹一半英语单词。这样的交流,迫使我不得不听一半揣摩一半。她爱吃中餐,对街上的小吃眼馋嘴也馋。我想给她买,可她就是不让,非要亲自购买。于是,麻烦来了,她说的话,营业员阿姨只能听懂一点点,常常是连说带比划手势,阿姨才能明白七八分。有时,实在搞糊涂了,我不得不出马做安妮的翻译。就这样,安妮还怪我多事。她得意地说,“再过两年,我还想一个人闯遍黑非洲,到那时,难道你还想做翻译?” 〔观察人物的做法和语言,突出个性 〕天,她胆子好大啊!〔抒发自己的感受,突出人物个性 〕

不过,我最后还是读懂了安妮。是的,人,就得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安妮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必须具有独立的品格!〔结尾适当简洁的议论,高度肯定了安妮的独立这一个性,升华主题〕

你看他像谁

他见人总是笑。可这么一笑,从他那上嘴唇高高翘起的地方,可以发现他的两颗门牙掉了。可别笑,要不他可要说我呀。[起笔引人,一下子抓住了人物外形的主要特征。]就是嘛,为什么专挑这些说呢?[转笔,引出人物外形的其他特征。]他的眼睛非常神气,眼球微微向外突出。好一对虎眼。大概是由于笑多了的缘故吧,他的嘴总是闭不拢。嘴边常常浮起两只浅浅的酒窝。他的皮肤很白,还是全班出了名的呢![缺牙,虎眼,酒窝,白皮肤,写出这些外形特征使我们如见其人。缺牙虽欠美,但有后三者相衬,仍给人可爱之感。] 他个儿偏高,是校田径运动员,因此经常穿着那套校运动服。[服饰特点反映人物的喜好。]他体育好,学习更好。[由体育及学习,自然引起下文。]特别是在课堂上的那股认真劲儿,并没有因为少了两颗牙怕人嘲笑,相反,他总是争着回答老师的提问。[主要特征再现。]你看,他举手总是把右手使劲向前伸,直冲着老师,为了增加高度,引起注意,屁股离开了板凳。[动作描写,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他”学习的热情和好胜的个性。]啊,老师终于点到了他。他并未一下子站起,反而先坐稳,然后才缓缓地站起来。[动作的由急而缓,不难窥见人物多变的心理活动。]他两手在身后交叉着,摆一下身体,晃一下脑袋,便高谈阔论起来,一面说着,还不时用右手食指点点脑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显然,他的发言很有感情色彩,他那半土半洋的话语常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自己有时也禁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又露出了那排少了两颗门牙的上齿„„[三现主要特征,与开头呼应,令人忍俊不禁。]

1、请你说说本文人物描写的成功之处。

2、简评: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抓住了人物外形的特征,又通过动作、神态、心理诸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文笔活泼轻快,语言生动风趣,虽然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已活现在读者面前,是一篇人物素描的佳作。

(七)特别提醒

1.拟题

文章所写内容与所填词语相一致,否则文不对题。

2.人称

适宜用第三人称写主人公,如果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易写偏题。

3.语言

尽量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来体现个性.叙述过多,语言较乏味. 4.情节

撷取最典型的素材, 设计巧妙有曲折, 另外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但应力求自然有生活真实感.

(八)构思提纲,定稿誊抄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作文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了解线索的概念、作用和设置方法。

3.学会按照一定的线索组织材料、写作文章。

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根据文章重点,选择合适线索组织材料。 课时安排:3课时(1课时指导、1课时写作、1课时评改)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什么是线索以及线索的作用。

提起“线索”一词,我们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公安干警抓捕犯罪分子的场景。面对着一幕幕血淋淋,混乱不堪的作案现场。公安人员耐心细致地勘察。寻找犯罪分子遗留的“蛛丝马迹”。那一片破碎的纸片,一只模糊不清的鞋印,甚至一小滩未干的水迹,都可能成为公安干警寻找破案途径的“线索”。随着这些细微的“线索”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可见线索是多么重要。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故事里,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们历尽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取经”就是贯穿全篇的一条线索,它将形形色色的人、神乃至妖和错综复杂的事件衔接起来,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说文章是一串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内容就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线索就是串项链的彩线。没有线,珍珠就东一颗西一颗,四处飘零;而没有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归纳总结:运用线索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某种感情等等。其作用就是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串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二、学习知识短文(见课本P81)。明确线索在记叙性文章中的重要性,了解设置线索的几种方法和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线索的材料是多样的:①以与主题或主要情节有关的事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③以某一个人物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以某种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为线索,写出了作者“总不大喜欢”——“不由得心中一动”——“产生了兴趣”——“愿意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心理发展轨迹,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歌颂了蜜蜂的辛勤,并借此来赞美象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农民。 ⑤以时间为线索。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如中考佳作《长大的感觉》写了三个片段——身体长高后的得意感、年龄增长后的自豪感、思想成熟后的幸福感,作者把这三个片段分别安排在11岁生日、13岁生日、15岁生日这三个特定的时间来写,用生日这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又与题目的“长大”二字相呼应,极其清晰顺畅!

⑥以空间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

⑦以字词为线索。如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一字贯穿,作者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⑧以歌词为线索。如一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中,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大多数文章只有一条线索,而有的文章情节复杂,常有两条或更多的线索。按明暗,正面侧面来描写,时而平行,时而交织:使文章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内”——“院外”的空间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争执”——“惊奇”——“满足”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牵好“线”主要注意它的以下两个特征,①结构上能贯穿全文,能组织统率好各个材料。②常有明显的标志,或在文中反复出现,领起、过渡、首尾呼应;或者就是文章标题本身。对于标志不明显的,可以按如下思路考虑:第一快速通读全文,寻找作品的中心句或文眼,考察文章结构方式,注意各段的段意,段落之间怎样衔接的,要能看出门道,找到统领文章材料的线索。第二要注意涉及到记叙的顺序。记叙文中的顺叙、倒叙、插叙对寻找线索有辅助作用,时间、空间的顺序也是牵好“线”的一个重要因素。 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所要表达的内容。(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三、实战演练:寻找线索。

(一)诗在钟声里活着;钟在诗句里响着。钟声是美的吗?可不,它被游荡的云,过路的风和早守在寺门的绿叶儿抢走了。匆忙间,遗留给我的是那时断时续的袅袅余音,像悬浮于黄昏若有若无的薄雾里时隐时现的峰峦。

这口钟并不特别,如同其他庙宇的钟,只因为历史在浇铸它时渗进了诗,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来这儿听钟的朗诵。

被夕阳余辉镀得发亮的钟声,波光粼粼,轻悠悠地溪水一般从寒山寺流来。 我伫立枫桥上,伫立于黄昏的冥色里。黄昏,古铜色的苍穹仿佛一座大钟,沉思着的我,是一只悬挂的钟锤吗?

我伫立在枫桥上,伫立在联系古老历史与遥远未来的诗行上。 问: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寒山寺的钟声

(二)歌声(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的三曲清歌,真令我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 这是在花园里„„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日光时所深藏着的那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却带了黯淡的颜色。„„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细雨,园里没有了浓郁的香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官,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

问: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 解析

本文的线索标志明显,主要通过三幅画面的联想写出了自己听歌的感受,在结构上可以看到贯穿全文的线索由首尾呼应来明确。文中的“轻松的感觉”“带了黯淡的颜色”“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等句,表明了感受的多层次。所以本文线索是“歌声令我心醉”这个文眼,属于感情线索范畴。

(三)阅读例文、理清线索。

1.让学生阅读例文《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琴缘》,找出文章的线索。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找出来的线索。

四、确定线索、下笔成文。 1.出示作文题目。(单元写作训练题二)

你和你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友谊逐步加深。选择与此相关的几件事,并用线索贯穿起来写,再现这一段美好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2.明确要求:确定题目之后,选择合适线索,先列出写作提纲。 3.小组成员交流各自写作提纲,互相评价修改。 4.完成作文。(第二课时)

五、学生互批、修改作文。(第三课时) 1.明确评改要求和方法:⑴同桌互换各自作文;⑵通读全文,划出错字病句;⑶细读作文,看能否找出文章线索,就此写出评语。⑷根据同桌评改,修改自己的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1.四人小组互相交换,评选佳作。

2.小组推荐出的佳作,由作者在班上朗读,同学评价线索的设置优缺点。 3.教师相机点评线索设置的方法。

【七年级作文】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2)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3)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4)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5)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6)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7)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8)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9)哦,爱在心灵深处„„ 琴

天生的音乐细胞,天生的修长手指,我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7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妈妈搬回了一个笨重的“大家伙”,我不解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盈盈地说:“这是古筝。”“哦„„我有古筝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抱着妈妈,亲着妈妈。从此,这段不短不长、浓郁炽烈的“古筝情结”就一直这样延续着„„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也不例外„„初学古筝,我带着一份新鲜,饶有兴趣地学着。可没过几天,我便失去了兴趣:我不懂简谱,我不会手势,手上那一个个肿起的血泡更是把我的积极性赶到了九霄云外。可妈妈的那句“风雨后见彩虹” 真正给我鼓足了劲,我不顾一切地,披荆斩棘地,终于渡过了那个难关。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开头”,我的琴技进步得很快,可又有谁知道,进步的背后,我流下了多少汗水,流下多少颗“金豆豆”呢?——感谢古筝,它让我享受到了攻破难关后的乐趣。

古筝八级了,妈妈一本正经地为我买了节拍器、调节器、琴架子,她是希望我能更好地学精这门艺术啊!

夜深人静的夜晚,无边的黑幕笼罩着大地,每当这时,我会郑重其事地拉开那厚厚的、紫色的天鹅绒琴布,就着那鹅黄的灯光,嗅着那空气的气息,以月亮、星星为伴,如行云流水般地畅弹起来。一首又一首,我忘情地弹着,没有了痛苦与烦恼,没有了欢乐与欣喜,没有了„„只有古筝,时而激昂,时而柔缓,时而热烈,时而抒情。它把我带进了梦幻的境界,让我尽情地沐浴在音乐的海洋中„„感谢古筝,它让我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弹指一瞬间,古筝陪伴着我度过了6年的岁月,在这6年的日子里,我大大小小获得了无数个奖项,通过了古筝十级的考核。感谢古筝,它让我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春去春又回,花落花又开。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有了古筝的陪伴,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难忘啊,这段深深的琴缘„„ 妈妈的手

小时候,妈妈的手是温暖的太阳,我在怀里,你在窗前。

出生不到两个月的我,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阳光灿烂时,妈妈便抱起小小的我在窗前晒太阳。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朝妈妈眨吧眨吧,懒洋洋地吃着她的乳汁。她看见我那傻样儿,不住地对我微笑,用温暖的细手轻轻扶摸着我的脸蛋。

我那时感到,妈妈的手就是太阳,温暖着我的心田。沐浴着阳光,我幸福无比。 幼儿时,妈妈的手是诱人的食物,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刚学会走路,我还站不太稳,妈妈就把我放在这头,自己在两米之外。等着我走过去。看着面前不远处的妈妈,还有她手上的苹果,胆怯的我也迈开了双脚,“步履蹒跚”地向妈妈走去。3分米,2分米,我快速地扑进妈妈的怀里,感到无比轻松,等待我的,是胜利的果实。 那时候,妈妈为了锻炼我走路,总是变幻着手中的食物,我跟着妈妈的手,走过了五米、十米,走过了小学。

后来呀,妈妈的手是长长的木棍,我在床上,你在床头。

妈妈的手也并不都是那么美好。那次去外婆家看望,我与弟弟玩时打破了花瓶。妈妈把我俩叫来问话,我不承认错误,硬是说弟弟打破的。弟弟还小,也就当了替罪羊。在妈妈的一再逼问下,我现出了原形,小脸胀得通红。妈妈拿起木棍,无情地打在我的身上。我在哭,我看见妈妈的眼圈也红了。当我被打得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时,妈妈却坐在床头,双手轻揉着我红肿的肌肤。

从妈妈的手,我懂得了诚实的可贵。长长的木棍,却融入了深深的母爱。 而现在,妈妈的手是崎岖的公路,我在城市,你在乡下。

为了挣钱供我读书,妈妈种地喂猪。终日的劳累,妈妈的手上已经布满皱纹,像一段崎岖的公路。每次进城看我,我都会挽着妈妈的手,走在陌生的大街上。妈妈的手已经不再是往日的纤细、白皙,为了我,她奉献了自己的双手。

妈妈的手,包含着她对我的爱,寄托着她对我的希望。这双手,我永远难忘。 将来呀,妈妈的手就是甜蜜的梦,我在天边,你在梦里。(指导老师:彭庆) 〖点评〗

1.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本文小作者巧妙地化用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创作模式,新颖独特地以“小时候”“幼儿时”“后来”“而现在”“将来”这条时间线贯穿全文,概括了小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文章在结构上都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之美。

2.以“妈妈的手”立骨,回环反复。通过不同时段的具体事例,以细腻的笔触汇出了妈妈的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培养,其中融入了妈妈对我深沉的爱以及我对妈妈由衷的感激之情,爱的主题充斥着全文。 哥哥上大学后

一张带着鲜红印章的录取通知书伴随着绿衣使者的到来,肯定了哥哥一千多个日夜的成绩。哥哥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大学生,家人、亲朋为之激动不已。一番热闹的庆贺之后,爸妈便开始为哥哥打点行装。

临行前,家中的气氛似乎有些悲伤。妈嘱咐完了,爸又叮咛。可我,却高兴地拉着哥哥的手说:“放心上你的大学吧!你走后,我就拥有了一个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的小天地了!我可以一个人看‘奥运’实况转播,可以上学途中玩儿车技,不仅‘单甩手’,还要‘双甩手’,那可真够酷的,再也没人烦我了!”说到高兴处,我竟手舞足蹈起来。

哥哥终于上大学走了。

早晨,我慢悠悠地起床、刷牙、洗脸,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以前,只要闹钟一响,我和哥哥就争先恐后地跳下床,冲到水管旁,抢着用水。自然,常常是我争了上游,哥哥总是让着我。

上学途中,我独自骑着自行车,又想起哥哥以前时常说的话:“甭在马路上耍车技,什么‘单甩手’、‘双甩手’的,不小心就没了命!”

放学回到家,照例先拿起《大河报》看个遍,只是少了哥哥对体坛赛事的“妙论”,对精彩美文的拍案叫绝,对腐败现象的愤愤不平„„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

夜晚,挑灯夜战,遇上难题,急得我抓耳挠腮,咬牙切齿地咒骂一番之后,不得不潜心推敲,细细琢磨。待问题解决时,不禁又自夸起来:“区区毛题,难不倒本公子!”想起从前,难题挡道,我就把它交给哥哥解决。这时,我心中自有几分羞愧。

夜里,我一个人躺在宽大舒适的席梦思床上,辗转反侧,居然找不到最佳的睡觉姿势。唉,要是哥哥在该多好啊!迷蒙之中,我好像到了北京,见到了哥哥,乐得一蹦三尺高„„

时光流转,二十天过去了,我心中的失落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于是,我展开信纸,给哥哥写信:

“哥,在你走后的二十天里,我深深体会到,有些东西,只有失去的时候,才会倍觉它的珍贵。自从你上大学后„„”

【简评】本文写了“我”在“哥哥上大学之后”的感情的变化:从“高兴”到“失落”,这一线索贯串全文,行文井然有序,事多而不乱。语言生动,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产生共鸣。 微微的笑意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把我的衣服淋透了,啊,真冷!如果能有一把伞为我遮会儿雨该多好,哪怕一分钟,可这是不可能的。我望着从我身旁匆匆走过的人们。车也和我作起对来,等了快十分钟了,还不来,透过串串珠帘,我焦急地向远方望去,雨雾中,白茫茫的一片,车还没有来„„

我觉得雨停了,抬头一看原来在头上支着一把漂亮的花阳伞,洁白的底子上,有一朵朵红色的小花,伞的中心还向两旁扩散着一个个美妙的圈圈,别提有多好看了。可伞的一个支架断了,上面裹着白色的橡皮膏。我一怔,不由抬头看了看伞的主人,啊,是她!我的同桌。在我看来,她一向平平常常,在班里并不引人注意,但此情此景,却使我想起了一天下午发生的事„„

那天下午上自习,我写完作业正准备收拾书包,忽然一抬头看见课桌旁边放着把花阳伞。我拿过伞把玩着,“啪”的一声,伞掉到了地上。我忙拾起来,慌乱中,又碰到课桌上,伞的一条支架断了。她听见了这声音,转过头看了看我,对我微微一笑,便把伞放到课桌里。还好,她没发现伞坏了,我赶紧装好书包溜走了„„但那天晚上,我总觉得不安。好像看见她拿着那把漂亮的伞在哭,泪水不断地从她脸上流下来。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她已经来了,她看见了我,便冲我微微一笑,这是她习惯性的表情,可我今天感到极不舒服,脸上火辣辣的,我勉强地对她笑了笑,笑得那么不自然。当时,我真想说,是我弄坏了你的伞,但我终于还是没有说,因为我没这个勇气„„

现在,就是这把伞在我头顶撑开,为我遮挡着风雨,虽然支架断了一支,但它仍那么美丽,就像它的主人一样„„那天,只有我动了她的伞,她怎么会不知道?如今,一个比伞更美的小姑娘,却正在为我这个高个子吃力地打着伞。虽然雨淋湿了她的半边身子,打湿了她那乌黑的头发,但她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此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真后悔„„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她说:“真对不起你,是我弄坏了你的伞,这么多天也没向你道歉,我真„„”她打断我的话,笑着说:“没什么,坏了不也一样挡雨吗?” 还风趣地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说完,又是冲我微微一笑,笑得那么甜,那么好看,我感激地望着她,啊,大大的明亮的眼睛,长长的好看的睫毛„„

雨下着,雨中飘散着花伞的芳香,在那朵朵晶莹的伞花中,闪出她那温和的微微的笑 意„„

评析: 小伞的故事简单、平常,却能产生感人的效应,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作者以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四次微笑贯串全文,四次微笑写完了,事情叙述完了,主题 也就突现出来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就完成了。全文叙事紧凑、简练,文脉通畅。 同

五年级时,吴婷是我的同桌,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个活泼、坦率、豪爽的女孩。 女儿有泪就要弹

吴婷各方面都极出色:成绩让我们这些男子汉们甘拜下风;歌声婉转动听,待人热情豪爽。美中不足的是,眼泪总爱绕着她飞。提起这,我们班的男子汉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我们调查:一场电影下来,吴婷受剧情感染,总是会把手绢抹得精湿;读悲剧故事时,她也会黯然泪下;自然课上,她常被一些少见的虫子吓得涕泪涟涟„„面对嘲笑,她居然振振有词:“无情未必算英豪,女子有泪就要弹!” 该出手时就出手

“六一”儿童节到了,怎么过,男同胞们异口同声地说:“男子汉们,每人买五元钱的零食,吃个痛快,吃个尽兴。”正在这时,吴婷和一帮“巾帼”们来了,她一个箭步冲到我们面前,反驳道:“什么,买零食?要知道,今天是为了庆祝节日,可不是来吃‘满汉全席’的。我们早就打算好了,每人捐两元,装饰教室!” 男生们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只好尴尬而羞愧地捐上两元钱。

不久,在学校“心连心”献爱心捐款仪式上,吴婷又出乎意料地捐了一百元,而男生们由于平时关注零食过多,此时倾囊而寻,却袋里空空,不由得面红耳赤。这次,她“该出手时就出手”,大方得正当时,不禁使男生个个刮目相看。 “笑傲江湖”

开学的第一周,班上举行了班干部竞选活动,吴婷和几个男子“骁将”互不相让,打算一决雌雄。谁知,吴婷的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支持率也因此直线上升。几个“野心勃勃”的男生在她的强大“攻击”下,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吴婷乘胜追击,又在作文竞赛、数学竞赛上,都胜人一筹,光芒四射,令男同胞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真可谓是“笑傲江湖”。

有这么一个同桌,我真庆幸。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学习目标

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观察和描写事物 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步骤

一、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一处建筑物,规模不要太大,可以是学校所在地的某个建筑物,也可以是学校中的某个建筑。要求在观察的时候,要能把握住该建筑物的特点,能够读懂其中的建筑语言,感受到包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可以拍成照片,带进课堂,与同学共享。

二、导入新课

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的中山陵,流光溢彩的凡尔赛宫,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建筑物本身的宏伟壮丽是一个方面,而作者的抓住特点的介绍,又使它们的形象越发的丰满。因此我们在接触了解某一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特点,仔细地观察。

三、写作指导

1、学生阅读《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明确我们该如何观察和描写事物。

2、学生结合课前观察的建筑物,来谈自己观察的感受。教学中可集中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处建筑,让同学们来学会抓特点和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如果效果不太好,还可以再选择一处建筑进行抓特点和语言描述训练。

3、将上面的训练的内容用文字记述下来,就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短小的说明文。

4、观察建筑物,只是观察生活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因而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必须把训练的重点,引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观察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观察来提升学生内在的品质。

5、实战演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人,并要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要求:观察要仔细,要能抓住人、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味。

温馨提示 ★选好观察点

定点观察法:指观察者在固定的位置上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 定点变换观察法: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不时变换观察的方位。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或说明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注意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二.作文练习:请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小组交流

选出小组中最优秀的进行全班展示 师生互评 ★范文导航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的学校座落在大路村,这是我们快乐学习成长的家园。

顺着公路来到大路村的殿山旁,再转左从一条村道走进来,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学校了。不一会儿就可以看见学校里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那就是我们的学校了。

在村道旁,可以看到一大块空地。这是我们的外操场。两个篮球架矗立在两旁,多年雨水的侵蚀,早已经破旧不堪了,显得日子也很久了。每天早晨我们经常在那儿做操跑步,锻炼我们的身体,初中的大哥哥们在那儿打篮球。可如今,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在那儿,我们学校要盖新的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到了那时,住校生住得好了,吃的环境也是宽敞明亮的食堂,不用像现在挤在破旧的小食堂里。我梦想着那一天能够快点到来。

走进校门,首先看到是我们的内操场。那是用水泥铺成的平整地面。这是我们同学最爱玩耍的地方,也是我们经常集会的地方。在内操场的里侧,是一座司令台,司令台的中间是旗杆。那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动,格外引人注目。

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会在内操场集中。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到指定的地方排好队。先是举行升旗仪式,然后是值周老师站在司令台上把昨天的四项竞赛情况对同学们做反馈,同时对各位同学的学习工作提出新的希望。学校领导也经常在上面讲话,宣布表扬在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同学。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也经常上去领奖状。有时,学校领导也会对同学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指出来,让我们改正。

司令台的左右两边各一座乒乓球台。每次下课的时候,男生们就在那儿打乒乓球。有时老师也会在那儿打。有几位老师还打得很厉害呢。你推我挡,一个球经常要很久。打到精彩处,同学们就高声喊好。

内操场的四周排着一队队整齐的水杉,那水杉不正像一排排士兵守卫着我们的校园吗?它们这时正透露出丝丝绿意,也来凑热闹。水杉丛中,还有几块花坛。花坛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现在到了春天,五颜六色花儿开得正鲜艳呢。你看,那一朵朵山茶花正笑红了脸,仿佛是对着我们微笑。

内操场的左右两侧是我们的教学楼。一边是我们小学教学楼,另一边是初中教学楼。 初中教学楼后面,有一座小平房,是供供学校师生方便的地方。

瞧,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如此美丽漂亮的学校,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地方,怎能不让我心动呢?我爱你,我的学校! ★学校中心路景色描写参考文段:

中心路两侧花木扶疏,错落有致,高树矮花,俯仰生姿。不同品种的花儿,香飘四季,芬芳远近,在蓝天碧草映衬下,娇姿媚态,分外艳丽。微风吹拂,阵阵花香和着青草味儿,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每当夜幕降临时,柱柱路灯缩放光芒,亮如太阳,柔似月亮,但没有阳光刺眼,却比月光柔和。远处的树影房屋在习习凉风中,款款摆动,绰约多姿;近处的师生在星光相映下,伏案耕读,合作交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宁静和谐、充满希望的动人画面。

5.七嘴八舌:你认为本文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借鉴?

三、完成课后作文第二题——观察画面,组织讨论 提示:

(1)讨论画面内容 (2)正确理解寓意

(3)展开想象,描写两只鸟儿的不同遭遇,作出种种设想

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根据画面内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要求每人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重点讨论题。

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作好表演的准备,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表演共同编写的故事。 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作好评论的准备。

请同学们评论表演的情况,提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点评: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练习写片段,字数200个以上。师生共同评改。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把作文完整的写出来,字数在500个左右。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一、作文要求: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

二、写作指导:喜爱活泼有趣的动物是人的天性,鸡、狗、兔、鱼„„不仅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也是大人们留意关心的家庭一员。说明文中,对动物的观察、解说往往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形象逼真地把你心爱的动物介绍给读者呢?

1、要用心观察,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具体解说。

什么是动物的特征?活蹦乱跳的猴子,憨态可掬的熊猫,乖巧的猫咪,忠实的小狗,老实能干的黄牛„„只有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解说得逼真生动。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就要千方百计去熟悉它们,所以,必须细致观察,反复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把事物了解得一清二楚,进行准确具体的解说,达到逼真成像。比如写小鸟,就得从头到脚,从毛色到神态,甚至生活习性,都加以仔细观察,既要看清它的一嘴一爪,又得留心它的一饮一啄,抓住其特征,辨析出说明对象的形态、声音、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

2、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虽然是说明性文字,但是,作者在把细心观察、饲养过的动物介绍给大家时,需要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情,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课文,让学生说说:哪些文章给了你启示,让你明白了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如:布丰写松鼠时既有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静态描写,又有对松鼠的跳跃、追逐、过水、爬树、搭窝等动态描写,还将它的形态、叫声和四足兽、黄鼠狼作了比较。

三、写作要求: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题目自拟。提示:狗、猫、鸡这些最常见的动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狗,听觉、嗅觉灵敏,齿锐利,舌长而薄,有散热功能;性机警,易接受训练。猫,性驯良,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毛色因品种而异,善捕老鼠。

四、写提纲,然后独立完成作文,并自改作文。

五、教师给出批改标准和要求,小组内互相批改作文,并推荐优秀的或有待探讨的作品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ziyuan1/uploadfile/0703/2007323193904.asp

●○ 写作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2、学会运用生动准确、富于变化的语言去表达事物的特点。

●○ 写作指导

一、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一处建筑物,规模不要太大,可以是学校所在地的某个建筑物,也可以是学校中的某个建筑。要求在观察的时候,要能把握住该建筑物的特点,能够读懂其中的建筑语言,感受到包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可以拍成照片,带进课堂,与同学共享。

二、导入新课

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的中山陵,流光溢彩的凡尔赛宫,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建筑物本身的宏伟壮丽是一个方面,而作者的抓住特点的介绍,又使它们的形象越发的丰满。因此我们在接触了解某一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特点,仔细地观察。

三、写作指导

1、学生阅读《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明确我们该如何观察和描写事物。

2、学生结合课前观察的建筑物,来谈自己观察的感受。教学中可集中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处建筑,让同学们来学会抓特点和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如果效果不太好,还可以再选择一处建筑进行抓特点和语言描述训练。

3、将上面的训练的内容用文字记述下来,就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短小的说明文。

4、观察建筑物,只是观察生活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因而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必须把训练的重点,引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观察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观察来提升学生内在的品质。

5、实战演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人,并要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要求:观察要仔细,要能抓住人、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味。

●○ 写作修改

一、课堂作文修改

1、自改:完成习作后,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作品好好地读几遍,先修改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使其文通字顺。接着合卷思考:写的是什么内容,想说明什么问题。再读习作,看看在内容的表达上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对不妥之处再加以修改,比如说语言表情达意是否准确,抒情议论是否击中要害,叙写的笔墨是否非常集中,等等。

2、互改:四人小组相互交流后,根据写作的要求,相互之间再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次修改主要针对写作的要求进行。比如说,所写的内容特征是否鲜明,对观察的事物所引发的思考触发点是否得当,等等。

二、 作文修改训练

太阳在天上走的时候,常常背着一缕白云。

我小的时候,阿妈常常驮着我。她像一匹马,把我捆到她的背上,驮着我上山下地干各种活计。

山路细细的,像竹篾一般;太阳暖暖的,真像妈妈的心啊!阿妈走在山路上,边走边搓棉线,山路长,没有阿妈搓出来的棉线长。

每天每天,太阳在天上照着,很耐心;每天每天,阿妈在山上劳作,很辛苦„„

我长高了,阿妈矮了,驼了。

许多夜晚,我细细琢磨着一个道理。那时小的,长大了;那时大的,长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我久久地盯着山里的太阳,终于明白了这个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

这篇短文由太阳的辛苦劳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写妈妈,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但在行文的过程中,语句有前后不连贯的,有语序不当的,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三、 写作评价

1、自评:学生根据“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对自己的习作作出相应的评判。这时,教师要给出可操作的评判标准,使学生能够对号入座。比如说,叙述完整可以得70分,特点明确可以得80分以上,感悟得当,情感真挚就可以得90分以上。

2、互评:四人小组,相互评议,说出自己的看法,由指定的组长执笔,写出恰当的评语,再根据写作的要求结合自评分,给出一定的等第,并推存出优秀的作文准备班级交流。

3、师评:老师在通阅了全班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根据互评的情况,有选择的对部分习作进行精批。

4、班级评价:教师在批阅的过程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进行交流评价。由学生本人在全班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体性评价。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使一些优秀的作品能够为其他同学所吸纳,同时还激励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 例文赏评

例文

我的生命里——有叶

华罗庚实验学校 七(8) 袁园

请原谅我的轻狂,因为我常常搬出“生命”这个千钧重的话题,但是,我似乎的确是懂了点生命,所以我拾起了几片落叶,诉尽心中的感喟。

——题记

一、不知名的叶,我的童年

幼时,我总是和一帮拖着鼻涕的孩子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年年的六月初六,这是一年中包手指的一天。不管天是如何的热,我们都会出去采一些叶子,现在我都叫不上那叶子的名字了。叶面特别柔和,摸上去像是棉花,当然,这都是女孩子的任务,男孩子在柳树荫下吹着柳哨,我一般也和男孩子一起吹柳哨。不管嘴唇会如何的发麻,都要吹。外公种了好些风仙花,这恰好是包指甲的原料。可是外公特别小气,不让我们采花。我们只能到别家院后或是门前去“窃”了。

原料准备好了。我们就互包手指,先是把辗烂了的花瓣放在指甲上,然后用叶子包好,最后用线扎紧。过一夜,把壳子脱掉,手指就会变成橘黄色了。所以,每年夏天,虽然都是黑黝黝的,可孩子们的手指都特别好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孩子不玩这个,更不知道这叶是干什么的了。童年的玩伴,现在好像都天各一方了。如果暑假有幸能再遇见这叶,我一定摘下一片,因为它满含着我童年的快乐。

二、梧桐叶,我的思念

自从上了小学,我就特别自卑。因为那所学校对我来说太奢侈了,我心中便有了一种孤独感。直到有一天,她和我做了朋友,从此,我便觉得我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因为她很有领导能力,也算是班上的佼佼者,我有了她之后,一切都变得多彩了,我不那么孤独了。

小学五年,我和她风雨兼程。可是,最后一年,我们离开了,我被分到了七班。

六年级,是一个痛苦的年级。我们却也都能笑对。学期末,她给我写了离别赠言,她是这样写:昔日的挚友/当你走在小路上/如果有一枚梧桐叶落在你的头上/那是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如今,时过境迁,我们还在一个学校,但她早已改变。在我上学的路上,依然有一排一排的梧桐树。秋天,落叶萧条的时候,我依然还会想到她,因为它蕴含着我的第一份友情。

三、门前的叶,我的怀念

冬天,我独自一人来到门前的枇杷树下——很怪,严寒的冬天,这棵树开花了,开得不耀眼,深黄色,接近叶子的颜色。今年春天,这棵高高的树结了果,成熟的果实,鲜黄鲜黄的,这是他第二次结果。

去年的这个时候,它第一年结果,全家人是多么的欣喜。可是也是在去年,去年的这个时候,家里充满了死的哀伤与沉痛。我看到这棵枇杷树,就会有太多太多的怀念,因为逝者的最后一段生命里,是它,陪伴着走过了这个点,一个生命的终点。

枇杷树是不会落叶的,因为秋冬时节,它像松树一样,叶子墨绿色。但到了春天,它有了果实,就有叶子会掉落,为了果实,它心甘情愿地掉落。

在枇杷树的一旁,有一棵细细的树,那是棵象征古老的树,是逝者生前种下的,是瘦得只有四十多斤的人儿借着她儿子的搀扶种下的,因为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相信这个。

银杏的叶儿碧绿,等到它长高了,我的怀念会更加深,等到枇杷树也长高了,我仍在寻她,在漆黑的夜里。

[点评]平凡而又普通的叶,激起了小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生活的热爱。叶,书写了童真;叶,见证了友情;叶,承载了深深的思念。还是叶,它让小作者懂得了生活,理解了生命。

第五篇:初中作文系列训练---七年级(下)

【文题设计】

(一)

成长中的少年,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这些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

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但是,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请选择自己最苦恼的 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参考题目:我的烦恼

哭过,笑过

生活的五味瓶

成长的酸甜苦辣

悲喜交响曲

代沟

爸爸,我想对你说

我做错了吗

【写作指导】

作文课上,我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一下:你哭过吗?恨过吗?生过气吗?心烦过吗?……这样简单的问话引起了学生很多的回忆,话题逐渐多起来,一时之间,课堂上议论纷纷。看时机到了,我放手让他们自由结合小组,在小组里把自己的烦恼事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尘封的往事被翻了出来,情感的闸门也被打开了……

引起学生烦恼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后边数据是在相关情况在全班所占的比例):

1、与弟弟妹妹发生冲突时,感觉父母处理欠公平,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冷落。(25。49%)

2、与伙伴发生矛盾。(17。65%)

3、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绝,自己的愿望达不到。(15。69%)

4、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师责骂。(11。76%)

5、被别人冤枉。(9。8%)

6、失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物。(7。84%)

7、因失败而懊恼。(3。92%)

8、做错事说错话而后悔不已。(3。92%)

9、因自身的缺陷而烦恼。(1。96%)

10、遇见不讲理的人而受委屈。(1。96%)

习作的素材有了,如何才能写出来呢?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写成文章,而是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清单先进行回忆、比较、筛选:哪件事是你记忆最深刻的?为什么?想好了,用着重号标出来。接下来,再认真回忆这件事的具体情节:你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想好了之后,就将这些最重要的环节整理成一个片段。

(因为先激发情感再整理片段,学生写起来觉得特别轻松。)

【例文引路】

爸爸,我很烦……

爸爸,有件事想对您对您说,但没那个胆量,现在,我终于要“放胆”说了。

爸爸,前些日子咱们家搬到新居,我本以为这个假期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一阵子。但整天“叮咚”直响的门铃声叫我大失所望。透过门镜一看,每次都是您请来的一群群手提礼品来“燎锅底”的客人。今儿一个亲戚,明儿又来几位同事。唉,家里的小小储藏室都要被礼品占满了。

每次来客,我都要在您的眼色下不情愿地叫上几声大伯,叔叔,讲上一堆客套话,有时说错了还闹笑话,弄得我十分尴尬。认识的还好,不认识的就麻烦了。有时只能在妈妈的“提示”下说上几句,但万一没了“援兵”,我只得闯“鬼门关”红着脸走开,不过到最后还被您数落一顿“什么不礼貌”“见了人不打招呼了”这些话我都听了上百遍了,但要真正做到“理论”加实践,对我这个性格内向,爱面子,见了生人不会说话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

每次客人来,还都要参观一下每个房间,害得我这个懒虫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又要整天收拾屋子。更可气的是,每当肚子里唱“空城计”时,平时勤劳的妈妈却在为您请来的客人们准备宴会。我只得“退一步”,到储藏扒些方便面、饼干充饥。然后就连这安稳的日子也长不了,我又时常被您叫出去敬酒。“祝您身体健康,祝您万事如意!祝您………”我搜肠刮肚,总是那几句,看着桌子上美味佳肴,只能肚子里咽口水。最让我恼火的是,几乎每晚都要听着客厅里传来的“炸弹”的划拳声“哥俩好哇”“四报财呀!”……这一阵又一阵的“轰鸣”声,把我的头都炸蒙了,哪有心思写作业?弄得我作文思路不佳,连口算题都会出错。更让我觉得倒霉的是,这“轰鸣”声连续不断,直至到半夜,以至于我第二天头脑还“嗡嗡”响呢?

爸爸,我真不想知道您这么爱请客,总不至于是为了那点儿礼品吧,难道每次陪客人喝得烂醉如泥时好受!爸爸,我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搬新居不请客不好意思,不够哥儿,但您觉得只有这样才有“面子”吗?爸爸我劝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请客划拳中,做点正事,同时也给我留一个安静美好的学习环境!求您了,爸爸!

【点评】从习作的内容来看,大多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而且在习作中,学生心中的委屈、愤怒、无奈等糟糕的心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成长的烦恼 七(6)班张青雯

随着一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我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转眼工夫,我已经成为了一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耐人寻味的快乐,也有挥之不去的烦恼,快乐暂且不说,先听本姑娘向你们诉说我的烦恼,谁让我们是朋友呢?既是朋友,就与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吧!

说实话,我这烦恼是升入中学以后产生的。不知从何时起,我的眼睛看黑板上的字有些模糊不清,好像隔着一层水雾,难道我真还得给我“心灵的窗户”安上一层玻璃吗?

升入中学以后,我不免常有思友之情。小学时的一些好朋友都被分到了各个班中,教室厚厚的墙壁把我们隔开了。开始,我与我的好朋友还可以经常见面,短暂的聊一聊,可后来,小山似的作业蜂拥而至,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沉重的作业负担,使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朋友的距离渐渐疏远,友谊也就变得越来越淡,就像被人摘下的玫瑰花,失去了友谊的我,感到孤独无助,当我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没有知心朋友的好言相劝;当我因失败而感到心灰意冷时,没有知心朋友的安慰与鼓励……朋友在哪里呢?朋友在教室里。朋友在干什么?朋友在写作业。回首与朋友在一起的日子,那可谓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而现在朋友却都已“各奔东西”。 正在成长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烦恼,不要悲伤,不要害怕,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即便是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短暂的阴云,让我们一起面对,一起“化烦恼为快乐”,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吧!

【点评】作者写了自己升入中学后因近视和怀旧而产生的烦恼,感情真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待老朋友更多的是需要彼此的关怀,同时也希望你在新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共处,结识更多的新朋友。结尾若能把如何消除自己的烦恼写得更详尽些,这篇文章就更完美了。

【素材库】

1、有关“成长或烦恼”的名言。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烦恼--人生必尝之苦茶也,源于思,始于忧,以宽处世,以雅待事,必淡之。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无俗的人,那是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罗曼罗兰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美】

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德】

2.、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必须用到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①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②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③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3、补全句子。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4、谈谈消除烦恼、保持快乐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

有正确的人生目的、不自私、向别人学习快乐、培养幽默感

【文题设计】

(二)

1、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2、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假如佻目睹这种情况,会想些什么呢?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3、根据自己拥有的大量资料把黄河悠久的历史、奔放的雄姿、灿烂的文化、美丽的传说、未知的未来,有感而发写作。拟题如《沉浸在黄河灿烂的文化里》或《黄河的未来》。

参考题目:见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1、《我心中的黄河》抓住关键词心中的,把所知道的、所了解的加以记叙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抒情和议论。

2、给材料作文抓住黄河断流和黄河受到了污染这两点来写,属于黄河忧患一类的文章,主题可以确定为保护母亲河或是谴责污染者。这类文章容易犯平铺直叙和堆砌材料的毛病,所以在体裁和形式上可以另辟新意,比如把黄河济南段作为一个子发,以拟人的手法,描绘这个病危的孩子。

3、《沉浸在黄河灿烂的文化里》可以根据材料直抒胸怀。

4、《黄河的未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主题。如用书信的形式写一封黄河母亲给儿女的信,发挥想像,穿越时空,来到古代或者未来,将黄河的过去、现在、明天串在一起,或歌颂黄河的贡献或描写黄河的惨状,或畅想未来的美好,可以写成童话等体裁,这样文章会新颖、生动、具体。

【例文引路】

我心中的黄河

不知多少万年前,万里黄河就犹如一条巨龙横在祖国中原大地上。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开始为涓涓细水,流淌大地,而后汇成排山倒海之势的巨流,踢开层峦叠嶂,穿过三门峡谷,在河南郑州邙山脚下的桃花峪进入下游,形成了开阔的河面。远远望去,波涌连天,浩浩荡荡。 尽管如此,黄河也有过愤怒的时候。黄河从大禹脚下流到我们这里,也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多少次黄河泛滥,无数次黄河改道,使人民尝尽了苦头。但是在这同时,黄河也锻炼培育了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同黄河进行了数不清的搏斗。这唤起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黄河涛声,记录着两岸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种种英雄业绩。

我梦中漫步在黄河的故道边,听着那日夜不停的咆哮声。顺着时间的经线追寻着,追寻着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曲大河文明的颂歌,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永远传唱着。 那岸边的泥土,曾烧成一个又一个的彩陶,上下翻滚的波浪,曾铸成青铜器上多姿多彩的花纹。那千佛洞里飞天壁画,是先人用这黄河之水调配的。那神奇的甲骨文,是先人在黄河岸上构想的。那蜿蜒万里的长城,莫不是这黄河东去的身姿?那万里波涛的长江,莫不是这东去黄河的姐妹?在黄河流淌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神奇:从黄河的血液里,不仅流淌出《诗经》、《离骚》、《长恨歌》,还流淌出哲人孔子,诗人李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会流淌出千古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把黄河称作“母亲”,她不仅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且书写了一部悠长的文明史。正因为如此,人们爱她、恋她、颂她。中华民族离不开黄河--母亲!

黄河,咆哮,奔涌,跳动着永恒的心律,唱着不知疲倦的歌。黄河浩荡,峰回路转,滚滚滔滔,一泻千里。黄河汹涌,九曲十八弯,曲曲折折,勇往直前,任它“山重水复”,定会“柳暗花明”。今日的黄河大堤巍峨雄伟:堤坡上青草覆盖,河堤两侧林带苍翠。古人幻想的“河清海宴”为时不远了!如今,它又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今非昔比,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业绩!

奔涌吧,黄河!中华大地上将重写一部崭新的黄河史,黄河儿女将重唱一曲高亢的华夏歌!黄河呼啸着,奔腾着,奏出时代的凯歌,奏出改革的乐章和那民族觉醒的意识!它将以前所未有的雄姿步入更广阔的天地。

黄河,你是我的骄傲,我以你为荣,以你那雄健的精神作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内在动力。

【点评】以黄河为题的好文章很多,这篇文章不失为一篇写黄河好文章,它对黄河的讴歌是建立在对黄河的了解之上——黄河的地理、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文化乃至黄河的精神,一切是那么熟悉,所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千里,信手写来,看来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拥有丰富的素材,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文字工夫也是重要的,本文的语言也是颇为生动。

水,灵动的历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唐古拉山脉,黄河九曲十八弯,一泻千里,浇灌出华夏沃土,孕育了仰韶文明。

黄河一次又一次地改道,汹涌的河水一次次向人类张开血盆大口。黄河边上满目疮痍,遍野都是饥民。然而,水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也赋予人类以灵性。大禹治水,惊叹于自然,慑服于天地。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明智的渭河水啊,早早就弹起了秦亡的前奏。一统天下的功高盖世终究湮没在渭河东去的流水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悲壮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又觉置身于当年那浓烟滚滚,旌旗纷飞,杀声震天的壮丽场面中。是可歌可泣的历史,赋予了水无尽的雄浑;是水,演绎了一曲曲英雄颂歌。

南北朝久远的笛韵笙歌都消散退去了,只有秦淮河水依旧汩汩流淌着四朝的繁华。但一声声的丧国之钟却永远打破了秦淮河晓风残月的美景。只留下一丝惆怅,供后人去凭悼,去哀念。

“尽道隋亡为此河”京杭运河早早地就敲出了隋朝的末音。“水殿龙舟事”结束了这个短命的王朝。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一声炮响,滚滚的珠江水也要为汹涌的铁骑让道,中国的河流开始流淌出悲哀的泪水。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河流流淌的是血水,是泪水,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却也渲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曾几何时,一个主题为“环境污染”的民谣在河南一带流传开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却也玷污了河水原本澄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丽姿。

然而,新世纪,中国又重新流淌出清流,秦淮河、西湖的治理已初见成效。中国的水,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一朝洗礼后,又恢复了它的源源本本,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洗涤了它的容颜。

水,流过历史,穿越了它时光的沉淀,流淌出它的变迁与更迭。我们面对着水,悼古怀今,从水中汲取灵性,又去激发斗志,那么,这水又将怎样穿越今天,奔向未来?我们的子孙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水,流过历史……

【点评】河水流淌,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千古兴衰尽在悠悠河水之中。作者以河为媒介,叙述了历代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记载了中国的发展史。一曲河南民谣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具有时代特色,提高了文章的立意。末段面对岁月河,以史为鉴,发出对未来的思考。读来余味无穷。

【素材库】

1、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诗句、故事。

成语:河清海晏、泾渭分明

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故事: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2、请你为黄河母亲和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语

母亲河消失的每一滴水,都是我们心中的每一个悔——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黄河母亲在哭泣,中华儿女齐救娘。

【文题设计】

(三)

请以你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参考题目:华罗庚

刘翔,你不是失败者

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心中的孔子

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

泰森——从英雄到囚徒

我是地地道道的玉米

【写作指导】

1.如数家珍,例数名人(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名人?学生随意交流。(注意引导课内外)(图片)

素材交流储备:学生结合上册书所学以及课外积累,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名人。

学生的交流可能有:居里夫人、鲁迅、杏林子、孔子、法布尔、泰戈尔、冰心、安徒生——

感动中国人物,歌星影星(成龙、刘德华、郑智华、周杰伦),体育明星(刘翔、厄那尔多)——

师:同学们更多地关注了现实生活中的,其实,课本中也有很多,回顾历史,国内国外,还有很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或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更大启迪的人。(随机)

小结:名人之所以出名,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方面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更多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鼓舞启发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而我们在刚才的交流中,也能发现,为我们所敬仰的更多的名人是源于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或是勤于奉献的科研精神、或是成就背后所付出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或是面对挫折的顽强精神——而且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还能领悟到名人的成长可以带给我们有益的生活启示。

(投示:奉献、顽强、勤奋、感恩、责任、助人——)

(初中学生在审美价值观方面最因该引导的几大情操就是:感恩,责任,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的内容将素材归类。)

2.指导选材,训练表达

哪个名人给过你心灵上的震撼,最让你崇敬?(片)

(1)人生历程(时间顺序)

教师示范:华益慰

归纳技巧:介绍事迹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生活经历,注意事件的完整性(按时间顺序来写)

(2)主要事件(细腻描写)

学生的反例;引导纠错;正面示范(华益慰);学生补充完善(细微之处见精神)。

(3)精彩评价(议论,点睛之笔)

颁奖辞:(华益慰视频字幕)

技巧指导:人称、修辞(比喻、排比、对偶、对比)、抓住人物的核心精神来评价赞美

学生表达。

【例文引路】

优秀的灵魂

引言

我,一个对优秀灵魂有着极深感情的人,想在这儿说一句:当我们把自己化为一道风景线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优秀的灵魂。

你,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正文

你,屈大夫,您是位对国家、对生命有着极深感情的人。在您政治失意之时,把自己化为江畔的风景,行吟作诗,然后将自己优秀的灵魂投入波涛之中。因为,只有奔怒的大浪才能展现您的才华,才能使您的灵魂不朽。

你,荆轲,您是位肯舍小家顾大家的壮志男儿,您毫不犹豫地辞别爱妻杀进了秦朝大殿,虽然你牺牲了,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雄歌,还在秦朝大殿上飘荡,你把自己化为夕阳中驰骋的风景,把自己优秀的灵魂驼在那宽阔的马背上。你看,那匹杀敌的马还在余辉下奔跑。

你,曹雪芹,您是位出生在富家大院的公子,家境的没落未能抹杀你的雄心壮志,你把自己化为“红楼梦”里不灭的烛火,“举家食粥著《红楼》”的风景依然在人们心中放映。你把自己优秀的灵魂注进这部名著,让世人瞻仰你,而你也成为艺术殿堂永不落伍的风景。

你,陆游,您的爱国感情又岂止两句诗所能概括。我清楚地记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旷达胸襟,“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你把自己优秀的灵魂化为名句,让它飘荡在历史的隧道中,使人不能忘却!这些诗句是历史隧道中少有的风景。 总结

你,不管是已故的大夫、勇士、作家、诗人、还是无名的平民、懦夫、文盲、农妇,拥有高尚的优秀的灵魂,你就可以把自己当成优秀的美丽的风景,而你也确是美丽的风景。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优秀的灵魂,稍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优秀的灵魂,因为:优秀的灵魂化成的风景,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人抛弃。

让灵魂铸造风景,让优秀的灵魂铸造美丽的风景。

【点评】这是一篇有思想深度、有艺术魅力的好文章。首先是审题准确,主旨鲜明突出:“让灵魂铸造风景,让优秀的灵魂铸造美丽的风景”;二是材料丰富,举例恰当:“正文”写屈原、荆轲、曹雪芹、陆游四个有代表性的“优秀灵魂”,说理透彻,无可争辩;三是结构新颖,富有特色:文章由“引言—正文—总结”三个部分组成,特别是“总结”,语言凝练,充满哲理,韵味无穷。

与陶渊明对话 陶兄:

久仰您陶渊明隐士之名,今日我有幸与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深深地为您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折服,深深地为您之“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感慨,深深地为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羡慕。

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污浊社会的憎恶,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闲适田园生活之喜爱。酒,是您之钟爱;诗,是您之精神寄托;菊,是您之品性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常食不果腹而不急,因为您有精神食粮;您的庄稼“草盛豆苗稀”而不烦,因为您的志向没有违背您的初衷……

我对您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和陶兄一样,十分喜爱菊。菊,乃花之隐逸者也。可我有一事不明。隐,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隐,不就是在一味的逃避吗?为什么不学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其一味逃避,不如与那污浊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我还有一事想请教陶兄。酒,乃是文人墨客们皆爱之物。苏轼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可到最后有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喝的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陶兄您也可谓诗坛中爱酒而著名的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灵,用酒为自己的处境诉不平,用酒为自己的灵魂疗伤呢?

我所问有何不对之处,还望陶兄您海涵。我也希望陶兄您能“他人皆醉我独醒”,希望您能勇敢的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原则,则此生无撼矣!

就此搁笔,打扰了! 您之崇拜者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佳作。作者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文学积淀,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进行运用,实属不易。文中,作者旁征博引,运用连串的排比,气势不凡,结构精当、文笔精炼而文采飞扬。在对话的过中,作者还有自己的思考,即关于隐居和饮酒的思索,虽然问题的提出在成人看来还不够老道,但毕竟是一个中学生的真实想法,亦无可厚非。

【素材库】

陈景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文题设计】

(四)

了解你的家人的经历,根据掌握的素材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

参考题目:二叔的打工岁月

苦命的爷爷

爸爸下岗以后

妈妈的发型

我的妹妹

【写作指导】 就本题而言,审题时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写作对象为自己的亲人,写作的角度是他们的经历。这个“经历”可以是亲人告诉你的,可以是你亲眼目睹的,还可以是你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文体上看,尽管没有限制,但一般来说,写成记叙性文体可能会更好一些。

写自己亲人的经历,看似容易,要写出个性,写出亮点也要动一番脑筋。首先在对象选择上,最好选择长辈,如果写“表哥、表妹”等同龄人,则他们的“经历”与自己的大同小异,不容易出新,且容易撞车。写自己的亲人,可以只写一个人,比如写父亲,要侧重父亲的某一种经历展开记叙;可以写两个人,比如写父母两人为自己取名字的经历;还可以写两个以上的一家人,比如写爷爷、奶奶和父母在地震发生后支援灾区的经历。这些都不拘一格,关键在于行文时要注意“经历”的充实,真实,并且要积极向上。

有了写作的对象和素材,下一步就是确立文题和如何谋篇布局了。文章可以先写好再根据中心来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也可以先想好一个题目,并由题目规定的中心展开行文,两种选择都行。文题的确定一般要把握好三个标准:第一,要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题,如《二叔的打工岁月》;第二,要突出文章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特色,如《苦命的爷爷》;第三,要优美简洁,一目了然,如《爸爸下岗以后》。 在具体行文中,要投入真情,线索明晰,写出人物的个性。很多作者可能觉得自己对某个亲人的某件经历很有感情,可是写出来却干巴巴的,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细节所致。记叙性文章的细节至关重要。细节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具体动作或者肖像,如朱自清笔下的父亲背影;还可以是人物的一句代表性的语言,把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远比老生常谈要鲜活得多,从而为赢得高分创立了必要条件之一。 写作过程中,具体的“经历”可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这就需要做好取舍,有详有略,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无法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至于文章的积极意义,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平时作文与文学创作有很大不同,所以一般主张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意义为好。比如写父亲年少时的“顽皮”经历,可以在文章结尾加上一句“原来现在这么严厉的父亲,在他小时候也曾那么可爱过”。这样,读者就会体味到你对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人生历练的思考,如果再加上一句“是什么使父亲变得与从前不一样了?”,则更耐人寻味。这就从记叙父亲一个人平凡的人生经历上升到了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探究的高度,正所谓“小中见大”。

【例文引路】

我的母亲身高仅1.54米,瘦瘦小小,腰身还不如我的大腿粗。母亲的命运不好,半生坎坷,颇多不幸,不过总算没有被压垮,她依然那么坚强,从来不在我和我的父亲面前流露她内心的痛苦。

其实我知道,母亲真的不容易。自从父亲下岗后,母亲的布店生意就成了全家三口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母亲把她的布店生意看得很重。

不难想像,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要在当今生意场上立住脚跟,该有多难。由于母亲身材矮小,身体瘦弱,常常受人欺负,所以父亲和我都不放心,父亲每天都要去母亲的布店看看,我呢,一放学就去帮母亲收收摊子,推推车子。

我去时,母亲正在忙。我站在一旁,满心怜惜地望着母亲。突然感到,母亲竟然那么伟大,居然用她那瘦小羼弱的身板,支撑起了我们整个家。母亲的背有点驼了,头上的青丝也渐渐少了,就连她原本敏锐的睛眼也少了些锐气,反添了许多忧愁,看着看着,我的鼻子陡然一酸,眼眶也湿润了。

母亲终于谈成了一桩生意,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看母亲走路的动作,听母亲说话的语气,明显感到一种自得与快乐。

天色已很晚,母亲向市场两端的黑门张望了一眼,确定不会有顾客来了,于是打算收摊。我连忙去帮助母亲把挂在架子上的成衣取下来──我真没有想到,这衣服竟然这么重。真不知道平日母亲一个人是怎样收摊的。“海泉呀,你把那几条裤子拿下来就是了,成套的衣服让我来吧。”母亲怕我吃不消,她总是为儿子着想。

我们终于收拾好了。

路上,我走得很快。无意中回头看看,只见母亲已被我落下好大一截,远远地看去,母亲身材那么瘦小,那么单薄,就像是寒风中路边一株枯黄的小草,可是她手中的篮子却那么大──母亲两手不停地换着手,还是我去帮母亲提吧。母亲明白我的心意,也没有多说什么,把篮子放下来,我这才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满是冻疮,而且肿得又红又高,像是只要轻轻一点就会马上破了似的──顿时,我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一般,很不舒服,鼻子里眼睛里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抑制不住地要往外流……

母亲的提篮的确太沉太沉,二里路不到,我的手指都被勒红了。

篮子里是布料,母亲每天晚上都要用它们做成成衣,明天再拿到市场上出卖,这是我家唯一能够生钱的法门。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摺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饺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她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这熟悉而深情的歌声,歌词清晰,字字都像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听着听着,我的眼眶又一次被泪水打湿了。

写到这里,母亲那个提着篮子,瘦小而单薄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点评】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阅文者披文以入情”,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论里有一句名言:“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一个作品,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本文的可贵之处完全在于情深意重,并于言词之间自然流露,毫无造作之态。文章选材上突破了雨中送伞、送“我”上医院之类的陈旧题材,从关心母亲的工作来表现母亲的平凡与伟大,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值得一提的是,写亲情类作文,只有与你要写的亲人零距离接触,才能可能触动你的感情的。本文作者自己参与到母亲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去感受,去体会,比关起门来虚构就要有用得多。

最好的奖赏

“啊,是二哥呀!”

“大家生活都挺好的……唉呀,您就别操劳自己了,孩子们都心领了……好,那您就赶快歇歇吧,来的时候打个电话,我来帮帮你……”

不用猜,光听爸爸那口气,准是亲爱的二伯要带好吃的来了,这不,爸爸过来了。

“女儿,你二伯听说你们都快要考完试了,特别给你们捎来大大的鸭梨。还说成绩最好的分最好的梨。下点功夫吧,就可以慰劳一下这个小馋嘴了!”

“是!”我猛点头,继而转战题海中去了……

二伯捎来的鸭梨真是棒极了,虽然皮厚了点,但里边的梨肉白嫩多汁,让人“醉仙忘死”。为了我的鸭梨奋战斗底! 好不容易挨到了这一天,二伯气喘吁吁地搬来三箱鸭梨。笑呵呵地把鸭梨分给了哥哥、姐姐。这梨真大,他们都欢呼雀跃。

现在就剩那箱小号的了。小的不都是精华嘛,这次我成绩大有进步,最好的梨非我莫属!

果然,二伯大大地夸了我几句,就郑重地把梨送到我手中。迫不及待,赶快尝尝鲜……

拆封后,我傻了眼,怎么……怎么全是又小又破的梨呢!拿起一个试试看,酸得真是不敢恭维。

不是说好是最好的梨吗?失落之后更多的还是不解。

“这梨酸吗?哈哈,牙都软了吧!”这二伯还在幸灾乐祸,真是气死我了。 说着,二伯拿过我手中的梨,咬了一大口,说:“甜的固然好吃,但又能让人记起多少呢?酸涩的梨肉,带给人是久久不能忘却的酸楚。只有尝过酸的人,才知道甜的珍贵。想想吧!”说完,狡猾地拧了拧我的耳朵。

我突然恍然大悟。二伯是要让我记住成功的来之不易,辛苦汗水筑成的高楼不能轻易摧毁呀!

二伯虽没什么文化,但搞果园还是有声有色的,想必这就是他的绝招吧。

对,甜的吃,酸的也吃!可这梨……也太酸了吧! 梨虽然酸,但这是最好的奖赏!

【点评】文章以一个电话对话形式来开篇,新颖独特,吸引读者。文章通过写吃那个酸梨作为二伯给自己的最好奖赏。题材生活气息浓,语言朴素,描写符合人物性格。本文另一亮点是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来点明主旨——甜的固然好吃,但又能让人记起多少呢?酸涩的梨肉,带给人是久久不能忘却的酸楚。我突然恍然大悟。二伯是要让我记住成功的来之不易,辛苦汗水筑成的高楼不能轻易摧毁呀!

只有尝过酸的人,才知道甜的珍贵。设计巧妙。结尾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点题,构成一种完美的感觉,不愧是一篇考场佳作。

【素材库】

1、没有什么比家更温暖,没有什么比亲情更珍贵!

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5、亲情是茫茫大海的航灯,让人执着坚定;亲情是皑皑雪中的炉火,让人幸福温馨;亲情是无边落木的新叶,让人心生希望;亲情是味淡隽永的清茶,让人祥和宁静

6、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是烈日炎炎的夏日,父亲手中驱蚊的芭蕉扇;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回来了”;是父亲暴怒时的一顿拳脚……

【文题设计】

(五)

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要尽量写得生动,有意思。

参考题目:挑战极限

我谈“漂流” 森林迷路三日

【写作指导】

1、尝试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思维看问题,用简洁准确语言阐述观点、全面辨证思维来分析探险利与弊的问题,力求写出独到见解、成个家之言。

2、以流畅清新的语言来记叙事件,同时要详略得当,突出人物特点及探险事件本身具有的价值。对于探险要用隽永深刻的议论性语言进行评价及表述个人观点,尽量做到见解独到。

3、可独辟蹊径,针对固定的历史探险事件表述自己不同于前人的观点和看法,但需注意其观点的立足点,并且要自圆其说有理有据。

4、文章文体不限,但任何文体要文体特点鲜明,并且重点突出,立意明确。

5、清楚的认识到探险与冒险的本质区别,看到探险家们的勇敢执着的精神,从而让自己在生命中不断挑战自我。

想写好关于探险的文章,想准确表达观点,必须要对探险有一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考作文全国一卷下一篇:公路路面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