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环保意识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提高国民环保意识迫在眉睫,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其环保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高中环保环教育的重要阵地,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可以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生物循环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理解环保,知道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环保意识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新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摘  要: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大学生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力量,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要培养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为建设美丽的国家贡献力量。该文探究了提高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现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低碳环保意思的对策。

关键词:新环境  大学生  重要性  环保意识

How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Environment

YANG Yang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12 China)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构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顺应自然;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必须要将低碳环保作为发展的基础,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在新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应该渗透对大学生低碳环保理念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1  提高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生态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由于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导致环保遭到了嚴重的破坏,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中必须要注重对大学生环保理念的培养和构建。

首先,生态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理论知识层面,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更加关注,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为低碳环保生活的构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提高大学生的低碳环保理念有助于大学生研究更多的环保理论和成果,并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态环保的实践中,掌握低碳环保的技能,研制出更多绿色、生态的产品,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此外,低碳环保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能够让大学生主动地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职责,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现状

2.1 低碳环保的认知比较低

虽然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趋于成熟,并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知,也属于具有较高环保理念的群体,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对低碳生活和消费的认知还不足,很多大学生将低碳生活理解为环境保护,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全面、不系统,进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其次,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将低碳环保和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仅停留在宣传层面,践行的力度不强,没有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此外,很多大学生在消费中没有渗透低碳环保的理念,在传统消费观中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而进行消费,但是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讲,其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进行消费;为了标新立异,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引下,就会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出现攀比以及盲目的消费,对自身是否需要购物难以确定,会根据周围潮流进行购买,很多物品购买被搁置并没有进行使用,这就会导致极大的浪费。

2.2 低碳环保教育较为缺乏

目前很多的高校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或者实践技能方面,但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生活方式的教育比较缺乏,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未开设与低碳生活相关的课程,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相關的课程,课时也相对比较少,内容的编纂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进行灌输式的讲解,更加倾向于理论领域,忽视了对大学生生活实践的操作,进而使得低碳环保的理念没有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每个层面。此外,在新媒体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并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和科技的繁荣和发展,网络社交以及网络购物等平台层出不穷,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媒体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购物,但是就目前而言,媒体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引导性还不强,低碳环保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舆论影响方面还比较欠缺,使得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难以有极大的提升。

3  提高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对策

3.1 引导大学生树立低碳环保的消费观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期,也是价值观念定性的关键阶段,高校应该积极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消费观。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用校园广播为学生传播低碳环保消费知识,包括网络消费、过度消费的危害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开展校园广播消费观的专题节目,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消费认知。其次,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平台,开展“低碳消费”有关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更有助于对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引导和纠正。

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者教授等,使用案例分析、消费讲解、角色扮演、消费模拟等方式,教育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高校在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和引导的活动中,一定要从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出发,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态,依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制定适宜的低碳环保教育活动方式,不能对其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这样会引起大学生的厌烦心理或者逆反心理,不利于发挥消费教育的最大效果;多样化的活动和实践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教育的意义也会更持久。

3.2 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为提升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应该在课程以及课时等方面渗透低碳环保的理念。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应该设置与低碳环保有关选修课以及必修课,并及时更新课程的内容,使其能够与时代发展的特征相结合,同时还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等融合到课程内容中,让大学生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更加充分和具体。其次,在课时方面,高校还应该扩大低碳环保的时长,增加课时量,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能单纯地为大学生讲解低碳环保的理论知识,需要将实际的生活相结合,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低碳环保活动,进而激发大学生参与低碳环保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保护大自然”为主题的垃圾捡拾活动等,从实际的活动中感悟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大学生作为低碳环保教学的主体,让大学生借助互联网设备等,自主搜集并整理世界各国环境恶化或者珍惜动物灭绝的相关资料、视频或者图片等,然后将其制作成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大学生的实践操作中深刻地感悟并理解低碳环保知识,并自觉地养成低碳环保的良好习惯。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还应该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低碳环保”主题班会,让低碳环保教育能够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中,这样低碳环保教育的效率才能更加持久化与常态化。

3.3 营造低碳环保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承担着教学育人的重要功能,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低碳环保理念就必须要为大学生构建低碳环保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提升教师的低碳环保意识和低碳环保的专业素养。比如:高校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低碳环保”相关的座谈会或者研讨会等,就目前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之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集思广益,提出更加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案,让低碳环保的教育效果更高。此外,高校还应该扩大宣传力度,从大学生生活的细节出发,比如:在食堂中张贴低碳环保的海报,制作成色彩鲜明,低碳环保知识突出的宣传画册等,引导大学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或者在宿舍、教室等张贴节约用电、用水的宣传画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低碳环保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高校应该加以重视。

3.4 寻求多方的引导和配合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高校单方面的努力,还应该寻求多方面的配合与引导。首先,高校还应该寻求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无论家庭条件是否优越,都应该正确引导孩子,不能过于宠溺,家长从小就应该为学生正确示范,要让孩子从实际出发,不追求奢侈、潮流或者华而不实的生活方式;尤其在消费之前应该有合理的规划,做出科学的安排和划分,不要追求超前消费。此外,高校还应该与媒体平台相结合,扩大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微信、QQ等平台为大学生宣传低碳环保的知识。比如:设置绿色生活的知识模块、低碳环保知识趣味竞答或者相关的论坛等,让大学生能多渠道、多领域地获取低碳环保的知识,通过有效的舆论方式对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  结语

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高校应该将低碳环保渗透到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中,强化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并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而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首先,高校应该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消费理念,杜绝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对自己的消费要有规划和定位;同时还应该设置低碳环保的教学课程,增加课时量。其次,高校还应该构建绿色环保的校园文化,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践行绿色环保的队伍中;同时还要寻求多方的配合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明菊.基于环保意识培养的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探索[J].成才之路,2020(17):11-12.

[2] 江婉颖,陈静怡,邱晓珍,等.关于“互联网+”与环保有机融合的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78.

[3] 胡星星,肖希蓉.浅议当代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4):153.

[4] 王敏,檀娅娅.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评《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系列丛书:生态文明意识培养》[J].环境工程,2020,38(5):227.

[5] 陈树瑜.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20(1):103-104.

[6] 张辛雨.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吉林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81-86.

[6] 樊玉.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以西南科技大学学生为例[J].经济管理,2017(5):170.

作者:杨扬

环保意识教学管理论文 篇2: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提高国民环保意识迫在眉睫,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其环保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高中环保环教育的重要阵地,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可以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生物循环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理解环保,知道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本文将通过分析生物教学的特点,探索利用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环境保护;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很多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环保知识一点点被灌输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物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形式多样,除课堂授课外,还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了解身边的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但只是宏观的了解了各种生物,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将对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生态系统,了解地球上的大生物圈,了解我们对环境的依赖。教学中可以用学科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原本美丽的地球,现在已经不堪重负,原本健康的生物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引导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爱护地球上的生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也要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破坏环境的后果,引起学生的警惕,不能再无休止的破坏它,否则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重视环境保护是人类的责任,否则我们终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增加生物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外科技活动就是很好地途径。可以选择取材简单、方便展开的课外活动,研究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实感受身边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主动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现人类对环境的强大破坏力,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让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比如,在讲人类活动带来生物基因突变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哥斯拉》,然后再展示给学生切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多年后当地生物的图片,以动态的、震撼的直观形式冲击学生视觉,学生看到核泄漏造成的生物基因突变有多可怕,自然会联想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可耻的,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增加生物课堂案例教学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成鲜活的印象留在脑中。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十分可取,用一个个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的参与讨论,热烈的讨论打开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用案例教学讲授一些难度较大的生物学知识,也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物链、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

案例教学选材的方向很多,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可以借助图片、视频,还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危机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物遗传的授课时,教师可以在遗传知识学习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如下:教师向学生讲授猎豹数量减少案例,是由于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的猎杀,猎豹数量减少,导致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后代存活率完全没有了保证,整个种群濒临灭绝。教师要问学生:“为什么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质量变差?”,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解释了这个问题。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起环境、资源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教学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但让学生行动起来进行环境保护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还要教师的引导。高中生物课堂的知识丰富,学生树立的环保意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力所能及地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些贡献。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环保观念落实到实际生活,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多做环保宣传,让身边的人也建立起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机会,让学生投身社会中的环保活动中,比如组织学生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分析环境污染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的破坏,呼吁人们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咨询老师相关知识,老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环保行为,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结束语:生物教学的任务不仅是生物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热爱环境保护,自觉宣传环保的理念,真正实现环保的行为。生物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为学生创造机会体会环保的意义,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l]林小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浅析田科技信息[J].教学管理,2011(15).

[2]马永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J].田读与写,2011(10).

[3]陈志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初探田[J].吉林教育,2013(11).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

作者:王小燕

环保意识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理念的渗透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人民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现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生活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地理学科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初中生渗透环保意识,令学生承担起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的重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教学内容与环保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树立去较强的环境保护理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 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与自然资源以及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教材中还涉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关系,这些知识能直接的反应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的重要影响,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类生存的家园也会遭受重大打击。基于地理学科的人文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令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结合起来。

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环境,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紧密地联系,人类想要在地球上持续地生存下去必须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要从环保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深入地思考。

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能促进学生环保能力的提高。环境保护重要的是行动,光有意识不付出行动对于环保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变为实际的环保技能,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地展开环保行动。

以土地资源为例教师在进行土地资源知识的讲解时还可以为学生讲解如何能有效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通过什么行为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教师将土地的实际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令学生对环境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思考的方案付诸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与环保有较大的联系,教师将环保理念渗透进地理教学中可以提升地理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學前要先对教材中的环保元素进行深入地挖掘,保证环保意识的渗透能与教学内容紧密地贴近。同时将环保意识与教材内容结合还能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将环保意识融入地理教学的策略

将教材内容与环保意识相结合

在改编后的地理教材中增加了环保知识所占的比例,由此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环保教育。在人教版自然环境、河流、自然灾害等知识章节中都涉及了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教学内容中的环保元素进行深入地挖掘,将环保意识渗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在讲述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讲述自然资源时教师还可以将现目前的环境形式结合起来,令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过度开发、砍伐导致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的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河流”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述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可以以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为例。黄河作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代表,因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高原上植被稀少,流失的土壤流进了黄河造成了大量的淤积,并且因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还有可能带来沙尘暴等其他形式的自然灾害,这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学生要意识到植被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地保护身边的绿色植物,为环保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近几年垃圾分类在我国盛行,通过科学的垃圾分类能够实现资源最大化。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部分垃圾是不能直接被自然环境降解的,如塑料袋。塑料袋在平时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但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自然降解,并且塑料袋中物质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对土壤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垃圾分类能有效地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材料分离还能节约大部分的填埋空间,从而避免过多的土地被侵蚀。

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除此外教师在进行“水资源”的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水质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将十年前和十年后水质情况进行对比,并找出发生水源污染的原因,在此期间学生还可以相互讨论解决水源污染的办法,通过自己的调查学生不仅能加强水源保护意识还能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的知识理解。

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环保宣传

地理教师除了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宣传。再引导学生记性环保宣传时教师要与地理教学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对环保宣传感兴趣又能在环保宣传中巩固地理知识。如学习到水土流失的知识时学生可以呼吁校园的同学和身边的家人朋友积极进行植树活动,并对身边的人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使人人都能参与到环保中来。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地理综合素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管美芳.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78-79.

[2]杨金龙.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19):54.

作者:王锐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会计组织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自主管理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