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庙油田浅层双高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2022-09-10

1 老爷庙浅层油藏开采中存在问题

老爷庙油田目前采出程度仅11.4%, 含水高达91.6%, 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尤其是后期水平井开发, 开发技术政策不合理, 采液强度大, 导致边底水沿高渗通道窜流造成舌进、锥进, 油井含水上升快[1], 边底水推进不均匀, 造成较高部位井区水淹。

老老爷庙油田单个油藏含油面积小、油井易出砂, 其历年措施进行稳产或减小综合递减难度越来越大, 措施井次增多, 施工序复杂化, 增加了措施费用, 也增加了井筒风险, 易发生套变。部分油井主力层反复回采, 多数经历2-3次, 最多回采4次, 且效果越来越差。

2 剩余油挖潜技术与实施效果

2.1 创新应用细分流动单元技术

流动单元空间上连续分布, 内部有相似的岩石物理特征和流体渗流特征, 是沉积、成岩、构造地质作用和联合、复合等多种作用形成的, 故流动单元在地质、测井、地震和开发动态等方面有各自的特征、规律和区别[2]。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和剩余油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揭示砂体顶部细微的起伏组合形态对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剩余油分布以及对油水井生产的影响, 进而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流动单元, 寻找剩余油富集区。

不同微构造类型在驱油机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向微构造以向上驱油为主, 对油井生产有利, 负向微构造以向下驱油为主, 对油井生产不利[3]。本次研究划分流动单元的标准为:纵向上构造幅度大于5米的正向微构造。

利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技术进行微构造再认识。在研究区内部主要发育的小高点、小低点、小鼻状、单斜等进行再认识, 将原构造图等高线间距精确到10米 (局部2米) , 发现一些局部构造幅度小, 但仍能形成良好的剩余油富集区。

2.2 精细注水, 注采调控、井网完善

实现精细注水是在小层精细对比、砂体展布规律和泥岩隔夹层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连通体划分, 然后在其内部, 按照多参数聚类统计进行流动单元细分[4], 再通过半定量, 化剩余油研究技术对流动单元潜力大小进行评价, 最后针对潜力较大的流动单元制定经济可行的挖潜对策。

2.3 优化措施增产技术

老爷庙浅层油藏含油面积小, 纵向上油层动用程度较高, 但油水同层动用程度仅28%, 油井的射孔部位和射孔程度, 是开发此类油藏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以托进为主要驱动的底水油藏射孔时避开隔夹层, 优选储层顶部渗透性较差的井段射孔, 可适当加大射孔程度, 不超过30%。对以锥进为主要驱动的底水油藏射孔时要严格控制射孔部位和射孔程度[5], 一般采用射孔油层顶部, 射孔井段大于1m, 射孔程度控制在10~15%, 能有效提高油层动用状况。

2.4 CO2吞吐控水增油技术

在老爷庙油田多数油井生产单层, 且为抽油泵, 对CO2吞吐技术适用性有自身优越性, 对措施结构转型、调整起到积极作用。按照“先稠油后稀油、先水平井后定向井”的整体部署思路, 自2012年后CO2吞吐技术在老爷庙浅层油藏取得重要突破和推广应用, 共实施CO2吞吐116井次, 有效93井次, 措施有效率80.1%, 累计增油19434吨, 平均单井增油167吨。

3 结语

(1) 通过对老爷庙浅层油藏实施综合治理, 两年内实施油井措施109井次, 有效81井次, 措施有效率达到74.3%, 措施年累增油1.12×104吨。

(2) 油井实施措施增产技术, 有效挖掘剩余油, 主要的措施增产技术有产能井部署、侧钻和堵水补层等措施, 通过对老爷庙浅层油藏的综合治理, 其采出程度由3.7%提高至7.22%, 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技术思路, 特别是在水平井控水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3) 完善注水结构调整, 实现全区调控:通过对注水不见效井组原因分析, 综合其它剩余油挖潜技术, 实施无效注水井停注3井次, 日减少注水量180m3, 进一步实现了精细注水。

摘要:2015年底, 老爷庙浅层油藏综合含水已达91.6%, 区块进入双高开发阶段, 双高油藏剩余油研究必须更精细、更准确, 把多种技术有机的结合, 才能更好地实现剩余油精细挖潜, 能以最少的成本费用获取更高的采收率。

关键词:老爷庙浅层油藏综合含水高精细挖潜

参考文献

[1] 党龙梅, 等.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J].特种油气藏, 2004, 11 (3) :59~61.

[2] 金勇, 刘红.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发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25 (6) , 53~55.

[3] 严述新.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6, (05) :26-29.

[4] 毕永斌, 岳文珍, 杨国涛, 陈少勇.复杂小断块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J].复杂油气田, 2008, 17 (3) :23~26.

[5] 万仁溥, 等.中国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1~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在行为引导型教学理念下实施实训教学下一篇: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