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之花在课堂绽放

2022-09-1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教材中的美, 虽然丰富多彩, 无穷无尽, 也要靠教师的引导去发现它, 感知它, 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教学得法, 就会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的震撼, 从而达到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让美育的花朵在课堂绽放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作品优美的语言来进行审美教育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高尔基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 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语言的表现力是无限的, 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的感知。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 通篇的语言爱憎分明, 慷慨激昂。“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 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 一个叫法兰西, 一个叫英吉利”……句中有高度的赞美, 也有辛辣的讽刺,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读来使人热血沸腾, 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再如莫怀戚的《散步》语言平易朴实, 然而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句式的整齐与错杂, 寓意的对举与反衬, 似乎都是信手拈来, 无丝毫的刻意雕琢。像“他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样的句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愁绪, 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得深沉, 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 “我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此种对举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 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

教师在教学中, 应针对作品语言的不同特点, 指导学生反复品味, 反复朗读, 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之美, 并逐步提高阅读与欣赏能力。

二、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人物形象, 常常以纯洁的心灵、朴实的思想、鲜明的个性和栩栩如生的动作情态启迪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开阔视野, 产生激情。因此,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具有启发人, 感动人, 鼓舞人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的《背影》, 是“一篇至情的文章”,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调, 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父爱。课文通过父亲送我到车站并翻过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一幕感人至深的场面, 刻画了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父亲形象。这一形象将永远活在每一个儿子的内心之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个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已任,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伟大政治抱负。这一崇高形象, 千百年来, 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 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美的意蕴, 让这种美熏陶学生的心灵。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 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 使学生从美的形象中得到启迪, 受到陶冶, 汲取美的精神内涵, 去感知美, 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三、通过课文的意境美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是作品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在。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味作品的意境, 可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 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 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像, 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才能真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

就散文而言, 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这类散文往往意境优美, 诗情浓郁。如朱自清的《春》, 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 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 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然后推出五幅特写:草的嫩绿, 花的争相斗妍, 风的温馨, 雨的缠绵, 人的欢乐。写景状物, 形神兼备, 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描绘出花的勃勃生机的画面,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 紧扣温晴的特点勾勒出冬天的济南的可爱……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美丽景象, 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当然, 意境的审美, “感悟”是最重要的。“感悟”的基础是“理解”, 学生不理解, 感悟也就谈不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整体感悟放在首位。此外,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 可通过多种途径, 如图画, 音乐、幻灯、录像等, 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通过学生的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 最终目的是培养审美的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 进而使之拥有创新精神, 拥有创造美的热情与能力。作文就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最好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 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是创造。要使学生明白, 课文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欣赏了作品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方式之后, 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鉴别生活中的美与丑。进而指导学生去写自己认识的人和事, 歌颂真、善、美, 抨击假、恶、丑。

在具体的作文训练过程中, 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要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 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写随笔、周记的习惯, 使生活信息与主观感触及时落实到文字, 充分积累素材。2、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 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 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 要坚持审美的标准, 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 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总之, 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予以积极地引导。

综上所述, 我觉得,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 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 二者有机结合, 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下一篇:加强基层农业水利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