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

2022-04-2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21世纪网络营销必将成为企业成功营销的必备手段之一,而网络营销中出现的诸多道德问题却阻碍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不道德的营销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短暂的,要想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必须要加强道德建设,并从外部约束机制和内部自律两个方面来解决网络营销道德问题。

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 篇1:

信息社会企业道德缺失现状研究

摘要:在信息社会,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易于滥用的特性,引发了企业新的道德问题。文章拟从微观上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以及宏观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活动来分析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关键词:信息;企业道德;缺失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新经济对旧的生产经营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企业的伦理道德研究也开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从我国的情况看,将信息技术与企业伦理结合起来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我们对信息社会我国企业伦理道德缺失的现状做一分析和研究。

一、信息社会对企业伦理道德带来的新挑战

信息社会,即社会的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一直要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市场需求、销售渠道、人才流动、资金周转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更多更稳定的新业务。随着业务的快速成长,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一)信息社会与企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我国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又使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谁在这场信息革命中领先一步,谁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在信息社会,无论哪个产业、行业或企业,都离不开对信息化的依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运营水平,减少订单响应和周转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子商务等方面。从内容来看,企业信息化工程全面覆盖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信息化已经纳入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建设。首先是信息的收集。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先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所面临的发展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掌握决策对象的全部状况,从而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和正确性。然后是信息处理。它直接决定了信息决策者的决策价值。信息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错综复杂、信息流量大和决策问题多的时代。企业决策者要及时有效地从这些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加以有机组合,得出正确的决策信息。最后是信息的发布。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与信息的发布、产品的宣传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成为企业向外部发布信息的重要方式。

(二)信息与企业道德

一方面,信息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生产计划需要收集消费者和竞争者的信息;管理生产经营需要充分掌握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产品的推广销售需要通过有效渠道向外部发送信息。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与物质、能源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企业不仅迫切的要了解到消费者、竞争者以及企业内部的信息,还要及时向外界发布信息,以利于产品或服务的推广。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以及信息收集者与发布者的隐蔽性,是谁在什么地方收集和发布信息,对网络用户来说是很难判别的。这使得企业的一些行为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底线,甚至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诸如非法收集信息、网络垃圾邮件、网络欺诈、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等一些新的违背道德的行为不断出现,企业道德规范面临信息社会新的挑战。

企业如果以违背道德的手段进行活动,自然会破坏声誉、浪费时间,从而损失了机会。如果把网络阵地当成是可以随意玩弄的对象,不仅是对社会、对自己不负责,更把大好的商机丢掉了。企业需要认识到,不道德的行为所能带来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树立自己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譬如在2007年,阿里巴巴四家网商,仅仅依靠“网络诚信度”,就获得了建设银行“e贷通”的120万元贷款,这是国内首批以企业网络诚信度为重要依据的无抵押贷款。支付宝所积累的网上交易记录,也引起多家银行机构的兴趣,工行、建行均将其作为向企业提供信贷融资的参考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对于企业进一步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道德缺失现状

根据2007年7月出台的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然而,网民对互联网信任度较低,只有1/3(35.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网民过于不信任互联网的现实,反映出网络主体道德责任感的缺失。企业是社会上数量最多、雇员最多、掌握和消耗社会资源最多的机构,企业的伦理道德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使得大部分企业都争先恐后的利用这个工具为自己盈利。然而。企业在实现信息化时却容易忽略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甚至违反道德准则。下面我们将通过企业的不同角色扮演,区别分析微观层面上企业与员工、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以及宏观层面上企业与社会之间道德表现的缺陷。

(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

1、网络营销道德。互联网是虚拟的。具有广泛性、开放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这给一些唯利是图的企业进行欺骗性质的网络营销创造了机会。在网络营销中违反道德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布虚假信息。信息发布者利用网上交易双方不见面、购买者见不到商品的交易特点,发布一些过于美化产品以至于不真实的广告。欺骗消费者。近一段时期,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网上发布的虚假广告投诉量急剧增加,网上虚假广告已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新热点。二是垃圾邮件泛滥。这些垃圾邮件有的还携带着木马病毒,伺机破坏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有的则自动打开浏览器的窗口,将用户带到毫无意义的网站上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0次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成为“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方面”的前10名之一。网上使用垃圾邮件的营销方法已经严重侵扰了网络消费者个人的生活安宁。

2、客户隐私。信息的价值使企业渴望得到尽可能多的私人信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私人资料的搜集变得容易起来。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收集。Cookies——一种由站点直接发送到用户计算机上的小文件可以记载用户在随后访问中的任何信息,包括上网的时间、访问过的页面、下载过的信息等。再比

如,根据一些网站服务条款的规定,用户在使用电子信箱时其中的内容归网络服务商所有。企业将这些通过不合理甚至不合法手段收集到的信息,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将其出卖来赢利,有的甚至还用于与当事人切身利益相背的方面,这使得消费者的隐私权受到了极大的侵害。

3、产品服务质量。网络交易中的商流和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虚拟性强。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商业信息大多数是文字介绍和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一些企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使消费者实际得到的产品或服务远远低于所宣传的水平。网上交易没有正规发票的现象广泛存在,当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时,容易陷入维权无门的处境。同时,企业的网上活动也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物流的配送服务。而我国的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物流运作的内在质量和效率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从业人员管理的松懈导致了产品或服务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产品服务质量进一步打了折扣。

4、欺诈问题。在一项关于网络安全的调查中,有12.16%的人表示曾频繁遭遇过网络侵权,在遭遇过网络侵权的网民中,有18.10%表示曾经遭受过网络诈骗。这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行诈骗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有的是打着免费广告实为收费的:有的是浏览网页被收取高额的国际长途话费:有些用户上网时会掉进了一些商业网站设置的收费陷阱;有的企业为换取用户的信任虚报库存,致使成交后调配不灵,给双方都造成了损失。

(二)企业与企业之间

信息社会中企业之间。除了可能存在产品服务欺诈的问题之外,表现得最突出的莫过于由知识产权引发的问题了。由于网络技术复制成本低,有些企业实行“拿来主义”,不愿投入研发。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一向不强,正如搜狐公司副总裁王小川所说“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整个产业的现状是有知识,没产权!”。我国企业之间相互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主体之间的抄袭风愈演愈烈。生活中,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国内同类网站中的“抄风”相当盛行。一些知名网站中存在着很多雷同的内容,往往是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某篇好文章,在其他多个网站上也能看到。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有网站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克隆”另一网站。

2、网页链接的商标侵权。网页链接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处于不同服务器的文件可以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链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方便读者的查询。企业之间存在着随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标、字号、商品(服务)名称作链接标志,以吸引浏览者点击的行为。这典型的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

3、域名抢注侵犯商标权。域名是指能够引导网络用户进入网络站点的外部地址代码。现在域名所蕴涵的识别性日益显现,成为企业在网上的重要标志,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知识产权。一些投机商专门抢注各种有价值的域名。再高价出售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混淆使用。

4、多种形式散布商业秘密。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使得商业秘密的保密受到了一些新手段的威胁:通过电子邮件、博客泄露商业秘密;将商业机密置于BBS站、WWW网页、Newsgroup上,供多数人任意下载、转载或读取等。这些行为都助长了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之风。

5、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一些网站为了更多的吸引公众的注意,在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的情况下,将影视作品、著作放在网站上供人们点击和下载。随着BT技术的出现,使得低成本传输大容量的影音、软件、游戏文件成为了可能,但是也为盗版在互联网上日渐猖撅提供了一条低成本的途径。屡见诸于报端的侵权案反映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如前段时间电影《霍元甲》影视发行公司起诉某网站的官司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企业与员工之间

企业道德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道德是要考虑员工的利益。传统理论认为,员工只是公司的劳动者,而非公司的成员。但随着现代企业体制的建立,员工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利益和命运与公司的运营是休戚相关的。为了促使公司切实保障和充分考虑雇员的利益,当代各国均无一例外地将公司对员工的责任列为公司应负担的道德责任中一项主要内容。企业外在道德表现问题实际上是来源于内部的道德修养,与企业对员工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是一致的。我国企业过分执着于功利性角色的设计,而忽视了道德责任特别是员工利益的维护,缺乏对劳动者的保护意识。在政府执法力量又显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以“管理工作”为由监视干涉员工的网上活动。具体表现有:在职工不知道的情况下非法截获、篡改其电子邮件:通过监视阅读员工的邮件。管理者发现员工的私人信息。比如员工的感情生活或其他一些关于个人性情的事情;将员工电子邮件存档,这很难保证企业以后不将其滥用;监看所访问的网页以及非法监视员工在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在闲暇时间仍然限制员工的网上活动等等。这些行为都严重的侵犯了员工作为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同时,信息技术使得保存员工档案的工作变得简便起来,然而保密工作却越来越难,这又给员工的隐私权带来越来越大的威胁。

(四)企业与社会之间

1、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责任感缺失。传统企业的道德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上,而现在企业的道德从现实环境扩展到了网络环境上。考察中国企业道德的现状不难发现,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差强人意。有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关注度或进行网上营销,利用电子虚拟市场难以监控的特点,在网上发布一些色情、淫秽信息和其他不利于人们精神健康的信息。这些不仅可能会给网络用户的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带来极坏的影响,也可能构成对家庭安宁生活的极大的破坏,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同时,“流氓软件”被广泛应用,恶炒低俗以谋利,点击欺诈与病毒技术也被用于商业利益中。这些企业不仅不顾及服务社会的责任反而给社会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给公众带来不正确的导向,显然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2、信用炒作的问题。正是由于信息社会信用的重要性,网络上开始引进信用评价体系。目前比较典型的体系是由信用评星方式、身份认证体系等手段组成的。这种制度规范了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却也被一些人当成利用的对象,以取得更大的获利机会。现在中国大部分的网站在信用评级中并没有采取身份证实时验证的手段,因此无法监控一人用多人的身份证来申请的行为。一个用户注册多个用户名,就可以给予多个评价,以此提高其可信度来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这对于不利用这种手段的参与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使得信用评分变得不可信,公众无法通过这种信用评级系统来正确判断企业的信用度。

3、企业勾结。我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活动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企业联合实行垄断的可能性要小很多,但仍然不能排除企业勾结哄抬价格的行为发生。比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有经验的卖家往往采用竞拍的方式聚集人气,以达到让买者关注自己,特别是关注自己其他产品的目的。一些不诚信的卖者企业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会以很低的价格出价,然后利用其他企业的会员名,故意抬高自己物品的价格,以增大自己的收益。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商业博弈中最终被愚弄的还是公众。

信息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情态或量质的反映,是企业运转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信息社会,信息资源显得更加重要。企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给企业道德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网络营销道德、客户隐私、产品服务质量、欺诈等问题;企业之间以知识产权为主的纠纷不断;在管理员工时侵犯其自由权利;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责任感的缺失、信用炒作和相互勾结等问题都反映出企业道德意识在信息社会的淡漠。这种现状让人担忧。也是我国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 艳 夏 扬

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 篇2:

企业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研究

摘要:21世纪网络营销必将成为企业成功营销的必备手段之一,而网络营销中出现的诸多道德问题却阻碍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不道德的营销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短暂的,要想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必须要加强道德建设,并从外部约束机制和内部自律两个方面来解决网络营销道德问题。

关键词:网络营销;营销道德;文化建设;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作者:时刚强 薛永基 苗泽华

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 篇3:

上海家化管理层冲突“药方”

为建立信任和增进合作,投资人和企业家都必须考虑他们行为的道德伦理影响,避免非道德行为,因为非道德行为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和企业家,损害企业价值,使得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上海家化前不久曝出一起重大的公司治理事件:创始人董事长葛文耀与收购方出现矛盾和冲突。其实,投资人、企业家之间的矛盾历来是公司治理关注的核心问题,其间非道德行为是引发冲突升级、将其显性化的“罪魁祸首”。要避免这种结局发生,必须双方保持沉默,不要采取报复性的竞争性策略;澄清并解决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化解可能的误解;而关于对战略的争执,则必须用实际业绩说话。

成长的烦恼

上海家化是目前国内本土品牌中最为成功、最具有成为世界级品牌潜力的企业。它的优势是:形成了深厚的本土消费者认知和本土特色的品牌、通过中医药配方形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具有稳定的管理团队、完备的产品线、全渠道经验;国际化研发能力处于行业领先。

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中,公司的劣势十分明显。全球前6大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品牌中,纳特拉、资生堂、妮维雅、巴黎欧莱雅、玉兰油、吉列的市占率从3.6%到14.5%不等,像玉兰油在中国的份额为4.2%,这些第一品牌均出自本土公司,这些各国的龙头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

中国作为全球第4大化妆品市场,最大的本土公司上海家化的市占率却不足2%,相对国际竞争对手在华规模而言,家化仍然处于成长初期,在产品线、单品牌成长上均存在可观的空间,不过任重道远。

2011年10月,平浦投资全资收购了家化集团。据报道,收购资金部分来自银行并购贷款,贷款的高利率提高了收购资金成本。由于银监会规定,并购的资金来源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5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因此51.09亿元的收购价格中,至多有25亿元来自银行并购贷款。为在5年内偿还贷款本息,收购方必然采取节约成本、资本运作等方式创造现金流和利润。

平浦投资入主后,上海家化出现了公司治理(特别是激励机制)上的可喜变化。

传统国企存在两大弱点: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决策权有限,许多事情要上报国资委审批,导致决策速度慢;同时对人才的激励较弱,薪酬难以市场化。像上海家化,2006年的激励方案历时两年才最终获批(激励对象为175人,限于公司高层),而2012年的方案从董事会讨论到批准仅用两星期(激励对象为员工的38%,九成为研发和营销骨干等中高层)。

此外,上海家化的财务业绩取得了显著提升。以2011年为收购元年,公司2011年、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净增15.6%、25.93%;净利润增速各为31.06%、70.14%;净资产收益率各为22.33%、27.77%;每股现金流分别是0.82元、1.86元,远超过2010年水平。

但是在这家成长中的上市公司,冲突仍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导火索是“非道德行为”。创业企业家葛文耀指责收购方入主后,一直在变卖资产,致使家化集团名存实亡;收购方则指责集团管理层存在涉嫌私分小金库资金、侵占公司和退休职工利益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

“黑暗一面”的警示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先看两个国外的例子。

2007年,英国最大的日化公司Alliance Boots被国际著名私募股权基金KKR联合企业管理层进行了管理层收购,110亿英镑的代价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杠杆收购。PE基金收购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整供应链体系、大力节约库存,加强现金流转;关闭一些配送中心和杂货便利店,裁减了部分员工,以提高效率;将诺丁汉市的分配中心变更为全英国的供货管理中心;进行国际化扩张,收购了德国、土耳其等地的批发商,将Boots产品在欧洲大力推广;不久前Boots还和广州日化进行合作,中国市场成为其下一步拓展的关键目标……一系列举措之下,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不过从2007年被收购以来,该公司已换三任CEO。2012年,KKR和管理层通过股权出售而非IPO实现了部分退出,总和回报率达3倍以上。

另外一个例子是荷兰与比利时的两名学者近期进行的包括对3家美国企业、8家比利时企业在内的调研,内容涉及投资者、企业家之间关系的“黑暗一面”。这些企业从传统消费品到高科技企业都有,共同特征是都发生过创业者(企业家)与私募股权机构、VC机构、天使资本(投资者)的冲突。

两位学者重点研究了触发冲突的特殊事件——非道德行为。非道德行为是非法的,或者对大多数社会人群来说,从道义上是无法接受的行为。在冲突理论中,非道德行为是作为一种冲突的触发性事件。在投资人、企业家的关系中,指至少一方被认为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具体形式包括不公平竞争、不对等的沟通、滥用权力、为自己的利益设置特权、不尊重协议、直接偷窃等。

非道德行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家,都有将增加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对于非道德行为的一方,对方会采取相应的竞争性策略来对付,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非道德行为通过过错归因,被推定给犯错的一方——投资者或者企业家,于是事情就从“点名”变成公开发出“谴责”,冲突就触发了。觉察到的非道德行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家的,都将降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将导致负面的合作结果——或者企业失败,或者一方自愿退出。原因是彼此针对对方采取竞争性的行为、不信任增加、合作障碍重重。

在11家案例企业中,它们接受VC等股权投资是在2001-2007年期间;2010年底时,6家企业已经失败了,5家企业还存在,只有两家企业没有发生投资人或企业家退出。

和实生物之道

从西方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非道德行为将使得冲突升级,并将潜在的冲突显性化,最终的结果是一方退出,企业失败。要避免这种结局发生,必须双方保持沉默,不要采取报复性的竞争性策略;澄清并解决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化解可能的误解;关于对战略的争执,必须用实际业绩说话。

其实,在接受平浦投资入主家化之时,按媒体报道透露的消息,双方应该有很多一致的战略设想:在销售渠道方面,收购方表示愿意帮助家化大力打造网络品牌,迅速拓展网络营销与电销渠道;帮助家化在2013年以前申请获得直销牌照,全力打造全新直销体系;基于家化目前的国际资源还比较薄弱,收购方将从内部股权结构、外部合作伙伴、各种国际化资源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向高溢价的品牌方向发展;进入珠宝、表业等时尚产业领域等。

借鉴西方经验,PE机构所采取的手段一般主要是四个措施:股权激励、财务杠杆、董事会变革和运营变革。对家化事件双方来说,都有修补分歧、重归于好的机会和可能。

对平浦投资来说,作为股权投资者应该着重实施、发扬给予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特别是在运营管理上的变革,将拥有的金融资源和企业资源等嫁接到上海家化的发展上,使家化更好地实现产融结合。并且,股权投资机构在持有家化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企业的“基因”——即培养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非在短期为投资者自己获利,否则就是涸泽而渔!

而对家化集团的创业企业家来说,必须认识到企业的传承问题,创始人的“关系”资源是无法轻易地传承给自己接班人的。在亚洲地区,家族企业创始人普遍将股权传给嫡亲后代,但其长期经营积累的与政府、金融机构、供销伙伴的特殊个人关系,往往很难传承下去,因为这种关系与创始人的特殊禀赋(“异质性人力资本”)及成长环境有关。当前在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之间的断层中,很重要的就是特殊禀赋资源的断层,这已经很明显了。

创始人必须考虑如何将自身的特殊资源、专有禀赋能够在企业中扎根、传递,也必须认识到在企业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创始人的作用是有局限的。创始人一般对于企业成长早期均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并不等于他一定适合于企业的壮大发展时期乃至跨国发展时期。如果创始人不能清醒认知这一点,反而会成为企业升级发展的阻碍。福特等著名的跨国公司,家族成员仍在经营的寥寥无几。当然西方注重职业经理人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与中国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国家/地区中人际关系在决定资源配置上发挥重大影响力的环境有所不同,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家化集团和家化股份的未来发展中,引进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产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必然之路。至于具体战略之争比如是否收购某个企业的分歧,则需要用实际数据来论证。

股权投资的世界里,主要受到了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影响,即对合约和遵守合约的强调。作为新兴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必须尊重和遵守行业的行为准则。同时,为建立信任和增进合作,投资人和企业家都必须考虑他们行为的道德伦理影响,避免非道德行为,因为非道德行为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和企业家,损害企业价值,使得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公司金融系主任)

作者:李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避讳社会生活讨论论文下一篇:营销伦理失范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