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22-09-11

在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在三年级以后开始的,因为在三年级以前的时候基本上是对学生生字词识字量的锻炼,朗读最基础的要求是声情并茂,如果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还有生字词的影响的话,会直接降低朗读的整体效果。 基本的朗读能力锻炼先从较为短小的篇章开始,这些篇章内容基本上都是文章中较为经典的段落,要么是能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要么是运用了特殊的修辞或写作手法对文章进行描写。 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基本上能熟练掌握阅读的一些基础技巧,能较为熟练的通过阅读感知文章的内容的变化过程,通过学生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心理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和认知。 因此,任课老师对阅读的教学都相当重视, 虽然其融合了朗读和写作的一部分内容但是仍然在较为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安排了专门的朗读内容进行专门教学。

1让阅读引导朗读以增强学生对动态的感知

朗读时需要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开始的,因此在朗读开始之前就要最起码熟知文章内容,如果是陌生课文的话,那么就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如果是老师已经教过的课文的话,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授课中讲述的教学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复习。 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阅读。 这样一来,一个简单的阅读能力锻炼就将几个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相互贯穿起来了。

与此同时,通过阅读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种认识既有字面内容上的,也有其写作形式、手法、和意境上的,这样对于一些知识要点的掌握是十分有帮助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讲述在大地震来临之后父子真情对话的文章,其中较大篇幅运用到了对话形式,如果学生只是阅读的话,很可能领会不到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情绪变化,任课老师将其列为朗读教学的范文之后,要求学生深入体会其外部环境和个人内心动态的变化, 对让学生了解文章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是十分有利的。文章的高潮部分是父子之间的对话,虽然这种对话仅仅只是一句话的形式,但是这一句话需要融入丰富的感情因素,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也必须紧密结合上下文,否则很难达到完全投入的效果。

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到第三十八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 我的儿子! ”

“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 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

“你现在怎么样? 有几个孩子活着? ”

“我们这里有14 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 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 我们没被砸着。 我们又饿又渴又害怕,现在好了。 ”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 个小孩, 都活着! 快来人! ”

这其中有三个心理变化的关键点,首先是孩子在38 个小时之后第一次与父亲对话的时候,儿子的声音是较为虚弱的,而父亲的情绪是较为激动的, 其次是儿子在知道父亲就在自己身边之后情绪较为平缓了, 并且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儿子的情绪在字面上理解是较为平缓的, 但是如果要是将其朗读出来的话那么在关键点上需要增加惊悚和恐惧的心态变化以突出“我们”的“又饿又渴又害怕”,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反映出了儿子在关键时刻的睿智、冷静和理性,是整篇文章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需要学生反复地揣测才能准确的把握;最后是父亲的大喊,虽然现在的儿子表现得较为平静,但是父亲应该能切身的体会到在38 个小时的黑暗环境中苦苦等待外部救援的儿子内心中的渴望, 因此父亲激动的情绪在此时已经爆发到了极点。

对于这种对话内容的阅读练习, 可以让学生对环境因素和内心变化得到综合的锻炼, 在以后阅读相似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较为精准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了。

2以朗读引导写作以增加学生对修辞方式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对修辞方式有所认识和了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收录了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的课文, 在对这些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不用采用大篇幅朗读的练习,仅仅是针对运用修辞方式的段落进行朗读就可以了, 因为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对修辞方式加深认识的印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一文中对漓江水的“静”“清”“绿”的描写运用的排比方式就较为有代表性。 通过朗读学生对熟悉这种修辞方式的运用之后,在自己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就可以灵活的运用这种方式了。在这个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布置学生根据阅读课上了解到的写作手法去课外读物中找相类似的段落在下节课的时候拿出来供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这样一来又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并且通过这种交叉式的学习,让学生对修辞方式的了解更为深刻,借鉴起来就较为自然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修辞方式的选择上,老师尽量选取有代表性的段落就可以了,不要过多,以避免学生对内容产生盲从或者分辨能力上的偏差。

3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局限于“说”的基础上,更是通过个人感情因素的融合在说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充分地了解,对相关的知识要点有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良好的写作以及朗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为下一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总结出丰富的经验。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学生阅读、写作、会话综合训练打基础的学习,其中的阅读和写作相对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框架,而会话能力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人应变能力的锻炼。朗读能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去感知文章的内涵,对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意境有明确的判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这种个人应变能力。本文就结合实践教学工作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进行解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综合素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挖掘生物教学资源,渗透节日人文教育下一篇: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