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建工程实物量与资金支付进度间偏差的原因研究

2022-09-13

一、引言

近年来, 电网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凸显电网企业的个体经济属性成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从微观层面来讲, 经济利益因素已经成为考量电网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管理水平, 保障电网企业的经济利益是高层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议题, 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程项目中实物量与实际支付环节的进度偏离问题。

“实物量法”起源于欧美国家, 是一种工程总成本 (总造价) 的估算方法。“实物量法”的优点是可以反映各种多变的施工条件, 有利于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有利于准确计算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源消耗, 从而确保项目的实物量预算与实际消耗成本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水平。

然而, 电力基建工程造价受到项目所在的外部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项目本身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等的综合影响, 同时, 很多项目从施工开始到完工需要跨越一个甚至多个会计周期。上述因素都可能导致工程实物量偏离于最终的实际支付资金, 从而造成了后期建设的诸多不确定性。因此, 对于电网企业而言, 对上述二者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理清实物量与资金支付之间的关系以及偏离的内在逻辑, 对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电力基建工程实物量与资金支付进度间偏差的原因实例分析

本研究以2017年XX地区建设的一项110千伏联络线工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实物量口径与资金实际支付明细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首先, 从投资总量来看, 该基建项目2017年的计划投资总量为1400万元, 本年度资金实际拨付总量为1162.6万元, 偏差率为16.96%。从拨付进度方面来看, 该项目的投资计划中, 资金的消耗计划主要集中于3/4/7/11月四个月份, 而反观资金的实际拨付进度, 资金的实际消耗主要集中于3/5/7/8/12月五个月份。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实际的资金支出进度滞后于计划支付进度。究其原因, 一方面, 由于项目的实际开工时间晚于计划开工时间;另一方面, 由于本研究以实际入账的时间作为资金实际拨付的参考, 由于入账时间通常落后于实际账款发生的时间, 因而造成投资计划与实际拨付进度之间的偏差。

三、电力基建工程实物量与资金支付进度间偏差的原因总结

为了深入探索电力基建工程实物量与资金支付之间的偏差产生的原因, 我们从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客观原因

1. 税金造成的偏差

每年年初制定的本年度基建工程投资计划主要包含工程和物料两部分预算, 各项税费是包含其中的, 不同费种的税金有所差异。其中, 物料涉及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 税率为17%;工程合同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件和印花税四项, 增值税按照工程结算款计算, 税率是11%;另外, 按增值税计算缴纳城建税, 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 税率为7%, 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 税率为5%, 纳税人所在地区不在市区、县城、镇的, 税率为1%;按增值税计算缴纳教育费附加, 税率为3%;按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金额的0.3%计算印花税。与此同时, 实际拨付资金在入账时却是不含这些税费的, 这也是造成实物量偏差的原因之一。

2. 外部环境造成的偏差

在实物量预算中, 直接费用占整个投资预算的主要部分。以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为例, 电力基建工程的材料费包括施工过程中消耗的结构用料、施工辅助用料、构件、半成品等, 通常是使用预计的使用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 材料价格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地波动当中。以室外10kV电缆为例, 在2016-2017年初这段时间, 伴随着国际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波动, 电缆价格出现了大幅度变化, 这将导致实物量与实际支付金额差距较大。

(二) 直接原因

1. 物资到货延迟造成的偏差

电力公司的设备/物资等通过物资公司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在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物资招标受采购批次等因素的影响, 其到货时间通常难以准确预测, 这将导致工程进度受阻, 因而造成实际资金入账与投资计划难以同步。与此同时, 实物量又对物资浮动及其敏感, 因此, 当物资不能及时到位时, 将造成实物量出现大幅偏差。

2. 资金拨付进度落后于工程建设进度造

(上接第135页) 成的偏差

电力基建项目资金到位流程较为繁琐, 以常规输变电工程投资拨付为例, 常规输变电工程投资划分协议一般约定资金分三笔到位, 分别为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

每一笔资金到位需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严格的全流程管控, 如果竣工付款涉及政府投资资金,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家相关规定和专用合同条款的约定办理。由于工作环节多、涉及经办人多, 资金拨付进度往往远远落后于工程建设进度, 这将造成按年度统计投资完成率时出现实物量偏差。

(三) 根本原因

1. 施工管理不善

在进行电力基建工程预算编制时, 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共同构成了总的工程造价。其中, 实体性消耗会依据施工设计进行较为精准的测算;换言之, 实体性消耗的预算偏差通常较小。与之对应的措施性消耗则不同, 其会受到施工工艺、施工现场条件、材料选择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而容易产生较大偏差。

例如, 如果施工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没有将材料价格浮动、临时的施工调整等情况及时地反馈给项目管理人员, 那么将造成管理人员无法对基建工程造价进行调整和管理, 从而出现工程的预算与实际资金支出存在偏差的现象。

2. 基建工程不同阶段的投资成本计算口径不同造成的偏差

在每年年初, 投资发展部会依据项目的工程建设概算编制情况制定投资计划。项目概算的编制适用于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 概算涵盖从筹建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所需的一切费用。

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一般采用预算编制作为工程价款的标底。预算一般不编制总预算, 只编制单位工程预算和综合预算书, 它不包括准备阶段的费用。因此, 与项目总的投资概算相比, 实际工程中涉及的所有合同金额之和通常小于投资概算总额。另外, 工程竣工决算是指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 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全部建设费用。竣工决算是整个建设工程的最终价格, 是作为建设单位财务部门汇总固定资产的主要依据。三种计算方法的口径不同, 从而造成不同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之间出现偏差。

四、总结

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在基建工程方面的资金使用效率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其实物量口径与资金实际支付明细之间的关系, 进而提出两者间存在偏差的客观原因在于税金和外部环境造成的偏差;直接原因在于物资到货延迟和资金拨付进度落后于工程建设进度造成的偏差;根本原因在于施工管理不善和基建工程不同阶段的投资成本计算口径不同造成的偏差。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电力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电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战略性资源。然而, 电力基建工程中实物量预算与资金实际支付进度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当前电力公司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以XX地区建设的一项110千伏联络线工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其实物量口径与资金实际支付明细之间的关系, 进而提出两者间存在偏差的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对于提高电力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实物量,资金支付进度,偏差原因

参考文献

[1] 周佩.企业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2 (12) :84-87.

[2] 李如春.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 2012 (03) :131.

[3] 舒小平.建筑工程预算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 (09) :206-207.

[4] 卢南英.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8) :226.

[5] 陆福春, 陈俊.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经济, 2007 (03) :82-83.

[6] 孟寥廓.建筑工程预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科学策略研究[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1 (06) :59-60.

[7] 陈佳妮, 孙绍荣.工程建设类企业预算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21) :50-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工程争端解决机制探讨下一篇:试论新闻编辑的把关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