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我国历来重视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从先秦至清代,中国的传统教育就以语言文学为重要内容。及至清末“西学东渐”后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语言和文学也是最早设立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因此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容易出现教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等现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 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研讨式教学分析(1)

摘要: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下,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对教师开展相关课程教学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活动已经无法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相适应,只有构建更加完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才能提高教育有效性,保障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因此要注意针对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进行研究,构建能与开放教育模式相适应,能面向市场人才培养需求的全新专业教育规划体系,助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实现高质量推进的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讨式

引言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对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可以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累知识。将对于汉语言文化的感悟更加深化,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一、开放教育模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开放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模式,还受到教育主客体意识和主客观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远程教育规律和开放教育模式,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中要想践行开放教育理念,就需要对开放教育模式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明确,从而突出开放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一方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中要坚持对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把握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遵循开放教育规律和教育内容要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活动进行优化创新,并与时俱进地对教育组织形式实施科学调整,使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实践互动中探索独立、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构建,突出各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情况,避免照搬教育改革的经验,要重点结合教育对象的成长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综合分析教育条件的具体情况对教育活动实施动态化的调整,从而以变化的眼光对待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活动,灵活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在开放教育模式下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也能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得到市场认可和企业肯定的高素质人才。

二、现如今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技能学习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改善。但是近年来仍有院校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对象慢慢就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同时没有及时对相关理念进行更新,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足。

(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高校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都是依托教材来进行,而教材的内容较为局限,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够丰富。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来说,所涉及的科目众多,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新生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所应用的路径和领域更加多样化。但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材中,并没有涉及这些内容,教师也没有将专业课程与当下的互联网信息相结合,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局限于教材内,没有进行进一步拓展。

(三)课程體系不合理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课程体系是提升专业能力的核心因素,需要将其放置在整个课程的核心地位,强化对课程体系的认知,但是很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导致学生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不仅如此,很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已经不断推行,但是很多院校并未及时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导致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能力培养受到严重阻碍,使得整个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研讨式教学策略

(一)从讲授式教学到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法据说最早源于德国,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在课前创设问题,布置学生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发表见解,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发现真理,掌握知识和技能。从教育心理学来看,通过认识过程是可以掌握认知结构的,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参与研究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认知欲望,从而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开始独立“行走”,从“学会”走向“会学”。研讨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求发掘学生创造的潜力,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占据主体地位。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只能充当课堂教学的“导演”,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演员”。这种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共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师生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和谐共进、教学相长。

(二)构建展示自我、发挥专业能力的平台

展示自我、发挥专业才能的平台,是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加强实践能力的又一项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自发组建展示平台,以话剧、短剧、小品、故事、微电影等方式,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转换并应用到多样化的模拟场景中,再寻找一些专业对口的企业参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参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就业预先打好基础。不同的展示平台,拓宽了实践训练的时间,扩大了参观的人群数量,尽管给学生的表现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也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好胜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各项表演。各项节目需要设置合理的时间、流程、参与人员和及传达的主题,这就为学生的经营能力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可以说通过构建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三)富专业课程内容

在互联网环境下,要不断丰富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入当下较为流行的、时尚的元素来作为教学拓展材料。目前,影视艺术文化是学生比较喜爱和关注的,教师可以将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作为素材来进行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探讨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索和整理相关的课外素材,并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进行展示,借助视频和图片等多种信息展示形式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当下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很大,网络文化所形成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话题,教师也可以就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

结束语

研讨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强调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主,迫使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丽萍.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74.

[2]李琳.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85.

[3]张译丹,吴姗,张入月,王祝婧,毛轶超,肖雪.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109.

[4]燕善敏,吴云.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79-180.

[5]朱郁婷.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J].北方文学,2019(33):160-161.

作者:薛春江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 篇2:

汉语言文学专业研讨式教学分析

摘要:我国历来重视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从先秦至清代,中国的传统教育就以语言文学为重要内容。及至清末“西学东渐”后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语言和文学也是最早设立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因此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容易出现教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等现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学能够主动学习知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加强研讨式教学。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讨式

引言

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信任的源泉。中国语文文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一些突出的文学作品,这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贯彻学生教学的新概念,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课题。此外,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积累知识。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一、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知识,其中包含了大量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而且还有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文明、人文素养和审美观与价值观。汉语言文学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各大高校都开设有这一专业课程,并且将其作为提升大学生汉语言文学能力的核心课程。虽然汉语言文学并不能对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但由于其功能性比较强,可以覆盖多个行业,因此,是社会各个领域建设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来的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方法计量的。

二、现如今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语文文学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技能和知识,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近年来,仍有一些机构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只注重教学内容,重点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对学习语文和文学的兴趣逐渐减退。

(二)课堂气氛沉闷,老师不懂变通

本身语言文化的学习就比其他学科学习起来要枯燥,加之课堂上老师不能灵活的变通,从而导致许多同学上课的积极性在逐渐降低,汉语言需要学习的课程有很多,知识点也很零碎,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并在讲课过程中给学生渗透相关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单纯的讲课,汉语言的学习流于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会对这门学科感到厌倦,老师在讲一些必修课时,可以对一些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充,比如由现代文学延伸到古代文学,给学生涉及一些有关选修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思路

(一)革新手段,促进自主学习

“革新手段,促进自主学习”即通过革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未来职场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兴趣

在提高文化自信心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语文文学教学的认真分析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往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经过教学中反复的审视和思考,发现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汉语学习能力的动力,也是提高文化自信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汉语和汉语语言文学的热爱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提高文学水平,增强文化自信

(三)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保证具备先进性元素的同时,使教学体系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汉语言文化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所蕴含的民族知识非常多,因此,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就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创新,拓宽教学内容覆盖面,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比如,教师要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作为核心教育内容,而且还需要将哲学、新闻、艺术、历史等相关学科渗透进汉语言教学课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素养,还能让学生又比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在延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对教学课程设计进行优化调整,削减不必要的课程,将主要教学精力集中在优势课程中,这样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实现教学实用性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

(四)讨论式教学法

以讨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教师的认真准备和指导下,通过预先确定的设计和组织表达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以实现某些教学目标中国语言文学是一种非常适合讨论教学的人文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讨论与教学内容设计有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和他们自己寻找的信息材料获得相关知识和启发思想。然后,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讨论过程将知识内部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新。教育应尽可能具有参与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从知识传授为主到问题分析为主

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为如何把传统文化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研讨式教学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传授,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对所要研讨的选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以“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应采取以课堂讨论为主,辅以适当练习的方式。课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指定经典文学作品,使学生基本熟悉所要研讨的对象,为学生的课堂讨论作为知识准备。课堂上,教师则以精选的经典文学文本为个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品味。讨论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该课程以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解读为单元,每单元安排学生的自我练习,充分突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实践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大大学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机构建设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中国语言文学领域,面对新形势、新思想和新思想中国语言文学不仅要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参与教学,传承优秀文化。在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必须能够学会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不断完善语文文学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

参考文献

[1]芮琼.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9,12:133~136

[2]李英顺.探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6):122-123.

[3]赵新,乔岳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62.

[4]李星瑶.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31~32

[5]沈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9,25

作者:李丹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 篇3:

在新历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摘要: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需要培养的人才是与时代发展以及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应用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但当前我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了较大的问题,急需在实际基础上适应社会行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历史背景;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1.前言

随着社会各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压力的转移逐渐延伸至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上,也就体现在了教育的竞争上。各大高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专业作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历史背景下,只有协调有效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才能高效展开教学,并充分全面发挥要素功能。

2.“四位一体”模式

四位一体模式在教学中包括了教师、学生、教材与教学媒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作为载体发挥了重要功能,而教学媒介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同样作为学生共同学习伙伴,因此要从宏观与微观多个角度展开教学任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与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知识有接触、互动、加工、反馈的过程,新课标推行的重要目标也包括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教材能够实现知识到学生的传递,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素养与能力中成为联通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与平台。教学媒介则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集合各种外在的因素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牢固掌握。四位一体模式下的四种因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有机的组合,实现创新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率[1]。

2.1教师为主导

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充分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与具体目标,体现新课标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应用能力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致力于每一个具有不同风格与特点的学生展开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习潜力。具体到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历史故事的讲述、网络课件的展示、影视资料的播放等等,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展开跟踪与诱导,及时给予启发,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

2.2学生为主体

其次,要通过学生主体地位设计的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高效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时代发展的高科技产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与情感,让课堂教学更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引用问题设置来带动学生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学习角色的转变。另外,要坚持以评促学的原则,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在进行具体的评价时,教师要以激励制为主,对学生的细微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针对学习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及时找到缺乏学习动力的根源,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平台与表现机会,从而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感。因此而建立的评价机制也要包括日常评价、期中期末评价的内容,同时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展现新历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新模式[2]。

2.3教材为载体

再者,针对教学载体的创新,教师要在立足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深入分析,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以及教材的重难点,以提升语言魅力和课堂教学活力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在不断地刺激与启迪下产生学习兴趣。对教材内涵的挖掘也应该包括内容的细节,如挖掘教材中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各种影视媒体方式展现等,让学生意识到汉语言来源于生活,植根生活,帮助学生培养构建意识,并深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价值。知识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内,教师应设计宏观目标,确定具体拓展方法,紧紧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比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以学生的角度对各种未探知的领域进行充分的挖掘,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将其整合构成动态的构建意识,紧密与学生的生活、所要面对的社会、甚至是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另外,要充分考虑到文学本身的生成性[3],蕴藏的教学资源、影视资源、媒体资源、信息资源等内容,都可以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帮助学生发现并积累更多价值信息,全方位提高学习能力。

2.4媒介为手段

最后,教学媒介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以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优势,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并集合现代网络媒体、影视媒体,充分发挥容量大、图文并茂等优势。具体到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标准的录音朗读为学生语言的表述与发音起到示范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朗诵技巧,纠正日常生活运用的粗糙口头语,提高朗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各种幻灯片、多媒体教室、语言表达室等为学生带来汉语言文学教学直观性,实现具象化的语言文字教学,增强学生在感官上的体验,以声音、动态画面等形式促进语言的品味提升。教学媒介还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性,比如,幻灯片的辅助教学功能可以让教学课程的开展更有层次,丰富教学容量,增强互动环节,并促进学生之间实现沟通与交流,这又无形中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氛围的营造、情绪的带动、情感的植入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却有着基础作用与功底的特殊学科与专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必须摒弃过去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为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优势,整合四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创新媒介教学手段,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5):256-257.

[2]洪芳.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考——以燕山大学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02):87-88.

[3]李秀茹.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学科教育,2013,5(27):117-118.

作者:张玉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络技术论文下一篇:企业配电系统事故统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