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论文

2022-04-2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材的编写目的、要求以及教师的讲课形式和方法与初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小学与初中美术教学有更加准确的衔接,使学生对美术学科进行更好的学习;还要求教师找准衔接的切入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小学美术与初中美术完美地衔接。

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论文 篇1: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优化研究

【摘要】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来说,美术鉴赏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项重点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带领学生进行积极探索,深入挖掘美术作品中隐藏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提高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陶冶学生情操,对其艺术修养进行培养,实现美育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优化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给有需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课教学  优化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的学习课程是学生通过美术教师的教学引导,对作品产生视觉和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学习能力,最终形成自身独有的欣赏方式,由此,美术鉴赏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先对作品自行观察、自行品鉴,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在进行学习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主动学习意识,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为提高艺术修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不合理

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有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合理认识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价值,导致阻碍了鉴赏课的系统化实施。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讲,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设置美术鉴赏课程并不具备较高的价值,而一些美术教师则认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因此,导致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欣赏课,教学价值大大降低。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传统考核体系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参与实际教学活动时难以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再加上部分学生从自身认为美术鉴赏和高考间缺少关联,所以会抵触美术鉴赏课教学。

1.2教学形式不生动

从当前美术教学情况来看,美术鉴赏课程虽在多数高中学校开展,但推行力度不够,部分美术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效果不容乐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学业繁重,又因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主课成绩过于注重,而忽视美术课程,由此,使得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教师和学生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原因是多数美术教师还保留着传统教育观念,不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老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学生传授知识,“一言堂”现象时常出现在教学课堂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视对教学技能的研究,一是缺乏让学生自行探究美术的学习能力,二是教师对自身美术教育目的了解不清,缺乏对学生学习美术的特点的认知[1],不能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三是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随时代发展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没有创新意识,让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1.3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交流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有效渠道,和简单的美术欣赏进行比较,美术鉴赏的开展依托于个人理解和感知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尤其是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和情感认知能力。现阶段,大多数院校中的美术鉴赏课程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沟通机制,课堂教学缺少立体性。首先,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一些教师缺乏完善的评估方法,这影響了他们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客观感知,并不利于有效应用教学反馈[2]。怎样利用教学评估系统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提供正确的教学指导,已然成为开展高中美术鉴赏课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从沟通机制的角度来看,许多高中实行“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保证给予每个学生充足的表达时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降低了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热情。

2.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优化策略

2.1融入体验活动,促进美术鉴赏学习

高中学生还不具备完备的审美能力,不能有效地鉴赏一些美术作品,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要多融入体验活动,结合美术作品的背景和内涵进行品鉴,这样更有利于虚设感悟美术作品的含义、构思和要表达的意蕴[3]。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在学习美术中更加高效的提高学习能力,但是很多美术作品的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只有深入到实际的活动中才能对美术作品的美和韵味进行感知。

例如,教师在教授《民族文化的瑰宝》一课时,欣赏中古代瓷器是这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代瓷的鉴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识,了解我国艺术瑰宝的发展。而古代瓷器学生是没有办法亲身体验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班级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瓷器照片或是专家的点评,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陶瓷工艺品,让学生近距离的观看、触摸和欣赏,感受瓷器纹理和质感,更好的描绘古代瓷器的美,从而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教师也能从瓷器的制作流程中感知美术带来的震撼,使学生从听觉、触觉、视觉三方面共同体会,增强对艺术品更加直观的感受。

2.2优化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中需针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最后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讲解时,可通过对意大利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进行学习了解,讲解其事迹和作品。米开朗琪罗大师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在雕塑、绘画和诗词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被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在学生了解米开朗琪之后在进行其作品的展示,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创新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高中美术鉴赏课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失去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在《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的学习中,教师可在教学时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将教学知识以学习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并提出问题:古代皇家建筑是怎样的?大家对北京故宫有怎样的了解?让学生通过解决学习任务来探究古代建筑的精妙。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古代建筑的宏伟,突出学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所在。

2.4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并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教师的情感熏陶下参与到鉴赏美术作品中。如此一来,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将大大提高。

结束语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学生面临的困难,进行课堂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浩. 关于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策略分析[J]. 学周刊, 2016(31):201-202.

[2]邹琴.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6):159.

[3]李青.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 读天下, 2016(11).

作者:王树林

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论文 篇2:

瞻前顾后话衔接

【摘  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材的编写目的、要求以及教师的讲课形式和方法与初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小学与初中美术教学有更加准确的衔接,使学生对美术学科进行更好的学习;还要求教师找准衔接的切入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小学美术与初中美术完美地衔接。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小学衔接;策略方法

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將会面对截然不同的美术学习状况,很多学生难以应对这一变化,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直线下降。因此,在新课改的浪潮下,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而且这一衔接过程关乎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呢?

一、分析教材找准教学衔接点

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工作,就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究,准确地找出中小学美术教学衔接的切入点。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材的分析,我发现,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包含了绘画工艺制作以及美术欣赏等艺术创作和设计的内容。要使初中与小学教材中的相似点凸显出来,让其相互呼应,互相配合,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那么就要找准教材内容的衔接点。例如,在中学美术教材湘版中“我喜爱的书”与小学美术教学湘版教材中的“艰苦岁月”,以及中学美术教材中的“多彩的风景”和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我们去旅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同点,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很好的衔接点。虽然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却大不相同,中学的美术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和美术观点的透析,注重学生理性认识的培养与展现;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则强调学生的发展,并强化情、趣、美的展示。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教学目的的不同进行教学设计,准确抓住教学的衔接点,并瞻前顾后,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美术课程学习的过渡。例如,在小学高年级的湘版“纸魔方”教学中就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线性排列和变换,使其与中学湘版中的“你、我、他”进行有效的呼应,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当中的动态美和艺术表达美,在作品中也加入个人的情感表达。

美术教学的衔接切入点确定,可以使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开展衔接教学,必须对教学方案进行重点研究与设计,绝对不可以同以往一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

二、进行教学渗透,将知识逐步转移

中小学衔接这个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正处于心理变化、认识变化、视野拓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了他们所熟悉的小学环境,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换了,换了老师,换了教育方法,更换了身边的同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其艺术鉴赏能力的显著特征就是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单纯地凭感觉审美,而是在心理上想真正地树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对现代艺术作品有了一定的知识欣赏能力。换言之,学生正在由想象期过渡到理性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期望更高。仅凭儿童时期超常的艺术表现,已经不再能满足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探索需求,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适当地提升这一阶段学生美术基本知识的难度,并逐步向写实绘画和设计创造进行过渡,使美术教学更好地衔接。

作为小学的美术教师,应在小学美术高段教学过程中与初中美术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初中美术的教学现状,并适当地穿插初中美术教学形式到美术知识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美术基本知识去感受美、欣赏美并表现美的能力,要对学生有更深层次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儿童的情、趣、美上。以“线条”教学为例,虽然中小学的教材要求中都对“点、线、面”这几个美术基本语言要素进行了描写,其中线作为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学生应熟练掌握它的变化与应用,但是对于“线条”等知识,初中和小学的教学目标差距较大。

小学的教学目标更为直观,注重线条的排列和组合,将线条进行简化处理,如简笔画,使其带有明显的美术知识即可;在中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线条却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学生需要运用线条对整体进行修饰,通过线条来生动地表达物象及其结构关系,并使学生建立自己的空间概念,进而达到让学生懂得、了解美术知识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促进学生智力更好的发展。由于中学教学的要求相对小学更为严格、复杂,尤其是在美术的基础实践和理论知识上,要求学生不再单凭学生的感性知识,还强调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思考。所以,教师在小学高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线条直观形象的认知教学,为空间概念立体形象知识的理解进行铺垫,使有关线条的知识到初中后的美术课教学中变得更加自然。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种教学形式,教师还要把握好教学衔接的尺度,以免难度太大。

尽管教育在不断改革,我们对现阶段学生的教学形式也不可能再同以往的教学模式一般,而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辅助作用,不能再搞满堂灌,只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否则会给学生造成美术学习压力过大的困惑。只有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研究教改策略,使用好的方法,我们的美术课堂才会活跃起来。所以教学渗透,知识逐步转移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三、进行生活美术教学的提升

在当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仅通过美术技能是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运用智力因素来理解并掌握美术相关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换言之,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是通过艺术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进一步地提升。让学生通过美术所涵盖的历史内容、人文景观和其他文艺作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日常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

例如,色彩搭配与穿衣服、交通标志与通行安全等。这样小学生对生活美术的理解认识与中学生对生活美术的理解认识将会完全不同,甚至是大大的提升。但这种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关美术知识的传授,多讲、勤讲,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美术知识体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知识的讲解肯定要适当加大难度、深度、广度。这样,在中小学美术衔接的过程中生活美术提升会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也会让美术教学的宗旨得到强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美术衔接对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瞻前顾后,对小学与中学美术教材的相似之处进行整合,让师生一起对其进行有机联系,不断培养学生由感性理解美术过渡到理性认识美术。并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衔接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从而更加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郝旭亮,王鹏翔.中小学美术衔接教学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6).

[2]李鹤立.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减式”有效提问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恽蕾.“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的生态式建构——“基础衔接”的生态式教学目标[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

(责任编辑  袁 霜)

作者:李剑

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论文 篇3:

色彩辨识与美术教学

摘要: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当中的重要课程,特别是素质教育推行之后,美术教学的地位又得到了提高,不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角度,还是从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角度,美术教学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做好美术教学工作,是今天小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色彩辨识是与美术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个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色彩辨识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色彩辨识能力等内容。

关键词:色彩辨识;美术教学;作用;能力提升

G623.75

色彩是这个世界呈现出丰富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是纯色系还是花色系,色彩的丰富始终充斥着认得视觉,对于色彩的敏锐认识和灵活应用同样成为美的创造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也正是色彩辨识的重要性。所谓色彩辨识,就是对不同的色彩予以确认同时能够灵活应用各种色彩的过程。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对于色彩的认识同样存在较大的空白空间,而与色彩关联度最高的就是美术教育,因此,将色彩辨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是当前社会环境下美术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具体而言,色彩辨识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又该如何利用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色彩辨识能力呢?

一、色彩辨识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说,色彩是与美术共生存的概念,美术是利用色彩实现一定的空间或平面创造的活动,所以必然应用到色彩辨识,而小学美术教学,就是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能力,同时也要在课程当中增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知识,包括美术作品赏析,美的鉴赏能力等,更包括对生活的热爱,从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色彩辨识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色彩辨识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色彩辨识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才可能真正认真学习,而对于美术课程更是如此。由于美术课程不是小学升学考试的考试科目,所以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会出现美术课上写其它学科作业,看其它学科数目的現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美术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美术学习本身還承担着学生情操培养等责任,所以能够更好的获得学生的喜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我们知道,小学生在尚未成熟的年纪,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新鲜事物,而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文化课的教授和学习都相对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也相对较难,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合理的使用色彩辨识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那么自然可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另外,从视觉角度来讲,色彩辨识的过程中,多种色彩的混合可以更好的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进而在学生大脑形成印象,学生在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也会对其它同一过程接受的内容印象深刻,那么利用色彩辨识融入其它美术教学内容,自然也就可以有更好的效果。总之,色彩辨识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可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2.色彩辨识可以扎实学生美术功底,提高学生美术能力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色彩辨识本身就是美术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想要了解美术,学习美术,不管是自己的美术作品的创作,还是对他人的美术作品的赏析,其基础都是色彩辨识,只有对颜色足够敏感,才有可能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才有可能读懂优秀的美术作品。比如在美术作品的赏析过程中,学生对于作品的直观感觉就是作品的颜色组成,而教师在讲解作品时,其中也必然包含色彩的辨识和赏析内容,所以说,色彩辨识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功底。另外,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很可能在其日后生活和工作中的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有些人专门从事与美术相关的工作,包括服装设计、室内建筑设计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基本的色彩辨识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而即使不从事美术相关工作,生活中同样有美术参与,需要色彩辨识哲学。总之,色彩辨识可以扎实学生的美术功底,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3.色彩辨识是现代艺术创作的基础,可以促进美术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在现代社会的艺术创作中,色彩辨识是基本功,只有具备色彩辨识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艺术作品创作,而美术教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或者引导学生走向美术相关职业。因此,色彩辨识的实现,也正是美术教学任务的实现。所以说,色彩辨识是现代艺术创作的基础,可以促进美术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二、利用美术教学提高学生色彩辨识能力的策略

色彩辨识对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同时,美术教学工作对学生色彩辨识能力的提高,更有直接影响。利用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色彩辨识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第一,通过户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自然环境中感知色彩。自然环境中的色彩是最丰富的,也是最真实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户外教学,就是学生接触自然色彩的一个好的方法,所以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感知自然色彩,进而提高色彩辨识能力;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递更多色彩信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解决过去教学中的很多难题,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就是给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填补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美术空白,其中就包括个别的色彩空白。很多颜色学生接触较少,但是色彩辨识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色彩,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而实现利用美术教学提高学生色彩辨识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瑞泽.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才智,2014(19).

[2]李子涛.色彩辨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创新,2015(07).

作者:杨梦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融合创新集团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禅宗文化用于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