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视角公共政策论文提纲

2022-08-08

论文题目: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执行力研究 ——以贵州省X镇为例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市场经济的正式规则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制度结构呈现断裂和空白,社会格局对社会成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结构一样。封闭、自足的农耕经济和以家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和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非正式制度在公共政策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农村危房改造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目的是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基本安全住房”问题。政策实施的主体是乡(镇)政府,面向广大农民群体,该政策具有执行时间长、补助金额高的特点。这也为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载体对象。贵州省自政策执行的十余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住房质量大幅提高,解决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安全住房问题,增加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毫无疑问,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除了与政策自身有关之外,还与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支持、政策执行的环境与制度有关。所以,为了减少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有必要运用正式制度对其加以限制和规定。但要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仅仅重视正式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立足政策实施的实际背景,重视非正式制度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和制约。当然,并非每一个政策都出现执行力不足的情况,笔者只是研究执行出现偏差的政策。本文所描述的政策无论从那个角度讲,都不能说是得到完全执行,所以用执行力不足来描述政策执行的情况。与此同时,笔者长期生活在X镇,利用本土经验弥补参与观察式的不足。同时,X镇在2017-2019年危房改造户总数居全县第一,且留村人口中妇孺居多,这便给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以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借鉴北京大学的张静教授在《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中采用的结构/制度方法,进一步分析贵州省X镇的农村危房改造执行的实例,找出影响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力的深层原因。文章最后,笔者提出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必须要构建与正式制度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内容,及探索性的提出合理变迁非正式制度的意见,达到实现公共政策的预期目标,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执行力。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力;非正式制度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

1.4.1 调研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结构/制度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6 研究的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2.1.2 公共政策执行

2.1.3 公共政策执行力

2.1.4 农村危房改造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路径依赖理论

第3章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力不足实地调查

3.1 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概况

3.1.1 X镇农危改的执行情况

3.1.2 X镇农危改取得的成效

3.2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3.2.1 政策曲解执行

3.2.2 政策附加执行

3.2.3 政策象征执行

3.3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3.1 道德和情面压力阻滞政策目标的实现

3.3.2 风俗习惯形成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

3.3.3 利益多元化滋长潜规则

3.3.4 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4章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力的提升路径

4.1 完善正式制度的体系

4.1.1 完善政策的监控机制

4.1.2 完善政策的信息沟通机制

4.2 合理诱导政策执行中的非正式制度变迁

4.2.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4.2.2 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网络

4.3 正确处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4.3.1 尊重非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

4.3.2 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补充正式制度的研究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师德师风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共青团创业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