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信息解题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9-13

中学语文新课标把抓好“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 为达成这一目标,考查能力的题量逐年加大,这个导向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能力呢?

首先,应明确题目的来源。 其实,任何题目都来自生活,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靠概念表示,思想感情凭借句子表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依赖语言去表现。 总之,文章是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 因此,考查语文能力的试题,小至字、词的解释、 句意的理解,大至语段、文章的整体阅读分析,以及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等,都可以利用语境———解题信息源确定思路,只要能够抓准有效信息,就能迅速准确地作出答案。

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是阅读基础, 利用解题信息源,从而获取有效信息,答案就会准确无误。 例如:

(1)一百看来 ,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 ,前仆后继 ,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前仆后继 ”与 “前赴后继 ”一字之差 ,为什么不用后者呢 ? 这个语境中的“奋斗牺牲”所提供的信息,是摹状奋斗牺牲的无畏情态,在极端恶劣的境况下,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又勇敢前进,强调了英勇壮烈,而只有“仆”字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来,解释为“倒下”,从“仆”字的情味和表达效果上讲最生动、最形象。

(2)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 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这里的“风浪”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的信息显示:它不是指 “原野 ”上的自然 “风浪 ”,由 “平静 ”作了限定 ;“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直接表明是指民族间的政治冲突,所以“风浪”的词义就能准确地解释出来,同时体现出形象的比喻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从语境———解题信息源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实现上述能力要求的最近通途。 例如:

(3)周厉王“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 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这两句是写“止谤者”的下场。 “止谤”、“暴君”、“敌”等信息显示“土壅而川决”是形象地描绘人民反抗其罪恶统治的情形, 较之于直接描写更富有图画色彩和感受力,因而,具有丰富的表意功能。

(4)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那么甲 ,于较新的机运是那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那么乙 。

句中“不解”的宾语由四个短语构成,语势深沉激愤。 从中间两个短语可获取这样的信息:句子的表意特点是用反义成语对它们的陈述对象作概括。 其次“疾首蹙额”是以感情、神态形容厌恶、愤恨的样子;“委曲求全”是勉强、迁就以求事成之意。 第三,“旧状况”与“新的机运”属反对型,“已成之局”与“初兴之事”属顺对型。 抓住了这三个方面的有效信息,就可以判定甲乙两处都选D项。

备选项:

甲:A熟视无睹B喜闻乐见C顺适心意D心平气和

乙:A吹毛求疵B不以为然C评头品足D求全责备

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和语段的分析、 概括之类的题目,抓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眼:1看关联词的管辖范围,若无关联词,从意念上考虑;2表示偏正关系的句子,把握好正句; 3关键性的副词和代词; 4从该段文字所反映的事物出发,按生活逻辑或思维逻辑对其进行整体检验。 例如:

(5)这些就应该先行打它落水 ,又从而打之 ;如果它自坠入水,其实也不妨又从而打之,但若是自己过于要好,自然不打亦可,然而也不必为之叹息。 叭儿狗如可宽容,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因为它们虽然非常势利,但究竟还有些像狼,带着野性,不至于如此骑墙。

这是由两个多重复句构成的语段, 要指明每个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关系并综合概括语段的意思,可抓取如下信息:1第一个多重复句的首句 表明了观 点 ,“应该 ”,是个关键 性的词语 。 2“如果”句领起的是“叭儿狗”自坠于水,“也不妨又从而打之”, 句中“先行”、“又”、“又”表明了第一层当在此处且为并列关系。 3至于“但”领起的转折,是为着论证严密,当属第二个层次。 4第二个多重复句的第一二句为第一层,由“如”字表示假设关系;5“因为”之后的内容是对第二句“结果”的阐释,属先果后因的表述方式,当属第二个层次。

这样,两个多重复句之间的就明确了:一是“应该”打,一是拿叭儿狗和别的狗对比,更突出了“完全应该打”,丝毫不能宽容。 在此基础上,写出句子的含义就十分准确:即不要被反动派的帮凶的虚伪性、欺骗性所迷惑,不能心慈手软。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乃至语言都可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写出一流的文章。 例如:

(6)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 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 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这则材料可抓取如下信息:1四处省略号,提醒考生通过想象补写或续写,使内容完整;2描写环境、气氛:从人的话语情态和老皮剥落时“细微”而“清晰”的响声透示出,是一个和谐愉悦、 情趣悠闲造成的恬静的自然氛围;3“赞美”、“赞叹”所显示的神态是欢愉、开朗、悠闲;“深有感触”是在“赞”语之后发出的,则显示出学习深思熟虑、豁达卓识的特点。 这些信息决定了他们的话应具有浓重的抒情味, 也正是这些信息确定了这种抒情语言是由状物、议论、评说等内容组合成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如果能够达到这些要求,无论是出什么样的试题,都能够在信息源中寻出答题信息。 至于题目中特设的障碍和“模糊度”,是其中的虚假信息,它与作者“胸境”中的“思路”,是绝对不能并存的。 因而,从语境———答题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具有科学性,是培养能力的关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感悟作文教学下一篇:遗嘱继承公证的相关问题探究

热门文章

语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