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管理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职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据教育专家调查发现,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职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比高中生存在更多的养成教育问题,这使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一大令人头痛的问题。

第一篇:中职教育管理论文

深化中职教育改革 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总量很大,就业压力也很大,要实现充分合理就业,使大部分人在就业前就具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和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我国的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职业教育中,“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共识,为此,要注重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重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区别

1. 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中等教育是以理论教学主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便进一步升学、深造;中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性为主的教育,其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中级应用型人才(或称为中级实用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它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将熟练的生产技能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管理中。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放在熟练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而普通中等教育的重点是放在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上的学习上。

2. 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课程的设计上,普通中等教育是根据基本理论知识完整性的来展开的,据此,将课程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强调基础知识面要广,以便适应将来升学、深造的需要。而中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或者说是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来展开的。它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需的技能或者素质体系,根据这一能力体系再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岗位或职业需要什么知识与能力,就上什么课、进行什么技能训练。

3. 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中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中等职业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将技能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常常是边教边干,边干边学,以行动为导向。

4. 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区别。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业务要求上,都与一般的普通中等教育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在结构上,强调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要求教师努力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技能,要求教师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或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同时,要引进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来充当技能训练的教师。

二、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1. 更新教育观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先导。目前,面对迅速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急需大量人力资源支撑的事实,我们更需凝心聚力,更新教育观念,坚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努力探究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律,使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使技能培养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2. 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岗位能力本位的原则。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它是培养具有能实际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技能实用性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体现岗位技能本位的原则,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特别要围绕核心技能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其中包括基本理论与基本素质、专业技术与技能、实践环节间的整合。课程的内容要关注专业的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的改进,主动纳入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弊端,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交互状态之中。另外,课程设置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以便达到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

3. 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把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带进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意识。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园,走进企业,边学边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应用于技能的学习中。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实训模拟情景展演、模拟幼儿音乐课场景、角色的转变等。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成为“像企业的技术人员”那样的人。专业教师可定期到企业实习,让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一来教师边教边学,借此机会教师也可以收集到一些在课本上无法得到的信息,经过对资料的整合、归类,编写真正适合中职学生教育教学的教材,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修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料。

5. 校企深度合作。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要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由理论或实训教师带队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管理、现场模拟、现场动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工作的性质,了解企业的工作制度。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工作的环境,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进行定位。另外,校企合作是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的重要保证。学校在教学中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解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基本特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作者:刘顺梅

第二篇:加强中职生养成教育,唱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歌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据教育专家调查发现,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职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比高中生存在更多的养成教育问题,这使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一大令人头痛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抓好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养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受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素质等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在中小学阶段因没能较好地接受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思想道德教育,从而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貌等习惯。突出问题如下:

1.在生活习惯上,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习惯,一部分新生不能保证每天早晨洗面刷牙,绝大部分学生不想或者不会铺装叠被子、扫地,大部分学生不想穿校服、运动鞋,少部分学生的发型不符规定,一半学生不想戴校卡,少部分学生有抽烟喝酒、赌博的陋习,而且屡教不改,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劳动观念、勤俭节约意识,表现为扫地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洗衣服时水龙头可以开很长时间或者不关,离教室、宿舍不关门窗、水电等。

2.在学习习惯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迟到、旷课、早退、睡懒觉、玩手机、看小说等不好的学习习惯常常可见,原因可能是大部分的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中职学校并不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

3.在文明礼貌习惯上,存在很多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随地乱吐痰、乱丢垃圾及就餐不排队的问题,一些学生还存在顶撞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问题,甚至说脏话、举止不文明等。

4.“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比较突出,法制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差,抵抗诱惑的能力差,一部分学生干什么事只想自己,自我意识强,不考虑别人,甚至沉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加强养成教育,唱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之歌

要使孩子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必须加强养成教育。

1.从新生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身边抓起。

大部分新生刚入校,有很多不良习惯,如刚入校不重视不狠抓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势必会增加以后的德育工作难度,势必会影响教学等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每天在到校、到课、仪表、课堂、行为礼貌、卫生等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是必需的,如,要尊重别人,必须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要认真值日;宿舍里,衣物摆放整齐,地面整洁干净;餐厅内,学生就餐有序,不拥挤和浪费。学校和老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如班级一天一次评比,一周一次小结,一月一次汇总,学校期末表彰“优秀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使中职生在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有明确的要求、规范、制度。

(1)学校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要整理好内务、搞好值日工作、按时上课积极出操、文明礼貌、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校园环境等。

(2)要矫正、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必须靠制度、靠规范。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规章制度来强化管理,如《学生手册》、《学生下厂实习规章制度》、《教师实习指导规范》、《教师岗位制度细则》。

3.以身作则。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起表率作用,严格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即要求学生不能迟到,老师首先要做到不迟到,要求学生着装礼仪要得体,老师首先不能穿的不得体,要求学生注意文明礼貌,老师首先不能不文明礼貌等。同时设立教师行为习惯意见箱,让全校师生提建议改变教师的行为习惯,每年让全校师生参与学校评选“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这样不仅会激励教师,而且会感染学生。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家庭总是吵闹不休,有的家庭总是麻将声不断,有的家庭总是烟雾缭绕,势必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要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

(3)学校在“养成教育”活动中要积极发挥作用,家长应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持之以恒,重在到位。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不能纸上谈兵或者搞形式主义,加上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须到位、持之以恒,该如何做呢?

(1)讲到位。“讲到位”就是针对学生思想的具体实际,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给学生讲清楚应该怎样做,不能做什么。

利用早操时间经常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常讲、经常抓,学生才有可能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发现问题随时讲。大多数学生对自身的一些不良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时发现随时教育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重问题专题讲。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校要专门召开大会专题讲。如学生打架闹事,得知后及时召开大会进行强调和严肃处理,因问题具体,要讲到位,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2)训练到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要让学生在参与具体实践活动中,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和管理。学校要坚持把学生行为的习惯训练渗透在学校的每一项活动之中,把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作为训练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比如每天早上值周学生、值周老师要站在教学楼大门口检查学生是否戴校卡、是否穿校服等;课间操做到队列整齐、动作规范。对这些活动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是德育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和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加强中职生养成教育,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抓,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潘满库.养成教育要抓好几个环节.中国教育报,2008-11-27(9).

[2]彭湘雯.高职高专学生行为习惯的心理分析及养成教育探讨.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7).

[3]南志忠.养成教育重在“到位”.中国教育报,2006-09-05(5).

作者:谭丽君

第三篇:关于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教育工作全面展开,职业教育对人们素养、提升专业水平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尤其是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关注。本文则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展开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道德教育实践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针对会计这一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专业实施的传授,更是职业道德引导与培养。会计与一般工作性质不同,会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平与自我约束。因而,中职学校展开会计教学中,逐渐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证明,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未来会计就业,更好的进行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策进行论述与探讨,具体阐述如下。

一、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化与职业性,会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与工作能力。又因会计工作关系财务、关系企业的命脉,因而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被企业、被社会所关注。针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为社会广泛关注,中职学校教学中,会计学科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备较强的现实价值,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未来更好的就业十分重要。

此外,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会计造假等等现象频频出现,对市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而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聚焦到会计工作人员身上。一些学者开始质疑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人们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中职学校教学职业道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有助于更好的从事会计工作。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

1.学生职业道德基础较差。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一些未考上高中、未考上大学与大专等这类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学习自觉性较差,对教育兴趣较低。导致这些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由于年龄较小,不适合就业,同时为了提升自身会计技能,往往选择中职教育继续学习会计知识,学生生源的影响,促使中职学校中多数的会计学科的学生知识与素养参差不齐。

此外,由于中职学校致力于职业教育,旨在提升大众的素养与技能。因而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严格,多数年龄较小,没机会进行大学教育的人,选择中职教育。形成了中职学校中会计学生职业道德基础较差这一问题。

2.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落实不足。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一些中职学生过于关注就业率,重视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培养,提升实际会计工作能力。却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忽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逐漸形成了一些中职学校会计学生就业率不断提升,到学生工作实践难以达到预期会计要求,会计纰漏不准确、暗箱操作等等现象频繁出现,体现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不足,体现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三、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应对对策

1.差异化职业道德引导与教育。

新时代中职学校需以创新、差异化教学模式,展开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首先,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观察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与理解,了解学生对会计诚信工作的看法。通过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与培养,对轻视与忽视会计诚信工作的学生,进行重点职业道德引导与教育;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实践中,对忽视诚信工作、职业道德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引导,展开诚信教育;然后,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通过差异化引导与教育,提升会计教学中,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

2.强化与落实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进行会计教学中,不仅仅是会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引导与培养学生诚信、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深入贯彻与落实职业道德教育,逐渐提升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第一,中职会计教师,进行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会计知识教学中,通过长期的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与诚信意识。

第二,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方式,将抽象、难以理解的职业道德,通过案例分析与讲解,让中职学生能更加清晰、明了的接受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与重要性。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职业道德,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

第三,进行法律内容与行业规范教学,促进中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落实,提升教学实际效果。中职教师需要将会计相关知识讲解给学生,包括会计违法行为、重大会计信息造假等,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教师在会计教学中,将会计规范与行业一般的工作方式讲解给学生,保证学生在未就业,对会计工作有个大概的轮廓。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需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学生具备会计工作能力的同时,能自觉要求与约束自身行为,符合会计准则与会计人员职业规范,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此外,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长期、缓慢的工程,需要中职学校的重视与关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落实职业道德教育,逐渐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诚信理念,更好的从事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潘思琪.浅谈当前职业院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

[2]李华.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2).

[3]刘春才.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

[4]戚飞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05).

[5]李瑞康.浅谈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当代旅游,2019(02).

作者简介:罗嘉欣(1990.12-),女,重庆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作者:罗嘉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工作学年论文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