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2022-09-12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阶段,当代大学生毕业难、就业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并且同时提出“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成为检验各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结果的重要标尺。近期,随着国家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方针,倡导就业观念转变以及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新的就业理念,我国各大高校都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各大高校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而企业家精神与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契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校大学生不仅是“双创”背景下,我国各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一种手段。换句话说,培育高校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是一条大学生通往成功创业的智慧之路。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含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科技的强弱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科技强的关键在于创新。当前国际竞争本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就是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指的是理论知识去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创造,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括抽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具体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实践创新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以新颖独特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并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想法、新方案、新方法以及新成果的本领。创新与创业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创业也离不开创新,成功的创新蕴含在产生在创业之中。创新思维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它推动着当代大学生创业者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对创业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创造性实践能力是创业者最重要的竞争力,是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目前,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课程与实践相融合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鼓励进行创业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关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曾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蕴含着新的含义,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侧重倡导的是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是在规则基础上的大胆尝试。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培养当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们不断地创新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所谓创业精神是指以创新精神为指导,把创新观念转化为创新实践蓝图的思维操作意识。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创业实践来实现,正如毛泽东指出:“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创业精神形成的观念蓝图、形象蓝图等都是创新精神自觉能动性的具体本质表现。只有将抽象的创新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前提

古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明古人对家国情怀非常看重,如“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企业家精神中的家国情怀指的是自己利益的实现要以国家利益的实现为前提条件,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多做公益事业。企业家必须要有家国情怀,是因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应该具体体现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坚定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只有做好以上这几点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只有将自身能力的提升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有发展前景的成果,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实现自身长久的发展。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家国情怀,那他的创新创业一定注定是失败的。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保证

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工匠精神在当今时代指的就是苦练内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提质增效,努力攻克核心技术以及关键工艺装备,提高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为促进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有力支撑。当今时代的企业家不像古代的匠人直接从事生产,但是发展企业需要专注精神,需要争创一流精神,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而这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重要保证,大学生通过学习新时代企业家志存高远,精益求精的良好品格,学习中华民族的“敬业乐群”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理念,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克服浮躁心态以及急功近利的行为。

三、如何基于企业家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目前,现代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将企业家精神教育纳入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新时代企业家,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发展中国创新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兴趣

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优秀企业家案例进行教学,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总结创业过程、创业方法和规律。可以定期举办“优秀企业家交流论坛”等活动,请优秀的企业家到高校来,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通过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创业成都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和讨论等教学方式,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实践课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们能够在已有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带动学生体验创业生活。还可以通过参加分级分阶段的大创项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时期学习的需求,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实现当代高校教育的目的。通过培养出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在大学生中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去提高当代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高校可以通过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创业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成果的老师和学生。不断的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奖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参与其中,培养越来越多创业人才,激发当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热情,营造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大学生视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的企业家精神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道路上的指明灯,通过培养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创业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们鼓励当代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可以通过对企业家的精神的内涵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核心价值,并基于新时代企业家的精神进行多渠道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才能帮助当代大学生真正找到的方向,帮助当代大学生少走弯路。所以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不管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基于企业家的精神对大学生的创业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经发展迅速,企业家精神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质的飞越的引领力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强的创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本文从创新创业能力出发,以新时代大学生企业家精神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为主线路,指出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出基于企业家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畅军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变革的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5):25-27.

[2] 宋妍,王占仁.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引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1):52-57.

[3] 张天华,黄丽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就业教育对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28-131.

[4] 马恩全集(23)[J].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2.

[5] 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445.

[6]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

[7] 李世鹏,陈昊,邱菊.信息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151-152.

[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大学《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改进的探究下一篇:共享单车用户使用习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