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023-03-03

第一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让其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

1、2班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内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6单元;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叙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

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特点,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答题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使其智力得以发展。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具体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拓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学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01-03周 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04-06周 第2单元 探秘水的世界

第07-09周 第3单元 溶液 第10-10周 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11-13周 第4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4-15周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16-17周 第6单元 燃料和燃烧 第18-19周 第20-期末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第二篇: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目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9上教案

第一章 §

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doc

§

1、2化学研究什么.doc

§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doc

§

1、4第一章复习.doc

第2章 §

2、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doc

§

2、2性质活泼的氧气.doc

§

2、3奇妙的二氧化碳.doc

§

2、4水的净化.doc

§

2、4自然界中的水.doc

第3章§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第2课时).doc§

3、2分子、原子、离子.doc

§

3、2分子与原子、原子定义.doc

§

3、2离子.doc

§

3、2原子结构与相对原子质量(2课时).doc

§

3、3元素元素符号.doc

§

3、3公开课教案.doc

§

3、3组成质的化学元素.doc

§

3、4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

第4章§

4、1燃烧与灭火.doc

§

4、1燃烧与灭火.(公开课)doc.doc

§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doc

§

4、3化石燃料的利用.doc

第5章 §

5、1金属与金属矿物.doc

§

5、2铁的冶炼合金.doc

§

5、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doc

第6章 §

6、1物质的溶解.doc

§

6、2溶液组成的表示.doc

§

6、3 物质的溶解性.doc

§6复习.doc

第7章§

7、1溶液的酸碱性.doc

§

7、2常见的酸和碱.doc

§

7、3酸和碱的反应.doc

§

7、4酸、碱、盐的应用.doc

第8章 §

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doc

§

8、2淀粉油脂.doc

§

8、3蛋白质和维生素.doc

第9章 §

9、1化学与能源.doc

§

9、2化学与材料.doc

§

9、3化学与环境.doc

第三篇: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单元测试(最终版)

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sin45°的值等于( )

A. B.

C.

D.

2.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的长为m,∠B=40°,则直角边BC的长是( )

A. msin40° B. mcos40° C. mtan40° D. 3.如图,在Rt△ABC中,∠C=90°,AB=5,AC=2,则cosA的值是(

)

A. B. C. 如图放置,则

D.

4.正方形网格中,的值为(

)

A. B. C. D. 2 5.用计算器验证,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sin18°24′+sin35°26′=sin54° B. sin65°54′-sin35°54′=sin30° C. 2sin15°30′=sin31° D. sin70°18′-sin12°18′=sin47°42′ 6.四个规模不同的滑梯A , B , C , D , 它们的滑板长 250m , 200m , (平直的)分别为300m ,200m;滑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分别为30°,45°,45°,60°,则关于四个滑梯的高度正确说法(

)

A. A的最高 B. B的最高 C. C的最高 D. D的最高

7.(2015•巴彦淖尔)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4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是(

)

A. 20海里 B. 40海里 C. 20海里 D. 40海里

8.若cosα=, 则锐角α的大致范围是(

)

A. 0°<α<30° B. 30°<α<45° C. 45°<α<60° D. 0°<α<90°

9.如图,在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m,∠A=35°,则直角边BC的长是( )

A. msin35° B. mcos35° C. D.

10.(2014•泰州)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 )

A. 1,2,3 B. 1,1,

C. 1,1,

D. 1,2,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如图,当太阳光与地面成55°角时,直立于地面的玲玲测得自己的影长为1.25m,则玲玲的身高约为________ m.(精确到0. 01m)(参考数据:sin55°≈0.8192,cos55°≈0.5736,tan55°≈1.428).

12.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m,到达B点,在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60°(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的高度是________ 米.(结果保留根号)

13.如果α是锐角,且tanα=cot20°,那么α=________ 度.

14.小虎同学在计算a+2cos60°时,因为粗心把“+”看成“﹣”,结果得2006,那么计算a+2cos60°的正确结果应为________

15.小明乘滑草车沿坡比为1:2.4的斜坡下滑130米,则他下降的高度为________ 米.

16.在△ABC中,∠A=120°,AB=4,AC=2,则sinB的值是________

17.(2016•荆州)全球最大的关公塑像矗立在荆州古城东门外.如图,张三同学在东门城墙上C处测得塑像底部B处的俯角为18°48′,测得塑像顶部A处的仰角为45°,点D在观测点C正下方城墙底的地面上,若CD=10米,则此塑像的高AB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tan78°12′≈4.8).

18.cos240°+cos2α=1,则锐角α=________度.

三.解答题(共6题;共42分) 19.(2015•泸州)如图,海中一小岛上有一个观测点A,某天上午9:00观测到某渔船在观测点A的西南方向上的B处跟踪鱼群由南向北匀速航行.当天上午9:30观测到该渔船在观测点A的北偏西60°方向上的C处.若该渔船的速度为每小时30海里,在此航行过程中,问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多少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计算结果用根号表示,不取近似值).

20.如图,某人在一栋高层建筑顶部C处测得山坡坡脚A处的俯角为60°,又测得山坡上一棵小树树干与坡面交界P处的俯角为45°,已知OA=50米,山坡坡度为12(即tan∠PAB=12,其中PB⊥AB ),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此高层建筑的高度OC.(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2)求坡脚A处到小树树干与坡面交界P处的坡面距离AP的长度. (人的高度及测量仪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21.已知,如图Rt△ABC中,AB=8,BC=6,求sin∠A和tan∠A.

22.如图,为了测量河宽,在河的一边沿岸边选取B、C两点,在对岸岸边选择点A.测得∠B=45°,∠C=60°,BC=30米.求这条河的宽度(这里指点A到直线BC的距离). (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2≈1.4,3≈1.7)

23.如图分别是某型号跑步机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已知踏板CD长为2米,支架AC长为0.8米,CD与地面的夹角为12°,∠ACD=80°,(AB‖ED),求手柄的一端A离地的高度h.(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12°=cos78°≈0.21,sin68°=cos22°≈0.93,tan68°≈2.48)

24.小明想测量位于池塘两端的A、B两点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平行的道路EF行走,当行走到点C处,测得∠ ACF=45°,再向前行走100米到点D处,测得∠ BDF=60°.若直线AB与EF之间的距离为60米,求A、B两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

【分析】根据

即可求解.

【解答】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答案】B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cos40°=,

∴BC=AB•cos40°=mcos4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3.【答案】B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Rt△ABC中,∠C=90°,AB=5,AC=2, ∴cosA=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4.【答案】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作EF⊥OB,则求cos∠AOB的值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边的比的问题. 如图,作EF⊥OB,

则EF=2,OF=1,由勾股定理得,OE=.

=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5.【答案】D

【考点】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析】【解答】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出各个三角函数的数值,进行分别检验 .sin70°18′-sin12°18′=sin47°42′ .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加减法运算 .

6.【答案】B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解答】A.的高度为:300×sin30°=150(米) .

B.的高度为:250×sin45°=125 ≈176.75(米) .

C.的高度为:200×sin45°=100 ≈141.4(米) .

D.的高度为:200×sin60°=100 ≈173.2(米) .

所以B的最高 .

正确的是

故选:B. 【分析】利用所给角的正弦值求出每个滑板的高度,比较即可 .

7.【答案】C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CAD=30°,∠CBD=60°, ∵∠CBD=∠CAD+∠ACB, ∴∠CAD=30°=∠ACB, ∴AB=BC=40海里,

在Rt△CBD中,∠BDC=90°,∠DBC=60°,sin∠DBC=∴sin60°=,

=20(海里).

∴CD=40×sin60°=40×故选:C.

【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求出∠CAD=30°,∠CBD=6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AD=30°=∠ACB,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B=BC=20,然后解Rt△BCD,求出CD即可解答.

8.【答案】C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解析】【解答】解:∵cos30°=∴cos45°

∴锐角α的范围是:45°<α<60°. 故选C.

【分析】理解几个特殊角的度数以及余弦值,根据余弦函数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可作出判断.

9.【答案】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sin∠A= ∴BC=msin35°,

∵AB=m,∠A=35°, , cos45°=

, cos60°=, 且<<

, 故选:A.

【分析】根据正弦定义: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正弦可得答案.

10.【答案】D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22【解析】【解答】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1+1=(

2)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底边上的高是 =

,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二.填空题

11.【答案】1.79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玲玲的身高=影长×tan55°=1.25×1.428≈1.79(m)。 故答案为:1.79。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切的概念、计算器的使用。

12.【答案】53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CBD=60°,∠CBD=∠A+∠ACB, ∴∠ACB=∠CBD﹣∠A=60°﹣30°=30°, ∵∠A=30°, ∴∠A=∠ACB, ∵AB=10, ∴BC=AB=10,

在R△BCD中,CD=BC•sin∠CBD=10× 32=53 . 故答案为53 .

【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ACB的度数,得到BC的长度,然后在直角△BDC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13.【答案】70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tanα=cot20°, ∴∠α+20°=90°, 即∠α=90°﹣20°=70°. 故答案为70.

【分析】根据一个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即可求解.

14.【答案】2008

【考点】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析】【解答】解:∵a﹣2cos60°=2006, ∴a=2007.

∴a+2cos60°=2007+1=2008. 故答案为:2008.

【分析】根据错误的运算先确定a的值,然后求出正确的结果.

15.【答案】50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坡比为1:2.4, ∴BC:AC=1:2.4, 设BC=x,AC=2.4x,

则AB=AC2+BC2= x2+2.4x2=2.6x, ∵AB=130米, ∴x=50,

则BC=x=50(米). 故答案为:50.

【分析】根据斜坡的坡比为1:2.4,可得BC:AC=1:2.4,设BC=x,AC=2.4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题意可知AB=130米,求出x的值,继而可求得BC的值.

16.【答案】2114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过C作CD⊥BA,交BA延长线于点D, ∵∠BAC=120°,∴∠CAD=60°, 在Rt△ACD中,∠ACD=30°,AC=2, ∴AD=12AC=1,

根据勾股定理得:CD= AC2-AD2=3,

在Rt△BCD中,CD=3 , BD=BA+AD=4+1=5, 根据勾股定理得:BC= CD2+BD2=28, 则sinB= CDBC=328=2114. 故答案为:2114 .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作CD垂直于BA,交BA延长线于点D,在直角三角形ACD中,利用邻补角定义求出∠CAD=60°,进而确定出∠ACD=30°,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由AD+DB求出D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出sinB的值.

17.【答案】58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CE⊥AB于点E,BE=DC, ∵∠ECB=18°48′, ∴∠EBC=78°12′,

则tan78°12′= ECBE = EC10 =4.8, 解得:EC=48(m),

∵∠AEC=45°,则AE=EC,且BE=DC=10m, ∴此塑像的高AB约为:AE+EB=58(米). 故答案为:58.

【分析】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EC的长,进而得出AE的长,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EC的长是解题关键.

18.【答案】50

【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22【解析】【解答】解:∵cos40°+cosα=1,

∴α=90°﹣40°=50°.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余弦平方和等于1.

三.解答题

19.【答案】解:过点A作AP⊥BC,垂足为P,

设AP=x海里.

在Rt△APC中,∵∠APC=90°,∠PAC=30°, ∴tan∠PAC=CPAP, ∴CP=AP•tan∠PAC=33x.

在Rt△APB中,∵∠APB=90°,∠PAB=45°, ∴BP=AP=x. ∵PC+BP=BC=30×12, ∴33x+x=15, 解得x=153-32, ∴PB=x=153-32, ∴航行时间:153-32÷30=3-34(小时).

答: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3-34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PC⊥AB,然后设PC=x海里,分别在Rt△APC中与Rt△APB中,利用正切函数求得出PC与BP的长,由PC+BP=BC=30×12,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求得x的值,再计算出BP,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

20.【答案】解:(1)∵∠OCA=300

, ∠COA=900

, OA=50 ∴OC=503 (2)作PD⊥CO 设PB=x,则AB=2x,OB=DP=50+2x,CD=503-x 00∵∠PCO=4

5, ∠CDP=90

∴CD=DP 50+2x=503-x, x=

AP=5·503-13=5015-53≈27.3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21.【答案】【解答】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C=AB2+BC2=10, sin∠A=BCAC=610=35;

tan∠A=BCAB=68=34.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可得答案.

22.【答案】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如图所示: 在Rt△ACD中,∵∠C=60°, ∴tanC=ADCD=3, ∴CD=33AD,

在Rt△ABD中,∵∠B=45°, ∴tan∠B=ADBD=1, ∴AD=BD,

∵BC=BD+CD=30米, ∴AD+33AD=30米, 解得:AD=15(3﹣3)≈19.

答:河的宽度约为19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分析】作AD⊥BC与D,由三角函数得出CD=33AD,AD=BD,由已知条件得出关于AD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23.【答案】解:过C点作FG⊥AB于F,交DE于G.

∵CD与地面DE的夹角∠CDE为12°,∠ACD为80°,

∴∠ACF=∠FCD﹣∠ACD=∠CGD+∠CDE﹣∠ACD=90°+12°﹣80°=22°, ∴∠CAF=68°,

在Rt△ACF中,CF=AC•sin∠CAF≈0.744m, 在Rt△CDG中,CG=CD•sin∠CDE≈0.42m, ∴h=0.42+0.74=1.156≈1.2(米),

答:手柄的一端A离地的高度h约为1.2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分析】过C点作FG⊥AB于F,交DE于G.在Rt△ACF中,根据三角函数可求CF,在Rt△CDG中,根据三角函数可求CG,再根据FG=FC+CG即可求解.

24.【答案】试题解析:过点 A作AM⊥EF , 过点B作BN⊥EF , 垂足分别为点M、N

在Rt ΔACM中

, ∠ACF=45°

, AM=60米 则CM=60米 ∵ CD=100米 ∴ MD=40米

在Rt ΔBDN中

, ∠BDF=60°

, BN=60米 则DN= 603=203 米 ∵ AB //EF ∴∠ BAM= ∠ AMB= ∠ BNM=90 °∴四边形AMNB为矩形 ∴ AB=MN=40+ 203 米

∴ AB ≈74.6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过点 ,然后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解即可.

第四篇: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XX教育

化学

学科导学案(第

次课)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多为基础,中考考察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教学目标

考点分析

1.

熟练掌握相关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2.

理解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矿物性质;

3.

了解化学变化实质,熟练掌握化学语言

教学重点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金属非金属性质等

教学方法

面授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是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硬度、气味、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等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性质用词:能、是、有、可以、会等。性质决定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变化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体现了物质有何性质】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丝生锈,轮胎爆炸

B.灯泡发光,食物腐烂

C.烧制陶瓷,红磷燃烧

D.玻璃碎裂,工业制氧气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的可燃性

B.汽油的挥发性

C.氧气的氧化性

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

(3)化学方程式

(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约占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通电

1.

电解水

2H2O

====

2H2↑

+

O2

(负氢正氧二比一)

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矾:沉降作用

过滤:固液分离

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2.

O2物理性质:密度比

溶于水

点燃

点燃

O2化学性质:很活泼,有

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点燃

C

+

O2

===

CO2

2H2

+

O2

===

2H2O

点燃

S

+

O2

===

SO2(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

点燃

2Mg

+

O2

===

2MgO(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

点燃

3Fe

+

2O2

===

Fe3O4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黑色固体)

3.CO2物理性质:

密度

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CO2化学性质:

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

CO2用途:

人工降雨

制碳酸饮料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反应

加热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MnO2

2H2O2

===

2H2O

+

O2

发生

装置

酒精灯、试管、

铁架台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

装置

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空气法

操作

要点

查气密性

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下,不漏气

收集

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集满

其它

棉花作用: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

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

催化剂特点:1.

2.

3.

验证O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

CO2实验室制法

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集满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左边

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右上

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上边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右下

1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

1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双氧水分子

2个氮气分子

3个氯离子

1个铝离子

2个硫酸根离子

n个氢氧根离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是正五价

双氧水中氧元素是负一价

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化合价

Na

Cl

OH

Cu

Fe

Fe

SO4

离子符号

Na

+

Cl

-

OH

-

Cu

2+

Fe

2+

Fe

3+

SO4

2-

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

第1步: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面,并标出化合价

原子团(..根)要加括号

第2步:将化合价数字前后交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第3步:右下角数字约分成最简比,数字‘

1

’省略不写

原子团个数为‘

1

’,一定要去掉括号

4、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某化某(化合物中含两种元素)

氢氧化某

(化合物中含氢氧根

OH

)

某酸某

(化合物中含硝酸根NO3、碳酸根CO3

、硫酸SO4等)

某酸

(

HNO3

H2CO3

H2SO4

)

氯化氢

HCl

硝酸

HNO3

碳酸

H2CO3

硫酸

H2SO4

过氧化氢H2O2

氢氧化钠

NaOH

氯化钠

NaCl

硝酸钠

NaNO3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钠

Na2SO4

二氧化锰MnO2

氢氧化钾

KOH

氯化钾

KCl

硝酸钾

KNO3

碳酸钾

K2CO3

硫酸钾

K2SO4

四氧化三铁Fe3O4

氯化银

AgCl

硝酸银

AgNO3

五氧化二磷

P2O5

氯化铵

NH4Cl

硝酸铵

NH4NO3

碳酸铵

(NH4)2CO3

硫酸铵

(NH4)2SO4

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

Ca(OH)2

氯化钙

CaCl2

硝酸钙

Ca(NO3)2

碳酸钙

CaCO3

硫酸钙

CaSO4

氧化镁

MgO

氢氧化镁

Mg(OH)2

氯化镁

MgCl2

硝酸镁

Mg(NO3)2

碳酸镁

MgCO3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钡

Ba(OH)2

氯化钡

BaCl2

硝酸钡

Ba(NO3)2

碳酸钡

BaCO3

硫酸钡

BaSO4

氯化锌

ZnCl2

硝酸锌

Zn(NO3)2

硫酸锌

ZnSO4

氧化铜

CuO

氢氧化铜

Cu(OH)2

氯化铜

CuCl2

硝酸铜

Cu(NO3)2

硫酸铜

CuSO4

氧化汞HgO

硝酸汞

Hg(NO3)2

氧化亚铁

FeO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氯化亚铁

FeCl2

硝酸亚铁

Fe(NO3)2

硫酸亚铁

FeSO4

氧化铁

Fe2O3

氢氧化铁

Fe(OH)3

氯化铁

FeCl3

硝酸铁

Fe(NO3)3

锰酸钾K2MnO4

硫酸铁

Fe2(SO4)3

氧化铝

Al2O3

氢氧化铝

Al(OH)3

氯化铝

AlCl3

硝酸铝

Al(NO3)3

高锰酸钾

KMnO4

硫酸铝

Al2(SO4)3

氧化物

5.化学式有关计算

(1)计算化学式中加点元素化合价

例:计算H2O2

(+1)×2+2x=0

x=-1

Na2S2O3

O2

Cu2(OH)2CO3

(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Mr

相对原子质量

Al

:

27

S

:

32

O

:

16

Mr[Al2(SO4)3]

=

27

×

2

+

32

×

3

+

16

×

4

×

3

=

342

练习:计算CaCO3

Ca(OH)2

NH4NO3

Cu(NO3)2

的相对分子质量

Mr[CaCO3

]

=

Mr[Ca(OH)2

]

=

Mr[NH4NO3]

=

Mr[Cu(NO3)2

]

=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Fe2O3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10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14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NH4NO3中,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多少克NH4NO3中含100克氮元素?

6、化学式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

表示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

或物质中所含原子、离子的个数比(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例:H2O

表示物质水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NaCl

表示物质氯化钠

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

“CO2”的含义: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维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B.

1个维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维C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D.

维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E.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F.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G.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

H.维C是氧化物

7、物质的分类

A

B

C

【A和B中都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C中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

A中只含有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单质,

B中含有两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化合物,B还可能是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同一种微粒构成)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冰水混合物

氧化铜

稀有气体

高锰酸钾

液氮

干冰

大理石

碳酸钙

氦气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钙

纯净水

二氧化锰

碳酸氢铵

蒸馏水

稀盐酸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单质有

化合物有

氧化物有

混合物(无化学式):空气、海水、溶液等

金属单质

:Mg、Al、Zn、Fe、Cu等

物质

单质

分类

非金属单质:C、P、S、H2、O2、N2等

有机物:CH4、酒精等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MgO、MnO2、Fe2O3等

氧化物

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H2O、CO、P2O5等

酸:HCl、H2CO3、H2SO4、HNO3等

无机物

碱:NaOH、Ca(OH)2等

盐:Na2CO3、FeSO4、AgNO3等

8、其他知识点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1.原子

中子: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呈电中性。核电荷数=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原子的种类是由

(

)决定的。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

可以相互转换

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有

。微粒共有的特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等。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电解水)

物理变化实质:分子不变,分子间空隙和运动速率改变(水受热变水蒸气)

练习: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分子能动,原子不能

4.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

人易骨质疏松,缺少

元素;甲状腺疾病

,缺少

元素;贫血是缺少

元素;缺锌元素会

5.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氟、碘、钙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例:由表中是几种原子的有关数据,从中可看出:

原子

1个原子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1.674×10-27kg

1

1

0

1.993×10-26kg

12

6

6

2.658×10-26kg

16

8

8

5.314×10-26kg

32

16

16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不便

②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

③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大

(例如硫原子质量约是氧原子质量的2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也是2倍关系)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1.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常用灭火方法:

隔离火源

隔绝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

O2

充足,含C、H燃料完全燃烧,产物:CO2

、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C

+

O2

===

CO2

2C

+

O2

===

2CO

2CO

+

O2

===

2CO2

O2

不足,含C、H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CO、碳氢化合物、炭黑颗粒

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

任何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练习:下列气体混合物点燃可能发货声爆炸的是(

)

A.H2和CO

B.H2和CO2

C.N2和O2

D.CO和空气

2.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配平)

练习:1.比较下列变化前后质量的大小,用“<”“>”“=”填空

(1)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2)铁丝完全燃烧后生成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丝质量

(3)冰溶化后得到水的质量

冰的质量

(4)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有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

Y

Q

Z

反应前测得的质量/g

32

51

6

反应后测得的质量/g

60

17

11

12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X的质量增加了28g,Z的质量增加了6g,Y的质量减少了34g,所以Y是反应物,X、Z是生成物,

反应为

Y

==

X

+

Z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的质量应该不变,

34g

28g

6g

Q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保护气或杂质等。

练习:

1.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类型

(2)C可能是该反应的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2.(1)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则R由

元素组成

分析: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2

18

12

44

(2)64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8克CO2和72克H2O,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是

,化学式为

分析:88克CO2中碳元素质量=88g×

=24g,72克H2O中氢元素质量=72g×

=8g.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可知该物质中含24克碳元素、

8克氢元素,所以该物质还有(64g-24g-8g)=32g氧元素。设化学式为CxHyOz

,则由12x:y:16z=24:8:32

,解得x:y:z=1:4:1,化学式为CH4O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出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最关键)

第二步:配平

(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定“1”---待定系数法:选择元素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令化学式前数字为“1”,依据“各原子数目不变”,由“1”推导出其他化学计量数,无法推导出的化学计量数用X、Y表示。

按原子出现次数由少→多的顺序依次配平各原子。

第三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面)

(在溶液中反应有沉淀生成,在沉淀物化学式后加↓;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化学式后加↑

)

例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写化学式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配平

:定‘1’

KMnO4

----

1

K2MnO4

+

MnO2

+

O2

先配钾原子:

由‘1’可知,右边共有2个K,所以可推出KMnO4前为‘2’

2

KMnO4

----

1

K2MnO4

+

MnO2

+

O2

再配锰原子:由‘2’和‘1’可知,左边共有2个Mn,右边已经有1个Mn,所以可推出MnO2

前为‘1’

2

KMnO4

----

1

K2MnO4

+

1

MnO2

+

O2

最后配氧原子:由已确定的‘2’‘1’‘1’可知,左边共有2×4=8个O,右边已有4+2=6个O,所以能推出O2前为‘1’

2

KMnO4

----

1

K2MnO4

+

1

MnO2

+

1

O2

加热

③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写等号

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化学方程式:CO2

+

2X

=

CO(NH2)2

+

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分析:等号左边共有1个C,2个O,而等号右边却有1个C,2个O,2个N,2×2+2=6个H,,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

X为NH3

练习:铅丹跟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M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由此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为

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微观: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个数

(3)

质量关系:化学式前的数字乘以相对分子质量

5.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4

32

4g

X

4g

=

例1:4克氢气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

①解:设

的质量为X

…………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②写出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H2

+

O2

2H2O

③找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

4

32

4g

X

④列比例式

…………………

⑤计算X,答案

…………………

X=32g

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32克。

练习:1.化学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的生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

称取生铁样品

16g

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

200g

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215.5g

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用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若题中给出的是混合物的质量,需

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1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共含有多少吨氧化铁?

100吨含杂质为3%的生铁中共含有多少吨铁?

;

(3)生产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铜:亮红色)、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性能好等特点

2.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一般情况下,位于H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化合物;

排在前面的金属

能把

后面的金属

从它们的

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

3.金属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

(1)与O2反应:

加热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2)

排在H前面的金属与稀硫酸、盐酸的反应:

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H2↑

(3)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铁和酸、盐溶液反应均生成亚铁盐)

Zn

+

FeSO4

==

Fe

+

ZnSO4

Cu

+

Hg(NO3)2

==

Hg

+

Cu(NO3)2

Fe

+

CuSO4

==

Cu

+

FeSO4

Fe

+

Hg(NO3)2

==

Hg

+

Fe(NO3)2

(2)(3)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这种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是

(单质

+

化合物

==

新单质

+

新化合物)

练习:1.为测定某黄铜样品(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克黄铜样品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1克氢气。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

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4.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硬度高、熔点低。

下列属于合金的有

青铜

‚生铁

ƒ氧化铁

④赤铁矿

⑤不锈钢

5.炼铁在实验室中用CO(也可以用H2、C)还原Fe2O3的实验中,注意事项有:实验开始时,

通CO,

点燃酒精灯,原因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

熄灭酒精灯,

停止通CO,原因是防止铁粉被重新氧化

;防止石灰水倒吸。

高温

证明产物的方法是:用稀盐酸(稀硫酸)检验,若有气泡生成,产物是铁粉

。CO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点燃、用气球收集等。

Fe2O3

+3CO

====

2Fe

+

3CO2

;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点燃

高温

工业炼铁所用设备是高炉。原料中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源、维持炉温

C

+

O2

===

CO2

生成还原气CO

CO2

+

C

===

2CO

6.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

氧气

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氧化铁Fe2O3

。稀硫酸、醋酸、食盐水等都能加快铁的生锈速度。

防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干燥洁净、

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如涂油、刷漆、烧涂搪瓷)、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等。

金属铝有氧化铝保护膜。

7.物质的颜色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氧化铜、

MnO2

二氧化锰、

Fe3O4

四氧化三铁

铜:亮红色

红棕色固体:Fe2O3

紫黑色固体:

KMnO4

浅绿色:

FeSO4

FeCl2

等含Fe2+的溶液

蓝色:CuSO4

CuCl2

等含Cu2+的

溶液

(一般不做特别说明:溶液为无色,固体为白色)

学生对本次课的小结及评价

1、本次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对老师下次上课的建议

特别满意

满意

一般

学生签字:

课后作业:

课后小结

教师签字:

审阅签字:

间:

教务主任签字:

间: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1节化学真奇妙教学设计2鲁教版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认识化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对教学化学充满了憧憬,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他们对教学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教师要注意引导。

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的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关注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教学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教学化学的志向。

四、教学重点: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

六、教学媒体: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试管、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镁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五、教学过程: 新课 引 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想知道以下问题吗? 1.为什么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中不同的物质? 2.为什么各种物质都有不同的性质? 3.各种物质是怎样组成和形成的? 对老师提出 的问题充满 好奇

通过给学生设疑的方式,让学 生对 下面 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 新 课 讲 授 环节一:检查预习案

课前让学生写预习案,检查他们的完成情况,看看他们在哪方面有疑惑,针对同学们疑惑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一解惑。 环节二:探究化学改变世界

先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列举出与化学制品有关的例子。

介绍化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现代气息。而且化学在功能材料研制、环境保护、信息科学、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提问]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展示预习成 果

小组交流、讨论,踊跃 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化学 并简要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归纳] [牛刀小试]

2 用“幸运抽签”的方式抽一位同学起来回答,并简要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踊跃发言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环节三:什么是化学?

[展示图片]1.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如雪花、水、冰糖、钻石等

2.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如研究空气的组成、水的组成、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等 3.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如烟花的燃放、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等 4.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如用半导体制造计算机芯片、 人工合成胰岛素等 [提问]刚才我们列举了那么多化学的研究方向,那那位同 学可以给化学下个定义呢?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表达 能力 环节三:探究神奇的化学变化 表演两个“小魔术”

1、折纸

2、纸燃烧

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 理变化。 [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思考化学变化的特征有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答案,学生代表起来回答问题

通过 讨论 初步 学习 如何 分析问 题,同时 活跃 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 极 哪些?阅读课本小组内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判断化学变化依据是。 5.小试牛刀

3 (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 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联动中心全套文件制度下一篇:论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