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论文提纲

2022-10-11

论文题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人的社会属性研究

摘要:立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视域,反思西方学说中人之社会属性的思想行程,就是在唯物史观的宏大框架内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双向批判中澄明人的社会性概念,划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以往旧形而上学的界限,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人之社会性本质思想的历史性与科学性。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野中,人之社会性在哲学史上呈现出两种相对立的理论样态。其一,人的社会性作为西方古典自然法观念的逻辑预设,其实质是马克思以前西方哲人对社会秩序起源与维系问题所给予的主体向度回答,它在古典近代自然法的世俗化转向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行进中,最终教条化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抽象人性论与经济人假设,赋予资本主义永恒合理性以人性根基。其二,社会性作为马克思对人之本质的基本规定,表现为人与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经济交往关系。马克思将社会关系定义为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构筑与深化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藉此马克思得以最终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绝非自然法统摄下人类社会本性的演化终点,而是在人的主体行动与客观社会关系的不断扬弃中实现自我否定的历史阶段性存在。马克思对社会性范畴的理论变革,无法离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西方近代社会秩序的重塑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育。一方面,古典古代自然法中以公民政治美德与政治理性为核心的政治社会性,经由古典近代自然法观念中“私有财产——自然权利”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的两大范式的构筑,转换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内含的市民商业精神与经济理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资本的日趋成熟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转型的标志,被亚当·斯密凝练为以现代市场体系和分工增长理论为核心的商业社会观念,进而在黑格尔的论述中升华为市民社会这一具有自我反思意识的理论形态。黑格尔与亚当·斯密赋予古典自然法中指代先验美德与理性的社会性范畴以经济现实性的根基,将社会性重新定义在了“劳动分工”与“市场交换”两大坐标上,给予马克思提出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以重大启示。马克思以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扬弃以往自然法观念中人的先验社会性,是其早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与唯物史观初步创立的思想前奏。自此“社会关系”得以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同构的重要线索,揭示资本统摄下社会关系的物化与物化的扬弃,以及实现人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成为马克思毕生的理论追求。马克思藉此达成了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古典自然法观念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根本超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资本主义资本、资本主义工业现代性危机的深度批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性;古典自然法;市民社会;社会关系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一、寓于自然法观念中的人之社会属性:社会性与理性的共生

二、亚当·斯密商业社会观念诞生的哲学路径:古典近代自然法与道德情感论

三、“市民社会”范畴的生成理路与理论嬗变

四、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人之社会性本质理论的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从城邦共同体走向市民社会

第一节 “政治社会性”的提出与神化

一、人与城邦在古希腊自然法观念中的凸显

二、城邦的自然必然性与人的政治社会性

三、自然理性的回归与扬升:神意取代人的社会性

第二节 逃离“上帝之城”:“社会性”的世俗化转向

一、“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分立:恶的辩证法

二、理性与信仰的分离:俗世秩序同神圣法则的告别

三、人的个体化与经济性趋向:“经济社会性”生成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社会性的经济证成:市民社会范畴的理论构筑

一、经济社会性的显化:以“同情共感”为核心的道德情感理论

二、“经济人”的理论形塑:亚当·斯密商业社会观念的人性根基

三、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对近代自然法与商业社会观念的反思

第三章 马克思的理论变革:人的社会关系本质

第一节 现实的人的出场

一、商业社会观念的理论启示:市民社会经济性质的解蔽

二、批判黑格尔:从思维中的劳动到现实中的劳动

三、超越亚当·斯密:从“交换正义”到“生产正义”

四、告别费尔巴哈:人与社会的相互生成

五、新世界观的生成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 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向唯物史观的理论迈进

一、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到物质生产活动中“现实的个人

二、从概念化的“实践”到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性呈现

三、从一般的“社会关系”到衡量历史发展的“生产关系”

第三节 实质性颠覆:崭新的人的呈现

一、理性主义人学的生成:古典近代自然法及其理性化转向

二、先验社会性与理性的消逝:唯物史观对近代自然法的根本否弃

第四章 社会关系的历史展开:为人的解放开辟道路

第一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同构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场域

二、揭示生产关系的演进规律是唯物史观的理论旨向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物化:从人的本质到资本的本质

一、劳动的社会性:资本诞生的前提

二、生产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特征

三、资本的主体性:资本主导社会关系的物化

第三节 社会关系物化性质的扬弃: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一、三大社会形态的更替:从社会关系界划历史进程

二、社会化大生产:通往自觉自由的现实路径

三、 “自由人的联合体”: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完成何以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办公楼室内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中西方典故历史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