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分析与应对策略

2022-10-23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 如果能了解对方国家的国情, 民族习惯, 甚至是语言, 那么对于交际简单有效地进行是非常有帮助的。相反, 缺乏对对方的了解则必然会导致交际障碍、误解, 甚至冲突,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 (Pragmatic Failure) ”。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交际中交际双方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 而是指说话方式的不妥, 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 或说得不合时宜。中外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在中外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 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文化差异, 所以交际失误也不能完全克服, 只有重视文化差异, 尽量去避免交际失误。

1 中外文化冲突的表现

(1) 隐私方面的冲突。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交流, 中国人过去比较薄弱的隐私观念在逐渐增强。而今, 我们很少见到有人还打听别人的身高、体重、收入、年龄等等。但是, 有时中国人难免还是对对方的婚姻状况, 子女状况, 职业等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一种关心, 至少也是一种寒暄。但是, 我们与外国人, 尤其是西方人的隐私观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上述提到的情况, 在西方人眼里, 仍然是无法接受的。

(2) 时间观方面的冲突。守时是一种美德, 这在比较发达的地区是被广泛认可的, 其原因就是, 在大城市中, 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你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那么你也就是浪费了别人金钱。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 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 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请客吃饭, 往往会摆满一美味佳肴桌, 而主人却会客气的说, 做的不好, 没准备什么, 随便吃点等等。吃饭的时候主人会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而且还会劝客人多吃、多喝。对于这一点, 中外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外国人讲究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在宴席当中, 不会给客人夹菜, 客人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也不会不停地劝客人喝酒。当然, 在这个方面, 中国人与外国人正在渐渐地相互适应。外国人开始明白, 中国人的做法是好意的。而中国人现在也很少在涉外场合中做出一些过于亲密的举动了。

2 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造成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 就是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这必然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不同。接下来, 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 思维模式存在差异。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也影响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 这种差异, 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相对比较理性, 而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比较感性。相比较而言, 西方人在处理问题时, 习惯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 而东方人这方面则显得比较整体化。从本质上说, 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 常常带有感情色彩, 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 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 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 造成交际失误。

(2) 价值取向不同。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 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用各自不同的体系区分对与错、美与丑, 这就是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 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 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 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3) 语用负迁移造成影响。成年人学习语言的速度不如小孩快,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成年人有着一套已经固定了的语言思维系统, 这套系统在成年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成年人往往会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和语用习惯来套用目的语的语法。而世界上很少有两种语言的语用规则是相同或近似的。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 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 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 中西文化冲突的对策

了解文化差异, 走出交际误区, 我们应该在课堂的讲授中体现, 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考试, 还是为了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 受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语言教学99%在教室中进行。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当中, 教师和学生多半是把读和写放在首位。但是, 与外国人交际时, 我们不能用笔和纸来交流。所以, 语言教师和学生应该改变观念, 把语言课变成一种技能课。把听和说放在首位, 课堂的主导虽是老师, 但主体应该是学生。

(2)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 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 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不了解目的语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运用这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并非独立存在, 语言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 而文化有丰富着语言的内容。语言教学不是单一的教授语言知识和结构, 应该是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 这有助于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和掌握一种语言。并且要逐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长此以往, 我们一定能够顺利的和外国友人进行跨文化交际。

摘要:走入2011年, 我们迎来了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国家建设日新月异,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的加深。每个人都会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机会。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难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并且通过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外文化冲突的表现,文化冲突的成因,文化冲突的对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外聘教师劳务报酬纳税筹划下一篇:生态系统论视角下拾荒者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