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

2023-05-27

第一篇: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

加强干部日常管理措施

拓宽了解掌握信息渠道。一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二是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了解。实行重大工作跟踪考察制度,专项考察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部署中的政治态度、工作能力、勤政廉洁等情况。今年以来,洮南市委组织部领导带队不定期深入全市18个乡镇,对在通村工程建设一线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跟踪考核,全面了解掌握他们在通村工程建设中的实际表现。三是坚持部长约谈制度。部领导及干部科室负责人与每位乡局级领导干部届期内至少约谈一次,了解领导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情况。

全面了解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状况。一是加强对班子调整和干部任用工作的效果评估。领导班子换届或其他重要人事调整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回访,重点了解调整后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新进班子成员的适应情况。对试用期内的干部、交流干部、挂职锻炼干部、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对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诫勉的干部进行跟踪了解。二是定期分析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整体功能发挥情况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分析。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通过运用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等方法,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

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是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干部监督信息员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日常沟通,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定期听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汇报。2009年,经济责任审计26人,其中离任审计18人,任期审计8人。二是建立干部工作义务监督员制度。从现任的领导干部、老干部、党务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群众代表中选出20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代表,聘为洮南市干部工作义务监督员。三是加大领导干部问题查核力度。对发现的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四是认真做好诫勉函询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领导存在的问题,经调查情况属实、但又够不上纪律处分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函询、谈话或诫勉等相应处置。

综合运用日常管理资源。一是建立健全日常管理信息档案。注意收集、整理、维护日常管理信息,把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的情况以及有关问题调查处理的结论性材料,及时存入有关干部工作档案;认真做好干部历次考察考核、谈话诫勉、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日常管理结果的归类入档,健全完善干部工作信息库。二是注意运用日常管理信息成果。把日常管理信息作为领导干部评价、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总体功能发挥较好的班子,总结表彰宣传;对问题较多的班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对平时表现差的干部,督促其整改;对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及时采取组织措施。

第二篇:加强存货管理的措施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一)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存货采用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根据历史指标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制定分解存货资金指标给各关部门进行管理。各部门分管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所属单位和个人,实行存货的分级管理。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确保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建立岗位责任制控制

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加强采购、验收与入库的控制 材料采购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是采购部门要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3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订采购合同,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二是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三是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四是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加强仓储与保管控制

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订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三是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以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加强领用、处置与消耗控制

一是建立领用审批制度。二是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三是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四是加强物资消耗管理。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定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

5.强化存货预算管理,压缩库存储备

实施存货管理,预算管理是关键。材料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预算根据销售规模等情况编制,上报决策层审批,同意后及时对预算进行分解。月(季)材料采购预算由采购部门根据各单位项目需求及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结合单位现有的材料库存情况,拟订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即临时采购预算,主要是针对市场预测,对价格可能上涨的大宗材料进行临时材料储备。对临时采购预算需慎重决策,必须在对市场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以免因超储备而影响资金周转

6.加强存货回收复用控制

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复用。在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复用。如果材料消耗管理得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复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

7.监督与检查

一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二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五是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依托集团公司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适合我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根公司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总之,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可以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寻求生存并求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强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一)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指标制定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指标给企业各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各部门分管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所属各级单位和个人,实行存货的分级管理。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来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处理均经过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健全、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结合企业的自身条件、单位规模、组织结构、业务性质等。一个好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即在每个需要控制的地方都建立了控制环节,控制都划分清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即各控制点的设置都是合理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即所有控制目标均已达到,没有过多或不必要的控制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控制

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加强采购、验收与入库的控制

材料采购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是采购部门要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3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订采购合同,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二是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三是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四是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加强仓储与保管控制

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订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三是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以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加强领用、处置与消耗控制

一是建立领用审批制度。二是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三是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四是加强物资消耗管理。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定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

5.强化存货预算管理,压缩库存储备

实施存货管理,预算管理是关键。材料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预算根据销售规模等情况编制,上报决策层审批,同意后及时对预算进行分解。月(季)材料采购预算由采购部门根据各单位项目需求及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结合单位现有的材料库存情况,拟订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即临时采购预算,主要是针对市场预测,对价格可能上涨的大宗材料进行临时材料储备。对临时采购预算需慎重决策,必须在对市场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以免因超储备而影响资金周转。

6.加强存货回收复用控制

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复用。在某些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复用。如果企业材料消耗管理得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复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

7.监督与检查

一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二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五是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总之,企业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并求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 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当下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持续增长,长期收不回来的现状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而且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企业有70%的应收账款成为拖欠款,而且账龄也已经超过三年,难以收回的占24%。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之一。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市场疲软、企业资金紧张、偿债能力差,以及经济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致使企业间三角债或多角债长期存在不能有效解决,甚至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恶意逃债、废债等外部原因外,企业内部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1.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便大量实行赊销。只期望赊销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而对赊销的风险认识不足,未加防范。在事先未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致使大量应收账款的形成,给以后的催款工作增加困难。

2.有关销售的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

企业对销售部门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当期销售量、销售收人,对销售人员一般是将其工资、销售费用与销售量挂钩,使得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为完成销售任务盲目赊销。由于对产品销售后长期不能收回货款缺乏相应约束制度,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沉积下来,有的变成坏账。

3.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少信息交流

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信用条件,往往由销售部门人员凭经验或个人关系决定,财务部门无权参与并发表意见。财务部门只负责进行销售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没有向销售部门提供有关客户的应收账款账龄资料、客户是否及时归还赊销货款资料的要求。由于部门间信息缺乏交流,可能导致销售部门在向客户提供信用条件时作出错误决定,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监管职能也得不到发挥。

4.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客户档案、制定信用标准、进行账龄分析、定期核对账目、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落实追讨欠款责任人、及时追讨欠款等。但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建立客户档案,工作无标准,不做客户分析,任用销售人员随意,追款责任不明确,销售人员调离或转岗时不追究其应负的追款责任。这也使得一些销售人员有机会利用工作上的漏洞侵害企业利益、侵占销售回款。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措施

1.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负责人、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收不回的风险,认识其危害性。在确定赊销策略时,一定要谨慎,科学测算各种赊销策略给企业增加的收益和由此所付出的代价。要制定销售工作的规范标准,使相关人员按工作规范标准开展工作,减少由于工作随意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2.完善销售考核制度和约束制度

企业应改变对销售部门的考核只重产品销售收入的作法,转为考核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款回款额。对销售人员的工资、销售费用采取与有效销售额挂钩的办法。

有效销售额;产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增减额折合额

这里,应收账款增减额折合额可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折算。

为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企业要制定销售回款的约束制度,按“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落实销售责任人的回款责任,提高销售责任人的风险意识,加速销售款的回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指标进行审计,重点对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拖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专项审计,追究责任,实行经济处罚,对侵害企业经济利益、侵占销售货款的责任人还要交司法机关处理。

3.加强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作

建立赊销联合审批制度。对提出赊销要求的客户,销售部门应要求客户提供其信用状况原始证明材料(主要指客户开户行提供的信用状况证明材料)。并将材料和客户档案资料转给财务部门审查,财务部门对此并结合从其它渠道搜集的材料采取“信用5C分析法”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并在客户的赊销申请表中签署信用状况审查意见。再由销售部门具有审批资格的人员根据企业制定信用标准进行审批。为便于管理,企业可赋予不同级别人员赊销额度的审批权限。审批人员不得超权限。审批人员对其签署的意见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定期评价客户信用状况

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设专人进行日常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对客户销售各种产品所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赊销关系的日期、主要的原始凭证编号及保管人、客户应付款日期、客户实际付款日期、各期与客户对账情况、各期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等。结合档案,企业财务部门可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从而帮助销售部门作出正确决定。

5.加强应收账款的分析与通报

财务部门应为企业开展清欠工作、为企业决策部门制定调整销售策略提供信息,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分析,及时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计算客户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和客户销售贷款回款率,将客户的欠款、还款等重要信息资料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对应收账款的可能出现恶化的客户资料及时向企业负责人通报,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6.定期与客户对账

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账目,确保企业债权的真实可靠。对客户不予确认的款项,一方面要追查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货物发运凭证等与销售有关的文件资料,将文件资料复印存档,作为向客户追讨货款的凭据;另一方面督促销售责任人限期追回货款。定期对账也有助于防止销售人员侵占销售货款的不法行为、并为企业以后采取诉讼程序提供重要依据。

7.加大清欠力度,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企业权益

企业应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对已到期货款及时追回。加强对应收账款诉讼时效的管理,防止因诉讼时效的丧失而丧失诉讼的胜诉权。对长期拖欠贷款的客户,要采取诉讼程序,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权益。

8.规范呆坏账的处理

对呆坏账的会计处理,应先由企业法律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审查欠款单位有关破产、清算的法律文件以及欠款单位财务状况恶化的材料,提出书面意见后,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确认、审批和处理,防止潜亏。使财务报表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若管理不善,就会使一个健康的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应收账款的恶化,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

第五篇: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之措施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市场疲软、企业资金紧张、偿债能力差,以及经济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致使企业间三角债或多角债长期存在不能有效解决,甚至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恶意逃债、废债等外部原因外,企业内部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1.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便大量实行赊销。只期望赊销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而对赊销的风险认识不足,未加防范。在事先未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致使大量应收账款的形成,给以后的催款工作增加困难。

2.有关销售的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

企业对销售部门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当期销售量、销售收人,对销售人员一般是将其工资、销售费用与销售量挂钩,使得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为完成销售任务盲目赊销。由于对产品销售后长期不能收回货款缺乏相应约束制度,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沉积下来,有的变成坏账。

3.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少信息交流

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信用条件,往往由销售部门人员凭经验或个人关系决定,财务部门无权参与并发表意见。财务部门只负责进行销售和应收账款的账务 处理,没有向销售部门提供有关客户的应收账款账龄资料、客户是否及时归还赊销货款资料的要求。由于部门间信息缺乏交流,可能导致销售部门在向客户提供信用 条件时作出错误决定,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监管职能也得不到发挥。

4.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客户档案、制定信用标准、进行账龄分析、定期核对账目、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落实追讨欠款责任人、及时追讨 欠款等。但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建立客户档案,工作无标准,不做客户分析,任用销售人员随意,追款责任不明确,销售人员调离或转岗时不追究 其应负的追款责任。这也使得一些销售人员有机会利用工作上的漏洞侵害企业利益、侵占销售回款。

实际上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2.完善销售考核制度和约束制度

3.加强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作

4.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定期评价客户信用状况

5.加强应收账款的分析与通报

6.定期与客户对账

7.加大清欠力度,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企业权益

8.规范呆坏账的处理

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软件来为减轻我们的工作,深圳市友为合同管理系统以流程监控为基础,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合同管理进行的分析,形成合同管理的 5 大功能模块,并最终落实对合同管理各环节的管控。通过提高合同审批效率,加强合同履行的跟踪,对各种预警进行控制风险,快速查询和统计分析来支持决策。

友为合同管理系统功能以"合同"为中心,以“合同文本”、合同审批”、“合同执行”“收付款管理”“预警提醒”“统计分析”为核心应用,通过流程来打通 各个模块之间的血脉,建立起一个统一共享的合同信息管理平台,当我们找到其中的一个信息点时,与此信息点相关的所有信息都被提取出来,供所有合同相关不同 角色的人员使用。

根据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应用特点及管理瓶颈,友为合同管理系统在NFS平台上,构建合同管理组织流程体系,对合同进行体系化、动态化、全流程地管理,更加 及时和准确地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使得企业在规范合作管理的同时,且规避合同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法律风险,从合同管理中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有效利用时间的好方法下一篇:银行客户经理工作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