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2022-08-19

第一篇: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演示都江堰的巧妙设计。 2.通过换位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变法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芈月传》作为今年年初地方卫视的开年大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其中,在

第一集中,有一个叫商鞅的人被秦王命人执行车裂的酷刑,也就是五马分尸。他究竟

做了什么让秦王对他实行如此残酷的刑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大变革的

时代》。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第36页正文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

1、 是什么促进了大变革的到来?

2、 它们是何时出现、推广的?

3、 与以前的石制、青铜农具相比,铁农具有什么特点?它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什么?

4、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交流明确:

1、铁农具和牛耕

2、铁农具在春秋时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牛耕在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推广

3、特点:锋利、坚硬、耐用;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在当时冶铁技术的高超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牛耕是我国农

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

高。

过渡:

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农作物的种植需要什么条件?(阳光、水......)在当时,谁

设计的什么解决了农作物的灌溉问题?(李冰主持设计的都江堰)

自学指导二:

多媒体展示动画都江堰

1、从展示的多媒体动画来看,都江堰不仅具有灌溉的作用,又有什么作用?

2、都江堰的修建对当时及后世有何作用? 交流明确:

1、防洪(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

2、都江堰不仅消除了岷江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更重要的是,直到现在还一直造福当地人民。

过渡:

农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大量土地的开发,这些土地逐渐变成奴隶主

的私产。于是,新的阶级诞生了,部分拥有私田的奴隶主转化成地主,而租种地主土

地的人变成农民。

自学指导三:

封建地主阶级渴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38页正文部分,思考一下:

1、商鞅在当时的秦国做了什么事情?谁是他的支持者?

2、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3、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百姓,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你会怎么做?

4、商鞅变法保护了谁的利益?为秦国带来了什么?

5、商鞅变法触犯了谁的利益?为他自己带来了什么? 交流明确:

1、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秦国进行变法

2、内容及作用:(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经济发展, 国 富);

根据军工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提 高军队战斗力,兵强)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3、选择耕种: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当兵打仗: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4、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国君的利益;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 (意义)

5、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后来,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实力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处以车裂

拓展联想: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商鞅从变法到处死、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交流提示:

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交流明确: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虽然商鞅已死,但当时在生产力大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大变革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2)改革措施符合秦国的国情,顺应民意; (3)统治者的支持;

所以我们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经过各国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下来了,新的社会矛盾由此形成:地主阶级玉农民阶级,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

小结: 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鉴今,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

国梦”,我们应该侧重哪些方面?(科技创新、与时俱进......)

同学们说的非常不错,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还要充满信心、有承受挫折的能 力!

【板书设计】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 提高 引起

牛耕 生产力

社会大变革(商鞅变法) 水利工程

经济 政治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云时代的教学变革

一百年后,一个冷冻人从“睡梦”中苏醒。在他沉睡期间,科技的发展已经让原有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有他熟悉的汽车、电脑、手机,一百年后的一切对于他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当来到一个地方时,他突然激动地喊起来 :“我认识这个地方!这是学校……”

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科技与教育变革峰会上,陶西平先生讲的这个“科幻”故事让与会人员发出阵阵笑声。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来临,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对于科技在金融、交通等领域产生的巨大变化,教育领域的改变虽然缓慢,但却是不可逆的。时至今日,一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而开展的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初见端倪。

“云端”上的学校

云时代、云平台是当下时髦的词汇,而说起真正的含义,相信许多人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其实,云时代的准确说法应该是“云计算”时代。“云计算”中的“云”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巨大计算机群,其本质是将基于互联服务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整合形成易于获取的服务和应用。当用户登录这朵“云”,就可以随时、随地、按需地通过网络访问共享其中巨大的软硬件虚拟资源。

在生活中,“云”并非虚无缥缈,我们已经时刻在使用“云”服务:发微博、逛淘宝、“百度”信息、地图导航,这些应用在后台都是由云计算平台来实现的。云时代打开了一扇大门,改变我们对于计算机、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理解。只要一个能接入网络的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绝大多数以前依赖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事情,而且无需购买软件和存储设备。

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中,连续几年将“云计算”列为即将在基础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当“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就形成了功能强大的“教育云”。

“我这次报告的PPT就存储在学校云平台上。”说完这句话,广州一中的吴海洋校长操作了一下手中的无线终端,《变革适应未来》的PPT便呈现在大屏幕上。从最初笨重的AppleⅡ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平板电脑,吴校长所展示的广州一中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对信息技术的不同诉求。

基础教育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建立了校园网。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春天到来了,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时的广州一中已建立了以光纤为主干的校园网,从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住宿生活全面实现了校园数字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学校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教学、学习、管理等系统推向“云端”,建设了“广州一中云平台”,创造了一种无所不在的泛在学习、工作环境。

不管是在办公室、家中,还是在公共汽车上,只要有网络和一个终端,教师便可登录到“广州一中云平台”进行备课、批改作业、疑难解答等各种教学活动。即使所处的环境没有网络,也不是问题。学生可以使用离线学习和作业功能进行个性化的自主移动学习,在能够连接网络的时候,预习、作业等学习成果会自动提交、同步到“云端”。

将教育资源存储在“云端”,可以跨平台、跨校区为所有师生提供服务,而不需要在不同地点分布建设,让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在今后的规划中,广州一中的初、高中两个校区将利用云平台进行协同办公、远程教学互动、云端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实践,使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由选课,实现个性化、自主的学习。

这种“教育云”可以将孤立、分散的教育资源打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互联、资源共享及应用互通,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

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虽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轰轰烈烈,但这种热度往往只维系在政府和学术层面,学校和教师的热情则相对冷淡。“教育行政部门开这类会议,都是上面讲得火热,下面不冷不热。”一位校长无奈地说。吴海洋也遇到过教师的质疑:“传统的课堂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样上得很精彩,参加了你的项目后,搞得我的课堂效率都下降了。”但吴海洋很坚定:只有变革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虽然有人抱怨,但同时也有一大批愿意先学先试的教师支持他,语文老师何瑾就是其中一位。

穿上钢铁侠的盔甲

在好莱坞电影中,男主角穿上特制的盔甲就变身成为无所不知、无坚不摧的钢铁侠。智能头盔实时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和预测,为钢铁侠的下一步行动提供决策依据。拥有这样的盔甲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对于何瑾来说,除了熟悉的粉笔和黑板,她上课还有一件必备的工具――“睿易派”(教师端)。这台小小的带有好用的手写电磁笔的平板电脑,就相当于何瑾的“智能盔甲”。

平板电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只要连上“云端”,使用公司研发的系统平台,便拥有了意想不到的“智慧”。

何瑾很重视课前预习,因为从中可以测查学生已有知识的“深浅”,发现学生理解中的难点,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案。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往要到课上进行检查、提问后才能掌握。前期的备课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确定重点和难点问题,上课时一旦发现自己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时候,只能临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影响教学效果。

现在这种困扰不存在了。学生在预习结束后,用电脑将预习答题情况和相关疑问发送给何瑾,何瑾实时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根据“真实”的学生,设计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教案。

无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变革教育的机会,但正如与会的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所言,“技术再好,平台再好,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都是白费”,除非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际的深度融合!

如果说何瑾手中的平板就能让老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多数人一定不相信。虽然这是一句常用的口号,但不得不承认,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的了解一直是靠经验,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新手型教师只能通过“试误”的方式一点点积累相关经验。技术的发展让普通的平板变得更加智能,可以识别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收集的真实的课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更透彻地了解学生,更好地掌控教学。

何瑾的学生属于“数字原住民”,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他们更喜欢用平板电脑上课。教师端平板电脑中的云备课系统支持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不同格式资料的导入,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单调和乏味。课堂上,通过平板生成的报表,何瑾能够即时、准确得知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及作答时间,并将回答错误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错误的原因。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把讨论的结果写成文字,拍照上传,何瑾据此评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并对相应的学生提供思维与探索的指导和支持。此外,她布置的作业也会因人而异,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推送不同的学习任务或知识要素,帮助学生巩固并反思自身学习。

使用这台平板,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包括声音、在每个环节的讲解动作和用电磁笔书写的痕迹,会自动录制保存,并存储在云平台上。如果何瑾觉得某一部分讲得特别好,可以直接截取,做成微课。学生如果对课堂知识有存在疑问的地方,可以在课后随时调阅,重复听讲。对于这些功能,王珠珠馆长非常认可。

是不是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洗衣机盛大米”现象: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的设备要么闲置在机房“睡大觉”,要么设备的设计脱离教学实践,让使用者苦不堪言。针对这些情况,陶西平先生讲了他在瑞士考察的见闻。

瑞士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四分之一的投入用于软件和资源开发,四分之一用于购买硬件设备,二分之一的资金用来培训教师。瑞士人说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如果不用一半的资金和精力来培训教师的话,另一半的钱就白花了。”

新媒体联盟2014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也指出,数字媒介素养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日益重要的关键技能,因为数字媒介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数字化工具的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获得数字化思维能力比掌握特定工具技能更为重要和持久。

教育信息化进步的实质不在于我们用了多么炫、多么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而在于所使用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实用,是不是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

对于未来的教育,我们准备好了吗

日新月异的变化累积到未来,将产生颠覆性的革命。“教育变革的发生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条是学习科学对人类学习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设计,促进每个有差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充分提高其学习效能和心智品质,是未来教育的根本取向。而何瑾和她的学生所使用的平板中的系统,正是借助学习分析学的框架,通过大幅提升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数据采集、积累和分析的效率,创生‘智慧教育’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教授这样告诉与会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对近几年PISA测试的分析,吴刚认为,中国教育中“学而时习之”“博闻强记”等传统文化有利于记忆、理解和应用等低阶思维发展,长期、反复的这类练习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因此上海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PISA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仅有答题效率显然培养不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21世纪能力”的概念,指出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认知的、内省的和人际的三大胜任力领域。认知领域包括认知过程及认知策略、知识、创造力,内省领域包括理智的开放性、职业道德及责任心和积极的核心自我评价,人际领域则包括团队合作与领导两种能力。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除了价值观、合作意识等能力之外,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是21世纪必备的素养。而这也正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欠缺之处,因此教育需要深度变革。

“未来的教育改革离不开学习分析学的支持。”吴刚之所以如此断言,是因为学习分析学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被称为“教育技术大规模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体来讲,学习分析是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发生的环境为目的,对学习者及其所处情景的数据进行预测、收集、分析与报告。

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分析技术可以让教育云更加敏锐地“感知”学习情境、学习者特征等因素,也能让何瑾及其学生使用的平板更加智能。

当众多学生的数据汇聚成海量“大数据”的时候,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学习者的行为、经历等要素建模,描绘群体的学习规律。对何瑾的学生而言,根据建立的模型,可以预测他(她)未来学习表现;也可以为其具体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报告、推荐、建议等,从而促进其更加有效的学习。对何瑾而言,基于系统提供的实时学生状态报告和干预建议等信息,使她能更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认知风格、思维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从而优化教学,制订出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

虽然“大数据”能带来如此多的好处,但是由于观念和技术的问题,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并不重视数据的收集。实际上,学习分析学技术与已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应该互为裨益。比如利用基于学习分析学构建的睿易云教学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三通两平台”(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并发挥实际的作用,而“三通两平台”又为学习分析提供了采集真实、海量数据资源的基础设施。

在不远的将来,技术将最终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创造者。当“智慧地球”的思想渗透到不同的领域时,“智慧教育”呼之欲出。

第三篇:大变革时代的教学设计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本课上承《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但是他们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历史的逻辑思维不强,看问题往往注重表象。因此在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剧“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让别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

(二)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 1.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意义?

2.记住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结合《都江堰示意图》分析它的作用吗? 3.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

4.结合《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分析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 温馨提示: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自学教材,探索、交流、讨论。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模块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探究一:展示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如果给你一块试验田你会选择哪种生产工具

组内讨论交流

探究二:出示材料题,小组探究 模块二:都江堰

图片展示:李冰图片、都江堰示意图、现在的都江堰,

探究三:分组交流,“假如你是导游,请用简明的语言为参观者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历史与现状”。

模块三:情境探究: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情境:我是一个奴隶主, 受封300亩。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场景一:问题一: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剩下的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

师生合作:讨论结果:恰逢铁器牛耕推广,水利工程兴修。开垦私田上千亩,不用缴税随意买。 驱使奴隶开私田

场景二:问题二: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 师生合作:讨论结果:把新垦土地变成私田并出租给奴隶,极大的调动了奴隶的积极性

小结:教师引导(边讲边图示):

这样看来,奴隶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了人身自由,以种田为生,所以这部分租种田地的奴隶和平民的身份也就转变为什么呢?(生: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的主人也就是奴隶主则转变为什么?(生:新兴的封建地主。)这就使旧的剥削方式被封建剥削方式所取代。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由奴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

场景三: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

师: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展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

讨论: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商鞅变法给你们造成的影响。 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结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学史今用: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有什么启发?

启示: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我们应该向商鞅学习,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四、小结

边讲边图示:本课的题目是大变革的时代,大变革变的是社会制度,即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板书设计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著名的都江堰

三、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明确,结构清晰,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本课涉及社会性质的 变化,初中生不易理解,在讲解知识点深入浅出方面有待加强。

廊坊市第三职业中学

刘会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点:咸阳南门、北门。

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 场景:咸阳南门。

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

剧情:

兵甲:快来看!快来看!左庶长的告示。(围观群众上) 百姓甲:咦!这上面写的什么啊?

百姓乙:左庶长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金。

百姓丙:这根木头顶多几十斤重,扛到北门去也不是难事,怎么会给那么多金子? 百姓甲:就是!秦国历来政令怒一,法度朝令夕改,我看这是一个圈套,不要上当! 百姓乙:(对周围的群众)不然你们去试一试? 百姓丙:我去试?你怎么不去?

(兵甲看到此情景,就向另一个场景走去)

地点:咸阳南门、北门。

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 场景:咸阳南门。

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

兵甲:禀告大人,围观的人好多,但没有人敢扛木头。 商鞅:传我的命令,把赏金加到50金。 兵甲:大人有令,赏金提高到50金。

百姓议论:这新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旁白:这时,从城外走来一位壮汉,看到许多人围在南门前,于是他走到跟前。 壮汉:你们在议论什么呢?

百姓甲: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金50金,你信吗? 壮汉:那我就去试一试!管它呢!

(壮汉扛着木头走一圈到北门,群众跟上)

商鞅:好!好!你能够相信我的命令并执行我的命令,很好!来人啊!赏50金。(壮汉双手接上,喜洋洋下场)

百姓甲:天哪!真的赏他50金?

百姓乙:看来,这新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以后我们要听从他的命令了。 百姓丙:真后悔!我怎么不去呢!(集体下场)

旁白:这就是“立木为信”的典故。商鞅通过这一做法,树立了威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在秦国开始推行变法。

第四篇: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的变革

【摘要】“互联网+”便是将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行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加高职教育必然将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教与学活动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变革

高等职业教育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属性于一身,旨在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1],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服务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教育形式。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高职教育的变革,其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热议。

一、教学对象的变革

当前的高职学生多数为90后,他们生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年代。电视机、计算机、游戏机、数码相机、录像机、手机等数字工具完全嵌入其成长过程中,是其学习、生活、娱乐的基本工具。网络技术、数字媒体环境,对他们的认知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有着巨大的影响。长期游走于网络环境与数据平台的他们,对电子设备、电子软件等工具的应用具有敏锐的接受能力,能多渠道快速搜集信息,善于多种任务同时和平处理,喜欢图片、声音、视频和影像资料,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视频剪辑、图片修饰的能力。尤其近年来移动技术飞速发展,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功能日益强大,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高职学生更是找到了个性发展的平台,微信,微博,QQ,MSN成了他们学习交流通讯的主要手段,更成就了他们在新媒体应用方面优于教师的显著才能。在高职教师和高职学生之间展开的随机抽样测试表明,相同时间内针对相同主题进行的网络信息搜集比赛,高职学生获取的数据量是教师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环境的变化促成了高职学生特征的变化,也带来了学习需求的巨大变化。他们期盼灵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和自由多样的教学形式,希望教学能尊重个体需求而真正获得个性化学习机会,弹性安排学习进度,喜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碎片化学习形式。因此,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技术的产物越来越受学生的追捧,能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娱乐精神的“过关式”、“奖励式”游戏模式的训练更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加时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手段的发展已经进入综合化、开放式的阶段。

(一)单一式转变为综合式

虚拟课堂、网络教室、慕课、微课、APP在线学习等先进工具为使得传统单一课堂教学形式得以扩充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需求为中心的,综合式教学网络成为新时代教学一个重要特征。

微课是当前流行的在线视频教学资源,制作技术成熟,老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短、精、快,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率,使教学双方共同受益。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它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无论地域,无论贫富,无论年龄,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来自世界名校的先进课程都可为己所用,有效改善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推动了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生态的形成。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课堂的功能开始由一揽子服务向个性化辅导转变。翻转课堂便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方法。教师课前布置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抛出主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前期调查研究,课堂上则主要用来答疑解惑,讨论交流总结,有针对性地解决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改进教学效果。

创客运动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提倡将学生当做知识的创造者而非单纯的继承者,强调将新技术手段与创造、分享、合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客观世界各种问题的探索,用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新形式的教学媒体、平台、资源、理念,互联网加时代赋予教育更加综合性、创新性的发展体验。

(二)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固定的时长,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对象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和死板。近年来,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工具与平台。教学变成了开放式的有机生态活动。虚拟、公开、免费、自由,这些特性使得教学脱离了传统课堂的物理限制,以网络为主的远程教育、进修教育、在线学习等活动丰富了学校教育以外的各种教育形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利用微课,慕课,实现了先进教学方式、教学经验的互相交流与探讨;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把企业实践的真实场景和操作流程等通过视频的形式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距离,增加了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三、课程内容的变革

网络课程的出现,也让信息时代的高职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海量资源的实时更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使得课程内容更新,更丰富,更有实用价值。传统课程受到纸质教材无法快速翻版更新的影响,其承载的内容和方法、技巧常常滞后于生产实践,有的甚至已经被淘汰了。课程学习不能有效指导实践,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保持知识技能流动的良性循环,势必会造成厌学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课程内容最根本的变革在于诸多前沿的学科内容和来自生产最前线的经验技能等能够及时更新扩充进入课程,不仅体例详尽多样,内容生动丰富,来自工厂车间、行业一线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会让很多难以用语言描摹清楚的流程、方法、技巧变得一目了然,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另外,在互联网的支撑下,课程开发和课程创新也更加容易,能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课程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创造出来。

四、学习形式的变革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强大,价格一降再降,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各种APP应用越来越丰富,学习的含义与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上最新资讯,有最先进的学习资源,有最便捷的学习软件,网上冲浪的过程也是新知识被消化吸收的过程。一个网,一只耳机,一台手机,学习无时无刻不能发生,回家路上,运动间隙,就餐排队时等等,移动碎片化学习,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越来越随心所欲。在网络的天地间,学生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拜师世界知名教授,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自己喜好的领域的前沿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结识到有共同目标和理想的同学,(下转第185页)

(上接第183页)更可以轻松地、多角度地观察测试,对或认识或陌生的人群作大规模的调研,甚至进行虚拟的科学实验。当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学习才能真正变成学生的“第一需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工具,而不是驱赶学生向前的马鞭。

五、教师职业的变革

不经意间,教师职业就被信息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角色的转化,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的再升级,都需要教师清晰认识,积极应对。

(一)注重合作与经验的积累转化,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

随着主体间性在教育界的广泛应用,师生的角色被重新定位,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和主体正式回归,老师开始转变为课堂的辅助者和引导者。从演员到导演,从台前到幕后,教师应做好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对接。做助力学生个性舒张、才能发展的“背后英雄”,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教师的行业经验与阅历,学会放下权威,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跟他们一起探究学习,共同进步,这是角色转变的重要方面。

(二)注重教学设计能力,服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当今社会对高职教师的需求从数量到结构到质量都存在着一定的转变,高职教师的学历达标、实践能力过硬与行业执业经验丰富,缺一不可。在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强调教师“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能力,即,能针对教学对象的特异性,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来实现自主学习,达到教学目标。面对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海洋,教师与学生相比所具有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劣势将抵消其在知识层面的优势。老师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能将行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结合起来,设计出适应不同层次水平、性格特征、职业需要的学生的专属培养方案以及实践能力培训计划等。换言之,未来的教师应具备引导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和综合职业能力等的技术,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水平。

(三)突出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把控

1、学会运用微信、微博、QQ群等平台,实现实时互动,教学相长。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互联网加时代的教育必不可少的形式。教师的教学辅导功能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课堂的四五十分钟内,更应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实时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当今较为热门的微信公众账号、微群、QQ群等的熟练应用以及相关功能的创新开发能力就十分重要。定期组织集体活动,比如深度讨论,视频学习,答疑解惑等等,把同学们和教师凝聚起来,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2、保持对网络资源的关注,形成信息深加工和再利用的能力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与学科有关的系列课程视频,并且绝大多数的优秀资源都是免费的。教师可以将这些视频下载并剪辑,根据自身授课需要进行重新组合、扩展和深加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时刻保持对网络开放性资源的热诚和关注,学会运用先进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去挖掘构建所需资料,抓住一些生动的小细节,运用一些奇妙的想法、小火花来点燃学生一腔激情,用细节去打动学生,勾起学生想要认知的欲望,释放网络的巨大能量。

另外,移动应用程序越来越丰富了。好玩好用的软件随处可得。比如关于微课录制的软件,关于自拍和图像处理的软件,关于配音、练习发声等的软件等等,它们让教育和学习生活变得那么便捷而生动,充满乐趣。利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积极学习并掌握运用移动应用程序的使用,可有效改变传统课堂的枯燥;如果能进一步学习软件开发,随心所欲地根据课程需要利用开发已有程序,则是高职教师全面深度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升,信息加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协作分享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才能有所发展,并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升刚,牛金成.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探微[J],继续教育研究,2011.09

第五篇:时代变革中的中原舞蹈文化

—— 郑州社会舞蹈调研

赵兰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它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的初始阶段,并伴随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由最初的原始状态发展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习俗,这种审美习俗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风俗习惯的形成,道德观念的建立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南岸,是中国商代的古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原一带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的中心。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漫长岁月的发展历程,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雅乐舞体系,到公元前2世纪汉代雄健豪放的舞姿、精湛的舞蹈技艺,奠定了黄河流域汉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经过大唐盛世的广取博采,宋、元时代戏曲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近代史中每一次社会变革,传统民间舞蹈随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崛起而变化发展着,在这段复杂、曲折、特殊的历史进程中,舞蹈文化就象一根红线,穿越漫长岁月,一直在民间不断传承着 ……。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七五计划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在全国展开,由于当时我刚从部队文工团转到郑州工作,对遍布郑州各个辖区的传统民间舞蹈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当时郑州辖区共分为8区6县(现已并为6区6县),仅郑州一带就统计出几十余种传统民间舞蹈。这些民间舞蹈除却一些在其它地区常见的如“龙舞、狮舞、高跷、旱船、霸王鞭”等仍在民间流行外,许多舞种已经看不到真实面目,只能听老人们描

1

述了。如登封的“独脚舞”、荥阳的“笑伞”、中牟的“麒麟舞”、上街的“钉缸”等。这些失传的民间舞蹈大都因为在表演形式上不具普遍性,参与者受到一定限制,使它的传承受到制约。而经过历史沿革长期保存下来的民间舞蹈则更加保持了自娱自乐的舞蹈样式,保持了浓烈的本土民族文化特征。农民朋友们非常聪明,他们总是能够充分发挥和运用祖先留下的舞蹈文化遗产来点缀生活,愉悦身心。如果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这些舞蹈增添新内容。所以,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一定地理环境、一定人类种群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今天,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激荡,古老、传统的中原民间舞蹈也象一条流淌的长河,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不管怎样流淌,它始终保存着祖先的基因,保存着民族的记忆。

一、生活中的舞蹈

严格的讲,现在的郑州是一座移民城市。1956年河南省的省会才从古都开封迁往郑州,在此之前,郑州区域面积还不足今天市内一个区的四分之一。随着省会的确立,郑州逐渐成为中原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四面八方不断汇集,使郑州融合了中华民族东南西北各种人文特点,那些具有中原传统的、纯粹本土风格的民间舞蹈也只有在郊县和乡村才能看到。为了让郑州市民们对中原地区传统民间艺术和舞蹈文化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政府文化部门每年都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组织全市各区县优秀农民舞蹈队伍进城,在郑州市内各大广场举行“民间文艺大赛”。不仅为市民的节假日增添喜庆气氛,更增进城乡之间文化交流,使今日的郑州人通过娱乐形式了解传统的中

2

原舞蹈文化和人文特色。

1、文化图腾舞蹈越舞越火

在郑州乡村,过年过节时特别的热闹。从这个乡到那个乡,各种民间舞蹈表演队汇集在一起,舞龙、舞狮、跑驴、高跷、秧歌、盘鼓、旱船、花灯、二鬼摔跤、红绸舞、花伞舞、大头舞、花棍舞、扇子舞等等,种类繁多、舞者遍地。这些舞蹈全部来自民间,舞时人数不限,动作基本在传统套路下完成。不停地重复,不停地交流,舞者陶醉之时百跳不厌。有些村镇甚至通宵达旦,正所谓:“歌以咏言,舞以尽意”。

在这些传统民间舞蹈队伍里,尤以舞龙为最。舞龙是中原舞蹈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大小舞龙队遍布郑州每个郊县的村落。“龙”在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中的不朽形象深深扎根于中原,长期以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经常组织各种“舞龙大赛”,使一批批年轻的舞者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又为传统舞龙注入新的表演内涵,使其更具视觉冲击,更具艺术欣赏价值。位于郑州新密的“黄固寺村舞龙队”就是一支充满活力的代表性队伍。他们的龙舞表演曾多次应邀进京,不仅获得在北京地坛庙会举办的“全国舞龙大赛”金奖,还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50周年庆典,以及登上长城烽火台上的大型舞龙表演,一展龙的子孙的风采、一展中原人的风采。

在迎接2000年到来的盛大节日里,郑州市曾聚集万名群众在黄河岸边举行十分盛大的庆典活动,此活动以大型传统民间舞蹈的形式,向社会集中展示了黄河岸边的郑州儿女自信、豪迈、跨入新世纪的精神面貌。这次表演集中了郑州6区6县200多架舞狮;647面盘鼓;特别是浩浩荡荡2000米长的来自各乡舞龙队的表演,更是在滔滔黄河之滨掀起阵阵“龙卷风”,将整个庆

3

典活动推向高潮。中央电视台在当天的《新闻联播》节目中立即向全世界介绍了活动盛况,随后又以专题节目的形式进行了追踪报道。

可以说,舞龙是最典型的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它不仅具有一般传统民间舞蹈的自娱特点,更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即便一条15米长的“小龙”也必须有10多人才能够完成表演,看似简单的“龙点头”“大倒花”“龙摆尾”等套路,每一项都是集体配合的杰作。观看舞龙表演,感受到的是精神,是一个民族团结向上,互相帮扶的博大胸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黄河......”郑州人与黄河牵手而来,人的精神,河的精神,汇成龙的图腾,展示着勤劳、智慧、勇敢、朴实的郑州人民对母亲河的崇拜与眷恋。透过腾飞的巨龙,看到中原儿女不屈不挠的拼搏身影。

2、民间新编秧歌如痴如醉

舞蹈是一种精神活动。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观念在变,精神需求也在变。传统的民间舞蹈充满农耕文化特点,“秧歌”即是突出代表。“秧歌”曾经是直接与耕种有关的祭祀活动之一。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播,“扭秧歌”几乎成了汉族民间舞蹈的代名词,家喻户晓,没有人不以为扭秧歌就是跳舞。而如今流传在郑州市民中的“新编俏秧歌”早已不再是农耕时代的翻版,而是在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融入时代意识进行整合,去粗取精,在形体上、精神上强调既是时代的又是民间的和传统的,既是自娱的又是娱人的,有一定审美情趣的、愉悦人们身心的、新兴都市舞蹈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郑州掀起蓬勃的群众舞蹈文化热潮。一时间,各广场、社区,凡是群众聚集的场所,到处是秧歌舞蹈者的身影。社区居民热情参与到新秧歌的队伍里,尽情享受着舞蹈带给她们无限的欢乐。

4

除了“新编俏秧歌”,在郑州城市居民中受欢迎的传统舞蹈还有“中原盘鼓”、“太极功夫扇”等表演形式。特别是“中原盘鼓”,它在表演套路和鼓谱选用上与雄浑粗犷的“开封盘鼓”、活泼灵动的“原阳盘鼓”明显不同。它多由女子组成,因此它在“盘鼓”这项男子为主的表演项目中略显柔弱,但也不乏巾帼英雄气概。如今,在郑州市各种文化活动场合都能见到由女子们组成的“中原盘鼓”表演,在市区各文化广场也经常能看到身背直径60公分大鼓的女子身影。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赴河南“心连心”特别活动——《黄河儿女》中,“中原盘鼓”以《鼓打五千年》为主题参与了表演。

每个地域民间舞蹈的格调、形成、演变都直接反映该地区群众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外在的表象渗透着内在的属性,形式中渗透着内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每个时代又都为传统的美进行着更新,这就是民族生命长河永不枯竭的根本原因。

二、舞蹈中的生活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迫切需要文化生活的滋养,需要将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释放出来,变成享受美好生活的现实。“郑州舞蹈人”向生活寻求创作源泉,又将创作的舞蹈作品服务于生活。

1、多彩的艺术创作

郑州有一些年轻执著、自学成才的舞蹈编导,他们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用他们的舞蹈人生为郑州的精神文明建设默默贡献着。说他们自学成才,是因为他们不是专业舞蹈学校编导系的毕业生,现今也不在专业团体里工作。但是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与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舞蹈编导家、舞蹈理论评论家进

5

行过零距离接触,亲耳聆听专家传授知识。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到郑州讲课或采风的舞蹈界专家有:胡尔岩、吕艺生、舒巧、章民新、赵国政、于平、孙颖、张继钢、房进激、冯双白、门文元、应萼定、孙龙奎、苏时进、李淑子等等,一连串响亮的名字打开了“郑州舞蹈人”的眼界和心扉。他们如饥似渴地拥抱知识,凭着对舞蹈艺术的挚爱和不懈追求,终日生活和实践在群众之中,创作了大批舞蹈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河南省各届“艺术节”、“民间音乐舞蹈大赛”、“黄河之滨音乐舞蹈节”、“全省企业文艺会演”、“大学生文艺会演”、“机关文化活动月”、“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十分抢眼,有些作品还分别在全国各种文艺活动中获得奖项,不仅丰富了省会郑州的文艺舞台,还为满足郑州人对舞蹈艺术欣赏的需求做出了贡献。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比如群舞《闹丰年》,该舞蹈以1女12男的群舞阵容为表现形式,从生活中提炼人物性格特征,用人们熟悉的电影《李双双》插曲“小扁担,三尺三”为主题音乐形象,勾勒中原儿女单纯、泼辣的个性,使鲜明的河南地区人文性格特色融入舞蹈语汇当中,塑造了姑娘小伙儿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歌唱、跳舞、玩耍、劳动的群体形象。编导为了打破惯用的表现丰收情景的手法,还巧妙地运用麦捆道具产生情景的多变和人物造型的多变,使之一会儿变成丰收的麦田,一会儿变成谷堆成山的打麦场,一会儿变成挑担运粮的长龙,台上收获着希望、收获着明天、收获着爱情,台下观众的心情也随着歌声飞到丰收的田野、飞到神秘的村庄、飞到“自我”的家乡......。该节目创作于1998年,代表郑州市参加全省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荣获金奖第一名;随后又参加了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1999年元旦文艺晚会和同年郑州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套元宵节《神

6

州大舞台》晚会;同年又入围文化部第十届全国“群星奖”舞蹈大赛并获得银奖。

值得一提的作品还有2002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组舞《大河情愫》。这是一部由七个舞段组成的、长达90分钟的作品。作为群众舞蹈编导,运用舞蹈诗的结构来创作这样一部大型作品,在全国也不多见。这是编导长期坚持创作、坚持民间文化艺术采风,坚持用舞蹈艺术的视角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结果。

《大河情愫》是以黄河为依托,描写作者心中的黄河印象,不受时空限制,任思绪飘荡。作品围绕黄河岸边郑州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展开缕缕情思......。郑州人眼里的黄河不是青藏高原上那泓碧绿的清泉,也不是黄土高坡上奔腾咆哮的瀑布。一路上经波涛汹涌冲刷来到中原大地的黄河似乎累了,它慵懒地随意流着,甚至没有固定的河道。旱情来时,两岸与河床一马平川,汛期到时河水四溢,犹如婴儿涂鸦,这就是印象中的“大河”!不知道远古的郑州“大河村”先民们是否也因有相同感受而名?

组舞《大河情愫》的七个舞段分别为:

1、“河魂”——22人的男女群舞。表现黄河人与黄河牵手走来,人河而

一、起伏跌宕、彼此难分。世世代代生息在黄河岸边的人们,魂牵梦绕着母亲河。

2、“女人”——女子独舞,与上篇形成静与动的对比。一个黄河边的女人,一个围着锅台转的、一生一世守候的女人,一个为黄河生又为黄河死,命运坎坷又不屈不挠的黄河女人。

3、“脊梁”——男子群舞,与上篇形成刚与柔的对比。中原的男人是山,有山一样的脊梁。为了打造幸福生活,创造崭新的世界,男人们用铮铮铁骨

7

挑起重负。这个舞蹈的动作原素从河南传统地方民间舞“老子故里打铁舞”提炼而来。

4、“踩泥”——6男6女的小群舞。春天到了,地处黄河南岸的郑州花园口一带盛产著名的垂杨柳,春风摇曳,青春活泼的少男少女嬉戏在黄河岸边。稚气灵动的小脚丫踩踏着岸边温热、颤动的春泥,尤如在蹦蹦床上玩耍,悠悠然如歌如画。这段舞选用了河南民间舞“踩八板”动作原素。

5、“爱河”——男女双人舞。春天萌生着爱情,大河的夜色美不胜收。映入河水中的月亮载着一对纯洁的恋人飞翔,天上人间、人间天堂,爱情象黄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6、“笑伞”——男女群舞。丰收后的“社火”映红整个世界,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大河荡漾着喜悦。火红的鼓乐、火红的花灯、火红的生活、火红的笑容 ......。这段舞以郑州荥阳地区传统民间舞“笑伞”为原素。

7、“追梦”——大群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用大写意的手法抒发黄河人祖祖辈辈眷恋着家乡,无论身在哪里,不舍之情就象这条倔强的河水,永远向着东方流淌,追寻太阳升起的地方......。

《大河情愫》的创作演出为郑州群文舞蹈人带来荣誉和自豪。它不仅获得河南省第八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的唯一大奖,还获得全省专业舞蹈大赛的金奖;全国职工文艺调演舞蹈比赛的金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大河情愫》于2004年入围文化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的复决赛,这是中国国家最高级别的专业舞蹈大赛,闯入专业大赛的复决赛圈是对郑州群文舞蹈人最大的鼓励和鞭策,它必将带动郑州群众舞蹈艺术和文化走向更高的层次。

8

成功的舞蹈作品离不开鲜明的民族审美情趣、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只有新鲜的、民族的、本质的东西,才会激发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产生,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2、新鲜的时尚气息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门大开,西方舞蹈的传入,给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转变和生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融会贯通的郑州人毫不迟疑地紧跟时代步伐,追逐时代潮流,在舞蹈世界中寻求新的生活。除了活跃在艺术舞台和群众之中的群文专业舞蹈人士,美丽的郑州还有一批人在舞蹈的世界里生活着,他们就是执著不懈的“国标人”和“街舞人”。

郑州人学跳“国际标准交谊舞”(以下简称国标舞)在全国起步都算得上是早的。1988年国标舞刚刚闯入中国大地,在第一位前来北京传授舞技日本专家的学生名单里就有不少郑州舞者的名字,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郑州国标人用巨大的付出和投入,用近乎痴迷的精神去追逐他们的所爱,没有人统计过郑州究竟有多少人在学习国标舞,只知道从1989年起,全省国标舞大赛、全国国标舞邀请赛、公开赛等各种赛事年年在郑州举办,并且规模庞大、参与者众,在市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国标舞发展的十几年道路,每一步都留下郑州国标人深深的脚印。他们中有在全国、国际大赛中一鸣惊人,多次捧回大奖的李宏跃、何琳;付青、孙兰兰;尤宜、李冰等等。其中李宏跃、何琳在“金池杯全国国标舞公开赛”摩登舞最高级别——甲组公开组获得冠军;付青、孙兰兰在“海峡两岸国标舞公开赛”中获得职业拉丁舞冠军、“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职业新星拉丁舞亚军、“金池杯全国国标舞公开赛”拉丁舞最高级别——甲组公开组冠军;他们不惜代价

9

的投入国标舞的学习,换回的是一次次进步和提高,他们是真正在舞蹈世界里生活的人群。

在郑州一些社区的活动室里、在文化广场的绿荫下、在各大学的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跳“街舞”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宽腿裤和松身恤,自我陶醉的尽情痴迷。“街舞”是起源于美国街头黑人舞者的即兴舞,由于它的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前卫精神而理所当然地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年轻人跳街舞,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对一种时尚文化的认可。年轻的郑州和年轻的郑州人追赶时尚生活,自发组成一个个小型“街舞团队”,一边练舞自娱自乐,一边积极投入社会生活、参加各种比赛。1998年,吕龙等年轻人创办了“功夫宝宝”街舞队,他们自己租房练习街舞技巧,自己制作教学录影带。对街舞的悟性和热爱使他们越跳越好,水平也越来越高,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在郑州市迎2000年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上,“功夫宝宝”第一次登上正规大舞台公开亮相。他们那开心的笑容、动感的舞步、轻松的节奏、时尚的表演给郑州市民留下深刻印象,郑州的街舞现象也从此更加热烈。

“功夫宝宝”随后又分支出几个街舞团队,有“舞星俱乐部”、“新舞道”、“七舞众”、“兵舞堂”、“前未族”等等等等,短短几年,郑州街舞人又为郑州的都市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彩虹。随后,郑州街舞人重新整合了一个享誉全国街舞届的组织——“舞王回一”舞团,吸纳了散落在社会的各路街舞高手。他们在2001年“上海BOC全国街舞比赛”获团体冠军;在2002年“耐克杯《街舞风雷》全国街舞大赛”获团体冠军;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爆果汽杯全国首届电视街舞大赛”获团体冠军、女子单人冠军。在2005年央视5套举办的全国街舞大赛上获团体斗舞第三名、女子单人冠军。郑州街舞人将

10

健康、时尚与激情尽情诠释,凭借动感出众的编舞,挥洒自如的舞姿在全国街舞同行中赢得一片赞扬。

舞蹈为郑州“国标人”和“街舞人”带来绚丽多彩的生活,带来耀眼的光环,同时也为郑州这座现代化都市带来青春和时尚。舞蹈是人类最直接的语言。中原儿女喜欢亲身投入舞蹈之中尽情体验舞蹈带给身心的愉悦和幸福。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原人喜好舞蹈,对舞蹈艺术的欣赏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高涨,他们会把舞蹈和生活联结的更紧,在生活中舞蹈、在舞蹈中生活,永不停止对舞蹈艺术的追求,永远享受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浪漫。

写于2003年5月

2005年修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部编一年级5对韵歌下一篇:初二英语1单元练习

热门文章

变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