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人文历史论文

2022-05-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地理人文历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初中历史和地理学科在同一人文知识中可以从不同角度互相补充说明,丰富人文知识内涵体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促进中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文化、适应世界,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地理人文历史论文 篇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文章着眼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从人文地理类课程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具体方案,包括人文地理核心课程体系构成、模块化教学与案例教学实施等具体目标。以期促进人文地理类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及专业能力。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专业设置改革后的新专业。根据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建设目前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均处于探索阶段。文献查阅发现,国内目前已有少量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1-4],但较少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在专业发展中的定位与建设问题。对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基于地理科学专业的视角,如刘云刚等提出人文地理课程改革应以“宽基础、强专业、重实践”为基本导向[5]。

人文地理类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群。本文着眼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从人文地理类课程在人规专业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目前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具体方案。以期促进人文地理类课程的作用发挥,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及专业能力。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特点与课程结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已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与专业特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但无疑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在其中均起着基础性作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相比,隶属于不同的一级学科,其培养目标立足于宏观与中观尺度,具有地理学科基础广、口径宽的特点(表1)。这一方面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具备了丰厚的专业基础,有多样化发展的潜能;另一方面,又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在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如何制订兼顾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些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建设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必要開展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三大部分: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城乡规划类课程群、工具类课程群。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地位,如何使人文地理课程群建设更好地契合专业发展目标显得尤为关键,包括如何解决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交叉领域的整合,如何强化案例化教学与实践教学等都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及应用领域出现多元化,计量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化。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人文地理学教学优化与创新,如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更好地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基础作用。本文试图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如何进行优化。

二、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建设背景与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在于其中宏观的空间尺度、区域化的分析视角和综合性的思考角度,而人文地理类课程恰恰在其中承担着这样的培养作用。具有人文地理学科专业背景的城乡规划工作者擅长区域分析与社会经济综合分析,在区域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中宏观层面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探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扩散与变化,其中城市与区域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是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5]。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具有知识面广、内容系统完整的特点,人文地理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在于构筑学生的区域思维方式与视角,掌握有助于城乡规划与分析的地理分析方法,这也是体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

从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建设现状看,虽然各高等院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都开设了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核心课程,但对这些课程的定位不够清晰,导致这些人文地理类课程与规划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实际发挥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目标难以完全实现。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也会无所适从,难以厘清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城乡规划类课程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设置需关注的问题

1. 人文地理类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理学学科,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城乡发展(建设)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设计与管理,开展村镇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设计、村镇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此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存在明显差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同时具备广博的人文地理知识基础。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乡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人文地理作为传统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学科传统,但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达到与城乡规划学科更好的交叉与碰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人文地理类课程在设置时应考虑到城乡规划类课程的需求,更好地契合专业培养目标。

2. 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调

由于人文地理类课程的理学范畴及其研究传统,使其比较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对较少。而在实践工作中,城乡规划涉及到城市与区域发展历史、人口分布与迁移、地方特色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层次推进,城乡规划开始出现社会化转向,这对城乡规划从业者提出了综合性思维的要求,也需要具有人文地理学思维的城乡规划从业者的加入。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文地理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独特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安排,尤其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相互协调。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下,既要求开设人文地理类课程,也需要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及其他专业技能课程,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尤其和五年制的工科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在四年的时间内要统筹安排各类课程,并且要兼顾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的学科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会面临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人文地理类课程的选择有两个原则:一是选取人文地理类课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将人文地理学中与城乡规划相关性较低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把课时集中在关联度大的核心课程。二是人文地理类课程要加强与城乡规划类课程的衔接和协调。人文地理类课程的讲授体系应围绕专业定位及开设目的,不局限于自身的课程体系和结构。例如,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课程,但城市地理学的结构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存在重复,因此需要授课老师之间相互沟通与协调,已获得更好的授课效果。

三、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庞杂的情况下,如何选取人文地理类课程,更好地契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与目标,并达成与城乡规划类课程的有效互动,对于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设置目标

在生态环境、人口流动、城市化等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强调地学思维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紧密联系的专业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地方、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地学思维方式,对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等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才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因此,人文地理课程群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業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专业平台的作用。人文地理类课程的主要设置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架构与研究内容,初步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基本理解和应用人文地理学基本概念,掌握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理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理解和协调人类文化地理现象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具备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重视对学生人文地理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应强化实践教学。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调查能力还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都应落实到城乡规划实践上。专业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指导城乡空间规划实践。人文地理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平台,在课程设置时除了考虑课程体系的自身特点,开设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核心课程外,还需突出城乡规划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分流培养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开设专业方向课程。

(二)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模块化

在明确人文地理类课程群构建方向的基础上,运用模块化思路探讨人文地理核心课程群的教改方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教学方法改革。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为了提高人文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需对所开授课程的教材进行处理和凝练,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依据人文地理类课程的专业定位及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将理论教学内容归纳为4个模块:城市地理模块;经济地理模块;旅游地理模块和其他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各模块与规划课程的衔接,以及与其他教学模块之间的整合。

在实践教学层面,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業特点,凸显专业实践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人文地理类课程群也应强调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需紧密结合人文地理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上,教学内容需体现先进性和针对性,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做中学”、“研讨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和积极性。以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为例,无论是对企业或行业部门的区位分析,还是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都与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可结合时势经济事件,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在具体分析中掌握经济地理学理论,并逐渐形成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日常教学安排中,采取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案例式教学。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佐证观点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或补充图片视频等资料,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人文地理类课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需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以及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调。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路,选择人文地理类核心课程,并按照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构建教学模块,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璐.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150-152.

[2]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1):51-55.

[3]王吉昌,屈康庆.地理学科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8):204-207.

[4]柳玉梅.论普通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4(10):52-53.

[5]刘云刚.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人文地理,2012(2):156-160.

[6]王吉昌,屈康庆.地理学科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8):204-205.

[7]李俊,陈勇,苗作华,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09):34-35.

作者:赵静 朱红云

中学地理人文历史论文 篇2:

论中学历史、地理学科在促进学生了解人文知识上的互助性

摘 要:初中历史和地理学科在同一人文知识中可以从不同角度互相补充说明,丰富人文知识内涵体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促进中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文化、适应世界,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历史;初中地理;人文知识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110

在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新版課标中,中学历史旨在“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而地理学科要求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两个学科都指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了解今天的世界,学以致用。中学历史、地理学科恰恰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互补互助,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当今世界的现状,促进中学生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现以中学七年级上册宗教和地图问题为例,阐明中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在促进学生了解人文知识上的互助性。

一、在宗教问题上历史、地理学科的互助性

由于国情原因,宗教问题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并不熟悉,但宗教文化却又是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发展,军事战争等诸多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了解宗教文化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更好地了解世界。“宗教文化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每一次的重大历史变革都会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用一节课的部分时间去讲解这个深奥的问题无法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宗教文化,甚至有可能造成片面单一的印象,而历史和地理学科从不同角度讲解这一问题,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

我们先来看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材中对宗教这一问题的阐释。在历史教材第三单元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中,教材说到了佛教以及道教的相关情况。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此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此外,教材还对本土产生的道教进行了描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教材基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我国出发,讲述的是宗教在我国最早的产生情况,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事件,了解宗教对于统治者和普通百姓的不同价值:对于统治者它是愚民,巩固统治的方法,也是追求长生不老的途径;对于百姓,它是逃避现实的苦难,实现自我救赎的信仰。在拓展的过程中也只能延续课本的主线,对佛教的传播稍加以说明。但是宗教为何会产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世界宗教分布的基本情况都没有说明,学生并未了解宗教对整个世界文化带来的重大影响。

在地理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中,则对宗教的产生进行了说明:“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对于三大宗教的基本概况,主要是从信仰者的基本概况、地理位置进行了概述。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伊斯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这段文字就有更广阔的展开性,可以从三大宗教的起源、创始者、演变过程进行丰富的解说和介绍。学生可以对宗教有一个更全面的印象,有助于学生自己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细致的学习和阅读。两个学科在统一知识体系上互补互助,让学生对本有难度的问题有了一个立体客观的认识。

二、在地图问题上历史、地理学科的互助性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具体而形象的反映”。在中学地理、历史学科应用中都非常广泛。地图可以替代教材文字没有说明的知识,学会运用地图是中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有力方式之一,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地理教材在第一章第三节就对如何阅读地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量算距离、使用比例尺、辨认方向到清楚图例的含义、动手画地图等等。可以说已经非常全面地了解了地图的使用方法。而在历史学习中,使用地图也同样频繁。“初中历史课本的历史地图,是记载历史知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基础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地图中。”实际上在入学的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就出现了历史地图的阅读——《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在课堂讲述中应该让学生率先了解到阅读历史地图的大致方法。首先是阅读地图的顺序:题目,要知道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图例,图中符号表示的含义;古今地名及注释。挖掘地图中的一些隐性知识,如黄河和长江的位置、形状,远古人类遗址大多出现在这两条大河流域附近。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联想到不同地理环境给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进而总结出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极其广泛,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有历史地图作为基础,学生在系统学习地图以及应用时就不会感到吃力。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了解人文知识是学生培养品格人格,了解世界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过去、现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地理学科让学生清楚不同地区的先民为何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我们所处的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两个学科可以在同一问题上针对不同角度去讲解说明,丰富人文知识内涵,让中学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期待两学科有更多、更密切的融合。

作者:张萌

中学地理人文历史论文 篇3:

近十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述论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有十多年时间,本文梳理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新课程建设遇到各种问题的研究成果,旨在理清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为进行深度研究提供参考。笔者通过查阅1999年以来的期刊,共搜集到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相关的论文128篇,并查阅自2000年以来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学论和历史教育学以及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问题等论著13部和12篇相关问题研究的硕士、博士论文,分别从研究取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三个层面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特征,并作了简要的评论,以求教于历史教育界同仁。

一、研究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重建中学历史课程新体系

2000年开始的新课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其工作策略是:从调查研究人手,先期做好理论准备;贯彻“先破后立,先实验后推广”的改革原则;全面建立新课程的支持系统;加强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指导工作;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遵循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力度也是比较大的,历史课程发生了很多变化:

1.教育部通过在全国范围招标的形式,第一次组成了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推出了全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教学指导;

2.在课程结构上,义务教育阶段构建了并行的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即设置了分科型的“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课程和综合型的“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课程,高中阶段推行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级结构,与历史属于同一学习领域的还有政治和地理(人文地理);

3.在课程类型上,在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历史课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

4.在课程内容上,尝试构建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历史知识呈现体系(义务教育为学习主题,高中为历史专题),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更适合中学生学习;

5.在教材开发上,初步实现了教材的多版本化,义务教育阶段有11家出版社(含历史与社会)、高中有4家出版社出版了历史教材;

6.在教学方式上,倡导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在课程评价上,提倡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推进,建立、完善并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就成为研究的主流问题。

二、研究内容:如何建构中学历史课程新体系

学者们围绕着“中学历史课程新体系建构”分别从课程编制与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1.关于中学历史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历史教育界对历史课程编制的研究相对薄弱、滞后”,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程编制和设计的理论问题成为历史教育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姬秉新于2000年、2001年先后发表了《中学历史课程编制研究》(上、下),探讨了中学历史课程编制的原理,并进一步辨析了历史知识层次和历史教育层次的内涵,提出“编制中学历史课要强调价值性教育目标与功能性教育目标结合”,认为“要使中学历史课程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和21世纪的时代需要”必须从以下方面大力改进:“在教育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课程赋予过多过高教育目标的传统观念”;“要降低中学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改进和完善中学历史课程的教育原则”;“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仍需进一步调整,要大力开创以社会史、法律史、伦理史、生活史、人类文明史及自然史与社会政治史并重的新课程内容,变‘政治’小历史为‘社会’大历史”。于友西认为课程编制是“中学历史教育发展的基石”,并从“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历史课程设计的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基础教育改革启动以后,教育部招标组织历史课标研制组,先后研究编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新课标研制前期,课标组对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学历史教学的国际比较》《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反思》《历史学科发展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影响》《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状况调查》《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特点与对策》等,这为科学设计中学历史课程奠定了基础。随着实验的推进,设计中的不足在新课程实践中逐步突显出来,特别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设计超前、难度较大、重复较多。姬秉新曾建议:“要设计好新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必须转变观念,把传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造成适合中学生认知的‘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陈志刚认为“目前的历史课程设计,基本上还处在学习消化教育学有关课程论研究成果的阶段”,这就需要“深刻反思历史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国情的开发设计模式与方法”,并根据泰勒原理提出:“历史课程开发设计的程序与基本问题应该是:第一,历史课程的目标,第二,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第三,如何有效地呈现历史课程内容,第四,如何确定这些目标能够实现。”

2.关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

目前对历史课程标准文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包括与教学大纲比较)的研究,一是对国外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外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首先,关于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研究者指出,课程标准较教学大纲的进步是:明确了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课程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由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活动变知识单向传递为知识多元交流;课程标准的结构更加丰富,涵盖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全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姬秉新认为《历史课程标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的完整和发展,比教学大纲有进步、有发展,主要表现在:明确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课程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构建了适合学生认知的中学历史教学,由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变知识单向传递为知识

多元交流。张显传比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认为两者在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标准开发运行的机制、课程标准的作用、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单怀俊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演变的历程,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代替历史教学大纲是我国历史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何成刚认为: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标准为学生设计了大量调研、探究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十分精彩。尤其是课程标准之“实施建议”内容详细具体,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王雄把新课标和大纲从出台的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对新课标与大纲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总结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其次,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特点的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调研、探究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实施建议”内容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课程目标更加明确,必修课和选修课内容的变化使相关知识更具系统性;内容丰富,设计周全,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而且还有详细、具体的实施建议,涉及教学、学习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诸多方面。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仍较含混,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有待完善和细化,难以使历史教师和学生一目了然;对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如课程功能表述比较模糊;对历史课程性质的表述依然不够准确,仅是流于对教学对象和任务的认识;课程设计思路,只讲了是什么,而没有说为什么;内容标准的历史知识体系显得还不够成熟,历史知识结构较为松散,跳跃性较大;能力目标没有具体化,没有使其真正落到实处;与美国、韩国相比,中国在课程内容改革上仍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对历史课程的阐述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显得不足,更像是传统教学大纲的延续与变型;尤其是没有明确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位置。

第三,关于中外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赵亚夫等不仅对美国国家历史课程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由来、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主要的特点进行了评析,而且摘录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从主要内容、结构、特点等方面做了说明。李稚勇就英、美两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从研制背景、结构特点,以及历史教育的目标、任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聂幼犁、查正和等从大纲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对中、美、英三国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比较,认为中国中学历史新大纲在试验实施和以后修订中应注意下列问题:“着力删减基础知识掌握的目标”“详细拟订能力培养的层次”“强化多元文化教育”“改变直线式组织课程内容的模式代之以螺旋式的编排模式”“强化学科知识的整合”等。许华琼从历史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得出如下启示:“高质量的课程标准:依据于一定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完善:需要一个开放和持续的过程”“标准与‘基于标准的’改革:充分发挥标准的功能和作用”“历史课程标准在课堂中实施的关键:依据教师与支持教师”。刘冬梅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呈现方式”“主体内容”两方面异同的比较,提出我国历史课程设计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历史学科体系不应完全放弃;第二,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可操作的规范,应该进一步明晰化;第三,学习评价应该从现实出发,不能做虚。

3.关于中学历史课程目标的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历史课程目标的研究主要从纵横两个维度展开。在横向上,历史教育界对新课程三维目标分别从其内涵、相互联系和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的争鸣中,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需要正确理解其内涵才能富有成效的实施;一是认为将“过程与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目标提出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把“过程”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令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难以达成。朱继军则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视野、史学依据、国际比较、具体目标建构(包括史料搜集和考证、历史理解和想象、历史解释和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成果表达和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见解很有深度,值得同行借鉴。在纵向上,梁敏强详细剖析了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演变、发展历程,从50多年来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演变发展总结出历史教学目标的五大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历史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订课程目标的建议。

4.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研究

有学者提出历史新课程的内容应“不去刻意追求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精选而不是囊括历史知识,改变课程的‘难、繁、偏、旧’状况,按照历史发展时序,中外史有机结合地展现历史,并体现‘薄古厚今’原则——增加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现代史的比重,增大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思想史、科技史的内容,以主题或专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以必修加选修的方式呈现课程结构”。有学者对课程内容重组的目标与原则展开了探讨,提出对于选择这些课程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及如何呈现历史课程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载体——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有学者把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分为课文系统(绪论性课文、基本课文、活动与探究性课文)和课文辅助系统(目录、编撰说明、课前提要、注解、历史图片、习题作业等),对其特点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本国史与外国史的合编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外历史合编与分编并存的局面及两者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而两者的争论对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深化也是有益无害的。”于友西从历史教科书的类型、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与特点、历史教科书的体例与结构、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与运用等方面对历史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朱煜总结了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科书体现出的特点:“编排力求生动新颖”“突出思考和探究活动”“吸收学术研究新成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趣味”“加强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并预测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应该进一步向多样化和学材化发展。

5.关于历史课程实施的研究

本次课程改革采用“先实验,后推广”的实施策略,即新课程先在课改实验区实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为了稳妥,义务教育新课程是以县(区、旗)为单位进行实验;高中新课程实验则因伴随着高考制度同步改革,以省(市、区)为单位进行实验。这种课程实施的策略效果如何,现在还缺乏系统的研究。目前,大部

分学者多关注历史课程在课堂教学层面的研究,涉及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校本教研、教师培训、教学反思等方面,研究质量不断提升,其中以赵亚夫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和姬秉新等主编的《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为代表。

6.关于中学历史课程评价的研究

长期以来,教育和教学评价是我国基础教育矛盾突出的环节,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尽管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中考、高考历史试卷的变革以及历史教育评价的改革,但对历史教育评价的根本问题还没有涉及,评价如何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依然是难题,因此“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的、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是摆在历史教育界面前的一个困难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新课程实验中,一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建立历史学业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如广州市教研室教研员何琼老师带领广大历史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种多维度的初中历史学业评价体系,它由基础知识(闭卷考试)、应用能力(开放式考查)和平时表现(平时成绩)三部分综合而成,对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一定作用。在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中,黄牧航从“创建学业评价的基本模型和完善评价标准的表述”两个方面尝试构建高中历史学业评价体系。张静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历史学业评价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其特点是“具有重视统一考试的趋势”和“注重表现性评价”。这类研究开阔了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为构建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学科学业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现在,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已呈现了如下新特点:重视发展性评价,以质性评价模式取代量化评价模式,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发展,重视评价中的个性化发展方式,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7.关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历程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龚奇柱回顾了中学历史新课程的进程,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应深入思考下列问题:(1)正确处理历史课改中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历史课标、历史教材、历史教学的关系,理念的前瞻性与现实可能性的关系等;(2)修订历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历史教材质量(修订历史课标,完善历史课标;打造教材编写队伍,不断提高教材质量);(3)聚焦历史课堂,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4)重视历史课程改革实验的总结,推广实验的经验和成果;(5)整合历史课改专业队伍的力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历史教研员在课改中的作用等。杨弢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历史课程改革的得失,认为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必须要坚持国际视野原则,中国国情原则,服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继承与发展性原则”。康长运、何成刚从“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综合”“课程内容多样化与时代性的综合”“历史课程的全球意识与开放意识的综合”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姬秉新在评析了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新课程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指出,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建设应特别关注以下问题:“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使课程成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不断发展历史能力的平台”,“要进一步建设适合中学生认知的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在目前已试行初中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非专业教育课程的综合化”,“重视和加强课程理论研究”。

三、研究方式: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在国际比较研究中借鉴

理论探索和课改实践相结合,是这一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的最大特点。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前期,历史课标组就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科学地设计中学历史课程奠定了基础。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方式上,理论阐释、思辨的形式、比较的方法仍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被应用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大大丰富了研究的成果。许多学者注意到历史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他们分别从中学历史课程编制与设计、课程标准研制、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验实施、课程评价改革、国外历史课程变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关于课程目标的研究最为深入。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用系统、多维、整合的视角来研究历史课程改革问题,如余伟民编著的《历史教育展望》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一时期,对国内外历史课程比较研究成果较多,水平也比较高,如有学者对二战以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课程的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使我们对中外历史教育的异同点有了初步认识(见赵亚夫主编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有学者对20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作了较为完整的梳理,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韩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历史(见余伟民编著的《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稚勇等编著的《社会科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李稚勇著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一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也有学者全面收集了世界各国历史课程标准的资料,并对这些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见赵亚夫主编的《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

1.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近十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从无到有,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梳理,从散点零星的研究到整体系统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在研究的视阈方面,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如余伟民编著的《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观层面的梳理(如陈辉的《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20年回顾与评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也有微观层面的开掘(如朱继军的博士论文《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在研究的内容方面,涉及课程编制与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变革史等方面;在研究的方法方面,涉及文献整理、理论阐释、经验总结、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开展中学历史课程变革作了很好的铺垫。

2.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的散点研究较多,系统研究较少。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课程内部而言,它涉及人的发展问题和教育价值观问题、知识论问题、文化问题、教学问题等等,既需要从微观的层面深入研究,更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研究,目前还缺乏这种宏观层面的整体研究。其次,对中学历

史课程改革问题批判的较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研究较少。历史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没有批判,历史课程改革就不会发展;同样,缺少解决问题的对策,历史课程改革也难以推进。正确处理批判与建设的问题,就必须在纵向与横向上对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我们只有把历史课程改革研究放到特有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看到中学新课程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到问题背后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在课程改革中处理好批判与建设的关系。第三,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关注文本层面的研究较多,关注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课程是一种“作为关系与过程”的实践存在,我们就不能把中学历史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文本,而要把历史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通过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我国的历史新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却矛盾重重,难以有效解决。这里边既有历史习惯的影响,也有课程设计部分存在的不足。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就是要关注这种活动及实践过程,把课程文本的改革落实到课程实践的变革上来,才能真正改变历史教育的困境,提高历史课程质量。第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研究较多,对如何将外国先进理念与形式本土化即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有效结合的研究较少。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应该“具有本土意识并坚持本土化,这一点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可”“本土化需要正确对待传统和世界理论,采取正确的本土途径”。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较多的引入了国外历史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却没能把这些理论很好地与国内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着力加强,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使研究成果能够引领历史课程改革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姬秉新.中学历史课程编制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下)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姬秉新.建设适应“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J]历史教学,2006(3)

[5]陈志刚.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思路[J]历史教学,2008(13)

[6]姬秉新.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J]历史教学,2003(3)

[7]张显传.《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历史课程标准》研究之二[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6)

[8]单怀俊.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J]历史教学,2002(3)

[9]何成刚.《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育发展的新阶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10]王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赵亚夫,郭艳芬.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2)

[12]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聂幼犁,查正和.从美、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看中国历史教学新大纲[J]历史教学,2001(3)

[14]许华琼.中关历史课程标准比较[J]历史教学,2005(2)

[15]刘冬梅-中关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6]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17]梁敏强.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18]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吴丹]

作者:王从华 姬秉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商务谈判实务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