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赛教学形象设计论文

2022-04-1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竞赛教学形象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面对当前的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训脱节等相关不足,尝试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的调整、实践环节的变通等方面来进行教学改良的探索。【关键词】企业形象设计;教学;改良企业形象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等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已经开设二十年左右了。

企业竞赛教学形象设计论文 篇1:

论“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校可持续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了“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评、课程教学五方面与企业相融合,从而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强化中高职衔接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苏北欠发达地区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工学五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吴少华(1964- ),男,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苏北欠发达地区中高职衔接研究与对策”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7ZDIXM05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体系。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构建和实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依据苏北欠发达地区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设置,并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过程和工作任务,分别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职业院校要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依据,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培养专业人才模式,积极探索苏北欠发达地区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将企业人才需求融入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将企业市场运营融入教学过程,校企共同培育专业人才;将企业考核评价融入教学考评,校企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校企共享教育教学与生产经营资源。

一、将企业人才需求融入培养目标

构建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中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在中高职衔接中,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人才需求融入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课程体系,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1.加强实地调研,了解行业企业需求。职业院校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认真调研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及需求变化,并认真分析和研究职业能力需求,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保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符合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求。

2.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内容,更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一,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专业领域的专家和行业企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组成,企业人員占较大的比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要参与专业教学计划论证和课程设置等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交流、咨询和顾问等方面的作用,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调整提供指导。

第二,定期进行企业调研工作。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考察本地区企业的需求状况,并定期走访大、中、小各种规模和种类的企业,广泛听取企业对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加强企业对口人才培养工作。一是依据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动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服务;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承担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业务,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技能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三是积极与企业联系和沟通,开拓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接收单位,主动向企业输送对口的专业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1.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变化,优化专业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不断提高中高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动性。职业院校在改革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时,要根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 有效对接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加强教材建设,实现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设计课程建设思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实现工作过程向教学过程转化。职业院校要有效对接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学生“用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使教、学、做、用相统一,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衔接。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第一,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接受安全防护、劳动纪律和文明生产等教育。实训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是针对一系列技能进行的综合素质培训,如建筑专业学生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到工地进行参观,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教学实习,从而初步掌握施工测量、拌制混凝土、砌墙技术、抹灰过程、材料预算、工程质量检验等专业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训,学生不仅掌握了各种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重要载体,也是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有效对接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技能训练的环境,学生要亲自制定实训步骤,确定操作方法和操作工具,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构思、设计和创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第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制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进行日常教学。职业院校要主动了解企业技术及专业需求,多渠道拓展顶岗实习岗位;企业则对学生实行准员工管理,在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实习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结束后,校企要共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职业院校要与各类协会、学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针对顶岗实习岗位群进行课程开发,把学生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职业院校还要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强化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不断完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的顶岗实习取得明显的成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提升。

学生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虽然为企业解决了部分人力资源的问题,但也给企业带来了负担。为实现长效发展,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中高职学校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学校师资力量,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等服务;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共谋校企双赢的局面。

三、将企业市场运营融入教学过程

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将企业市场运营融入教学过程,从职业技能入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教育功能。校企要共同培养学生沟通、策划、品牌设计、调研以及文案写作、创新等能力,并在教学中设置企业市场运营仿真环节和岗位运作流程,强化学生的市场运营理念和意识。

为确保模拟企业岗位实际运作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将全班同学分配为若干小组,每组组员6~8名,每个小组任命一位负责人,完成模拟公司命名、组建策划公司、成员分工寻找合作项目等任务。小组成员要相互协作,在寻找项目合作企业、获得企业项目支持上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一是模拟组建策划公司,确定项目,寻找合作企业对项目的支持;二是开展项目策划工作;三是各组学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交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及时进行跟踪和指导;四是由教师、企业、学生进行三方评价,对项目成果进行检验,帮助学生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和内容,促使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四、将企业考核评价融入教学考评

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建立教、做、学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考评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注重过程性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分项目考核和综合项目考核三部分内容。职业院校要邀请企业的兼职教师从职业评价入手,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执行能力等实习效果为学生评定实践课程成绩,将企业考核评价融入教学考评。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平时考核包括学生实训实习、课堂出勤、项目参与等,要着重考核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分项目考核包括调研报告、营销方案策划项目书、品牌形象设计、企业定位策划、渠道策略、价格策略,由教师和企业人员根据评分标准共同评价;综合项目考核包括学生提交合作企业的营销策划书及答辩等,主要由企业人员与教师团队共同对策划作品的实用性、推广性、创新性和现场表述与答辩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分。

五、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

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企业环境,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赢得在企业的发展机会。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训课要注重灌输企业文化基本理念,突出企业的文化环境氛围。实训课的课堂连接市场、衔接车间,要设计学习过程融入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综合运用图板、标语、学生作品等形式布置实训场,并按照企业项目小组的功能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轮换,实施企业程序化管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使用企业的管理制度来考核和管理学生,向学生明确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经常开展一系列科技作品制作、职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如推行“天天练习、周周比赛、月月竞赛、学期举行大型技能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增长知识,增强职业道德感和职业认同感。

学生按照专业岗位要求,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实操训练,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职业院校可以指导学生组成模拟公司,鼓励学生和企业直接对话,通过真实项目与企业进行合作,采用参与式模式、实践导向模式和项目任务驱动模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院校要通过专家报告会、企业人员参与课堂等活动,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建设和现代企业经营观念。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感受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培养工作兴趣。学生在毕业前还要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行业企业道德标准、行业规范和行业规则,尽快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标准,增强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锐意进取的职业品质。

“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能为本,以适应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的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职业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使毕業生具备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岗位能力目标包含职业能力和知识目标,课程职业能力目标要根据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来确定。综合能力包括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职业信念和职业精神。在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对应的层次层级要对应具体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的内在层次层级,课程教学内容要根据这种“层次层级”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2]姚晓艳.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背景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58-59.

[3]王东梅.职教集团视域下的中高职衔接体系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16(6):5-6.

[4]李喜梅.现代职教体系视阈下中高职衔接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4-6.

[5]田晨.基于“工学五融入”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5):125-127.

[6]邵元君.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3(25):47-51.

[7]周峻岭.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33-34.

[8]张荣,陈江红.《品牌策划》实践专项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工学五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38-39.

[9]陈玉峰.适应现代职教趋势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途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5-57.

作者:吴少华

企业竞赛教学形象设计论文 篇2: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良途径探索

【摘要】面对当前的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训脱节等相关不足,尝试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的调整、实践环节的变通等方面来进行教学改良的探索。

【关键词】企业形象设计;教学;改良

企业形象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等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已经开设二十年左右了。社会的关注、企业的重视、教学的投入使得我国在企业形象设计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遍地开花的视觉形象着实能让人感受到设计给企业、产品、服务等带来的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但是企业形象设计市场虚假的繁华背后实则暗含着功利与危机,虚华的设计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还给当前本来就比较脆弱的设计市场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高校作为国内设计市场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尊重设计以及培育新生设计力量的重任,必须对当前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与思考。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总结国内开设企业形象设计相关课程的高校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前我国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支撑课程教学执行的缺憾

目前国内的艺术设计专业除去少数的专业院校以外主要开设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或者多科性大学里面。这原本为艺术设计这个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交叉性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培育土壤,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大学整体的图书、师资、技术、实验室、实践基地等等资源优势来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任务,课程的设置也可以涉及更宽更广的专业范畴。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状况是在诸多的大学里都或多或少的缺失专业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与关联性,课程设置较为盲目,且缺乏联系与层次递进。再者就是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教学中有关理论的吸收,实训的强度与质量也存在着未落到实处的现象。具体到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则表现出学生后劲不足、专业基本功欠缺、思维方式单一、表现手段拘谨等等不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不少的学生对于标志、标准字等的基础设计有点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而对于一个大四的学生而言,前期一般都已经进行了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出现如此窘境只能说明在某些教学环节上的确出现了疏漏。

2.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企业形象设计又称为“CI”设计,台湾著名CI专家林磐耸先生说:“CI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周围关系者或团体,也就是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企业管理理论的整体运作,以刻划企业个性,突出企业精神,使消费者产生认同感而达到促销目的的设计系统。”按照国内目前的主流教学模式来说,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专业知识综合性较强的系统设计课程,它基本能融合学生大学前三年理论与技能学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是对学生所掌握的营销、传播、策划、包装、广告、展示、符号等等相关知识应用能力的一项综合检验。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CI”分为“MI”、“BI”、“VI”三大部分的理念,然后逐一进行阐述,最终归结到“VI”是设计专业学生重要掌握的部分。但是很多学生在经历了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策划、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等理论知识的熏陶与洗礼后,长达数周的专业课时却未能带给他们一些质的改变,学生们还是无法合理地开展市场调研与提案沟通,也不可能撰写相关的企业策划案,没有能力去提炼企业理念去规范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即便是进行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部分的实践练习时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究其原因,即是教与学的严重脱节,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的广种薄收的现象。

3.理论教学与实训的脱节

按照艺术设计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求,相关课程学习后,学生是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的对相关理论知识做讲解和强化吸收。遵循现有教科书的模式,企业形象设计则较一般课程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理论的教学本无可厚非并且有其必要性,但是单纯的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设计实训则严重的影响了课程最终的教学效果。实训阶段的脱节主要体现在:课题设置偏于盲目,课题来源简单且没有目的性,课题成为老师为了评分、学生为了得分的纯作业性练习,其结果是理论未支持实践,实践不依据理论;流程控制缺乏严密,由于前期课题设置的不科学和随意,直接导致了设计流程控制的随心所欲,设计的评价标准不关注过程中的合理性与衔接性,仅仅以最终的一套所谓视觉形象识别手册来作为界定整个课程作业完成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设计表达忽视规范与创造,原本极为严肃规范的企业形象设计在随意的课题与作业流程控制下,流于形式,停留于设计审美的单一层面,基础系统设计中的标准精细化制作一带而过,应用系统中的项目设计千篇一律,更有甚者则是直接寻找设计模板套用!

二、教学改良的途径探索

1.课程体系的优化

受师资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艺术设计类的教学培养计划多年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手段在一届届的传承,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却也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平面设计方向一般在大二就会开设标志设计课程,但是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大四的时候面对标志设计可能还是会一筹莫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涉及新的设计理念与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学生只学会了什么是标志,而没有真正掌握设计的思维与方法。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设计观念的问题,设计思维、设计原理、设计表现、设计策划、设计管理类的课程就必不可少了;再者为了保证课程的延续性以及为大四的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做铺垫,图表设计、导向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的课程也应该在平面设计方向里开设,否则学生在后期的VI应用系统的相关部分设计只能走马观花,华而不实。

2.教学内容的调整

企业形象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当中涉及的理论部分也是相当的繁杂。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相当量的理论讲授肯定是必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可能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按现有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前期涉及营销与策划的知识在一些高校主要局限于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这两门课程,殊不知这类课程的课时少之又少,事实上即便课时充足相关重要知识点学生也未必能实际的吸收。如此状况下,当他们面对“MI”、“BI”这两个系统时,更是望洋兴叹不知所措。如此说来,我们与其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理念识别与行为识别的填鸭式授课,还不如以实际的“MI”、“BI”案例来进行点拨提携式的教学,让学生关注要点,掌握方法,而将有限的课程时间放在学生解决课题论证、市场调查、设计方案等等环节上。

3.实践环节的变通

设计离不开实践,设计水平就是在不断地看、想与做之中逐步提高的,能否运用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来解决设计问题是衡量学生设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如今很多高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推行课题制、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或是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带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学生实践环节的瓶颈,提升了学生项目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与市场契合的专业能力。而在没有实际项目的时候教师就得思考其他的变通之道了。方案之一就是联系本地的企业,不以酬劳为目的,只是义务为其做设计,而我们所需要的则是能得到其相关部门的配合以便学生能进行诸如实地调查类的工作。如果这个方案也行不通,那么虚拟课题也不失为另一种选择。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诚然一些假想的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起不到多大作用,但是有的企业征集或是设计竞赛的项目还是可以应用到课堂之中的,学生可以运用网络等沟通手段进行企业相关资料的收集,实现与征集的客户进行适时的交流,使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目标性与可操作性。

实际上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不可怕,相反它能促进我们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地解决方案进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夏远升(1977—),男,硕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夏远升 谭利

企业竞赛教学形象设计论文 篇3:

“纺织之光”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项目名称: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潘 力、于佐君、陈晓玫、穆 芸、王 翮、王 军、郑 辉、付 磊、肖 剑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基础上,大连工业大学以在高校、政府、行业、社会、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搭建一个特色实践教学平台为目标,通过多学科集合交互支持,开创了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现有高校实践教学瓶颈,实现了实训基地的可控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在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发展、科研与产业结合方面形成了有效的突破,顺应了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大政方针,与多方企业横向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成果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为主体,目前已经建成校内特色实验室、个人工作室、校外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校企联合基地,形成了多阶梯的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在特色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设计产品转化和科学研究的功能,满足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该项目从专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出发,由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同搭建工作室集群式专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行目标化培养,既实现了学生联系企业、认识社会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又保障了实践教学的相对稳定;通过改进教学模式,鼓励多专业之间进行交叉,拓展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室,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战演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从品牌策划、服装设计、采料、生产组织、饰品搭配、整体形象设计、时装摄影、陈列设计、展示推广,到连锁店的管理多环节入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工作,将产品直接导入市场。

同时将实践平台建设与发展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多学科共建拓宽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对接的广度与深度,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依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指导学生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设计研发产品和申请专利,不断发挥创意产业孵化器的作用。通过创新专业平台式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了校内实践基地、企业内部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上的联动,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稳定性和贯穿性以及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引进数字化流程化教学理念、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模拟演练虚拟企业运营环境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该项目不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企业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产品直接与中小企业对接,以市场来衡量教育成果,在推广应用阶段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先后有几十所国内外院校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参观交流和借鉴学习,数家媒体对其项目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报道;该院多次获得育人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设计艺术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目前已经成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际化服装教学与科研中心和服装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项目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成功申请省级科研项目 2项,省级教改立项 1 项,国家重点立项 2 项,发表论文14篇,主办国际论坛 3 次,参与国际论坛 1 次,承办社会项目10余项,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获奖50余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项目名称:“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周 赳、金子敏、祝成炎、王雪琴、张红霞、鲁佳亮、张爱丹、苏 淼、王小丁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其中纺织品设计方向自1979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工、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是实施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经过研究和实践,项目确立了“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课改指导思想;规划并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课程共享资源;紧密联系浙江省优势纺织产业集群,进行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使人才培养与纺织产业发展需求接轨。

该项目根据现代纺织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了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针对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纺织品创新设计人才,提出以“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思想来指导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规划设置、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既掌握纺织工程技术知识又具有纺织艺术设计能力,在纺织品创新设计方面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联系实际的创新设计能力。

进而在“艺工结合、创新致用”思想指导下,构建起以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CAD、素织物设计和花织物设计等 4 门主干课程为主的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4 门主干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并作为核心模块与通识教育模块、纺织工程技术模块、纺织艺术设计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 4 个支撑模块构成整个课程结构;形成“1+1+2”的国家级、省级、校级3 级精品课程体系,培育其中 2 门为全英文授课,2 门为精品网络课程;建立起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和立体化课程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既满足学生超越教室的学习,又能服务于地方纺织企业。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实践“积极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倡课堂QA环节、以问题/任务驱动、团队合作、超越课堂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参与专业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起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团队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由4 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建立了科研促进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服务社会获得优益的社会声誉。

此外,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了浙江省财政“数码纺织品设计实验室”,中央支持地方专项资金资助的“纺织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纺织工程实验室”;紧密联系区域纺织产业集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 5 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教师,引入校企联合授课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该项目在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已开始成功试点;基于网络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紧密联系浙江纺织行业,将企业现实的专业问题引入到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堂作业中来,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良好的科研氛围,不仅促进了纺织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更拓宽了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渠道。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共出版教材 5 本,其中 2 本部委级以上规划教材,1 本专著为纺织高等教育教材和浙江省重点教材,1 本为全英文专著教材,另主编 4 本新教材已列入“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建设计划;主持各类相关项目4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4 项,省部级项目18项,9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在国内外一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篇,获得专利22项,发明专利授权 8 项。

纺织品设计方向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其中,“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计划获省级二等奖2 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获国家银奖 1 项、省级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越隆杯”中国纺织品设计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0多项;学生主持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3 项,其他项目 5 项;学生参与论文发表19篇,参与的专利授权56项,在创新实践中获得优异成绩。

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名称: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邹奉元、王利君、丁笑君、张 颖、王 敏、吕 昉、邵一兵

该项目一改过去立足传统制造业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为驱动,通过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能适应产业全球化、了解最新科技、把握国际趋势、具备创业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即创新、创意、创业复合型服装人才的最终目标;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文化创意、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国际化程度不够,学生知识能力单一、视野狭窄等现实问题。

为了培育服装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创业素质,实现服装人才的多元发展,该项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在掌握服装基本工艺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实践、创意设计、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五大模块的教学训练,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平台。

(1)专业课程建设

项目注重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的优化匹配,构建了系统性、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了教学内容。

通过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对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进行了合理分配,在学科交叉的同时体现了服装专业优势;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IT)合作办学,系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每年聘请FIT专家教授服装专业课程,选派教师赴FIT进修;核心课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学习资源库,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置了模拟企业的专业课程,构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虚拟服装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技术、管理、商贸等流程的模拟操作;通过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引进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学资源建设

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建设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使二者能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作用。通过教学团队式、多校合作式和校企联动式,优化教材编写,加强了教材建设和辐射。

(3)实验实践教学

项目构建了具有学科特点及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共开出 3 个层次各有侧重的实验项目269个。实施“3+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即 3 年在校集中学习,1 年企业深入实践,配备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紧扣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依托浙江支柱产业,“政、产、学、研、用”多元联动,协调创新,通过建设优质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及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召开专题讲座或参与教学等手段,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新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具体如下。

(1)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模块课程体系,建成 2 门国家精品课程,1 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 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公开出版包括国家及部委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共36本,并编写了18本教学讲义;开展了教改项目126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发表教改论文27篇。

(2)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业内普遍认可和好评,专业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频频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以及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凸现,一次就业率接近100%,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家和设计师,创立了上百个服装品牌,近60% ~ 70%的杭派女装品牌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担任首席设计师。

(3)借力于浙江省和长三角的产业背景,与企业联合建立了11个研发中心,为省内和长三角的服装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的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杭州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全省服装企业提供了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设备共享、技能实训等服务,提高了企业效益,成果显著。

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沈满洪、喻擎苍、李茂松、施 鹏、叶秉良、顾越桦、潜睿睿

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自主自觉发挥纺织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新、跨学院交叉培养优势的同时,围绕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校、导师、研究生三大主体,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可能存在的培养过程监督不力、责任主体缺位、学术失范等三大问题,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通过教育引导法、监督制衡法和制度创新法,探索构建了以培养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333”型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了在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教育引导法

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培养监督第一责任人,构建新型导学关系,充分发挥导师监督教育作用。督导工作“督”和“导”结合,注重与学校、学院、师生的沟通和引导。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确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意识;评选优良学风团队、学术之星,设立“师德师风奖”,树立和宣传典型,加强正面引导。

(2)监督制衡法

建立导师和学生、督导和师生、学校和督导、学校及师生之间激励相容机制,实现有效互动。形成导师和研究生相互制约机制,导师和研究生实行双向选择,允许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转导师,执行导师资格认证和退出制度。督导组直接参加关键培养环节,开展学科质量评价和培养质量分析。学校重视督导成果的应用,实行学位论文盲审和学术不端检测。

(3)制度创新法

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共制定制度30项,如导师遴选制、导师资助制、学位论文盲审制、对学术不端行为人实施评奖评优和学位授予一票否决制等,形成了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注重研究生培养监管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的有机结合,消除制度摩擦,提高培养质量。

项目最终构建了以质量监控为主线的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将学术督导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主要环节;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监督体系,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导师在学术指导与质量监督中的核心作用;以学术规范为核心的学风教育监控体系,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学术导向性、立体互动性、匹配相容性等 3 方面的创新。

(1)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各层次设计中均坚持以学术创新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建立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导师指导监督体系和学风教育监控体系。

(2)建立了学校培养环节督导、导师培养指导监督、学生自我教育防范等 3 个层次以及社会育人环境营造为外围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并实施了以培养过程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互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3)形成了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这些制度与机制相互匹配、渗透融合,形成了培养质量的监督保障合力。同时,注重发挥各微观主体及构成要素的创新积极性,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督导与师生、学校与督导、学校与师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激励相容,形成了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本成果已在浙江理工大学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受益研究生超过5 000人。学校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培养管理过程中的严格监控,建立了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让研究生守住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突显了创新成果的峰值,并已辐射到省内外高校。

同时,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大幅提升,平均达95%以上;毕业生直接到纺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产品研发保持较高比例;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部分已成为纺织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高校的学术骨干。

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人:汪建华、刘常威、江 灏、周衡书、凌 毅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纺织行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较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针对现有纺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无疑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为了适应现代纺织企业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湖南工程学院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纺织企业,进行了量身度制的人力资源再造,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构建为企业培养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过程中,项目先后为湖南东信集团、津市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处、德永佳集团等企业和单位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这种量体裁衣的培训模式,为纺织企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纺织工程专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基于“实践育人”的理念,按照“三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要求,大力开拓和联合社会、行业、企业力量共同进行专业教育,构建校企合作基地群,并在此上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开展专业教育,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获得扎实的工程训练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了适合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在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课内广泛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之相结合,课外积极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研究的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

在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上,纺织工程专业已与湖南东信集团、湖南华升雪松有限公司、广东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起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将部分理论教学和大量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进行,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有认识实习、项目设计、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每年暑假,学校都安排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带薪实习,实现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增强。

在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上,基于纺织行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现状,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明确提出培养适应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并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工程伦理学概论、工程经济等课程,使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不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而且还具有扎实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

这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工程实际能力的训练,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在进入纺织企业后,能够快速转换角色适应岗位,同时知识结构全面,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创新和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该项目最终形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向互动、双主体协同、双方共赢的纺织工程专业合作培养模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再造系统并成功地运用于纺织企业,为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再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素质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知识过硬、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纺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和建设纺织科技强国提供了支撑。

作者:马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构建中国特色康复医学论文下一篇:建设基层医院急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