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2022-05-0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逐步培养适应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局限,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性探索。本文遵循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构建了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拓展性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旨在为工商管理专业探寻一条较为适合的、有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2 . 040

1问题的提出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1]。21世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创业教育对提高国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知识转化、加强高校与外部社会的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其创业教育始于1999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 时至今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3],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创业教育类课程在部分高校已经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也只是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或者在课外进行一些创业竞赛,只是单纯为大学生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存在问题较多,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影响我国创业教育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管理类专业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相继建设了一批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等,很多商学院也在尝试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而且还邀请资深企业家给学生上课,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美国创业教育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教学和实践体系非常完整,且与整个创业过程息息相关,学校在创业教育整个过程中开展了很多相关的活动。因此,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构建适合我国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弊端,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性探索,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旨在为工商管理专业探寻一条较为适合的、有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之路。

2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教学环节,其目标是在实践教学中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需的系统技能,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拓性的思维,使之具有较强的管理实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本文将运用系统的设计思想,遵循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对所有大学生开展普及性创业教育,对部分大学生开展专业性创业教育,使少数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同时,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创业教育。具体原则如下:

(1) 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逐步强化与渗透创业教育,构建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拓展性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使普及性创业教育与专业性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所有大学生接受普及性创业教育,部分大学生接受专业性创业教育,少数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目标。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即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以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的。

(3) 全过程实践的原则。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贯穿于大学4年的始终。

(4) 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原则。即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基础设置的监控。其目的是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2.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就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遵循上述原则,本文拟构建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基于专业的拓展性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如下:

2.2.1课内实践教学设计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课内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在原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创业教育的四大课程模块,即创业意识类模块、创业知识类模块、创业能力类模块和创业实务操作类模块,如表1所示。在四大模块中,针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大三以后完成,即在原有课程模块基础上,开设创业实务操作类的课程,如创业设计、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企业管理决策模拟等课程。

2.2.2课外实践教学设计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各年级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情况,结合各年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分层次设计课外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将其贯穿于学生大学4年学习的始终。将课堂外创业实践活动的训练作为辅助教学计划纳入教学过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案的延伸和补充,建立起“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课外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课后创业实践活动辅助教学方案。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1) 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环节,是学校、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通过建立相应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将教学过程植根于企业创业实践的土壤之中,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实践基础。

(2) 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与企业共同成长。一方面,可让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发展的实践;另一方面,请企业家走进课堂,探讨逐步建立教学与企业发展之间利益相关的机制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共同成长的有效方式,如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和税务代理、ERP服务等。

(3) 创建创业教育虚拟网络平台。整合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构建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4],借助网络平台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如可邀请企业家与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交流,使学生接受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格、创业经验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做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4) 开展各类创业大赛。一是针对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创业小组为单位,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大赛。二是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创业大赛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企业经营管理大赛等,通过大赛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5) 进行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3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证措施

3.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工商管理教育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基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形成稳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社会适应性。因此,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应由知识中心观向创业智慧观转变,从培养“学术型”人才、“职能型”人才向培养“创业型”人才转变。

3.2完善课程体系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本文构建了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拓展性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专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创业课程设置应着重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渗透”,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侧重于创业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二是突出“融合”,即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知识;三是侧重“综合”,即注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是增大“弹性”,即增大有关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和选择弹性,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精神。

3.3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各种教学方法对不同能力培养的作用程度,优化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式实验教学、沙盘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系统整合和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补充,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实战能力的训练。如编写反映创业管理实际问题和情境的本土案例,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案例资源,通过创业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和把握创业管理的真谛和精髓。通过为学生创设虚拟的企业创业情境,使学生能够将创业知识融于创业活动情境之中,进而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建立包括案例讨论、在线实验、在线创业论坛等模块在内的虚拟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3.4培养双向型教师队伍

“双向型”教师是指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是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制订科学的教师发展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注意吸纳、聘请一批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国内培养和国外培养相结合、学历提高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3.5培育校园创业文化

创业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的延伸,也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校园创业文化是指各高校以创新创业为价值取向而着力打造的一种独有的高校校园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欲望,能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富有感召力的良好精神环境和氛围,引导广大学生自发自觉投身创业实践。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高质量的“创业报告”、“创业论坛”、“企业家课堂”等活动营造学校创业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

4结语

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5]。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个人等各方面的支持、努力与配合。目前,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影响其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仅从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入手,提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改革取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夏维力,路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2):91-94.

[2] 张育广.美日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95-98.

[3] 田耘.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16-117.

[4] 潘玉香.基于B/S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虚拟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版,2007(3):39-42.

[5]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作者:丁永波,崔宏桥,霍晓艳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 要: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逐步培养适应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引言

近年来,多数高等院校是基于校内书本对学生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处于空中楼阁的状态,基础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未来的社会发展,更不利于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分析。

一、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的意义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推进我国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可谓是机遇与风险并存,高等院校通过创新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升自身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使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够及时迎合时代所需,最终促进自身发展。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践运用

通过观察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难看出其严重缺乏实践运用,进而制约了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在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更多是偏向于书本知识,不重视教育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实践教学大都脱离实际,至上谈兵,导致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由于缺乏实践的检验,难以与自身实际能力相结合,逐渐形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专业能力较低,缺乏实际操作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构建鲜明的专业特色

近年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发现,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构建鲜明的专业特色,常年处于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内,忽视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而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需要的现象,使得社会中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三)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院校的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在指引学生就业时,依旧停留在小范围的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真正具备创业决心以及创业能力的学生仅占少数。

三、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的策略

(一)强化对知识的实践运用,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对工商管理知识的实践运用。在学生领导层面,学校领导要主动带领学校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投身于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平衡教学时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与知识的实践运用,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开始专业知识基础拓展培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自身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最终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拓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

学校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时,要改变以往的偏重书本知识教学的方式,打破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学校教师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乃至国内市场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主动迎合市场发展需求,逐步改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改变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的局面,拓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

(三)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要在落实教育部门下发的改革政策基础之上,扩大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实践范围,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同时,要强化创新创业硬件设施的建设,保障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培训工作。

四、结束语

强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一直提倡的口号,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逐步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拓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夏维力,路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4):91-94.

[2]李福杰,王彩华.关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70-75.

[3]杨宗仁,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教育对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54-157.

[4]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作者:孙岩 程佳怡 刘钰莹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 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专业特色不明显,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实践环节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探索并建立创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

一、当前中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千篇一律,专业特色不明显。由于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决定着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应有极高的就业适应性,就业渠道十分广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养相对封闭,过分强调理论与已有教学资源优势,忽视了学生的潜力与兴趣,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似,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同一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过剩,所以,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具有良好创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动地求职,“就业难”的问题比较普遍。

2.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实践环节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和传授书本知识多、培养兴趣少,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少,讲课学时多、动手机会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课堂教学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计划缺乏对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设计,难以形成合理、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标准要求不严,导致一些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与考试,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则较为轻视,从而直接影响了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在实验内容上,与实际脱节,更多的是纸上谈兵,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太少,课外科技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难于大面积开展。许多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和害怕影响生产秩序,不愿接收实习学生,使得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至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开展了12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尚未形成,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在临近毕业期间才开设,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其落后局面让人担忧。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二、发展创业教育,优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1.整合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特色培养。改变长期重专业理论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做法,以增强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精心设计和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第一,高校在准确判断其定位后,关键是要使其学科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结合本校专业优势。不断增强学生对相关产业管理知识的了解,突出学生的特色培养,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专业优势。第二,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通过将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例如,必修课中增设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创业投资与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校要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多设置一些如演讲与口才、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企业家精神等课程。此外,还可以设置有集体性质的专题活动课、个体性质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

2.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从国外高校来看,“校企一体”、“高档位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模拟公司”是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根本保障。首先,学校在重视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下大力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建立与企业界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可解决学校资金短缺和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与企业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改善办学中的不足,提高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解决了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次,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优势及科研优势创办实体,建立创业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和创业平台,让学生依托专业实践基地,在其“孵化”下自办“小公司”或“小企业”等。最后,要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并增设科研专题实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

3.以科技和创新活动为依托,推动创业教育蓬勃开展。首先,通过推动开展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科竞赛(在学科知识竞赛中揉进创业能力的内容)、公益性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创业论坛、创业骨干培训班,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广告创意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创业校园行、大学生“S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邀请创业者进行学术讲座等科技和创业培训活动,開阔学生视野,增广见闻,丰富体验,培养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搭建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平台,实行教师课题聘任学生制,让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宽泛的工

商管理基础教学及传播前沿学术动态,使学生成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管理方面的具体实际工作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的管理人才。

4.建立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营造宽松的创业教育环境。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以及教育机制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土壤和长效保证。一是高校应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管严”與“管活”的新途径,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时间。二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三是要建立创业教育服务机构,保证资金来源,为创业教育提供硬件环境。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目前的经济体制而言,创业环境的创设更多的是政府行为。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制和制度保证,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创业基金和信贷金融服务等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

5.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习惯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过程评价主要为学生平时作业、课堂展示、问题调研、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竞赛结果等。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要把学生参加科技和创新活动作为考核学生成绩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夏维力,路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4):91-94.

[2]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92-93.

[3]范志毅.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6,(35):7-12.

[4]李福杰.王彩华,关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70-75.

[5]杨宗仁冲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教育对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54-157.

[6]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作者:田 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解除纠纷社会保险论文下一篇:城郊农村移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