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2-12-14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 还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价值。因此, 我们应重视提高阅读能力。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比如语文课堂上一连串肤浅的、毫无意义的无效提问, 让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形成了一种表面的问题情境, 在这种情境下, 学生不用思考, 而只是教师导演的这出戏里的一个角色而已, 其结果是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与提问的宗旨背道而驰。

我们认为,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贯穿始终的是一个个由教师精心设计, 并与学生共同营造的优化的问题情境, 在这种情境下, 学生已有的概念体系与新获得的信息, 思维着的主观世界与变化着的客观世界之间不断产生矛盾, 从而引起学生主动的、积极地去探索、去思维, 以再次求得问题的解决。由此看来, 有效的优化问题情景给予学生一股无形的学习动力, 是决定学生真正的学习是否产生的关键。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问题情境、张扬学生个性,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调整“期待视野”, 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

要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就必须培养学生严谨的阅读理解习惯, 既要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又要尽力培养学生接近文本原意和作者思路的阅读能力。教学实践说明, 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 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学生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 如果“期待视野”远低于教学内容, 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 学生也会无法接受, 阅读就会遭到冷遇。课堂上出现上述两种情况, 学生就会分心, 课堂上就会出现骚动。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要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 即“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两者水平相当, 才能相互沟通, 发挥“阅读期待”的作用。

以往的阅读教学, 学生对阅读没兴趣, 很大原因上是过多的内容分析 (或提问) 所致。此类分析, 或者失之过浅, 就课文内容的顺序,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或讲, 而学生对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自己读懂了, “阅读期待”当然不能得到满足, 当然对老师的教学失去兴趣;或者失之过深, 对中心思想和篇章结构等的分析, 大大超越了学生的“期待视野”, 学生期待获得知识的心理也不能得到满足, 因而也失去兴趣。因此, 教师要恰如其分的安排阅读内容。

2 创设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探究的主体, 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 不仅是让学生听懂, 更重要的是在懂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好奇, 去主动探索新的学习。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知识三者的关系中: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 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时, 就能促使他们全身心的主动去学习, 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能力, 而有了学习能力, 不但同时获得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 为掌握将来的再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置这种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一般放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或结束时,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 用设问的方法提出问题, 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 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 学生经过预习, 了解了这是一篇记事文章, 教师提问:“题目《理想的风筝》与记事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个提问, 引起学生深入探究全文的强烈兴趣, 而这种问题情境贯穿全课。在课堂结束时, 教师有意创设一个疑问:“理想的风筝”在文中指什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究、创新。课已尽而味未尽, 下节课一上课就让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设置这种问题情景也可寓未知于已知中, 从知识本身去创设悬念, 例如找中心句概括段意为例, 对学生而言,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是已知的知识, 是否所有段意均能如此概括是未知的知识, 已知中含有未知因素, 引起悬念, 从而激起学生纷纷思考、尝试的兴趣。

3 创设愤悱的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

马洛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 “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能”, 每个人都有一种求知的欲望, 当他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时, 以他的本能出发, 他必然会去探索、思考, 以达到自我的完善。当学生心里想说, 又说不清, 或者心里有了思路, 尚无法表达, 在这样一种“愤悱”的情境中时, 学生感受到运用原有的知识已不能理解和解决问题, 他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 这时他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选择创设的是这样一种“愤悱”的问题情境来激发思维。当然要创设一种“愤悱”的情境,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问题内容要难易适度

提问的内容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准备相衔接。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 如果教师直接提问:“四周围黑洞洞的含义是什么?”由于学生不了解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衔接, 没有思路, 没能形成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 就无法作出正确的理解。只有当教师作了铺垫, 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黑暗社会环境,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当听到这个问题后, 感到这个“黑洞洞”似有所指, 于是大脑充分调动、思考, 形成“愤悱”的情境, 终于经过自己的判断、理解, 得出了“四周围黑洞洞”是指社会环境的黑暗,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啦。因此, 问题的难度必须是适度的, 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准备、年龄特点及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有思考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符合教材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有思考的媒介。我们应让学生感到有思路可找, 但又尚未明确。“跳一跳, 才能摘到桃子”, 既要让他知道上边有桃子, 又要让他努力跳起来摘得到, 这样才能形成“愤悱”的问题情境。

3.2 问题的内容要与知识体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一堂课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系统,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 一个系统的整合功能大于各子项之和, 也就是说, 我们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始终是要以学生内在知识体系为灵魂, 在以外在教材内容为外衣的一条线的贯穿之下的, 所有的提问内容都必须与知识体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有启动的基础, 思维促进对教材的理解, 理解又反过来推动思维更向纵深发展, 形成一种互动, 如教学《凡卡》一文, 在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假设凡卡的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 你认为以后将怎样发展?”这个问题是与教材有机结合的, 也是很开放的, 在回答中, 有的同学认为:爷爷会不顾一切地接走凡卡, 但家里养不活, 凡卡最终饿死了;有的同学说:爷爷想来接凡卡, 但没有来的路费, 老爷也不许他来。有的同学还认为:凡卡在爷爷来之前就被老板折磨死了……这样的提问即让学生对凡卡悲剧的命运做出了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说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更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

4 创设相互矛盾的问题情境。

一个真正的心理上的问题, 产生于两个或更多的供选择的对抗的思想、情感态度的尖锐冲突之时, 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理解水平或预料、期待与课文中出现的新事物不一样, 他们就会瞠目结舌, 于是开始寻找矛盾之症结所在。教学中, 抓住矛盾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4.1 利用课文中存在的矛盾因素、矛盾情境

课文内部有些地方看起来是前后矛盾的因素, 抓住这些矛盾, 学生会感到奇怪、迷惑, 会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究原因, 而理解了这些矛盾, 更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放弃射门》一文时, 文中说:“这是一场冠亚军争夺赛, 比赛的结果对于两个球队来说都是致关重要的, 任何一个球员的失误就将导致整个球队与冠军无缘, 既然是这样, 福勒为什么在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却放弃了射门, 这不等于是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吗?”这样一个问题, 似乎在静静的池塘投入了一块巨石, 学生纷纷探询、思考, 思维得到了最大的调动, 当理解了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后, 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范深深的感染了。

4.2 设置对立的设想形成矛盾

在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的地方, 教师设置对立的设想, 让学生产生选择的困难, 促使他们去积极思考、辩析。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时, 提问:比较一下, 课文中“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三次出现, 如果只出现一次, 与现在文中这样的写法, 哪一种好?为什么?两种对立的设想产生矛盾冲突, 让学生心理感到这种冲突, “文中为什么用了三次, 而不用一次呢?”吸引他们去主动辩析、比较, 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 理解了运用三次更突出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5 创设激奋情境, 唤起学生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迅猛、激动而又短暂的情绪状态, 当学生具有了亢奋的激情后, 就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 产生具大的内驱力。引起论争、开放答案内容、开放回答是唤起学生激情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的习惯心理定势的影响, 在许多老师脑中都形成了“必须有标准答案”的模式, 使教师提问后, 学生穷于寻找符合教师要求的标准答案, 严重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我们在问题设计时尽量考虑答案的开放式、无定性, 放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肯定学生的点滴成功思维, 创设了激奋的问题情境。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课, 讲到扬科爱好音乐, 希望有一架属于自己的小提琴。提出问题:如果扬科有了一架小提琴, 那他会怎样?有同学说:他会抱着小提琴拉个没完, 结果又被监工打。有同学说:他会一天到晚抱着小提琴睡。有同学说:他会带琴去树林里拉, 忘了工作……各种不同的答案从学生活跃的、亢奋的思维中涌出来。其次, 变化一下回答的形式, 如用动作表演式、图画演示式、汇报式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课堂激情顿时产生。比如在理解“恍然大悟”意思时, 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做给老师看, 顿时学生都瞪大了眼, 好像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一样, 可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既满足了儿童的表演欲望, 又理解了词语。再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中, 为感受《詹天佑》的聪明才智, 问:“居庸关与八达岭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掘进方式, 要求用图画示意再回答, 学生通过画图直观了解了不同的掘进方式, 又从图画中明白了居庸关高, 所以用两端凿进的方法, 八达岭长而平, 所以用中部凿井法, 从中体会到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堂中主动参于阅读教学的含量与质量, 通过优化问题情境, 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实现了自主化, 能积极主动地参于阅读实践, 甚至连表达结果也是个性化的, 因此参与学习的质与量都有了明显增强, 更有利于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张扬个性, 充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我想, 随年龄的增大, 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长,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提高的, 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调整“期待视野”, 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 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问题, 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 从而引起学生自主、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思考, 是进行阅读实践的有效方法。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创设富有悬念、相互矛盾、愤悱、激奋的问题情境, 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外显标志, 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张扬个性, 充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 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调整期待视野,优化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张扬个性,有效提高,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学习体会.

[2] 走进新课程.

[3]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激励”功能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论高校课外体育社团活动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